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勇武善战,不羡荣利的巾帼女英雄的故事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例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例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  
【教学设想】  
1.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朗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  
②品味诗情,有感情地朗读。  
2.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导语(见“教学实录”):  
二 把握情节  
1.学生散读、概括主要内容。(明确: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2.学生再读,理清情节结构。(明确:决定从军──踏上征程──沙场征战──荣归故里)  
三 赏析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揣摩教师用了哪四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全诗。(明确:决定从军─―忧愁、苦闷、犹豫;沙场征战─―凄婉又坚定;沙场征战──悲壮豪迈;荣归故里─―欢快喜悦)  
2.学生揣摩体会,并阐述教师这样朗读的原因。  
3.学生模仿、试读,互评。  
四 选点品析  
木兰荣归故里部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揣摩如何读出欢快之情。(明确:语速稍快,音调稍高,表情宜喜)  
3.学生试读。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欢快的气氛和情感?(明确:动词的连续使用和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语势)  
4.师生共读。  
五 创造性思维训练  
1.诗歌讲究文字的简练,讲究读者的再创造,因而留下了空白处。  
①请想象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神态变化。  
②请想象伙伴们面对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模样,他们复杂的心理活动。  
2.学生想象,回答  
教学实录  
师: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她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距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又实在太遥远了一些。我们还是先来观看一段木兰的影片。(播放动画片《花木兰》)  
师:这是外国人眼中的木兰形象。原汁原味的木兰诞生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南北朝一首民歌《木兰诗》(板书)  
(播放木兰英姿的幻灯片)  
师: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民间叙事诗“双壁”的美誉,一首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另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木兰诗》,它们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同学们现在带着对木兰诗这个人物的理解和倾注的感情, 放声的、自由地读这首诗,然后争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书)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生:这首诗讲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师:用替父从军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完整吗?木兰是一位女性,她是怎样 完成替父从军的任务的?  
生:女扮男装。  
师:你从诗中何处知道木兰曾经女扮男装?  
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对,《木兰诗》就是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板书)现 在请同学再思考一个问题:围绕中心内容,这首诗叙述了哪些情节?也就是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有哪些经历?(生速读,思考,纷纷举手)  
生:木兰先是离开家,然后……  
师:木兰是怎样离开家的?生:木兰是叹息着……  
师:很聪明。木兰是怀着复杂的、矛盾的心情,最后下定决心从军的。  
生:然后,木兰勇敢地在战场打仗,胜利以后不愿做官,最后回到她的家里。  
 经典   
师:这位同学说得相当简洁,语言组织也好。木兰先是决定从军,然后登上征程,在沙场多年征战,最后荣归故里。(边讲边板书)同学们现在看黑板上我写的这四段情节,有没有漏掉诗中的内容?  
生:漏掉了最后一段。  
师:请你为大家读一遍,好吗?  
生:(朗读)“雄兔……雌雄。”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一段叫作什么?古时候的民歌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常常要写一段表示赞美的话,叫赞词。它是民歌的特点之一。同学们,对于诗歌,朗读是走进诗歌世界的捷径。只有认真去读,反复吟诵,我们才能把握像《木兰诗》这样的叙事诗的情节,领会诗歌创造的意境,体味诗中包蕴的情感,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边讲边板书)下面,我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要边听边想,仔细地揣摩老师在朗读这四个部分的时候分别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感情?(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师:(读毕,停顿片刻)我觉得这首诗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发言说说你刚才 听出来老师运用的感情。  
生:老师读木兰决定从军的时候用了一种很忧愁的感情。  
师:你觉得用很忧愁的感情读木兰决定从军这一部分合适不合适?  
生:我觉得是合适的。因为木兰很想帮助她的父亲,可她又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她很为难。  
师:这位同学体会得很准确。木兰在想啊,我到底替不替父亲去打仗呢?她左思右想,所以很犹豫,很发愁。那么木兰最后去了没有呢?  
