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蓝晶,如露亦如电.这是什么意思?

&|&社长:&(社长)你好!我是社长
,热烈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小编团队!&&&&&从现在开始,你有权点击“&&&&&&&&&&&&&&&&&&&&&&&&&&&&&&&&&&&&&”,顶起你认为够得上“精品”的稿件&&&&&任何一篇你所推荐的稿件进入精品库,都标志着你的一次成功!&&&&&你成功的比率(成功数/推荐数)越高,你的小编等级越高!为了让你的推荐成功率更高,建议你认真理解本精选社的定位,吃透在这个精选社里,什么样的稿件才算的上精品。做个好小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你有犀利的眼光、独到的品味、深入的理解力。好了,你可以开始了,祝你成功!是的,我要成为小编同时加入该精选社您现在的推荐指数是&1您的下一等级为:二级小编。您需要至少推荐5篇投稿给社长,并有20%的投稿成功进入精品库!关闭&>&&>&投稿详情《金刚经》经典语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一级小编)&投稿于& 14:23
浏览(3903)|&评论(0)
图: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八六八年)王价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现存我国木刻本之最早者。扉首有“祇树给孤园”图、亦为今知的我国木刻画之第一幅。妙相庄严,线条有力,实是很成熟的作品,已具宋代版画的规模。在这以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木刻小佛像,百十成群,捺印于佛经之首。像这样整幅的木刻画,还不曾见时代更早的。原本为一九○七年英国斯坦因在敦煌千佛洞所发现。连同许多卷六朝以来写本及许多绢画,均被他劫运到英国去。现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西谛志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我要评论<input type="hidden" name="threadstars" value="[4096] Object of class ThreadstarsModel could not be converted to string /data/www/wwwroot//Runtime/Cache/bf44af7606fd.php 第 138 行
" />评论内容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请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提交&&是否为连载请选择连载+新建连载创建取消加入成功!取消成功!取消加入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取消加入我再想想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立即使用别忘了点击发布哦!发布成功!成功发布到审核区!举报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色情暴力骚扰谩骂广告欺诈侵犯版权反动政治其他举报说明:(可选)提交取消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我再想想我要当小编举报成功!推荐成功!投稿推荐指数已举报!收藏成功!取消收藏成功!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一切有为法”的问题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没有什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佛讲到这里,金刚经全部圆满
之中是怎么定义的吧。
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有为者如言有因缘。大乘义章二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五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俱舍论颂疏界品一曰:&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梵Asam!skr!ta。
从此可见,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法。
那么佛法中所说,因缘所生法都是缘起显现,缘尽则灭。所以说这些有为法都象&梦幻泡影露电&一样,在显现的时候是存在的,但是因缘尽的时候就不显现。
这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的意义了。了解了这个就一方面不会偏向执著于事物存在为实有的表象,另一方面也不会偏向把事物说成是虚无。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那个网站有宗教和古代的书卖,我想买,比如...
分集介绍 "><>分集介绍「电影」这个名字是源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吗?
按投票排序
电影一词最早记载于《六韬·虎韬·军用》:“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指一种铁箭。《六韬》的成书时间有三种说法:公元前676年至前619年,前368年至前321年,前552年至前479年。《金刚经》约成书于公元前494年间。鸠摩罗什中文译本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公元344~413年。玄奘中文译本名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公元602年~664年。以上两者是流传最广的两个译本。
不是。中国的电影最早叫「影戏」,没错,从皮影戏而来。后来几次改名后才逐步统一叫「电影」。但我个人,从小觉得,电影是「电光幻影」的简称,真心觉得,太贴切了。。。
可以当段子扯,但个人以为肯定不是(好吧,其实我没有任何查证就开始主观讨论....),因为此电非彼电。
电影于1896年8月传入中国,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电光影戏”等,简称“影戏”,例如日《》刊登《观美国影戏记》,这是中国最早的。所以我也觉得是从皮影来的。另外,说经的话,难道不是《无量寿经》卷下:“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咩?XD
以下回答来自维基百科:日,天津《》刊登了英商快利洋行的一则《活动电光影戏出售》,文中写道“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这是文献记载“电影”二字组合第一次出现。从此以后,借由《》在京津冀的影响,“电影”一词开始普及。 维基百科: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电和影都是有为法,短暂即消散。把这些都看作是虚幻,放下,便会"无眼耳鼻舌身意"。
应该是对应于皮影,将其视为电的影子并投在屏幕上。
照这么说那佛光国师这首有没有可能是电影的出处呢?乾坤无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
人们只会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我又想起鸠摩罗什(翻译<金刚经>和诸多佛经的人)了,贡献很大可能超出人类认知,但功绩却因种种原因被后人有意无意地抹去了
原来这句歇可以这样用 其实电影还真有这句歇的意思
这个说法是《LA流浪记》里面蔡康永用来唬外国人的吧
我在我系馆的置物柜,帮我那无缘的师父威尔斯布置了一个迷你小神龛。中间贴的是“大国民”最意气风发的一张剧照,照片前供了一片叶子、和小小一瓶盖的水。我还写了一个中文的“电”字,贴在小神龛的左边,再写一个中文的“影”字,贴在小神龛的右边。   经过的同学,有的瞄到了,总不免凑上来端详一看,这时我就装模作样的用手指沾一点水,洒在叶片上。   “这是干什么?”新同学们一定会问。   “这是露水,叶子上的露水。”我说完,就会吟哦一段再普通不过的金刚经:“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美国同学们听到这段话,一定会收起嘻皮笑脸,很配合气氛地做出思索的样子:   “……是吗?人生像露水、像闪电,又像泡沫、倒影吗?”他们玩味着这两句话。   接下来,他们一定会指着我写的那两个中文字,问是什么字。   我就指着“电”字说:“这就是‘如露亦如电’的‘电’。”  然后,再指着“影”字,说:“这就是‘如梦幻泡影’的‘影’。”  当他们凝视着这两个在他们眼中简直像符咒的中国字时,我就会加上这一句:“‘电’和‘影’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我们学的东西。”  这时他们就免不了小小吃了一惊:“什么?这两个字,就是中文的‘电影’吗?”  我会庄重的一点头,他们会赞叹的摇一摇头:“……生命和电影,的确都是这个样子的啊……”  我的新同学们看看我的小神龛,再看看我,有的点点头,有的还双掌合十,拜一拜,走开了。   *  吁……总算小有一点东方的神秘和优雅了,下次也许弄个小木乃伊来展示一下吧。
电影这名字我不知道是不是来自于这个,我就知道唐伯虎“六如居士”的号来自于这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