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字王贤豪作1首藏头诗在线制作

简论方以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歌创作方以智,诗歌创作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简论方以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歌创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百家讲坛1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05:46:5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百家讲坛1.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预览(按enter键查看全诗)
手机访问:
词牌名大全
年代:唐 作者: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以上为随机展示
查询到杜濬之的古诗一共3首!
在家同匏系,游子似箨飞。昔分参与商,今作埙与篪。感子意气殊,顾我...
食李弗嫌苦,食梅弗嫌酸。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吾分固云簿,吾志...
宁往百里步,曲木不可息。宁忍三日饿,邪蒿不可食。虽云食息顷,便分...心与禅-2_在线阅读 - 必读网
正在加载全书内容,请等待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间尝审时度势,窃叹我中国以仁厚之朝,而出洋之臣,何竟独无一人能体君心而达君意者乎?推其故,实由于行已不知耻也。《记》曰:"哀莫大于心死。"心死者,诟之而不闻,曳之而不动,唾之而不怒,役之而不惭,刲之而不痛,糜之而不觉。则不知耻者,大抵皆心死者也。其行不甚卑乎!  ……然而我中国之大臣,其少也不读一书,不知一物,以受搜检。抱八股韵,谓极宇宙之文。守高头讲章,谓穷天人之奥。是其在家时已忝然无耻也。即其仕也,不学军旅,而敢于掌兵。不识会计,而敢于理财。不习法律,而敢于司理。瞽聋跛疾,老而不死;年逾耄颐,犹恋栈豆。接见西官,栗栗变色。听言若闻雷,睹颜若谈虎。其下焉者,饱食无事,趋衙听鼓,旅进旅退,濡濡若驱群豕,曾不为耻。  是其行已如是。一旦衔君命,游四方……见有开矿产者,有习格致者,有图制作者,彼将曰区区小道,吾儒不屑为也。其实彼则不识时务者也。……此所以辱君命者。然则所耻者何?亦耻己之所不能者耳。己之所不能者,莫如各国之时务。首考其地理,次问其风俗,继稽夫人心。又必详察夫天文,观其分野而知其地舆。今日者,人臣苟能于其所不能而耻者……使于四方,又何至贻强邻之讪笑,而辱于君命乎?  吾尝考之:苏武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从,置窖中六日,武啮雪得不死。又迁之北海,卒不屈。是其不辱君命,非其行已有耻故乎!……虽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何以今天下安于城下之辱,陵寝之蹂躏,宗社之震恐,边民之涂炭,而不思一雪,乃托虎穴以自庇。求为小朝廷,以乞旦夕之命,非明明无耻乎?朝睹烽燧,则苍黄瑟缩;夕闻和议,则歌舞太平。其人犹谓为有耻不得也。正文 第16节: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  《易》云:"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吾盖三复其词,而叹天之生材,有利于天下者,固不乏也,况美利乎!而今天下之美利,莫外于矿产,而中国之矿产,尤盛于他国。今山东之矿已为他人所笼。山西之矿,亦为西商所觊。若东三省之金,湖南、四川、云南,以及川滇界夷地番地之五金煤炭,最为丰饶。他省亦复不少。  ……有矿之处,宜由绅商公议,立一矿学会。筹集斧资,公举数人出洋,赴矿学堂学习数年,学成回华,再议开采。察矿之质性,而后采矿。能不用西师固善,即仍用西师,我亦可辨其是非而不为所欺。……中国近年来部库空虚,司农几乎束手,而实逼处此,又不能不勉强支持。以故款愈绌而事愈多,事愈多而费愈重。除军警之饷需、文武之廉俸、各局厂委员司事之薪水、工食诸正款概不计算外,他若修铁路也、立学堂也、定造兵轮、购办枪炮,以及子弹火药也,种种要需,均属万不得已。  ……扼要之图,厥有四事:  一曰习矿师。开矿之法,识苗为先。当日所延矿师,半系外洋无赖,夸张诡诈,愚弄华人,婪薪棒数万金,事后则飘然竟去。滇南延诸日本,受弊亦同。必须令出洋学生专门学习,参以西法,精心考验,明试以功,斯则丱人之选也。  二曰集商本。近日集股之事,闻者咸有戒心。苟有亏蚀,查究着偿。股票由商部印行,务使精美,不能作伪,乃能取信于民也。  三曰弭事端。众逾千人,派兵弹压,并矿丁团练,以防未然。秩之崇卑,视矿之大小,督抚兼辖。矿政如盐政之例,以一事权。矿中危险颇多,仍参仿西国章程办理。  四曰征税课。矿税不能定额,情形时有变迁,宜略仿泰西二十分抽一,信赏必罚,酌盈剂虚,因时制宜,随地立法。事之济否,首在得人矣。  ……盖以士为四民之首,人之所以待士者重,则士之所以自待者益不可轻。士习端而后乡党视为仪型,风俗由之表率。务令以孝悌为本,才能为末。器识为先,文艺为后。  诛卖国贼  我国推翻专制政府后,全国人民举欣欣然喜色相告,曰:"汉族重兴,民权恢复;大地河山,洗净腥膻秽气;庄严古国,骤增万丈荣光。吾国为共和国,吾民为自由民。快哉!快哉!"  呜呼!曾几何时,孰知吾国民前所希望者,全属梦呓。非特不能使我艰难缔造之新邦,顿改旧观,且将以我黄帝经营之祖国,不断送于专制之时,而断送于共和之日;不断送于旧日之满清政府,而断送于现时之新人物。岂非可悲乎哉!  