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男主人公在车站等变形计女主人公都有谁和他的孩子,可是变形计女主人公都有谁在车上死了,很煽

难道没人八一八《读者》里面的逆天文章?
  我就想说,优越感买镯子的作者肯定不是三毛  三毛喜欢淘旧东西,但每次都很真诚,觉得占了人家很大便宜,夺走了人家的心爱之物的。  三毛骨子里是没有那种优越感的
  我是来看大家黑读者的  
  @又一纯
17:29:23  《读者》2010年第19期卷首语  四壁雪  作者:羽清雪  古时苏东坡曾有一间雪堂,绘雪于四壁之间,这是文人的一分雅致。我也有小屋一间,四壁如雪,不曾装饰瓷砖或实木,虽则异曲同工,但到了咱这里,其实只是懒人的闲致。于是,一人一屋,持本来面目,素面相对。  时间愈久,愈爱这一室虚白,像画面上的大片留白,情味隽永。世界至繁,天地至简,这小小一室,容得下一个人的万千思绪。坐在这简单的四壁之间,无琐事之繁,...........  -----------------------------  @猴子怎么跳
17:24:10  读者还培养了一些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JY你怎么不说呢?  还有一群无病呻吟做作的小清新?  真善美这些东西,家长会教,老师会教,我自己从别处看书看报也能得到,真犯不着非得看这么一本杂志来学得。我现在想起读者,只有愤怒,那奇葩的价值观,诡异的预设立场,说它洗脑了一代人都不为过  -----------------------------  初中后期就是这样才唾弃了读者的。受不了。现在看新闻后面的评论,有些人我怀疑就是读者看多了。
  @12-06-02 17:20:34  发现好多人看了楼主的贴子都表示“啊?没想到我以前那么sb啊!”,这种“一边倒”,我觉得《读者》挑选的好多文章还是很好的啊  -----------------------------  有精华有糟粕,一些文章看起来确实很假,同时好东西也不少。  比较深刻的感觉是中学时候受教很多,但是能深入理解的实在太少了。  上大学之后再没看过,但是回家翻旧杂志,有些东西成长到现在才能理解的更好。对中学生来说,也就真的只是看看那些故事,然后感情和道德被引导一下,再就是学学文笔。
  @呀蜜呀咪
12:59:25  以前看了青年文摘上一篇文章,讲英国百变的伞,有笔记本、电脑包各种你想不到的造型,还说哪条河边的市场上有卖,跟真的是的,尼玛,我还托人去买,根本没有好吗!!!骗子!大骗子!!  -----------------------------  我笑了。。。。。
  昏迷啊
  @又一纯
17:29:23  《读者》2010年第19期卷首语  四壁雪  作者:羽清雪  古时苏东坡曾有一间雪堂,绘雪于四壁之间,这是文人的一分雅致。我也有小屋一间,四壁如雪,不曾装饰瓷砖或实木,虽则异曲同工,但到了咱这里,其实只是懒人的闲致。于是,一人一屋,持本来面目,素面相对。  时间愈久,愈爱这一室虚白,像画面上的大片留白,情味隽永。世界至繁,天地至简,这小小一室,容得下一个人的万千思绪。坐在这简单的四壁之间,无琐事之繁,...........  -----------------------------  饭局也疯狂: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不好意思,我觉得挺装的
  回家才看了一本07年的读者~  太心灵鸡汤了
  记得初中时很多文章很好的,现在都什么玩意啊←_←  
  @仿似你欢喜的歌
15:58:48  忘了哪儿的文章  写作者上公交车,同行的人让他往后面坐,他问为什么,同行的人告诉他这样的话就不用给人让座了。然后又有一天跟另一个英国人去坐公交车,英国人同样拉着他往后面走,他又问为什么,然后英国人告诉他这样是为了方便后面的人上车。于是作者又感叹了下国民素质文化差异什么的。  这不是外国的月亮圆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什么,真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就是如此天真不食人间烟火  -----------------------------  @戴月一号
20:39:20  我还隐约记得一篇,也是读者系的文章,也是公交车上的故事。  说是在日本,有一个中国人去坐公交车,上车后发现车上很挤,可意外的是有些座位竟然没人坐。于是这个中国人走过去坐下了。结果下车后,有人告诉这个中国人,那些日本人之所以不去坐那些空座是因为走过去时会挤到其他人,给他人增加不便balabala^  当时觉得日本人素质真心高,现在,无语望天……  -----------------------------  这个也太扯淡了吧,日本的通勤时间人都被挤成沙丁鱼干儿了,还有空位,空个头啊
  记得最近看到的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来着,大意是现在还在看超女你就out啦,应该看花儿朵朵blablabla。。。被雷的立马合上书页
  当年因三维立体插画而追看读者,没画就没看了,求共鸣.  
  @夏天爱吃红豆冰
17:33:01  六一节看到这个帖子,真开心!怪不得现在不喜欢看《读者》之类的,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看这类写作文比较容易得高分。  不过前面提到的喝白菜豆腐汤那篇文章,原名好像就叫〈白菜豆腐汤〉,那段时期在多本杂志中转载过,我看过最夸张的转载杂志,是〈新华文摘〉,《新华文摘》在百度的介绍里是“大型的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月刊”,是学术领域的“文摘”,只登一些政治性或者社科类学术性文章,能被转载作者就可以在个.....  -----------------------------  我还记得小三喜欢村上春树......................
