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首曲子除了弦乐器有哪些之外的另一种乐器是什么?

西洋弦乐器,中国弦乐器分别指的是哪些乐器?_百度知道
西洋弦乐器,中国弦乐器分别指的是哪些乐器?
提问者采纳
我也在空自消耗.牢牢地插在那散发出彼此在意, 没有料到的面的么安全为以得过且过,当还来得及时被飘逸的馨香弄得疲惫不堪如同它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弦乐器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低音革胡等:二胡:大、小、低音提琴等;中国、板胡西洋、中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而具有灵动的色彩。   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 (如吉它)。 弓拉弦鸣乐器: 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二胡; 弹拨弦鸣乐器:竖琴(Harp)、吉它(Guitar)、电吉它(Electric Guitar)、 电贝司(Electric Bass)。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 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 阿马蒂和瓜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取代肠线琴弦等。   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 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担任乐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 则担任乐曲主要声部的和声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内乐和小品中常用于独奏。近年来,小提琴又成为当代流行乐和爵士乐的当家乐器之一。   中提琴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交响乐队 以及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担当中音声部,为主旋律起伴奏和衬托的作用, 极少用于独奏。不过偶尔也以独奏乐器的形象出现,如在柏辽兹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 中提琴的独奏就占了相当比重。中提琴的音质别具一格,近似鼻音的咏叹,非常适合表现深沉与神秘的情调。   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 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   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倍低音提琴体积庞大,需站立演奏。它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属于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另一种属于小提琴一族,肩较方,背微圆。   倍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的最低音声部,多充当伴奏角色,极少用于独奏,但其雄厚的 低音无疑是多声部音乐中强大力量的体现。贝多芬就常用它在交响乐队中演奏重要的旋律。如他在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开始时,用倍低音提琴演奏的宣叙调,有力 地回绝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动机。 还有圣·桑在他的《动物狂欢节》中,用倍低音提琴生动地塑造出笨重、庄严的大象形象。      弦乐器除了弓弦乐器以外,还有拨弦乐器。管弦乐队中常用的拨弦乐器,只有竖琴(Harp)一种。竖琴是一种竖立的三角形的大型拨弦乐器。有四十六根弦,按照降C大调的音阶排列。下面有七个踏板,控制七种不同音名的弦,每个踏板可以使它所控制的弦升高半音或全音。竖琴是用两手拨奏的,音色清朗如水。最富于特色的奏法,是急速地先后奏出同一和弦中的各个音,称为琶音。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第三景中的《花的圆舞曲》有一段美妙动人的竖琴独奏,弹奏的就是琶音。竖琴在乐队中常常作为伴奏乐器,尤其是和长笛或小提琴等乐器相结合时,音色最为和谐。竖琴也象钢琴一样,可以演奏音域宽广的多声部乐曲。它不仅是一种乐队乐器,同时也是一种表现力相当丰富的独奏乐器。  竖琴是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 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   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段,极具感染力。   吉它又名“六弦琴”,属室内乐器,因其音量较小,几乎从不用于各类乐队中。这种乐器堪称 简单设计的杰作。理想的吉它琴体的底板和侧面应由最好的黄檀木构成,面板采用云杉木,弦品和琴颈 分别由乌木和红木制作。六根琴弦则是尼龙和钢材料的混合体。   吉它经过了不少变化,才形成常见的莱斯·保尔、斯特拉托卡斯特尔和吉布森等类型 (最后一种类型为所有摇滚吉它手所渴求)。然而,今天的吉它与当年西班牙南部山区的安达卢西亚人 用于独奏和为舞蹈伴奏的吉它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吉它主要用于大众娱乐,是典型的 家庭乐器,对于音乐的普及和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许多古典吉它名曲根本无法改编为用其他乐器 演奏的乐曲,因为这些名曲中蕴含着独特的吉它技巧,其他乐器是根本无从模仿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吉它艺术在音乐体系中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二弦: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马头琴,根卡,呼胡,芦胡,葫芦琴,南音二弦,奚琴,椰胡,低胡(也有四弦),纳西胡琴,马骨胡,雷琴,京二胡,胡尔,坠琴(又称坠子,坠弦),天琴。三弦:多郎艾捷克,萨它尔。四弦:阮,四胡(曾称为提琴),琵琶,月琴,柳琴(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也有二弦,三弦的)。其他:瓦琴(即“七弦琴”),轧琴(11或12弦),筝(古为13或16弦,现为25弦),瑟(又称“五十弦”),扬琴(弦数应型号而定),箜篌(最少5弦,最多25弦), 彝族月琴(彝语称弦子,库竹或四弦。张二、三、四弦不等)。
弓弦乐器,比如二胡、古筝、琵琶等
西洋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贝司),电子小提琴,吉他,曼陀林,竖琴等。中国弦乐器:二胡,高胡,中胡,板胡,三弦,琵琶,瑟,古筝,古琴,柳琴、月琴、阮、秦琴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姬神的&&一人静&&这首曲子里的那种拨弦乐器是什么呀??_百度知道
姬神的&&一人静&&这首曲子里的那种拨弦乐器是什么呀??
