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_百度知道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由于苏联共产党选 择了它
愚昧和无知是落後的根源 ----- 果戈里。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x0d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没有否定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失败.地主阶级救国救民的道路不可行.\x0d然后,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这次领导救国救民斗争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维新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由于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这种尝试失败了;孙中山主张向美国法国学习,在中国推...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没有否定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失败.地主阶级救国救民的道路不可行.
  然后,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这次领导救国救民斗争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维新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由于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这种尝试失败了;孙中山主张向美国法国学习,...
其他类似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和人民为什么 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要从失败和成功两个方面来回答。失败的教训:中国鸦片战争后到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1、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
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当然从积极的角度出发,他们反抗侵略、打击封建统治(这里是指对以后格局的影响)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2、洋务运动 但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能认识到制度本身才是最大的罪孽,因此洋务运动的结果也一如其重要的领导人李鸿章一样,仅仅成为大清一时的裱糊匠,勉强维持局面,但在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面前最终难脱轰然倒塌的命运。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既是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工具的开始,也标志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彻底征服。3、维新变法维新派的主张摇摆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妥协也没能取得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依靠力量无从谈起,仅是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封建皇帝身上,这种想法正如运动本身的理想一样虚妄。这样的救亡,难免夭折,结果只是证明希望封建政权本身通过改
要从失败和成功两个方面来回答。失败的教训:中国鸦片战争后到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1、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
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当然从积极的角度出发,他们反抗侵略、打击封建统治(这里是指对以后格局的影响)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2、洋务运动 但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能认识到制度本身才是最大的罪孽,因此洋务运动的结果也一如其重要的领导人李鸿章一样,仅仅成为大清一时的裱糊匠,勉强维持局面,但在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面前最终难脱轰然倒塌的命运。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既是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工具的开始,也标志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彻底征服。3、维新变法维新派的主张摇摆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妥协也没能取得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依靠力量无从谈起,仅是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封建皇帝身上,这种想法正如运动本身的理想一样虚妄。这样的救亡,难免夭折,结果只是证明希望封建政权本身通过改革顺应潮流向资产阶级政权转化是不现实的,根本在于中国欠缺维新改良、君主立宪的土壤,这种缺乏不是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所能灌溉滋养的。 这里因着维新派就顺便提到立宪派,他们代表的是上层资产阶级,并且是刚由或正由地主阶级转化而来的那部分上层资产阶级,是地主和资产阶级一身二任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他们特别害怕“秩序一破,不可回复”,从眼前利益来说,他们一般是不太欢迎以武装暴动形式发动的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的。这个问题在下文中还会有详细论述。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只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和政治经济取向的革命者,其政党也不过是有些松散的同志联盟。革命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仍旧是中国发展最大的障碍。可以说辛亥革命只是砍倒了一棵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合抱的大树,它们的枝叶在革命后仍纠缠散落在中国大地上,它们的根仍深埋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各路封建军阀就是代表),虽然少了参天大树的遮蔽,但是新生命依然难以尽情成长。 “实业救国”“政党内阁”是民初的两大政治思潮,但是两者却都难以完全付诸现实,更别说产生什么良好的效果;对外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驱除鞑虏不过是排满而已。原先人们以为革命一旦胜利那么各项如关乎民族、民权甚至民生问题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可大家发现事实上周围仍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出路。但是,一个全国性政权的瓦解毕竟还是能给不同的政治力量以更为自由的试验实践的空间,让他们证明自己的道路能否带领中国走向成功。 当历史继续向前发展时,却证明了蒋介石的官僚资本主义的腐朽性。4、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
以失败告终成功的经验: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1、新文化运动
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南方的中国,中国人民顿时受到启发,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2、毛泽东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走了一定的弯路,但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正反两方面的举例分析,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党,是历史的抉择、是人民正确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
1、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
1、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2、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3、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这两个阶段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之所以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由哪一个政党、哪一部分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中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共同作出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给“好评”
挺好的,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是人大的,挺夸它的。
大家还关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5|
上传日期: 05:23:4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PDF
