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名人穿越了撒哈拉沙漠 三毛

袁国映揭秘喀纳斯湖怪
&&&& 袁国映是中科院新疆分院科学家,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新疆生态学会理事长。 1939年10月生于甘肃张掖,1962年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 袁国映曾先后从事过土壤地理、遥感、“三废治理”,野生动植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年参加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科学研究项 目30余项,出版专著10本,发表论文、文章250余篇。主持或参加的课题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种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为享受国务院津贴有贡献科技专家。&&&&& 2001年冬乘单峰驼穿越北非撒哈拉大沙漠,行程100天2353公里,是徒步穿越撒哈拉中心的第一位中国人。&&& &2005年中央电视台进行过水下直播揭秘新疆喀纳斯湖“湖怪”的节目,袁国印就是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之一。
·新疆的冰雪游,必须是冰雪加风情,把我们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情和冰雪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办出好效果,如果只靠冰雪和东北没有竞争力。——毕亚丁
·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文化;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差异。——毕亚丁
·我称新疆是一个“鬼”地方,所以内地朋友也就把我称为“老鬼”,我这个人从来是很透明的。——毕亚丁
·达瓦孜已经打破了年龄极限。赛买提的爷爷70多岁了还在走,只要他有平衡能力,就没有问题。——赛买提·艾散
·2岁的孩子,语言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被阿迪力的表演所感染,就从葡萄藤架子上开始他的达瓦孜。——赛买提·艾散
·石河子是我们从地狱里头捞出来的天堂—张立斌
·其实也也是旅游狂,可是我没有条件,生计的根本性问题还没解决呢 ……旅游都是憧憬!——00
·新疆,始终保持着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原始又最瑰丽的梦!——猜猜我是谁
·李俊的经历,教会我对前方的路抱以乐观的心态,不满足于现状去努力拼搏!——亚心网网友
·在楼市普遍低迷的今天,新疆的房地产公司应该怎么做?是跟风降价?还是提高质量服务?——亚心网网友
·英刚是锡伯族人的骄傲!——亚心网网友
·能把兴趣爱好都做这么成功 不是一个牛字可以概括的了的!——亚心网网友
网友想知道:为什么今年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科考团对罗布泊进行考察?
这次罗布泊科学考察主要偏重哪些方面?
袁国映对于这次罗布泊科考有哪些准备?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袁国映对此事件有何看法?
神秘“罗布泊”背景:
罗布泊地图
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从中穿过。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飞机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
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
中国2008罗布泊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团成员之一:中科院新疆分院科学家袁国映于今日16时做客亚心网,为网友解密梦幻罗布泊的诡异之谜,还记得2005年中央电视台进行过水下直播揭秘新疆喀纳斯湖“湖怪”的节目么?袁国映就是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之一。请享用亚心网为您奉献的“揭秘喀纳斯”科考大餐!
袁国映与主持人付华谈起此次科考背景 亚心网记者/李甫青 摄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欢迎亚心网网友在线关注亚心网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期间特别开设的:《我这30年》百位新疆名人系列访谈节目。今天亚心网直播室请来了在新疆富有盛名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同时也是罗布泊和喀纳斯湖怪等领域都具有发言权的一位专家:袁国映老师。首先代表亚心网的网友向袁国映老师问一声好。(16:0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谢谢。(16:03)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先给亚心网网友简单介绍一下袁老师,袁老师现在是我们自治区环保科研所的副所长,同时也是一名研究员。他这三十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生态环境的研究工作,编写了《新疆野生动物》等书籍,同时袁老师还主持参加了新疆八个自然保护区的考察,也可以这样说:袁老师是我们自治区环保科研的带头人。(16:04)
神秘罗布泊掠影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袁老师,这次国内组织了阵容非常大的科考团,专门赴罗布泊做一些科考方面的调研,您是其中的成员之一。我们亚心网的网民非常关心。因为罗布泊在我们新疆有着特殊的意义,您能不能谈一下,这次科考主要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16:05)
此次科考汇集国内各领域顶级专家:气象、历史、地貌、沙漠、考古等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一次科考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夏训诚研究员牵头组织的,就是组织了国内各个领域比较顶级的专家参加的,比如说气象部门的、生态部门的、历史的、地貌的、沙漠的、还有考古的,就是有15个领域方面的专家参加,这个比较广泛,比如我说是从事自然保护区野骆驼保护考察的。是一个比较综合型的科考和摄影,其中有15个片子,就是每一个片子都是一个内容。。(16:06)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亚心网预告袁老师将要作客直播室的这一段时间里,已经有一些网友提出了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今年这个时候组织这么大规模的科考团呢?