这种乐器价格大概多少.10yan..知道的朋友介绍一下这种乐器(别在网上抄报纸文).mp3听有人说是里拉http
?.难道那种拨弦乐器也是合成器做出来的.我说的是那种拨弦乐器呀我当然知道那是合成器音色了....?不会吧?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此音色制做参数大致是三个基本音色的叠加与插入效果的合成(以国标GM128音色库为基准),就是楼主要的这段音乐里的音色了。、Glockenspiel、brightness这三种基本音色参数的相位叠加,这琴里就有这种音色效果了这音色哪是专门的一种乐器啊。。楼主想学、Fantation!大致听了一下。:Digi piano。?可以去买台KORG TRITON就可以了。。,如果有合成器的人。这是数字音色合成器里做出来的音色
其他类似问题
姬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 - 百科问答
& 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
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
悬赏分:0 -
- 阅读次数:
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
关于"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的最佳答案
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
铜管乐器(Brass Instrument)是一种将气流吹进吹嘴之后,造成嘴唇振动的乐器。他们也被称为“ labrosones ”,字面上的意思是“嘴唇振动的乐器”(Baines)。要在按键乐器上改变音高,有两个方法能够办到:一、压下按键改变管子的长度,二、演奏者所吹出的气流改变嘴唇的振动频率。 铜管乐器 历史 在早期的交响乐中使用铜管的数量不大。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交响乐队中只用两只圆号,有时增加一只小号到十九世纪上半叶,铜管乐器才在交响乐队中被广泛使用。 铜管乐器的发音方式与木管乐器不同,它们不是通过缩短管内的空气柱来改变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气压变化与乐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来改变音高。所有铜管乐器都装有形状相似的圆柱形号嘴,管身都呈长圆锥形状。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组的共同特点,这是其它类别的乐器所望尘莫及的。
铜管乐器 种类现代铜管乐器一般有两个家族:
按键式铜管乐器是由好几个按键组合(一般是3或4个,但也有7个或7个以上的情况),由演奏者的手指视演奏的需要来调整管子的长度。这一个家族包括了除了长号(Trombone)之外的所有现代铜管乐器:高音乐器: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中音乐器:法国号(Horn)、柔音号(Flugelhorn)、行进圆号(Mellophone)次中音乐器:上低音号(Euphonium)、下中音号(Baritone Horn)低音乐器:低音号(tuba)、苏沙号(Sousaphone)以及室外乐队使用的萨克号系列(Saxhorn)。 由于现代按键式乐器在铜管乐器中占大多数,关于按键式乐器的操作在后文再加以详述。按键通常是活塞式的,但也有转阀式的。转阀式按键是法国号的标准配备,有的时候也会被使用在低音号上。 滑管铜管乐器使用拉管来改变管子的长度。滑管乐器的主要乐器是长号家族,但是按键长号偶尔也被使用,特别是在爵士乐。长号家族的祖先Sackbut以及民族乐器Bazooka也都是滑管家族。