官方公共微信<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日 07:51:37 星期五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近代中国,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主义和主张都出场过,但都没能成功。只有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辛亥革命要求按照西方国家的先例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当时有两派,一派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主张实行民主制,但其活动方式主要靠旧军队起义,没有发动和组织农民的力量。没有群众基础。另一派是改良派,主张郡主立宪制,反对民主革命。当时的帝国主义列强出于长期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不允许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
  因此,孙中山的大总统只当了三个月,统治权落到了原来是清朝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手里。袁世凯是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建立了听命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北洋军阀统治集团。并立即向以同盟会为基础的国民党开刀,1913年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等人流亡国外。
  军伐统治加剧了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村55%的人口没有土地,14%的地主占有81%的土地,1914——1918年全国农户减少1500万户。这个时期农民群众也进行了不少的斗争,但这些斗争,一般为封建迷信组织或会党组织,如白莲教、红抢会、大刀会、哥老会等旧式的落后的农民斗争。
  1919年1月,美英法日意在巴黎开会,中国代表在全国人民压力下,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某些特权的要求,即山东问题。德国的特权无条件让与日本,消息传来,日,北京13所大专院校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呼“还我青岛”。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1919年7月,列宁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这是一个鲜明地对比,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走向胜利。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伟业,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启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上迈出了新步伐。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
  90年前,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启示我们,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要以宽广的眼光密切观察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积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水平。
作者:■ 亲 近 网络编辑:叶钽
上一篇:下一篇: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桐庐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桐庐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桐庐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桐庐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4。
浙新办〔2004〕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桐广许2008001号 浙ICP备号
| 广告电话:4  网络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稿之模块六: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发布时间:
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掌握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使学生熟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人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教学时数】理论6学时
第一部分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时代。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进一步压迫、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在19世纪最后30年,是资本主义加强抢占殖民地的时期,追求高额利润以及因垄断组织的出现而引起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都成了帝国主义国家抢占殖民地的新的刺激因素。到19世纪末,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于是,各国开始了新的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的。
一战概况:持续了四年多,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以及塞尔维亚)之间展开,但是,它席卷了30多个国家,卷入人口15亿,伤亡总人数超过2800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它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之战。
这场战争对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促使欧洲走向衰落,发动战争的国家俄国、奥匈帝国、德国遭到削弱,英国、法国虽为战胜国,但遭到严重削弱。
(2)促使日本、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兴起;当别的欧洲国家忙于世界大战的时候,暂时放松对于中国的侵略时,日本和美国加紧了对华的商品倾销。
(3)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了帝国主义国家共管中国的先例。
(4)从反面促使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革命的高涨。使各交战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一些交战国发生了民族革命,例如大战中,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大战后,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
(5)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随后,日本对中国的威胁越来越大。
  2.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随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十月革命的直接打击目标,就是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个政府是国际帝国主义的主要力量,十月革命推翻了这个政府的统治,就直接减轻了对于中国的压力。
(2)它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中国逐渐转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3)它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从此,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就不是孤立无援的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国际联系,这就使中国的革命不是孤立无援的了。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在这样的上述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展开的。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20世界3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而挑起的。1929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背景。
1931年,日本发动了9.18事变。
日本正式发动了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在亚洲爆发。
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占世界80%的人口卷入了这次战争。法西斯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1945年5月,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首先宣告胜利结束。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代表在波茨坦召开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对于日本的侵略,亚洲人民长期以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5年8月,苏军对日宣战,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出现了什么新情况呢?
