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的贵国为什么

在线求指导:从不同的视角,
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线求指导:从不同的视角,
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
在线求指导:从不同的视角,
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过程.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表格中所列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归类.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
(1)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经济上: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有利于抵制西方经济侵略,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文化上: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近代中国社会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政治上:洋务派主张维护清朝专制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经济、文化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作用.[芸芸众生]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_试卷分析-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芸芸众生]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芸芸众生]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17:30:25阅读:所属专栏: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清末)回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广东省高考真题(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考点:考点名称: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时期,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 新大陆:新大陆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的群岛後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在发现新大陆前,美洲大陆对欧洲人来讲是陌生的,他们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而没有其他大陆的存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特点: 1、以海上交通为核心; 2、受到西、葡两国王室支持; 3、新航路的开辟以到达东方为目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2、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意大利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原因。同时,它也使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贸经济繁荣起来; 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富裕起来,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 4、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5、新航路的开辟给其他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考点名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1、国际形势:国际上,两大阵营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禁运;有利形势:(1)资本主义阵营削弱;(2)社会主义阵营壮大;(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4)新中国的成立。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2、国内形势:国内,新政权还不稳固,经济恢复任务艰巨。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新中国初期外交工作任务:打破封锁,为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创造条件。从历史角度看: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全新外交。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具有革命性,除旧布新,打破封锁,迅速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为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新中国为必须“一边倒”原因: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考点名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7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原因:1、从美国方面看: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2、从中国方面看: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改善的经过:时间 事件 意义1971.4 美乒乓球队访华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1978.12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1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避开了日本政府,对日本来说这是“越顶外交”,震撼了日本,这使日本长期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这种形势下,有政治远见并勇于行动的田中角荣出任首相后,明智地采取了推进中日有利正常化的方针。2、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障碍:对过去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3、中日建交意义:通过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可以总结归纳出各国同中国建交最重要的条件,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美上海公报:日中美双方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于上海发表的政府公报。