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铜管乐器家族,但对现在来说已经是老古董了,但偶着会被用来演奏巴洛克时期或古典时期的乐曲。 自然铜管乐器,只能够演奏出自然泛音,例如号角(Bugle)。小号在1795年之前是一种自然铜管乐器,而自然号是在1820年前被使用。现今自然号仍然在一些庆典中使用,如升旗降旗使用的立正号令(Mi-Do-Sol)与稍息号令(Sol-Mi-Do) 开孔铜管乐器是在乐器上有一连串的孔,像木管乐器使用手指或是按键去盖孔。这些包括了Cornett、Serpent、Ophicleide以及Keyed Trumpet。他们比按键式乐器还要难演奏。 其它铜管乐器Alphorn (木制)Conch (兽角)Didgeridoo (木制、澳洲)Natural hornShofar (horn)Vladimirsky rozhok (木制、俄罗斯)Wagner tuba 铜管乐器 按键式 滑管按键可以使铜管乐手变换音高。当开启,每个按键由于气流转向了增加的管子而改变音高,这样子使乐器的振动的长度增加并且可以吹奏出不同的泛音列。增加的管子通常还会有一个微调的小滑管状置(通常位于第三键),如此才能使音准正确。 两个主要的按键是转阀式及活塞式。第一个活塞式按键乐器自发明之后,在19世纪不断发展。Stolzel式按键是早期的其中一种。在19世纪中叶,维也纳式按键也是一种改进的设计。然而大部分专业的音乐家选择比较快也比较准确的转阀式按键,一直到19世纪末才大量出现设计良好的活塞式按键。在19世纪开始的数十年间,活塞式按键普遍使用在铜管乐器上。 不同的按键组合能演奏出不同的音高。按键指法是全球都通用的。下面列出各按键的组合以及会造成的音高,这在今有的铜管乐器都适用。第二键 - 一个半音第一键 - 一个全音第一键和第二键 - 一个全音及一个半音;这也可以使用第三按键,但是音准会偏低。第二键和第三键 - 两个全音第一键和第三键 - 完全四度,或两个全音及一个半音。第一键、第二键和第三键 - 增四度或三个全音;音准容易偏高。谱上所计的音高吹奏出来会是不一样的(差了一点点);这是乐器的设计上的特性。 在有第四键的乐器像低音号、上低音号、高音小号,第四键是要低完全四度用;这可以取代其它的按键组合(4取代1-3、2-4取代1-2-3)。当然,其它三键也可以配合第四键使用来吹奏出低于完全四度的音,因此第四键增加了完全四度向下的音高(至大七度,使乐器的音域向下延伸了完全十一度,配合第一泛音列的使用),但是音高需要更多的技巧来调整。但当乐器做1-2-3或1-2-3-4按键组合时,音准往往会严重地偏高。 铜管乐器 调音小号、短号 小号、短号等乐器在第三键上使用无名指微调调音管(或是利用左手大拇指按键控制此调音管),使1-2-3键组合时所发出的音更低。如此一来才能够在低音域吹奏准确的音阶。 行进圆号、行进上低音号由于这两种乐器的无名指位于第三键调音管下方支撑乐器重量,故改在第一键以左手拇指使用调音管,使1-2-3键组合时所发出的音更低。 上低音号、下中音号、低音号在一部份的这类乐器里面,当第三键与第四键同时被按下时,气流除了原有行经的管子之外,另外会行经一个附加的管子,如此一来才能确保在第二谐音以下低音域音准的稳定性,尤其对于这两种乐器来说,低音的音准是被严格要求的。 除此之外,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则是增加第五键(常见于CC调、BBb调低音号)或第五、六键(常见于F调、Eb调低音号),而按下它们降低的音程较第一键、第二键来的低一些,如此一来配合第三键、第四键使用即可达到调整音准的效果。另外一种常见于上低音号、F调低音号、Eb调低音号的方法是利用大拇指增加按键推动杠杆,使得调音管被拉长。 双排法国号在双排法国号里面,不采用于按键全按时增长管长的方式,而是于左手拇指添加了转换调性的转阀,使得在转阀按下之前是较长的F调法国号,按下之后则是较短的降B调法国号。乐手可以透过更换F调、降B调指法的方式避免1-2-3指法的问题,使其在难以演奏的低音域才存在;这同时也提供了较短的管长,使乐手在高音域的吹奏中较为轻松。 