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举诞生哪个朝代可信吗

今夜星光灿烂新时期外交开局良好 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外部环境
  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写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洲国家重大外交行动之际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日启程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促进双边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激发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活力;规划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积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能量。
  习近平主席美洲之行,着眼推动合作共赢,蕴涵深远历史意义。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充满期待。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早春3月,万物复苏,播种时刻。两会结束不到一周,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莫斯科、达累斯萨拉姆、比勒陀利亚、德班、布拉柴维尔……习近平主席出席了66场活动,与32位国家元首及政要举行了会谈和会见,发表了20多次演讲和重要讲话,多角度、深层次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主张。
  风尘仆仆,为的就是增进了解,加深信任,推动合作,传播友谊;抚今追昔,把中国人民的追求与世界人民的期盼连接在一起;纵论古今,展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睿智、博学、务实、亲和,大国领导人风范感染往访国民众;“中国热”、“中俄热”、“中非热”,全球媒体报道评论一浪接着一浪。
  4月的海南岛,椰风暖人,海阔天高。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年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还举行系列国务活动,同五大洲国家7位总统、3位总理、2位议长以及2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谈会见。
  凝聚共识、阐明机遇,坦诚对话、共谋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博鳌国务活动的全球效应,充分表明中国软实力迅速提升。世界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奇迹,归根到底还在于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到享誉世界的亮丽名片。博鳌,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缩影。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开放包容,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博鳌亚洲论坛和中国一道走向成功,在同世界的互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尊重。
  法国总统奥朗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同期访华,中国就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四点主张;朝鲜最高领导人派特使到北京转交亲笔信,中方明确表示有关各方要保持冷静克制,推动局势缓和,重启六方会谈进程……
  高潮迭起,亮点纷呈。新时期中国外交实现良好开局,取得新的突破,稳步全面展开。
  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有解决现实问题、参与国际事务的客观需求,更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擘划,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充分结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明晰的战略思维,充分的战略清醒,坚实的战略定力。
  推动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维护周边稳定,夯实外交基础,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新时期中国外交谋篇布局,精心筹划,为实现中国梦开拓空间,创造机遇。
  大国关系平稳是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增强全球经济复苏确定性、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的必要条件。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实现国际秩序的平稳转换,尤其需要大国关系的稳定。
  中美两国完成各自重要国内政治议程后,两国关系开局良好,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3月14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中美两国元首一致重申,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推动中美关系沿着长期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需要中美双方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两国关系,需要以积极态度和发展眼光推进对话合作,需要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精神妥处分歧矛盾,需要不断充实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需要走出一条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体现了中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强化了中俄两国战略互信和战略支持,提升了务实合作水平和层次,促进了人文交流和相互了解。当前,中俄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
  中国高度重视欧洲的地位和作用,一个繁荣稳定的欧洲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真心实意支持欧洲应对主权债务问题的努力,愿同欧方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睦邻、安邻、富邻是中国周边外交主题词。这既不是冠冕堂皇的表述,也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营造和睦安宁的周边环境、与周边国家一道把握共同发展机遇,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长期以来执着追寻的目标。不为严峻挑战所动,不为复杂局面所惑,需要非同寻常的定力。中国定力赢得了大多数周边国家的理解和支持,极大拓展了合作空间,收获了丰硕合作果实。
  新世纪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中国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同亚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
  朴实的话语,真切的情怀。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感动亚洲,鼓舞世界。