自新政府成立以来,肉食诸公,除互争意见,计算薪俸外,第一大政见,即大声疾呼曰:大借款!大借款!袁世凯主张之,唐绍仪附和之,而自命为理财家之财政总长熊希龄,竟挺身而出,独任其艰,日与资本团磋商。其结果也,乃竟承认外人于财政上变相之监督。而犹复掩耳盗铃,粉饰天下,引为己功,而置国家于不顾。呜呼!希龄!汝具何毒心,备何辣手;而敢悍然违反我民意!贪一己目前之利禄,而忘吾民日后之困苦!汝岂尚能容于世乎!抑知国为民有,官为民仆!汝既长民国之理财,当以民心为己心,民事为己事。民国以财政之权付汝,岂非欲倚重汝,视汝为出类拔萃者乎!吾民何负于汝,而汝乃负吾民国若此!且当军政时期,各省宣告独立,财政之四分五裂,纷如乱丝,犹可言也。今五族一家,大局已定,则当实行调查全国之财政,节者节之,裁者裁之,务归统一,而后权操中央。一面竭力提倡国民捐,或发行公债票,建国义产等,暂救眉急。乃希龄独不务此,沾沾焉惟债是求,岂尚有爱吾民国之心哉!夫债非不可借,要知不受外人之监督,以免权落人手,制我命脉,而后可。今国民捐之声,南方早已众口一致。而希龄竟充耳不闻欤!北方之国民捐之不踊跃,希龄之把持借债,有以致之。观今日告人曰:"可望转圜",明日告人曰:"行将成立"。其眩人耳目,令人观望。此真有意陷吾民国于灭亡之一征也。其卖国之罪,庸可胜诛哉!  呜呼!事急矣!国危矣!昏聩胡涂之政府无望矣!然民国者,吾民之国也。吾民既为国之主人,当急起而自为之。彼全无心肝之熊希龄,吾民不诛之,何待!正文 第17节:闻济南兵变慨言  闻济南兵变慨言  吾庄严灿烂之新民国,数百万铁血健儿造成之。乃何以破坏告终以来,某城兵变,某省兵变,警耗频传,日震击于吾人耳鼓。岂吾庄严灿烂之新民国,非破坏于数百万铁血健儿之手不已耶!  虽然,兵为凶器,勿戢自焚。彼握兵柄者,但知聚兵之术,而不知养兵之方;但知用兵之道,而不知治兵之法,吾于兵士何咎哉!  今济南之兵因停饷而哗溃,风声所播,最虑蔓延。军界诸公,速善其后,勿再纵兵以殃吾民也!  赵尔巽如何  俄窥蒙古,英伺西藏,而日人竟筹集三千万巨资,开设矿务公司,实行开采满洲各矿。强邻实逼,四面楚歌。新民国岂不岌岌乎其殆哉!  长白山为前清发祥之地,满政府反漠然轻视。但知崇陵之修筑,不知地利之是图。在日俄战争之前,几入俄人之掌中;日俄战争之后,又转入日人之势力范围。一矿犹可,而今各矿将采之。迹其经营之野心,非使吾东北一片领土,实隶其版图不已。三岛之民,何其设计之狠毒,而旁若无人耶!  虽然,吾不为日人咎,吾惟责吾民。囊日但服从于专制之下,而不知起而经营,坐使货弃于地,任外人之脔割。吾今为赵督告尔,宁去一官,当据条约以死争,毋以"力阻无效"四字为卸责地步。吾又愿吾民,亟起而为之后盾也。  呜呼!词章!  予到东后,稍涉猎日本唱歌,其词意袭用我古诗者,约十之九五(日本作歌大家大半善汉诗)。我国近世以来,士习帖括,词章之学,佥蔑视之。晚近西学输入,风靡一时。词章之名辞,几有消灭之势。不学之徒,习为蔽冒,诋其故典,废弃雅言。迨见日本唱歌,反啧啧称其理想之奇妙。凡吾古诗之唾余,皆认为岛夷所固有。  既齿冷于大雅,亦贻笑于外人矣!  (日本学者皆通《史记》、《汉书》。昔有日本人举史汉事迹,质诸吾国留学生,而留学生茫然不解所谓。且不知《史记》、《汉书》为何物。致使日本人传为笑柄。)正文 第18节:论语言之齐一  论语言之齐一  我国各地交通不便,语言因以参差。今汽车、汽船既未遍通,有何良策能使语言齐一欤?  语言之变迁,其与进化相关系欤!荒裔野人,匪谙言词。蟠屈其指,作式以代。蛮野之状,吾不论矣。独夫弱劣之族,啙窳寡识。国语歧异,每不相埒。又其甚者,邻毗之间,家各异言。室人告语,他人闻之,辄为膛目。既靡合群之力,无复爱国之想。澌灭之原,实基于是。黑奴红种,其彰彰者。惟我祖国,语言杂遝;外人著述,颇有以是相讥讪者。晚近以还,踸踔之士,佥稔语言歧异之为我国大谬也,于是有改良语言之议。虽然,谋之不臧,获效靡自,余心恫焉。不揣梼昧,为撰中国语言齐一说。  语言岂历久而不变者欤?究语言之学,考世界国语所肇祖,奚不出自一干。乃递嬗递变,迄于今兹,其种类盖三千有奇矣。虽然,古昔之时,交通隔绝,其日趋于异也固宜。今则舟车交驰,千里俄顷。交通之利,邃古所无。向之由同而异者,今且有由异而同之势焉。特由异而同,其为变盖渐,匪吾人所及穷诘。然吾敢言,京垓年岁后,世界言语必有大同之一日也。我国国语,凡涉及新学术、新制造、新动植物,多假他国字音以为名,此亦一证。以一国言之,其变迁之迹,尤为凿凿可据。日本九州岛大阪,语言向与东京不相符。乃自交通频繁,不十余稔,骎骎有划一之风。变迁之迅,盖有如此。若以我国言之,进步之迅,远不逮日本。然其迹亦有可按者。自遂古迄近世,黄河流域,若豫,若鲁,若燕,若晋,若秦,佥为帝都,举中原衣冠之士凑集焉。故其语言多相若。厥后,隋场浚运河,南北统一,而南方之语言一变。金陵为帝都垂四百年,长江之交通日繁,而南方之语言又一变。迄今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语言,相似者多,职是故也。自兹而外,若滇,若黔,若粤西,其民族土著盖鲜,来自他乡者居泰半,故语言变迁最着,无撑犁孤涂之病。若夫吴越南境,闽南粤东两省,晚近交通始盛,语言之变迁,犹未显着,故与他省较然不相似。以上所言,盖其大略。晰而言之,彼黄河、长江流域之语言,虽曰略同,岂无歧异者在?矧夫以全国计之,语言之歧异者,实居其多数也。语言歧异,为国之羞。齐一之法,夫何可缓!汽船、汽车,既未遍通,听诸天然,近效莫得。无已,其假诸人力乎!  假诸人力,必自教育始矣。教育之道有二:(甲)设官话学堂;(乙)学堂设官话学科。准兹二者,则乙为优。设官话学科于中学、小学,不若设于蒙学。年愈稚,习语言愈易,其利一;教育普及,其利二;习此可以兼通文法大纲,官话教科书中,单字依文法大纲排列。其利三;蒙学毕业入小学,即一例用官话,凡寻常应对,课堂授受,无须再用土白,其利四;此其学制也。若夫教授之法,近人论者盖鲜。然以华人授外人土白之例行之,则未可也。今拟教授之法数端如左:  一、设官话师范讲习所。择通达国文而能操纯官音者,官音以北京官音为准,非指各地官音;言亦非指北京土音言。其间区别,通北京语言者,自能辨之。入堂讲习,授以教授之方法。盖精于语言者,未必长于教授。