而F调、降B调法国号的转换则是直接利用两排不同长度的调音管,如此一来可以精准地调准两调性中的每个音(不同调性的调音管互用会有问题),虽然在乐器的重量上增加了不少负担(约为原来的1.5倍左右) 铜管乐器 音列 圆号和小号在不用活塞时只能奏出泛音列中的音,通过气流来控制音的高低,气流越急音就越高。除了第一泛音无法奏出外,第7和11泛音也不能用,因为这两个音同平均律中的音相差太远,听起来极不准。圆号吹到第12泛音(g2)不成问题,小号一般只吹到第8泛音(c3),尽管如此小号的音高也比圆号高很多。    活塞可以增加铜管的长度,这就使得泛音列中的每个音都降低一些,第一活塞降低大二度,第二活塞降低小二度,第三活塞降低小三度。有的圆号还有第四个活塞,它把整个圆号的声音升高了四度,相当于把乐器的调性从F转成bB。表7-7是圆号各音的指法,圆号是F调乐器,高音谱号的记谱音比实音高五度,低音谱号的记谱音比实音低四度。小号是bB调乐器,记谱音比实音高大二度,这张表同样适合于小号,只要把下表中的每个音都高移八度就可以了。
长号一般分为次中音长号(bB调)和低音长号(F调)两种,后者比前者低四度,但吹奏方法类似。现在的长号都上带有四度活塞,兼有两种长号的功能。在长号的泛音列中,基本音虽然是可以吹出的,但实际上基本音不会用到,一是因为7个基本音和长号的其他音列是隔开的,二是基本音只能奏得很弱,把位较高时有些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长号的拉管就相当于圆号的活塞,7个把位相当于活塞的7种按键方法。    次中音长号的音列,第5和10泛音的每个把位比正常把位都略短些,这样可以让音准更接近于平均律。只要拉管在适当的位置,第7泛音也可以具有很好的音准,但是此时拉管介于两个把位之间(半把位),实际演奏中并不使用半把位。
长号在按下四度活塞键以后,音域降低了,把位的距离也变长了,所以低音长号没有第七把位,第六把位比次中音长号的第七把位还要远,演奏起来非常困难。表7-9是低音长号的音列,其中#F这个音无法吹出。长号使用低音谱号和次中音谱号,按实际音高记谱 铜管乐器 发声以嘴唇作为簧片(唇簧) 由于铜管乐器采用嘴唇作为簧片,因此铜管乐器可以让乐手调准自己嘴唇的情况,而吹出不同的泛音(谐音)。一个常见的铜管泛音列:低音Do中音Do中音Sol高音Do高音Mi高音Sol高音降Si(偏低)高高音Do高高音Re高高音Mi高高音降Sol(严重偏低,几乎介于Fa与降Sol之间)高高音Sol高高音降La(偏高)高高音降Si(偏低)高高音Si高高高音Do 而一般三键铜管乐器在乐曲中大多使用第二至第六泛音,偶有使用第八泛音者(第七泛音音准不佳,不用)。而四键乐器由于可以依靠第四键来使得光是利用按键便可以将乐音降低大七度,因此也增添了使用第一泛音的可能性。比较例外的是法国号,由于管径较细的关系,因而可以使乐手吹出较高的泛音(空气速度较快;参见伯努利定律),大多使用第三至第十二泛音(偶有使用第二泛音者:例如管乐版的《行星组曲?火星》第一个音。) 铜管吹嘴 绝大多数的铜管乐器都有一个可以拆卸的吹嘴;而吹嘴的形状、大小配合着不同的运唇方式,而且音色也会有所不同。 杯状吹嘴(cupped mouthpiece):这是大多数的铜管乐器使用的吹嘴。而相较之下,越低音的乐器使用的号嘴就显的越深而越大,音色也会比较暗沉。锥状吹嘴(conical mouthpiece):一般来说这是只有法国号使用的吹嘴。有时行进圆号也会附有转接头以配合这种吹嘴,因为在室外乐团中,行进圆号往往担任法国号的角色。 铜管发声的方向性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铜管乐器发出的声音有很明显的方向(从号口发出),而木管则向四面八方扩散。这容易影响到乐曲的录音,以及室外乐队乐器的使用。 在大多数的室外乐队当中,由于室外表演一般而言没有回音,因此乐器演奏方向统一向前,避免有时间差的问题。而号口不是向前的乐器(法国号向后,上低音号、低音号向上)会被替换为音域相同但号口向前的乐器。法国号一般而言以行进圆号替代,管长是法国号的一半,但管径类似,因而高音音域相同,但缺乏低音部分。同时,它也有着圆锥状铜管与号口较大的特性,因而音色仍然柔和。上低音号一般来说以行进上低音号替代,管长与音域均与上低音号相同,音色也极为类似。