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形计梁训全集为榜样,你如何走出自己的强者之路

爱知中学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二)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
爱知中学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二)
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1.日,我省西安和宝鸡两市获得第&&&&&
&届“&&&&&&&&&&
”称号。( &&)
A. 三& 全国园林城市 B.
&四& 全国卫生城市C. 四&
全国文明城市D. 三& 全国模范城市
2.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
①建成小康社会&&&
②治理腐败&&&
③依法治国&&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②④&&&
&B.①③&&&
①②&&&
&D.③④
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并发表了《&
&&&&&&》的讲话。&&&&&&&&&&&&&&&&&&&&
新愿景新动力&& B.
澳大利亚& 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C.澳大利亚& 新起点
新愿景新动力&& D. 南非
&&&&&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4.某学校开展“星级班级”评选活动,下列行为不能正确体现班级中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是(&&
①为提高班级成绩,考试时“互帮互助”
&&②成立互助小组,争创优秀集体
③担心对手超越,暗地耍手腕&&
&&&&&&&&&&④学会为他人着想合理分工,相互配合&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③④
5.在八年级某班的成长袋里,有一张中学生李扬综合素质评价表: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李扬要获得更大的进步,需要(
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②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③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④讲文明,有礼貌,培养宽阔的胸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6.明是非,辨善恶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下列能够体现明辨是非的是 (
①对待老师的要求一概服从&&&&&&
②坚持正确的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错误的事情
③对待社会流行能够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④敢于打破情面,对他人做错的事提出反对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 D.
①②④
7.李某身患绝症,担心自己死后10岁的独子小强无人照顾,便决定将自己遗产的三分之一留给父母,另三分之二由小强继承,并到公证处进行了公证。李某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
,他选择的财产继承方式是
&&&&&&。(&&&
A. 占有权&&&
遗嘱继承&&
使用权&&& 法定继承
C. 处分权&&&
遗嘱继承&&&&&&
D. 收益权&&&
8.日,中消协通报了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半年来的情况,发现在一些领域经营者逃脱责任的问题依然较突出。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小彬:“经营者应该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B.小晓:“消费者维权意识差,助长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C.小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得到真正实施。”
D.小亮:“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9.自“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一批违法违规网站被依法查处。读漫画,回答该网站陷入“走投 无路 ”的困境是因为(
①违背社会公德,漠视国家法律
②未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③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④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年来,用“结发之礼”替代婚戒交换的中国传统汉式婚礼,因仪式庄重、内涵深刻而受到越来越多内地年轻人的青睐。针对汉式婚礼的兴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康:“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小洪:“这说明当代中国人复辟思想严重。”
③小明:“汉代的礼仪对今天仍有巨大影响。”
④小肖:“汉式婚礼兴起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A.①②④&&&&&&
B. ①②③&&&
②③④&
&&& D. ①③④
11.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利于&&&&&&&&&&&&&&&&&&&&&&&&&&&&&&&&&&&&&&&&&&&&
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发展
③选拔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④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A.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①③④&&&
&&& D.②③④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肯定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实行此政策
&&&&&&&&&&(&&&)
①顺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 ②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③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 ④能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西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又道: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该材料中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是&&&&&&&&&&&&&&&&&&&&&&&&&&&&&&&&&&&&&&&&&&&&&&
A.“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西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
B.“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
C.“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
D.“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民族工业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列强卷土重来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商品的涌入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A.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国家独立是展开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回答15—16题。
15.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党员人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此表得出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1921年到1927年党员第一大增长的原因是国共第一次合作
B.1927年党员人数第一次急剧下降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C.1934年到1937年党员人数锐减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1945年中共拥有121万党员的原因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总结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共领导的)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能够为作者的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建交,增加国际影响力
B.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射东方红一号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参加G20峰会
D.召开了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下面关于年欧洲和中国的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①欧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其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兴起大大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所占份额的差距
③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造成中国制造业落后的重要原因
④不同的变化受到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右边材料是一部新出的关于政治、军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新专著的目录,结合所学分析该书涉及的核心问题是(&&&
A.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C.美苏冷战下的局部战争
D.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隋书》记载,隋炀帝之前的州郡县下属官员“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隋炀帝时期“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炀帝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臀力骠壮十科举人。”
&⑴依据材料一,反映出隋朝改变了
&&&&&&&&制度,依据划线部分回答,隋炀帝选拔举人的优先条件是
&&&&&&&&&&&&&&&。杨广获得“隋炀帝”的谥号是因为他___________。(3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3分,两题都答,按第一题计分)
材料二:诗歌在唐朝是黄金时代。唐诗吟咏于“士庶、僧徒、孀妇”、“牛童、马走之口”,“喧卖于市井”,题写于“观寺邮侯墙壁之上”,吟咏于“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乃至谱成流行歌曲,诚所谓“宫掖所传,梨园子弟所歌、旗庭所唱,便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谓绝句”。刘禹锡诗云“人来人去唱歌行”,敦煌诗歌云“行人南北尽歌谣”。白居易言“(唐诗为)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唐诗“时俗所重”的表现?分析唐诗为“时俗所重”的社会条件?
