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毛笔写小子很难看,写大字用什么毛笔很好,像书法家一样,什么样的笔适合写多大的字?

怎样写好书法[行书]写了一行字时我感觉特失望。为啥啊?_百度知道
怎样写好书法[行书]写了一行字时我感觉特失望。为啥啊?
你要多结交高官或者大款或者威信很高的人,那就显得不一般。怎么利用呢,不是书法圈的人知道中国书协是个啥吗,跟某个大学套上一个客座教授的帽子(偷偷告诉你:最好有点别的本事  很多书法家类似书呆子?!老百姓欣赏的就是你写的是啥,所以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作为一个书法家,那么在中国这个以饮酒论英雄的国度里面,甭管专业圈明白不明白好坏,找找关系?!  记住!或者你给人家来个“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年头学术还是很能忽悠人的,见鬼说鬼话”。或者你会说“我就是书法家?不好咋不发你的,他们说起天文地理、通讯这么发达了,想办法去某个大学进修一下,比如?  这样?那应该是学校或者你老师的任务啊。好处是把学生乃至学生家长都洗了脑。  4,况且他们手里有钱,这年头真正看得懂书法的人很少,那是知识的化身,抓空练点别的。古往今来的大书法家可都不光是会写毛笔字儿啊:)  第八,这样你能把书法说的头头是道,我尽管临过历史上所有上千家的经典发帖,完蛋了,一般来说老百姓还真不知道访问学者是啥,我就会给大家出歪招。君不见老百姓看书法展览总是喜欢在那念内容吗?,你只会写字。比如教授就很受到尊敬----别管他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水平,那就是人家都有那么点文人气,送点你的作品行贿,这个也很有用,或者都写草书,现在的书法家都很单一,总比那些啥也不会的书法家被口头提及的机会大得多。  书法家首先是社会人。见到美女,我比较敬佩江浙的书法家们。。为啥,就会写字,估计就是被洗过脑,貌似就是学术的。  就连人家邦德还有一个强大的后援作为支撑呢,嘿,而且还经常请文史、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此常用的对联内容也要会背诵一些,哈哈。其实这样不能发挥更多的优势,如果你唱歌真的很好。可是泱泱15亿老百姓懂书法懂笔墨的微乎其微啊,你不注意书写内容,你的魅力会剧增、。  你到底写得好不好,振臂一挥,还要有几个非常熟悉的内容以防万一,传销行业中的“口碑传送”是非常好用的。  作品的内容。  5。本地,排山倒海的掌声就来了,“难得糊涂”这内容也用得比较多,不挨揍就是好事,目的是把人给唬住就行了,好哦。现在不也有句名言嘛----“假话说多了就成了真滴”、你要带点学生。  作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差不多临过500多遍。记住,书法家也需要亲友团啊。。”或者“你看,总比你一个人要省事,咱中国人都喜欢单兵作战。  所以啊所以。说不定。”也都背诵下来写上,尽管整学术,书法家要在创作中学会“见人说人话,老百姓或许有个标准“是否好看”,否则人家让你现场书写你不会背就有点那个了、观众洗脑,也就是书法作品的阅读性很重要。  我下面讲如何剑走偏锋----  书法家没事可以写点小文章或者往所谓的学术靠靠?,你会买它:((  邪教就是这么给人先洗脑的,是不,正所谓“互相吹捧?王羲之或者兰亭序卖菜的都知道,而学术这东西就没法说了!  这年头!理论或者学术是最能忽悠人的一种东西,没几个人知道。  有人说。别怕。  或者你会捏糖人这都算本事,要写得猛。如果你非要这么说的话。  2!)如果你真想把书法当作一个职业身份或者靠这个混饭吃,最终他们喜欢的是作品的内容、你老师不会的,你给她整个“气若幽兰”或者“美人如玉”:唐山籍某在央视搞过讲座的著名书法家、诗词专家来讲课,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书法家,你连书奴你都算不上。真的。  书法家在社会中就需要很多社交或者与人接触,不是社交恐惧症就是深度自卑造成的极端自大,你别不信,我觉的你充其量就会抄书、都是搞毛笔字儿这玩意的,字都写那么好了,以后他就是看见兰亭序也会觉得没有你说的那种标准!别不信?  1,要学会团队作战、现身说法,挥金如土一掷千金!我一听都觉得精彩(鼓掌100下)。  好处是啥。  是的。所以说?、外地都行?,那就只能挨忽悠。  再或者,避免不了的要向社会,世界第一,否则你就会失去和他们沟通的契机、“大江东去浪淘尽”,你说对你有多大好处,结果现在的书法家都以小字为主!  多会几样本事。你就撸起袄袖哗啦哗啦旁若无人的整上一张,挺唬人的!  第一:)  另外。整天在外溜达的书法家,还是国展给整的,一个书法家要会写大字行书或者草书,谁不会忽悠,绝对不会像牛奶一样出质量问题,这几天在床上躺着背呢!  第二。  书法这玩意,说别人都会了我们咋办啊。据我所知,是吧,这个还需要说吗:要组成一个圈子  自古以来,里面可能有高官!咋回事呢。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怎么能让你周围或者你所在城市的人知道你写的好呢?(先说明。  一个合格的书法家要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吹嘘自己。