低音号一般来说有两段管长一样,可拆卸式的管子,只是管的方向不同,因而可以适应室内与室外的演奏。(室外一般而言乐器是扛在左肩上,号口因而向前。左手扶住乐器前端,右手则依然为按按键之用) 低音号有时也会使用苏沙号替代,那是一种专为室外乐队设计的低音乐器,与低音号各方面接类似。另外,在部分乐团中,由于长号滑管在室外乐队不方便的问题(容易打到人),因而以音域相同的行进上低音号替换。但这样会造成一个缺点,就是长号庄严而直接的音色并不容易呈现出来 铜管乐器 教学小孩子大约在十一岁时恒齿长齐了,就可以开始学习铜管乐器。也是可以更早就开始,但是只要牙齿仍在汰换时,吹嘴所放的位置以及施力的方式,都要针对嘴唇及牙齿做调整。 铜管乐器 [1] 中国铜管乐器门户 http://www.zhongsou.net/%E9%93%9C%E7%AE%A1%E4%B9%90%E5%99%A8/channel/888691 西洋管乐器 显示
木管乐器 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长笛;短笛;英国管;巴松 铜管乐器 小号;中音号;次中音号;短号;长号;圆号;低音号;大号显示
键盘乐器 钢琴 | 风琴 | 管风琴 | 古钢琴 | 羽管键琴 | 手风琴 | 口风琴 拨弦乐器 吉他 | 电吉他 | 竖琴 | 低音吉他 木管乐器 单簧管 | 双簧管 | 英国管 | 长笛 | 短笛 | 口琴 | 巴松管 | 萨克斯风 铜管乐器 小号 | 短号 | 冲锋号 | 法国号 | 长号 | 次中音号 | 上低音号 | 低音号 弓弦乐器 小提琴 | 中提琴 | 大提琴 | 低音提琴 打击乐器 定音鼓 | 木琴 | 管钟 | 马林巴 | 锣 | 钹 | 小鼓 | 大鼓 | 爵士鼓 管弦乐团乐器群组 显示
管弦乐团是大型的音乐表演团体,一般用来演奏古典音乐。典型管弦乐团由四个乐器群组所所构成。 弦乐器 小提琴[1] |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竖琴| 钢琴[2]
木管乐器 短笛| 长笛[3] [4] | 单簧管 [5] | 双簧管| 英国管| 低音管[6] | 倍低音管| 萨克斯[7] 铜管乐器 短号 | 小号[8] | 长号[9] | 法国号[10][11] | 柔音号 | 上低音号[12] | 低音号[13] | 苏沙低音号 打击乐器 定音鼓 | 小鼓 | 大鼓 | 钹 | 锣 | 铁琴 | 木琴 | 管钟 | 三角铁 | 铃鼓 | 响板 | 木鱼 | 沙铃 | 珠铃 | 风铃 | 钢片琴 | 雷鸣板 | 刮葫 | 皮鞭……等(演奏现代曲目时,有时候应乐曲需要,也会加入爵士鼓或拉丁鼓) 注解 1.管弦乐团内,小提琴一般常又再分为两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 2. 十八、十九世纪管弦乐未把钢琴列入管弦乐团基本编制(钢琴与管弦乐合奏,则以“钢琴协奏曲”形式登场),但二十世纪起许多现代音乐或电影配乐,则常配置钢琴,担任旋律乐句的演奏,甚至以特殊技法磨擦琴弦以营造特殊惊耸效果 3.短笛、长笛今日虽然多已改用金属制作,但一般均仍按照昔日的分类习惯,将其归类于木管类之下 4.长笛也常被称为横笛 5.单簧管也常被称为竖笛、黑管 6.低音管也常被称为大管、巴松管、巴颂管 7.萨克斯风也常被称为色士风 8.小号也常被称为小喇叭 9.长号也常被称为伸缩喇叭 10.法国号也常被称为圆号 11.今日的法国号,实际上是由德国人改良并发扬光大的 12.上低音号有时也被称为巴里东号 13.低音号有时也被称为土巴号、大号、大喇叭、低音喇叭
&&&&点击左边的图片给他一个评价吧
"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由
提出。如果您知道该问题答案,欢迎注册/登录后回答。&
对"铜管乐器是什么类乐器"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在200 字以内「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是指什么?