故师范讲习所必不可缺。  二、官话教科书当因地制宜。各省土音互异者无论矣。即一县之内,乡镇与城市,土音亦有微异者。宜专订教科书,无稍假借。盖教授官话,必用土音为之比较也。  三、教科书编辑法。大纲凡二:(甲)区别。区别为三类:一曰异音,即字同而音异者。如"黄"字,沪音作wong,官音作whong之类是;二曰异字,分两种。意同而用字异者,如沪称"晓得",官话作"知道"之类是;用字反背者,如有人持柬速驾,沪语则应之曰"就来"。官话则应之曰"就去"。"来"与"去"为反背词。此种异字虽少,然亦不可不知。三曰异文法,即句法微异者。如沪语"侬阿曾晓得"?官话作"你知道吗"?"阿曾"即"吗"字,皆有疑问口吻,唯一则列于中间,一则列于语尾之不同是。(乙)次序。每课次序,如英文法程序,最便初学。首列单字,括有异音、异字两类。其排列秩序,宜依通行文法为之分类。例如,第一课单字,皆列名词;第二课,皆列形容词。与英文法程单字排列法相同。唯排列既依文法例,则异音、异字两类,不妨掺杂,可以助学者强记之力。单字下列异文法。唯此种无多,不必每课皆列入。次列官话十数句,即用从前已读之字拼成者。教授时,教员口诵,由学者译成文理默出,如近日学堂课程中译俗之例。约翰书院中文课程有"译俗"一门,其法,由教员用土白诵文一首,学者译成文理默出。今则易土白为官话,是其稍异处。又次,列土白十数句,即用从前已读之字拼成者。教授时,教员口诵土白,由学者口译为官音。  四、练习法。习官话半年,寻常应对,即可通用官话。偶有讹误,无须苛责。练习既久,自能纯一。期年小成,二年大成。苟教授得法,虽中材以下,亦能臻此程度。(按:蒙学堂学期泰半四年,官话学科宜编入第三年蒙学课程内,每星期占二时。)  乌乎,英墟印度,俄吞波兰,佥以灭绝国语为首务。然则国语顾不重哉!文明之进步系于是,国家之安危亦系于是。改良齐一,未可缓也。我国数稔以还,负牀之孙,乳臭未脱,辄能牙牙学西语。趋承彼族,伺其颦笑,极奴颜婢膝之丑态。及闻本国语言,反多瞠目不解者。沉沉支那,哀哀同胞,其将蹈印度之覆辙邪,抑将步波兰之后尘耶?乌乎,吾国民其何择!正文 第19节:唱歌法大意  唱歌法大意  (上缺)  第二章
声区  人之声质,因其发声法之如何,而分为地声区、上声区、里声区三种。  凡唱歌时,或发高声,或发低声,不能用始终同一之发声法。即发低音时,用地声;发高音时,用上声;又发最高音时,用里声。(但男子无里声),此名曰:"声区适用法。"  男子地声区,由G至B。男子上声区,由C至G。  女子地声区,由A至E。女子上声区,由F至D。女子里声区,由E至G。  今说明各声区之大要如左:  (甲)地声,即胸声  发声时,喉头气管扩张充大,发音机全体摆动,胸部及咽喉全体鸣响。发为刚强广阔之预。男子最要之声区,属于此种。  (乙)上声,即中声  上声较地声之音质稍细,呼气之压力及分量亦较少。仅由喉与口腔发响。女子最要之声区,属于此种。  (丙)里声即头声  里声比上首之音质更细,呼气之压力及分量更少,仅由后头之内部发响。  第三章
发音法  取德国字母之元音AGIOU五字,练习基本音,为最简便、适当之方法。其发声之差别,由于开口之度,舌之位置,及唇之形状而其结果各不相似。  今说明其大要如左:  A音
口形大开,齿间约能插入二指。舌宜平,装置于口腔之下部。  G音
口形扁平,齿间约能插入拇指。舌之中部,装置于口腔之中。  I音
口形较G音稍狭,齿间约能插入小指。舌之前部(非舌端),装置于口腔之上段。  O音
口形微窄圆,齿间约能插入拇指,更有余隙。舌之后部,装置于口腔之中段。  U音
口形较O音稍狭,齿间约能插入小指。两唇突出舌之后部,装置于口腔上段。  (未完,下缺)  《沙翁墓志》译文  《沙翁墓志》书法古穆,相传为沙翁自笔。文字亦奥衍,不可猝解。今译为近代英文。  其文如左:  君亦顾
:  天之明命,勿伤吾骨。  有保吾之墓者,吾必佑之;  有移吾之骨者,吾必殛之!  《城南草堂笔记》跋  云间许幻园姻谱兄,风流文采,倾动一时。庚子初夏,余寄居城南草堂。由是促膝论文,迄无虚夕。今春养疴多暇,数日间著有笔记三卷,将付剞劂。窃考古人立言,与立德、立功并重。往往心有所得,辄札记简帙,兼收并载。积日既久,遂成大观。如宋之《铁围山丛谈》、本朝《茶余客话》、《柳南随笔》之类。今幻园以数日而成书三卷,其神勇尤为前人所不及。他日润色鸿业,著作承明。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则遽幻园之学,岂限于是哉。  时在辛丑元宵后,余将有豫中之行。君持初稿属为题词。奈行李匆匆,竟未得从容构想。爰跋数语,以志钦佩。  当湖惜霜仙史李成蹊漱筒甫倚装谨识。正文 第20节:《国学唱歌集》序  《国学唱歌集》序  《乐经》云亡,诗教式微。道德沦丧,精力熛摧。三稔以还,沈子心工、曾子志忞,绍介西乐于我学界,识者称道毋少衰。顾歌集甄录,佥出近人撰著,古义微言,匪所加意。余心恫焉。商量旧学,缀集兹册,上溯古毛诗,下逮昆山曲。靡不鳃理而会粹之。或谱以新声,或仍其古调,颜曰《国学唱歌集》,区类为五:  毛诗三百,古唱歌集。数典忘祖,可为于邑。《扬葩》第一。  风雅不作,齐竿竞嘈。高矩遗我,厥唯楚骚。《翼骚》第二。  五言七言,滥觞汉魏。瓌瑰伟卓绝,正声罔愧。《修诗》第三。  词托比兴,权舆古诗。楚雨含情,大道在兹。《摛词》第四。  余生也晚,古乐靡闻。夫唯大雅,卓彼西昆。《登昆》第五。  附:《国学唱歌集》出版广告:  李叔同氏之新作《国学唱歌集》初编  沪学会乐歌研究科教本,李叔同编,区类为五:曰《扬葩》、曰《翼骚》、曰《修诗》、曰《摛词》、曰《登昆》。摅怀旧之蓄念,振大汉之天声。诚师范学校、中学校最新之教本。初编已经出版,价洋二角。  《李蘋香》序  向读龚璱人《京师乐籍说》,渊渊然忧,涓涓然思,曰:"乐籍祸人家国,其剧烈有如是欤?"既而披欧籍,籀新理,乃知龚子之说,颇涉影响。曷言之?乐籍之进步,与文明之发达,关系綦切。故考其文明之程度,观于乐籍可知也。时乎文化惨淡,民智啙窳。虽有乐籍,其势力弱,其进步迟。卑卑之伦,固鲜足齿。若文明发达之国,乐籍棋布,殆遍都邑。杂裙垂髯,目窕心与。游其间者,精神豁爽,体力活泼,开思想之灵窍,辟脑丝之智府。说者疑吾言乎?