生:去了。  
师: 所以木兰下定决心的这两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应该读得坚决一些。你试着为大家读一遍,好吗?(生读)  
师:读得有味道。请大家像刚才一样继续发言。  
生①:我觉得第二部分“登程”老师读得很悲伤。  
师:怎么会悲伤呢?  
生①:因为木兰想念亲人。师:想念亲人就悲伤吗?这个词用得准不准确?  
生②:我觉得这一段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因为木兰要走上战场,但又舍不得与亲人分开。  
师:说得很细腻。木兰是英雄,但又是位年轻的姑娘,她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有豪情万丈,也有柔情万点。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木兰心中悬挂着家人,同学们一块儿朗读出来。  
生齐:“不闻……鸣啾啾。”  
师:这些诗句写得情感多么丰富啊!我们要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出来。这首诗还有两个部分,同学们刚才听老师是用什么感情读的?  
生:老师读“征战”这一部分是很豪迈的感情,木兰荣归则很高兴。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准确。战争的场面我们从电影电视上见过一些,千军万马,气势磅礴。这一部分最适合集体朗读,请同学一齐朗读一遍。(生读)  
师:我为大家描绘一个画面,大家闭着眼睛想象:木兰骑着战马驰骋边关,浴血奋战。北方的寒夜里传来更鼓声声,军营中将士们披挂着冰冷的铠甲,枕戈待旦,木兰又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同学们想想这组画面,用我们的声音和情感将它们传递出来。(生读)  
师:很有进步。同学们,刚才大家各展其能。现在,我们将注意力投注到木兰荣归这一部分,刚才有个同学说他听出了高兴的感情,我再读一遍。(师配乐配幻灯朗读)  
师:这一部分的确是欢快的。同学们,老师是用什么节奏和语调表达欢快之情呢?  
生:节奏较快,语调很尖。(众笑)  
师:说得对。节奏明快,音调稍高,表情呢,也应该带着喜悦。同学们也这样试着读读。(生配乐朗读)  
师:的确,我能够听出欢快之情。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这种喜悦欢快表达出来的呢?我们先看看用词。  
生:有很多动词。  
师:是啊,“开”、“坐”、“脱”、“著”、“理”、“帖”,一连串的动词,(板书),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还有修辞手法……  
生:对偶、排比……  
师:对。对偶、“排比(板书)的修辞手法,都很整齐,有气势,所以我们读起来仿佛就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觉,所以呢,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 欢快就表达出来了。我们一齐读一次。(师生共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体会了“木兰荣归”这一部分的感情,我们可以很明显听出有两句诗在朗读时,语调有些不一样,这两句诗是……  
生齐:“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对。木兰是以一名壮士的身份回来的,当进屋换妆后,一个女郎却款款走到了同行多年的战友面前。这时,伙伴们自然又是惊奇,又是迷惑,他们想,同行这么多年,居然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他们再一思索,当然还有不少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诗歌在这时留下了空白,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伙伴们的表情自然取决于木兰换妆前后截然不同的言谈举止、神情。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设想木兰进屋前与出来后判若两人的样子,然后争取表演一下。(生讨论,气氛活跃)(男、女生分别表演)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是丰富的,但《木兰诗》还有很大的魅力等待大家去品味,希望我们进一步努力,提高我们的素养,丰富我们的知识,然 后将从这首诗和无数首和《木兰诗》一样优美的诗篇中采撷更多的美。  
(下课)  
kè hán  
ān&jiān  
yān jì  
Shuò&  
zhuā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 &&& 4 &&& 56 &&& 7  
&&&&&&&&&&   
7 ――“”“”“”“”  
11 ――“……”“”“”  
12“”“”  
&&&&&&&&&&   
&&&&&&&&&&&&&&&&&&&&&&&&&&&& &&&  
&&&&&&&&&&   
&&&&&&&&&&   
――“”  
――” ――“”  
&&&&&&&&&&   
3 ――“”  
7 ――“”   
8――“”   
――“”“”  
&&&&&&&&&&   
2 ――“”“”   
&&&&&&&&&& ――  
&&&&&&&&&&
&&&&&&&&&&   
&&&&&&&&&   
& “”“”“”“”“”“”“”“”“”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  
()77()  
1-23456-7  
12-345-7  
三、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 一、创设情景  
&&&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 二.整体感知  
&&&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 四、拓展延伸  
&&&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 五、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  
附板书:&&&&&&& 木 兰诗  
&&&&&&&&&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 二、品味语言  
&&&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 例举:  
&&&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 三、体验反思  
&&&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 四、探究发现  
&&&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 五、布置作业  
&&& 1、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  
&&& 2、预习《最后一课》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作者:佚名&&阅读次数:& 更新时间: 17:34:5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木兰诗一个什么样的女英雄?_百度知道
木兰诗一个什么样的女英雄?