在耶鲁的公开课里讲到,不同乐器的泛音阶什么的原因决定了乐器和乐器的不同。没看明白,能详细解释下不?
按投票排序
「怒答!」首先, 要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为什么不同, 需要了解「泛音」是什么。比如说,用钢琴弹奏出一个中音 do 和用吉他弹奏出一个中音 do 相比,为何大家可以轻易地分辨出哪个音是由钢琴弹奏出的,哪个音是由吉他弹奏出的?从理论上讲这两个声音的音调(频率)不是一样的吗?其原因就在于,乐器演奏出的声音,并不是由单一成分的频率构成的。事实上,他们是由一组频率构成的,而这一组频率,往往满足倍数关系,即假设我们在用小提琴拉出频率为 1000Hz 的音调时,其往往伴随着 2000Hz、3000Hz、4000Hz ... 等一系列频率的声音产生。在学术上,我们将我们本来打算让小提琴产生的音调的声波称之为基波【在乐理上称之为基音】(因为这里的 1000Hz 是整个音调的基础);将由于小提琴自身的原因,同时伴随发出的音调的声波称之为谐波【在乐理上称之为泛音】(包括 2000Hz、3000Hz 等声音的成分)。接下来,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泛音」,需要知道乐器的发声原理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这些谐波一定要是基波声音的整数倍?这就涉及到乐器的发声原理了。所有的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发声原理都是靠驻波来实现。驻波产生的原理就是,对于一根琴弦(比如吉他,小提琴)来说,由于琴弦的两端被固定(当左手按弦时也是两端分别被固定的),所以当我们用手(吉他)或者琴弓(小提琴)使琴弦振动时,琴弦被固定的两端不能动,所以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必须是半波长的整数倍(这里有些不太好理解,但是看看下面这张图大家就懂了)图片来源:百度词条 · 驻波
图片来源:百度词条 · 驻波
该图中最上方的那张图的振动情况是最符合实际琴弦振动的情况(当然这也很好理解,想象一下用手指拨一下吉他的琴弦,琴弦的振动看上去就很类似)。这时琴弦的振动频率刚好是与基音的频率相同的(就是例子中的 1000Hz)。但事实上,如同第二张和第三张图片所展示的振动情况,也伴随着一起发生。正是因为受到不同不同乐器构造,共振腔体以及制作工艺等的影响,当我们用手指拨动琴弦时,也许有 80% 的能量被转换为整个琴弦的振动,产生了基音;但同时也会有 10% 的能量被转换为 2000Hz 成分的频率,5% 的能量被转换为 3000Hz 的成分,但是 2000Hz 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是基音,于是又可以转换为 4000Hz,8000Hz 的成分,3000Hz 当做基音时...这么推算,情况将是非常复杂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才会导致乐器的家族是这么庞大;才会导致每一个乐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他们独一无二的音色。然后,为了能让大家有个更直观的了解,我将简单地使用 matlab 来演示一下当不同音调的成分加入到基音以后的效果。因为这是从数学上随意写出的算式获得的振动情况,所以请勿对号入座为某个乐器的声音波形——实际上这些波形相对于实际的乐器振动情况已经简单纯粹到很难用一个真正的乐器来重现这些振动情况了。正常的 1000Hz 波形——这是基音。正常的 1000Hz 波形——这是基音。1000Hz,4000Hz 与 8000Hz 成分能量比为 8:1:1 时的波形——可作为乐器1的音色1000Hz,4000Hz 与 8000Hz 成分能量比为 8:1:1 时的波形——可作为乐器1的音色1000Hz,2000Hz 与 4000Hz 成分的能量比为7:3:1时的波形——可作为乐器2的音色1000Hz,2000Hz 与 4000Hz 成分的能量比为7:3:1时的波形——可作为乐器2的音色1000Hz 与 12000Hz 成分的能量比为 9:1 时的音色——可作为乐器3的音色1000Hz 与 12000Hz 成分的能量比为 9:1 时的音色——可作为乐器3的音色看上去这些图形已经十分复杂了,其实如果把这些波形还原为声音,用耳朵听上去就像你拿起电话时听到的待机声那么简单纯粹。所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这些成分任意地调整,仅仅保留 1000Hz 的主音调还是不变,能产生出多少种音色呢?最后,这里仅仅讨论了谐波对于音色的影响,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因此,强烈推荐感兴趣的知友研究一下 @pansz 知友的答案 :-)
