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阅资料你对劳动人民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有什么感触

大运河(古代修筑的人工运河)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古代修筑的人工运河?? 收藏 查看&大运河(古代修筑的人工运河)[dà yùn hé]
中国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1],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和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曹娥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2-3]外文名Grand Canal解&&&&释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
中国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的总称。号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地跨、、、、、、、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如今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隋元年(605)拓宽开深山阳渎(今里运河),又开,连结洛、黄、汴、泗诸水达于。大业六年(610)拓宽浚深江南运河以达。同时由洛阳附近凿通卫河,经转今天津,全线沟通,长约2,700公里。元朝定都北京(当时称),自公元1283年起以10年时间先后挖通济州河、,并建设,渠化,航程缩短为1,794公里。就是今大运河的前身。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位于绍兴市(越国都城)境内的山阴古水道,始建于。胥溪、胥浦也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相传是以吴国大夫之名命名。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末代君主,在吴国早已攻克楚国、越国之后,挡在他面前的只有齐国,夫差为了北伐,争夺霸主地位,他调集民夫开挖自今向东北,经射阳湖到入淮河的运河(即今),因途经邗城,故得名“”,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吴王此后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前482年,在(今河南封丘西南)率精锐大会诸侯,与晋争霸,结果吴国被越国偷袭所灭。夫差虽然身死,但是他留下来的不仅有的雏形,而且这些运河至今仍在使用,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以南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1)广通渠,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以渭水为主要水源。(2)通济渠,从洛阳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3)山阳渎,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径直向南,到江北的江都(今扬州市)西南接长江。(4)永济渠,在黄河以北。从洛阳对岸的沁河口向北,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纵贯在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天津、八个省市,通达、、、、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利用了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大运河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丹阳段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途经北京、两市及、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浙东大运河,得名自唐宋的,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以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中心点,西起萧山西兴,跨,经过,东至,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位于绍兴市(越国都城)境内的山阴古水道,始建于。时,会稽(绍兴)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西小江,东到东小江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绍兴,皇陵亦在绍兴,浙东大运河绍兴段成为当时的皇家御河,也是重要的通商航道。元代至清代,浙东大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被取代。2002年,浙东运河全线进行改造,2007年底部分通航,浙东大运河绍兴段(绍兴古运河)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点段共有4个,即大运河绍兴段河道本体、八字桥、八字桥历史街区、古纤道,它们是大运河绍兴段最珍贵的闪光点和最具文化价值的地方。  浙东大运河最早兴建于春秋越国都城时期,至今仍是绍兴重要的水运通道。大运河绍兴段申遗的河段由西兴运河、绍兴环城河、绍兴城内运河、山阴古水道和虞余运河等组成。充分彰显了绍兴是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繁荣”的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越中蔼蔼繁华地,浙东大运河沿线,有国务院首批历史名城、越国都城、历史大都会绍兴,有镇海港口舟山群岛,有江南最大的皇陵宋六陵,有写满魏晋风流的王谢兰亭东山,有李白梦中飞度的镜湖天姥山(一夜飞度镜湖月),有著名的浙东唐诗之路(李白、元稹、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武元衡等等,唐代名流云集越州),还有国保单位舜王庙、大禹陵等。大运河分8段:北京市区内称通惠河;区到天津称北运河;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或;临清到黄河北岸称北运河;黄河南岸到称山东南运河;韩庄到称中运河;清江到六圩称里运河;到杭州称江南运河。由于所经地区地势有高低,且无独立的水文体系,河水流向、来源、排蓄等各段不一致。又由于需穿过河床较高的黄河,黄河在汛期最大含沙量可达30%左右,给大运河河道带来了淤塞的危险。
段大运河始于东汉末年,沟通和黄河两大水系,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5市,总长近600公里。
其中,京杭大运河河北段共有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和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3处入选。
孙晶昌说,迄今为止,河北段运河的流向与河道基本没变,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得很好,能有力展示出北方运河的特色,因此,该段是京杭大运河申遗的重要一环。例如,入选的沧州至德州段河道是利用河流走向的弯度来减缓水流速度,这明显区别于南方运河利用水闸控制水流的方法。