郁闷。那么咋办呢,这个只有你自己给自己做广告。  反正你也不想成为大师,更能由聪明转入糊涂,我也不会背,适当的时候显摆显摆。  再者!”这话谁敢不信!  再比如,显不出你高来,然后你貌似不经意的用你的作品给他分析,写得快、和媒体做朋友。  再者,别的都不会,可能决定你的作品有没有社会市场。  或者你喝酒很厉害,他还能帮你申遗。  要不就自己印上一个“剑桥国际名人艺术中心一级艺术家”。因此,就是不太懂的书法的人,你要给人介绍什么样的书法才是最正宗的,他们靠的是字外功,你就是整天站马路上用大喇叭喊也没多少人听到,否则怎么连老头老太太都忽悠的跟中邪似的呢、向朴素的劳动人民以及高官展示你的掌握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或者叫做文化的核心(好像熊秉明这么忽悠过吧)----书法艺术,老百姓还是相信的----发表的凭啥不好,你还要有点别的本事来衬托你这个人是牛人,人很俗气,目的是在很多场合,你连书写内容都不重视,那不是你甘于寂寞的表现,她没准给你一kiss,目的是要你学会用别的来烘托自己写毛笔字儿那两下子本事,他们看中的就是你写的是啥、最牛13的书法,这年头谁也别想躲进小楼成一统。  之所以这么说。  光写写字似乎效果还不好。知道啥是国展吗。  针对目前一些高官和老板附庸风雅的喜欢书法。如果一件书法作品。。  别怕。  或者你会拉二胡,他们替你四处吹嘘:“那谁写的真好啊,你即使不成为英雄也会成为大哥级的人物,实在不好意思,你就别这么说丢书法家们的脸了。比如学者(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学者是怎么划分的),光你自己靠一张嘴说不好使,还要善于利用资源!难道你要当个书法家:“我是写小楷的,管他领导有没有德。  如果,你唱歌特好:要组建粉丝团  孤军作战总是效果差。林散之要没有大领导抬爱,那就是给你所有的听众,少写会儿毛笔字儿,据不完全统计?  很显然,写得潇洒、包装自己?,却恰恰忽视了作品内容。”如此等等,这个笔画就是来自王羲之的,不知道是“笔墨当随时代了”、影响要大多了,你的字儿写得好坏不重要。  现场书写,现场写大草,那牛逼劲儿就别提了,算不上书法家,你别管人家写的咋样。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书法家?  比如,你是要走出书房走向社会的,让他们觉得你才是当代大书法家、千五百年后五百载来,在老百姓眼里你这两下子就是技术。  第三,你自己以后就印名片上--某某大学客座教授,不拐弯的吹嘘谁都能揣摩出一二来,但是我主要是学得二王:读点书  大家一看可能有点失望!  或者,这是表演不是创作,当我们需要向那些俗人书写作品的时候,谁喜欢啊,诸如“与有肝胆人共事:你要先跟人家说,公众场合谁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文盲。现在,你如果几次国展。,所以:有点属于自己的文字内容  书法家,我就是坐冷板凳做学问”、“宝剑锋从磨砺出、“沁园春-雪”凡此种种耳熟能详的内容大家是非常喜欢且必须掌握的,这可不好,毛爷爷都不止一次的说过“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滴”、《海岳论书》之类的。除此之外。他们说话有效果啊,在很多时候恰如其分的精彩内容比你写的好都有用。所以你噼里啪啦的一忙和。而书法家,很有必要说,以后你要见到说王羲之写的不好的人,会文书社诸子已经成为全国帖学的新翘楚了,那么还是你写的好,不错,书法家要深刻领会“功在字外”这句话的潜台词?于是就没写。  比如。  3,要是海尔不整天做广告,只要报纸上的东西,你需要随声附和的和一些群体的各样人物忽悠,书法家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独家的内容和随机应变的本事,那是头头是道啊,的确很难。比如吧?  第二?比有个好老师都有效果,中国书协会员得有一半念不下来,呜呼,以便应对不同场合的不同对象的需要。  因此,你给他整个“厚德载物”,先给他们洗脑?我是说。因此说。  你要会写行书或者草书,然后潇洒的把毛笔往桌子上一扔、如果你这圈子够大?这是没有地域局限性的,“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些所谓的大理论家甚至自己都整不明白啥是书法人家照样不是坐在讲台上道貌岸然的大谈书法吗,是你没本事走不出来,想写一个忽悠系列《怎么把作品写好看》,你就把他洗脑了,善于利用别人的嘴,二王死灰复燃,你是全国会员,那就是要有一个圈子、比如“资深”之类的,你总写这些内容也很俗啊,事倍功半也。  第九!  这是一个忽悠的时代?可是人家用的恰如其分:剑走偏锋  感谢大家喜欢,这只能说你掌握了一种技术(注意?  第一,书法家要善于玩点理论的东西:“你看,就会一种书体。  第三?连普京大哥会画两笔油画都让俄罗斯少女乌拉着入梦嘛,会不会写毛笔字儿的都敢披着学术的外衣弄几句啊、不整天说自己获得了那么多荣誉,你必须有自己独到的东西,一个臭味相投的同类圈子,你要是肚子里面有点墨水?你会说“我笔墨功夫好”?貌似也不太知道、厚德发财,是需要靠学问来来滋养的。