是一个奇女子,坚毅,英勇善战,热爱亲人,淳厚质朴,活泼;是个巾帼英雄。木兰是一个勤劳善良,淡泊名利,爱生活,忠孝两全,娇美,勇敢,美丽可爱,孝顺,又是平常女子,又是平凡的人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但她的目的男性大不相同,因此她局限了女性对自由和平等的想象,对木兰形成的固定理解,在穿衣行动上学习男性,只能由她代替父亲走上战场,也不是想表明在战争方面女性可以完全做到和男性一样。班超投笔从戎,辛弃疾弃文从武。追求男女平等被演变成为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功立业,抹杀性别差异、阶级之中,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本身,以男性的标准认同作为衡量女性的标准,妇女解放就是以这个标准进行的,留名历史,首先就必须将自己身上的女性掩盖起来。而木兰从军的原因则是“阿爷无大儿。我们完全有理由想象,长期在话语和文化的影响下,仅仅是她的孝顺以及从孝心产生的勇气,木兰无长兄”。更为糟糕的是。当然不能否认木兰之类的女性本身确实是实现平等的先驱人物。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女英雄在战争中的勇敢,为国建功立业的宏愿绝非木兰个人的目的,木兰从军更有着深刻的悲剧色彩,表面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被演化为女性设法将女性特征掩盖起来。木兰走上战场是一种不得以,寒光照铁衣。这些固然能从侧面说明木兰经历战争的险恶。真是一个可悲的悖论,要去除对她的误读,而不是她主观选择的结果,传统评价有很多与诗歌传递信息并不符合的地方。仔细考虑一下,最后还是要借助男人的外表和力量,进一步的说、社会,花木兰是否可为自己走上战场。”六句关于战争的描写?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花木兰只是因为觉得自己有军事方面的天分和才能而从军。其二。乃至于取消性别界限,则很有可能被加上“离经叛道”的骂名,衬托木兰的勇敢,获得认同,而没有任何文字可以佐证。而不是如同今天我们了解的那样得到交口称赞,全诗只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她并没有为女性去争取这个权利。因而开辟男女平等的新纪元根本无从谈起。以为象花木兰这样就己经是真正的平等了,努力掩盖自己的女性特征。朔气传金析。将军百战死,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展示战争的艰辛,本来是可以有许多精彩内容可以写的,壮士十年归。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虽然可能这并不是《木兰诗》所要表达的原意,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最终还得站在男性视角下进行的,有关木兰如何作战一字未提,是有关木兰从军的目的。因此,自始至终。也就是说,这首诗想向世人传达的,实际限制了女性对平等的要求,并不是女性的英雄主义,应该得到人们的公平对待。这非常重要是解构木兰的突破口。第三《木兰诗》中的女英雄木兰。也即是说即使女人可以参与到男性的社会角色中,都是以男性角色参与战争的。从这个角度看,但诗歌体现出的,以为“男女平等”就是要把女字给抹杀掉。这种虚假的,才能响亮的提出“不爱红装爱武装”,将“女”字消融在时代。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改变“女子不如男”的世俗偏见,看到在对她过分夸大的赞扬背后,最起码在表面上变成一个男性。木兰只是象征性地进入了男性的权利范畴,然后以男性的身份来证明女性并不是只能做男性的附属,并且可能会比男人做得更好,但是?木兰虽然是主动从军,就是女人即使能在战场上这一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专属区获得成功,行使男性权利。然而必须看到,由于花木兰这个例子被广泛的接受。这个误解是如此的可悲,应该反思“花木兰”,实质却是对她的反抗的弱化和规范化让我们从木兰诗中寻找答案我们前面了解了传统评价。人们普遍称赞的,这种阐释。我们只能想象花木兰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首先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花木兰其人其事仅限《木兰辞》中,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并无记载,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争议。花木兰是一个传说色彩及浓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忠孝两全、保家卫国、拥有聪明,勇敢,坚强的良好品质
代父从军 聪慧勇敢的少女
不仅勇敢而且机智善良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木兰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木兰诗》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木兰诗》教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7 更新时间:
zh&& k hn&&& n jin&
pi && yn&&& tu j&& rng zhu  
zhung Shu& bng  
......   
&& &&&& &&&&& &&& &&& &&&&& &&&&&& &&&&&&   
&&&&&&&&&&&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limc8778&&&&责任编辑:limc8778&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备课中心导航
热 门 文 章
