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宣帝宣德时期瓷器鉴定皇权削弱了吗

查看: 1357|回复: 2
杨坚篡位,隋朝建立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杨坚篡位,隋朝建立
  因为周宣帝打击、压制皇族成员,所以让皇族势力变得衰弱了。在这种背景下,杨坚作为杨氏家族、独孤氏两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又是周宣的岳父。在北周帝国的影响自然是越来越大了。
  后来,周宣帝五个皇后并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加强宫廷力量,并且分散军政大佬权力的一种举措。
  皇帝宠爱众多女人,这通常是源于情欲的原因。但是,皇帝给予众多女人皇后的称号,通常都不是因为简单的情欲。因为,这里面通常总包含着太多的政治因素。
  因为一个女人成了皇后,意味着她宫廷内的地位上升了;因为一个女人成了皇后,意味着她的家族地位上升了。如果后宫出现好几个皇后,意味着后宫的权势分散了;如果皇帝有好几个皇后,也意味着外戚的权势分散了。
  周宣帝满打满算,当了不到两年皇帝,就死了。而五后并立,也就一年多时间,周宣帝就死了。从某种意义上,五后并立只是一种未完的、也比较怪异的权力布局。如果周宣帝再活一段时间,会是什么结果,我们无从知道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周宣帝再活一段时间,杨坚的权势肯定会受到削弱。
  因为,后宫出现五个皇后,杨坚的女儿在后宫的地位,自然会下降的;而杨坚凭借外戚身份获得的权力,自然也会下降。
  更主要的是,与此同时周宣帝还让自己儿子继承了皇位,自己到幕后当了太上皇了。而周静帝(周宣帝的儿子)是朱皇后的儿子,不是杨皇后的儿子。这显然意味着,杨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再次下降了。因为,杨皇后不是小皇帝的生母,后宫又有四个皇后与她并立,你说她的权势能有多大?
  而且周宣帝死后,北周的权力中枢可以由郑译、刘昉等人操纵,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周宣帝也是想渐渐把权力移入宫廷之内的。
  郑译、刘昉都不是什么太了不起的家族背景,在周宣帝死后,却可以左右帝国大局,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周宣帝的信任、重用。这种人成为帝国主要权力者,通常就意味着帝国的权力进入了宫廷之内。
  但是,周宣帝当皇帝后,满打满算不到两年就死了(公元578年6月继位,公元580年5月死),而他的儿子只有八岁。所以这个未完的、怪异的布局,就变得漏洞百出了。
  如果周宣帝没有清除宇文皇族的强势亲王,估计也轮不着杨坚篡位。但是,皇族势力受到了打击,杨坚的地位自然突显出来了。
  如果周宣帝没有早早死掉,杨坚可能也无法篡位了。因为,五后并立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杨坚的。而且,从当时情形去看,皇权正处于上升阶段,贵族势力正处于下降,所以杨坚能逃脱周宣打压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周宣帝突然死亡,让杨坚终于抓住了机会。
  当然了,周宣帝与杨坚之争,无论谁胜谁败,并不会真正改变历史的大方向。因为,北朝对南朝已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豪门贵族的影响力正在渐渐削弱,所以周宣帝国只要巩固了皇权,自然也有机会统一天下。
  当然了,对周宣帝最大的不利因素在于,他的父亲周武帝,曾全力打击佛教。在佛教势力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惊人的。虽然这种内容,只是在正史之中隐隐约约的流露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佛教势力受到这种打击后,是绝不会善罢干休的。
  不过这种负面影响,如果周宣帝处理得当,应该也有机会改善的。因为,从前拓跋焘也曾全力打击佛教,后来拓跋焘及其的继位者,不断调整宗教政策,让皇权仍然可以与佛教并存了。
  换而言之,只要周宣帝不是僵硬的执行宗教政策,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走向失败。
  总的来说,周武帝极端的宗教政策,是有利又有弊。因为,周武帝灭佛,让帝国可以控制的人口、物资明显增加了;甚至而言,这是周武帝征服北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为帝国制造的潜在敌人,也是数不胜数的,甚至而言,这也是杨坚可以成功篡夺宇文家族的重要原因。
  如果帝国的权力中枢,由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控制着,估计也轮不到杨坚篡位。但是,因为郑译、刘昉缺乏足够的威望、实力,所以在周宣帝死时,他们虽然拥有左右帝国的影响力,却很快就沦为杨坚的附属了。
  周宣帝临死前的北周帝国,实际上与秦始皇死时的秦帝国非常相似。第一、皇族势力衰弱;第二、他让帝国权力渐渐移入内廷,使军政大佬都很难接近帝国权力中枢。