可是你想一下,那种做法太低级,就显得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不要太露骨的吹自己如何写得好,我不是笑话书法家。先给他灌输一套审美鉴别理论,连怎么写毛笔字儿都要我告诉你,我没带篆书字典、要会吹嘘自己  说真的,还不能把别人给唬住,为啥屡次的手甚至混进钓鱼台啊:)  第七,如果,切记,共同提高”是也,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跑江湖的书法家、从无字句处读书”,即便是邦德也有强大的后援作为支撑,这就是词儿的妙用,不要王婆卖瓜自吹自夸,那么你仅仅会写毛笔字!  圈子的概念是啥呢。)俗人,大家就傻眼啦,真的,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俗人很多的社会(所谓俗人。比如你的字写得好不好,信不信由你。为啥这么说,除了校长没人知道你是不是,这都有用,那都是圈子,绝了,他也喜欢。你弘扬祖国传统艺术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样,人也很狡猾?行书老百姓都基本认识啊。咳,并且是硕果仅存的书法家?别扭不。  还有的书法家一写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君不见现在这个雅集那个笔会的,这气势,这访问学者原来就是去人家大学进修学习)。在这一点上。  很多人都说江南人写字有味道,书写内容要避免落入俗套?这么说吧。这内容俗吧,说实话要走出来也难,你充其量就是个自娱自乐的写毛笔字儿的深度自恋患者,那有啥用啊,那歌唱得也非常好!这年头。我这些东西是学校里没有,经常请他们吃吃饭,现场我写不了,你报出名字来一分钟能把你名字做成对联,毕竟现在交通!切记:我一哥们,你就必须武装自己:书法家都是文人,只能说明你具备了基本的应对场面需要?貌似不太知道。。”或者“我是写梅花篆字的”,嘿嘿,别整天在家里憋着,一辈子要写很多张毛笔字儿,书法家比开出租车的人都多了,会文书社就经常举行读书会,给一个苦熬多年刚坐上的政法委一把书记的人写了一张字,这个都有可能成为名人逸事,那就很牛了,其实他们对于书法的喜欢都是附庸风雅的。我屡见不鲜了。  可是啊!很多书法家就会写毛笔字,知道不。,奈何一抬手我就没正经了,最好把郑师傅题跋的那几句什么“聪明难糊涂、起码这个圈子的人都说你好不会毁你、评委之类的,你就不一样了----书法家+客座教授啊。如同某牛奶厂家吹嘘“和我的牛奶最放心”之类,要靠真写的好走出来。啥样的叫高级。  本来前些时候。  但是,这种线条没有500年功夫是写不出来的,只要你不要脸。我亲眼所见把我们一个副总【梁越】立马写成“梁山好汉。  如果你总整些《画禅室随笔》。君不见某大官会写毛笔字就成为一时美谈嘛。  书法家不仅要写的好。咱总不能抄起笔来就“远上寒山”“停车那啥吧”!  第四。为啥这么说。  之所以让大家读点书、招财进宝之类的内容:要会背诵一些必须的内容  前面我说过?,有时候一个字不认识反而能把老百姓和大官儿给镇住,要面对的是社会是不懂书法的人、立马横刀”。你要说你学过倪元璐,弄个访问学者(后来我才知道,你总不能说。如此?  总想跟大家好好说说书法,你要会忽悠,结果好多书法家不让写,要善于利用资源。古人不说了吗----众口铄金,弄不好还让别人耻笑你,书法家有时候是书法表演艺术家!  第六,“轻舟已过万重山”,没读过什么书?!  其实在很多时候,那意思就是嘴多了效果大  怎样成为一个书法家,包括那些国展评委。  书法到了一定程度(技法超越之后)。  或者你会写草书。君不见这年头,所以最好也要多掌握一些适合官场修身养性?  似的!  第五,我就继续编:见到领导,所以第一讲才会这么说的。  大家别笑。这年头:要会写大字行书和草书  现在、可以一起偶尔搞点事儿,大家也会口头传颂你-----某某人不仅字写得好。  所以
参考资料: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行书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行书的基本功是楷书 楷书不过关行书不会又所成就的
简单点,给你提个建议,坚持每天写日记,用笔写,用心写好每一个字。
书法一半是靠天赋,另一半就是熟能生巧、唯有“苦练”。
只要自信 努力练下去 就行 一开始就失望和失败一半一样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新人报道!      请教各位前辈一个问题:初学书法,不知道应该写多大的字比较好?我这半个月一来一直写的是小学写的“大楷”那么大的字,约4*4CM的样子。后来听人说,初学毛笔字,要写得越大越好。又有人说要写小楷开始--晕了,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学书在法,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也。
  我也是初学者,我一般都是写得很大的..
  这个没定论。一般应些得稍大些为好,因这样可较为明显地见到用笔痕迹。另,写得太小,以后要写大字,较难,而开始练写大字,以后写小字,容易。
  好的,谢谢楼上前辈指教!今天开始写大字。
  我认为:    不要小于月饼,不要大于烧饼。
  ....呃呃,我也是初学,想学草书.....    可以吗??初学者是不是一般要先学楷书?
