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优势文化建设道路的优势有哪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理论探索_思想理论_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核心提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也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决定》对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部署,为文化改革发展“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指明了战略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实践抉择与自觉理论探索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依靠力量、科学发展路径、改革创新动力,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
  [作者简介]朱康有(1967&),男,山西平陆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也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决定》对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部署,为文化改革发展&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指明了战略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及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与现实高度,综合世情国情,艰难实践抉择与自觉理论探索的结果。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道路的抉择。我们的文化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在进入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是一个后发国家。如何选择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现代化中的文化抉择实质上是现代化的深层难题,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条主线。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在一个个政治精英集团的带动下,逐步走上了由发展器物层面到改革政治体制,再到变革制度与文化体系的艰难探索之路。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由科技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民族自觉渐次进入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现代化自觉的新阶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潮进行了大辩论,社会主义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选择,越出了单纯的文化范围,被赋予了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意义。毛泽东在回顾中国近代百年历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70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只有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根本解决了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基础上,以先进理论为引导,唤起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伟大觉醒,最终突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复兴之梦日渐清晰,中华文化的振兴终于有了现实可能。之后,新民主主义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强国之林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文化又让中国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其显著的标志就是文化力的作用日益巨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政策看作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强调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并进而提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术语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正是在世界文化发展大势这一时代要求和背景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中,文化逐渐成为产业、进入市场并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文化的全面发展启动社会的变革进程,这是一条具有持久内在动力和后劲的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党的领导人的一系列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鲜明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重大决策。
  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把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把中国变为一个&文明先进的国家&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具体来讲,一是指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具有重大作用,文化战线、文化运动、&文化的军队&对于战胜敌人具有重大作用,发展文化教育、建设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在新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二是在论述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号召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三是提出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学术文化的重要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发展方法。这些重要论述,奠定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总结以往文化建设经验教训、启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时候,邓小平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快,&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具体来说,一是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两手都要硬,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对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进行调整,提出了&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提出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三是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改革开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些重要论述,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江泽民着眼于文化建设新的形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强调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推进改革,越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根据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深入交融的发展趋势,作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论断,把先进文化纳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认为建设先进文化与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二是提出理论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三是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倡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些重要论述,继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更加具体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而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二是提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着力破解文化改革发展难题,不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从理论上探索出一条符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尽管表述不同,不同时期关注的重大问题也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总是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突出作用,坚持文化建设的指导方向和群众立场,及时地把对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和基本要求的认识转化为党的文化方针和政策。[1] 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文化领域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根本,抓住了文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抓住了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重大原则,对于增进和丰富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开辟文化事业的辉煌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十六大以来进行的文化领域一系列改革,从实践层面讲,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理顺了政府、市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从理论层面看,确立了文化的&生产力&基础性地位和&软实力&的战略功能,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升了人们对于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以此为标志,我国社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空前高涨,对文化的认识由此上升到新高度,展现了一条迈向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灵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即核心价值观。它给整个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是非、善恶、美丑、真伪、好坏的判断标准,并通过社会教育使其内化为整个民族的正义感、羞耻感、审美感、是非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塑造国民的健全人格,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传承、不断深化升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没有价值体系的强劲确立,文化便缺乏力量,便没有文化大国,也没有文化强国。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力量。文化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历史充分表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精品力作要靠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社会主义文化,是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在文化建设上,就要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及时总结提炼和积极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样式,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升华提炼,文化潮流的引领带动,还是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再发展,都离不开专门的文化人才。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必然要有一批大师和大家来支撑;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要有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就要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