(16:0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今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在1978年我们全国在邓小平主席的指示下,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就提出来科技的春天来了。因为在这之前,知识分子在很大程度是受到一定压制的,在这个会议之后,国家明确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也明确了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就把知识分子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国家也开始重视了知识分子。(16:08)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们第一次组织了科考托木尔峰科考工作(天山最高峰),原来得了500万特等奖的刘东生先生就是我们的队长,那一年在托木尔峰登山科学考察。那一次科考是有政治目的的,那一次组织科考主要是当时所谓的苏修就把托木尔峰是他们的峰,但是按照《尼布楚条约》这个峰是属于我们国内的,这个科考以后,我们发表了各个方面的文章,他们就没有再吭气。因为受到我们两国条约的约定的,主要是在政治上有一个政治意义,就是在1978年的时候进行的一次科考。。(两国条约: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16:09)
1980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时 袁国映正在喀纳斯考察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其实说到1978年,正好是三十年前我们改革开放刚开始,三十年后我们又组织了这么一个科学考察。在其中,我们和苏联也有一些领土方面的纠纷,包括这个方面。其中就有罗布泊,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提我们在新疆非常有名、也非常有特殊意义的科学家---彭加木,他就在罗布泊失踪了,在当时也是哄动一时的新闻。(16:10)
死气沉沉的罗布泊,蕴藏着无数难解之谜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袁老师您对这个事件是怎么看待的呢?(16:11)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1980年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织的罗布泊综合考察,也是对罗布泊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考察,那一次彭加木是队长。我那年没有参加,只是从侧面做了一些工作,当时我们正在喀纳斯保护区进行综合考察的时候,就听到彭加木在罗布泊出事的消息,彭加木他是搞物理化学的一个科研员,但是他对科学考察非常的积极,他组织了这次考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后出了一本书,这本书进行了改编重新出版后,得到了国家的二等奖。(16:12)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这次科学考察,袁老师应是间接地参加了那次活动,那么袁老师再出发前做了哪些准备,大概什么时候出发的呢?(16:13)
袁国映解密“喀纳斯湖怪”:和恐龙无直接关系 实质是鱼或其他软体动物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因为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项目,并不是大家一窝蜂都去。而且去的还有三个电视台要配合,要做不同的考察,比如说进行一些挖掘,进行一些研究,是这样进行的。我参加的是野骆驼的考察,我们安排的稍微靠后一些。因为他们主要是从若羌、库尔勒做西面的工作,而我们新疆的野骆驼主要分布是在南面、东面和北面,我们大概12月8号左右到罗中进行考察的。(16:14)
罗布泊风光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提到了我们新疆比较神秘的区域,说完了罗布泊,那么就不得不说一直是悬而未决的一个迷,喀纳斯湖怪。根据化石来考证,我们新疆的古生物种群,其实在喀纳斯附近没有找到非常庞大的,比如说古恐龙遗迹的。但是准噶尔盆地有,而且奇台也有。(16:1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在我们北疆就有好几种恐龙。(16:17)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有一种说法就是,我们喀纳斯湖怪只有二十万年的历史,按照我们一般的常识就是,恐龙一般在6500万年前已经灭绝了,从这个时间和空间来推算的话,这个湖怪可能跟我们的恐龙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是我们的中外科学家,包括我们一些关于这一领域的专家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的袁老师也参加过多次这种科考活动,民间的一个说法就是,可能这个是一个旅游景点,就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编撰出来的,但是也有网友拍摄的视频出现在网络上,那么作为专家,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喀纳斯湖怪的呢?(16:19)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首先我们不要把湖怪跟恐龙联系在一起,湖怪可能是跟恐龙有关系的生物,也可能不是。湖怪就是湖中的怪物,可能是鱼可能是软体动物,也可能是其他的动物,就是比较奇怪而已。就比如说一个人长的太高了,就是一个怪人,这都是一个道理。(16:21)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至于喀纳斯里的是什么东西呢?一些视频上已经拍到了一些东西,也看到了一些东西,这是科学客观的存在,也是确实存在的东西,很奇怪。为了探究湖里得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在1980年第一次进行喀纳斯综合考察的时候,我在湖边待了两个月,当时就有老乡说,湖里有湖怪,很大,就是能够吞牛吐马,当时这些类似的故事有好几个,我当时听了也不相信,那有那么多的怪物,我就觉得可能是说着玩的事情。(16:22)