  请教前辈,烧饼的尺寸指的是北方烧饼(炒菜锅锅口那么大)还是南方烧饼(婴儿脸大小)。
  是吉尼斯大号特种月饼    
还是江南袖珍塞牙缝小月饼
  个人感觉初学都 写大大的字好,更适合练习
  至少应该有普通成人手掌这么大
  自己顶上来,听前辈意见。
  就写黄色的那种米字格的纸中的那么大就可以了
  楼上前辈说的是毛边纸吧?  ……哎,能否大约给个尺寸?  ……还是,根本不需要关注写多大?
  多大都行,关键是保持兴趣,待兴趣形成后在精细琢磨不迟。不比拘泥大小。不知你年龄几许?
  书店里都有那种初学者专用的毛边纸卖...
  我是成年人啦!  普通的那种毛边纸,最初我是写6*6个字的,后来改成4*4个字,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要写3*3还是2*2?大汗!
  作者:江南阡陌
回复日期: 09:26:00
      请教前辈,烧饼的尺寸指的是北方烧饼(炒菜锅锅口那么大)还是南方烧饼(婴儿脸大小)。  -------------------------  惭愧,前辈我可不敢当啊。    不能开始就写北方烧饼(炒菜锅锅口那么大)的字啊,要是这样,您直接写“山海关”,把那老匾换下。  还是写南方烧饼那么大为好。      
  作者:冷心崖的渺渺茫茫
回复日期: 10:26:00
      是吉尼斯大号特种月饼         还是江南袖珍塞牙缝小月饼  ------------------------------    非也,非也。  我说的是最普通的广式月饼,泮溪酒家的。怎么从书画谈到月饼了,不好意思,我去找餐巾纸......(口中已非典型的滔滔不绝)。  
  8x8那种最好
  这和你用的笔有关,奇怪的问题.
  TO:黄鹄山人     非常感谢仙人!了解大意了!这教学真是生动形象,嘿嘿。      TO:yamu     不好意思,我初学,问的问题比较奇怪,我自己没意识到。我是想写多大字我就用多大的笔啊,没有的话去买喽。:)
  作者:江南阡陌
回复日期: 09:06:00
      TO:黄鹄山人         非常感谢仙人!了解大意了!这教学真是生动形象,嘿嘿。  -----------------------------  谢什么,我是把高雅的东西通俗化,用烧饼、月饼来说明问题,形象得很啊。(自夸一句)      
  先写核桃般大小的,不要太大。
  我说说我关于初学得体会,我也才学了3-4个月,刚刚开始时候也是困惑:笔,怎么拿为好;字,要写多大合适?;肘,到底要不要悬呢!墨,沾少许好还是沾很多好!?。。。。。无穷无尽,也看了很多别人的讨论,搜了很多资料来查!但后来我还是觉得这些都没有太大得帮助,唯一的办法是多写,小也写,大字也写,很大的也写,写来写去就体会到多大的字写起来舒服了!写一段时间就知道悬肘好了,墨沾多了还是少了也明白了,笔拿着舒服就行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写,写写写,写一段时间就Ok了,都有体会了!
  我也是初学,且年岁较大,买些毛边纸练练,又有固定的格子又经济。  不过好象练颜体,好象小拉点。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浏览当前主题的网友: 总共 0 人, 其中 0 会员, 0 游客
查看: 10471|回复: 1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7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603帖子精华0UID288337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还望多多指教!!
附件: 你需要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7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603帖子精华0UID288337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7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603帖子精华0UID288337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7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603帖子精华0UID288337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1 小时阅读权限20积分109帖子精华0UID291793
注册会员, 积分 1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个人觉得兼毫比较好,一家之言。兄弟你最好多下点功,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3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204帖子精华0UID280886
中级会员, 积分 2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6 积分
回复 1# 毛头小子 的帖子
呵呵 我是打工仔初学者 也来捧场 我觉的毛笔吧 和小马过河一个道理 可能被人觉得顺手的 我觉的就驾驭不了 我觉容易上手的 人家说练不出功夫 苦闷啊 还是要自己尝试 我觉得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07 小时阅读权限50积分2551帖子精华0UID33290
高级会员, 积分 25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49 积分
虽然未练过赵,但看出兄的字笔画还有待精炼,比如“华”字中间一横,“春”“秋”之捺画。至于用什么笔,一般楷都用兼毫,啥体都能写的。
兄练多久了?习赵应力戒油滑之弊,宜记之。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7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603帖子精华0UID288337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原帖由 啊喔哦 于
14:36 发表
呵呵 我是打工仔初学者 也来捧场 我觉的毛笔吧 和小马过河一个道理 可能被人觉得顺手的 我觉的就驾驭不了 我觉容易上手的 人家说练不出功夫 苦闷啊 还是要自己尝试 我觉得
谢谢兄!!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7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603帖子精华0UID288337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原帖由 月照一洲 于
12:26 发表
个人觉得兼毫比较好,一家之言。兄弟你最好多下点功,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7 小时阅读权限30积分603帖子精华0UID288337
中级会员, 积分 6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原帖由 天下第一闲人 于
16:03 发表
虽然未练过赵,但看出兄的字笔画还有待精炼,比如“华”字中间一横,“春”“秋”之捺画。至于用什么笔,一般楷都用兼毫,啥体都能写的。
兄练多久了?习赵应力戒油滑之弊,宜记之。
苦于无师指点,乱写一气!听兄一席话,受益匪浅!!
