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山和昆仑山那座大

1.①16岁参军入伍;②1980年转业从医;③后从事文学。
2.(1)有了苦难的体验,“我”的精神世界更为充实,对生命和眼前的一切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认识;(2)“我”有了一颗奔腾的心,而不像他人那样安于平静;(3)具有崇高的责任感,最终选择作家这一与人为善的事业。
3.“贫瘠”是指藏北是最偏远荒凉的地方,其环境极其恶劣,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富饶”指精神世界的富足,那里的苦难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能让生命走向坚韧、顽强和厚重。
4.(1)通过冰川、雪岭、冰河、寒冰、雪原等典型的意象如渲染烘托藏北环境的极端恶劣;(2)衬托。以作者那难以想象的生理反应如:嘴唇裂开难以愈合、指甲凹陷等,衬托自然环境的严酷和恶劣。(3)比喻。将干燥的洋葱皮比作纸片,生动地写出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将裂开的嘴比作兔唇,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藏北从军所经历的苦难。(4)移就。如“所有的日子都被严寒冻硬”一句,用“冻硬”来描写“日子”,表现环境之严寒。(5)夸张。如“心脏仿佛在胸膛炸成碎片,要随着急遽的呼吸迸溅出嘴巴”一句,表现难以承受的高原反应。
【解析】
1.筛选文中信息加以概括归纳。
2.筛选文中信息加以概括归纳。要注意结合作者的从军经历。
3.看似矛盾的话其实并不矛盾,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
4.写嗅觉“一种辛辣而懊恼的气味”、感觉“除了双膝像凝固般的疼痛”等亦可。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衣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个分一合一分的过程。
分就是要把各种书区分开来,也就是要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现在书出得极多,有人形容,的比读书的还多,简直成了灾r、我看见那些装帧精美的书,总想着又有几棵树冤枉地献身开皇有益可以说是.一句完全过时的话。千万不要让那些假冒伪劣的“精神产品,,侵蚀。即便是列入必读书目的,也要经过自己慎重选择。有些书评简直就是一种误导,名实不符者极多,名实相悖者也有。当然可读的书更多。总的说来,有的书可精读,有的书可泛读,有的书浏览一下即可。书经过区分,选好了,读时就要合。古人说读书得间,就是要在字里行间得到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得到言语传达不尽的意思。朱熹说读书要“涵泳玩索,久之自有所见”,涵泳在水中潜行,也就是说必须入水,与水相合,才能了解水,得到滋养润泽。王国维谈读书三境界,第三种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豁然贯通,便是一种会心。在那一刻间,读者必觉作者是他的代言人,想到他所不能想的,说了他所不会说不敢说的,三万六千毛孔也都张开来,好不畅快。 古时有人自外回家,有了很大变化,人们议论,说他不是遇见了奇人,就是遇见了奇书。书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过要使书真的为自己所用,就要从合中跳出来,再有一次分,把书中的理和自己掌握的理参照而行。虽然自己的理不断受书中的理影响,却总能用自己的理去衡量、判断、实践。
其实,这些都是废话,每个人有自己的读书法,平常读书不一定都想得那么多,随意翻阅也是一种快乐。因为从小在书堆中长大,磕头碰脑都是书,有一阵子很为其困扰,曾写了《恨书》、《卖书》等文,颇引关注。后来把这些朋友都安排到妥当或不甚妥当的去处,却又觉得很为想念,眼皮子底下少了这一箱那一柜或索性乱堆着的书,确实失去了很多。原来走到房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触到各种宏论,感受到各种情感,这里那里还不时会冒出一个个小故事。虽然足不出户,书把我的生活从时空上都拓展了。因为思念,曾想写一篇《忆书》,也只是想想而已。近几年来眼疾发展,几乎不能视物,和书也久违了。幸好科学发达,经治疗后,忽然又看见了世界,也看见经过整顿后书柜里的书。我拿起几部特别喜爱的线装书抚摩着,一部《东坡乐府》,一部《李义山诗集》,一部《世说新语》。还有一部《温飞卿诗集》,字特别大,我随手翻到“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不觉一惊,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真诚和执著呢。
寒暑交替,我们的忙总无变化,忙着做各种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我和老伴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每晚在一起读书,其实是他念给我听。朋友们称赞他的声音厚实有力,我通过这声音得到书的内容,更觉得丰富。书房中有一副对联:“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我们也焚香,不过不是龙涎香、鸡舌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虫骚扰。古人焚香或也有这个用处?
四时读书乐,另两时记不得了。乃另诌了两句,曰:“读书之乐何处寻?秋水文章不染尘。”“读书之乐乐融融,冰雪聪明一卷中。”聊充结尾。
(略有改动)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引用《四时渎书乐》中的诗句作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使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显得十分完整。
B.作者认为,读书有一个分一合一分的过程,不过要使书真的为自己所用,就定要活学活用。
C.文章提到曾写《恨书》、《卖书》、《忆书》等文,表达了作者对卖书的悔恨及对书的思念之情。
D.对联“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运用对偶修辞格写出了读书的快乐心情,亦使文章典雅脱俗。
E.本文语言纯朴雅致,读之如同品味一杯清淡甘醇的新茶,慢慢为其内在的真情实感所吸引。
阅读文章第四段,简要概括“分一合一分”的读书过程。
结合文章,解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我们也焚香,不过不是名贵的龙涎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虫骚扰。古人焚香或也有这个用处?
文章笫二段中作者写到,“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淡谈你对“渎书的至高境界”的体会。(200字左右)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何容何许人也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的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4.“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5.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6.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