“正是有了农耕人、游牧人和游耕人经历数千年的彼此交往,相互融合,不断互摄互补,方汇成今日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统一进程中最深层次的判别标准即文化认同。历经千年,古代中国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心理。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一册“后记”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列举一则史实说明“农耕人、游牧人的相互融合,不断互摄互补”?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社会作用?(2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的直接推动因素。并依据材料分析城市化发展与英国政治发展的关系。&
&&&&&&&&&&&&&&&&&&
1878年英国实行“工厂与工场法”,限定了工人的最高工作时间。
1897年英国制定工人赔偿法。
1908年英国制定关于老年津贴的法律。
1911年英国制定了“国民保险法”。
&&&&&&&&&&&&&&&&&&&&&&&&&&&&&&&&&&&&
&&&&——丹尼斯·谢尔曼等《西方文明史》
(2)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在政策制订方面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分)
材料三 英国加入欧共体可谓是历尽艰辛……1967年英国第二次申请加入欧共体,戴高乐以英国经济状况不好为借口,再次拒绝了英国……欧洲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英国加入欧共体提供了契机……美国为了制约法国,阻止欧共体的反美趋势,极力笼络西德。苏联为了抗衡美国,也积极向西德抛媚眼。欧共体内部法国和西德的矛盾加剧。形势的变化使法国极为不安……日英国和丹麦、爱尔兰一起成为欧共体的正式成员。
——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成功加入欧共体的国际因素。(2分)
21.某校同学以“中国民主革命与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12分)
【民族觉醒】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日前的艰难处境。”
(1)材料一中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分别指的是什么史实?(2分)
【道路选择】
材料二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民主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的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材料二中提及毛泽东为救国找到的一剂良方是什么?(1分)
【伟大胜利】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和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于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3)材料三中“十五个月经验”中最主要的经验是指什么?(1分)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工业建设】
材料四 建国初期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前提。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极小的比重,建国后工业产值虽不断增长,但总体而言,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的发展直接关乎国防、交通、贸易等各个行业。
(4)材料四中图表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材料四,分别出现这一变化的必要性。(2分)
【深化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根据材料五,概括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启示。(1分)
党有党风、国有国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党风国风民风家风,正是实现中国梦需要的中国风!