探解新疆喀纳斯湖怪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其中有几个不怕冷的人,还曾经游过两三次泳,在这两三个月时间当中,我们也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动物。但是到了1985年,我在阿尔泰山生态科学考察的时候,我在湖边就听到一个新疆大学去的一个考察队,他们搞是保护区的规划,在给我们说,湖里发现大鱼了。(16:23)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最大的鱼头有212汽车大,212汽车跟吉普车一样大小。我当时一听,根本不信,但是第二天早晨的时候,我们就在骆驼山看到一片片红色的点子。我们就说,那么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大鱼,我拿过一个望远镜去看,发现每一个红色的点子都是一个个的大鱼头,很清楚就是一条一条的一群大鱼,开始的时候大概七八条,大概在12点的时候达到了五六十条,有大有小,但是那些鱼基本上都是单独活动的。(16:24)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据您目测,您通过望远镜看到最大的一个鱼有多大呢?(16:25)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当时距离特别的远,我就进行拍摄和照相,为了进行一个比例,我就把湖边的树叶照上,就可以大概的看出有多大。我与他们新大之前发现的进行了比较,估计最大的有15米。(16:2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也有一些人说,大鱼有两个公共汽车长,这是他们当时的估计。我也没有注意这些,我们下山的时候,碰到几个记者聊起了这个事,我们就说在喀纳斯湖看到大鱼了。因为记者很敏感,他就说,袁老师你说说到底是什么鱼?我也一下子敏感起来了就说:“这是新大老师看到的,你们问他们去。”(16:27)
袁国映做客亚心网直播室,畅谈新疆喀纳斯湖怪 亚心网记者/李甫青 摄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些记者不同意,我就把这些情况给他们大致说了一下,这个鱼长度在10米以上。晚上的时候,记者就打电话来问我到底是什么鱼。这个记者非常重视这个到底是什么鱼,他就说,我查了好多资料,就知道有好多种大红鱼,到底是哪一种大红鱼呢?我就说了,确实有好多种大红鱼,但是据我判断能长的那么大的只能是哲罗鲑。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轰动了中国也轰动了世界,有二十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来进行考察,但是当时这个喀纳斯是进行保护的。(16:28)
亚心网现场直播:当时有一个日本的钓鱼队,钓到了一些不到1米长的鱼,我想是他们比较的精明,可能就是以钓鱼的名义来进行科学考察的。。(16:29)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从我们第一次的喀纳斯科学考察队,到现在我们新疆针对喀纳斯不仅考察了湖怪,还有自然方面,生态方面的考察进行了多少次?(16:30)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据我所知的,不同的考察队,不同的调查,大概有十几次了。(16:31)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您去了几次呢?(16:3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去的次数很多,但是不是专门为这个事去的。我专门去的就是三次,第一次是1980年,第二次是1985年,当时是森林生态考察,顺便去的。我去年又专门去了一次,就是我组织的,也是自己花钱去的。当时我发现了本来可以震动世界,但是最终又没有震动世界的消息。(16:33)
喀纳斯突遇奇景:平静湖面上 惊现黑色塑料布状大鱼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号,我去参加喀纳斯的一个评审会,第一天开会,第二天就参观湖泊。我们上山了以后,我借了一个很贵的相机,30多个代表顺着山脊往上走,我每次去都一边走,一边看湖面,希望能够看到一些什么东西,但是一直到山顶都是干干净净的湖面,什么都没有。(16:3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等到其他的队员下去的时候,我不甘心,我就再走一走,再看一看,在山顶没有什么发现,我再往下走的时候就突然看到好像有东西了?我仔细一看,是一条黑色的塑料布铺在湖上(我当时就以为是一条黑色的塑料布),大概是倒过来的弓字形。我就说,为什么把塑料布铺在湖上干什么呢?根本没有想到是鱼,因为这个颜色就像是一个黑色的塑料布,我当时就想照上一张吧。正在想的时候,旁边四个男的一个女的说到,这个是动的。(16:35)
风景如画的喀纳斯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他们的话一下子就把我给惊醒了,这是不是一条大鱼吧,我就仔细看了几秒钟,这个非常的像一个塑料布,就是在太阳地下一道一道的背光,我就想赶快照吧,然后再进行分析。然后我就照了四个白色的点子,我就知道是四条大鱼,当时我后悔极了。(16:36)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如果你拍摄的话,应该有充裕的时间的。(16:38)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是的,我现在后悔极了,我当时也很生气,风正好起了,把鱼给吓下去了。我当时看的很清楚,当时风形成的一条波浪,就把鱼吓下去了,这个鱼下去的时候就形成了V字行的波纹,因为只有鱼下沉的时候才能形成V字形的波纹。。(16:39)
袁国映:喀纳斯现在至少有8条124米左右长的水生脊椎动物 可能仍是哲罗鲑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一直到了2年以后,这个事情结束后,2005年我出版了一本《喀纳斯湖怪之迷》,我把这些照片都附上了,而且我把看到的一些鱼的形状也画上了。我在书里说,喀纳斯湖的鱼有20米以上,原先我说是10米长的时候,很多人就说我造谣,而现在我就有依据了,我说有20米长。(16:40)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再后来号我们生态学会组织了一个科普旅游团体。我们去了以后,就调了一个15米的船,然后把它停在上次鱼停的地方,我拍摄完以后,进行了一次大致的对比,因为这次湖岸的形状还有湖边的树都有。我进行了分析以后,吓了一大跳,一对比上一次的分析,这个鱼两个背鳍的长度是将近七个15米船的长度,就是113米。(16:41)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当时是因为鱼头贴着鱼尾,就看不出这个鱼到底有多长,这个经过一分析大概有124米左右长。我拍第三个照片的时候,右侧又出现了一个背面,这个鱼就更长更大。给我的印象就是,喀纳斯很多的大鱼是在一块活动的,是群居活动,以前我都是以为是单独活动的,而且以前看到资料说这些大鱼是群居活动的,我都不相信。(16:4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所以我得出了结论,现在喀纳斯现在至少有8条124米左右长的水生脊椎动物,可能仍然就是哲罗鲑,因为客观来说,没有抓住它们,经过我们的推理可能就是哲罗鲑。(16:43)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根据实地核查,还有这个布表,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呢?(16:4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是2006年的时候,因为我当时没敢吭气。但是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科学事实,所以我就觉得,应该把这个重大的消息传播出去,然后我就把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五个大报社在内的记者联系起来,就把当时的情况给他们介绍了。(16:45)