公报阐明了中美双方各自的立场。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公报宣布: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提供便利。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前景。尼克松:尼克松(),美国第37届总统,共和党人。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年当律师,年在美国海军部队服役。1946年当选众议员,1950年当选参议员,1952年起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总统,伙同艾森豪威尔实行了一系列的反动政策。1968年下半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积极参与并当选为美国总统。在他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于1972年2月访华,发表了上海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姬鹏飞和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国和日本国之间存在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两国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考点名称: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的表现:1、世界市场扩大。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世界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地再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许多农产品传播到欧亚大陆。像玉米这一美洲的特产,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中国、非洲和东南欧。马铃薯(土豆)、烟草、可可等也从美洲传到亚、欧、非各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越来越占据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15世纪初期以前,欧洲人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得不多。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改变了。由于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在某些地区,欧洲人也开始了解那里的内陆部分,如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侵略,欧洲人对这些地区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致使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同时,对英法等国家来说,价格革命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因此,在英法等国内经济体系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国家里,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价格革命对西班牙所起的作用却不同。16世纪前期,西班牙国内社会经济虽一度呈现出繁荣局面,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也有所滋长,但封建结构仍相当顽强。面对农产品的价格猛涨,封建贵族只是一味加强封建剥削,城市中的行会继续控制着手工业生产。这就造成西班牙国内工农业生产难以发展,所产粮食不足以养活本国居民,所产羊毛仍然大量输往尼德兰和意大利,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更加高于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加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财富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西班牙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这都造成从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很快就转到其他国家的供货者和债权人手中的局面。因此,西班牙进行的殖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它所开辟的殖民地市场,很快被英法等国的商品占领;它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未被自己国内的工农商业所吸收,而是辗转流入英法等国后才转化为资本。据统计,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 考点名称:“海上马车夫”荷兰殖民扩张概况:1、背景: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③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嬴得独立 2、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葡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3、范围: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4、手段: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5、影响:商贸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中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殖民扩张迅速发展的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具有经商传统; 2、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国家较早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3、新航路的开辟; 4、造船业发达。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试卷分析热点试卷分析《当代华人教育学报》第七卷.一期
从阅读中学习历史:建立个人观点与批判角度
杨秀珠(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
《教育学报》.2004 年冬.第 32 卷.第 2 期