第一,几个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德、意、日被彻底打败,英、法被严重削弱,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二,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壮大。首先是苏联的出现,苏联进过战争的考验,成为足以与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相抗衡的一流强国,苏联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到一年的实践内,使国民经济由战时轨道转入了经济发展的轨道。仅用4年零三个月就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再有,欧洲东部、中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产生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在世界广大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些原来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在瓦解。
第四,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发展。
这些情况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帝国主义的力量在削弱,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在明显增长,所以,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没有能力对于世界人民的反抗进行镇压。这样,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各国工人阶级争取民主革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2.战后世界逐渐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300多年的维持欧洲大国均势被的传统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代替。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当然,当时是美国处于攻势,而苏联处于守势。美国一手拿着金元,一手拿着原子弹,竭力向全世界扩张。
1946年春,美国加紧了反苏反共反人民的活动,采取了&扶蒋反共&的策略,当蒋介石集团以美国做靠山,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时,中国共产党坚决领导人民以革命战争来反对反革命战争,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三座大山&的重压
&&& 三座大山是指: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1927年后形成的本国官僚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座大山在国内政治代表,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主要是指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由他控制的这个政府&&北洋军阀政府,1925年&&1927年的大革命,就是指以推翻北洋军阀政府为直接的斗争目标的。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在1926年进行的北伐战争,在人民的支持下,基本上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逐步代替北洋政府的是中国国民党控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史称国民政府。
这三座大山究竟代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他们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1925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无论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不仅封建剥削继续存在,而且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还进一步加深了。主要表现在:
  外国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扩张  
1.扩张的情况:
(1)1927年&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外国垄断资本已经牢牢地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财政、金融、交通运输等。)
(2)1937年&1948年日本投降前,在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中国东北的经济完全为日本垄断资本所控制,在关内,沦陷区的经济也完全被殖民地化。
(3)1945年抗战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国统区几乎形同于美国的殖民地。
2.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日本侵华期间,使沦陷区经济服从于日本侵略战争的需要,所以使沦陷区经济呈畸形发展趋势。
第二,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倾销农产品,所以是中国农民的经济受到极大影响。农村荒地面积增加。
第三,使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更加依靠外国垄断资产阶级。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来换取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发动反人民的内战,这个事实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主要任务。
由此来看,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主观目的究竟是什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关系到中国人民能否坚定地举起反帝的大旗,能否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并制定出正确的策略。以使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
因此,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其主管目的是为了发展他们的经济,获得殖民利益,因此,无论他们的手段如何变换,如何为自己的侵略目的辩护,其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因为如此,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控制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和首先要完成的任务。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1. 封建经济的基本状况
(1)封建经济的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都依然是封建经济。
(2)它是以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把它出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进而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
(3)除了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通常是超经济的,例如,在新谷登场时,他们压价收购,到青黄不接时,农民需要购买粮食时,他们再以高价出卖给农民,借以获得高额利润。农民不能按期归还是,常常将其子女典当给地主。
(4)国民党当局在应用自己的权利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捐杂税来直接掠夺农民。例如,1929年&1933年,向农民征收捐税有188中,1937年,向农民收取的杂税打倒1756种。
2. 封建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使广大农民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在正常情况下,农民经常处于吃糠咽菜的生活,遇有饥荒年景,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土地荒芜、路断行人,家有饿妇,野无壮丁&的惨象。
(2)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由于农民贫困,无法为工业提供相应的市场。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3)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官僚军阀推行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无论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中国的基层政权都被官僚和地主阶级所把持。地主&官吏;官吏&地主,循环往复,都是中国的剥削阶级。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1. 中国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是由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中国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所掌握的资本。它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富农经济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它垄断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2. 中国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
(1)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在金融业方面包括:建立以&四行二局&为主的领导金融体系;滥发法币,是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步骤,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2)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依靠雄厚的金融实力,从事大规模的商业、金融投机活动。
(3)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总之,官僚资本不是在正常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在主要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活动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面对以上的重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中等规模和小规模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
首先,是外国资本的压迫。由于外国资本在中国实习商品倾销并直接投资经营企业,致使中国的市场被它们的廉价商品所占据,民族工业规模小、技术落后,其产品在市场上很难与之竞争。
其次,是官僚资本的排挤。由于官僚资本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占据垄断地位,它们的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都具有极大优势,民族工业也难与之抗衡。
再次,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由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村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村购买力极其微弱,由此也就使得国内市场狭窄,轻工业原料供应不足,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是军阀官僚征服的压榨。由于反动政府征收苛捐杂税,实行经济统治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更使得经营民族工商业活力困难,而陷入严重的危机。
两个中国之命运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列宁说:&一切国民党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楚这一点,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要说领导革命。&
   而进行革命解决革命政权的归属问题,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那么,在中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权呢?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中国的反动势力,是中国社会的反动势力,是民主革命的对象,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后是国民政府,他们主张继续施行地主买办阶级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他们与人民之间是尖锐对立的,只有继续这种统治,才能继续维护他们的特权。
   2.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是中间势力,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代表和一些无党派人士,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资本主义获得自由、充分的发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三个阶级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倚靠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案是:应当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人民选择的道路只有两种:或者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帝国主义国家不允许;因为他们侵略中国的目的就是要堵死中国建立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不愿意多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镇压和破坏这一方案在中国的施行。对于他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商品倾销地、投资场所和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供应地。所以,他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利益,更不愿意多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所以,正如毛泽东说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