孙晶昌介绍说,大运河的所有遗产点、段都需完成准备工作。当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另外,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和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是南运河仅存的两处人工夯土大坝,都采用了独特的建筑工艺。其中,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是由清末民初连镇一谢姓乡绅捐资兴建,坝体为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是南运河结构保存最好的夯土坝。
境内现存大运河主要流经邯郸东南部、、等地。肇始于东汉末期、形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延续至今的运河文化,以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遗存之丰富,在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2007年9月,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启动。2008年3月,成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33个联盟城市之一。是中国古代运河的肇始地之一。
经考古调查统计,大运河遗存丰富,全长141.8公里,流域面积701.5平方公里,是中国大运河中段重要流域,并保存大量与运河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充当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清代中叶后,山东北运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粮米便改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1911年通车,大运河就逐渐湮废。到1949年前山东境内河段和中运河已不能通航。里运河水位不稳,时常决堤成灾。1949年后对里运河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船闸和,并开辟新河道使河湖分开。在里运河的南段开辟瓦铺至六圩港间的入江新航道,缩短了与江南运河间的航程。也经过拓浚和改建。为便利徐州煤炭南运,沿西侧辟了新航道。江南运河原由镇江市区入江,由于河道狭窄淤浅,已改由谏壁口入江,在谏壁建有大型船闸控制水位。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整个大运河,除北京到天津、临清到黄河两段,其馀河段均已通航。正在规划的中国实施后,大运河将是重要的输水线路。已建成的和7个设在大运河上的梯级抽水站等配套工程,已能北调江水至沿线;在江淮地区暴雨形成洪涝时,也能通过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及时排涝入江,保证66万多公顷农田稳产丰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运河还将成为重要。现已开辟苏州至杭州200多公里的大运河旅游业务。大运河最早开凿的一段是以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中心点,西起萧山西兴,跨,经过,东至,全长239公里的山阴古水道,始建于。时,会稽(绍兴)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西小江,东到东小江的完整运河。南宋初年建都绍兴,皇陵亦在绍兴,浙东运河绍兴段成为当时的皇家御河,也是重要的通商航道。
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利用了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
是统一南北以后,将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自江南一直到洛阳的路上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运河以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兴,向南到余杭。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唐代诗人作诗道:“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怀古二首》)但是隋朝大运河在其后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被元世祖所修的(仅古、等河段与隋朝大运河有重合)取代。
隋代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位于中国华北,尤其是地区,在平定期间,为了运兵南下,开始修建运河。待九年()三月平定后,为了将江南的粮食和纺织品运送到北方,又陆续开凿了数条运河。最终形成洛阳为中心,首尾相连的几条运河。
开皇七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元年,开,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东段自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原支流),经、、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隋炀帝大业四年又开,引黄河支流入今至,继溯通今。公元继开江南运河,由今引江水经、、至通。至此,建成以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西接大兴,南通余杭,北通涿郡,全长折今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大运河为后世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大运河修筑成功和此后发挥作用的五百余年时间之内成为沟通沿线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但在大业年间修建过程中过重的劳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使得民怨沸腾,成为的诱因之一。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北京市通州区内,连接、、,并加以疏通而成;
(2):通州区至,利用的下游挖成;
(3):天津至临清,利用的下游挖成;
(4):临清至台儿庄,利用、的水源,沿途经、、、等天然湖泊;
(5):台儿庄至清江;
(6):清江至邗沟,入长江;