易观欧洲之法兰西京师巴黎,乐籍之盛为全球冠。宜其民族沉溺于兹,无复高旷之思想矣。乃何以欧洲犹有"欲铸活脑力,当作巴黎游"之谚?兹说兹理,较然甚明,奚俟刺刺为耶!唯我支那,文化未进,乐籍之名,魁儒勿道。上海一阜,号称繁华,以视法之小邑,犹莫逮其万一,遑论巴黎!岂野蛮之现象固如是,抑亦提倡之者无其人欤!  友人铄镂十一郎,新撰一小册子,曰《李蘋香》,邮函索叙于余。余固未见其书,无自述其内容。第稔李蘋香,为上海乐籍之卓著者。君撰是册,亦非碌碌因人者。不揣梼昧,摭拾西哲最新之学说,为读是书者告。夫惟大雅,倘亦韪兹说欤!  甲辰春杪,当湖惜霜。  《白阳》诞生词  技进于道,文以立言。悟灵感物,含思倾妍。水流无影,华落如烟。掇拾群芳,商量一编。维癸丑之暮春,是为《白阳》诞生之年。  《太平洋报》出版祝词  天祸我民于甲乙之间,使我国民之生命财产,以逮种种自由之权,有受非我族类之宰割。载笔之士偶鸣不平,禁锢戮首不旋踵而至。甚且株连逮于妻子,系缧及于亲朋。揽二百六十余年历史之陈迹,固滴滴皆吾民血也。人怨鬼怒,集于辛亥。民军起汉水,拔帜树帜,圜国左袒。未逾百旬,遂奠大业。惟师武臣力,赫然迈于前古;而纪事必信,择言必昌,使我国民人人有虐我则仇之感,而坚其同袍同泽之志者,伊谁为之,而至于是欤!不可谓非报界记者之功矣。曰若壬子,夏声昌昌。作于太平洋之沿岸,而又鼓荡鸿蒙,东行西行,又南北行,绕五大洋而一周。一时,圆其颅,方其趾,识文字,能语言之民,欣欣然如拨云雾而睹苍苍之天,如闻暮夜之鼓,破晓之钟,遽然醒其迷梦。则且人人愿卷太平洋之水,浣濯洗涤其忮忿偏狭之心胸,欢然交臂,以食共和之赐,而享其祜。则此大报所以造福于世界者,尤与海水等深而同量已!  春柳社开丁未演艺大会之趣意  演艺之事关系于文明至巨,故本社创办伊始,特设专部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春间曾于青年会扮演助善,颇辱同人喝彩。嗣复承海内外士夫交相赞助,本社值此事机,不敢放弃。兹定于六月初一日、初二日借本乡座举行丁未演艺大会。准于每日午后一时始,开演《黑奴吁天录》五幕。所有内容之概论及各幕扮装人名,特列左方。大雅君子,幸垂教焉!正文 第21节:春柳社文艺研究会简章  春柳社文艺研究会简章  本社以研究文艺为的。凡词章、书画、音乐、剧曲等皆隶焉。  本社每岁春秋开大会二次,或展览书画,或演奏乐剧。又定期刊行杂志,随时刊行小说脚本、绘叶书之类。(办法另有专章。)  凡同志愿入社研究文艺者为社员。(应任之事务及按月应缴之会费,另有专章。)  其有赞成本社宗旨者,公推为名誉赞成员(无会费)。  无论社员与名誉赞成员,凡本社所出之印刷物,皆于发行时呈赠一份,不取价资。正文 第22节: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报章朝刊一言,夕成舆论。左右社会,为效迅矣。然与目不识丁者接,而用以穷。济其穷者,有演说,有图画,有幻灯(即近时流行影戏之一种)。第演说之事迹,有声无形;图画之事迹,有形无声;兼兹二者,声应形成,社会靡然而向风,其惟演戏欤!晚近号文明者,曰欧美,曰日本。欧美优伶,靡不向学,博洽多闻,大儒愧弗及,日本新派优伶泰半学者,早稻田大学文艺协会有演剧部,教师生徒,皆献技焉。夫优伶之学行有如是,而国家所以礼遇之者亦至隆厚,如英王、美大统领之于亨利阿文格。(氏英人,前年死,英王、美大统领皆致词吊唁,葬遗骸于寺院。生时曾授文学博士与法律博士学位。)日本西园寺侯之于中村芝翫辈(今年二月,西园寺侯宴名优芝翫辈十余人于官邸,一时传为佳话)。皆近事卓著者。吾国倡改良戏曲之说有年矣,若者负于赀,若者迷诸途,虽大吏提倡之,士夫维持之,其成效卒莫由睹。走辈不揣梼昧,创立演艺部,以研究学理,练习技能为的。艺界沉沉,曙鸡晓晓,勉旃同人,其各兴起!息霜诗曰:"誓渡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愿吾同人共矢兹志也。专章若干则如右:  一、本社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的,创办伊始,骤难完备。兹先立演艺部,改良戏曲,为转移风气之一助。  二、演艺之大别有二:曰新派演艺(以言语动作感人为主,即今欧美所流行者)。曰旧派演艺(如吾国之昆曲、二黄、秦腔、杂调皆是)。本社以研究新派为主,以旧派为附属科(旧派脚本故有之词调,亦可择用其佳者,但场面、布景必须改良)。  三、本社无论演新戏、旧戏,皆宗旨正大,以开通智识、鼓舞精神为主。偶有助兴会之喜剧,亦必无伤大雅,始能排演。  四、舞台上所需之音乐、图画及一切装饰,必延专门名家者,平日指导,临时布置,事后评议,以匡所不逮。  五、本社创办伊始,除醵资助赈、助学外,惟本社特别会事(如纪念、恳亲、送别之类),可以演艺,用佐余兴。若他种团体有特别集会,嘱托本社演艺,亦可临时决议。至寻常冠婚庆贺琐事,本社员虽以个人资格,亦不得受人请托,滥演新戏,以蹈旧时恶习。  六、本社所出脚本,必屡经社员排演后,审定合格,始传习他人,出版发行。所有版权,当于学部、民政部禀明存案,严防翻刻。  七、入社者分三种:  甲、正社员。凡愿担任演艺事务,及有志练习者属之。  乙、协助社员。凡捐助本社经费,或任各职务者属之(凡正社员、协助员,本社均备有徽章。惟现在经费未充,所有徽章价值,乞各社员自给)。  丙、名誉赞成员。凡中外士人,赞成本社宗旨,扶持本社事务者属之。  九、本社临演艺之时,或有人愿扮脚色,与赞助其它各执事者,虽平日未入本社,但有社员绍介,本社即当以客员相待。赞助本社出版事业,无论翻译、撰述或承赠书画及写真等,有裨于本社之印刷物者,亦皆以客员相待,概不收会费。  十、应办之事,约分二类。  1.演艺会。每年春秋开大会二次,此外或开特别会临时决议。(开会时,正社员、协助员皆佩徽章入场,另呈赠特别优待券二枚,以备家族观览。客员、名誉赞成员,各呈赠特别优待券一枚。)  2.出版部。每年春秋刊行杂志二册(或每季一册,另有专章)。又,随时刊行小说、脚本、绘叶书各种。(凡正社员、协助员、客员、名誉赞成员,所有本社出版物,每种皆呈赠一份。)  