  在这种背景下,控制内廷的权力者,与权臣联手,很快就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我们知道,秦始皇死后,秦始皇的亲信(赵高)与权臣李斯,拟定了一份有利于他们的遗诏,于是他们迅速的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周宣帝死后,同样是周宣帝的亲信(郑译、刘昉)与权臣杨坚,拟定了一份有利于他们的遗诏,于是他们迅速的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如果帝国的权力,没有移入内廷,皇帝的亲信,就无法随意更改皇帝的遗诏。更无法和某个权臣联手,就可以轻易的控制了帝国。
  赵高、李斯处于有利的位置后,马上对秦始皇的子孙,进行了残酷的打击。
  杨坚控制权力后,马上开始密谋削弱皇族势力。
  如果皇帝没有人为的削弱皇族势力,内廷与权臣联手后,也无法真正控制中央政府的。因为,如果他们密谋控制帝国中央政府,就会受到皇族势力的迎头痛击。但是,在皇族衰弱的背景下,皇族面对内廷与权臣的这种行为,不要说借机生事了,就是想自保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赵高、李斯控制秦帝国后不久,整个关东地区,很快就处于失控制之中。
  杨坚控制帝国后,整个关东地区,也是马上就处于失控的状态。
  赵高、李斯沙丘之变后,因为陈胜吴广振臂一呼,于是整个关东地区,很快就被叛乱势力控制了。
  杨坚取得执政地位后,因为尉迟迥振臂一呼,整个关东地区,也很快被叛乱势力控制了。
  如果有什么不同,只是秦末的关东失控,是秦帝国体制之外的力量,打着反抗暴秦统治的旗号进行叛乱。
  北周灭亡时的关东失控,是周帝国体制之内的力量,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进行叛乱。
  当然了,最大的不同是。赵高、李斯的联盟很快破裂,最后以赵高火并李斯结束。而且关东的叛乱愈演愈烈,最后秦帝国灭亡了。
  郑译、刘昉与杨坚的联盟,因为从开始起,大家就认可了杨坚的主导地位,所以这个联盟一直保持着巩固。而且,他们很快就把关东的叛乱彻底平定了,当然了,结果也是周帝国灭亡了。
  杨坚能迅速平定关东的叛乱,主要原因大约有两个。
  第一、周武帝强有力的控制着帝国,周宣帝在帝国为所欲为,让人们感觉到,在当时的背景下,似乎无法建立一个帝位虚立,大家联合执政的格局了。西魏时代,皇帝只是一个摆设,下面是宇文泰为代表的几大贵族联合执政。北周初期,也是宇文氏皇帝当一个摆设,下面是宇文护为代表的几大贵族联合执政。这种格局,一共维持了39年(533年,宇文泰拥立元修为帝,572年周武帝杀死宇文护)。
  周武帝夺权成功,马上开始乾纲独断;关键是周武帝死后,周宣帝继位,依然是乾纲独断。这似乎证明,贵族政治的辉煌时代已结束了。
  以前,可以实现贵族政治,大约是因为贵族的权力比较集中,几个实力巨大的大佬在限制皇权时,相对容易实现联合。但是,后来众多大佬的去世,他们子孙虽然保存了他们的权力,但是显然意味着权力分散了。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想联合起来控制一个皇帝,似乎有些困难。
  当然了,更往深究其原因,则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渐渐实现了某种质变。换而言之,因为中央政府直接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所以几大豪门贵族操纵帝国的格局,似乎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周武帝遂可以夺回皇权,并且可以强有力的控制着帝国。当然了,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周宣帝继位后,依然是拥有实权的皇帝。
  当杨坚在郑译、刘昉的支持下,大权独揽时。人们自然觉得,为了限制杨坚篡位,而大动干戈,实际上有些不值得。因为,就算把杨坚压制住了,领衔打倒杨坚的人,未必就会比杨坚强到哪里去。
  这实际上,就如刘裕、刘义隆,相继成为强势皇帝后,南朝对乱臣贼子篡位,变得越来越无动于衷一样。因为,大家对利用尊崇皇帝,建立一个贵族联合执政的格局,变得越来越没信心了。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面对乱臣贼子篡位,通常都是报着管他狼吃狈,还是狈吃狼的态度。于是,乱臣贼子夺取皇位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且也很有人愿意用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谴责他了。于是,整个南朝,乱臣贼子层出不穷,皇位的世袭制,几乎已是变相的废除了。
  杨坚篡位时,大约也是如此的。所以,在杨坚之心路人皆知的背景下,在北周的核心地区(关中地区),竟然没有人公然反对杨坚。
  第二、反对杨坚的力量,虽然一时风起云涌。但是,他们都集中在北周征服的地区(从前北齐、梁帝国的地盘)。事实上,从前北齐、梁帝国地盘的军政长官,似乎除了并州总管李穆、幽州总管于翼外,都加入了声讨杨坚的行列。
  但是,这种反抗,似乎注定是缺乏力量的。
  因为,关中之外的地区,都是北周征服的地区。尤其是北齐故地,三四年前,才被北周征服。你在这种地方,打着保卫北周皇帝的旗号,反抗权臣篡位,本身就是缺乏号召力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是北齐的臣民,你的国家三年前被敌国灭亡了。现在,敌国本土发生叛乱,你会积极保卫他们的皇帝?这似乎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处于你的位置,你肯定会觉得,管他们是狼吃狈,还是狈吃狼呢!换而言之,谁当皇帝,关我们什么事?