22、建纯正家风(8分)
湖南卫视“变形计”之《少年少年》中,讲述了一个贵州山区的十四岁留守儿童—梁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独自生活,每天,他除了干农活外,还要上山砍柴、打水、喂猪和学习。可他从不怨天尤人,还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
【榜样先行】(1)梁训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1分)
&(2)培养这些品质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作用?(2分)
班级也是我们的大家庭,好班风也需要每个人努力。请你结合以下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选择】小明因琐事与同班同学小强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小强的自行车砸坏。小强要求小明赔修车费用,小明拒绝了。
(3)①小明侵犯了小强的&&&&&&&&&&&&&&&&&&&&
&权利。(1分)
②小强维权的正确途径有:&&&&&&&&&&&&
&&&&&&&&&&&&&&&&&&&&&&&&&&&&。(2分)
2014年的《开学第一课》第一次引入"家风"教育的元素,以传承“孝心、礼仪”等中华传统美德,对青少年进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献计献策】(4)请开启你的智慧之门,结合家庭实际,完成《我家的家风建设方案》。(2分)
我家的家风建设方案
目的:作为家庭的主人,要为家庭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建家庭美德,共享和谐新家风。
◎&&&&&&&&&&&&&&&&&&&&&&&&&
&&&&&&&&&&&&&&&&&&&&&&&&&&&&&&&&&&
◎&&&&&&&&&&&&&&&&&&&&&&&&&&&&&&&&&&&&&&&&&&&&&&&&&&&&&&&&&&&
23、树淳朴民风(9分)
九年级同学小雅看电视时,对我国设立“中国好人”榜、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家庭”……这一系列树民风活动特别点赞。
【我自豪】(1)开展这些树民风活动有何重要意义?(2分)
&小雅也是个韩剧迷,一有好看的韩剧上市便立马去买正版的光碟来看。最近她却发现光碟店老板之前卖给她的都是盗版碟,于是她便向当地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经查实,依法对光碟店老板进行了处罚。
【我思考】(2)(3分)①作为消费者,光碟店老板侵犯了小雅的&&&&&&&&&&&&&&&&&
&&&&&&&&&&②作为小公民,小雅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说明她在行使&&&&&&&&&&&&&&
③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盗版行为旨在保护公民的&&&&&&&&&&&&&&&&
&&&(3)在我国,韩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迫捧,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2分)
【镜头一】 个别行人乱穿马路、跨越隔离设施。
【镜头二】& 公交站点,有人上车时插队加塞,上车后,又因为拥挤碰撞,相互争吵。
&文明风尚我们一直在追求。以下是小雅五一出游拍摄到的一组镜头:
【我行动】(4)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镜头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政府和个人两个层面)(2分)
24、正清廉党风(8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 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发实招、出重拳,一连串“虎贪”“蝇贪”落网……一年多来,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
【学以致用】(1)腐败官员受到严惩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2分)&&
&&&&&&&&&&&
(2)请你为领导干部写一句警示语。(1分)
3月25日人民日报评周永康事件:①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是从政做人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触碰不得的高压线。②遵纪守法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法必依、有违必查。③要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和糾正“四风”,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④要永葆党的肌体健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 请你分析,材料体现了你学过的哪些知识?(4分)
以下是小明同学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完成的一道分析题。
答:材料中①说明党纪国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每个人都自觉遵纪守法。
材料中②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材料③说明惩治腐败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要常抓不懈。
材料④说明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分析改错】(3)小明看到这道题自己只得了2分,感到很疑惑。请你帮他指出错误并改正。(2分)
校园广播站的小记者参与了西安地铁价格听证会。回来后他说
“今天的模拟听证会很有意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参加这类听证会对中学生来说意义不大。”。”
&【理性辨析】(4)请你结合所学,对小记者的观点进行辨析。(3分)
25、展雄伟国风(11分)
【汉学魅力】日~7日,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召开,主题为“东学西学&四百年”。
(1)从世界不断掀起的“中国热”你感受到了什么?(2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试举两例。(2分)[w*ww.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友情提示:答案与示例不得重复)
【科教实力】日,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在京举行。小明看到有关新闻后得出了两个结论。
新闻一:习近平曾在很多大会上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就要不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由此得出结论一:推进科技创新,是国家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新闻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12年免费义务教育。
由此得出结论二:是否接受教育关系到“个人梦”的实现,但与“中国梦”无关。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以上两个结论进行评析。(4分)
【外交助力】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从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到倡导亚投行……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处处吹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4)请给以上材料自主设计一个问题并作答。(3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乡镇干部的好榜样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乡镇干部的好榜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转载]爱知中学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二)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
爱知中学初三年级模拟考试(二)
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1.日,我省西安和宝鸡两市获得第&&&&&
&届“&&&&&&&&&&
”称号。( &&)