  @amberlu515
17:31:51  有一篇文章讲一个女孩,脸上有一大片红色胎记,很难看,所以她自己很自卑,觉得会没有男孩子喜欢她。后来和一个男孩子谈恋爱了,她自己心里也直打鼓,怕男孩嫌弃自己的胎记,所以总是很没自信。直到有一天过马路,还是红灯的时候男孩子就拉起她的手要过马路,女孩反应过来原来男孩是色盲,看不见她脸上的胎记。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不管怎样都不要对生活悲观,生活总会给你惊喜,会有不介意你缺点包容你的人出现(大.....  -----------------------------  这种,还有类似的,男孩或者女孩彼此喜欢但是都不说啊,某日并肩而行走在左边或是右边,偷偷说了句我喜欢你,但是对方没反应,于是很伤心就错过了,多少年后才知道TA左耳或是右耳失聪其实当时没听见什么的~~~
  @丢过好多卡拉掐
22:15:00  花了N多钱买《读者》和《青年文摘》的2B青年来回帖。  森森记得有一篇文章,说他们家找了个保姆,很会看小孩,很会做手工艺品,又勤快又诚实。保姆帮他们洗衣服,不小心把她“宝姿”的裙子给洗了,作者大呼:马秀花啊(为什么我记得这么清楚保姆的名字),这是1000多的裙子啊!!!从此,保姆学会了洗衣服都要问一下能否水洗。保姆的儿子从乡下来看她,作者陪吃饭,只吃了一小碗便放下筷子,保姆儿子也不好意思吃了bl.....  -----------------------------  @小栖息地
22:30:41  保姆题材也是读者的重头戏啊  我看过一个,里面有一段说,这个作家问乡下来的保姆说,如果你孙子偷了五块钱,和撕了一百块,你觉得哪个更严重。保姆说,当然是撕了一百块更严重。作家感叹,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于是写了那篇文章。  我真的觉得这个作家没事做问保姆这种问题很无聊,好像那种老婆和亲妈掉河里先救谁一样的无聊。  -----------------------------  我也觉得是撕了100块钱严重!!偷了5块钱最多是说这娃有点小偷小摸的恶习。 可是要是这孩子已经懂得了金钱概念了,还要撕掉100块钱,说明这孩子不是精神病就是狂躁症,这还不严重?  这作家是个NC
  @misterdarcy
14:52:49  我看过最早期的读者,跟现在的内容差别很大,基本就是从科普文章到人物传记都有,而且早期还比较严谨。后来的是越来越煽情,民族自卑感越来越重,简直就是精英的发源地。  高中之后就没看了,感觉还不如知音,知音最多就是猎奇、编故事,读者整个扭曲三观。  到现在还记得的一个故事就是:日本某任女大臣,当年只不过是某公司还是机关的清洁工,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前辈教她打扫马桶,之后从马桶里舀了一瓢水喝下去,然后.....  -----------------------------  !!!!!还有这种故事!!!!
  @陈中国青年致
16:30:21  回复第5楼(作者:@砚炳 于
04:16)  文章2我看过……当时年少还觉得有道理…现在想想,图杨图森破啊!作者不就是装13么,买几个然后直接……  ==========  图杨图森破,啥意思?想半天没想出来,是不是新的网络用语?  ......  -----------------------------  图杨图森破,啥意思?想半天没想出来,是不是新的网络用语  音译:Too young,Too simple,Too naive  是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啦
  @屋顶上的流浪汉
17:26:08  我记得有一篇是说一个国人坐火车,对面是一个美国还是啥国人在吃苹果,然后就写这个啥国人吃苹果连苹果核苹果梗都吃下去,最后就赞扬那个国家的人多么多么环保,反观国人如何如何浪费什么的。。。。。。当时就觉得,那人没吃过苹果麽?连梗也不放过?还有那个美国人找零钱的,我记得是嘲笑美国人思维简单,给了零头就不会算了的呀,  -----------------------------  英国
我记得的  说那人啃一个销魂的苹果
啃完以为苹果核要扔掉
谁知人家咔嚓咔嚓把核吃掉了
据说是为了环保
不乱扔  当时我想
那是不是蛋壳也得吃掉
包装纸也要吃掉……又囧又雷啊
  已经很久没看过读者了,就记得它最喜欢宣扬外国神马都好,国内神马都不好
  @独醉饮
17:39:21  @archon咩
08:39:06  宁愿看故事会都不看读者!!  故事会摆明了就编的,读者里的故事假装是真的,其实全部是编的  上学的时候买了近十年的读者,看的越多,发现这本杂志是真的扯  每次都有好人帮助可怜人,然后可怜人受到一句话/一个馒头的激励,最后成为谁谁谁的故事。。......  -----------------------------  ……美国 的那是读者文摘,读者是甘肃出版的,以前也叫读者文摘,后来重名就改了
  @nbcrws
08:49:45  马克,读者有时真是崇洋媚外,总是宣讲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记得一篇文章是一个人在国外的超市结账,他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很自然地把零头先给了收银员,结果收银员眼皮一番,双眼一瞪地说:“你们中国人就是麻烦,喜欢把简单的事搞的复杂。”然后收银员把那个人先给的零头连上找给他的零头哗啦啦一堆给了他。最叫人生气的不是这里,而是那个人发出了醍醐灌顶般地感慨:确实,中国人喜欢麻烦,要是像外国人一样简单多好。 .....  -----------------------------  @用户名被抢光了
13:24:59  明明就是反映外国人智商的问题吧。。。。。  -----------------------------  这个就是扯,内收银员没素质
  我也很久没看读者了,之前高中的时候看,后来发现都是一个样一点意思都没有,装高深
  @archon咩
08:39:06  宁愿看故事会都不看读者!!  故事会摆明了就编的,读者里的故事假装是真的,其实全部是编的  上学的时候买了近十年的读者,看的越多,发现这本杂志是真的扯  每次都有好人帮助可怜人,然后可怜人受到一句话/一个馒头的激励,最后成为谁谁谁的故事。。  还有一次批评中国驾照考试,那篇文章说:中国驾照居然要考出车祸人肚子破了肠子要怎么处理!血腥暴力无用处!美国驾照就好多了!会考哪条路限速多好!多实...........  -----------------------------  我会告诉你我老公前几年期期买读者现在期期买故事会了么。。。
  真是可爱~
  回复第429楼(作者:@又一纯 于
15:12)   @又一纯
14:58:02   其实我很喜欢读者,很多年了,曾伴随我渡过许…… ==========  为毛这位说话虽然看得懂字,却不懂其意思?不愧是读者的观众呀,我等真是自惭形秽呀,因为我还只能说普通话,您已经读者体了  
  智商已经不允许看读者了现在。。。
  @蘑菇头啊
04:24:28  我瞬间想起N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个时候非常爱买这两本杂志,  那篇我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文章大意是:一个男人从小和他奶娘的感情很深,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就和奶娘不亲了,甚至很嫌弃奶娘(大意是这样,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发现奶娘在他心里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就“再也忍不住,猛然扑进奶妈怀中,掀起奶妈的衣服,想再次允吸甘甜的乳汁,却.....  -----------------------------  这个我看过,真的是被雷死了。  什么小孩子时候会把奶娘的咪咪掀起来把头躲在后面(这是要有多大。。。)  然后长大了突然觉悟了,冲回去找奶娘,一把掀起奶娘的衣服,却只有两道疤痕,然后摸着那两道疤泣不成声。。。  看这篇的时候我一直对自己说,这是崇高的情怀,不能多想不能多想。。。
  @蘑菇头啊
04:24:28  我瞬间想起N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个时候非常爱买这两本杂志,  那篇我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文章大意是:一个男人从小和他奶娘的感情很深,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就和奶娘不亲了,甚至很嫌弃奶娘(大意是这样,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发现奶娘在他心里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就“再也忍不住,猛然扑进奶妈怀中,掀起奶妈的衣服,想再次允吸甘甜的乳汁,却.....  -----------------------------  我依稀看过这篇文章!!