相 关 课 件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50木兰诗导学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0木兰诗导学案
24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一填空题四问答题《木兰诗》选自(代)编的是1将全;朝时;二解释下列词语;1木兰当户织()()2不闻机杼声();3惟闻女叹息()4问女何所忆();5军书十二卷()6愿为市鞍马()()()2开篇写;《木兰诗》学案班级姓名;7旦辞爷娘去()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万里赴戎机();11关
24 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一 填空题 四 问答题 《木兰诗》选自
1 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朝时
并称为“乐府双璧”。二 解释下列词语1木兰当户织(
) 2不闻机杼声(
)3 惟闻女叹息(
) 4问女何所忆(
)5军书十二卷(
) 6愿为市鞍马(
) 2 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木兰诗》学案
姓名7旦辞爷娘去(
)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万里赴戎机(
)11关山度若飞(
)12朔气传金柝(
) 13寒光照铁衣(
)14策勋十二转(
) 15赏赐百千强(
)16出郭相扶将(
)17当户理红妆(
)18著我旧时裳(
)19对镜帖花黄(
)20雄兔脚扑朔(
)21雌兔眼迷离(
)22双兔傍地走(
) 三 原文填空 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 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 13 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15 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16 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 17 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18 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 19 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20 从文中找出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21 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22 “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
23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3 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4 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 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
5 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6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7 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8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 不失真实,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应自己内心的思想。
9 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10 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10).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
。 11 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11).描写木兰回到家中的心境(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12).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
。1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12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14).最能表现木兰做为中国女性淳朴(勇于献身,不慕荣华,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性格的句子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是:
,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14 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 任长霞。以为女子出任一方公安局长,积极从事打黑斗争是新时代的女英雄。
15 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 《木兰诗》检测题[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机杼(
理云b.ìn(
pèi头.)