  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径。&科学发展&主要解决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在文化布局、文化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所以,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只有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树立长远眼光、系统思维,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配置,才能增强文化发展的后劲、提高文化发展的效益。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动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古往今来,没有不开拓、不创新、不突破而能成为文化强国的特例。只有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在交流交融中开创出一种&外之既合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在发展水平上胜人一筹。所以,应当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拓与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应当沿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奋发开拓进取。
  (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及软实力是国家现代化的左膀右臂,是承载国家综合国力的两个车轮。全球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运用文化战略去配合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认识到文化软实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硬实力&的合法性、感召力和影响力。这里主要从国际层面谈谈增强与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消解和平发展道路上的认同难题。中国在21世纪的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但在中国物质实力获得前所未有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猜疑、顾忌、恐惧,&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其根本原因在于,由于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化的曲解、误解等不支持不认同现象,已经构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的严重困境。如何从文化角度来消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担心,缓解和破除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困境,是成功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变量。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意构建和平发展的文化战略道路,不仅要有&硬权力&的储备,还要具有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恰当的文化战略来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在&软权力&的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适时拓展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疆域。只有当一种文化广泛传播时,软实力才会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传播得越广,潜在的软实力就可能越大。由于文化具有可交流性和可传播性,世界大国就能够利用其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起远远超出其本土和周边地区的更为广泛的文化疆域。文化战略疆域的拓展,并非总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其实质是大国强大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客观反映。中国的和平发展自然包含着文化疆域的拓展问题。应采取积极而非被动的战略策略,推动中国文化产品、文化理念走出国门。在让世界尊重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同时,在让世界尊重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之时,也要尊重并倾听今天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和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稳步推进和平发展中的文明复兴。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文明复兴是同一过程不同侧面的体现,两者相伴而生。胡锦涛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所以,当代中国不应当仅仅是五千年华夏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同时也应当是华夏文明对于当今和未来世界文化发展道路新的开拓者和创造性文化成果的提供者、新文化资源的涵养者,对于人类文明应当作出新的贡献,能够在国际文化事务和世界文化发展中拥有应有的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文明复兴是同一过程,中国发展将具有文明史意义。文明复兴有助于重塑中国的大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基础,从而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二)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
  文化的原创力是根本,否则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将流于形式,而文化传播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来自发达国家富有新意的令人惊叹的文化产品、营销和服务形成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相比之下,我们在文化产业化发展方面还缺乏创新能力。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这里主要谈一下激发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内容上的发展创新。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文化内容创新需要用心灵来培育呵护。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能见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名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这方面我们吃过苦头。以前由于没有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忽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主观能动作用,如建国后有一段时间像搞政治运动一样发动文艺&大跃进&,严重违背了艺术生产的规律,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危害极大。现在又要防止把文化单纯当作经济、当作产业来抓,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原创力来自其个性、素养、底蕴。没有原创力,只能模仿别的文化,必然走向停滞,导致文化内容的空心化。需要指出的是,精神文化领域的创新,往往凝聚了独特的&高峰体验&式的创造活动,尊重这种个性发挥的文化机理,就是尊重精神领域的创造规律。
  锻造提升文化品质。文化内容创新需要以品质来保证优秀。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素养的深层建构、积淀与发挥,包括知识、智力、思想、信仰、意志、品德、情感、技能、情操等方面。其中核心的价值观是根本的标准,决定着人的爱憎取舍,决定着道德价值模式、是非善恶等意识。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有品质的文化,能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成为进步的基点;成色不足、品质低劣的文化,使人堕落,往往是心灵的枷锁、进步的桎梏。当前,一定程度上出现的社会信用危机,与文化的价值引导不足有密切关系。&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路途上,如何提升文化品质,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考题。既然是精神深层领域的建设,那就不只是唱歌跳舞、雕塑景观等浅层的文化表现形式,更应注重深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等理性文化基础建设。
  弘扬&古今中外&法。文化内容创新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古今中外&法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一次讲话中提出来的,又叫&历史主义的方法&。所谓&古今&,就是从时间的角度把文化及其传统看作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所谓&中外&,就是从空间的角度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当代最先进、最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有机地综合起来,达到浑融无别的境界。徐特立曾经通俗地介绍过这一方法,他说:&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象吃牛肉也好,吃狗肉也好,吃下去了,把它变为我的肉,这就对了,绝不是说吃了狗肉我就变成了狗肉。&[2]P89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不光要增强实力、创建新内容,还要会&维护&。早在2004年,中央已把国家的文化安全列为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并列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来安排和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几次提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示我们要从国家文化发展的全局来认识这一问题。
  维护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如同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物的平衡和生命的延续,文化多样性维系着人类的文明绵延。反之,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化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任何民族文化都是该民族生产、交往及各种实践活动长期发展、不断积淀的结果,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因此,世界文化大会的宣言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的尊严和价值。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国家实质上还把文化做为一种可操作的政治资源,为实现西方的战略利益提供依据,寻求其霸权主义行为的合法性,使其新殖民主义通过文化途径获得道义和法律依据,运用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和制约世界事务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我们一方面应在适当时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保护自身文化市场和文化利益,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世界文化新秩序,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文化安全的维护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相混淆,避免因简单而盲目的自我封闭而排斥一切异质文化的可取之处。
  强化文化认同性。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黏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是一种更为基础性、稳定性、深层次的战略要素。文化认同的削弱将导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弱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文化认同,这种文化的价值意识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稳定性、内聚性、亲和性和排异性均十分明显,一旦确立,便会对民族性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持久统一中,文化认同始终是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周易》早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知,西晋文学家束晳提出过&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治国方略,清代诗人龚自珍发出了&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注重&文化立国&的历史传统,为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纵观历史,当统一的阻力重重之时,文化认同的力量更能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增强国际话语权。民族话语权,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信息交流过程中自主传播本民族文化信息的权利。丧失话语权,只能做文化的看客和观众,任凭别人的误读、歪曲、丑化,除了保持缄默以外无任何作为。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受传者的头脑,谁就会成为网络道路上的霸主,赢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们的文化安全战略的建构应当是一个积极的主动性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即要从总体思路上明确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设计与路径选择,积极主动地妥善回应外部关切。