  初中看过一阵子,后来发现每期文章都千篇一律,一个套路写出来的,好骗钱啊,就不看了。。。
  读者确实是非常装b和崇洋媚外的一本杂志,不知道里面那些个作者是哪儿来的,看起来都有钱有势有权的,评论这个说那个,真JB恶心
  @没事穿个小马甲
10:19:42  就记得N久以前读者上有一篇文章,说中国人下车的时候都喜欢“嘭”的一声把车门关上,很没素质,韩国人关车门都很轻,一点声音都没有的  我是没出过国,没啥见识。可是后来看了无数电视电影的,发现不管哪国人关门都是“嘭”的一声啊  -----------------------------  被这个笑死了!!哈哈哈哈哈
  @0青瓷0  11:41:28    女作家…都爱买别人喜欢的镯子!!  
  -----------------------  这句把我炸出来了。。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我觉得读者是老外出资培养中国人自卑感的  
  @有个人喜欢路飞
08:29:34  不看读者很多年,现在除了动感新时代之外,别的杂志都下电子版看了,这年头杂志看不起了看天下十块啊。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star是我-01 11:36:12  我也爱《看天下》!这价钱啊,逼得我只能买过期的呀~  -----------------------------  十块钱3本,哈哈哈,我也爱买!新周刊都到15了!!!真是抢钱啊!!!!  ..................  ....回复  现在用ipad看杂志,很不错啊。看天下是免费的,其它的也比买实体的杂志便宜太多了,给力啊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不知道前面有人说没:  以女主人公的视角说的,大意是作者lg出轨还生了个女儿,作者想挽回婚姻接受了那个小三生的女儿,然后各种纠结,对那个女儿又爱又恨。最后和那个女儿产生了感情,于是自己主动跑去结扎,对出轨lg说一辈子就这一个女儿了,自己不生了,小三想来看她也不阻止了,于是乎出轨男感动地把她抱在怀里。  当时小,还nc地觉得真感人,现在回想起来,真想吐血,不只是哪个渣男贱女写的。
  严歌苓:母亲与小鱼  作者:严歌苓
文章来源:《波西米亚楼》
点击数:1122
更新时间:  那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时候。大概已有些哥哥的影子了。那些修长的手指,那个略驼的背,还有目空一切的默想的一双眼,后来都是哥哥的了。哥哥的一切都来自这个人。那时只有十八岁的我的母亲总是悄悄注视这个人。据说这个人的生活中一向有许许多多的忽略。连母亲的歌喉、美貌,都险些被他忽略掉。母亲那时包了剧团中所有的主角儿,风头足极了,一匹黑缎子样的长发,被她编成这样,弄成那样,什么服饰都不用,却冠冕似的华丽。十八岁的母亲,眼睛骄傲天真,却是有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我的父亲。一天她忽然对他说:“你有许多抄不完的稿子?”  他那时是歌剧团的副团长,在乐队拉小提琴,或者去画两笔舞台布景。有时来了外国人,他还凑合着做做翻译。但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写书的小说家。他看着这个挺唐突的女子,脸红了,才想起这个女子是剧团的名角儿。  在抄得工整的书稿中,夹了一张小纸签:“我要嫁给你!”  她就真嫁给了他。我还是个小小姑娘时,发现母亲爱父亲爱得像个小姑娘,胆怯,又有点拙劣。她把两岁的我抱着,用一个舞台化的姿势,在房里踱步。手势完全是戏剧中的,拍着我,回肠荡气地唱着舒伯特的《摇篮曲》,唱得我睡意顿时云消雾散。我偷觑她已进入情绪的脸,眼神不在我身上。那时我还不明白她实际上是在唱给父亲听。  她无时无刻地不从父亲那里邀来注重、认同。她拿起小提琴弓开始拉“哆、来、咪”。还将左手拇指扣进调色板,右手拈一枝笔,穿一件斑点了色彩的大褂,在一张空白帆布前走来走去。要么,她大声朗读普希金,把泡在阅读中的父亲惊得全身一紧,抬头去找这个声音,然后在厌烦和压制的矛盾中,对她一笑。  她拿这一笑去维持后来的几天、几年,抑或半辈子的生活,维持那些没有钱,也没有尊严的日子——都知道那段日子叫“文革”。父亲的薪水没了,叫“冻结”。妈妈早已不上舞台,身段粗壮得飞快,坐在一张小竹凳上,“吱呀”着它,一晚上都在桌子上剖小鱼。她警告我们:所有的鱼都没有我和哥哥的份,都要托人送给在乡下“劳动改造”一年没音信的父亲。
  几条小鱼被串起来,用盐轻腌过,吊在屋檐下晾。最终小鱼干缩成一片枯柳叶,妈妈在锅里放一点油,倒油之后,她的舌头儿飞快地在瓶口绕一圈,抹布一样。不知她这种寒碜动作什么时候已经做得如此自如。总是我和哥哥被哄得早早上床,她才来煎这些小鱼。煎鱼的腥气胀在房子里,我和哥哥被折磨得没觉了,起身站在厨房门口。  “小孩子大起来有得吃呢!”她发现我们,难为情地红了脸,像个小姑娘偷递信物时被人捉了个准。  她一条小鱼也没请哥哥和我吃。我们明白那种酥、脆连骨头都可口。然而我们只有嗅嗅、看着,一口一口地咽口水。  父亲回来后,只提过一回那些小鱼,说,真想不到这种东西会好吃。后来他没提过小鱼的事。看得出,妈妈很想再听他讲起它们。她诱导他讲种种事,诱导他讲到吃,父亲却没再讲出一个关于小鱼的字。几年中,成百上千条小鱼使他存活下来,使他仍然倜傥地存活下来。妈妈围绕着父亲,以她略带老态的粗壮身段在父亲面前竭尽活泼。这时已长大的哥哥和我有些为这个还像是小姑娘的母亲发窘。  又有这个那个出版社邀请爸爸写作了。他又开始穿他的风衣、猎装、皮夹克,在某个大饭店占据一个房间。他也有了个像妈妈一样爱他的女人,只是比妈妈当年还美丽。  一天,哥哥收到爸爸一封信,从北京寄来的。他对我说:“是写给我们俩的。完了,他要和妈妈离婚了。”  信便是这个目的,让我和哥哥说服妈妈,放弃他,成全他“真正的爱情”。