国内外多家媒体曾报道袁国映的科学发现:新疆喀纳斯发现大概113米长湖怪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介绍了以后,结果等了两三天都没有音信,于是我又找到新疆法制报,就登了巴掌大这么大的一个文章,就是新疆喀纳斯发现了大概113米长的喀纳斯湖怪。(16:4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到现在我们知道最大的鲸鱼是30多米,就是蓝鲸,历史上得到的挖掘出来的最大恐龙,有的说是38米,有的说是42米,就是最大的恐龙在38到42米。而发现的鱼是古今中外地球上最大的脊椎动物,也非常的令人吃惊,这是千真万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我的发现应该是整个生物界的震惊的消息,但是震动不了,因为人们都不敢相信。(16:4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由于人们觉得不可能,到现在为止,有一些研究鱼的专家就说,这个是不可能的。我们研究了鱼的生长规律,它最大就可能长到4米。但是我就觉得它是一个客观事实,我就专门写了一个论文。(16:48)
梦幻喀纳斯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们新疆的《新疆自然保护》杂志也发表了,不过连我们自己的杂志都表示怀疑,最后就给我登了一篇,但是加了一个“如果”,我当时出差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发表的,其他的杂志就可想而知了。(16:49)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香港出版社出版有一个《科学月刊》杂志,我把我的照片和计算过程都寄了过去,他们就给我刊登了,就是在去年的12月给我登的。在这之后美国唯一的汉语杂志也给我刊登了,这个文章我也交给了一个新疆之谜的栏目,他们把不同的观点也附上,就是说明他们尊重不同方面的客观报道。(16:50)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而且我把这个消息也给《科学通报》寄过去了,这个是全国最权威的科学杂志。而且我自己也相信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16:51)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您自己亲历了这个事实的本身,还用你自己的相机拍摄下来的照片来证明您得观点是真的。(16:52)
平静的喀纳斯湖面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V字波纹也证明了我说的是真的,通过这个照片可以看到只有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才能形成这个波纹。(16:53)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也能够理解袁老师的后悔,如果提前几秒钟就可以拍摄完成了。(16:5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只要是四五秒钟就可以了。(16:55)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们亚心网的网友包括我,都非常羡慕您看到了这样一个神秘的生物。(16:5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是搞野生动物保护的,大红鱼也是我研究的对象之一,但是没有专门去考察过。我去年就计划花一个月时间,在5月份去山上待一个月。如果那一年这个时间出来了,那么今年这个时间可能也会出来,我想只要再拍一个照片不就证明了吗?(16:58)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但是由于种种事情,我在山上只待了17天,每天都把照相机放在山顶上,但是一直没有等它们出来。我发现一点,就是每个来喀纳斯的人,都说要看湖怪,但是一直什么都没有看到。(16:59)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知道袁老师,从1980年第一次发现湖怪这个事件,包括我们从2004年拍到的124米长的巨大的鱼群,对于喀纳斯湖怪事件,您既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亲历者,同时也是一个传播者,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非常的荣幸,听您讲您亲历的故事,我相信我们的网民听到您的介绍也非常的过瘾。(17:00)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包括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时候,也是出的几张照片和主持人简单的分析。我曾经看到一个栏目,就是有一个马队和驼队的科考队就是专门大山顶上等了那么长时间,但是什么都没有看到,有几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所以袁老师您是非常的幸运。
刚才您也说了,大红鱼研究只是你众多研究中的一部分,您好象一直在从事野骆驼的研究,那么野骆驼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个野骆驼在我们新疆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布呢?(17:0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您一直在从事野骆驼的研究,那么野骆驼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个野骆驼在我们新疆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布呢?(17:03)
野生单峰驼1000年前就已绝迹 野生双峰驼在新疆还有少量幸存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人们一般都说,野骆驼是家骆驼的祖先,而且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认为,在这个地球上,骆驼只有两种,就是单峰驼和双峰驼。据我的判断,单峰驼在1000年之前就没有了,而在我们新疆证明,野生双峰驼还是存在的,但是由于人类的捕杀,现在只分布在新疆为主的地区,甘肃还有一点。(17:0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在1999年,我们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规划了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在这个阶段,我们考察中写的论文,就是根据考察我们估算,大概有170—180头左右的野骆驼,变成了可能比大熊猫还要珍惜的动物。(17:05)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另外有一个博士叫韩加林(音),他做了家骆驼和野骆驼的基因差异,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部分可能在2.7%的部分。我们人和老鼠的基因差异才1%,很奇怪,人类和老鼠的基因很接近,而我们和我以为是最接近的大黑猩猩的基因差异却是1.5%到1.7%左右。(17:06)