   (2)近代中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和激烈,任何折中的改良政治主张都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没有武装的改良阶级的方案不可能施行。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由于自身的社会基础及其狭窄,其统治是及其残暴又是极其虚弱的,它既不能接受也不能容忍任何的民主改革,也决不会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共和国的要求做出任何原则性的让步。
   (3)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软弱性,他们没有能力与勇气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软弱性有五个方面: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全国抗战前,民族资本中80%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仅仅占了20%。我们知道,只有工业资本是创造剩余价值的,而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仅仅分割剩余价值,而不创造剩余价值。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原材料等方面不得不依靠帝国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明显表现出民族资本缺乏独立性。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多数工厂没有现代化设备,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搞,为手工业生产,面对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和竞争,他们只能通过剥削工人阶级来获得利润。因此,他们害怕工人阶级的觉醒。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一些民族资本家兼有地主和资本家的双重身份。由于经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切实的保障,所以,有一些资本家就在农村购买土地并向农民出租,获得地租,这因为他们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们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的力量。
   以上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有革命的要求,又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经济实力不是很强,但是他们在中国的政治上也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表现在:
   第一,不敢发动农民,也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第二,不敢建立武装力量。需要有武装力量来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这因为他们即没有最广大的农民作为群众基础,也没有武装力量,所以他们就幻想通过改良道路,改变中国的面貌,幻想统治阶级会发善心,实现改良,但事实上,自身阶级基础非常狭窄的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是既不能容忍、也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民主改革的。因此,他们决不会对于中间势力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做出任何原则性的让步的。
   某些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尽管一再提出:&自己是用民主的手段争取民主,用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反动统治者还是不断地对他们施行迫害,取缔他们的组织,对于他们个人施行监禁、逮捕以及杀害。严酷的事实教育了他们,使他们逐渐放弃了中间道路的主张,逐渐回到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上来。在反对蒋介石统治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都做出了他们的贡献。
   2.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是祸国殃民的,毁国害民的。最终遭到了人民的唾弃。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他们的反动统治最终也被推翻了。
   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最终得到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于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一致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这一胜利也证明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逐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救国方案和建国方案,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 也这因为如此,才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翻天覆地的30年。
第二部分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1. 北洋军阀的性质&&&
2.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
(1)一方面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2)另一方面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是由列强在中国采取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所造成的。
3.军阀割据的危害: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运动的性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这个口号是陈独秀首先提出的。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一,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是切中时弊的。
  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 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推动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
&&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2.李大钊----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主要作品:《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1.爆发的历史背景
&&& 首先,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美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已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这就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其次,从国内看,一方面,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大肆搜刮人民,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军阀间混战不断,人民苦不堪言。
2.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经过:第一,学生游行示威&&& 第二,工人阶级参战&& 第三,北洋政府让步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5.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
首先,从革命领导权上看。
其次,从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上看,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最后,五四运动带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没有的彻底性。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的。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首先,研究、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
其次,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斗争。主要表现在:
第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第三,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一,深入工厂,与工人打成一片&&&
第二,创办专供工人阅读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
第三,创办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
第四,成立工会组织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第一,制定《中国共产党宣言》&&&
第二,对建党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第三,各地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把7月1日正式定为建党纪念日。&&
会议内容:
第一,确定党的名称&&&
第二,制定党的纲领
第三,明确中心任务&&
第四,选举领导机构&&&
中共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第一,中共成立的历史特点
第二,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
第四部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
&&&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 第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通过领导工人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密切了同工人阶级的联系,党的自身建设也由此得到了加强。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一,国共合作的条件:第二,国共合作的方式;第三,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第一,建立革命武装
   1924年5月,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第二,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第三,建立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
   两广实现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为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第四,北伐战争
&&&&&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第五,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涨
   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持,而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第一,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第二,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第三,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第四,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1)大革命的失败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 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 第五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思想。
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概念是在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必要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革命的需要,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民族化。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运用的中国化和创新的中国化。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离开这一进程就不能说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和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大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中国共产党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不同阶段,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一是根本方法一脉相承,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是根本政治立场一脉相承;三是理论品质一脉相承,都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大政方针;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等等。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至关重要。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把握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版权所有:安徽新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西路555号
联系电话: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