7.“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摘&棉&花张丽钧坐在去石家庄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外面一大片棉花地,白花花的棉花一朵朵从“棉花碗儿”里膨出来,不由得想,这是谁家的棉花?怎么还不摘呢?再不摘就开“大”了啊!这个想法一冒出来,竟满心焦灼,恨不得喊司机停车,奔到棉花地里,帮人家摘了那棉花。长这么大,只摘过一回棉花,却独自回味过一万回。那一年,我刚上初中,在一个叫南旺的村子里,哭着喊着要表姐带我去摘棉花。表姐拗不过,便带我去了。秋阳之下,好一片望不到边的棉海!在地头,表姐为我在腰里系了个蓝白格子的包袱皮儿,贴腰的那面勒得紧,外面则松松地张了口,以便往里面装棉花。表姐腰里也系个同样的包袱皮儿,边摘棉花边为我讲解摘棉花的要领——下手要准,抠得要净,棉花碗儿里不能丢“棉花根儿”。我一一记下,心说,这不忒简单!开始摘了,手却笨笨的,一摘就把棉絮抻得老长,棉花碗儿里还丢了不少的棉花根儿。为了摘干净,我不得不用左手牢牢托住棉花碗儿,右手一点点抠棉花根儿。表姐看我摘得拙,笑死了,跑过来为我示范——眼到手到,左右开弓,同时摘两朵棉花,指尖带了钩儿一样,轻轻一抠,棉花碗儿就溜光地见了底儿;双手各存了四五朵棉花后才一并塞进包袱……不一会,表姐的包袱就鼓起来了,怀孕一般,拿手托着包袱底,腆着肚子回到地头,把一包袱棉花倒在一个大包袱皮儿里,轻了身回来继续摘……整个半晌,我光顾着叫唤“这朵棉花大”“那朵棉花美”了,收工时竟没有摘满一包袱棉花,手却被扎得稀烂。离开那片棉田许多年后,我依然会做摘棉花的梦。我梦见自己弹钢琴般地弹着洁白的云朵,手指如飞地采摘着棉花。我腰间的包袱鼓鼓的,怀孕一般。即便从梦中醒来,我还会意犹未尽地缩在被窝里模拟摘棉花,鹰爪一样蜷了十指,试图一次钩净冥冥中那粘附在碗底儿的棉花根儿。我自信通过醒时梦时恁般不懈演练,我的摘棉技术定然已是突飞猛进,真盼着有机会再跟我那牛表姐较量一番。我的表姐却着实攥牢了我的把柄,只要一见着我,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立刻活灵活现地向大家表演我一手托着棉花碗儿、一手抠棉花根儿的丑态。那些庄稼把式们看了,无不解恨地冲着我狂笑,臊得我抓起一把瓜子,稀里哗啦地扬到表姐身上。在远离棉田的地方,我操作着电脑,带一群美术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讲到《棉花》时,我动情地说:“你们可以忘掉今天的课,甚至可以忘掉我,但是,我拜托你们一定记住齐白石这幅《棉花》的题款——‘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在这个世界上,能画棉花的人很多,能说出这个妙语的却惟有齐白石。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对棉花唱出这么美妙的赞歌。棉花,是一种站在穷人立场上对严寒大声说‘不’的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涂脂抹粉的乡下女孩儿,是大地献给人类的至宝。”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去乡下,回来告诉我说:“我儿子摘了一朵棉花,举到我面前说,妈妈,我敢肯定,它是纯棉的!”我跟了一声笑,又蹙了一下眉。想起“的确良”刚面市的时候,我多么钟爱这种跟棉无关的神奇织物啊!穿了一件豆绿色的的确良绣花上衣,美得不行。学校让搬砖,我把一摞红砖远远地端离了新衣,吃力地跩着走。偏偏班主任是个“X光”眼,一眼就看穿了我惜衣心切,伊的刀子嘴便派上了用场,在班会上对我百般奚落……的确良被丢在了岁月的辙痕里,今天的我多么迷恋纯棉。一想到身上的丝丝缕缕原是田间一朵朵被阳光喂得饱饱的花,心中就涨满暖意。一次跟儿子打越洋电话,我说心情差。他说:“去旅游吧,山水最能抚慰人。”我说:“我怎么突然就理解你三舅姥爷了——他心里一难受,就从广州飞回老家,跑到谷子地里去,跟谷子们说话儿。”儿子笑起来:“哟,老妈,莫不是你起了归农之意?”——嗯,反正要是能让我到甭管谁家的地里去摘上半晌棉花,我会乐。(节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小题1】作者从旅途中透过车窗而见的“棉花地”写起,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依据文本相关内容,概括“表姐”这一形象的特点。【小题3】作者称自己“长这么大,只摘过一回棉花,却独自回味过一万回”,结合全文,说说一次“摘棉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值得“回味一万回”的精神享受。(6分)【小题4】文章写儿子以为母亲起了“归农之意”,“我”也认同了这一点,请对“归农之意”的情感意蕴做深层探究。(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木 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 《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小题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小题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小题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 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小说反映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江苏泰州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20分)
①记得的,有段年代的1978年,是这个时代中印记最深的,如同冬后的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让人以为天蓝是染杂了一些假——忽然的,农民分地了。政府都又把地分还给了农民们,宛同把固若金汤的城墙砸碎替农民制成了吃饭的碗,让人不敢相信着。让人以为这是政策翻烧饼、做游戏中新一次的躲猫猫和捉迷藏。
②田是我的了,物随地走,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的财产和私有。先把树伐掉,抬到家里去,有一天政策变了脸,又把田地收回到政府的册账和手里,至少家里还留有一棵、几棵树。这样儿,人心学习,相互比攀,几天间,田野里、山坡上的那些稍大的可檩可梁的树木就都不在了。
③我家的地是分在村外路边的一块平壤间,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也有一棵越过碗粗的箭杨树,笔直着,在春天,杨叶的掌声哗脆脆的响。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有溜地的白茬树桩时,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像一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杆样。为砍不砍那棵树,一家人是有过争论的。父亲也是有过思忖的。他曾经用手和目光几次去拃量树的粗细和身高,知道把树伐下来,盖房做檩是绝好的材料和支持,就是把它卖了去,也可以卖上几十近百元。
④几十近百元,是那年代里很壮的一笔钱。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邻居说:“不砍呀?”父亲在田头笑着回人家:“让它再长长”。路人说:“不砍呀?”父亲说:“它还没真正长成呢。”就没砍。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田野间,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小盆一样粗,两丈多的高,有许多“杨眼”妩媚明快地闪在树身上,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然在三年后,乡村的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化了。各家与各家的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还有一部分政府要重新收回去,分给那些新出生的孩子们。于是间,我家的地就冷猛成了别家田地了,那棵已经远比盆粗的杨树也成了人家的树。
⑤可在成了人家后的第三天,父亲、母亲和二姐们从那田头上过,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的树已经不在了,路边只还有紧随地面白着的树桩茬。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一家人立在那树桩边,仿佛忽然立在了悬崖旁,面面相觑着,不知二姐和母亲说了啥,懊悔、抱怨了父亲一些什么话。父亲没接话,只看了一会那树桩,就领着母亲、二姐朝远处我家新分的田地锄去了。
⑥到后来,父亲离开人世后,我念念想到他人生中的许多事,也总是念念想起那棵属于父亲的树。再后来,父亲入土为安了,他的坟头因为幡枝生成,又长起了一棵树。不是箭杨树,而是一棵并不成材的弯柳树。柳树由芽到枝,由胳膊的粗细,到了碗的粗状。在酷夏,烈日如火时,那树罩着父亲的坟,也凉爽着我们一家人的心。因为至今乡村的人多还有迷信,以为幡枝发芽长成材,皆是很好很好的一桩事。那是因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厚德时,上天和大地才让你的荒野坟前长起一棵树,寂时伴你说话和私语,闹时你可躲在树下寻出一片寂。以此说,那坟前的柳树也正是父亲生前做人的延续和回报。也正是上天和大地对人生因果的理解写照和诠释。我为父亲坟头有那棵树感到安慰和自足。每年上坟时,哥哥、姐姐也都会把那弯树修整一下枝,让它虽然弯,但却一样可以在山野荒寂中,把枝叶升旗一样扬起来。虽然寂,却更能寂出乡村的因果道理来。