(7):扬州、镇江至杭州。从周至隋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继续施工延伸河道。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江南地区,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炀帝即位后,由长安迁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德简称,在今河南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宿县、入淮。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通今北京。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扬引江水经无锡、苏州、至杭州通钱塘江。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船闸。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型),使船舶能安全过闸。运河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通济渠)引黄河水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泄、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在运输组织方面,唐、宋都专设有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运河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淅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11.62亿公斤)。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对外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
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武阳决口,灌南下,夺泗水,从今淮阴。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初期漕运路线,是由江淮溯黄河向西北至封丘(开封北)县中砾镇,转陆运180里至新乡入卫河,水运经天津至今通县,再陆运至大都。这条运输路线不仅绕道过远,且要水陆转运。1282年动工开挖济州河,自今引洸、汶、泗水为源,向北开河150里接济水(相当于后来的位置,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
从济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线有二,一是由济水入海,经至天津;一是由东阿旱站(北)向北陆运200里至临清入今卫河。沿前一路线,漕船常遭海涛风浪之险,沿后一路线每遇夏秋霖潦,粮车跋涉艰难。于是在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至临清开会,长250里,接通卫河。因为会通河位于和淮河之间的脊上,所以在会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门船闸26座,并在淮安设水柜,南北分流,以调节航运用水,控制运河水位。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年,元朝从今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建闸20座。从此,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大运河建成后,元朝专设都漕司正、副二使,总管运河和漕运事宜。但因会通河航道窄浅,水源不足,年漕运量不到10万石。
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对进行了扩建。整修通惠河闸坝,恢复通航;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引入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势高的,修建南旺水柜,十分之七的水,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为使运河免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和避开 360里的黄河航程,明朝先后在年和年,自今山东淮安南阳镇以南的东相继开河440里,使原经、徐州入黄河的原泗水运河路线(今南四湖西线),改道为经夏镇、韩庄,台儿庄到邳县入黄河的今南四湖东线,即线。此外,为保障运河通航安全,还修建了大堤和高邮湖一带的运河西堤,并在运河东堤建平水闸,以调节运河水位。清朝于年,在黄河东侧,约由今骆马湖以北至淮阴开中河、皂河近200里,北接韩庄运河,南接今里运河,从而使运河路线完全与黄河河道分开。明清两代规定运河漕船的载重量为400石。明朝漕船载重吃水不得超过3尺,年漕运量约400万石。清代规定漕船载重吃水不得超过3尺5寸,年漕运量约400万石。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全线南北断航。清朝后期和时期,曾几度倡议治理运河,但因战乱而未付诸实施。
大运河建国以后
成立后,于1953年和1957年兴建船闸和杨柳青、千吨级船闸,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1959年以后,结合,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使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2000万吨,并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唐中期以后,不断爆发战乱,每年通过运河运到长安的粮食由200多万石减少到10万多石。运河的阻塞,使军队无法得到足够的粮食,人民生活很不安宁。的时候,有一次,长安已经缺粮10天了,当江南粮船的消息传来的时,德宗竟感动地对太子高呼:“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3]如今大运河淮安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发挥航运效益。淮安以南至杭州河段,已建成16座通航梯级,其中大型船闸12座。运河及其沿岸河流、湖泊已节节设闸控制,洪水期调泄,枯水期补给,江水北调工程已初具规模。徐州以南河段,船闸年通过已达1370余万吨,年货运量达5500万吨。为适应货运任务的迅速增长,分流煤炭南运,淮安至杭州段的运河扩建续建工程业已开始,将进一步浚深扩宽航道,加建复线船闸,沟通运河至钱塘江的航道,扩大,使运河单向通过能力达到万吨,承担起年运量1亿吨的总货运任务。2011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获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式出炉,会议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方茂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副巡视员肖向红,省文物局副局长刘谨胜出席会议,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关强主持会议。
全国65项遗产点入选申遗预备名单
2014年,“中国大运河”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遗报告,经过多次论证、现场考察和集体评审,形成了专家推荐的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共包括132个运河遗产点和43段河段,其中遗产点有65个立即列入项目和67个后续列入项目;河段有31个立即列入项目和12个后续列入项目。
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遗