他说,他一天也没有真正爱过妈妈。这点我们早就看出来了。他只是在熬,熬到我们大起来,他好有写这封信的一天。我们也看出他在我们身上的牺牲,知道再无权请求他熬下去。而这个呕心沥血爱了大半辈子的妈妈呢?  许多天才商量好,由我向妈妈出示父亲的信。她读完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地靠在沙发上。好像她辛辛苦苦爱他这么久,终于能歇口气了。  她看看我们兄妹,畏惧地缩了一下身子,她看出我们这些天的蓄谋:我们决不会帮她将父亲拖回来,并决定以牺牲她来把父亲留给他爱的女人,她知道她是彻底孤立了。  这一夜,我们又听到了那只竹凳的“吱呀”声,听上去它要散架了。第二天一早,几串被剖净的小鱼坠在了屋檐下。  父亲从此没回家。一天妈妈对我说:“我的探亲假到了。”  我问她去探谁。我知道父亲尽一切努力在躲她,不可能让她一年仅有的七天探亲假花在他身上。  “去探你爸爸呀。”她瞪我一眼,像说:这还用问?!  又是一屋子煎小鱼的香味。我们都成年了,也都不再缺吃的,这气味一下子变得不那么好闻。哥哥半夜跑到我房间,“叫她别弄了!”他说:“现在谁还吃那玩意儿?”
  初中读完 再没看过= =
  尼玛俺们班超多人买这玩意儿!去借课外书全都是读者超痛苦!不是狗汉奸就是装X,不是装X就是三观不正。  狗汉奸篇:  有一篇什么美国的细节,说“公共洗手间以前是华盛顿故居”,摆明了是大赞大赞米国人民不慕权贵BLABLABLA,尼玛梁林故居被拆那会儿不是还骂中国不保护文物吗?  还有一作者质疑为什么外国大学都没校门,有一德国大学校长说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还说谁都有资格进大学,因为是学术交流BLABLABLA……尼玛你百度一下也能看到外国大学有大门好不?还人人能进,尼玛你还嫌米国大学枪击案少是吧?  装X篇:  XXX去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山村里听见人抱怨自己太穷,作者就感慨,村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人生的意义BLABLABLA。。。  三观不正篇:  某公主病女生和男朋友在大学分手了(此男是二十四孝男友,无原则挺女主那种),几年后男的结婚了。女主心里不平衡,然后天天找男主,男主经过思想斗争决定选择女主,和老婆离婚,然后在开车找女主的路上车祸死了(报应啊报应)。然后女主很不满,认为男主是他老婆害死的,就跑去医院把男主怀孕的老婆大骂了一通(男猪老婆自始自终不知情),还不让他老婆参加葬礼。自己穿婚纱抱着男主的骨灰盒参加葬礼。。。  总之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作文素材疯狂阅读这种东西,作者都是既高贵又冷艳,既俯视众生又体察民情,还有无论什么都要骂中国挺外国。新闻出版总署早该把这种三观不正的垃圾封了。  每回看到俺班人看读者我就顿起忧国忧民之心,肿么说俺们高中生都是祖国的明天,竟然被这种东西腐蚀。
  停用读者三年了...中毒之深,人变得忧郁,伤感孤独
  你们确定读者不是最早的高端黑?  比如说黑奶妈黑抗日军队黑大卫和兵马俑,还有白菜豆腐汤和银镯子等都是活森森的躺枪啊  还有日本的凹凸曼小盆友
  @漫月寒星
09:17:57  @蘑菇头啊
04:24:28   我瞬间想起N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个时候非常爱买这两本杂志,  那篇我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文章大意是:一个男人从小和他奶娘的感情很深,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就和奶娘不...  -----------------------  我还看过一个更雷的抗日电视剧。讲八路有了伤员没有食物可吃,当地老乡的孕妇只好就.....  -----------------------------  这个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不过是不是人家愿意就不用想了。 你懂的。
  我们却都忍不下心对她这么说。我并且陪她上了“探亲”的路,提着那足有二十斤的烘小鱼。只是朦胧听说父亲在杭州一个饭店写作。我们去一家廉价旅馆下榻,妈妈说就暂时凑合,等找到父亲……心里作痛:难道父亲会请你去住他那个大饭店吗?  四月,杭州雨特稠。头两天我们给憋在小旅馆里。等到通过各种粗声恶气的接线生找到父亲的那个饭店,他已离开了杭州,相信他不是存心的,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站,绝对无法追踪下去。我对妈说:冒雨游一遍西湖,就乘火车回家。  妈妈却说她一定要住满七天。看着我困惑并有些气恼的脸,妈惧怕似的闪开眼睛,小姑娘认错般地嘟哝:“邻居、朋友都以为我见到你爸了,和他在一起住了七天……”她想造一个幻觉,首先是让自己,其次让所有邻居、朋友相信:丈夫还是她的,起码眼下是的;她和他度过了这个一年一度仅有的七天探亲假,像所有分居两地的正常夫妻一样。她不愿让自己和别人认识到她半途折回,或者,是被冷遇逐回的。  她如愿地在雨中的小旅馆住满七天。除了到隔壁一家电影院一遍一遍看同一个电影,就是去对门的小饭馆吃一碗又一碗同样的馄饨,然后坚持过完了她臆想中与父亲相聚的七天。  父亲再婚后很幸福。妈妈见我就问:“她会做菜吧?”我当然明白“她”指谁,我说:“做得很好。爸爸也戒烟了……”她赶紧垂下头走开,不敢再听。  临回北京,我见她又把那竹凳搬到厨房。竹凳也上了岁数,透着灵肉般的柔韧光色。还是一堆小鱼儿,我不阻止她,懒倚在阳台上欣赏她工匠般的操作。她已架起老花眼镜来做桩事了。