雄 ch.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木兰当旦辞爷娘去(.户织(
昨夜见军帖
万里赴戎机..(
)著. 我旧时裳(
安能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我.A.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4.填空。....1).《木兰诗》选自
(人名)编的《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7).诗中的“
”一句,用
和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8).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句诗文。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15).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 16).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17).全诗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句子
。 18)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万里赴戎机”
: “万里”极言征程之远,
“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策勋十二转
[能力提升](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6.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7.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8 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 一 填空题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诗》选自
编的 《乐府诗集》 是 南北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朝时 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与
《孔雀东南飞》
并称为“乐府双璧”。 19 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二 解释下列词语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木兰当户织(
门 ) 2不闻机杼声(
) 20 从文中找出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3 惟闻女叹息(
) 4问女何所忆(
思念) 5军书十二卷( 表示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多数,不是确指 ) 6愿为市鞍马(
泛指马和马具
) 21 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 7旦辞爷娘去(
)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水流声 ) 9但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燕山胡骑鸣啾啾(
马叫的声音
) 10万里赴戎机(
) 11关山 22 “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 度若飞( 过
)12朔气传金柝(
)(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3寒光照铁衣(
)14策勋十二转(
)15赏赐百千强 (
)16出郭相扶将(
)17当户理红妆 (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18著我旧时裳(
)19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20雄兔脚扑朔(
动弹 )21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 )22双兔傍地走( 并排跑 )三 原文填空 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 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 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6 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7 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3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4 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 问答题 1 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1――3) 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程。
) 概述木兰多年的征战生活。
三、(5――6) 木兰还朝辞官,与亲人团聚。
) 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
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
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
3 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
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
战马和马具。
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
文中的“不闻
?――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
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
的思念之情。
“旦辞”、“暮至” 极言时间之短促,
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5 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
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
不确定的含义, 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
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
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7 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同意。因为木兰当初代父从军是以为木兰热爱亲人,热爱祖国
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是因为木兰热爱和平的幸福生活。
8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
不失真实,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
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应自己内心的思想。
9 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 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
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
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
8 ) .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诗文。
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
9 ) .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 .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 10 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11).描写木兰回到家中的心境(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的句子
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
. 当?? 帖??. 六句。
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
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
1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11 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14).最能表现木兰做为中国女性淳朴(勇于献身,不慕荣华,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性格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是: 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 。
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
) .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12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
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
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
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
14 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
任长霞。以为女子出任一方公安局长,积极从事打黑斗争
是新时代的女英雄。
15 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
木兰代父从军
英雄扬名千古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zhù
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对着旦辞爷娘去(早晨). )
昨夜见军帖(军中的文告)
万里赴戎机..( 著.3.我旧时裳( 穿 )
安..战争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能辨D
.( 怎么)( 辨别 )我 ) A.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木兰不用.尚书郎
C.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不用:不愿作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4.填空。... .1).《木兰诗》选自
朝郭茂倩(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乐府诗集》和《 孔雀东南飞 》。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东??西??南??北??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7).诗中的“将军??壮士??”一句,用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16
) .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
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17).全诗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句子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王翰的《凉州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C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朔气传金柝”
: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寒光照铁衣”
: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策勋十二转
[能力提升 ]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木兰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和亲人团聚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开 坐 脱 著 当 帖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用喜剧手法侧面表现木兰的聪明机智
6.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勤劳淳朴又坚毅勇敢,舍身报国又热爱家人,勇担重任又不慕名利
7.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赞扬古代劳动妇女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50木兰诗导学案等内容。
 木兰诗复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预习导学: 1....  七年级语文(下) 编号: 新授课 《木兰诗》 《木兰诗》 主备人: 辅备人: 使用日期:2014 年 3 月 17 日 学生:___ 组别:___ 审核人:(可汗给木兰)记很...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木兰诗导学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年春南山中学语文七年级(下) 《木兰诗》导学案 时间:2014 年 3 月 1 日 设计人:陈莉 审批人:陈...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木兰诗》导学案 答案版 3页 5财富值 木兰诗导学案 4页 免费 木兰诗 77页 免费 木兰诗2 28页 免费 木兰诗 35页 2财富值...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1]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木兰诗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  《木兰诗》导学案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导学案木兰诗 (总第主备: 主备: 班级: 班级:七年级 班 初审: 初审: 姓...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十、木兰诗导学案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  10课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0、木兰诗(导学案) _七_年级 学科 语文 班级 ___ 姓名___ 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兰诗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