  中国将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提高地区竞争力。中国将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进程,坚持推进同亚洲之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区域次区域合作。中国将继续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同各国的双向投资,打造合作新亮点。中国将坚定支持亚洲地区对其他地区的开放合作,更好促进本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
  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事业没有终点,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新起点。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推动国家发展的事业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呼吸、共命运,建立了牢固的关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推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全面均衡向前发展,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珍视传统友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就踏上非洲热土。
  “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
  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中非共谋和平、同促发展的政策主张——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情真意切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们。30分钟,30次掌声!一次次掌声,寄托着亿万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望。
  中国同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命运与发展阶段,更共同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与梦想。中国同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国外交勃勃生机。
  中国同世界的互动日益频繁,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在加大。中国外交有变,亦有不变。究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会变,为什么不变?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核心:外界更关心的,是下一步中国将如何处理同世界的关系。
  预测中国外交,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中国不会因外部局势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战略抉择,同样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化解影响和平发展的障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今日中国,坚守和平发展道路的实力更加雄厚。
  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国纪平  
】【】【】传媒视线第152期:梁衡: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记者
编者按:11月24日(星期五)下午14:00――16:30,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中国传媒大学实验中心400人报告厅做了主题演讲:《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并在演讲结束后与传媒大学学生进行了对话。传媒频道特推出特别报道,提取部分座谈会的内容,与网友共商: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记者。
 两类劳动,两种成功
  我们可以把社会上很多种工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个体性劳动,从事个体劳动的叫个体劳动者。这种劳动的工作目的、出发点重在个人成就,马克思讲,这是一个只为自己的劳动。还有一类劳动叫社会性劳动,劳动开始的目的就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性,要为社会完成一定的工作,追求社会的效果和社会成就感,为他人谋福利,马克思讲“为共同的目标而工作”。工作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有生命的人。
  两类工作不同,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不同。个体劳动一直在追求自身的成功,而社会性劳动主要是追求对社会的贡献,他在成功之前先要奉献。其实这种劳动在我们古代,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传统中已经分析过,古代知识分子中有一句话“达则兼顾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有本事,就要把天下顾好,如果没有本事,就顾好自己。首选社会性劳动,没有办法再选个体劳动。
  记者的成功是第二类社会性劳动的成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记者除了业有所成以外,在人格上也会有进步。有私心的人当不成记者,他必须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这就是我们研究记者成功之路的一个大前提。我当记者多年,曾经提出,你有一点私心,就当不成记者。你的稿子会不会得罪人?你写稿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得多少稿费?这样就当不了记者。在责任心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考虑怎么设计自己的人生。
 记者的三种责任
  由于社会和公共职业的不同,每个人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记者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传播责任、政府责任、文化责任。
  传播责任
传播信息是记者要承担的一系列责任中最基本的,就像士兵要打仗、农民要种地,工人要做工一样。这里有三条,一是不能漏报新闻,二是不能报假新闻,不能搞职务犯罪,三是要尽量报大的新闻,把工作做到最好。实际上这是记者最基本应该干的事情。
  政治责任
政治责任是我们做新闻工作时,采编、报播等阶段,都要按照政治纪律来办事,这是新闻以外的事情,这条原则不但管新闻,也管其他部门,甚至作家也要被管,毛泽东同志讲过“政治家办报”,以后的几代领导人都这样讲。在工作中,要细分为三种责任来把握:安全责任、政治责任的导向问题、监督责任。
  文化责任 过去文化责任说得很少,记者的传播责任,工作给他的任务是一定要传播,政治责任是社会对他的理性规避,文化责任是历史和文化赋予他的使命,记者传播的信息将随时积累为文化,以后会成为历史。文化责任也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我们必须给读者以准确的知识。二,要给读者先进的思想。
三,给读者以正确的审美观。
  一个好的记者,同时必然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文化人。新闻的两翼就是政治和文化,如果把新闻比做一个塔,政治和文化一个是顶,一个是底座。
 名记者的成功标志
  一个记者能不能成功,或者成为名记者,有四条硬件:
  首先是肯定要有一篇或数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报道,我们一说穆青,首先想到焦裕禄,就像名作家,肯定有几部代表作。