A. 三& 全国园林城市 B.
&四& 全国卫生城市C. 四&
全国文明城市D. 三& 全国模范城市
2.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
①建成小康社会&&&
②治理腐败&&&
③依法治国&&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②④&&&
&B.①③&&&
①②&&&
&D.③④
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并发表了《&
&&&&&&》的讲话。&&&&&&&&&&&&&&&&&&&&
新愿景新动力&& B.
澳大利亚& 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C.澳大利亚& 新起点
新愿景新动力&& D. 南非
&&&&&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4.某学校开展“星级班级”评选活动,下列行为不能正确体现班级中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是(&&
①为提高班级成绩,考试时“互帮互助”
&&②成立互助小组,争创优秀集体
③担心对手超越,暗地耍手腕&&
&&&&&&&&&&④学会为他人着想合理分工,相互配合&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③④
5.在八年级某班的成长袋里,有一张中学生李扬综合素质评价表: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李扬要获得更大的进步,需要(
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②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③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④讲文明,有礼貌,培养宽阔的胸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6.明是非,辨善恶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下列能够体现明辨是非的是 (
①对待老师的要求一概服从&&&&&&
②坚持正确的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错误的事情
③对待社会流行能够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④敢于打破情面,对他人做错的事提出反对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 D.
①②④
7.李某身患绝症,担心自己死后10岁的独子小强无人照顾,便决定将自己遗产的三分之一留给父母,另三分之二由小强继承,并到公证处进行了公证。李某的行为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
,他选择的财产继承方式是
&&&&&&。(&&&
A. 占有权&&&
遗嘱继承&&
使用权&&& 法定继承
C. 处分权&&&
遗嘱继承&&&&&&
D. 收益权&&&
8.日,中消协通报了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半年来的情况,发现在一些领域经营者逃脱责任的问题依然较突出。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小彬:“经营者应该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B.小晓:“消费者维权意识差,助长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C.小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得到真正实施。”
D.小亮:“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9.自“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一批违法违规网站被依法查处。读漫画,回答该网站陷入“走投 无路 ”的困境是因为(
①违背社会公德,漠视国家法律
②未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③侵犯了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④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年来,用“结发之礼”替代婚戒交换的中国传统汉式婚礼,因仪式庄重、内涵深刻而受到越来越多内地年轻人的青睐。针对汉式婚礼的兴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康:“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小洪:“这说明当代中国人复辟思想严重。”
③小明:“汉代的礼仪对今天仍有巨大影响。”
④小肖:“汉式婚礼兴起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A.①②④&&&&&&
B. ①②③&&&
②③④&
&&& D. ①③④
11.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利于&&&&&&&&&&&&&&&&&&&&&&&&&&&&&&&&&&&&&&&&&&&&
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发展
③选拔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④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A.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①③④&&&
&&& D.②③④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肯定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实行此政策
&&&&&&&&&&(&&&)
①顺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 ②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③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 ④能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西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又道: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该材料中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是&&&&&&&&&&&&&&&&&&&&&&&&&&&&&&&&&&&&&&&&&&&&&&
A.“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西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
B.“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
C.“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
D.“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民族工业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列强卷土重来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商品的涌入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A.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国家独立是展开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回答15—16题。
15.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党员人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据此表得出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1921年到1927年党员第一大增长的原因是国共第一次合作
B.1927年党员人数第一次急剧下降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C.1934年到1937年党员人数锐减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1945年中共拥有121万党员的原因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总结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共领导的)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能够为作者的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建交,增加国际影响力
B.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射东方红一号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参加G20峰会
D.召开了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下面关于年欧洲和中国的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①欧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其所占世界份额快速上升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兴起大大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所占份额的差距
③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造成中国制造业落后的重要原因
④不同的变化受到两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右边材料是一部新出的关于政治、军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新专著的目录,结合所学分析该书涉及的核心问题是(&&&
A.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C.美苏冷战下的局部战争
D.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隋书》记载,隋炀帝之前的州郡县下属官员“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隋炀帝时期“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炀帝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臀力骠壮十科举人。”
&⑴依据材料一,反映出隋朝改变了
&&&&&&&&制度,依据划线部分回答,隋炀帝选拔举人的优先条件是
&&&&&&&&&&&&&&&。杨广获得“隋炀帝”的谥号是因为他___________。(3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3分,两题都答,按第一题计分)
材料二:诗歌在唐朝是黄金时代。唐诗吟咏于“士庶、僧徒、孀妇”、“牛童、马走之口”,“喧卖于市井”,题写于“观寺邮侯墙壁之上”,吟咏于“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乃至谱成流行歌曲,诚所谓“宫掖所传,梨园子弟所歌、旗庭所唱,便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谓绝句”。刘禹锡诗云“人来人去唱歌行”,敦煌诗歌云“行人南北尽歌谣”。白居易言“(唐诗为)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唐诗“时俗所重”的表现?分析唐诗为“时俗所重”的社会条件?