香港近年教育改革的其中一个关键项目是「从阅读中学习」。然而,有关广泛的阅读与学科为本的阅读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仍有扩大的空间。本文借助学科阅读的三大范式(阅读与学习技巧范式、认知与学习范式及社会建构主义范式),探讨一项涉及十二所中学的历史科阅读计划的研究结果。透过分析历史读物的书面报告及进行焦点小组访问,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以历史读物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如何落实历史科课程纲要所厘定的学习目标?二、历史科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受社会脉络的影响?藉此希望启发师生思考如何在丰富的历史读物中增强学科知识及理念,并在香港特有的社会脉络中,缔造独立思维的空间。
香港近年教育改革的其中一个关键项目是「从阅读中学习」(课程发展议会,2001a,页74)。无论教育界抑或社会人士,一般都把培养阅读风气与语文教育相提并论,认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改善学生的阅读策略更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范围。无可置疑,阅读能力与语文能力的关系相当密切。然而,有关的讨论仍有扩大的空间。例如:在繁重课程的压力下,其他学科的老师能否也可以照顾学生的阅读策略?在发展阅读策略时,应否配合个别科目的独特学习模式,并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发挥其效果?学生阅读时经历怎麽样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又如何受社会脉络的影响?本文尝试以历史教育为例,探讨「从阅读中学习」与学科教育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学生如何在丰富的阅读材料中增强学科知识及理念,以至在香港特有的社会脉络中,缔造独立思维的空间。
研究构思与理念
根据相关的英语文献,以学科为本位的阅读研究始於20世纪20年代。堪称进行阅读研究的第一代学者William S. Gray,他有一句名言:「每一位教师都是指导学生阅读的老师」,指出了阅读能力与各个学科的学习活动是息息相关的(见Vacca, 2002, p. 186)。
「培养读书风气,人人有责」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指导原则。香港的教育改革文件亦指出,「推广阅读不单是语文教师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校参与的」(课程发展议会,2001a,页77)。但在执行的层面上,主要的工作便由语文教师或专责阅读策略的教师承担。至於其他科目的教师,就算明白学生的阅读行为对学习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却始终扮演被动甚至消极的角色。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有关学科教学如何提升阅读能力方面的讨论,已散见於西方的研究文献之中。由此延伸而来的三大范式,对讨论香港近年教育改革所推动的「从阅读中学习」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早期由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阅读与学习技巧范式」,以学习技巧为主要的课题。学者指出学生一般透过两种途径掌握阅读及学习的技巧:一、先在共通的阅读课文中学习一般的阅读技巧,然後应用於其他学科上;二、在不同学科的真实学习情境中,学习适用於个别学科的学习技巧。前者属於直接的指导方式,视阅读技巧为一种基本能力,是通往其他学科的钥匙;後者属於功能性的指导方式,把阅读技巧融入个别学科的学习过程中(Vacca, 2002, p. 188)。近年香港教育改革所推广的「从阅读中学习」便是采用直接的指导方式,主要教授阅读策略与技巧:「语文教师可主力教授学生阅读策略与技巧,其他教师则可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科目内容的材料」(课程发展议会,2001a,页77)。当语文教师或专责阅读策略的教师承担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工作,而其他科目的教师只是协助推广读书风气的时候,就是假设阅读能力是共通能力,不一定与学科知识拉上独特的关系。那麽,不同学科会否衍生不同的阅读及学习技巧等相关的问题便可能被忽视。反观有关的研究,指出阅读及学习技巧有很大程度的针对性,例如阅读及学习文学的技巧其实有别於阅读及学习其他科目的技巧(Vacca, 2002, p. 188)。虽然香港教育改革的倡议者提倡跨课程形式的阅读计划,但未见辨别阅读能力与学科教学的微妙关系,只在《学校课程发展示例》中建议由英文教师在初中英文课堂中专责推行阅读计划,教导学生从不同科目教师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及课业中掌握阅读策略与技巧(课程发展议会,2001b,页133)。至於学生能否把在阅读计划中所学得的阅读技巧融入个别学科的学习过程?学科教师如历史科教师会否在历史课堂中因应历史材料的特性而发展一些独特的阅读技巧,即所谓功能性的指导方式?这些由理念以至执行方面的问题,似乎并不是教育改革倡导者的重点,但都是本文所关注的课题。
流行於20世纪70及80年代的「认知与学习范式」,除了包括一些阅读理解技巧(如提问方法、认知构图)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年龄及阅读经验,因为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程度。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直接受学生既有的知识所影响(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对指定阅读课业的认识,对自己使用不同阅读策略的成效的认识)(Vacca, 2002, p. 192)。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学生愈能运用各种既有知识,便愈能充分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各种资讯。同样,教师愈能理解学生如何把特定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效地纳入自己的认知世界中,便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是,香港教育改革的倡议者未能正视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模式,只是突显阅读能力的作用及营造读书气氛的途径,例如强调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升生活质素,并需要得到家庭及社区各方面人力物力的配合(课程发展议会,2001a,页77)。假如视「从阅读中学习」为一种手段多於一个过程,我们便可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转变。因此,本文希望探讨学生在认知层面方面与历史读物建立怎麽样的关系。
「认知与学习范式」把认知的层次建基於学生掌握文本本身的深入程度上,直至20世纪90年代崭露头角的「社会建构主义范式」再把学生与文本的关系,拓展到学生阅读文本的社会脉络去。换言之,学生不但单向地从文本中摄取新知识,而且在过程中与周遭环境产生多方面的互动,例如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的教学信念、社会文化取向等的影响(Vacca, 2002, p. 193)。「社会建构主义范式」与「认知与学习范式」的焦点虽然不同,但都十分重视阅读的过程。对历史教育而言,「社会建构主义范式」的启示特别深远。譬如,师生对历史教育抱著怎麽样的信念?这些信念如何受到社会及政治文化的影响?学生如何挑选符合当前社会脉络的读物?又如何在阅读历史读物的过程中与文本及周遭环境产生互动及有意义的关系?这都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