  第二,你肯定要熟悉报道的领域,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深记者,你在这个领域里不断报道,就攒够了一定的资本。
  第三,要有一定的新闻理论修养或者其他相关的理论基础。刚才讲了这么多理论修养,大家读新闻、读传播、读写作、读编辑,都是在学习理论修养。还要有政治修养、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文艺修养等等。
  四,要有一本理论专著。记者当到一定程度,不能光靠一篇篇的信息,肯定要在某个方面有相关论述。报道是散篇出版,而杂志是定期成册出版,只有书籍,才是成本的不连续出版,才能成就理论。
 记者的先天优势
  记者有了责任心、丰富的实践之后,进入记者这个行当,要成材、成功,要具备什么样的先天条件?下面讲第四个问题,记者的先天优势:
  第一,舆论优势,你掌握传媒,你说一句话,和街上的老百姓说一句话不一样。
  第二,学习和调研的优势,你到了社会上以后,想学什么,就可以去学,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你想了解什么,都可以去采访、去调研。新闻对记者的公开,就像病人对医生公开自己的身体一样。
  第三,广告优势,一个人要出名,无外乎是要造势,让别人知道你。很多名人到最后实际上成了一个符号,记者就是一个天然的自我广告,比如我们写一篇稿子,下文还没有写,先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电视主持人,不管说什么,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去年我们曾经统计过,中央领导人上报纸头条最多的是每年露面100多次,但是我们发稿最多的记者一年是300多次,比中央领导人还多。有了广告优势,还要名符其实。
  第四,自动优势,要搞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第五,选择优势,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记者是一个“十字路口”的行业,可以接触很多东西,就是你不改行,也会有很多发明创造。圆珠笔的发明者就是一个记者,在战场上觉得用钢笔不方便,就发明了圆珠笔。
  一个记者,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我提出一个很简单的公式,五年看稿,十年看人。如果毕业参加工作五年之内,他的稿子行不行,就可以看出来了。十年之后,就可以选择有没有更好的、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这样他就会过一个很充实的、很有意义的人生。
 提问精选
  学生: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读人民日报的,但是我周围的同学们都不喜欢读,我说我喜欢读人民日报,他们就以一种很异样的眼光看。我请问您,作为人民日报的领导层,有没有想过让更多的人喜欢读人民日报?还有,您刚才讲消息的散文化,是不是就不可以给读者以严肃、正确的思想?
  [梁衡]: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一部分读者说不喜欢看人民日报,我听了也不奇怪,因为我在新闻出版署多年,我们国家的报纸结构是多元多层的,在78年三中全会以前,报纸是单元结构,就是机关报、地报、省报这一条。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工作都发达了,经济报纸要有了,人们的
娱乐有了,也要有娱乐性报纸。这样我们就出现了以机关报为主的多元多层次结构,这个结构是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的,在这个结构里每个读者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报纸,我们也并不要求每个人只喜欢一类报纸。一部分人不看人民日报,这是正常的,因为人民日报主要是讲政策,除了国家工作人员,社会上的大众不读也可以理解。
  关于人民日报能否进行一些改进,我们可以往“三贴近”方面做,但它毕竟不是通俗读物,而是以指导工作为主的机关报。这几年的我们订数还是上升的,说明我们的读者群在扩大。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消息的散文化。这关系到一个“化”字,你不能把它“化”了,可以借鉴,刚才我也讲新闻向政治借鉴、向文化借鉴,但是不能“化”,否则既然是文学化了,那是不是就可以编了?刚才讲的钱币被风刮跑以后的事,就是一篇小说了。
  学生:我记得读过您写的一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我的印象非常深,个人非常喜欢。也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感,比如我们播音学院就把您这篇文章作为同学朗读的范本。因为您既是作家,又是记者,能写这样一手好的散文,肯定平常有很多读书的积累和文学修养。我的问题是,您同时身兼新闻总署的官员、记者、作家、人民日报副总编,应该是一位很有成就感的专家,您平常的阅读兴趣是什么?哪些书对您的影响最深?请介绍一下,也许对我们同学会有所帮助。
  [梁衡]:我的这些老的知识,或者是有一点学术思想,如果理的话,应该是来源于几个方面,就像一个河流有很多支流一样。第一个来源,政治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我上的是人民大学,人民大学有小党课,包括后来工作以后又前后五次上中央党校,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东西在脑子里装得不少,而且这些东西不是空的,如果大家到社会上工作以后再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觉得这些理论真的不是空的。比如马克思讲的,一个人的自由是别人自由的条件。
  我上中学阶段的时候开始学毛选,说起来很有故事性,我第一次读政治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上历史课的时候,其中有一页影印了毛主席著作中的一段话,觉得很有意思,像小说一样,于是回家找了毛选来读,应该说,首先是毛主席的文风吸引了我。读了理论书以后,一定要注意和实践结合。
  再个是中国的古典文化思想,最早是司马迁的文章,到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在那个时代下表现他的爱国热情,还有唐朝的魏征,他的书中讲到君和臣、和民的关系。再后来的《岳阳楼记》,讲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再后来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积累,我曾经想编一部书,汇集中国的思想。去年我编了一本《爱国的理由》,编委在讨论书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教授说,“我的孩子上大三,孩子整天问他,你成天说爱国,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我们以叶挺为例写了一篇文章。
  第三,中国古代治学有一个好的传统,是从实际出发的,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词话、诗话,有一首诗,让你评好在什么地方,原理在什么地方,都是用原理作学问。
  【人民网“传媒视线”稿件,未经特许,任何网站(含已经获得常规新闻转载授权的网站)请勿转载】
编辑:齐爽
(责任编辑:齐爽)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8326|回复: 0
来自 湖北精华
本帖最后由 shadowpeng 于
09:04 编辑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好干部”