“正是有了农耕人、游牧人和游耕人经历数千年的彼此交往,相互融合,不断互摄互补,方汇成今日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统一进程中最深层次的判别标准即文化认同。历经千年,古代中国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心理。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一册“后记”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列举一则史实说明“农耕人、游牧人的相互融合,不断互摄互补”?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社会作用?(2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的直接推动因素。并依据材料分析城市化发展与英国政治发展的关系。&
&&&&&&&&&&&&&&&&&&
1878年英国实行“工厂与工场法”,限定了工人的最高工作时间。
1897年英国制定工人赔偿法。
1908年英国制定关于老年津贴的法律。
1911年英国制定了“国民保险法”。
&&&&&&&&&&&&&&&&&&&&&&&&&&&&&&&&&&&&
&&&&——丹尼斯·谢尔曼等《西方文明史》
(2)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在政策制订方面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分)
材料三 英国加入欧共体可谓是历尽艰辛……1967年英国第二次申请加入欧共体,戴高乐以英国经济状况不好为借口,再次拒绝了英国……欧洲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英国加入欧共体提供了契机……美国为了制约法国,阻止欧共体的反美趋势,极力笼络西德。苏联为了抗衡美国,也积极向西德抛媚眼。欧共体内部法国和西德的矛盾加剧。形势的变化使法国极为不安……日英国和丹麦、爱尔兰一起成为欧共体的正式成员。
——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成功加入欧共体的国际因素。(2分)
21.某校同学以“中国民主革命与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12分)
【民族觉醒】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日前的艰难处境。”
(1)材料一中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分别指的是什么史实?(2分)
【道路选择】
材料二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民主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的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材料二中提及毛泽东为救国找到的一剂良方是什么?(1分)
【伟大胜利】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和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于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3)材料三中“十五个月经验”中最主要的经验是指什么?(1分)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工业建设】
材料四 建国初期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前提。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极小的比重,建国后工业产值虽不断增长,但总体而言,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的发展直接关乎国防、交通、贸易等各个行业。
(4)材料四中图表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材料四,分别出现这一变化的必要性。(2分)
【深化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根据材料五,概括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启示。(1分)
党有党风、国有国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党风国风民风家风,正是实现中国梦需要的中国风!
