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鼓励居民消费,扩大内需,又倡导勤俭持家成就,你如何理解?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下载积分:1998
内容提示: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5:03: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研究.PDF
官方公共微信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后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后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后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材料二: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材料三: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如果就该同学的消费情况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③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鼓励适度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追赶时髦,不盲目超支。大量的负债消费不仅给家庭资金带来了紧张,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还会增加自己的诚信风险。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应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内需不足](14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消费不足的制约,特别是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_试卷分析-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内需不足](14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消费不足的制约,特别是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内需不足](14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消费不足的制约,特别是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09:00:18阅读:所属专栏:
(14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消费不足的制约,特别是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为此,国家强调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问题:(1)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的原因?(6分)(2)分析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学依据?并为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提合理化建议。(7分)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1)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的原因?(6分)居民收入水平低;物价持续上涨;社会保障不完善.(2)分析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学依据?并为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提合理化建议。(7分)依据:消费影响生产,扩大消费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引导生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为消费创造动力.(3分)建议:①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②完善社会保障,消除后顾之忧.③稳定物价,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④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产品,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4分)本题是以经济发展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知识的理解。(1)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的原因有居民收入水平低、物价持续上涨、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多方面加以说明。(2)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学依据是消费对生产的影响。具体的措施可以从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稳定物价、加强市场监管待方面加以回答。考点:考点名称: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比较快;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3、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增加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完善社保,缩小城乡差距。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考点名称:物价水平影响消费水平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上涨对不同消费群体影响是否相同?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但物价变动对不同消费群体影响是不同的。对高收入群体来说,物价上涨虽然会增加他们的消费开支,但对其消费水平影响不大;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生活必需品(如食品消费等)的支出在其消费总支出中会占据较大的比重,相比之下高档品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据的比重较小,物价上涨对其消费水平影响较大。 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下跌,出现过度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从而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实,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此外,家庭消费水平还与家庭人口数量有关。──般来说,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内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考点名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含义: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内容基本要求错误表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1、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2、过于节俭的滞后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1、消费时跟风随大流2、情绪化消费3、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核心是可持续消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环境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铺张浪费,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②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③为什么要提倡绿色消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④绿色消费体现、要求,即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做理智的消费者:考点名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做理智的消费者: 内容基本要求错误表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1、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2、过于节俭的滞后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1、消费时跟风随大流2、情绪化消费3、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核心是可持续消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环境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铺张浪费,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是否过时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消费观念,任何时候都应提倡,在扩大消费的背景下也不过时。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理智消费中一个难点问题。目前,有些学生会认为,今天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再讲艰苦奋斗有些过时了。特别是前面讲贷款消费、预期消费,而这里又提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似乎不太一致。 对此,可以从四个角度加以说明: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并且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从现实国情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是一个永远倡导的精神。 三是从个人成长角度看,懂得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四是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的关系的角度看,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强调不要浪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试卷分析热点试卷分析《新华文摘》
全国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研讨会述要
作者:佚名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泰证券有限公司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研讨会,于近期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与会代表对其症结、对策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全面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树成认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结构断层;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收入特别是持久性收入的增长放慢;社会投资不足,国内体制性信贷萎缩和由此导致的社会投资不足是制约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赵恒认为,中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面临双重矛盾。从总需求结构看,消费需求结构比重逐步下降,社会总产品最终使用结构严重失调,当年新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一部分转入银行存款,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从产业供给结构看,众多产业生产能力的普遍过剩与部分产品结构不合理现象并存。