⑦可是今年正月十五间,我八十岁的三叔下世时,我们一片雪白地把他送往坟地时,忽然看见父亲坟前的树没了。被人砍去了。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再看别的坟头的树,大的和小的,也都一律不在了,被人伐光了。再看远处、更远处别家坟地的树,原来都是一片林似的密和绿,现在也都荡荡无存、光光秃秃了。想到今天乡村世界的繁华和闹乱;想到今天各村村头都有昼夜不息的电锯轰鸣声,与公路边上的几家木材加工厂和木器制造厂的经营和发达;想到那每天都往城市输运的大车小车的三合板、五合板和胶合板;想到路边一年四季都赫然竖着的大量收购各样木材的文明华丽的广告牌;想到我几年前回家就看到村头路边早已没了树木的荡荡洁净和富有,也就只有了沉默和沉默,无言和无言。
⑧只是默默念念地想,时代与人心从田头伐起最终就砍到了坟头上。只是想,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
⑨只是想,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
选自《散文选刊》2009.10有删节
1.文中四次把树比喻成旗或旗杆,分析这个比喻的含义。(3分)
2.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3分)
(2)我为父亲坟头有那棵树感到安慰和自足。(3分)
3.文章倒数第三段连用 “想到”引起五个句子,有何作用?(5分)
4.“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子德《昆仑纪-中华文明起源另说》
西王母即西貘族,西貘是一个母系部族。黄帝配偶嫫母来自西貘部族。崇伯禹亦‘学于西王国’(养于舅家西王貘部)。‘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叟。’(贾谊《新书·修政语上》)‘禹益见西王母’(《论衡》)。西王母之国就是女和月母之国。《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著一系列日出日入之山(测景自然天文山标),并说女和月母国有桿、梀二女司日月之短长(行度)。据《竹书纪年》注云‘后桀十四年命扁伐岷山氏。进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艺文类聚》引纪年以‘琬、琰’为岷山庄王之女。是知禹所学于西王国在岷山之西。故《大荒东经》记甘山、甘水、甘渊在成山(今甘肃南成纪)。‘东海外大壑’即汤谷;穷桑即‘有穷氏’之扶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是说以鸟纪官师的金天氏少昊挚。这个抚养帝顼的鸟王,也就是‘禹师大成贽’的‘大成执’(《新序》)。《论衡·道虚篇》‘文挚,道人也’。‘大成’合音为‘文’,甘肃成纪的成即汉音写的‘岷’,又写为蒙、汶、冢、崇、浊、蜀、独、卓等汉字。岷山东面的‘嶓冢’乃颛顼帝(大巫师)所都之穷桑(源自‘有穷’)。&&&
  少昊名挚与鸷通,此百鸟之巫王以鸟纪官,其子孙之国皆‘使四鸟∶虎、豹、熊、罢’。此鸟王名鸷者乃鹰准之类,鹞属。或谓之雀鹰,春化为杜鹃。即西藏崇敬的鹰爪杜鹃。于是明白古蜀国杜宇王(望帝)化为杜鹃实鸟王大巫颛顼之后裔,与楚王高阳之胄裔同源。开明氏蜀王‘鳖灵’乃‘鱼妇’,鸟巫之婚族。此鹰爪杜鹃亦即鸀,西山之鸟。又名鸑鷟乃鸀鳿之声转异写,又写作瞿、瞿唐,鵹魋(离堆)。‘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即鸀鳿、瞿魁。蜀人敬鹰爪杜鹃神与鱼凫、瞿魁。盖鸟王下属‘蜀人以文翰’与‘巴人以此翼鸟’皆以鸟为代表。嶓冢山颛顼孺养于少昊金天氏。《庄子·天运篇》‘鸟鹊孺’解为乃鸟鹊所养育。这与‘禹学于西王国’与‘禹师大成鸷’同为长养于母系舅舅部族。由是知西王母女系貘族即大成鸷鹰瞿之部。故知‘禹长头鸟喙’尸子实来自母系西貘。禹娶于涂山在江州为‘南音’之始。乃知西王母、西貘部化为神女即金天氏之金母‘龟山西灵金母’。亦即道教之鸟母。亦即蜀山、岷山、昆仑山之王母娘娘。太皞伏羲与女娲为虎与龙(蛇)之族。少皞鸟王亦即凤凰神鸟之西王貘部。此即昆仑山(岷、蒙、浊、汶)三方之族∶黄帝姬姓龙族,炎帝姜姓虎族,西貘凤鸟之族。&&&
  黄帝两后,西陵氏嫘姐即蜀山氏,嫫母即西王貘。黄帝两子降居江水(泯),若水(金沙江亦长江上源)。夏代的崇鲧、崇禹、夏桀亦皆娶于岷山。黄帝居轩辕之丘,葬于娇山(桥、穷、崇、浊实为一山)即穷桑(锺山、崇山)。再以常羊(常阳)、青丘等地名观之,当在昆仑山附近(今青、甘、川交会地‘俄洛’河曲。传说中炎帝(戎、姜、)与黄帝(狄、姬、氐)同出于有娇氏(有穷、女娲、女和)不是种族问题。炎帝来自西戎自为虎族,黄帝出自北狄自为龙种,两部婚娅对偶。龙虎部渊源甚早,其系属于西貘凤族当是周秦之事。炎黄神帝之龙虎,亦犹密戏女和之龙虎,两婚部‘昭’为龙则‘穆’为虎。其标示之‘物象’(图腾)可就母系(姓)、父系(氏)标志有异。且有时代与历史内容、婚娅组合的发展变异,不可刻板的搬用图腾裁。如西周之国历有天鼋、宝鸡、龙、凤等物象,并不全等于toten。龙虎凤三大部族的交晖互含至少是五千年前的民族融合。河姆渡(距今七千年)的象牙雕刻双凤朝阳图,骨匕上刻四鸟与双日图是凤鸟早期图形。战国时出现了双鹤踏虎鼓架,鸟蛇相雔图。红山文化三星它拉碧玉龙;仰韶文化彩匋上多画蜥蜴与蛙鱼;北方有猎首卷身玉龙,南区亦有水族鱼蛇之龙。&&&
  正规的龙虎图已有多处∶①辽宁阜新县沙拉乡查海村,在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玉器、龙纹匋片、陶器上浮雕的蟾蜍与蛇衔蛙饰物。在聚落中心部位有一条大型的龙形堆塑,昂首张口弯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因石块排列已松散)。龙头朝西南、龙尾朝东北,全长约二十米,宽约二米。②河南淄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第四十五号巫师酋长墓人骨架两侧龙与虎的贝壳堆塑,长约二米。③荆门车桥战国墓中巴蜀铜戈有四字铭文,旧释大武越兵,今释为太岁避兵。戈内上有带冠双翼鸟;戈身上有武装大巫师左手执蜥蜴,右手持双头蛇;双足下有日月。④湖北隋县曾侯乙墓漆箱盖上有龙虎绕北斗及廿八宿图。此中心之北斗正是神话西王母(昆仑龟山金母)的星象化。&&&
  炎黄可以说是华夏。西城昆仑之鸟母(西貘)可比喻于越夏、夷商、姬周之鸟神。大巫师颛顼(颛顼、夔、俊、喾、尧、舜等等似来自一源之神话分化)尤可为鸟王代表。蜀山(岷)与其西之昆仑,与其东之嶓冢(黑山与白山)多为母系女王,故颛顼及蜀蚕丛、鱼凫、柏鹳、杜宇、开明皆女王。‘尧身涉流沙,封独山(蜀山、崇山、锺山、章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贾谊《新书》)禹学于西王国(大成鸷,成都臷天)。穆王(蜀岷山黑王),汉武皆朝西王母。&&&
  确定周秦时代的昆仑山在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错的山区,学者已多论证。例如∶邓少琴老师《昆仑之丘应即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山海经新探》第十五—二十五页)说∶‘巴颜喀拉山即古昆仑之丘。今巴颜喀拉山南麓,石渠、德格、等地属丘状高原地貌类形,可明显分为三重。积石山即今之阿尼马卿山。巴颜‘喀啦’为黑色或紫色之山。’今黄河曲果洛(西)至玛曲、若尔盖、松潘,‘禹所异积石山’即古之昆仑丘。徐南洲大师《古代蜀人是怎样得名的》(《社会科学研究》一九九四年六期)∶‘果洛山亚当巴颜喀喇山的“东北隅”,“昆仑墟”即巴颜喀喇山,为昆仑山(夏商及远古)南支。……朝云之国即轩辕氏黄帝,今甘肃洮河流域。司彘即赐支为雷祖(嫘姐)之族,今若尔盖西北的河湟地带。……韩流(乾荒即高阳、即高唐神女)与广汉三星堆青铜人像对比,有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趾等特徵。“高阳乃命禹于玄宫”正是三星堆遗址。阿女淖子来自蜀山。古之蜀山在今甘肃碌曲县郎木寺至玛曲县之间。即若尔盖泥炭沼泽的西北边沿、黄河第一曲的北岸。故蜀北氏也就是禹贡雍州“渠搜”之族。《世本》等书称淖子名昌仆,而昌意是她的祖辈。昌意也来自河曲。祖孙二人都是雷祖所生的族之裔。’&&&