22、建纯正家风(8分)
湖南卫视“变形计”之《少年少年》中,讲述了一个贵州山区的十四岁留守儿童—梁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独自生活,每天,他除了干农活外,还要上山砍柴、打水、喂猪和学习。可他从不怨天尤人,还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
【榜样先行】(1)梁训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1分)
&(2)培养这些品质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作用?(2分)
班级也是我们的大家庭,好班风也需要每个人努力。请你结合以下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选择】小明因琐事与同班同学小强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小强的自行车砸坏。小强要求小明赔修车费用,小明拒绝了。
(3)①小明侵犯了小强的&&&&&&&&&&&&&&&&&&&&
&权利。(1分)
②小强维权的正确途径有:&&&&&&&&&&&&
&&&&&&&&&&&&&&&&&&&&&&&&&&&&。(2分)
2014年的《开学第一课》第一次引入"家风"教育的元素,以传承“孝心、礼仪”等中华传统美德,对青少年进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献计献策】(4)请开启你的智慧之门,结合家庭实际,完成《我家的家风建设方案》。(2分)
我家的家风建设方案
目的:作为家庭的主人,要为家庭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建家庭美德,共享和谐新家风。
◎&&&&&&&&&&&&&&&&&&&&&&&&&
&&&&&&&&&&&&&&&&&&&&&&&&&&&&&&&&&&
◎&&&&&&&&&&&&&&&&&&&&&&&&&&&&&&&&&&&&&&&&&&&&&&&&&&&&&&&&&&&
23、树淳朴民风(9分)
九年级同学小雅看电视时,对我国设立“中国好人”榜、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家庭”……这一系列树民风活动特别点赞。
【我自豪】(1)开展这些树民风活动有何重要意义?(2分)
&小雅也是个韩剧迷,一有好看的韩剧上市便立马去买正版的光碟来看。最近她却发现光碟店老板之前卖给她的都是盗版碟,于是她便向当地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经查实,依法对光碟店老板进行了处罚。
【我思考】(2)(3分)①作为消费者,光碟店老板侵犯了小雅的&&&&&&&&&&&&&&&&&
&&&&&&&&&&②作为小公民,小雅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说明她在行使&&&&&&&&&&&&&&
③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盗版行为旨在保护公民的&&&&&&&&&&&&&&&&
&&&(3)在我国,韩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迫捧,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2分)
【镜头一】 个别行人乱穿马路、跨越隔离设施。
【镜头二】& 公交站点,有人上车时插队加塞,上车后,又因为拥挤碰撞,相互争吵。
&文明风尚我们一直在追求。以下是小雅五一出游拍摄到的一组镜头:
【我行动】(4)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镜头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政府和个人两个层面)(2分)
24、正清廉党风(8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 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发实招、出重拳,一连串“虎贪”“蝇贪”落网……一年多来,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
【学以致用】(1)腐败官员受到严惩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2分)&&
&&&&&&&&&&&
(2)请你为领导干部写一句警示语。(1分)
3月25日人民日报评周永康事件:①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是从政做人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触碰不得的高压线。②遵纪守法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法必依、有违必查。③要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和糾正“四风”,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④要永葆党的肌体健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 请你分析,材料体现了你学过的哪些知识?(4分)
以下是小明同学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完成的一道分析题。
答:材料中①说明党纪国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每个人都自觉遵纪守法。
材料中②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材料③说明惩治腐败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要常抓不懈。
材料④说明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分析改错】(3)小明看到这道题自己只得了2分,感到很疑惑。请你帮他指出错误并改正。(2分)
校园广播站的小记者参与了西安地铁价格听证会。回来后他说
“今天的模拟听证会很有意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参加这类听证会对中学生来说意义不大。”。”
&【理性辨析】(4)请你结合所学,对小记者的观点进行辨析。(3分)
25、展雄伟国风(11分)
【汉学魅力】日~7日,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召开,主题为“东学西学&四百年”。
(1)从世界不断掀起的“中国热”你感受到了什么?(2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试举两例。(2分)[w*ww.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友情提示:答案与示例不得重复)
【科教实力】日,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在京举行。小明看到有关新闻后得出了两个结论。
新闻一:习近平曾在很多大会上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就要不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由此得出结论一:推进科技创新,是国家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新闻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12年免费义务教育。
由此得出结论二:是否接受教育关系到“个人梦”的实现,但与“中国梦”无关。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以上两个结论进行评析。(4分)
【外交助力】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从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到倡导亚投行……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处处吹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4)请给以上材料自主设计一个问题并作答。(3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从神迹走出的强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