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隋炀帝大运河不修运河,后世谁会修?

  后世影响
  开大运河利在千秋
  &提到大运河,不得不提隋炀帝。&韦明铧说,隋炀帝倾其国力开挖大运河,后人一直颇有争议,有&贪恋广陵美景&之说,有&搜括江南财富&之说,有&耀兵江南、挖掉王气&之说,也有&攻打高丽&之说等等。但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此后,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开科举制影响深远
  &隋炀帝还有一大贡献就是科举制。&韦明铧说,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为选拔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也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现象,重才学而轻门第,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绝笔诗文为后世称颂
  隋炀帝的诗文更是一绝,被历代名家所称颂。
  &隋炀帝如果不当皇帝,会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扬州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虎华说,隋炀帝爱好文学艺术,其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作家郑振铎评价:&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隋炀帝的诗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曾为宋代大词人秦观取入词中,成为绝妙好词。清王夫之评隋炀帝《泛龙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塘骨少年犹有英气。&隋炀帝的《江都宫乐歌》形式上已经十分接近七律,可谓七律之祖。《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分页:3/5页&&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述论,大运河是谁开凿的,大运河开凿于,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大运河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述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
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A.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方便了帝王的游玩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河南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主要考查你对&&大运河的开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特征:1.古代最长的大运河,全长2000多米。 2.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大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3.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过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尽管人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但是它至今还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隋炀帝在大运河乘龙舟游玩,他修筑大运河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媲美。”那么,应该如何评价隋炀帝?1、隋炀帝的功绩:(1)589年,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大将军,灭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开通大运河,成为了贯通南北的水路,加强了南方与中原的联系。(3)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4)修筑东都洛阳,使洛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隋炀帝之过:(1)开通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修长城都是同时展开,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生活悲惨。(2)好大喜功,三征高丽,不仅士兵死伤半数,还征调劳役兵役,导致田地荒芜,农村经济破坏。(3)为张扬国威连年出巡,三下江都,奢侈浪费,所需费用均由所经过的州县的百姓承担。(4)采用严刑酷法,凡是反抗朝廷者,不问缘由,皆斩。3、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他制法却不守法,采用严刑酷法威逼百姓,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隋大运河示意图:&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政治上,是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抵江淮,为加强统治者对南方的控制和东都洛阳与南方的联系。经济上,江南地区经过六朝人民的辛勤劳动,成为了富庶的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质不足以供应隋朝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从南方转运,陆路运输,运输量小,费用又高,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选择。(2)从军事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军需物资,利用河道快速便利。(3)从个人因素上看,开运河也与隋炀帝本人游玩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联系。2、影响:(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2)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737276707366576222315885514217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论文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论文
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论文
论文字数很多.我只给你提供思路.坏:费时费力费钱.好:外国评价对国家最有贡献的就是隋炀帝.第一是科举.第二是修运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修边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