  总之,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中,文化由于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族得以传承、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因而成为深层次的国家安全。建设强大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既要筑牢有形的&钢铁长城&,更需要筑牢无形的&心理长城&。
  [参考文献]
  [1]陈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文化建设的&&学习《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的体会[N].人民日报,.
  [2]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陈叶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1新​版​教​材​改​动​较​大​,​本​课​件​依​据​新​教​材​编​写​,​内​容​很​新​,​紧​贴​课​本​,​实​用​性​强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0.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第09版:理论纵横
| 标题导航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二)
&&&&&&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这,为我们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和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共建民族精神家园之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道路,是一条先进文化建设之路,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道路,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即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发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作用,始终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主义文化既符合人民群众共同愿景,又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这一道路,还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即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注重改革束缚文化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注重推动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注重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注重鼓励文化创造和创新,形成文化发展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宏伟目标指引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阔步前进,始终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创造性,为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共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固本之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这一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灵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精髓,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理论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精神文明建设、道德素质提升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中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基本内容。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基础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固本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人民的头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行动,必须致力于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坚定广大人民的理想信念、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必须致力于用富有中国特色和富于时代特点的优秀作品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凝聚全社会的共识、鼓舞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全面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共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的发展繁荣,有赖于文化生产力的全面释放和文化创造力的全面迸发,而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则有赖于文化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为文化的生产、创造和传播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真正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我们切实按照党和国家确定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业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从而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是共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动力之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通过抓好“四个结合”,来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活力:一是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为着眼点,以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为着力点,既确保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又确保文化创造源于群众、服务群众、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这是保持文化创造活力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动力所在。二是要把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在发掘和弘扬深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彰显和坚持民族特性的同时,扩大文化的对外开放交流,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传承创新、主动吸收借鉴优秀成果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创造性。三是要把凸显社会主义文化共性和发挥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优势结合起来,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注重保护并发展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以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样式。四是要把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与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社会效益导向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来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发展。&&&&(执笔:肖国安&赵猛)&&&&&&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贺全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传承创新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这就为我们长期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前进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正确方向。&&&&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是党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党的十八大最大政治特征和重大理论创新,就是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把它写进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彰显了我们党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政治品格。这是党的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从现实性来说,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系统性和坚定性。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把它作为具有前瞻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族宗教工作、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把它作为指引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贯穿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因此,长期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作了新的深刻阐述。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并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开辟了当代中国长期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以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根本支撑,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基本理念,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精神动力,以推动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以其创新的思想成果、重大的理论贡献、不懈的实践追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树了新的理论丰碑,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思想元素,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篇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的必然要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凸显,广大人民利益诉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在新的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以宽阔的世界视野、先进的价值理念、科学的求实精神、卓越的前瞻意识、坚定的人民立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形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方略,深入探索在激烈国际竞争、重大社会转变、复杂利益格局调整条件下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升华到新的境界、新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推动我们党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成为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锐利精神武器,激励全国人民胼手胝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作者系省直党校教授、硕导)&&&&&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谭跃湘&&&&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上,突出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第一次明确要求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的突出亮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过去10年,我国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的稀缺程度不断加大,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提高与现实环境状况堪忧的矛盾日见突出,以拼速度、拼资源、拼环境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更加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更加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更加考虑代际交替的可持续性。