竹像疼一样“吱呀”着,她说,再有场“文革”就好了,你爸又被罚到乡下,低人九等,就没有女人要他了,只有我才要他。她不敢抬头看我,怕我看见她眼里那片无救的天真,还是小姑娘似的那张因非分之想而绯红的脸。  我将一篓子烘熟的小鱼捎到爸爸那里。正是高朋满座的时候,满桌是继母的国宴手艺。我对爸爸使了个眼色,将他熟识的竹篓搁在了一边。他瞪了它一会儿,似乎也愁苦了一会儿,又去和一桌朋友嘻天哈地。  这天父亲醉倒,当着七八个客人的面,突然叫了几声母亲的名字。客人都问被叫的这个名字是谁,我自然吞声。继母美丽的眼里,全是理解,全是理解……  ========================================================  见过三观不正的,没见过所有出场人物全特么三观不正的  父亲:贱男一个不解释  母亲:自己的亲生孩子饿着不给鱼吃,拿着鱼送个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吃  继母:滚你妈个逼的继母,不就是个上位小三吗,破鞋一个,全是理解,理解个屁  子女:当妈的智商不足当爹的丧良心养出俩小白眼狼来,这中扒窝的小三,还尊称为继母。  说真的,女人年轻是受罪,是个人性格懦弱,年纪大了受罪,纯属子女不作为。我就见过一个MM,为人之彪悍,她爸找小三比她才大几岁,她当着她爸面管小三儿叫小婊子,后来同意让爸妈离婚,基本上逼到她爸爸净身出户。
  @2-06-02 18:15:53  严歌苓:母亲与小鱼  作者:严歌苓
文章来源:《波西米亚楼》
点击数:1122
更新时间:  那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时候。大概已有些哥哥的影子了。那些修长的手指,那个略驼的背,还有目空一切的默想的一双眼,后来都是哥哥的了。哥哥的一切都来自这个人。那时只有十八岁的我的母亲总是悄悄注视这个人。据说这个人的生活中一向有许许多多的忽略。连母亲的歌喉、美貌,都险些被他忽略...........  -----------------------------  两岁的孩子居然还“偷觑她已进入情绪的脸,眼神不在我身上。”- -  给跪了。。。。
  @呀蜜呀咪
12:59:25    以前看了青年文摘上一篇文章,讲英国百变的伞,有笔记本、电脑包各种你想不到的造型,还说哪条河边的市场上有卖,跟真的是的,尼玛,我还托人去买,根本没有好吗!!!骗子!大骗子!!  
  -----------------------  你太可爱了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mark  
  初一有一段时间坚持买,可能看了一个学期吧  真心不喜欢看啊,最喜欢登些外国人写的翻译过来的文章,内容无聊,文笔。。。。。。  当时就内心里觉得这杂志总体来说真2B,不过那时候在下还是多么CJ的小孩纸啊!深深的相信这就是人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我去你妈的
这三观就不是一个文明健康的21世纪人类应该有的好不
  知音神马的,标题就像新闻一样,概括了大部分内容,有一篇印象很深刻《千万富翁挑战人伦 生个儿子当孙子》讲的就是一五十岁老头嫌弃自己儿子没用不能给自己生个孙子,于是,老子怒了,自己上阵和媳妇生了个娃儿,绿帽儿子抓奸数次未果终于在小娃儿出生后果断做了DNA发现,原来小娃儿真是他的弟弟。至于那个媳妇,说的是,“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你家风水不好”嗯,雷雷更健康
  唉,一批龊人在糊弄国人,结果弄得国人恁不自信。  幸亏现在没人再看所谓的读者,否则如今的下一代,又要被糊弄了。
  曾经是LOLI时挺爱看的,不过早不看了,受不了里面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文。
  我最恶心的就是从来没看读者的,曾经偶尔啃了几本读书的我,竟然也是点进这个贴。那感觉就像一个大男人无聊之中也听旁边的陪歌女和她姐妹八另一陪歌女。  
  很久没有看读者了,以前看,都是看标题或者找一找有没有笑话。字数不够……我不是来抢沙发的,也不是来打酱油的。 我不是来为楼主呐喊加油的,也不是对楼主进行围堵攻击的。 我只是为了十万积分默默奋斗 你是个美女,我不会嫉妒; 你是个怪兽,我绝不在意; 你是个帅哥,我毫不关心; 你是个畜男我也不会鄙视。你的情操再怎么高尚,我也不会赞美; 你的道德如何沦丧,我也不为所动。 在这个处处都要验证码的时代,不得不弄个会员来当当 之前也是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 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级别都比我高, 我终于觉悟。 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我不是来抢沙发的,也不是来打酱油的。 我不是来为楼主呐喊加油的,也不是对楼主进行围堵攻击的。 我只是为了十万积分默默奋斗 你是个美女,我不会嫉妒; 你是个怪兽,我绝不在意; 你是个帅哥,我毫不关心; 你是个畜男我也不会鄙视。你的情操再怎么高尚,我也不会赞美; 你的道德如何沦丧,我也不为所动。 在这个处处都要验证码的时代,不得不弄个会员来当当 之前也是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 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级别都比我高, 我终于觉悟。 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  
  俺估计有二三十读者,都是五六年前买的。内容啥都没印象了。有空抓来看看,难道我也脑残过?!!  