  当然了,从这里,我们大约也可以看出来,周武帝在灭掉北齐后,对北齐皇族进行灭绝性屠杀的原因。因为,从前符坚灭掉前燕,因为重用慕容家族,所以帝国出现危机时,整个前燕故地马上就脱离了帝国的控制。
  如果周武帝用怀柔的政策对北齐皇族,当北周帝国出现混乱时,北齐故地恐怕也会随时脱离帝国控制的。但是,周武帝也许没有想到,他灭绝了北齐的皇族,只是使杨坚夺取北周权力时,变得更加容易了。
  因为豪门贵族的衰弱,让关中地区(北周的故地),缺乏反对杨坚篡位的足够动力、实力,因为关中之外的地区,缺乏保卫北周皇权的足够动力、实力,也缺乏脱离北周统治的足够动力、实力,让反叛者难以从当地汲取到足够的力量。
  所以,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杨坚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平定了。
  在平定地方反对力量的同时,杨坚也开始铲除宇文诸王了。周宣帝刚死,杨坚就把宇文家族有影响力的王爷,都骗回了帝国都城。现在,据说这几个王爷,都阴谋杀害杨坚,所以全被杀掉了。
  公元581年2月,杨坚称帝。
  此时,据周宣帝死,不过9个月的时间!也难怪人们都说,自古得国之易,没有比杨坚更容易的了。
  杨坚在周宣帝死后,才取得执政的地位。但是,9个月后,就登上了皇位。
  甚至从周武帝死算起,杨坚也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当了皇帝。
  北周帝国的灭亡,是因为北周似乎也进入了南朝的权力格局。
  换而言之,因为贵族势力渐渐分散,所以,军政大佬对建立一个皇权衰弱,众多军政大佬联合执政的格局,已丧失了信心。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似乎懒得把什么忠君思想,当回事了。换而言之,谁当皇帝不是个当,忠于某个人、某个家,实在有点迂腐。更主要的是,老话早就说旧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才配执掌天下。
  在这种背景下,权臣篡位变得比较容易了,至于从法理上,他们受到的压力变小了。比如,曹操、司马懿从来都没有当过皇帝,更没有杀害过皇帝;他们的后代虽然篡位了,也没有对从前的君主斩尽杀绝。但是,在后世就是一个乱臣贼子的代名词,就是一个欺负孤儿寡母的代名词。而东晋、南北朝时期篡位的乱臣贼子、杀害皇帝全家的乱臣贼子,数也数不过来,但是,从来没有人真正谴责过他们。
  比如,周宣帝刚死,杨坚就迫不及待的欺负孤儿寡母,更把皇帝全家屠杀殆尽了。
  人们在说起杨坚时,好像最多的印象就是开国皇帝,而很少把他们当成乱臣贼子的代名词。我无意强调隋文帝杨坚乱臣贼子的身份,我只是想说,人们当时对乱臣贼子篡位,已表现的非常坦然了。
  杨坚的历史地位
  在传统的中国史书上,杨坚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至少在普通人的印象,如果中国帝王大排队,杨坚肯定无法进入前五名;甚至能不能进入前十名,也难说的很。
  因为,关于杨坚的历史,多少有些平淡;而南北朝的历史也比较乱;所以,普通读者恐怕连杨坚的基本历史背景都搞不清楚。所以一说杨坚,普通读者大约只知道,他以篡位的方式开创了隋帝国,而隋帝国二世就亡了。
  后来,隋文帝的历史地位突然提高,主要是因为外国人在研究中国历史时,认为隋文帝是结束中国三百年分裂、动荡的标志性人物。所以,就赋予了他非常高的历史地位。我看过好几个版本的世界百名伟人排行榜,而隋文帝通常都是榜上有名。
  其实呢?这是因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与中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是非常不同造成的。
  比如,如果没有外国人的历史观传到中国。你让中国人说影响中国历史的标志性人物。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蔡伦、毕昇。因为,这是哪跟哪的事啊?这两个人物,在现在的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但是在鸦片战争前,知道这两个名字的中国人,实在可以称得上博学了。因为,这两个人实在太无名了。
  杨坚的历史地位,传统的中国历史一直都低估着;当然了,外国的历史书似乎也太高估他了。
  总的来说,每段历史都是众多主观、客观因素共同促成的。一个人想成为伟大人物,必须得出生于一个恰当的时间段里,而且还得生于一个恰当的环境里;否则他再有本事,也无法影响历史的。
  比如,秦始皇如果出生于平民家庭里,兼并六国的人,肯定就不是他了。因为,在过去的百年历史里,所有的秦王(或秦国执政官)都领导着秦国,一直不间断的蚕食着六国。秦始皇不过是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最后的一推。
  如果刘邦早生上二十年,他肯定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了;因为他恐怕没有等到天下大乱,就在沛县以一个亭长的身份死了。
  比如,曹操、刘备、孙权都非常英雄。但是,结果呢?三个人都是折腾了一辈子,也没有统一天下。最后统一天下的人,竟然是司马炎。
  再比如,五胡乱华开始后,整个时代那是英雄辈出。但是,谁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统一。而最后统一天下的人,竟然是杨坚。
  司马炎与杨坚,那都是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整个历史大局,进行了最后的一推。
  其实,秦始皇也是如此的。只是从秦始皇继位时的天下形势去看,似乎并没有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刻。因为,虽然在秦国一百多年不间断的蚕食下,秦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已没有人能抗衡了。但是,六国的综合实力依然不可小视。但是总的来说,秦国统一天下,那是秦国几代人不间断扩张的结果。
  而司马炎、杨坚当皇帝时,整个天下的统一,似乎就差那最后的一推了。因为,当时的天下,只有东南一隅之地还未纳入帝国版图。司马炎当皇帝时,就等他去征服东吴了;杨坚当皇帝时,就等他去征服陈帝国了。
  只要我们翻开历史地图册就会发现,东吴与晋帝国;陈帝国与隋帝国,那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就是翻开历史书看两国的兵力、人口,那也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在这种实力对比下,征服敌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不论怎么说,杨坚都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因为,中国历史经历了三百年的分裂,是在他的手里再次实现了统一。更主要的是,影响中国上千年科举制度,也是在他手里开始出现推广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也不是新事物,之前高长恭、宇文宪都不该死……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看了楼主的一些文章,发现搞不懂文章的主旨,到底是支持皇族掌权还是支持打击皇族?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军事活动推荐 /1