  川、甘、青黄河第一曲是民族杂居区。炎黄两大系外,西貘可能来自西土。从传说中在中亚巴比仑、阿富汗、和田、敦煌,到以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岷、嶓、陇、岐皆西母迁播之区。‘尧涉流沙,封独(蜀)山,见西王母。’(贾谊《新书》)当在蜀山(阿尼玛卿山、积石山)。穆王经汶山及天水、成县。此穆王实岷山黑王;改编为周穆王与盛姬事实翻译有意改写。汉武帝所见西王国女酋当在泾川。此古代母系之女国或即丽山女(名源自犁轩)。蒙文通老师《古史甄微》曰∶‘汉族自东而繁荣于西。即夷、狄亦多自东而西。……《逸周书》以“大夏、月氏、莎车皆在(商)北。入汉则皆各徙于西极。”……《汉书·律历志》张寿王言“伯益为天子代禹。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秦本纪》申候言“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仲潏。以亲故归周,保西陲。”……契、稷上公大国并在岐雍。而大建、契弃于商邰也。然禹自西夷之人,固宜使代鲧为崇伯于岐雍。……周公之攻九夷,成王之伐东夷(书序)其皆嬴姓之国而少昊皋嬴陶之裔也。《秦本纪》言‘中衍鸟身人言。大戊闻而卜之。使御吉。以左殷国。故嬴姓多显。’蒙老又论秦为戎族于《周秦少数民族研究》曰∶‘殷周之间,中国安得有天子曰骊山女?斯其为西戎种落之豪欤?故史记言“仲潏在西戎”。郦山之女为戎胥轩之妻。正义言“胥轩,仲衍曾孙也”。此秦之父系为戎也。《周书·王会》正北方“西申以凤鸟”。《后汉书》引《竹书纪年》有“宣王征申戎破之”。则西申之先,骊山之女为戎。此秦之母系为戎。’佑以此申戎之骊女实即凤部之‘鸟母’。鸟母即西王母,为秦戎之母系,所居山曰岷、渎(昆仑)。崇鲧,崇禹之崇亦作桼、作嵩、作嵩高。崇本崇鲧之中岳、在蜀山(昆仑)。后秦祀五帝,以西戎之岳比附于中国,乃有中国之五岳,而中岳沿习称嵩。道教《三皇经》本出蜀山昆仑或岷岭绥山之峨眉山(牙门山)。周文王所伐之崇在西疆,歧山西南之岷山。蒙文通老师《古史甄微》早论之矣。顾颉刚老师《史林亲识》中《四狱与五狱》,《骊戎不在骊山》,《秦与西戎》等篇皆精审而大有启发与开示。中国古地名随族人迁徙而播及全国者甚多。即文化遗物东西全同亦常见。西方戎狄(姜姬)之分合固可概为龙虎合辉;然比之于图腾则尚复杂而有中国特色。西方东方大批鸟图
腾,如五鸟、五鸠、五雉三个集团;吴越‘鸟文’;朱雀凤凰;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凤纹,皆是探索未定问题。《道藏》中‘人鸟山图’显然两图不同;《三皇文》方块字似非中原汉系,皆待解释。刘节老师《古史考存》论‘舟人、州人、周人称戎人本是狄人,亦始貉人。……周人实是巳与来的混合种。……姬姓出于姒姓,姞姓出于姜姓,姬姜耦婚制,召伯出姬姓,申伯出姜姓。’这可视为龙虎偶婚。但凤鸟之影响非八千年前龙虎交婚,大约最早在西王母天子之时。岑仲勉老师《两周文史认丛》中《汉族一部分西来之初步考证》曰‘犬戎陷宗周,一部居新丰境内,骊山因而得名。……岐山在昆仑东南乃于阗南方之山。……昆陵、昆沦、昆仑乃胡人语‘喀刺’,即黑山、南山之意。……穆王之前,犬戎已东入关内,故伊兰族之移民可推至公元前十一世纪。’《上古东迁之伊兰族》曰‘汉武开西北,如骊轩县等皆归化之土人。即公元前二世纪已有粟特民族居于朔方。’《读庄子发微》曰‘上古火教思想曾随种族迁徙而传播于东方。后来仪式选精而形成黄老之学,开后世道家之一派。佛说同乎老庄而仍是国粹。’佑以为今青海‘比摩寺’为李耳化故之址。李耳为太上李老君,生于成都臷天山,非哲学《老子》作者的亳州老聃。今《云笈七签》卷四《道教相承次第录》第一代老君火山大丹治法。第六代老君授张陵云台治火芝火仙之经。河源昆仑神仙道教之民族值得探溯。旧籍《甘肃夏河藏民调查记》与《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四川民族出版社九二版译本)是良好桥梁。(
王家祐;《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02期)
《昆仑纪:中华文明起源另说》主要内容:“中华文明真的就起源于黄河流域?“不朽的《史记》就全是信史?司马迁给中华民族编织的“族谱”,是否在封建王朝独尊儒术的话语霸权下,掩盖了更光辉的文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以及三星堆纵目人铜像、通天神树等等,这一切都昭示着什么?由四川作家子德主编的《昆仑纪》,力证中华文明起源是在成都!&
目录久远的谬误/010
消失的“昆仑”/012
三位大师的追寻/01 5
走近文明的起点/018
相关链接:顾颉刚、蒙文通、李济的简介/O 21
《山海经》“昆仑”位置示意图/024
上部:昆仑之源,都广之野/024
第一章 海内昆仑/028
& 岷山昆仑,-说/029&
& 昆仑三山的文化考证/035
& 昆仑的由来.—口口/044
第二章 昆仑纪的开端/056
& 资阳人/057
& 第四冰期/059
& “遂人”:循冰谷而下/066
第三章 东方俨句因/074
& 雅人:与巨兽共存/075
& 从狩猎到豢养:人与猿的揖别/078
& 人间乐园的开辟/087
第四章 大迁徙/090
&&“鸟道”考:随候鸟而迁/091
&&“横道”考:溯河谷而徙/096
&&“神话”中记载的迁徙/101
&&相关链接:最早的“国际”高速公路——金牛道/108
第五章 文明一嵋起于洪水灭世/114
&&“洪水灭世”/115
&&“女娲治水”/119
&&&九丘/131&&&&
&&&朝云之国:女娲的故土/132&&&&
&&&相关链接:古蜀国望丛禅让之谜(摘录)/141
第六章 燧皇之世,丈明大现/146
&&&三皇的由来/147
&&&“南望昆仑,其光熊熊”/154
&&&上古燧井的遗迹与利用/159
第七章 帝俊时代/168
&&&帝俊时代/169
&&&“大巧”——从“梁州贡铁”说起/172
&&&最早的青铜器与铁器/180
&&&史前二台金遗迹/187
第八章 昆仑纪的文明符号/192
&&&纹饰正名:口眩纹/193
&&&三星堆的目昆口纹标本/197
&&&其他文化符号:巨璋与昆仑/204
&&&“帝俊踩乌”/210&&&
三星堆古城邑/214。
第九章 昆仑纪的语言与文字/218
&&&雅言现代人类的母语/219&&
&&&最初的文字一洛书/226
&& 洛书的流传/236
下部:光融天下,传播世界
第十章 仰韶彩陶上的“口口纹”/250
第十一章 长江下游的“昆仑之丘”/260
&&&三星堆与陇、吴文化的关联/261
&&&天目山麓的“昆仑之丘(台)”/264
第十二章 昆仑与海岱文化/274
&&&天府、海岱自古相交通/275
&&&史前遗址文物解读/290
第十三章 昆仑文明与美洲史迹/296
&&&绘制史前地图的中华先民/297
&&&“少昊羲和国”/303
&&&“羲和浴日”始创太阳历/307
&&&“太阳门”门楣上的“天兵天将”/314
&&&其他文物上的“口口纹”与“昆仑之丘(台)”/317
结& 语/323&
选读:序言&&&
中国史学界三位泰斗级的大事顾颉刚、蒙文通、李济,在暮年不约而同的呼唤着一个词——昆仑!“昆仑”,这是云遮雾障的上古典籍中被遗忘的圣地;昆仑,这是沿着记忆的碎片能够寻找的中华文明的源头.......为什么三位学术背景迥异的大师会在人生的黄昏之时,把目光投向“昆仑”?这是离我们很近很近的,飘过我们眼前的一团历史的迷雾。让我们沿着三位大师指点的方向,走向神秘的“昆仑”。
久远的谬误&&&
历史永远沉默着,它无法言说。每个人都试图从它紧闭的口中探知往昔的奥妙,然而总是迷茫。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猜测?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在回答这些之前,要提出三个最为平常的问题。
中华的古代人类是谁?中华文明起源于哪里?中华上古历史究竟怎么样?
众所周知,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已经提供了答案——中华古代人类有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猿人、山顶洞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中华上古历史的传说时代起于“三皇五帝”,而在信史中则是黄河流域的夏商周三个古王朝。难道这就是古代文明史唯一的真实面貌么?
&&&&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诚然,教科书中的“历史”是经过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的研究、筛选、重述,将考古发现和文献记录以及传说重新整理成系统的文字。然而,这些考古发现、文献记录和传说恐怕只是浩如烟海的史料
中的冰山一角。大量同样有价值的史料,由于与定为一尊的价值体系不合,被人们抛弃,乃至遗忘了。同时,人们的大脑因为习惯了这样的表述,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更使人们失去了探索上古文明真相的兴趣。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一切,还要从上古文献的代表性著作《(山海经)》中反复出现的词汇“昆仑”说起。今天人们熟知的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米,宽130一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
860米,是青海省的最高点。它是青藏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医划界线……简而言之,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上一条狭长的山脉。昆仑山与古代文明史有什么关系吗?其实,上古文献中频繁出现的“昆仑”,并非指涉当代地理学中的昆仑山脉。
想要确认上古典籍中的“昆仑”和当代地理学中的昆仑山脉的关系,必须首先解答一个问题: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脉的名称是古已有之的吗?《(禹本纪)》和《(山海经)》所记载的“昆仑”就是指今天的昆仑山脉吗?