为了探讨学科本位的阅读情况,笔者於2002年12月举办一个名为「读书乐:以文会友」的历史读物交流会,12所自愿参加的中学一共派出24队同学,每队以短讲的形式,在三分钟内与现场观众分享一本自选历史读物(中史、世史均可)的读後感。
举办这次交流会,一方面是加强以学科为本位的阅读气氛,另一方面是搜集资料,探讨历史教育与阅读能力的关系。资料主要分四大类:
历史读物的书面报告(是同学自选历史读物的27份读後感,在交流会举行前经由专任历史科老师批阅);
历史读物的短讲片段(是24队同学根据27份书面报告在交流会三分钟短讲中的现场演绎);
焦点小组访问的文字稿(根据交流会短讲的现场演绎,笔者挑选其中三所中学的五队同学分别进行三次焦点小组访问,一共三小时的访问内容笔录成详细的文字稿);
问卷调查结果(笔者於交流会举行前三个月为其中一所学校的中三年级同学进行一次有关历史读物的问卷调查)。
阅读经验的认知层面
从交流会上27本历史读物的简单统计显示,大部分同学都选择有关中国历史的读物(在27本读物中,世界历史占2本,香港历史占3本,其馀22本是中国历史),其中一半是近代史(见附录一)。
偏重中国近代史的情况,部分可能受中国历史课程「详近略远」特色的影响,加上参与交流会的同学主要是初中程度或刚升读中四,於是顺理成章便挑选一些熟识的题材进行延伸阅读。
在这个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分析同学如何理解历史读物的内容,发觉同学的认知层次与课程发展议会的《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以下简称《课程纲要》)的「品德教育、公民教育的培养」宗旨最接近(课程发展议会,1997,页6)。
《课程纲要》指出「学生可透过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学习他们的嘉言懿行,以培养良好的操守及对团体、社会的责任感等」(课程发展议会,1997,页7)。同学的读後感明显地反映他们透过历史读物加强自己对品德操守的认识。在《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读後感中,一位中三同学劈头第一句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多数青少年都追求享乐,往往忘记前人的艰辛和贡献。如果青少年能够回顾历史,一定对目前的生活态度有所反思。」反思的内容除了包括求学的态度―「为考试而温习、为测验而看书,待考试测验完毕,一切知识可以抛诸脑後」,还有面对生活困难的态度。在《林则徐的故事》读後感中,一位中四同学非常敬重林则徐禁烟的勇气:「平时,我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上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而对於处理困难的方法,我和林则徐简直有天壤之别。面对困难,我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
不但学生要克服学习的困难,同学更认为香港市民大众亦要学习上一代面对沉重生活压力的勇气。一位中二同学在《珍藏香港历史明信片》读後感中,指出「……从前的渔港发展成为现今的国际大都会,这都是香港人的努力和本能,所以香港人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们的力量是无限的……」,接著同学呼吁「作为将来社会栋梁的我们,也应该为香港作出一分帮助,就是努力读书……这才不会浪费香港的教育资源,更不会辜负香港对我们的期望……」。看来,同学能够体现《课程纲要》中有关品德教育与公民教育互相紧扣的精神:学习上一代的生活智慧,从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承担建设香港社会的责任感。
公民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对本土社会的责任感外,还包括一份民族感情。《课程纲要》指出「历史教学的其中一项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民族文化及国家历史的认识,建立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以达致民族团结的目的,来共同建设国家」(课程发展议会,1997,页7)。在国家认同方面,同学流露著浓厚的民族感情,例如在《林则徐的故事》读後感中,同学十分强调国家前途与人民团结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起来,不仅要有一个为国家认真办事的政府,而且要有一批像林则徐这样忠心报国的官员。有好的政府,有好的官员,好的人民,一个国家还愁强不起来吗?」似乎,同学对历史人物的敬慕之情,有助加强自己中国人的身分认同。在《鲁迅》读後感中,一位中二同学开宗明义地表达自己「很佩服他〔鲁迅〕那爱国的情操」,因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目的是希望能通过文字唤醒中国人的无知……令这个动荡不定的社会亮起一线曙光」。
同学愈认识战争与社会动荡的关系,便愈容易激发爱国情操及对侵略者的指控。在《南京大屠杀》读後感中,同学回想「看著这一本书,一幅幅战时照片,让我知道当时的情况和我们所受过的屈辱,也使我更加认清战争所带来的後果,想著又想著,悲哀填满了我的心」;另一位同学在《童年的我》读後感中,指出「书中真的绝对讲述到那些日本人在三年零八个月期间如何表现他们的残忍、兽性的一面」。
在回顾近代中国的忧患时,部分同学更超越认知与认同的层面,尝试评论历史转变中令人困惑的现象,体现《课程纲要》重视思维训练的精神(课程发展议会,1997,页5)。一位阅读《烟花三月》的同学说,「读到这里,老婆婆在『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全球大会上一句『我心中有一个仇恨!』,我的心也在滴血……」,一语道出对日本战争罪行的痛恨。然而,同学接下来剖白「最让我感到震惊和心酸的,是新中国成立後袁婆婆的遭遇」,继而批评中国「互相批斗的怪现象!难道战争所受的苦还不够……这真是民族的悲哀!」在同学眼中,中国的政治斗争才是最後令慰安妇难以洗脱羞辱的原因。当同学愿意放胆发挥评论的能力时,思想空间的确扩阔了,阅读《丑陋的中国人》的同学,在读後感中总结「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动并不是作者所痛斥的是否尽然,而是……让我个人有深思反省的空间……一个民族想要进步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评论与提问,是同学开拓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亦是举步为艰的一步,因为不但需要跳出既有观念的框框,而且还会带来思想上的不安。就以两位阅读《海葬》一书的同学为例,大家都是讲述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障碍,却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两者的关系提出截然不同的理解。一位中四同学在读後感中归纳:「《海葬》给了我们一个历史教训,时刻提醒中国人只要保持不断变通、上进、自强不息的心,这样才能令中国重拾汉唐的风采」,呈现同学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深切向往。相反,另一位中六同学却质疑「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改革带来的是福还是祸」,指出「这问题争辩了近一百年,总是没有甚麽结论,实在发人深省」。这个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当然反映不同学习阶段的同学在思维发展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说明一些深思熟虑的问题本身已经足以扭转对历史发展的理解,甚至挑战现今的政权。