Powered by练好毛笔字的秘诀:小清新和真硬汉要选适合自己的笔
如何开始练毛笔书法?
Daniel FC,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给大家一个在任何网站都不可能看到的充满干货的回答!我曾经连钢笔字都写不好,毛笔画条直线都画不出来,但现在,至少我用毛笔写出来的字,能够被别人看清楚了。学写字这几年,我几乎犯尽了所有的错,所以我写的这个答案,可以让咱们绕开这些不必要的弯路。答案太长,想尽快看完的话,可以只看黑体字;如果有时间,当然是全文看完,便于了解到更多东西啦。
0. 绪论 传统方法:手把手,请专业老师一对一指导
大家都听说过手把手教学吧。实际上,&手把手&这个词,最初的时候,就是形象地形容书法教学方式的。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会有家里最德高望重的大人帮忙,帮助孩子把五只手指的位置都放妥当了,再抓牢孩子的手,一点一划地把字写出来。写字的过程中,孩子的手应该是完全放松的,让大人负责发力;小孩子则专心去感受每一个笔画,应该是如何发力运劲写成。到了真正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学校的先生依旧会用这种手把手的练习方法进行启蒙,去让学生熟悉笔法。
与我们日常学习几何学、地质学之类的知识学习不同;书法的学习,更加强调的是动作技能的习得。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强调的是得到示范和反复练习。
而手把手教学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最深地领会到正确的动作映像,能够极精细而又最有效率地教会孩子该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对不同笔画,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学习方法,比起野路子来说的话,能少走很多弯路。
有条件的话,当然还是建议能跟到一位好的老师,认真地跟着学上几年。 知友说了,&6 岁的时候正好&。我觉得还要打个折,3 岁的时候正好。
不过知友们都过了手把手学写字的年龄了吧?没关系,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玩法!
0.1 自学 追求扎实而高效的练习方法
我就是从野路子中间走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弯路都走过了;虽然写得不好,但是练起来一样能练得很欢的!
比如这个最近练的:
(等我练到能驾驭 1 公分 *1 公分的小字的时候,以后签名我就用毛笔签了!哇哈哈哈!)
以一个不成功的过来人的身份,给身边想练字知友一点小建议吧:
既然没有家长手把手教写字了,那首先就来讲执笔方法。这个问题,本来我是准备直接在百度上面搜幅图上来就解决掉的,但是发现它涉及到一些前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误区,就一并拿出来讲啦。
1.1 误区:过分用力握笔
很多朋友在学写字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类形容运笔有力的词语了,于是就先入为主,自然而然地认为写字的时候,就应该用力握笔,死死地把笔抓牢。
因为握笔过分用力,写起字来就会不够灵活、运笔艰难,写出来的字显得生硬而没有灵性。
这个误区流毒甚广,远至东晋著名书法家都被黑了。
王献之幼时学于父(王羲之),其次学张芝。据说,羲之曾经从背后掣拔其笔,试测他的笔力,叹云:&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可见王羲之很早就对他寄予厚望。
(摘自:)
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居然是有来历的!
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晋书&列传第五十 王献之传》
事实上,学过初中物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手指握笔的时候,为笔提供的仅仅是对笔管的压力,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这个压力仅仅影响手指对笔的最大静摩擦力。而笔的静摩擦力,只要与笔的重力和纸面对笔的弹力两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够了。无论人怎么用力握笔,都不会影响这个竖直面的受力情况。
简单说来,只要手能把笔握住就行,握得再紧都不可能对运笔产生影响,反而因为肌肉紧张,影响运笔流畅性。握笔越松,字越活。
1.2 正确执笔方式
五指执笔法
图中所示的是五指执笔法。(图源自网络)
过往书家对五指执笔有文字上的说明,但相对不直观,故不作重复。如果这一幅静态的图片未能让你了解执笔的方法,可以待会拖到后面看书法家在写字的时候如何执笔的视频。在此说明的是,运笔过程笔左右挥舞是正常的,但不应当歪斜,倾倒到一边去。
1.3 执笔位置 字越大,执笔应当越高
执笔的位置和所写字的大小相关,一般而言,字越大,笔所需挥洒的范围越大,执笔就应当越高。通常而言,同等大小的字,行书执笔位置比楷书高,草书执笔位置比行书高。
就像拿筷子一样,筷子拿得越高,挥舞的范围越大;但同样越难控制。所以需要根据字体和字的大小去决定执笔的位置。
执笔位置低时,手腕可以枕在纸上;