  吉林大学商学院赵振全、庞晓波认为,1992年之后出现的GDP增长率持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过渡形态的体制是制约增长的深层原因。当前出现的买方市场仍然是计划成分和市场成分并行调节下的买方市场,其结果是,计划成分与市场成分并存,造成经济信号传递和反应上偏误,市场化政策紧缩和体制外政策扩张效应弱化。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应宜逊认为,中国当前总需求不足集中表现在:银行普遍存在"放贷难",信贷资金用不出去,"存差"快速上升,投资小于储蓄。并且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物价持续小幅走低;GDP始终以7%以上的高速度增长;货币供应量也不短缺,M2、M1、M0不但绝对量在增长,而且相对量(M2/GDP、M1/GDP、M0/GDP)也都在上升。这种情况至少是世界各主要国家没有遇到过的。其基本原因在于"技术断层"与"产业断层"并存,前者表现为:不少企业难以有效吸收消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创新水平低下,创新项目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仅有58%。"产业断层"表现在:低档产品相对过剩,高档产品相对馈乏,迟迟未登上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台阶。资金相对过剩也佐证了"产业断层"的存在。
  华中理工大学的孙焱林认为,内需不足是制约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改革不完备是导致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症结及其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树成认为,与会代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寻了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种观点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针对各项问题,需要综合"治理"。但将各种问题按其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进行梳理排队,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症结为: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结构发生了严重失调。"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结构"主要指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的比例关系。在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伴随最终消费绝对额的不断增长,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额占GDP生产额的比重却在显著下降,近几年来已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形象地说,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这块蛋糕在不断地做大,所切下来的最终消费这部分也在不断增长,但所切下来的这部分的比例却在不断地缩小。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中,这一问题逐渐累积,终于成为阻碍社会再生产正常循环的严重障碍。
  江西财经大学张家禄认为,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疲软,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短缺经济开始转变为剩余经济。买方市场、剩余经济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成果。适度、合理的过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益的。中心问题是解决社会总商品的实现问题,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近几年来城镇职工、农民收入增幅不大,人们的消费水平正处在升级和消费重点向较高层次的过渡阶段,需要有一定的货币积累。现在银行储蓄存款5万亿以上,居民手持1万亿左右,共6万多亿人民币,但劳动者储蓄额比重并不大。
  福州大学周小亮认为,经济相对过剩,本质上是由无效供给产生的,即是由超过市场需求的过剩供给和不合市场需求的不良供给产生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存在市场需求不足问题,只存在不贴近市场的无效供给过剩问题,这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目前中国有效供给不足突出表现在价格过高形成的无效供给;重复建设形成的无效供给;产品简单再生产形成的无效供给;品质伪劣形成的无效供给。正是这些无效供给的存在,制约了中国目前尤其是投资需求的提高,从而造成、加重了存货增加、储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过剩闲置。可以说,大量无效供给的存在,是中国经济过剩运行的首要原因。从需求角度看,中国近年来需求紧缩具有深刻的经济制度原因。一个国家的总需求,从"内需"角度看,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目前消费需求紧缩主要表现为工农大众有效需求紧缩,其制度原因基本上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制约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而现存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限制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受制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不流畅和信息、深加工等服务体系的不健全致使农民丰产不丰收,这一切减缓了广大农民收入的增长;工业资本深化过程中产生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国企改革、转制过程中失业问题的加重,国民收入分配中出现的居民收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较大幅度落后于GDP增长。所有这些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必然要引起普通工农群众收入水平的相对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与两极分化问题,致使居民收入向高收入家庭相对集中,由此,依据低收入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者消费倾向的经济学原理,则要降低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致使消费需求出现明显的断层。此外,中国人的"勤俭持家"的传统习惯,新消费热点受到诸多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等,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居民消费需求。
  三、 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
  对策措施
  深圳大学国世平认为:扩大内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根据国外典型调查,农村人口进城的消费倾向要远远大于城市人口。只要在农村人口进城后并不随之取消其在农村的土地,这些人在城市无法就业后仍会返回农村,不致引发城市人口过度的膨胀;二是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与储蓄是调节消费的两个工具,储蓄是将现在消费推迟到未来消费,消费信贷是将未来消费提前到现在消费。以前只有储蓄这种推迟消费的方式是不妥的。
  华中理工大学宋德勇提出,启动消费必须增加收入和稳定支出预期;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提高收入水平和稳定支出预期;扩大投资需求应加大中西部投资力度。
  华中理工大学徐长生认为,在需求约束的新型条件下,生产要保持高速增长,就必须有足够的持续需求来带动。根据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从今后10多年的长期角度出发,创造中国持续性需求应推进"四化":农村城镇化、住房私有化、交通现代化和教育大众化。
  中山大学付春光提出,在实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应加强对微观的调控。当前最重要的是反对低价倾销商品,制止恶性竞争,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阻止物价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拉动内需。同时,还可堵住对外倾销的源头,遏制国外对我反倾销的浪潮,促进出口。
  赵恒从税收的角度提出,应开征遗产税并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以启动消费;提高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在所得税前列支的比例,实施再投资抵免所得税政策;调整直至取消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分类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
  四、 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
  原则与思考
  重庆商学院梅洪常认为,当前各方面政策措施都围绕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但如何做到协调有力,避免相互抵销,不致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就要求处理好影响最终需求的多方面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施有关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市场需求现实性原则,市场需求的形成不仅要求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还要有对商品效用、价格的选定权和购买消费品的真实需要,以及购买后的满足感,具备这些条件才会带来对商品和服务的现实需求,缺少其中的任何条件,都可能将现实需求推迟或转换实现,形成潜在需求;(2)最终消费需求创造性与派生需求支撑性原则,派生需求应以最终消费需求的增大为支撑;(3)增加拉动显著性原则,提高拉动经济的力度,防止分散财力搞平衡的做法;(4)兼顾持续增长质量的原则,重视支出质量可靠性和当前增长与长远增长兼顾性;(5)借鉴国外理论与自我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幻想借用西方对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已有政策措施完全解决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很不现实的。国债的规模和赤字财政的临界点都应根据国内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特点进一步探讨确定,采用过分简单、直接,又容易想到的政策措施可能带有更大的风险性,应注意防范。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高峰提出,在启动收入与启动消费问题上,首先应该启动收,尤其是较多地增加中低层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增加老百姓的经济安全感,进而启动消费市场;在即期消费与长期消费矛盾上,应视消费者的收入来源情况做到理性消费,切忌过分引导人们不切实际地追求即期消费;在提高消费水平与解决社会保险问题上,首先应该考虑和解决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在扩大城镇居民消费与扩大农村消费的问题上,应坚持着重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在解决供需失衡问题的同时,更应注意解决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
  此外,与会代表还对中国是否会出现"流动性陷阱"等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陈建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居民消费支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