以同学思考新中国的历史发展为例,他们的确提出不少尖锐的问题。阅读《烟花三月》的同学这样敲问:「难道战争所受的苦还不够,还要自己接著再斗下去吗?」;阅读《新中国照相馆》的同学发现「现在两个地方(上海及香港)都比较繁荣,但是我又想问,殖民地管治是庆幸还是国耻呢?两者又怎样衡量呢?」;阅读《浪》的同学质疑「到底殖民地留下的色彩是否〔一定〕荼害人民呢?中国同胞为何不能万众一心,一定要来个争斗一番不可?究竟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留下多大的创伤?我一边看一边思量著……」。
这些问题一方面直指现今中国政府的统治方针及偏差,另一方面又源自同学一份真切的民族感情。阅读《烟花三月》的同学仍然「相信,终有一天,历史会还给慰安妇……还给中国人,还给世界一个公道!」阅读《新中国照相馆》的同学更认为「只有书籍,才能让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广阔的土地长存文化的火种,一代一代把中国历史传播开去」。阅读《浪》的同学,「庆幸中国熬过了这个难关〔文革〕後,便在短短的光阴里飞腾起来……我还会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究竟,这份民族的自豪感与现今政权有甚麽关系呢?同学在阅读历史读物的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思考阅读历史读物的深层意义?例如在培养操守品德、培养民族及国家的认同感、培养思维训练这三方面之间产生怎麽样的微妙关系?特别在「详近略远」的课程理念下,同学有更多机会研习中国现代史,甚至包括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就如上述的例子一样,在评论及反省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过程中,难免涉及评论以至重新检视对国家的措施及统治。那麽,老师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思考个中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回归後的香港经历急剧的社会变迁及政治文化的转型,国家体制与公民社会之间多次出现矛盾甚至冲突。虽然国家及其他机关一直致力培养香港人的国民意识,但公民身分的具体内涵也是由真实的生活实践所构成,当中包括自主意识、参与社会等个人权利。这些个人的自主立场建基於独立的批判思考,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公民与国民之间的关系,继而反覆检视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权力及社会参与的理据(Ku & Pun, 2004, pp. 12-13)。当面对及检视多重身分的种种意义时,难免涉及鱼与熊掌的取舍问题,包括批判能力及独立思考是否会阻碍同学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及认同感?这些胪列在《课程纲要》的各项宗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受性,但在香港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同学难免在不同层次上找寻意义时遇上冲击。凡是那些触及历史教育的核心但却十分敏感的课题,连历史科老师本身也未必尝试深究或愿意花时间处理,更遑论语文教师,因为这已经远远超越阅读策略与风气的层面。更重要的是,也许当我们愿意正视公民教育与能力训练之间的微妙关系时,才能真正让同学充分享受在个人的阅读世界中学习历史。
从整理文字报告及参与现场演绎中,笔者发现同学在民族感情的流露比思维能力的切磋更见鲜明。回顾一些有关国情教育的调查结果,指出大规模的公民教育活动在推动国情教育方面最见成效(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2004),即是说:同学的民族感情容易受到环境的薰陶。这正吻合「社会建构主义范式」所强调环境信念因素的重要性。交流会是一个公开场合,事前又涉及老师的指导安排,谈不上百分百的个人阅读经验,同学如何把社会环境的种种信念放进阅读文本的考虑之列呢?这是焦点小组面谈的内容,亦是下文讨论的重点。
阅读经验的社会脉络
在年间,有4,405名年龄界乎15至16岁的香港学童参与了一项「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评估计划的其中一个主要项目便是香港学生在完成九年免费教育阶段的阅读能力。根据《鉴察香港教育质素: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的首份研究报告,接近五至六成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童十分赞成或赞成「自己喜欢上书店/图书馆」及「自己喜欢与别人谈论书籍」这种看法,因此研究小组认为香港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的(HKPISA Centre, 2003, p. 111)。这可能与我们平日的观察有所出入,但仔细阅读研究报告却有助我们思考以科目为本位的阅读情况。
「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的调查指出,四成受访者对非小说类别的兴趣不大(一成六受访者从不或甚少阅读非小说,二成六受访者一年只有几次机会阅读非小说)(HKPISA Centre, 2003, p. 121)。当普遍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以报章及网上资料为主、杂志及漫画为次、小说及非小说再次之的时候,我们便能够了解青少年对中国历史读物却步的现实情况。如果青少年对非小说类别已经兴趣不大,更遑论在五花百门的非小说类别中挑选历史读物了。
综合来说,「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反映香港学生忽视非小说的阅读习惯,与一个名为「香港年青一代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及态度」调查的发现十分接近:根据香港商务印书馆在2001年11月委托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的调查,指出16至35岁的受访青年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经常或间中阅读中国历史读物,其馀百分之七十五的受访者根本很少甚至完全没有阅读中国历史读物(陈万雄,2001)。青年人对中国历史读物却步,部分因为中史科一向不是受欢迎的科目,更重要是因为非小说类别并不是受欢迎的读物。
笔者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童对历史读物的态度,在2002年9月在将会参与交流会的其中一所学校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222名中三学生,对历史读物的兴趣未见浓厚,值得与上述两项调查的数据参照比较。
首先,有两成(21.2%)同学表示在整个学年都没有阅读历史读物的习惯,更令人关注的是暑假的数据比学年的还要高―有三成(30.2%)同学在2002年整个暑假都没有阅读历史读物的习惯。比较「香港年青一代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及态度」调查结果中七成半受访者很少或完全没有阅读中国历史读物,情况谈不上太差,但相比「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一成六受访者从不或甚少阅读非小说的情况,便更见恶劣,反映学生对阅读历史读物的兴趣普遍低落。就算表示有阅读历史读物习惯的同学,亦只是在学年中平均一学期阅读一本历史读物(占四成),或在整个暑假只阅读一本历史读物(稍升至四成半)(见附录二)。究竟,同学在挑选历史读物的阻力在哪里?