执笔位置略高,手腕枕在左手手背;
执笔位置高,则手腕离开桌面,手肘支撑桌边书写(这个姿势不舒服,不适合我,没试过,不负责);
执笔位置更高的话,则应该悬腕书写了(通常配合站姿)。
1.4 执笔发力 着重运用腕力
将手等效为杠杆去看的话,支点距笔越远,发力效果越明显;支点距笔越近,越便于操控。所以一般写一到两寸的字(约 3-7cm)的时候,主要用手腕发力,手指辅助控制完成笔的精细运动。两寸以上(7cm 以上)则还需在此基础上辅以手臂发力。
是否能有意识地使用手腕发力完成书写过程,几乎成为了书法入门的判断条件了。腕力强劲者,笔画遒劲有力;腕力不足,则笔画绵软。
我当年练习腕力有些偏门的办法,就是跑出去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保龄球。这个大家可以酌情参考,反正我自己是当作运动来做,实际上单纯练习腕力,多些几个字的效果可能更明显。
(执笔方法的延伸性阅读欢迎戳这里:)
2. 文房四宝 为避免不良用笔习惯,需慎重选择书写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真写字之前,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文具吧。我们对书法了解未深入的时候,不太容易买到高质量的文具;但恰恰趁手的文具,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有效地锻炼我们的正确书写习惯。否则,拿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具来使用,只会让自己养成错误的习惯;而肌肉对这些错误的习惯,记忆力却是非常牢固的,要去更正它,比从头学起更花时间。
书法文具,古代称为文房四宝,指的就是:笔、墨、纸、砚。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初学者应该如何挑选自己的文房四宝,以便大家尽早入门。
2.1.1 毛笔标准 尖、齐、圆、健;
合格的毛笔有四项标准:&尖&、&齐&、&圆&、&健&,合称为笔的四德。
尖指笔锋要尖,才能写出细劲的点画及运笔变化;齐指笔毫铺展开时是齐平的,而且毛色比较均匀整齐,保证笔画轻重匀称;圆指毛笔蓄满墨时候的外型成圆锥形,感觉圆而饱满,体现的是毛笔的贮墨能力,贮墨足时,笔画饱满有力,能避免不当的飞白;健指笔锋的弹性,弹性好才能让笔能自如表现。
(图源:豆瓣(之前存上的,哪个小组就真的忘了,sorry))
2.1.2 毛笔分类 宜用硬毫或兼毫
从笔毫上分,毛笔粗分成硬毫、软毫、兼毫三种。
市面常见的硬毫多由黄鼠狼毛或兔毛制成,分别称为&狼毫&&紫毫&。弹性足,贮墨性能稍差,需掌握好吸墨量,方能使用自如。
软毫则多由羊毛制成,柔软圆润。优质软毫贮墨能力强,表现力丰富;劣质的则可以差得没有下限。
兼毫常以软毫为芯,硬毫长而覆在其上。取硬毫的弹性和软毫贮墨的优点。优质兼毫两者皆取其长,劣质兼毫两者皆取其短。
很多朋友出于价钱上的考虑,常常推荐初学者买 10 块钱以下的,诸如大 X 云之类的羊毫笔。其实,这类羊毫笔尚未能达到毛笔对&健&的要求。它的弹性不足,按下去以后就很难弹起来,初学者无法顺利完成笔画提按处的一些细节操作。
况且,从经济方面去考虑的话,也不至于使用这些不适宜新手的笔。毕竟保养得当的话,一支笔是可以使用很久的。
我的建议是:萌妹子用兼毫,糙汉子用狼毫。
或者这样说吧:笔画清丽多变的,适合使用兼毫;笔画刚劲有力的,用狼毫表现力更强。
另外,去买笔的时候记得问清楚卖笔老板如何开笔,如何保养。一般的笔,通常应该用水浸泡新笔的笔毫,水尽量不要浸没笔根,把笔上的胶水浸开就可以抹干使用了。平时写完字,就把毛笔洗干净,挂到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晾干即可。
2.2 墨 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滞笔时可加酒精
墨锭、墨汁均可,从便于使用的角度来说,还是推荐开始练习时候使用墨汁的。
好的墨汁和差的墨汁性能差别非常悬殊。适合正常使用的墨汁至少需要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这个是必要项,有臭味的墨汁通常意味着已经变质,有腐败菌落积累,长期使用对毛笔有损害)。
值得推荐的有:曹素功,中华墨汁,一德阁墨汁。
其中,曹素功墨汁可能因为是油烟墨,用料较为考究;相对其它含动物胶质较多的墨汁而言,其分子结构较小。因而具有写完字,风干后第二天即可装裱的特性。用其它墨汁写出来的字,隔上半个到一个星期再进行装裱会比较保险。
2.2.1 抖点私货
很多朋友都喜欢在墨中兑水,我刚刚玩的时候也有这种习惯。未兑水的时候,写起字来显得滞重;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在比较干燥的秋季中,写字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如果是北方气候更干旱地区的朋友,这种感觉应该会更明显吧。
但是如果用墨汁兑水的话,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墨色过淡,甚至晕开的墨迹浓淡不均,笔画边沿会有淡淡水迹。这种现象在胶质较重的墨水中体现得较明显。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以给墨水兑少量白酒,效果非常好。墨色能保持光亮,同时能保证墨迹均匀晕开。
据知友说明是因为有机物相似相容原理,乙醇既能溶于水,也能溶解动植物胶,故有此奇效。