从过去侧重考核物质指标,转向注重考核人本指标;从过去侧重数量指标,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指标;从过去侧重速度指标,转向注重协调发展指标;从过去侧重近期利益指标,转向注重可持续发展指标。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兴国之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准确把握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2007年第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我们党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实践上不断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在丰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在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在明晰,为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来看,把握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明确立足点,即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立足点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就是说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而不能以单纯追求速度为目标。只有真正有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发展,才是人民之利,人民之福。二是要把握着力点,即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这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和基本指向。有新的体系、新的动力,就会有新的活力和新的优势。三是要抓住关键点,即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关键点就是画龙点睛之点,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画龙点睛之点就是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永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说,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为支撑,有利于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落实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和选择,是一个可以和应当发挥主动性的客观自然历史过程。作为客观自然历史过程,经济发展方式总是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形势联系在一起,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条件和形势,就会要求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和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可以和应当通过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条件、形势和规律的要求,自觉推进旧的经济发展方式演变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认真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顺应现代化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关键,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基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突破口,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依托,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平台;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契机,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拓展空间,切实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作者系省委讲师团副主任)&&&&&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刘建武&&&&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吹响了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号角。&&&&党的十八大掀开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长期以来,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基本上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别是工业、农业等方面入手,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城镇化等。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首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全局性战略高度出发,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进行集中论述,系统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而且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质和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可以说,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言书,掀开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搬用,只能在实践中探索。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条道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面对资源环境日趋严峻的形势,在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反思、在总结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就要走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极大丰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升华。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而且明确了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理念要求、政策保障和根本方法。走文明发展道路,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变革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十八大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前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面对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图景的新描绘。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过去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工业化、城镇化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预计今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中国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但是,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人们的环境焦虑、健康状况、生态期盼也随着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让人民群众不仅过上更加富裕而且更加美好、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课题。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秀美中国。党的十八大描绘了未来中国发展的秀美蓝图,鼓召我们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一个美丽中国。&&&&(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邓秀华&&&&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进程中,&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依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是法治湖南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制度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防治权力腐败。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我们既应贯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原则,也应实行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制度。为了从源头上防治权力腐败,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的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二是要推进行政审批等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要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建立并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要加大对公职人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问责力度。&&&&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权力运行的法治化轨道。法治的精髓是权力的行使要受到法律规则的约束,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官员们的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控制。毋庸讳言,当前,我们用以约束权力的法律、规定、制度,还有失灵的地方。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信仰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培育他们的现代法治精神。法治有赖于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让法律成为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增强其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二是由民众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民主手段有效地控制和约束政府权力。如通过选举、权利保护、社会舆论等手段迫使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依法对人民负责。&&&&推进政务公开,多层面开展对权力的社会监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是人民授权的,必须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一是开展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我们要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原则,要求所有政府工作都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二是加强媒体等多层面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政协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确保司法公正,抓好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工作。“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保证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一是加强国家司法机关对权力的制约监督。这主要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律对国家机关、国家公职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予以惩处。其主体是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其实质是以法制权,用法律来保证国家公共权力的正确运作,规范公职人员的权力行为,防止国家公共权力越出法治轨道。二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十八大报告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为此,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组织部门的任务不只是处理案件,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要依法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
& .CN, Geo Info. All Righ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