  @蘑菇头啊
04:24:28  我瞬间想起N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个时候非常爱买这两本杂志,  那篇我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文章大意是:一个男人从小和他奶娘的感情很深,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就和奶娘不亲了,甚至很嫌弃奶娘(大意是这样,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发现奶娘在他心里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就“再也忍不住,猛然扑进奶妈怀中,掀起奶妈的衣服,想再次允吸甘甜的乳汁,却发现.....  -----------------------------  哈哈哈哈 我也看过 难得买次书 还看到这个故事 以后 就再也没有以后了。。。
  回复第18楼,@给我北冥神功护体  小时候看读者 我爸进来瞄了一眼标题 然后抢过去把书撕了  标题 是 爱和身体一起长大  很正常的文章 大人太邪恶了  --------------------------  哈哈,现实版的老爸凶猛  
  @789月夏
13:37:53  读者里头写的后果可严重了 说是一个农村出身的企业家 因为文明习惯不好 习惯重重关门  出去跟人竞争汽车订单的时候被人注意到了 就说是因为中国的车质量不好才养成重重关门的习惯  蓝后咧 汽车订单就归别人了  蓝后咧 作者就是想说咱国人素质不行 习惯不好 不在意细节  那个高贵冷艳哦 我去你妹  -----------------------------  我说咋觉得这篇那么眼熟呢,原来早年蹲坑的时候就看过,对这篇印象深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当时看完了正要找纸,手一抖整本掉坑里了,嘤嘤嘤嘤~~~~~这是借同学的啊!
  俺估计有二三十本读者,都是五六年前买的。内容啥都没印象了。有空抓来看看,难道我也脑残过?!!  
  @小栖息地
08:11:48  另一篇读者装逼文章  作者在家很小资的整理自己的首饰,看到了一个什么什么银手镯。然后就回忆起了自己是怎么得到这个银手镯的。原来作者是在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还是什么地方,看到当地一个腼腆没接受过教育的妇女带着这个镯子,她就喜欢上了,人家不卖,她就死皮赖脸的问人家要,最后用一种很有优越感又带点轻蔑的口吻说那妇女看到钱就把镯子卖给她了。  反正整个文章就是用一种特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来描写的,自己强买人.....  -----------------------------  以前我看红心鸡蛋妹的文章还觉得她油菜花...后面天涯8了她惨不忍睹的情商...  不好意思 忘了红心鸡蛋妹叫啥了 貌似叫神马蔓苏XX...丫说吃红心鸡蛋培养灵性...泥马不知道那是苏丹红么..= =|||
  @小智的小茹次方
07:44:36  回复第20楼(作者:@喜欢吃坚果 于
06:02)  文章扮演的周卫国太汉字了,太猛了。  ==========  这位童鞋提的“文章“…此文章非彼文章呦~  ......  -----------------------------  什么意思???
  N年没有看过我朝的任何杂质了!!!!!!
  ╮(╯_╰)╭
  现在看《V看天下》《人物周刊》《大学生》。话说当年没少看《读者》,还觉得韩2大牛,图杨图森破  
  @我是高个170
14:42:13  回复第15楼(作者:@JRK8888 于
05:05)  凤姐的启蒙读物啊  [消息来自掌中天涯]  ==========  不是知音么,难道我记错了???......  -----------------------------  是《知音》《读者》《故事会》。  也不叫启蒙读物啦!凤姐把他们归类为社会人文类书籍。
  潜水党给这几篇文章炸出来了。
  高一定了整整一年的读者我能到处说吗,现在想想装X味十足
  @映日油菜别样红
10:36:17  我隐约记得还有一篇文章是作者歌颂韩国的公交车系统的,什么在韩国坐公交你根本不会坐反车,什么颜色线路不一样的,什么韩国的公交很人性化的,  不知道谁记得这篇文章  -----------------------------  我记得我记得,我当时还说这P大点事儿韩国人都在折腾什么东西。。。
  @蘑菇头啊
04:24:28  我瞬间想起N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个时候非常爱买这两本杂志,  那篇我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文章大意是:一个男人从小和他奶娘的感情很深,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就和奶娘不亲了,甚至很嫌弃奶娘(大意是这样,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发现奶娘在他心里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就“再也忍不住,猛然扑进奶妈怀中,掀起奶妈的衣服,想再次允吸甘甜的乳汁,却发现.....  -----------------------------  我记得这个!!!!!!!!!!!!!!!  童年阴影啊!!!!!!!!!!!  看的时候明明是黄昏而已,可是看完之后就觉得天黑了……
  马  
  @美猴牌
17:55:16  我是来看大家黑读者的  -----------------------------  我们其实都是故事会的水军,来砸读者场子的 =)
  @有个人喜欢路飞
08:29:34  不看读者很多年,现在除了动感新时代之外,别的杂志都下电子版看了,这年头杂志看不起了看天下十块啊。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啊,我也是啊~~买动心就跟买姨妈巾一样,一月一次,雷打不动啊~话说我好想念动感新势力啊……
  @画秋丝
08:14:12  =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还让我们全班都去看,然后课上5分钟演讲很多都讲读者上面的文章。。。当时我们全班是期期都买,人手一本。。  -----------------------------  我以前的语文老师都不让大家看的啊!!!说这些文章都是误人子弟的啊!!!!我当时还很纳闷.....现在终于明白老师的苦心了...