& &&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总书记特别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 & 总书记的讲话既为我们年轻干部的成长树立了标杆,更为我们年轻干部自身努力的前行指明了道路。& & 在政治上要以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俗话讲: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一个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我们首先得练就一个思想政治过硬的自身,尤其是作为一名基层的年轻干部,要耐得住基层的寂寞,更是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思想上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为指引,以科学的信仰引导我们去汲取更多的养份,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实践中夯实壮大这份信念。& & 在思想上要以“为民服务”的意识作为指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要始终心怀敬畏与感恩,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同甘共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 & 在实践中要以“勤政务实”为天职。总书记在复兴之路上就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勤政务实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也是从一名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勤政要求我们要勤学、勤思、善思,更要勤下基层、勤入农家。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清楚矛盾、问题的产生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矛盾与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务实则是要求我们要端正态度,立足岗位,吃苦耐劳,踏踏作为,真抓实干、不务虚功,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实绩。& & 在操守上要有“敢于担当”的胸襟和魄力。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时期下,能够直面难题、敢抓敢管、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干部。作为新时期的基层干部,我们应有敢于担当的追求,要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只要是对于人民群众有利、有助于伟大“中国梦”实现的事情,我们都要积极去做,面对难题我们要勇于开拓,面对困难矛盾我们要敢抓敢管,面对风敢担责任。& & 在品行上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清正廉洁既是个人的品德之基、也是党的为政之本。作为直面基层群众的基层干部,我们的形象其实就是党和国家在群众面前最直接的体现。我们是否廉洁自律,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好干部,就要做到“进不失廉,退不失行”始终保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为官清正,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定理想信念 做新时期“好干部”
张家界在线 
日 23:36:28
  &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种树书记&&&群众赋予杨善洲的一个个别名,生动诠释了他无论进退去留,都不忘崇高理想、不改公仆本色的政治品格。杨善洲把人民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把一辈子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作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树立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为一个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很多干部坚守党性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在工作中遭遇了&浮躁症&,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这背后是&官念&不正,权力观、价值观出了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成为杨善洲式的好干部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认清自己的本心。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错综复杂,比如,人们三观错位,&四风&盛行等等。面对种种不良现象,如果一个干部没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没了支柱,就会迷失方向。就如一杯茶,一支烟,渣渣新闻看半天所形容的一些精神懈怠的党员干部一样,茫然不知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随着&中国梦&主题学习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重要举措,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领导带领下,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我觉得,作为好的干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动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动摇,听从党的指挥不动摇。二要当好群众&服务员&,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利益问题。群众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事,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换位思考,努力做到解群众之所惑、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是最能贴近群众实际的,新时期的好干部当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时刻思考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能够为群众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同时,我们还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三要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一名好干部要时刻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坚强品质,少说空话,多做事,心中时刻牢记服务三农这个责任和使命,克己奉公、爱岗敬业,从点滴做起,一心为民。要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干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好干部要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要敢想、敢做、敢当。 四要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期好干部,要把廉洁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信念来恪守,努力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从内心深处热爱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当亲人,不为自己谋私利,真正做到廉洁奉公。
[作者:唐曜]
[编辑:田慈孝]
[来源:张家界在线]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史朝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