《为什么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的象征》写话

《为什么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写话_百度知道
《为什么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写话
提问者采纳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七十多座。埃及金字塔成为了古埃及文明最具有影响力和持久力的象征,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部的吉萨高原的沙漠中。塔内有甬道、木乃伊(法老的尸体)等、石阶、墓室埃及金字塔(Pyramids)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其他类似问题
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宜陵中心小学博客群
宜陵中心小学博客群
&原创:《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浏览次数:71544)
⑸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车皮。
① 同学们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对呀,这是一种说明方法,知道叫什么说明方法吗?这是我们写说明文时常用的说明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方法。
② 这是数字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只要我们仔细地读一读,一定会有所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数字的下面。
③好,咱们来交流一下,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呢?
④请你算一算。算面积,算用30节的列车运石块,要运多少趟。
⑹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30年时间
① 10万人,30年,这两个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② 同学们,我们从这句话里还读出了什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 同学们,从“曝晒”这个词中,你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劳动画面?
是啊,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辛勤的汗水凝结而成的,带着我们的感情,带着我们理解读——
⑺通过刚才对两段话的品读,我们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难怪人们会赞美说
出示: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齐读)
二、整个教学设计,以“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末。通过每一个流程结束之后的感情诵读,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整个课堂的每一个教学流程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通过刚才对两段话的品读,我们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难怪人们会赞美说
出示: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齐读)
正因为金字塔如此精巧,难怪人们会赞美说
出示: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齐读)
正是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震撼了世界,难怪人们都赞美说:
出示: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齐读)
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深深的赞美之情一起读——
出示:埃及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它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有所取舍。在介绍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特点时,我带领学生共同研讨。而讲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时,让学生先边读过想象建造的过程,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建造的过程,让学生再次验证自己的想象,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这个过程借助多媒体课件,一带而过。
⑴课文学到这里,有同学不禁要问,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在几千年之前又是怎样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4-5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他们首先解决了什么问题?谁来读读课文中的话
出示: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修了一条石路。
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怎样的古埃及人民?(勤劳、智慧)
再读,再次感受。
⑶他们解决的第二个难题是什么?学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
多媒体课件展示建造过程。
四、课堂有拓展,让学生对说明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通过课外的阅读与收集,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在教完课文后,我适时让学生了解神秘的金字塔能,了解狮身人面像,了解金字塔的浮雕……同时,让学生欣赏了金字塔的复原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作业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金字塔的其他神秘的知识。
五、整节课张驰有度,节奏控制得比较好,下课铃响时,正好布置作业。
一节课总会留下一些遗憾,课后与组员的交流中,我觉得对文字的训练不够到位,还有,金字塔建造过程的解说应让学生来进行,教者只要控制课件的播放就行了。
楼主(jiangnanshiyu)
回复请先,游客请先《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2013年第三期
设计理念: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常规的教法,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了解金字塔的有关知识。仅此教学,学生收获的仅仅是一些说明方法,但学生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字,走进文章的灵魂,走进金字塔,走进埃及,走进古文明。依据教材特点,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作特点及方法,并在古埃及文化背景的引领下,感受金字塔外形特点及埃及人民的智慧,体会金字塔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及其象征意义,学生就能“言”“意”兼得,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1.品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以及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进行运用训练,体会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预设:
一、复习词语,引入文本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的金字塔,去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先来看一组词语。(出示: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这些词语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谁能把这些词语的意思和蕴含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呢?
&2.历尽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埃及的金字塔为什么会永远巍然屹立于茫茫的沙漠之上?它凭什么傲对碧空,俯视天下?它又靠什么举世闻名?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古老而又神秘的金字塔。
【设计意图:文字塑造的形象在人精神世界里,要想深入文字、感悟形象,必须抓住能表现形象特点的关键词,才能从整体上鸟瞰文本,进而深入细致地品味细节,化文字为画面。学生诵读老师出事的三个词语,对金字塔有了整体的把握后,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行动。】
二、品析文本第三节,感悟宏伟精巧
1.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过渡句,把上下文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2.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点出了金字塔的特点,知道吗?(板书:宏伟、精巧)
3.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字塔宏伟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同学们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这就是一种说明方法,叫
“列数字”,这是我们写作文时经常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方法。你能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万里长城吗?
师:课文中的这些数字都是真实、鲜活的,只要我们仔细地读一读,一定会有所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数字的旁边,好吗?从这些数字当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呢?现在交流一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采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5.是呀,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的汗水凝结而成的。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情一起读——
6.通过刚才对两段话的品读,我们领略了埃及金字塔工程的浩大和宏伟壮观的气势,难怪人们会赞美说:(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7.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它的精巧?(引读:10年过去了——&&
100年过去了——1000年过去了——&
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就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了。
8.正因为金字塔如此精巧,难怪人们会赞美说:(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9.同学们,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介绍的呢?假如课文接着再把埃及的其它70多座金字塔壮观和精巧介绍一遍,你愿意读下去吗?知道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吗?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这样,当对象较多时,要学会举典型的例子来写。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以读为本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对第三小节的教学以读为主,引领学生在读中品悟语言,认识文本的表现形式,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实现言意兼得,在说与写的训练中内化语言。】
三、品析文本第四、五节,感悟智慧
1.课文学到这里,有同学不禁要问,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在几千年前又是怎样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节和第五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劳动画面。
2.他们解决了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哪些难题?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古埃及人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砌金字塔的过程(播放flash动画演示)孩子们,看到了刚才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4.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练习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古埃及人怎样运巨石、垒巨石的,好吗?
5.这么勤劳智慧的古埃及人民,怎能不令人由衷的敬佩呢!正是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震撼了世界,难怪人们都赞美说:(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设计意图:语言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媒介,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语言的意义,初识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儿童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学生说的训练就是创生语言,提升言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多次诵读三个关键词,就像一首名曲的主旋律,在课堂回荡。】
四、拓展文本,激发探究兴趣
1.金字塔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一样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奇迹,是全人类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它在茫茫的沙漠上历尽几千年的风雨而岿然不动,后来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但是它像一本永远也无法读懂的大书,始终蒙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永远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观。(播放金字塔录像纪录片)
3.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有什么话要说呢?提到埃及,人们就会想到——(金字塔)提到金字塔,我们就会想到——(埃及),让我们记住埃及,记住金字塔,记住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4.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深深的赞美之情读——(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5.孩子们,课文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们对金字塔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播放补充材料)埃及的金字塔有着太多的难以破解之谜,它在召唤着现在的科学家及未来的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下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课文只是学生认识世界,接触人类文化精髓的凭借。学生在纪录片和补充材料的激发下,定能从课内带着问题走向课外,探寻金字塔的奥秘,养成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为什么叫&金字塔&?
(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
(从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
二、讲读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2、看图,品味文字。/1/yuwen/xm/
(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
(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
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
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指名读这两句话。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结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读有关句子。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
(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2)轻声读课文,回答上述两个问句。
(3)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五、练写片断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手法,写一个片断,介绍校内的雪松,要写出雪松的特点。
一、讲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
3、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及金字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