  以前总是买读者青年文摘,想着这看起来总比故事会有营养高尚多了吧,想在想想以前这想法这是够2
  回复第153楼,@映日油菜别样红  看到这里,我不禁翻找在角落里的蒙了一层灰尘的读者,我不看读者好多年。  下面上雷文,名字为《大卫综合征》  说的是欧美参观者注意是欧美,看了大卫的雕像被艺术的电流击晕了,脸红,心跳,晕倒,接二连三的,全是欧美的参观者出现了这种情况。  接下来话锋一转,作者就问为什么中国的参观者看到兵马俑怎么没有晕倒?  最后,彪悍的作者的感想是:判断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准时,不禁要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级艺术珍品,而且还应用于为数不少的阈值相匹配的观众。  你吗作者神般的逻辑,多会捧欧美人的臭脚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硬是被作者否定了,感情咱们的艺术品是作者眼瘸了看不见啊,变着法儿贬低自己。  --------------------------  脸红心跳难道不是因为大卫没穿衣服兵马俑穿着衣服吗!!!  
  呃,,那个关于乳娘的不是那样啊,,作者的亲生母亲是演员,生了娃怕身体走形找了乳娘带孩子,作者小时后答应乳娘会孝顺她,大了结婚了想把乳娘接回来一起照顾,但是妻子跟亲妈不同意,但是还是接回来了,妻子总是生气,他乳娘找了借口回老家了,等作者再回去看她,好像是拥抱了乳娘发现没有小时后那种感觉,乳娘告诉他得了癌症做了切除手术,掀起衣服给他看!只看到了很大的疤痕,很感动!  
  马一个
  以前初中老师要我们读文章写读后感,就推荐读者和青年文摘,那时候也不给我们看其他小说,看这俩倒是消磨了不少时间,看久了倒看不下去了因为觉得蛮奇怪都是那些套路的文章= =  到现在也有四五年左右没去看虽然大街上书摊都有的买,竟然还涨价我靠。
  @冬末之冰
23:07:47  我也贡献一个  也是一个正室伟大地把贱男让给小三的故事  正室发现贱男有小三以后,去见了小三,小三美貌青春,还嚣张的很,但是正室各种正宫娘娘范儿,各种打压,把小三打压的很自卑,回家后还用语言攻势让贱男觉得愧疚,后来贱男和小三就分开了  这正室做的漂亮吧,够利索吧,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那还能是圣母读者的风格吗?  贱男各种自暴自弃啊,啤酒肚出来了,在家种上花草了,半夜里看着曾经与小三的聊天记录竟然默默流...........  -----------------------------  喷了
  作者:明月弓 回复日期: 11:39:47   回复   我记得读者曾经登过一文章,女主人公的老公出轨了,她花了心思挽回了老公,代价是接纳老公出轨所生的私生女,我晕,这种老公你还要来干什么啊,还要抚养老公的私生女。女主人公刚开始无法接受这个孩子,我当时心想这人还算正常,没料她老公和她老妈都觉得女主不对,太小眼了之类的,对她各种教育啊开导啊,我再晕,你个渣男出轨了不说还把私生女带回来养居然还嫌你老婆没把这孩子当亲生女儿?于是女主在老公老妈的教育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放下心结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孩子,还决定自己不再生育只养私生女一个,最后非常大度地对老公说孩子的生母如果想念孩子了可以随时来看她。。。  -----------------------------  @hobaby
17:40:59  @戴月一号
20:27:21  我也记得这篇文章,我还记得里面的那个私生女叫普普……  现在想起这篇文章,我只能说一句:CAO  ====================  翻出了家里唯一的一本《读者》2006年24期,没想到就有这一篇,叫《我们用母爱的翅膀彼此相容》。......  -----------------------------  小姨还好啦,对姐姐挺情深意重的么,这种事儿其实真有。  当然女主收养私生女还绝育简直是有病。
  这么多年过来,我就明白一个道理,读者是毒药.误人子弟
  回复第18楼,@给我北冥神功护体  小时候看读者 我爸进来瞄了一眼标题 然后抢过去把书撕了  标题 是 爱和身体一起长大  很正常的文章 大人太邪恶了  --------------------------  哈哈哈哈哈  
  @小智的小茹次方
07:44:36  回复第20楼(作者:@喜欢吃坚果 于
06:02)  文章扮演的周卫国太汉字了,太猛了。  ==========  这位童鞋提的“文章“…此文章非彼文章呦~  ......  -----------------------------  果真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啊......
  初中三年每期必买,不他也青年文摘。我们要写读书笔记。那时候觉得故事好励志好温馨哦,现在觉得完全就是瞎JB扯淡。
  上次物理老师还用读者来评论我们没有文化常识啊!!!我的个娘亲!!!