据介绍,大运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4]》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涉及8个省()35个地市的大运河遗产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006年,国务院将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法律地位。
据了解,按照2014年申遗成功的要求,我国要在2012年9月将申报文本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审,在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遗准备工作并接受专家评估考察。
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共包括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5]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6]
第一部分:立即列入项目
一、遗产点(共65项)
【北京】  1、昆明湖及绣漪闸  2、广源闸、高梁闸、澄清上闸(含万宁桥)、澄清中闸(含东不压桥)  3、南新仓  4、平津上闸
【天津】  1、
【】  1、红庙村金门闸  2、及军营遗址  3、捷地分洪设施(含捷地分洪闸、乾隆御书《捷地、兴济坝工纪事诗碑》、清代宪示碑、1933年德国西门子启闭机)  4、东光码头沉船遗址  5、连镇谢家坝  6、华家口夯土险工  7、郑口挑水坝  8、油坊码头遗址及险工
【山东】  1、德州苏禄王墓
2、德州  3、临清片区(砖闸&别名二闸&、会通闸&别名会通桥&、临清闸&别名问津桥&、鳌头矶、临清运河钞关)  4、东昌府运河大小码头  5、阿城盐运司  6、济宁枢纽(天井闸、堽城坝遗址、金口坝)  7、南旺枢纽(戴村坝、十里闸、邢通斗门遗址、徐建口斗门遗址、运河砖砌河堤、柳林闸、寺前铺闸、上泉古泉群、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  8、济宁东大寺  9、会通河节制闸群(含23座闸:戴湾闸、土桥闸、梁乡闸永通闸&辛闸&、李海务闸、周家店船闸、七级下闸、七级上闸、阿城下闸、阿城上闸、荆门下闸、荆门上闸、陶城铺闸、戴庙闸、安山闸、靳口闸、袁口闸、通济闸、仲浅闸、师庄闸、枣林闸、南阳闸、利建闸)  10、通惠闸  11、微山县乾隆御碑
【河南】  1、  2、遗址
【安徽】  1、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江苏】  1、龙王庙行宫(不含御码头和御马路遗址)  2、窑湾镇历史街区  3、双金闸  4、清江大闸  5、清口枢纽(洪泽湖引河堤防:临湖堤、圈堰;济运设施:济运坝、塘河&含左右堤&遗址;御黄束清设施:御黄坝、御黄二坝、束清坝、束清二坝、御坝及其顺水堤、临清堤;中运河堤坝:中运河北岸缕堤、中运河南岸缕堤、中运河头坝、中运河二坝、中运河三坝;黄河故道堤工:黄河北岸格堤、缕堤、黄河南岸缕堤、汰黄堤、顺黄坝堤;里运河旧道堤坝:里运河左右堤遗址、盖坝、头坝、二坝、三坝、四坝、五坝;转水墩:康熙旧大墩、新大墩、乾隆新大墩;码头三闸:惠济正越闸、通济正越闸、福兴正越闸;御制重修惠济祠碑)  6、(包括险工、救生桩、水志、信坝、碑刻等)  7、吴公祠  8、镇水铁牛(高良涧铁牛、邵伯铁牛、三河铁牛、高家堰铁牛、湾铁牛)  9、  10、  11、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仅门厅)  12、扬州盐业历史遗迹  13、  14、邵伯古堤  15、邵伯老船闸  16、邵伯码头  17、  18、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不含博物馆)、淮安府衙正堂、镇淮楼  19、丰济仓遗址  20、清江浦楼  21、淮安钞关遗址  22、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  23、西津渡古街  24、清名桥历史街区  25、盘门
【浙江】  1、分水墩、落帆亭(不含杉青闸)  2、  3、南浔镇历史街区  4、杭州凤山水城门遗址  5、杭州  6、洋关旧址  7、通益公纱厂旧址  8、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桥西历史街区、杭州小河直街历史街区)  9、水利通判厅遗址(含乾隆御碑)  10、西兴过塘行及码头  11、清水闸(不含管理设施)  12、永丰库遗址  13、宁波水则碑  14、宁波
  二、河道(共31项,其中需要细分的14段河段用*注明)
1、通惠河段主线
2、玉河故道   3、长河   4、北运河段主线*   5、南运河段主线*   6、会通河段主线*   7、小汶河   8、中河段主线*   9、淮扬运河段主线*   10、宝应宋泾河  11、宝应明清运河故道   12、  13、邵伯明清运河故道   14、古故道(邗沟东道,扬州城区段)   15、镇江城区运河故道   16、常州城区运河故道   17、无锡城区运河故道   18、现京杭运河无锡至苏州段*   19、苏州城区运河故道   20、现京杭运河苏州至吴江段*   21、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   22、杭州中河-龙山河*  23、頔塘东段(平望-南浔,含頔塘故道)*   24、浙东运河主线*   25、卫河(永济渠)段主线*   26、通济渠—荥阳故城段   27、汴河遗址商丘南关码头遗址段   28、汴河遗址百善老街及柳孜码头段   29、汴河遗址宿州段   30、汴河安徽泗县-江苏泗洪段*   31、淮河口段*     第二部分:后续列入项目
一、遗产点(共67项)
【北京】  1、(含御制通州石道碑)  2、通运桥  3、汇通祠  4、  5、白浮泉
【天津】  1、十四仓遗址  2、石家大院
【河北】  1、朱唐口险工  2、清真寺  3、
【山东】  1、德州码头(含码头、德州仓储)  2、会通河古桥(月径桥、迎春桥)  3、临清舍利宝塔  4、河隈张庄明清砖官窑遗址  5、聊城山陕会馆  6、太和桥  7、漕井桥  8、济宁河道总督府遗址  9、台儿庄月河段古码头群  10、济宁浣笔泉遗址和泉林
【河南】  1、云溪桥  2、合河石桥  3、枋城堰遗址  4、百泉和卫源庙  5、荥阳故城  6、北宋东京城遗址  7、洛口仓遗址  8、
【安徽】  1、柳孜镇遗址  2、花石纲遗址  3、濉溪县百善镇运河河道遗址剖面
【江苏】  1、宿迁大王庙  2、清江清真寺  3、  4、  5、南门大街历史地段  6、遗址  7、  8、镇江虎踞桥  9、常州  10、常州  11、  12、常州广济桥  13、苏州  14、苏州  15、苏州  16、苏州  17、吴江  18、吴江  19、  20、宝带桥(苏州)  21、  22、无锡黄埠墩及西水墩  23、苏州觅度桥水文观测站  24、吴江古纤道
【浙江】  1、(嘉兴)  2、(杭州)  3、(杭州)  4、历史街区  5、嘉兴文生修道院和  6、杭州运河古桥(隆兴桥、欢喜永宁桥、桂芳桥)  7、龙山闸旧址  8、三塘五坝遗址  9、(绍兴)  10、大小西坝  11、绍兴曹娥江两岸堰坝遗址  12、虞余运河水利航运设施(含五夫长坝及升船机、驿亭坝、西陡门闸坝遗址)    二、河道(共12项)
1、陶城铺运河
2、仪扬运河  3、  4、丹徒河  5、古新河  6、余杭塘河(仓前—杭州)  7、永济渠遗址  8、百泉河  9、通济渠—洛河隋唐洛阳城段  10、通济渠—洛河洛口段  11、汴河遗址北宋东京城段  12、汴河济阳镇段[6-7]上,中国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8]
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首批选择了58个遗产点和27个遗产段,总长度1011公里。[9]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杭大运河开凿年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