濒临灭绝的野骆驼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就说明家骆驼和野骆驼完全是两个品种,差异性很大。以前人们都说,骆驼不是有的是吗,还保护干什么,而经过基因分析以后就证明这完全是两个品种,必须要得到重视和保护,否则的话野骆驼就可能消失了。经过基因的分析,差异发现了以后,国际上非常重视,就把野骆驼列为特级保护动物,全球基金会专门给了75万美元设立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17:0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也是我们进行考察的一个目的,另外我们也了解一下这个范围有多大。虽然这个物种得到了保护了,它的种群现在变化不大,可能现在还有一点增长,我们这一次去就是证实一下这个情况。(17:08)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说到野外动物保护,据我了解,袁老师组织参加的八个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考察,听说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是由您命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那么您能不能说一下这个方面的情况?(17:09)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另外一方面,我们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有哪些是值得您这样的科学家去关注,并强调要保护的对象呢?(17:10)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是1969年开始搞环境保护工作的,当然没有自然保护这个名词,当时叫做污染治理。当时可以说我们也是全国最早搞自然保护的,从当时建设污水库开始着手做工作,我们那个小组叫做污水治理组。到1972年国际上国际环保大会开了以后,1973年我们国家成立了环境自然保护室,我们新疆也成立了环境保护室,然后就把综合治理组改成的环境保护室,这是前身。(17:11)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前身,到环境自然保护室建立以后,就提出来要建立环境自然保护区,当时我们新疆一个保护区都没有,全国只有十个保护区,包括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内。国家环境保护室就提出来在全国建立自然环境保护区,那个时候我就和新疆的王总工程师一块讨论,要搞一张16个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图,当时这个规划图是由我来画的。(17:1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其中就有一个阿尔金山保护区,阿尔金山保护区是阿尔金山的南面和昆仑山之间,这个实际上是库勒盆地,到了1984年正式审批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我的规划做的,当时也命名为阿尔金山保护区。当时从科学考察来看,阿尔金山保护区从地质构造来看,这个是属于昆仑山的山脉,这个地区也是属于库勒盆地的地区。但是因为已经申请上去了,所以没有办法改。这个严格来说,应该叫东昆仑山自然保护区。(17:13)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这个保护区里面,有什么值得我们保护的地方呢?(17:1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是青藏高原的保护动物,就是藏牦牛,就是藏羚羊、藏驴,根据我们的考察来看,这些动物比在西藏的种群数量来大,比可可西里的种群还大。(17:15)
考察时曾被500只动物大种群震撼 亲眼看见狼抓羊惊险时刻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当时我们考察的时候是大概有10万只的种群,考察的时候就几次看到过500多只的种群,而且我们在旁边还看到了狼正在抓羊的场景。当然还有其他的动物,还有高原兔、藏狐、还有很多的猛禽,也看到过棕熊,并且看到过猞猁、狼,这些动物的数量都很大。(17:1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是青藏高原的保护动物,就是藏牦牛,就是藏羚羊、藏驴,根据我们的考察来看,这些动物比在西藏的种群数量来大,比可可西里的种群还大。可以说这是我一生中,在我们国家看到野生动物次数最多、种群数量最大的一个保护区。第二个是卡拉麦里 ,但是比阿尔金山少多了。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把阿尔金山搞成一个生态旅游的项目,但是那里海拔太高了。(17:19)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在您的资料中也看到您一直提倡生态旅游,这个也有助于我们新疆开发一个新的旅游品种。(17:20)
袁国映解读亚心网独家报道“雪豹事件”
新闻联接: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们人们出去很想看到一些动物,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型的藏牦牛,还有大型的岩羊群。(17:21)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们的网友就提问,我们最近各个媒体包括我们亚心网独家发布的有一个伊犁的牧民捡到了两只小雪豹,他以为是长斑纹的猫一直在家养着,最后就发现了是两只雪豹。(17:22)
两只可爱的小雪豹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这个文章经过我们亚心网发布以后,在国内引起了很多的争论,马鸣老师就说过,按照区域分布来看,这个是有问题的,那么您怎么看呢?(17:23)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雪豹原来在我们新疆分布很广,在山区都有。现在由于人类的原因,它们的生存范围被大大压缩了,而且伊犁本身就是一个雪豹的生态分布区。(17:2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至于牧民怎么抓到了,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雪豹的母亲被人打了,或者出现什么意外了,把它们扔掉了。再一个情况,就是牧民抓来的,只有这两个情况。(17:25)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对于我们伊犁的一个牧民可能捡到这个雪豹这个事情,就是雪豹在这个地方存在是没有问题的。(17:2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是没有问题的。(17:27)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在您的理解里面,就比如雪豹来说,当牧民捡到雪豹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怎么样呢?是不是我们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个工作,我们的牧民可以和这个专门的部门来联系。(17:28)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在目前来说,这个还属于我们林业部门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环保部门也可以管,因为在国际上来看,野生动物也是归环保部门来管的,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规律,这个应该和国际上进行接轨。(17:28)