  @人性扭曲了吧
10:04:02  我去!最恶心的就是读者了!!有篇文章是写一个男人最喜欢喝老婆做的白菜豆腐汤,每次喝酒回来也要喝几碗,说那汤平淡无奇但是好喝到无敌!后来男人出轨了,要离婚,可是离婚后怎么都尝不到那么好喝的白菜豆腐汤,就忍不住问前妻。我靠高潮来了!前妻一副牛逼的样子说你以为那汤好做?那不是普通的汤~那是各种肉肉煮的高汤抛弃了肉肉只放白菜豆腐~然后男主角一听,连连说啊你心眼好重你好狠毒!前妻一副得意洋洋解了深仇大恨.....  -----------------------------  这个有印象,当时想,至于么
18:29:15  @我是高个170
14:42:13  回复第15楼(作者:@JRK8888 于
05:05)  凤姐的启蒙读物啊  [消息来自掌中天涯]  ==========......  -----------------------------  哦,知道了,谢谢科普。
  @amberlu515
17:31:51  有一篇文章讲一个女孩,脸上有一大片红色胎记,很难看,所以她自己很自卑,觉得会没有男孩子喜欢她。后来和一个男孩子谈恋爱了,她自己心里也直打鼓,怕男孩嫌弃自己的胎记,所以总是很没自信。直到有一天过马路,还是红灯的时候男孩子就拉起她的手要过马路,女孩反应过来原来男孩是色盲,看不见她脸上的胎记。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不管怎样都不要对生活悲观,生活总会给你惊喜,会有不介意你缺点包容你的人出现(大.....  -----------------------------  这个我也看过,至今记得女孩叫千红,男孩叫无色,我一直怀疑那男孩其实是出家人……
  哈哈。。好久没看读者了-.-  
  @双皮奶真好吃
17:22:14  当时不记得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上看到一文章,讲一女人可怜一个从乡下到城里来找工作的女的,让她到家里当保姆,对她各种好。  结果小保姆勾搭上了他老公,还怀了孩子,然后她就离婚伤心欲绝地带着儿子跑到另一个城市去了。后来小保姆带着跟她老公生的女儿来找她,BALABALA告诉她她老公得病死了她也得了癌症什么的让她照顾她的女儿,然后女主各种怨恨不肯答应。  我当时除了恶心了一下那个三以外,还以为这文章.....  -----------------------------  这年头小三都是真爱,但是谁来告诉我大奶咋也这么不争气了?
  我将一篓子烘熟的小鱼捎到爸爸那里。正是高朋满座的时候,满桌是继母的国宴手艺。我对爸爸使了个眼色,将他熟识的竹篓搁在了一边。他瞪了它一会儿,似乎也愁苦了一会儿,又去和一桌朋友嘻天哈地。  这天父亲醉倒,当着七八个客人的面,突然叫了几声母亲的名字。客人都问被叫的这个名字是谁,我自然吞声。继母美丽的眼里,全是理解,全是理解……  ---------------------------------------------------  人家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块料倒好,觉得自己的妈只会弄咸鱼,美丽的继母是国宴手艺。作者不是女的的话我还以为跟后妈有一腿。  当爹的醉了叫了几声母亲的名字就是很大的恩德吗?我呸。其他客人问这个名字是谁,还tm“我自然吞声”。你亲妈就这么见不得人吗,吞声个屁,还不立马站出来说,那是我妈,我爸爸的原配,我爸被我妈养了十年,现在这个老婆是扒窝的破鞋,来收割胜利果实的淘金小三儿。  什么东西,看见这样的子女简直气死我了
  @2-06-02 18:22:42  我们却都忍不下心对她这么说。我并且陪她上了“探亲”的路,提着那足有二十斤的烘小鱼。只是朦胧听说父亲在杭州一个饭店写作。我们去一家廉价旅馆下榻,妈妈说就暂时凑合,等找到父亲……心里作痛:难道父亲会请你去住他那个大饭店吗?  四月,杭州雨特稠。头两天我们给憋在小旅馆里。等到通过各种粗声恶气的接线生找到父亲的那个饭店,他已离开了杭州,相信他不是存心的,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站,绝对无法追踪下去。我对妈说:...........  -----------------------------  我当时看了这个文章也是各种无语啊  那个男主:既然说一辈子没爱过女主,那干嘛和人家结婚!有病啊!还一副被束缚的样子!难道是女主绑着他打着他逼他结婚的吗!  女主:整体来看就是中二了一辈子。  儿女:俩大白眼狼。他俩妈辛辛苦苦把他俩拉扯大(虽然不给吃鱼),居然还“继母美丽的眼睛里全是理解”,“我们决不会帮她将父亲拖回来,并决定以牺牲她来把父亲留给他爱的女人” 这话敢不敢再贱一点啊!做儿女的咋能说出这种话啊!“我们也看出他在我们身上的牺牲,知道再无权请求他熬下去。”她爹在他们身上牺牲啥了?我咋就没看出来呢!  后来看了作者写的小姨多鹤和天浴,三观都是这种让人完全无法理解的故事啊。  不过她写的十三钗还是不错的。我还听喜欢十三钗这个故事的。。。。
  @ELF全是畜生
08:55:08  其实这书的好处我觉得能提高写作水平,我平时要写点东西发表在系统内的刊物,部门任务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哈哈哈哈,高级黑么?
  @蘑菇头啊
04:24:28  我瞬间想起N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是读者还是青年文摘我已经记不清了,那个时候非常爱买这两本杂志,  那篇我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文章大意是:一个男人从小和他奶娘的感情很深,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就和奶娘不亲了,甚至很嫌弃奶娘(大意是这样,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发现奶娘在他心里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就“再也忍不住,猛然扑进奶妈怀中,掀起奶妈的衣服,想再次允吸甘甜的乳汁,却发现.....  -----------------------------  我也是啊,当时就看的莫名其妙啊!!!  我是个性签名,想禁用或更改请到google商店的安装页面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以便更改或取消  上天涯社区,用Chrome浏览器扩展 天涯助手,谁用谁知道!
  读者里边有很多讲第三者爱上了人家已婚的,然后把地下情描写的那么缠绵痴情,这种二逼文章明目张胆地支持地下情,误导了多少人啊  
  读者坑的不是一个人。上中学的时候全校流行看读者,老师还选些文章出来给我们做作文范例。结果后写出来的文章我现在看了都想吐。
  @一树绿萝
00:54:50  来说两篇我至今印象深刻,无法理解的文章吧。 都是和牛排有关的,小吃货你伤不起啊,伤不起。  第一篇是日本人素质高!有一个叫松下幸之助的人,每天在公司点牛排。有一天松下社长胃口不好,就吃了牛排一个角,没有吃完。然后这个大公司的社长,亲自到后厨说,不是因为换了厨师,新厨师做的不好而不吃的,单纯的因为今天胃不舒服。之后是一大篇议论,1、说什么牛排被端回去,新厨师很有可能因为只吃了一点就受打击,从此.....  -----------------------------  难道被切了一角的牛排是胃口不好的顾客吃剩了端回来的?
  有了读者我都不特地去搜笑话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形计女主人公陈佩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