参与焦点小组面谈的同学指出小说比历史读物更吸引,其中一位同学认为「历史读物的内容真实,宁愿喜欢虚构的小说,因为现实生活已经够真实,再接触会觉得很闷」;另一位同学指出「历史是重复又重复的东西,如果选择其他类别的书籍,容易谈感受,如武侠小说、文学作品,感觉较为自由,少局限」。同学似乎对所谓「历史真相」的观念相当固定及单一:历史既然是建基於真实的事件,根本就没有重写的空间,更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堪称忠於历史。难怪其中一位同学因为「历史书籍篇幅比较长,由盛转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看全部的过程才有意思」,所以平日不会随便挑选历史读物。
然而,在交流会推动的因素下,同学要进一步接触不同的历史读物。参照其中三所学校的资料,得悉中国历史科老师向同学提供指引时,会按照学生程度及历史范围把学校图书馆的历史书籍分门别类,方便同学阅览。在数量方面,可供同学挑选的书籍相当可观,光是适合中一程度的书籍便界乎125至225之多,其中更包括一些多媒体材料。在同学的选书状况中,亦反映同学创造个人空间的意愿。其中一所学校的老师特意向中三同学介绍十本好书(见附录三),但最後的统计数字显示,只有其中四本较受同学欢迎,因为同学的个人选择远远超越老师的推荐―300位中三同学一共阅读200本不同的历史书籍。尽管这些书籍涉及重复的题材,譬如四本较受同学欢迎的书籍都是以战争为主,但亦反映同学在学习如何运用个人的阅读空间(见附录三)。
阅读《回到旧香港》的同学,在焦点小组面谈中分享选书的考虑时这样说:「我的选择不是十分正宗,因为我拣选的是人民生活的历史,缺乏民族性,但我觉得特别……得意……有趣」。与当天交流会以中国历史读物为主流的情况看来,《回到旧香港》的选择当然显得很特别,甚至其他学校的同学亦在焦点面谈中表示印象深刻。反观同校选择香港历史读物的人数与选择中国历史读物的人数相当接近,相信与该校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在这个脉络下,同学的心声变成对社会及国家民族认同的一种注脚:「自己在香港出世,又未曾离开香港,最容易接触到的全是香港的事物,加上又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回到旧香港》的内容,又未必容易接触到,感到好奇」。作为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同学如何理解自己的身分认同呢?她补充说:「虽然已经回归,但始终都对香港的归属感多过中国。暂时先想多一点认识香港……慢慢才向外发展」。同校另一位选择《新中国照相馆》的同学却对香港与中国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既然你是中国人,为甚麽不早一点认识中国呢?世界不断在变,中国与香港都在变,你都要多认识中国,反正你已经住在香港,认识及接触肯定比中国多……要接触更多中国的东西就要靠自己看书或看资料」。
这一份中国人的感情,另一所学校选择《林则徐的故事》及《海葬》的两位中四同学都宣之於口:前者指出「由选择书籍开始,已有这个倾向」,後者补充「一旦代入感情,便自然流露」。究竟,中国人的感情真的是顺理成章、不假思索便会自然流露吗?另一所学校选择《战时日军在香港暴行》的四人组合,负责选书的中五同学指出民族感情是因地而异的客观现实:「最初比较想借《南京大屠杀》那本书,不过在学校图书馆找不到,却看见《战时日军在香港暴行》这本书,觉得好奇……〔不过〕《南京大屠杀》有较多的史料,比三年零八个月而言……可以引起大家的民族意识,因为大屠杀人人都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另一位组员感慨地补充:「南京大屠杀,的确有吸引力。哇!死亡人数多,立刻想看下去」,接著另一位组员总结:「如果我们改选《南京大屠杀》一书,应该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最後选择《战时日军在香港暴行》,也有意思。我觉得香港沦陷是因为香港是殖民地〔殖民地政府向日军投降〕,比较来说,香港人没有强烈的中国民族意识,主要被英国人主宰,根本没有选择,往往要为英国商人工作」。
客观环境的因素再次让我们思考阅读过程本身如何受既有观念的影响,特别是选择读物时已经考虑身处的社会环境及特定的交流对象,亦会引导同学作出相应的配合。那麽,焦点小组面谈的同学是否意识自己受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是否认为交流的同学有独立思考的表现呢?八位同学一致认为交流会当天的同学没有充分表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两位同学特别对《丑陋的中国人》的读後感有以下具体的看法:
同学甲:……我想讲《丑陋的中国人》,印象最深刻是那位同学真是很鄙视中国人……我对他的意见十分反对。
笔 者:你是否反对那本书的内容?
同学甲:不是。我是不赞成那位同学的理解。
笔 者:可否补充一下?
同学甲:我记得他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很脏,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他讲得很肯定,但他曾否亲身尝试去接触、认识清楚呢?例如去中国了解目前的转变情况。只是相信书本的内容、作者的想法,未经过自己的分析便照讲!
笔 者:你们对这种读书态度有甚麽看法?
同学乙补充:其实这样的态度不太好,但可能他觉得自己已经思考过,又可能他真的认同作者的想法。不过,我觉得应该不要马上相信,自己先想清楚才是……因为有时作者只看见单方面,事实有时不是这样,又或者人们有自己的苦衷。
明显地,能够把书本的观念与实况互相参照,是培养独立思考的方法。此外,互相切磋砥砺都是刺激思维的动力。来自另一所学校的四人组合,认为交流会出现单调气氛,「因为大部分的同学都是一个人阅读一本书,分享的不外乎是一个人的立场。我们是最多人数的一组,曾经也想过,如果可以集合每一位组员的思路,自然会多元化。其他同学,一个人看一本书,我们都不应该怪责他们的思路有限,因为当一个人有某种想法时,便不会用另一种想法去矛盾自己」。
那麽,老师是否可以扮演刺激思考的角色?三组焦点小组面谈的同学似乎都有所保留。四人小组的其中一位同学说:「既然知道有历史科老师在场参与交流会,人数多少已经不重要……选择《战时日军在香港暴行》这类书,应该足以令人容易产生共鸣」。老师似乎变成民族感情的化身,负责《林则徐的故事》及《海葬》的同学承认自己激动悲伤的情感与老师的训练有关:「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声线及表情方面都表现得更悲伤,把角色的悲伤感情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与另一份《海葬》读後感平铺直叙的风格很不同。虽然我们喜欢多一点感情,但亦会反问为甚麽自己的内容比那平铺直叙的读後感的内容为少」。两位同学始终没有质疑老师的指导风格,但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培养青少年独立见解的看法:「交流会当天较少独立见解,不过独立思考仍是很重要的。我们年纪轻,是中学生,见解有限,难於深入,加上少接触历史读物,不敢大胆批判……老师平日可以多培养批判思维,例如鼓励同学搜集资料,然後在下一节汇报。不过,实际上较少这些机会,我们也较少机会表达自己」。负责《新中国照相馆》的同学,不但批判《丑陋的中国人》读後感「依书直说」,也对中史老师的教学法有所保留:「例如中史堂老师谈到郑和,我真的好怀疑,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原因又多……便问老师。如果他答得有道理,便相信,但他还是依书直说,这便不太好」。