十一、无论社员、客员、名誉赞成员,于本社事务有特别劳绩者,本社公同商决,当认为优待员,敬赠特别勋章一枚,以答高义。更须公议,以本社印刷物若干,为相当之酬报(仅捐资者,不在此例)。  十二、正社员每月须出社费二元以下,三十钱以上(均于阳历每月初交本社会计处)。协助员愿按月捐助与否随意。  十三、春柳社事务所暂设于东京下谷区泡之端七轩町二十八番地钟声馆。若有寄信件者,请直达钟声馆,由本社编辑员李岸收受不误。  此专章已经同人公认,应各遵守。其有未能详审处,当随时商酌改定。  乐石社记  粤若稽古先圣,继天有作。创造六书,以给世用。后贤踵事,附庸艺林。金石刻划,实祖缪篆。上起秦汉,下逮珠申。彬彬郁郁,垂二千年。可谓盛已。世衰道微,士不悦学。一技之末,假手隅夷。兽蹄鸟迹,触目累累。破觚为圆,用夷变夏。典型沦丧,殆无讥焉。  不佞无似,少耽痂癖。结习所存,古欢未坠。曩以人事,羁迹武林,滥竽师校。同学邱子,年少英发。既耽染翰,尤嗜印文。校秦量汉,笃志爱古。遂约同人,集为兹社。树之风声,颜以乐石。切磋商兑,初限校友。继乃张皇,他山取益。志道既合,声气遂孚。自冬徂春,规模寖备。复假彼故宫,为我社址。而西泠印社诸子,觥觥先进。勿弃葑菲,左提右挈。乐观厥成,滋可感也。  不佞昧道懵学,文质靡底。前鱼老马,尸位经年。伏念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而雅废夷侵,贤者所耻。值猖狂颓靡之秋,结枯槁寂寞之侣。足音空谷,幽草寒琼。纵未敢自附于国粹之林,倘亦贤乎博奕云尔。爰陈梗概,备观览焉。  乙卯六月,李息翁记。正文 第23节:乐石社社友小传  乐石社社友小传  以署名先后为次  夏铸,字丏尊,号闷庵。上虞人。  李息,字叔同,一字息翁。燕人,或曰当湖人。幼嗜金石书画之学,长而碌碌无所就。性奇僻,不工媚人,人多恶之。生平易名字百十数。名之著者:曰文涛,曰下,曰成蹊,曰广平,曰岸,曰哀,曰凡。字之著者:曰叔桐,曰漱筒,曰惜霜,曰桃谿,曰李庐,日圹庐,日息霜。又自溢曰哀公。  楼启鸿,新登人。字秋宾,号逍遥子。为人磊落不慕荣利,善属文。嗜金石,作印宗西泠丁黄诸子,能得其神似。  杨凤鸣,字子岐。嘉善人。性明敏,工书法,神似真卿。印仿汉人,能不失古意。  陈兼善,字达夫。诸暨人。嗜古金石之学,天资尤聪颖。故学印仅一岁,已深入汉人堂奥。  吴荐谊,字翼汉,又号闻秀。诸暨小东大庄人。幼好古,尤嗜印学,每见古印佳石,多方购得之,摩挲品玩,几欲具袍笏而拜焉。及人县学,乃研究章法刀法之道,作印甚伙。旋来武林。课余之暇,常摹仿古印,尤孜孜不倦。  周其
,字淦卿。杭人。仪容秀隽,性忧郁。名其庐曰爱吾,意盖以孤芳自怜乎。刻印上宗周秦,朱文尤佳,细致周密,类其人也。  朱毓魁,字文叔。桐乡人。通文学,精刻印,不加修饰,得浑厚之气。  杜振瀛,字丹成。嵊人。别号郯道人,以地名也。善写兰,劲健中尤饶秀气。间写梅竹,亦有可观。盖其天资过人一等也。出其余力刻印,以浑古称。  徐啸涛,名葆玚。上虞人。知诗善画,篆刻初师辛谷。壬子来杭,与西泠诸印人朝夕研求,知印以宗汉为正。因尽弃辛谷之学而学之。尤善白文,浑厚高古,得汉人神髓。  邱志贞,字梅白。诸暨人。性亢直,有奇癖,见书画篆刻等,尝恋不忍去。家中寄其用费,多以购古书画碑帖之类。初学刻石,孤陋无师,不足以言印。岁壬子,就学武林,始与西泠诸印人相往来,又得西泠印社所藏自周秦以迄晚近诸名人印谱而卒读之,学乃益进。书画亦浑健,不失古法,但所作极鲜。  关仁本,字根心。杭人。性嗜美术,工刻印,旁款尤精。  戚纯文,字继棠。吴兴人。性淳笃,多巧思,工书画,尤嗜金石。遇有先人印谱,无不精心研究,故其所作之印古雅绝俗。  陈伟,钱塘人。原名家煜,字骨秋,别号骨道人。工篆刻,直追秦汉。以浑厚自持,不泥于章法。得老缶神髓。又善画山水,苍古老到,高出流辈。  翁镕生,字慕陶。杭人。性温和,酷嗜美术。刻印疏落入古。  毛自明,字伯亮,一字亮伯,号耿中。安吉人。恂恂儒雅,力学不倦。工篆刻,所作印有汉人遗意。  徐志行,字拙夫。上虞人。性聪慧,嗜金石文字。善行楷,兼工篆刻。  经亨颐,字子渊,别号石禅。上虞人。作印有家学,书宗小爨,因又号爨盒。  堵福诜,字申甫,又号屹山。会稽人。工画,喜作印。  张金明,字砺成,号侣尘。长兴人。性嗜古,收藏古书画甚富。又喜篆刻。甲寅冬,乐石社起,遂入社治印。  费砚,字剑石,号龙丁。华亭人。精于金石书画之学。夫人李氏,亦工诗,善篆刻。  胡宗成,字梦庄,号止安。绍兴人。工文辞,喜金石之学。搜藏汉魏六朝碑版及唐人墓志,精拓甚富。好奕棋,能书八分,刻印以秦汉为宗。尝与二三同志,创立臧社,推为社长。  王世,字匊昆,号菊悃。禹航西乡人,侨寓武林,喜探数理,兼有金石癖。  周承德,字佚生。海宁人。工文辞,博学好古,书法宗六朝。上窥汉隶,力学不倦,以其余暇,戏弄铁笔,所作印章,均有秦汉六朝神韵。  柳弃疾,字亚子,吴江人。少无乡曲之誉,而猖狂喜大言。十年结客,始愿莫酬,则杜门削辙。左对孺人,右弄孺子,自谓有终焉之志矣,顾复时时作近游。四年夏,泛舟西泠,遇故人李息霜,方创乐石社。邀之,则敬谢曰:"仆少懵于艺事,金石刻划之学,诚有所未能,可奈何。"李子曰:"无伤也耳。"因欢然从焉。昔齐王好竽,而南郭先生不能竽,乃滥厕众客之间;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盖于古有之,是以谢客难矣。  张一鸣,字心芜。桐乡人。杭爽倜傥,有淳于东方之风,一语出,令人颐解。尝奔走国事,从燕市酒徒游。既失意,归为湖上寓公。益以诗酒自放,佯狂落魄,闻者悲之。初为南社社友,继入乐石社。  姚光,字石子。金山人。年少媚学,恂恂有儒者风。长身玉立,意态洒然也。早岁入南社,从海内诸贤豪,上下其议论。继乃创国学商兑会于金山之留溪,声名益盛。四年夏五,结伴游武林,复为乐石社社友。  附:徐渭仁,字善扬。上虞人。自幼好学甚笃,以家贫中道而止。年二十,佣于武林师范学舍。执役之暇,辄手一卷,吟讽不辍。以贫故,无资购书,则拾字簏之弃本读之。又以余暇,为乐石社拓印款,工洁可爱。予以资,则不受,以书画印章等贻之,则大喜称谢。其嗜好殊俗如斯,可以传矣,故附及之。正文 第24节:广告丛谈(1)  广告丛谈  小序  英国大文豪马可累之言曰:"广告之于商业,犹蒸气力之于机械,有伟大之推进力。"