消失的昆仑&&&
太史公司马迁对昆仑山脉的来历有着清清楚楚地记载(引文出自《史记.大宛列传》原文见注释。下同。——编者)
汉朝使者追溯黄河的源头,发现其源头在于寞的一座山中。这座山彩色玉石丰富。天子按照古书对“昆仑”方位的描述,将“河”的源头的那座山命名为“昆仑”。这即是说,今天地理图册中的昆仑山脉的得名是汉武帝的御赐,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事。《禹本纪》和《(山海经)》所记载的却是五千年前的历史,这即是说汉武帝将《(山海经)》上的“昆仑”张冠李戴在另外一座山上,并误传至今!
上古文献中的“昆仑”,自古被学者视为“神奥之区”。它之所以是上古的极为重要的一座山峰,是因为中华历史有太多重大事件与之密切相关。比如《(山海经)》中记录着的夸父追曰、共工触不周山、禹杀相柳及布土、黄帝食玉投玉、共工与颛顼争帝、黄帝娶嫘祖、西王母与三青鸟等众多历史传说,皆与“昆仑”密切相关。
&中华文明的上古传说,竟然发生在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之地,这不得不令今天的学者存疑。就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客观地记下这座山脉的来历之后,也情不自禁地将自
己的怀疑附在文末:
《禹本纪二》中说“河”发源自昆仑。昆仑山高有二千五百多里,连日月的光辉都被它遮蔽,在山顶上有盛满甜酒的瑶池。现在张骞出使大夏国,访遍黄河源头,从哪里能看见《禹本纪》上所说的昆仑山呢?所以谈论九州山川,《尚书》的说法接近事实;至于《禹本纪》《山海经》记载的奇怪之物,我不敢轻易谈论它。这一段“太史公日”无疑表达出司马迁对寻求“昆仑”结果的强烈的失望,或者是对汉武帝赐名的昆仑山有否定倾向的
质疑。在太史公看来,《禹本纪)》与《山海经)》是上古历史典籍,记载的是五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精粹。可惜,书中所记载的地理名称竟不知所指何处。因此,司马迁才托付张骞出使西域时,一定要寻找到“昆仑”之所在。张骞无疑使太史公失望了;然而更让张骞。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可以说,张骞是中华民族对外开放、拥抱世界的代表。他失望的是汉武帝——天子就这样不负责任地随意给陌生的山脉安上上古“神山”的名字,这不得不叫司马迁喟然长叹。
笔者认为,五千年前的上古神山——“昆仑”,其实一直存在,只是被后人淡忘了;而汉武帝所命名的昆仑山脉,却经皇权的文化传承,反而得到学术界更广泛地认可,赫然取代了原本的那一座“昆仑”。必须注意的是,五千年前古籍中的“昆仑”和两千年前汉武帝命名的“昆仑”,中间存在着长达三千年的断裂。这三千年里,“昆仑”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三千年里,“昆仑”遭到淡忘,遭到误解。因此笔者断言,今天地理学上指的昆仑山脉必然不是上古典籍中的神山“昆仑”。那么,太史公要寻找的“昆仑”究竟在哪里?
&&&&晚司马迁数百年的晋人郭璞对“昆仑”的解释,较为接近“昆仑”的本来面目。郭璞在为《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海内的昆仑山在西北方,是帝的下都”这条记载编写注解时,作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批注,他说:“既然论述的是“海内昆仑”,那就是说海外还有一座昆仑山(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山)。由此可见,司马迁让张骞去“海外”寻找“海内昆仑”,无功而返也是可想而知了。
时光荏苒。两千年来,史家不再寻觅“昆仑”的真正身份,于是“昆仑”也就渐渐化为一座缥缈难寻的神山,丧失了在中华历史中应有的真实地位。同时,与“昆仑”相关的上古史料也被视为诡谲神奇,而归入神话传说,为历史研究者所不用。
三位大师的追寻&&&
时光进入现代。当历史学研究进行文化考证与考古发掘时,“昆仑”这一重要问题重新浮出水面。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晚年提出:“昆仑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神话中。”他不仅雷崭新提出了“昆仑”的概念,还认为“昆仑的神话”是由当时的西疆(即四川、云南诸地)流传到中原的,并将之提到了极高的学术位置上。他在探寻昆仑神话的源流时写到:
昆仑的神话什么时候开始流衍到中原虽不可知,但由于《尚书》的《禹贡》里已有了一点,而《左传》和《国语》里逐渐增多了,因此可以说在西周时就已经零星地传了进来;至于有系统地介绍,怕须待至战国之世。昆仑的神话所以在战国时期大量地流传到中原:一是由于秦国向西拓地,与羌、戎的接触日益密切,从而流传了进来;二是由于这时的楚国疆域已发展到古代盏产黄金的四川丽水地区,和羌、戎的接触也很频繁,并在云南的楚雄,四川的荥(ying)经先后设置官吏,经营黄金的开采和东运,因而昆仑的神话也随着黄金的不断运往郢都而在楚国广泛传播。
顾颉刚先生毕竟还将《山海经》、《楚辞》一类的文献当做神话的载体来看待;而另外一位大师,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则从《山海经》的考求中,开天辟地地提出了:“昆仑宜为上古一文化中心”的学术观点。蒙文通先生在分析《山海经》中的“天下之中”时写到:&&&&&
《海内经二》只有“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四篇,而无“海内中经”,则《海内经》这部分所说的“中”,只能从“东经”之西和“西经”之东来间接推求。考《海内东经》记载了江水、濛水、白水,即今之岷江、大渡水、白水河,都在四川西部。应当说它所说的“中”也当在四川地区……作为“天下之中”的“海内昆仑”,自然宜为上古一文化中心了。
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李济先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昆仑,但他在晚年所撰的《踏入文明的过程》一文中,亦将昆仑所在的区域视为“中国文明开始”之处:
根据这一些微的地质学家所得的论断,对于现代人类及其祖先留存的踪迹来说,人们可以看到所遭遇的自然环境之限制。这些迹象偏限于西南及西部,直到秦岭的北界,方转东直到太行山的东坡脚下……各种不同(人类)化石的发现都可以证明,20世纪初叶地质学家推测的人类原始于中央亚细亚的说法仍是可以追寻的科学问题。追寻的地带应在邻近喜马拉雅山的区域——以中国境界论,应该在云贵、广西、西康、川西、青海一带以及西藏高原本地。
神话的背后往往是一个伟大的文化。顾颉刚先生考证昆仑神话源出于古代四川地区,这成为后人探寻中华史前文化的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蒙文通先生则将《(山海经)》提到古史研究的恰当位置上。他认为《山海经)》的记载“是研究我国以及东亚、中亚各族人民上古时代生活斗争、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他正是通过研究《(山海经)》而提出“昆仑宜为上古一文化中心”,“巴蜀文化当系自西东渐,楚文化也颇受巴蜀文化影响,《山海经》就是巴蜀楚上古文化产品”这些重要观点的。李济先生的结论则是,西南地区乃是猿人进化到现代人类的地球上的起始区域。
无论是顾颉刚先生的“昆仑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神话中心”,抑或蒙文通先生的“昆仑宜为上古一文化中心”,还是李济先生的“中国西南及西部为人类文明开始的地方”,这三位泰斗都将探寻史前文化的目光投射到了昆仑所在的地域。耐人寻味的是,他们都是在生命的晚年,积数十年的学养,方才探幽析微,有此洞见。大师们无论从神话的起源、古籍的破解或考古人类学的视角,都将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起源之地,指向了“昆仑”——今日的四川地区。而笔者正是站在三位大师的肩膀上,才得以对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求索……
走近文明的起点&&&
西南地区有关中华早期人类活动的考古发现实在不少。四川以及西南地区的古人类遗存分布广泛,充分表明这里很可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西南地区特别是成都平原上的中华史前文化的遗址更是星罗棋布: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这说明早在远古,成都平原的文明水平便达到相当的高度,不仅不落后于黄河流域,恐怕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超越之处。&&
&&&&同时,《(山海经)》等重要史料也向人们述说,中华上古历史,恐怕和过去认识的那种以中原为中心的框架不同:西南地区,特别是以成都平原中心的核心区域,也许才是历史的中心。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太史公为
什么就没有想过“昆仑”会是在四川盆地境内呢?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偏见的根本原因在于,汉武帝时代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家意识形态,造就了以孔子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思想轨范,导致后代学人长期忽略了中华文化史上与黄河文明相异的文明成就。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颗明珠,就是远古巴蜀文化——长江文明。针对司马迁的这一失误,笔者才孜孜不倦地对“昆仑”进行重新的解读。
这座史前的“海内昆仑之丘”,就如穿越时空的一个基准,一个坐标。人们若能走近它,便是走近人类文明开始的地方——一个中华史前文明的中心,一个神话背后的伟大文明,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史体系。
&&& 顾颉刚(1 892-1