超大飞行部联合天津拓航通航举办超级大本营军事2015年度真实飞行活动!
特别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61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当前位置: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天津高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主要考查你对&&三省六部制的发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三省: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督与牵制;但其实质是根本不同的,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专制,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1、秦朝:秦朝在少府下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2、汉朝:汉武帝夺外朝(以丞相为主的正式的政府机关)权,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东汉时设置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长官称尚书令。但是此时的尚书台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将军、大司马、太傅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东汉末设侍中寺,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置侍中、散骑常侍等官,多以卓有学识的士人充任,为一时清选。 3、魏晋南北朝:三国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为外朝官署,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按:东汉时虽有尚书台、已经成为处理政务的主要机关,但毕竟是隶属于内廷的官署,不能说是国家的正式政务机关。曹丕以尚书诸曹权力过大,遂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置中书监、令各一人,以中书监为长官。南北朝时侍中、散骑常侍的权力逐渐扩大。北朝则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4、隋:隋朝建立后,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其中,决策者为内史省,长官称内史令;审议者是门下省,长官称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六部。隋朝,三省长官均为相职,同时,三公、三师也参预朝政,也是宰相。 5、唐: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首先、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绩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6、宋: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宋代官制“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不但宰相为临时职务,天下无官不为临时职务,至于“非奉别敕,不得治本官事”。按《宋会要·职官》“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但实际上,有以侍中衔出任宰相职务的现象、却没有以中书令衔出任为宰相者,中书令与尚书令一样,都是荣誉头衔。其他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二《三省》:“国初三省长官第为空名,惟侍中有真拜者。”)宋代通常二相并任,较唐朝时少了许多。也有独相一人或三相并置的。三相并置时,以昭文馆大学士为首相,次相监修国史,末相兼集贤殿大学士。二相并任的,首相并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神宗元丰改制时,尽废差遣职。以三省长官任宰相,诸官均以本官治事。以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官高不便轻授。遂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例兼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右仆射例兼中书侍郎,为中书省长官。政和二年,废尚书令,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皆虚其位;并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仍兼中书、门下两省侍郎。靖康元年,复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三省长官名称皆依元丰官制。南渡后,凡事力图复太祖、太宗旧制。建炎三年,尚书左、右仆射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中书与门下二省为中书门下。孝宗干道八年,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废侍中、中书令、尚书令虚称,遂为定制。 7、元: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8、明:明初不设中书令,仍以中书省统六部,长官称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废中书省与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 9、清:清沿明制,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书房、军机处。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
发现相似题
与“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382725930223998825543825966425748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权发展的低谷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