美国大商家奥古登之言曰:"商业之要件有三:(一)商品;(二)事务;(三)广告。广告尤为三者之原动力"云。  盖商家研究广告,犹军士研究战略。商业为平和之战争,广告即平和战争之战略。值兹优胜劣败之时代,犹墨守数十年前之战略,鲜有不失败者。故吾社特倡最新式广告,属不佞承其乏,每日拟稿数通,就正有道。公余多暇,更拟辑录《广告丛谈》,随时记入报尾。研究日浅,苦不能为精当之言,大雅宏达,幸不暇弃,有以匡其不逮焉。  一  广告之意义,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之广告凡商品卖出,及银行会社之决算、报告等,有广告于公众之目的者,皆属于此类。即吾人普通所谓之广告是。至广义之广告,其界限殆难确定。凡社会上之现象,殆皆备广告之要素。如妙龄女子,雅善修饰,游行于市衢,直可确认为广告。  关于广义广告之论述,于英人维廉思地德所著之《广告术》中有论文一首,译之如下:  当社会未进步时,其广告之方法颇极粗杂,但不得谓为非广告。如美利坚印度人之酋长,以羽毛饰身,正示其部下,广告其身为酋长之意。迨社会既进步,广告方面亦因之发达。由其职业与地位,其广告之方法特异。故无论何人,皆有相应之广告。社会之进步,盖有如是。  上至神圣不可犯之女皇陛下,下迄徘徊市衢拭靴之贱夫,无人无广告者。女皇之广告行于国内。凡《宫廷录事》,记录女皇之一举一动,殆详尽无遗。又皇室之纹章,女皇之雕像,皆传诸万世,成为不朽之广告。  用广告于货币,非一私人所能为,仅女皇能之。无论金货、银货、铜货,皆刻有女皇之肖像。天下最宏大、适切之广告,殆无有逾于是者。  次于货币为邮票,是立女皇之广告。盖邮票皆揭女皇有像。邮票通行世界,女皇肖像亦遂为世界各人种所熟视。是盖与普通商人署己之名于明信片、印己之肖像于广告函者,无以异。  此外,征诸政治界,凡政治家之演说,及其它政治上之行动,亦可确认为有效之广告。此种广告,始现于口舌,继揭诸报纸。故政治家每审慎周详,甄其谋之臧否,殆与业工商者,究心其广告之方法无稍异。政治家将胜其政敌,不得不假力于广告,工商业将胜其竞争者,亦不得不张大其广告。广告之用大矣哉!正文 第25节:广告丛谈(2)  以上为英人维廉思地德之说,虽言近奇矫,然广义广告宽大之范围,于此可窥一斑矣!  二  广告为科学欤?技术欤?其有研究之价值欤?广告学之存在,尚未经人道及,故难断言广告为科学。然其支配之原理、原则,确凿可证。又未可斥为单纯之技术。广告发达,实在晚近,只供工商家实用而已。学者评究,殆所罕闻。譬犹经济学,逮至今日,靡不认为科学之一。然于百四十年前,殆无人识其为科学者。为萌为芽,行将结良实,缀佳果。"广告科学"必有宣言于世界之一日,是固可为假定者也。  谓广告非单纯之技术,可以"簿记"喻之。簿记或谓为学,或谓为术。学子主张,各据一理。逮至近世,主张"簿记学"者殆居多数。广告性质与簿记酷似,谓簿记为学,宁可卑广告为单纯之技术邪!  民法关于广告有定则,于法学上可据精妙之理,详切论定。更以商品买卖论之,凡商业经济学中,论货物之交换,或交通,广告实占重要之部分。又商业经营学中,论商店整理,广告亦唯一之要素。此外,如希望广告,绍介广告有无相通,为人生所必需。盖广告实为经济之枢纽,绝非单纯之技术所可限定者也。  三  广告分类,由种种方面别之,为类至繁。重用绘画者,谓之绘画广告;重用文字者,谓之文字广告;或直接达其目的者,谓之直接广告;间接达其目的者(药房登录来函,医士署同人公启者,属此类),谓之间接广告。又,用于商业者,谓之营业广告;否则,可谓之非营业广告。此外,如大广告、小广告;长期广告、短期广告等。此种之分类,皆由于广告之目的,或广告之方法,然不得谓为适切之分类也。  适切之分类,可即其性质上别之为二:一为移动广告,一为定置广告。迹其发达之历史,两者划然各异其渊源。分类之良法,殆无有逾于是者。  移动广告,如新闻广告之类是。新闻印刷既竟,必经送递,乃可收广告之效果。故此类广告,当视其移动之迟速,判其效力之多寡。属于此类者,有传单广告、信片广告、样本广告等。  定置广告,与前正相反,有不能移动之性质,如广告板之类是。广告板矗立市衢,炫其华彩,往来行人,游睇相属,广告之效力乃显。属于此类者,有招牌广告、舞台围幕广告、公园椅子广告、电车广告等。  移动广告为自动的,定置广告为他动的。此外,又有兼自动、他动二性者,谓之中性广告。例如,月份牌广告,赠送之际,属于移动广告;及悬诸梁壁,为座右之装饰,则又属于定置广告。属于此类者,有扇子广告、酒杯广告、手巾广告等。  又,以上三种之界限,亦有相混合者。如寻常递送之新闻,为移动广告;存贮于公众阅报处之新闻,为中性广告;新闻社前所张挂之新闻,为定置广告之类是也。  四  广告为招徕顾客之良法。往往有同一商品,同一实价。善用广告者昌,不善用广告者亡,是固事实之不可掩者。虽廉其价,美其物,匪假力于广告,必不可获迅速之效果。反是,以广告为主位,虽无特别之廉价,珍异之物品,然能夸大言于报纸,植绘板于通衢,昼则金鼓喧阗,夜则电光炫耀。及夫顾客偕来,叮咛酬应,始啜以佳茗,继赠以彩券。选择不厌,退换不拒,其商业未有不繁昌者。正文 第26节:广告丛谈(3)  广告之重要有如此。然广告之方法,以何者为最适切欤?今大别之为三:曰货币广告;曰邮票广告;曰新闻杂志广告。  一、货币广告  货币为一般人所通用。无论贵贱、男女、老幼,不用货币者,殆无其人。故货币之效力,可以普及全国,流通不歇,占广告中第一位。今以一万枚货币,与一万张新闻纸比较,其效力如下:  货币之流通,以每一日移入一人手计之,有一万枚货币,十日间可通过十万人手,百日间可通过百万人手。由是类推,远逮数十百年,货币之流通,正无穷期。广告之效力,亦日益扩大。新闻纸则不然。依西洋学者计算,每一张新闻纸,平均阅者八人,有一万张新闻纸,计阅者八万人。然新闻之流通,仅在当日,逮及翌朝,阅者殆稀。故谓,新闻纸一万张,阅者仅八万人,蔑不可也。较诸货币之流通,由一万而十万,而百万,其效力之多寡,何可以道里计!又,货币为人所宝贵,故遗失损坏者较少。若新闻纸,则一览无余,弃若敝屣。其寿命之延促,相去为何如邪!  昔有英国商人,于法国小银货上镌印己名,散布各处,颇得良好之效果。然用广告于货币,每为政府所禁,今无行之者。  二、邮票广告  邮票流通之效力,虽逊于货币,然货币仅能流通于内国,邮票则凡万国邮便联合国界内,皆可流通、自由。货币广告为内国的,邮票广告为世界的。故业外国贸易者,用邮票广告,效力尤着。但私人无制造邮票权,此不第吾国然也,世界各国靡不如是。  三、新闻杂志广告  新闻杂志广告,其效力虽劣于前二者,然简便易于实行。其利有三:  甲、流通最广