980):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颉刚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毕业。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等。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
籍。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还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值得注意的是,顾颉刚在进入晚年后,学术观点发生了巨大变化,简而言之,是由“疑古”向“信古”回归。
蒙文通()原名尔达,字文通,四川盐亭人。著名的历史学家。蒙文通于1911年进入四川存古学堂学经学,当时著名学者廖平、刘师培、谢无量等在该校任教。他刻苦勤奋,受知于廖、刘二先生。1915年撰《孔氏古文说》深得廖氏赞赏,即刊载于《国学荟编》,时年21岁。1923年,蒙文通去南京师从欧阳竟无先生学佛,作《中国禅学考》,受到欧阳氏赞赏,即刊于《内学》。他天资聪颖,功底深厚,又得名师指引,经、史、诸子、理学、佛、道莫不钻研,且皆有创获,在老一辈学者中十分少见。1
7年,蒙文通任成都大学教授,后又执教于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国学院、中央大学。1932年,应河南大学校长张仲鲁之邀,任河南大学历史学教授。1935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四川I大学、华西大学教授。20世纪40年代还兼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蒙文通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蒙文通一生勤于治学,态度鲜明,立论严谨,著述丰富,已刊、未刊遗稿共约l00多万字。在河南大学任教授期间所著《古史甄微》是他的成名之作(商务印书馆,l933年)。此外,有《经学抉原》(商务印书馆,1933年)、《儒学五论》(成都路明书店,l944年)、《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1968年,草成《越史丛考》一书,是针对越南史著中之纰缪而发,未刊而卒,成为绝笔之作。该书于198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四川的学者,蒙文通对西南民族史、四川上古史均有独到的研究。
李济():湖北钟祥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
918年毕业后即被派往美国留学。在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l919年获心理学学士学位,L920年获社会学硕士学位。1920年入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专业,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即任南开大学教授、文科主任。1925年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人类学讲师。李济朝气蓬勃,敢想敢做,从一开始便突破清华园围墙,把教研课堂搬到了田野之间。1924年开始从事田野考古,赴河南新郑对春秋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清理。1926年,去山西南部考古,并完成了对西阴村史前遗址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人主持考古发掘的第一次,因而载入史册。李济于1938年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推选为名誉会员。1941年,李济先生主持的中研院考古队,在四川岷江流域进行野外考察时,收获甚丰,其中就有在彭山发现的汉代裸体石雕遗迹(后被郭沫若誉为“天下第一吻”)。l946年他还以专家的身份,参加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的工作,使很多战时被日本侵略军劫掠的古代文物回归祖国。1948年他被中央研究院推选为第一届院士。1948年以后长期滞留台湾。曾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并主办考古人类学系,主持系务十余年,培养了多名享誉世界的学者,并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多年。
①《史记-大宛列传》:“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口,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日昆仑云。”
②《史记-大宛列传》:“《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避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③《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④据徐中舒先生考证:“丽水是薛牛河的省称,其地以生产口牛著称。丽、辞古同音字,故口牛河又称丽水。口牛在东汉以后又通称为牦牛。东汉时代四川西部雅砻江、安宁河之间,原为羌族牦牛王的领地。这里蕴藏黄金极为丰富,是古代生产黄金的地区。”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原北部,有一片地区被称为“死亡地带”。这片土地上发现了无数大型动物的遗骸,&
包括许多完整无缺的动物尸体和大量保存&
完好的象牙——其中尤以西伯利亚的巨象冰冻坟场最为著名。新西伯利亚群岛(位于北极圈内)的考察者曾这样描述:群岛中的几座岛屿,几乎完全是巨象的骨骼和长牙堆叠而成的。考&
察人员在西伯利亚别列索夫卡河岸发现了一具半跪半站的猛犸尸体,这具因冰冻而保存完好,甚至肌肉和毛皮都很完整的猛犸嘴里还含着尚未腐烂的毛莨。猛犸只有在低于零下100℃的寒冷环境中骤然冷冻,尸体才可能被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剧变呢?&距今一万两千年前,全球气候转暖的速率有所提高。王大有先生认为,延续了七万年的大冰期结束,大面积冰雪融化,使得黄海海面上升50米,海岸线抵达今日太行山脚,原来裸露的平原有变成海。到距今一万年时海平面在上升30米,通往现在不同
大洲之间的陆桥消失。也就是说,从距今一万两千年开始,刚进入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遇到了第一次大洪水,这次洪水期直到距今一万年的时候,才短暂停滞,海平面也略有下降。但是,约在九千年前,全球性的第=次大洪水暴发,中华大地亦不能幸免。伴随着地震、火山喷发、风灾,东夷民族受灾最重。这是几乎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与一万两千年前的那次大洪水不同的是,第二次大洪水牢牢地烙刻在众多先民的记忆当中。
“洪水灭世”被保存在全球各地的神话和传说中,其中《圣经·创世记》的记述最为详细:天主见大地已败坏,到处充满了强暴,遂对诺亚说:“我已决定要结果一切有血肉的人,因为他们使大地充满了强暴,我要将他们自地上消灭。你要用柏木造一只方舟,舟内建造一些舵房,内外都涂上沥青。你要这样建造:方舟要有三百肘长,五十肘宽,三十肘高。方舟上层四面做上窗户,高一肘,门要安在侧面;方舟要分为上中下三层。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消灭天下一切有生气的血肉;凡地上所有的都要灭亡……诺亚全照天主吩咐他的做了。当洪水在地上泛滥时,诺亚和妻子、儿子和儿媳进了方舟,地上的生物均一对对地带上了方舟。七天一过,洪水就在地上泛滥,那天是二月十七日,所有深渊的泉水都冒出,天上的水闸都开放了;大雨下了四十天四十夜,洪水在地上泛滥了四十天。水不断增长,浮起f方舟,方舟遂由地面上升起来。洪水汹涌,在地上猛涨,方舟漂浮在水面上。洪水在地上一再猛涨,天下所有的高山也都没了顶;洪水高出淹没的群山十有五肘。凡地上行动而有血肉的人全灭亡了;凡在早地上以鼻呼吸的生灵都死了,只剩下诺亚同他在方舟内的人物。洪水在地上泛滥了一
百五十天。
后来,水渐渐退落,诺亚放出一只鸽子,傍晚时那只鸽子衔了一根橄榄枝回来,诺亚于是知道,水已由地面退去。
这就是真实存在过的“洪水灭世。各民族无不历尽艰难万险、千辛万苦。
近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太阳神鸟书系之昆仑纪》一书问世,该书主编子德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除黄河流域外,另一起源应该是“昆仑”,而“昆仑”就是指中国西南地区。
  子德从“昆仑”一词开始探讨。他称,蒙文通、顾颉刚、李济三位史学大师在晚年都不约而同提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在以岷山为中心的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就是蜀文化。王国维《读史》诗云:“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他由此认为,大禹是随种族东迁到中原地区的,也把治水的经验和技术带到了中原。
  参与编辑此书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石应平表示,被遗忘多年的“昆仑”一词最近重新引起很多专家的注意,此书出版,对于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很有意义。(稿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世间有典藏,只是岁月流逝,许多珍宝秘法今天己埋没于人世,令人深深惋息。这多与古之中国,只重秘传有关,知识的传承,不传外人,所谓“传子不传徒,传徒不传外,传媳不传女。”即此。