袁国映做客亚心网 亚心网/张国军 摄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他应该和林业部门进行联系,可以进行救助,也可以进行其他的处理,当然不能杀死,因为它是我们的一级保护动物。(17:28)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您刚才说的野骆驼是不是也是一级保护动物呢?(17:29)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是的,而且在国际上被列为特级保护动物了。(17:29)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其实我们今天整个的主题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袁老师同时也提到自己的我这三十年。您作为新疆的名人来作客我们亚心网的直播室,也谈了一下您这三十年的变化。(17:29)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您刚提起了我们新疆的野生动物,其中也包括我们124米长的哲罗鲑,您作为一位科学家是怎样走过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您觉得您选择这个道路,作为这个领域的科学家,如果在三十年前,您有没有别的兴趣爱好来做别的事情呢?(17:30)
袁国映穿越撒哈拉沙漠留念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因为我是做自然地理的,我喜欢动植物,喜欢自然保护,所以我不可能再做别的事情。(17:31)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这三十年,您的朋友或者您的家人或者老师,有没有对您影响比较大的人呢?(17:3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比较敬佩的就是我们全国特等奖的获得者刘东生,刘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地质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17:35)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为什么佩服他呢?(17:3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们在78年考察的时候,他是我们的队长。他很谦虚,对科学非常的认真,他是黄土方面的专家而且也因为这个研究得到了500万的特等奖。老夏也是我的朋友,是我的同事,也是我们这一次罗布泊科考带队的队长。(17:37)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们现在有网友说,卫星拍摄罗布泊的照片,罗布泊就像一个人的耳朵,他就说罗布泊太神奇了。还有一个网友说,喀纳斯太神秘了,我非常的想去,我也非常的羡慕袁老师能够经常地进行科考,非常的令人羡慕。(17:38)
三十年来最大遗憾:喀纳斯三四秒间错失良机未拍到哲罗鲑鱼的脊背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这三十年对您影响最大的事是什么呢?(17:38)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在喀纳斯四五秒钟的时候没有拍到哲罗鲑鱼的脊背,这是我三十年来最大的一个遗憾,我还会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17:39)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曾经日本人在网站上查消息,就是在60年代的时候查到消息,就是苏联和中国在喀纳斯进行潜水艇研究,我也希望能够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但是一直没有找到。(17:40)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这三十年来,让您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呢?(17:41)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好几件事情我比较满意。但是我最满意的就是把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做了下来。这个保护区是1986年批准建立的,在1987年的时候,因为在改革开放时候要进行建设,60年代,水利部门就希望在巴音布鲁克建一个水库,因为以前要建,当时的牧民非常的反对。(17:41)
三十年来最满意的事:建立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而现在是把牧民说服了,国家开始投资建设,准备筑坝,在这个时候巴州政府也提出来了,这个水库对巴音布鲁克的影响要做一个环评,一共有六个,这是其中一个方面的环评。就是必须要通过这个环评才可以进行,如果通过不了这个就不能建了。就拿出了3万块钱,交给了一个北京的鸟类专家,让他写一个牌牌子,证明这个建设项目不影响就可以了,但是当时正值霍乱,他就没有敢来,也没有接受这个事情。(17:42)
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可爱的小天鹅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然后就由我来搞环评,然后我们就在骑着马在里面进行查,以前说是有10万只天鹅,后来就人考察说是1万只天鹅,我去考察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大概有3000左右只天鹅,我们是搞科学考察的,实事求是,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个是天山明珠,这个也是世界上天鹅繁殖的基地,而且我发现了天鹅出生到发育有五个必不可少条件,首先周围要大量的草,而且小天鹅必须要隐蔽,要有吃的,还有就是在沼泽草中间,必须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水面,就是天鹅起飞的水面,有活动的地方。而且巢必须非常的严格,必须在水面上筑巢,所以要必须满足这五个方面的条件,那么天鹅才可以进行顺利的繁殖。(17:4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而在巴音布鲁克这个地方是非常合适天鹅繁殖的,而且这个地方的牧民把天鹅视作神鸟,每年牧民都要进行膜拜,希望天鹅能够保护他们年年平安,所以这个地方的天鹅和人类的关系非常的和谐。(17:43)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而如果修建了大坝以后,就把天鹅繁殖的地方给淹了,可能有人说,不是天鹅生活在水中吗,实际上是不是的,天鹅只是在水上面待一段时间,它的繁殖必须要有适合的条件。所以大坝和天鹅基地必须两者取其一,所以就说,保护区和水库不能同时存在,当时他们都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准备在别的地方修建水坝。(17:43)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当时这个大坝设计了20年的时间,是非常重大的一个事情,因为在这个地方设计的是12级电站,当时对新疆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非常的大。所以关于是否在这里建水坝,就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那个时候巴州政府也非常的重视,各个部门的领导都来,我在上面就讲完了以后。