广告牌广告,限于一定之位置。电车广告,限于铁道之范围。手巾广告,不入贵显之堂。信札广告,不入家族之目。若新闻杂志,则无论贵族平民、老幼男女,不限于阶级,不界于远近,靡不购读传观。故新闻杂志之广告,确为实用广告之上乘。  乙、费用最廉
无论如何精妙之广告,倘费用太昂,必亏及本利。若新闻杂志广告,较他种为廉。例如,发明信片广告十万张,需资千元,此外,尚有印刷费、发送费等。若新闻广告以半版计,上海普通价值约二十元以内,其费用相差有如是。  丙、制造最速
手巾广告、板画广告等,制造需时甚久。今日商业世界,每竞争于分秒间。此种广告,殆不适于活用。若新闻广告,能于数小时内登出,故传递消息最捷。杂志广告所以次于新闻广告者,亦在此。  以上所述广告之方法,理论上首货币,邮票次之;以实行言,当推新闻杂志。又新闻广告尤为第一良法云。  五  广告之分类,于第三章已举其略。兹更综其要者,别为二十。详论如下:  一、新闻杂志;  二、传单;  三、书籍目录;  四、书籍附张;  五、营业招徕;  六、定价表;  七、画、明信片、信封等;  八、时宪书、月份牌、日记簿、星期表等;  九、火车;  十、电车;  十一、广告伞;  十二、广告塔;  十三、板画;  十四、音乐队;  十五、舞台围幕;  十六、山林;  十七、公园椅子;  十八、电柱;  十九、扇子、酒杯、食箸、火柴等;  二十、衣帽、手巾、包袱等。  一、新闻杂志广告  新闻杂志,种类綦繁,性质各殊,读者亦异。故登广告者,当审其新闻杂志之性质,与己所广告者适合与否,乃可收良好之效果。以上海报界论之,如《新闻报》之于商界,《民立报》之于学界,《妇女时报》之于女界,《教育杂志》之于教育界,佥有密切之关系。又征诸日本报界,如《时事新报》读者多商人,《日日新闻》读者多官吏,《读卖新闻》读者多文学家,《万朝报》读者多中学生,《都新闻》读者多优人、艺伎。人类不同,需用之物品亦各异其趣。登纸烟广告于儿童杂志,鲜有不失败者。  二、传单广告  传单广告之效力,虽逊于新闻杂志,然独适用于内地商店。盖内地与都市迥殊,营业规模至为狭隘。倘登广告于新闻杂志,虽名达都市,当地识者殆稀。若传单广告,最为适用。印费既廉,送递亦易。良善之法,当无有逾于是者。  三、书籍目录广告  书店广告,当以是为主位。故发行所或发卖所皆印有书籍目录,以备购者索取。普通书籍目录,年刊一次,或月刊一次,或用单张纸幅,或另装订成册。正文 第27节:《太平洋报》破天荒最新式之广告  《太平洋报》破天荒最新式之广告  上海报界四十余年所未见  中国开辟以来四千余年所未见  我《太平洋报》之广告部,特延精通欧美广告术大家主持其事,代撰最新式之广告文,并研究最新式排列之方法。  我最新式广告之特长有四:  一、上海旧式广告,皆另外专排一版。但看报者,以看新闻为主,于广告一版每不留意,故其效力甚薄。本报最新式之广告,皆夹入新闻之中,或排列新闻之上下两端,殆合新闻与广告为一体,使看新闻者,有不得不看广告之势。  二、上海旧式广告,皆字数太多,排列紧密,以致不能醒目。即幸为看报者所见,亦每以字数太多,不能卒读。本报最新式之广告,文字务求简要,排列务求疏朗,使看报者一目了然,于半秒钟内,能贯通全部广告之大意。  三、上海旧式广告,大半以直写事实为主。新奇花样,殊不多见。本报最新式之广告,专研究新奇花样,或排成种种之花纹,或添入醒眼之图画。此外,有小说式广告,新闻式广告,电报式广告,杂志式广告。种类甚多,不胜枚举,专以引人入胜为主。  四、上海旧式广告,每以一种广告文,连登数月或数年,致使阅报者习见不鲜,无丝毫之效力。本报最新式之广告,可以随时代撰种种新奇之样式,隔数日更换一次。如有愿订特别约章,每日更换者,亦可应命。  《太平洋报》之广告,具此四种特长,故《太平洋报》之广告,承我中华民国社会上公认为破天荒最新式之广告。  本埠广告价目(下略)。正文 第28节:广告部消息(七则)  广告部消息(七则)  (一)广告部广告  自本社发表最新式广告章程以来,连日收到各界广告多至数百通,且多长篇大作,不克即日注销,良用歉然。除择先到者逐日分别登出外,其余暂登入简便小广告中,以酬雅命,特此声明。  一以谢登广告诸君之厚谊;  一以证我太平洋广告之价值;  一以表自革命后我同胞之广告知识之发达。(4月1日)  (二)广告部广告  本社广告部近拟编辑《太平洋广告集》,分赠各界。第一编即日付印,以后拟每两月出版一编。(4月10日)  (三)广告部广告  本社编辑广告集,已承尤惜阴先生允赐序文。(4月12日)  (四)广告部广告  本报发刊以来,颇承海内外欢迎,广告一栏尤为大雅所推许。故本埠属登广告者日必数十起,呈报界未有之盛况。但外埠广告尚未发达,倘有愿任代收广告者,乞达函示,当将代收广告专章、外埠广告价目寄奉不误。(4月19日)(五)广告部紧要广告  近日属登新式广告者较多,撰文镂板,需时甚久,每致延迟,良用歉然。以后倘承登新式广告者,乞先数日交下,俾获斟酌完善,镌刻精工。但有必须从速者,当先以简单形式登出,遐日再更换各种花样。仅此布达。希见谅焉。(4月23日)  (六)广告部答复  徐觉士问:李叔同所书是何笔法?有样本否?  答:本报报头及本报新式广告木戳,皆李君手笔,可供参考。(4月29日)(七)广告部答复  张法人君间:本报所载新式广告之格式花样,可否摹写登入他报?  答:本报以开通风气为主,不愿限制版权。但荷需用,尽可随意摹写,转载他报。(5月6日)正文 第29节:文美会消息(六则)  文美会消息(六则)  (一)文美会之成立  叶楚伧、柳亚庐、朱少屏、曾孝谷、李叔同诸氏同发起文美会,以研究文学美术为目的。凡品学两优、得会员介绍者,即可入会。每月雅集一次,展览会员自作诗文美术作品,传观《文美》杂志,联句,各家演讲,当筵挥毫,展览品拈阄交换等。