涵易所传承的是西山派方术典藏,为古之道家术数体系一种法脉,内在的核心是注重道家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传承,以改变人的命运为最高目的。而我西山派研究人生的命运,其根本是以“易”入道,即是通过洞悉时空变化、五行阴阳造化的规律,以此修身立命,“采日月之精,驭四时之气”,并依此逐步达到具备掌握自身命运支配自身命运的能力,达到“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目的,进而盗取天机,逆天改命,使人的命运得以避凶避祸,延年益寿。
一般的人都受天地自然之间阴阳五行的制约,故称人有命运。而诸如天文星象,地理风水、占爻问卦、四柱术数、中医针灸,这些都只是论命运的技法,虽亦为皮毛之法,但皆以河图洛书、易经五行,阴阳历法等诸命理知识为基础。若不知天命,又如何能改变自身的气数与命运?当中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故此为入道修身立命的根基。
十数载之前,我师逍遥子察观时世,常有叹息,曰:“夏周以易为根而国家始兴,汉唐以道为基则国家强盛,而如今世人皆知基督、天主、伊斯兰、佛之诸教兴盛,而我本土道易一脉,虽有万载传承,却因闭门自珍,不轻泄浪示,世人皆不识其宝,而式微如斯,几至无人问津,可悲亦可叹。此非国家之幸,亦非世人之福。当今之世,类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之象,有百数国家,有争霸诸强,故亦有新的诸子百家,我道易一脉常可再占诸子一家否?”。
又曰:“诸教之兴,俱有简便法门,得人心信众为根基。道学之兴,亦需有方便法门。我西山派道术一脉,可将皮毛支未之法,转秘传而至公开,以广收道学人心信脉。”而师尊又重嘱咐于我,曰:“我徒前半生可历练红尘,后半生当以振兴道易一脉为己任。
又曰:“道行世间,根基五宝。我徒日后行走世间,切记五宝。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随,随于义;人之相信,信于诚;人之相处,处在心。。振兴道易一脉,当以身为道场,身既立,道场即立。”,师在当年之嘱,我亦一直铭记于心。
岁月流逝十数载,我师当年惊鸿去后,至今道踪难寻,杳无音讯,但之前种种抚古之盛思今之微的叹息之情,其形貌音容神态如新,涵易至今亦久久不能忘怀。
涵易愚鲁而才轻学浅,至今师之所传仅得十之七八,长忆遵师之嘱,始于2012年壬辰年仲秋于广东南江开始写《癸水神鉴》一书,未来10年作一书九卷,以第二卷为始章,以传道基。
只是有感于世人对道易一脉的万年传承的说法,半信半疑,对远古真实的历史一无所知,故另起一书《中华文明的远古起源道易传承的万载传说》加以作说明。
如能使当世之人,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长达万年道易文化的远古传承中给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并由此而引起你在21世纪中华文明的崛起于世界文明的颠峰中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心中的意外之喜。
关于修行者在世间的法脉传承有许多典故,但是在世间流传最广的,影响力最大的,也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拈花微笑”了。
据宋时有一书,书名为《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其书卷一中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摩诃迦叶为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为佛教禅宗第一代祖师。
上面的典故,虽指佛门的法脉传承,但在远古的燧人氏之先祖时期,以这种“不立文字”进行法脉传承的方式,却是真有所指,而且这种传承方式,可要比佛门在时间上更为久远得多。
在距今一万六千年正负三千年前后,燧人氏之先祖于古昆仑山面北观象时,直至之后的长达数千年的岁月中,真是“不立文字”的。不是“不立文字”,而是在那个远古的岁月,世上根本还没有文字这个东西的出现,更没有后世人们所说的“河图”这个东西的出现!
你也许没有想过,这种知识,不能够用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一种方式进行传承:例如文字、图象、或画在地上,或刻在树皮、或刻在兽皮、或刻在岩石……因为岁月如刀,任何东西若经数千年岁月,必将尘归尘,土归土!
你也许没有想过:“北斗九星,斗柄所指,二分二至,四季流转。”这一远古星河之图的法脉传承,这一后世“河图”的雏形,在我们今天看来,只是一种如此简单的天文知识。但正是这种如此简单的天文知识,在远古的燧人氏时期,却是那个时代时最为神秘、最为先进也是最为高级的知识体系!
你也许没有想过:在万年之前那个远古的还处于打制刮石器、削石器、尖石器、砍石器、砸石器的年代,还处于刚学会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先祖”的年代,这种知识的传承是如此的重要:因为它可以直接决定着一个部落的生死存亡,可以直接影响着一个部落最生死攸关的所有的决策:小至何时采摘、中至何时狩猎、大至何时迁徙……
你也许没有想过:在那个远古的年代,只有那些获得“最为神秘、最为先进也是最为高级”这种知识传承的人,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部落最恰当的“采摘、狩猎、迁徙”的时机,也只有掌握这一传承,才有权在部落中决定所有的一切!
这样的人,当然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部落的首领,成为整个部落中的最具权威的最核心的最支拄式的人物!部落中的人们必须听从他的指导,并视他为一个能与天神沟通,并能执行天的意志的人。
故后世之人,将远古部落中掌握法脉传承的人,称之为“巫”。那时的“巫”,可是世间最受人尊敬、事业环境最好的一种职业!但是,能获得这种最远古法脉传承的人,却是如此的稀少!它可是一种只有极少的属于部落核心的人,才有机会接触与掌握的!
也许他是一个部落首领的继承者,即将接手整个部落的领导权;也许他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将行远去,或到远方建立新的部落;也许他是一个渐渐老去的氏族上层,在他快要离世的数年前,才会在不同夜晚的星空下,指着天上的北斗九星,向他的继承者口述心传。
你可不要小看这种“口述心传”的作用,后世说:“真传一句话。”,在世间高人眼里简单的法门,当有真师告诉你时,却使你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迷茫一辈子,而少走弯路,你信不信?
远古之人,可是用了数千年才渐渐掌握北斗斗柄所指的规律的!但是在没有任何人告知你这些“简单的天文知识”之前,在世间没有任何的文字、图象的说明之前,当后世的你站在365个夜晚的星空下,你不妨去观察一下!你会不会找不到北?你不妨去试试!
就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你在课本中看到它,当然简单啦,但假如这个方程没有出现之前,你试试穷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去推导看看,会不会是个大麻烦?你一世也许也不能发现!这就是师道传承的力量!这就是修行界有没有真师的区别!后世修道之人,将这种法脉传承的方式,称之为“紫府灵文,心印灵决。”
据《道脉心传》:在距今一万六千年正负三千年前后,燧人氏之先祖于古昆仑山面北观象,当时天有北斗九星,上中天悬朗,终年不隐的照耀在地平线上。
北斗九星是在现有七星基础上,另加斗柄招摇星八,梗河星九,此时织女星为北极星。北斗为一个不太规则的斗形。北斗九星的运行,是视北极星为中心,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年,北极星又称北辰,居北天极的中心,与北斗星保持一定的距离,约为天枢天璇二星连线再延长五倍左右最明亮之星既是。
因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万年前的星河图,当今己很难复原。但为了说明当时远古的燧人氏之先祖立身于古昆仑山大地,面北观北斗九星时的此情此境,就以当世之人身立昆仑山面北观天,观北斗七星图以作说明:
观测地点为:北纬41度15分,东经92度41分,时间:日晚上21时53分。时日为立冬,秋向冬过渡,北斗斗柄开始向下(图1):
昆仑山观测点(图2):日晚上21时57分,北天空的原始星图。未知时空点,北斗七星图(来源于网络)。
昆仑山日晚上21时57分,北天空的星空图(附后世说明),图(3):
远古的燧人氏先祖,那时还没有方位的概念。在数千年历史演化的岁月中,有一些先民渐渐开启灵智,他们在漫长的不间断的观察夜空北斗九星的运行时,发现了北斗九星斗柄指向的规律,即:当北斗星的斗柄运行到地面最低点时,所指方位是正北,此时天下皆冬,今人将此时节气称为“冬至”;斗柄向左平伸时,所指方位是正东,此时天下皆春,今人将此时节气称为“春分”;当北斗星的斗柄运行到大地最高点时,所指方位是正南,此时天下皆夏,今人将此时节气称为“夏至”;当斗柄向右平伸时,所指方位是正西,此时天下皆秋,今人将此时节气称为“秋分”。(图4)、(图5):
这就是“二分二至,四分物候”图,也就是将一年分作四季的时间观念,它是一个说明“时间之规”的最早“历法”,称之为《上元太初历》!
远古的先人们虽然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最简单概念。但是却能亲身感知四季中“温热凉冷”的温度变化,先人们将春夏的“温热”,视之为“阳”,将秋冬的“凉冷”,视之为“阴”,这就是远古最朴素的“阴阳”观念!
“头戴九星,拱极履一。”,即是远古北斗九星(九)绕北极星(一)运行之图。它是中华民族最远古的先祖燧人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远古天象之图,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河图”的雏形。“河”可不是指黄河,而是指星河/天河/银河,“河图”就是远古的天象之图,星河之图!