当时由于巴州的领导非常的英明,听取了我的意见。天鹅是我们的神鸟,我们不能为了我们的水库而把神鸟淹掉,这是最后得出的结论,当时我也很高兴。17:43)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就是我们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信念可能也是我们的袁老师这三十多年来做这些工作一直坚持的这个信念。(17:4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水利工程经过这么复杂的环评,在中国也是第一次。(17:44)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就是我们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信念可能也是我们的袁老师这三十多年来做这些工作一直坚持的这个信念。(17:45)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现在已经退休了,因为我是新疆生态学会的理事长,学会的工作还是要做一点,我们也希望能够给政府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17:45)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对野生动物这方面的工作,您还有没有什么规划呢?(17:45)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一般来说,我不可能搞大的项目了。别人就是请我去做了,我就配合去做一点,但是对于大红鱼,我准备继续干三年,我希望能够对它的保护作出一点贡献了,另外要证明我看到的东西,让大家能够相信,这是科学事实。而现在大家都不太相信,我希望能够拍到让大家看到是真是假,因为我不可能把水抽掉,也不可能用炸弹把他们炸出来,因为这么大的鱼很难捕捉到。它从来没有伤人吃人的事情,从来没有这种事情。(17:46)
新疆多个地区曾有过雪豹踪迹 人为饲养雪豹会使其失去野性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不是说过吃牛吃马吗?(17:4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吃牛是可能的,也可能是当地人是主动喂它的,但是它不可能上陆地上去吃人的?(17:46)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还有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就比如说我们的雪豹这个事情。(17:4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事情我也非常的清楚。(17:47)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新疆雪豹到底属于一个什么样的分类呢?(17:4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它属于猫科动物,就和草原斑猫一样。(17:47)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它是不是分布在海拔4、5000米以上呢?(17:4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不是绝对的,一般在多岩石的地带,就是动物多的地方,有吃有喝,大概一般在3000米以上。它主要以攀羊为主要的食物。而雪豹它吃一个,就咬死一个,不像狼一样具有那么大的破坏性。(17:48)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普通人养的话,那么是不是雪豹会失去野性呢?(17:48)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当然了,如果人为地养的话,它就会失去野性,但是最后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归大自然。(17:48)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有一些网民就说,雪豹在我们新疆已经绝迹了,那么怎么出现这个雪豹呢?(17:49)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是不对的,我们新疆现在各个地方都有过雪豹的踪迹。雪豹的活动范围很广,一个地方没有,也有可能以后会过来,就是说雪豹的流动性很大。(17:49)
因工作原因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渡过 曾走访二十多个国家对撒哈拉情有独钟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您的三十年的工作,是不是大部分在野外工作呢?那么您家里面的人对您支持吗?((17:49)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以前研究所的时候,一年大部分都在野外。而现在不一定了,我现在在野外不像以前多,而现退休以后就在野外的就更不多了。家人不支持也没有办法啊,我总得需要工作啊。(17:50)
荒芜的撒哈拉沙漠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但是您一出去就需要半年啊。(17:51)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但是也不是经常是半年。(17:51)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您出国的次数很多,那么给您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呢?(17:51)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曾经去过二十多个国家,让我见识比较广的就是撒哈拉。(17:52)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这个是不是和您研究的野骆驼也有关呢?(17:5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是的,那一次是国际野骆驼保护基金会组织的,就是为了保护野骆驼,我就参加了这个考察。(17:52)