事务所设在太平洋报社楼上编辑部内。(4月1日)  (二)文艺消息  文美会发起以来,入会者甚众,来月拟开成立大会。(4月12日)  (三)文艺批评  日本书画大家创立淡白会,每月开会一次。七年前,淡白会场多在汤岛天神鱼士楼,近年移至京桥出云町孔川楼。开会时,陈设会员作品,当筵挥毫,出品交换。吾国近发起之文美会,与此性质相似。淡白会员仅十余人,人品皆风雅娴静,其作品极潇洒清疏,洵不愧淡白之名矣。吾国人陈师曾、曾孝谷,李叔同诸氏留学东京时,亦在此会,日人当筵乞书画者尤多。(4月15日)  (四)文美会将次开催  叶楚伧、柳亚庐、朱少屏、李息霜、曾孝谷氏发起之文美会,闻于旧历二十日前后将开第一回集会。届时,凡会员各出美术制作品一件,抽签交换,并有联吟、集句、当筵挥毫种种余兴。其会员之书画优秀制作,且拟陈列会场,以资参考。又,例出之《文美》杂志所需资料,皆系诸会员得意之作,刻正从事编辑云。(4月21日)  (五)文美会今日开会  文美会第一次雅集,准今日下午四时在三马路大新街新桂茶园对门天兴楼酒馆举行。闻有当代书画金石大家李梅庵,吴昌硕先生等来会云。(5月14日)  (六)文美会第一回开会之盛况  1.速开第一回月会之理由  文美会以研究文学美术为宗旨。阳历三月即已成立。发起人为柳亚庐、叶楚伧、朱少屏、李息霜、曾存吴诸氏。照章每月须开例会一次。因同人事务繁忙,第一回月会本拟月底举行。而文学书画家陈师曾(即朽道人)、范彦殊二君向在南通州主持政教,日前适以事来沪。良朋快聚,佳会难得,同人特尽力摒挡,赶于14日午后四时,在三马路大新街天兴楼上开第一回月会。文酒设宴,成于咄嗟,而其盛况实有令人惊叹者,亦可谓空前之韵事也。  2.地点之意外适宜  原拟借愚园或扆虹园一席之地,陈列文艺品及会友小集,而以上各地稍嫌偏远,运送品物或多不便,屋宇于陈列品物亦未必适用。会期已迫,而会场未定,同人非常焦灼。忽有谓天兴酒楼后楼有屋三楹,足供应用者,不得已而定议,以该楼为第一回月会之会场。屋共三间,一间陈列各会员交换品,书画家当宴挥毫亦附于此室;一间陈列卖品;一间陈列参考品。琳琅四壁,照眼光耀。屋虽略小而颇合用,一切供应亦颇亲近,而会友往来交通复极便利。不谓于十丈红尘、万种喧阗之中,忽现此淡泊而不谐俗之冷会,与会者咸谓,为初念所不及料云。  3.陈列品之种种可观  是日因会期定于仓促,发表甚迟,而到会者尚有二十余人之多。李梅庵(即玉梅花庵道士)、吴昌硕两先生,亦以客员资格来襄盛举,且皆临时挥毫,应人之请,其豪兴正复不浅。出交换品共十三人,一人有出二件或四件者,共得二十余件。其中最可宝(保)贵者,为八十二岁老人蒋卓如先生书联,文曰:"以人为纪,得天之时。"又,朽道人之梅花条幅,枝干皆用篆法画成,古香古色,洵推杰作。又,范彦殊氏之折扇,自书文美小集之律诗一首,流连文酒,感时得意之怀,溢于楮墨。得此为纪念,文美增色多矣。其它交换品十余件,如诸贞长、费公直、柳亚庐、余天遂、严诗庵、黄朴存、叶楚伧、夏笑庵、李息霜、曾存吴诸氏,或录旧诗,或抒新采,兴酣落笔,皆具特殊之长。出卖品二十余件,李梅庵氏之折扇二柄,皆两面书画,笔墨题识,趣味入古,一望而知为名手。朽道人山水二幅,气韵浑厚。李息霜氏以篆法书英字,自成派别,而不伤雅,所书系英国大文豪沙翁之诗,体裁恰好。曾存吴氏之花卉团扇,摹模恽派,颇有心得。沈筱庄之雕刻象牙扇骨,于三四分宽、四寸长之物,刻字八行,每行百二十字左右,细入毫芒,而笔意直逼米老,精妙绝伦。谓之魔术中之雕刻家,非过誉也。  参考品另为一室。曾存吴氏所藏五六年来日本文部省美术展览会之选品及日本西洋画家之杰作集五六种,参照印证,引增兴趣不少。朱少屏氏所藏古画多种,皆名人之作。其最夺目者为于海屋之手卷,花木数十种,穿插配合,实具苦心。异禽二十余种,共四十余尾,构图设色,迥异时流。他若朽道人之《残荷》,运笔疏宕,觉秋水伊人,呼之欲出。又,沈墨仙氏之《枇杷》,李梅庵氏之《松》,吴昌硕氏之《梅》,(三氏皆临时挥毫),一时兴来之作,莫不韵味天然,一洗凡近之习也。  4.杂志之特色  同人制作品凡百余页,首文,次诗,次词,又图画十六幅,印五种,滑稽告白数种,及附录文艺纪事,用杂志体裁装成一册,名曰《文美》。叙言系姚锡钧氏所作,他为黄宾虹氏之古玺印铭,息霜氏之《李庐印谱序》,存吴氏之《与某记者论西洋书画》,(天)遂氏之《遂庐笔记》,亚子氏之《血泪碑历史》,皆饶有趣味之作。诗词则洪思默感,沉艳浓郁,无件不精。图画中山水最多,绵密轻妙,各有家法。息霜氏之《盼》,以洋画笔墨写优美之意,实为吾国画界之创格。存吴氏之《马》,用笔设色,纯仿宋法。比较息霜氏之《盼》,一新一旧,恰是背道而驰。对照参观,可见艺术之头头是道也。朽道人之广告集图案,系用汉竹叶碑文组织而成,趣味高古,可以为亚东国粹之代表。严诗庵氏之《文美纪念碑》,别开生面,而独具匠心。以上各品装成杂志,原以备临时传观会友。因佳制甚多,秘之可惜,刻拟集资印,不日即可发行,诚快事也。  5.交换书画品之愉快  会友十三人,共出交换品二十余件,于尊酒微醺之际,由李、曾二氏用抽签法彼此互换。此时,凡出品者,皆于其所欣感之物生无限希望。每揭一物名,则属耳注目者举场一致,其情与盼望选举之发表都无殊异。黄朴存氏慕朽道人之名已久,及是日,见朽之交换品系古梅一幅,垂涎特甚。未几发表,应得是画之主人竟是黄氏,合堂喝采。而黄氏之得意,尤不可形容。范彦殊之诗扇,李息霜读之,爱不释手。当用笺纸书是诗纳入衣袋中,虑少缓为他人所得,不及抄录也。不意发表后,此扇亦竟为李氏所得,皆可谓随心所欲矣!曾存吴氏之画扇,初用纸套封固,未露真面,人皆疑为裸体美人。于是引起一般好奇之心。欲得是品者不知凡几。及至揭晓,仍是恽派花卉,为费公直氏所得。而存吴氏所得,系息霜氏之书。曾、李本旧同学,交换书画之事非止一次。是日用抽签法,曾又得李之制作,一若数由前定之也。讵最后之一人为严诗庵氏所得,仍是自作之品。无已,乃与存吴氏所得再相交换,然后毕事。洗杯更酌,夜色已初更矣。(5月16日-18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名字做藏头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