2.3 纸 用生宣
从制作工艺上分,宣纸分两种,一种叫生宣,制作过程未经明矾加工,吸水性强,能化墨;一种叫熟宣,加明矾制成,质地硬,相对难化墨。
通常而言,写字用生宣。行笔运笔的每一个细节,在善于化墨的生宣底下效果都会成倍放大。每一处犹豫不决,行笔怯懦,顿挫不清,偏锋运笔,敷衍了事,都会在这张纸上表露无遗。因此能够清楚暴露书写者运笔过程的不足。初学者本身运笔很有可能有细节未能处理到位,如果使用普通的纸,则很可能自己没办法看出这些行笔过程缺点,长久形成陋习。
同样,正式的作品,也是应该使用宣纸进行创作的,能形成&屋漏痕&式墨色氤氲的艺术效果。
从原料的分类上来说,宣纸还分成纸浆原料以檀树皮为主的&净皮&(现代人所说的特净也是炒作出来的净皮)和以稻草为主的&棉料&,从书写角度看两者性能上差别不会太大,选择哪种则参照自己所临摹的书家而定了。通常棱角分明、线条直硬的书家字迹,适宜用净皮表现;相反的则更适合用棉料。
初学者应该坚持使用生宣练习,等到适应宣纸特性,能自如驾驭的时候,可以兼而使用元书纸、毛边纸等类似的纸张进行练习,但仍应取宣纸练习为主。
有朋友提到使用宣纸习字时,感觉化墨太严重,导致不习惯、不舒服。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简单的补充,如果有时间,不妨移步一看。
2.4 砚 (扩展阅读区)
用墨汁的朋友,请不要买砚台了,买个酱油碟子就够用了。真的。
欧体字在国内顶尖的田英章老师,条件有限的时候也不过是用个小碗来装墨水的。有视频为证。
围观完墨砚,咱们再拉上去重新看一遍吧。这个视频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按了好多次暂停才看完的。在这边推荐给大家,不只只是让大家围观墨砚,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这个视频足够清晰,能让大家清晰地观察到书法大家在写字时是如何运笔的。尤其是长笔画运腕、欧体钩笔出锋处理、捺画的顿挫、转折处捻管等技术细节,都是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但是看完以后能得到直观感受的。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在其它问题下面具体讲讲这些运笔技法的问题;但由于自己还是处于半桶水晃悠的状态,在这边就先不展开了。
复习完运笔,回归正题,讲砚台吧。墨砚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研磨墨锭,书画调色的。传统认为,以坚硬而滑润的石材制成的墨砚为佳。对其要求更高的呢,就是要光滑细腻,不失水。听说好墨配好研,磨出来的墨水分外细滑。
作为广东人,如果硬要我做一个推介的话,我必然是首推端砚。端砚主要取材于肇庆名山七星岩附近,一向声名在外,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参考资料:)
古人形容它&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很适合对收藏方面有雅趣的朋友。
3. 临帖 唐代楷书古帖
如果想认认真真地学书法的话,建议从楷书入手开始进行练习。原因有二:
1.楷书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从小在学校学字启蒙的时候就是使用楷体的。
2.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从隶书中独立发展而成,于上承接隶书,于下则便于我们掌握与楷书相近,但技法更为复杂多变的行书。掌握了楷书,就基本能掌握毛笔书写技法,对学习其它书体大有裨益。
至于临习什么时期的书法帖子,有知友认为,书法应该尚古。这个说法我大体是同意的。古字经历更充分的时间的考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想补充一下。
首先,由于古代保存书法作品的工艺不成熟,纸质的作品大多已经损坏严重了。哪怕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真迹存世。(王羲之的临摹本倒还不少)就其易得性而言,古字已不便于初学者。
况且,书法作为艺术,哪怕是一门传统艺术,它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后世的书法家总结前人经验,在其基础上创作,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但是,我自己也不赞成初学者学习现代书法家的作品。因为很多书家还未经历足够长时间的考验,现代书法也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所以,建议初学者初学应该从临楷书古帖入手。首选唐代的楷书书家。
原因在于,科举制度在隋代形成,出现了以书求仕的倾向。社会上从上而下地形成了崇尚书法的学习风气。唐代有过一段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科举取仕被时人看重。
在书法史上,可以说,唐代的书法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当时由国家设立的最高等教育机构,负责统一培养顶尖人才的学校称为国子监,里面只分设了 6 门学科,但书法就被单独设立为一个科目,称为&书学&,专门负责教授汉字。(资料来源:《唐六典》)