为了避免自己堕入依书直说的陷阱,这位同学刻意选择《新中国照相馆》,便因为「这本书纯粹是相片,少文字,我未正式开始阅读已经希望文字不要太多,怕自己写读後感时会照跟书本的内容,我一定不喜欢有这种的情况出现。这本相片集,由过去到目前,容许我可以多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同学认为辽阔的思考空间有一定的吸引力:「有些东西你不知道是真还是假,才会感到好奇,好想研究下去,进一步了解……但历史已经属於过去,就是事实」。那麽,如何在研习历史的过程中开拓思考空间?负责《新中国照相馆》的同学,认为「以前的事情流传到现在,一定有误差,要看由谁写的历史,香港跟台湾出版的书就已经有很大的分别……要取舍……便要多看几本书才能分辨」。要判断,便要评价,那就是思考的空间;另一组焦点小组面谈的同学说:「当有些历史书对某件历史事件评价不同时,就有新鲜感,会引发思考,自由度不一定是低,例如三年零八个月,大家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是一样立体的东西……就算受到作者的影响,只要肯客观地去想,便会想到一些不同的东西,可能会有新的评价」。然而,这个由历史知识构成的思考空间有它的独特之处,同学接著说:「特别是历史书的争拗永远都比其他类型的书籍大……写书的人通常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但历史书不会像其他书籍那麽容易得到其他人的认同。除非索性去到同一个地方,用同一个角度,就当然没有争拗,还可以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如果你没有打算得到别人的认同,便可以用一个新的看法」。
在同学的观念中,对历史事件提出崭新的评价,往往会牵一发动全身,对评论者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历史的争论性大,因为牵涉很多人……如果我认为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人做得对,那就遭殃,突然会觉得很大压力,很多人的攻击,还那有胆量重复讲述自己的想法!」面对先入为主的牢固观念,历史读物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呢?一位同学兴奋地说:「越争论性大的东西便越好看,因为有不同的角度……有时会认同,有时会反对,就已经流露很多的感情」。可是,觉得因为大胆评价历史而造成压力的同学却持相反的意见:「我不太喜欢看历史书,因为要代入特定的角度,例如我是中国人,要看一本俄国史的书,就要代入俄国人的民族感情才会觉得好看。可是,是否一开始我便已经需要有一个特定的角度呢?历史书籍要。其他类型书籍就不需要,没有任何评价,少些繁复,少些制肘,当故事书看便最好!」
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比从阅读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更需要面对不少有关学科及社会观念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受访的同学,抑或其他的调查研究,均指出趣味性高的阅读材料才能延续同学阅读的兴趣。Janice Pilgreen回顾三十二项有关自选模式的持续性个人阅读计划的研究结果,归纳成功阅读计划的八大因素,其中一项便是材料的趣味性及争议性(见Topping & McManus, 2002, p. 98)。可是,在培养国家民族归属感的大前提下,特别当课程侧重近代及现代中国历史时,同学对富争议性的历史读物便有所保留。同学似乎深明历史事件的争议性与民族大义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有高度的社会性,於是不会把历史读物视为一般消闲的故事阅读。除非同学对近代及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十分有兴趣,就好像选择《新中国照相馆》的同学希望长大後成为一位政治家,才会喜爱历史读物,否则很少选择历史读物作为个人阅读的对象。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或者历史(包括中国及世界历史)课程设计者,若能正视同学从阅读中学习历史的过程,包括认知历史知识的多种层面及对社会文化观念的敏感反应,便愈能明白如何在民族承担与独立思维两者之间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
诚然,至於民族感情与批判思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抑或此消彼长,仍有待探索。事实上,在中央课程的督导并在繁重的课程安排下,就算老师也难有空间或能力去思考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更遑论莘莘学子。老师鼓励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历史时,不妨走出课程的框架及宗旨,让同学尽量开拓更辽阔的思考空间,甚至大胆挑战一些既有的观念或课程范围,这样不但提高同学阅读历史书籍的兴趣,而且有助推展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加快历史读物多元化的步伐。
关键项目的作用是发展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除了「从阅读中学习」外,其他三个关键项目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专题研习、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
「详近略远」是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中国历史课程侧重近代中国发展的改革特色。
根据一项在英国Essex地区进行的中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同学在中一至中四期间较多阅读漫画及杂志,却明显地减少阅读非小说(Bearne, 2000, p. 145)
香港商务印书馆引述在2000年的一次中学学科调查中,中史更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科目(陈万雄,2001)。
该校的校本课程有别於课程发展议会颁布的《初中中国历史科课程发展纲要》,以主题代替治乱兴衰。中一教授近代香港及中国的历史人物,中二以文物为主线,中三集中研习中西文化交流。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2004)。《「教师看国情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日撷取自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网页:http://www.hkfew.org.hk/html_event/survey/040629.htm
陈万雄(日)。〈你,有没有兴趣读中国历史?―由「新世代学科调查」谈起〉。《明报》,世纪版。
课程发展议会(1997)。《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课程发展议会(2001a)。《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课程发展议会(2001b)。《学校课程发展示例》。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Bearne, E. (2000). Past perfect and future conditional: The challenge of new texts. In G. C. Hodges, M. J. Drummond, & M. Styles (Eds.), Tales, tellers and texts (pp. 145–156). London: Cassell.