“头戴九星,拱极履一。”这个远古星河之图的雏形,就是远古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时间之规,阴阳之律”,故为华夏诸“易”之始,也为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之始,道易的万载传承由此而开端!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先民们以信仰为灵魂、以神格为中心的综合文化体,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辉煌结晶。它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消失,但是它又往往是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原型批评学派的学者们甚至认为,一个民族的一切传统文化均可以从本民族的神话中找到原型。
  中国古典神话是中华早期文明的代表作之一,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无可置疑的巨大影响。而综观这些神话,昆仑神话的故事最丰富,影响最大,堪称是中国古代神话的精华部分。昆仑神话作为中国远古文化的神圣话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给中华儿女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幻思遐想。
  “昆仑”在我国早期的文献中写作崐崘、崑崙,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与山是分不开的,因此昆仑神话的核心地望就是昆仑山。因此昆仑神话就是以昆仑山及其相关神话人物如黄帝、西王母为主题的神话,以及与这些神话相关的各种稍嫌零散的神话。如有关昆仑山、昆仑丘、昆仑墟和昆仑上面和周围的神人(如西王母、黄帝、嫦娥、后羿以及群巫等)、神兽(如开明兽、陆吾、三青鸟、窫窳等)、神物(如建木、视肉、火浣布、不死树、琅玕树等)、神地(如悬圃、醴泉、瑶池、河源、弱水、赤水等)的神话,还有与此密切有关的神人如共工、伏羲、大禹、周穆王、东王公、汉武帝、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等等。
  从古籍记载和一般人的印象说,昆仑山是一座神圣的大山。这座山不仅是古老神话中的大山,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常用“巍巍昆仑”四字来形容中华民族伟岸不屈的人文性格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它还是我们民族的发祥地,所以过去人们动不动就说“赫赫我祖,来自昆仑”,可见它在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神圣位置。
  正是因为昆仑山的神圣地位,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向往和追寻着传说和现实中的昆仑山,留下了许许多多通过寻求黄河源头而寻找昆仑山的历史故事。如张骞通西域寻找到“河源昆仑”、汉武帝钦定“昆仑山”,唐代大将李道宗、侯君集追击吐谷浑王而“观河源”,元代都实“三入吐蕃”探询河源昆仑,明代高僧宗泐路经河源专门饮黄河源头水而兴奋吟诗,清代康乾两次钦差考察河源昆仑,纪晓岚奉命编纂《河源纪略》,等等。千万年的历史考察和地理现实证明,黄河源头在青海,昆仑山在青海,昆仑神话的发祥地在青海。
  数千年的文献上不厌其烦地强调,“河出昆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而这孕育中华文明的大河的源头就在昆仑山,这也正说明昆仑山才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最初源泉。我们很多人平时喜欢说“大地母亲”,这句话背后的意象便是:大地是母亲的身躯,而突起的大山就是大地的乳房,那么作为众山之王的昆仑山自然是大地最典型的巨乳,难怪从昆仑山流出了黄河等滋润孕育民族文化的河流。
  在今天看来十分神圣的这个“昆仑”在原始意义上首先是一种圆形的混沌迷茫状态。一些古书里直接写作或者等同于“混沦、浑沦、混沌、浑敦”等等。所以神话里的昆仑山便呈现出一派雄伟浑圆、混混沌沌的气象。“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魄魄”,是《山海经》对这座神山的整体概括。虽然上面有众多的神人、神树、神兽等神物,但除了能射十日的后羿,一般人类是上不去的。神话中昆仑山不仅是圆形的,连山上的大铜柱也足足有三千里的周长,而且“周圆如削”。有关昆仑山的一切都是圆的,西王母送给中原帝王的玉璧都往往是玉环,也是圆形的。
  神话昆仑山的男主角黄帝,被历史化以后尊奉得具有无比神圣的地位,与另一位传说人物炎帝并称“炎黄”,华夏民族自称是炎黄子孙。但是在最初的神话中,他同样呈现出与昆仑一样混沌的形貌和特质。黄帝在文献中又被称做帝江、帝鸿,浑身混沌没有面目,颜色赤如丹火,长着六足四翼(又说长着四个面孔),一幅“浑敦”(即混沌)的模样。以致于庞朴先生认为黄帝的原型就是青海甘肃地区民间浮渡黄河的羊皮袋,因为是吹胀了气的完整皮囊,所以“混沌无面目”。
  跟昆仑山相对的是不周山,为什么相对?因为一圆一不圆。神话中的共工一怒之下头撞天柱,把另一座山碰得走了形,不圆了,所以才叫做不周山。对人类来讲,如此周圆而广大的昆仑山真是太混沌了,人是去不了,也没有办法看得清说得明的,只好高山仰止,伏地而膜拜了。所以历代皇帝大多都有意无意地不仅向往昆仑,而且还寻找昆仑。实在没办法,把登上明堂祭祀天神的盘旋阁道,起名叫昆仑道。那些修行出家、白日做梦的道家神仙们,对昆仑山的心往更不在话下,编造出了多少神奇美妙的传说故事来。昆仑是圆的,登上昆仑山实际上又是在圆梦。总之,他们无非是在“圆”字上做文章,这也正说明“昆仑”的本意是圆,并由崇拜而增加了神圣的意味。
  由于昆仑周圆而浑大,混混沌沌不可分解,逐渐又引申出完整的意思,并演化出了一些新词,譬如“囫囵”。“囫囵”一词不但在书面上仍然使用着,形容学知识不加内化地一骨脑儿地往里装叫“囫囵吞枣”。而且在民间口头上也大量地存活着,青海河湟地区方言中把完整的、没有损伤的东西形容为&“囫囵囵儿的”。不仅用作形容词,而且演化出别的名词,我们日常食品中就有叫“馄饨”的。
  昆仑混沌不开明,所以相应地就有了黑色的意思。这方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从唐代开始,一些黑奴被贩卖到中国的一些贵族家庭充当家奴,因为他们生得面目黝黑,加之体魄强健,身材伟岸,被称为“昆仑奴”,意思就是黑奴。对个体的昆仑奴,还加上“黑、墨”等字样来称谓,如“黑昆仑、墨昆仑”等等。正因为昆仑有黑的意思,所以昆仑山也可以叫做黑山。黄河源头雄伟高大的巴颜喀拉山,唐代刘元鼎以实地经过和考察说,此山名叫紫山,即“古所谓昆仑者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紫山”就是黑山,也就是昆仑山。
  昆仑在某种意义上还有“天”的含义,所以昆仑山实际上也可以叫做天山的。“河出昆仑”实际就是说黄河发源于天山,因而李白那“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并不是没有一点依据的艺术想象。处于青海、甘肃省交接的祁连山,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匈奴人的天山,“祁连”在匈奴语中的意思即为天。也正因为如此,历来许多学者认为祁连山就是神话中的昆仑山。
  另外,一些学者还认为昆仑山实际上就是人类生殖崇拜的原型。昆仑山十分雄伟高大,整体结构下狭上阔,有点像倒放的盆子。山上面中间有些凹陷,还有神水。瑶池大概就在这里,琼浆玉液从这里流出,另外黄河等河流也从昆仑山流出。正因为如此,昆仑山被看作是生命之源。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昆仑”二字就是葫芦的同义,是女性的象征。昆仑山本身就是一座月山,女性之山,所以西王母住在上面。
  总而言之,无论是现实的昆仑还是神话的昆仑,昆仑山都是万山之宗,河岳之根,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远古昆仑意象对中华文化有过巨大的影响,所以昆仑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昆仑也是一种积淀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
  对文化多元的青海而言,昆仑不仅是一个地理高度,更是一个文化高度;以昆仑神话为源头的昆仑文化不仅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更有着宽广的包容胸襟。青海的历史是一部民族文化交融史,羌人、匈奴人、汉人、鲜卑人、吐蕃人以及蒙古人、撒拉人、土人、回回人等在这里先后或同时生存,多民族文化交汇互溶,相得益彰。从目前说,青海境内居住着53个民族,其中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6个民族是世居民族,民族文化不仅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加之古老的昆仑神话、神秘的宗教文化、壮丽的山川胜景,特别是当代青藏高原精神、柴达木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等感人的人文精神,使之具有了神圣、神奇、神秘,令人神往的“大美青海”特征。昆仑文化以其神圣的文明源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多元,而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文化,也是青海最具有辐射力的特色文化品牌。
(作者:陈连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林喜马拉雅山大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