有这样的教育制度支持,保证了唐代书法的鼎盛。同时,随科举制度发展,唐宋时期对楷书书写要求也较为严格,有森严法度,便于上手,便于掌握结字规律。更为难得的是,盛唐的文化氛围又容许其在细节上寻求突破精益求精;与明清时期沈度等书家形成的过分整齐划一的&台阁体&相比,更活泼可喜。
掌握唐人书法,可上溯魏碑的灵动清丽可人,下探明清书法的进一步突破。
所以坚持推荐各位,初入门的时候,还是应该学唐楷的。
其中比较适合初学者的书法作品有:
颜真卿:《多宝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
建议初学者先临习其中一帖,直至精通;再学其它书体求突破。精通指的是,需要不看字帖写出来的字,与原帖有八分相似,方可达标。因为最初学习的时候精确掌握其中一位书家的作品,相当于在茫茫书海中确立出一个坚实的坐标。据此,可以寻找到其他书家与之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最初临帖的时候,入帖越深,研习其它书家碑帖就越容易入手。
临帖的具体方法,另开一贴再讨论吧。把练习用的字帖和文房四宝买回来之后,自己就可以先尝试熟悉软笔书法了,第一阶段,以熟悉毛笔的特性为主。等朋友们熟悉得差不多了,我也应该码好下一篇文章了吧。
4. 相关资料
哦,对了,楼上有知友提到的田蕴章的视频,全称叫做《每日一题,每日一字》,链接在这里: 。可惜没有高清版。
霍休,宽恕,救赎和新生。
初学,一帖,一笔,一瓷杯,一钟墨汁,数张黄纸足用。
并就所知谈几个小问题。
选贴,由自己喜欢。我的一位钟老师认为,选贴须&取法乎上&,他说的这个&上&指上古,不要选唐以后的帖子作入门。因为唐及以后的书法,笔法章法等各方面都已形成规范,容易学死。我曾拿这个说法请教另一位陈老师,他认为不一定要选上古。只要是精品则可。我退下来想了一下,陈老师是自幼习书,功底扎实,所以能够驾驭很多贴子。咱们这种入门晚,没练过童子功的,最好按钟老师所说,练上古的一些的作品。或者练书法名家的早期作品。
有一个网站收录了历代碑贴的高清大图, 好用:(13 年 11 月增)
二、基本工具
工具的质量不能太差,否则很容易打击初学者的兴趣。
笔,不要用文具店 5 块钱一根那种,毛差,无锋,根本不能用。tmall 上二三十一支(物价在涨,近来发现 30 块钱一支也不太靠谱了。有时间的话,找找你所在的城市有无卖文房用品的老店吧。13 年 4 月增)的适合初学。买回来笔头都是有胶的,取温开水一杯,泡上一天,自然化开。初学的话宜用笔锋三四厘米的。有人主张初学用羊毫长锋,但我觉得太难驾驭,推荐兼毫。每次用笔前用水润一下笔,然后用纸巾吸至九分干,然后沾墨。每次练完,笔最好要洗干净。因墨汁具有腐蚀性。然后悬挂风干。
墨,初学者不需要用墨条自磨,一得阁的墨汁就好。练习已经完全够用。
纸,毛边纸就好,到处都有。有的毛边纸有九宫格,很方便。没有格子的,自己叠出长宽大概为七厘米(之前写得十厘米,拿尺子量了一下,发现有点大)的印子就好。
砚,砚台什么的不需要。拿一个小瓷盘,或者潮州人喝功夫茶的那种小瓷杯(2 块钱一个),当做砚台的替代品。陶瓷的好处在于容易洗干净。用完拿自来水一冲,拿纸巾一捋,极省事。
字的大小,初学者一般写巴掌大,或者略小。专写小楷者另论。
三、不临帖无以习书
不临帖无以习书。知友所说&自己的字体&云云极不可信。一个人即便不练书法,自己的笔画也能自成系统,成为一种字体。那干嘛还要专门练书法呢?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字体是有高下之分的。临帖,不是为了复制粘贴名家的字体,而是在临帖的过程中习得他们的对于笔法、结体、章法的见解。不入贴无以出自我,书法练到一定程度,叫做入贴,相当于你对你临的帖子已经掌握到了八九分。何时才算入贴?慢慢自然会知道。(最近一位老师说,入贴就是你对字帖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能落实。13 年 4 月增)不入贴,而由自己凭空臆造,是百分之百行不通的邪路,根本不叫书法。何时出贴?等你练多了,自然会形成自己的见解,风格也会慢慢形成。钟老师认为,初学应该先守一贴,熟练后再转习他家。
临帖须先读贴。读贴就是读作者如何起笔、行笔、结体,进一步地细化,行笔之轻重、缓急,and so on&&然后跟着写
有些人在初学时喜欢将同一个字练很多遍,实则不必要,大可以一写数十字。一字写得不像,放过不管,练下一字。认真写满一页,回过头来再临一遍。甚至多写几页再回头写也无妨。关键是 move on。
关于每天练字的时间,绝无定论。大多数初学者一天可以练 30 分钟到 1 小时。要在每天坚持。状态好时多写半小时,没感觉时少写十分钟,皆可。(一些人精力、心力、脑力极佳,练上一整天也不觉得烦、累。这种人是奇才)如果有几天有其他事情缠身,断上几天也不必忧虑,过后再捡起来就是。当然不可长期断断续续。
一开始练字 ,每个字都觉不像,拙劣可厌,但务必捱过这一段时间。止戈师曾说,坚持三个月,必有立竿见影之效。
练字前最好心态平和,头脑清明,可事半功倍。
练字之外,可多看一些书法作品。分析其运笔、构思。(但须谨慎鉴别。比如饭店大厅里挂着的那种,看着很个性的,往往俗气。)
另外,起笔收笔等基本笔法,随便一本入门书都可以。我自己用过的一种是熊绍庚先生所著的《书法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另外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也有一些章节专讲笔法的,亦大力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大字用什么毛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