HKPISA Centre. (2003). The first HKPISA report. Hong Kong: Author.
Ku, A. S., & Pun, N. (2004). Remaking citizenship in Hong Kong: Community, nation and the global city. London: RoutledgeCurzon.
Topping, D., & McManus, R. (2002). Real reading, real writing: Content-area strategie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Vacca, R. T. (2002). Making a difference in adolescents' school lives: Visible and invisible aspects of content area reading. In A. E. Farstrup & S. J. Samuels (Eds.),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3rd ed., pp. 184–204).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附录一:同学在交流会中分享的历史读物
〔按交流会短讲先後次序排列〕
《红色纳粹党》
《林则徐的故事》
《影响世界历史100位名人》
《发现草原:成吉思汗崛起的秘密》
《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中华文明传真系列)
《鲁迅》(世界名人丛书)
《司马迁》
《汉家天下》
《珍藏香港历史明信片》
《结合南北的大运河:南北朝与隋的统一》
《晚清七十年》
《南京大屠杀》
《新中国照相馆》
《童年的我》
《铁血宰相:商鞅》
《烟花三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朱元璋》
《丑陋的中国人》
《李清照》
《司马迁》
《大唐盛世》
《回到旧香港》
《战时日军在香港暴行》
附录二:222名中三同学()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节录)
甲、平日的阅读习惯
你去年(年)阅读历史读物的情况如何?
a. 平均一星期一本〔4.5%〕
b. 平均一个月一本〔24.8%〕
c. 平均一学期一本〔40.1%〕
d. 没有阅读习惯〔21.2%〕
e. 其他〔9.4%〕
你喜欢阅读甚麽类型的历史读物?
a. 人物〔29.3%〕
b. 考古文物〔16.7%〕
c. 战争〔41%〕
d. 其他〔13%〕
你从哪里挑选或借阅历史读物?
a. 学校图书馆〔14.9%〕
b. 中央图书馆〔46.8%〕
c. 书局〔19.4%〕
d. 家人/同学/朋友〔13.1%〕
e. 其他〔5.8%〕
乙、暑假的阅读习惯
你暑假(2002年)阅读历史读物的情况如何?
a. 平均一星期一本〔4.5%〕
b. 平均一个月一本〔15.3%〕
c. 只是一本〔45.5%〕
d. 没有阅读习惯〔30.2%〕
e. 其他〔4.5%〕
你觉得完成读书报告最大的困难是甚麽?
a. 书籍的论点与既有知识有出入,感到困扰〔20.7%〕
b. 书籍的内容太艰深,无法理解〔19.8%〕
c. 虽然喜欢阅读,但自己辞不达意,难於落笔〔41.9%〕
d. 根本提不起劲阅读,更谈不上完成读书报告〔12.6%〕
e. 其他〔5%〕
你觉得阅读历史读物的好处是甚麽?
a. 吸收课外知识〔44.6%〕
b. 加强上课兴趣〔12.6%〕
c. 争取良好成绩〔4.5%〕
d. 扩阔历史思考〔38.3%〕
附录三:老师向中三同学推介的十本好书
《烟花三月》 李碧华著 (35阅读人次/300学生总数)
《我的故事》 琼瑶著 (17阅读人次/300学生总数)
《东史郎日记》 〔日〕东史郎著 (7阅读人次/300学生总数)
《艰苦的行程》 舒巷城著 (6阅读人次/300学生总数)
《读书教学四十年》 杨振宁著
《东史郎日记图证》 〔日〕东史郎著
《香港老地方见》 余满华著
《给我老爷买鱼竿 高行健精选小说》 高行健著(选读)
《浪》 关愚谦著
《牛棚杂忆》 季羡林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