曾骑野骆驼在沙漠中停留一百天 穿越2353公里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就是非洲当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这一块,和我们中国和新疆来比有什么不一样吗?(17:53)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和当地的政府官员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不太清楚,我就骑着野骆驼在沙漠中连续待了一百天,全部骑着骆驼大概穿越了2353公里。(17:54)
袁国映穿越撒哈拉留念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记得去年的时候,青格达湖那里的人在大肆的拉电网捕捉天鹅,导致天鹅没有栖息地,后来发现的确破坏的很厉害。(17:56)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确实现在破坏的很厉害,这个捕猎行为必须要及时得到制止啊。(17:56)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草原斑猫和雪豹有什么区别呢?(17:5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就是他们的斑纹不一样。(17:57)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像雪豹一胎能产几只呢?(17:5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一般是2到5个吧。(17:58)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新疆山区根据多年的调查,像黑色的豹子就在美洲,我们华南的是金钱豹,好象我们国家就金钱豹和雪豹两种豹子,就是南部的金钱豹,因为各个种群之间各有各的地盘,非常的奇怪,就是你不侵犯我的,我不侵犯你的地盘。就是西北是雪豹,而东南部是金钱豹的地盘。(17:58)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说白了,就是雪豹在我们新疆是标志性的。您知道现在新疆的雪豹有多少只呢?(17:59)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马鸣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了,他经过调查我们新疆分布大概有200只左右,世界上存在的雪豹大概是2000只,而新疆大概是200只,而且我们国家的西藏和青海也是有的。(18:00)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我们西藏和青海是多少呢?(18:00)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当然都是估算了,我们全国加起来大概5、600只左右吧。(18:01)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也就是说,我们新疆大概占了一半左右。(18:0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不到全国的一半,就是三分之一多一点。(18:02)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雪豹学名是什么呢?就是比较正式的名字。(18:02)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我们的汉语就叫雪豹,也叫荷叶豹,就是它的斑纹像荷花一样来取名的。(18:03)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就像刚才您所说的,雪豹的主要食物就是攀山羊,也就是北山羊?(18:03)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是。(18:03)
新疆发生狼群主动攻击羊群事件 与食物链遭到破坏有关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哪里的攀山羊数量多,哪里的雪豹就数量有较多,雪豹是随着北山羊的而转移的呢。(18:04)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是的,可以这样说。(18:04)
袁国映做客亚心网 亚心网/张国军 摄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那么袁老师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就是80年代以后,我们北山羊也得到了保护,北山羊的数量增加了,是不是也把雪豹的数量给带上来了呢?(18:05)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这个也可能把这个雪豹的数量带上来。我在托木尔峰考察的时候,有一个数据,就是牧民人捕了2—5万只北山羊,当地人捕猎的很厉害,影响到雪豹的食物链了。(18:06)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新疆也有一些狼群主动攻击羊群的事件,那么这不是也给食物链遭到破坏有关系呢?(18:07)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是的。从严格的法律角度来看,作为野生动物的物种,在生态当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狼也吃老鼠,而且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可以消灭老弱病残,可以起到保护生态平衡。但是在我们保护区是不能动的,而保护区以外应该得到控制,可以捕杀,但是不应该全部灭掉。但是对于那些攻击牧民家养的羊群的狼,我们应该可以把它消灭掉。(18:08)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们觉得非常幸运,今天能够听到作为新疆之谜的亲历者,讲您中间非常曲折的故事,作为我来说,我觉得很幸运。野骆驼、喀纳斯的哲罗鲑,还有巴音布鲁克的天鹅这么美丽的动物,被您讲述的十分生动。我们今天的访谈也因为您经历过的精彩故事增色不少,希望袁老师一直能够坚持您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18:09)
亚心网现场直播:主持人付华:我也希望袁老师能够弥补您的遗憾,能够把喀纳斯的湖怪尽早地拍出来。(18:10)
亚心网现场直播:袁国映:好的,谢谢(18:11)
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疆经济报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03314 传真:(
电子信箱: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解放北路90号天际大厦 邮政编码:830002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与镜像本网任何内容 [新ICP备号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撒哈拉沙漠 三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