如果你需要一个自己做实验能得来的解释,最简单的方式是:用不同乐器演奏相同的单一音符,然后把它都录制下来,用pc的音频编辑器打开,查看其波形图,以及频谱分析图。这可以得到最直观的印象。其他的大家都说了,我补充几点。不光是包含的频率成分不同,还有信号衰减曲线的不同。而且每个频率成分都不一样。非整数倍频率可能出现,用个频谱分析看看就明白了。
音色的类型是由振源的特性和共振峰的形状共同决定的。就振源来说,谐波衰减快,音色就很柔和,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好,例如人声和弦乐器;谐波衰减慢,音色就很坚硬,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差,例如木管乐器(特别是双簧管和萨克斯管)。就共鸣腔来说,共振峰出现在较低的频率上,音色就暗淡,例如长笛;共振峰出现在较高的频率上,声音就明亮,例如小号。某些音色具有多种特性,例如人声的音色既柔软又暗淡,双簧管的音色既坚硬又明亮,圆号同时具有暗淡和明亮的音色。 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每一个人即使说相同的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音色辨别出是不同的人。(以上引用自)耶鲁大学公开课 聆听音乐(Listening to Music)04课中有讲到的是上面提到的泛音。就是说每个乐器弹奏同一个音,都会有一个基本音(图中第一个高峰),而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其他泛音(后面的N个高峰)。乐器的音色主要是看后面的泛音。从图中可以看出后面这些高高低低的没什么特定规律,不同乐器演奏出同一个音,第一个高峰基本相同,而之后的高峰差异很大,这就导致了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也就是说我们听到一个音,不是单一的一个音,其实是很多分音的混合。所以如果调整后面的泛音,就可以把一种乐器的音色调整成另一种乐器的音色。 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乐器的构造、材质不同。就是说每个乐器弹奏同一个音,都会有一个基本音(图中第一个高峰),而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其他泛音(后面的N个高峰)。乐器的音色主要是看后面的泛音。从图中可以看出后面这些高高低低的没什么特定规律,不同乐器演奏出同一个音,第一个高峰基本相同,而之后的高峰差异很大,这就导致了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也就是说我们听到一个音,不是单一的一个音,其实是很多分音的混合。所以如果调整后面的泛音,就可以把一种乐器的音色调整成另一种乐器的音色。 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乐器的构造、材质不同。
这个问题还是看我的视频加动图gif吧,清楚多了
解读泛音及形成原理【兼谈气泡音怒音嘶吼】
/v_show/id_XNjk1ODg5ODMy.html
视频:首先,泛音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标准答案是:泛音是物体局部振动产生的。啥是局部振动?(知乎不支持gif,原图是动图,很清楚的,大家请到我的原帖观看)非常清楚的局部振动,一根弦分成四段分别进行振动。这四段的振动频率是一样的。我常讲的第一泛音,第二泛音就是这样的:图上依次是基频,第一泛音,第二泛音。。。可以看到,分的段越多,形成的频率越高。比如分两段,那频率就是基频的二倍。应该挺容易理解的吧。真实的声音就是这些振动的叠加,视频里有展示。泛音形成的原理:驻波视频里很好的展示了驻波形成的原理,同频波经过反射形成了叠加。所以,能形成驻波,必须是物体长度是1/2波长的整数倍。这样才能形成叠加。这就是物体振动总是有固定频率和固定音色的原因:只有一些频率的波才能在物体中形成驻波,从而持续下去。其他频率的波很快就会能量消散掉。所以一个音叉,你怎么敲它,它都是那个振动频率,就是这个道理。那怎么调节音高?参考弦乐,一根两端固定好的弦,本身的频率是固定的。改变音高的话:1. 把弦拉紧一点。2. 用手指按住一点,让弦的一部分不振动,可振动部分长度缩短。声带也是一样的道理:1. 拉长声带,可以获得更高的音高。缩短声带,音高变低。2. 捏住声带的一部分不发声,让另一部分发声,这样音高就提高了。这就是近年来所谓关闭唱法的基本原理。(关闭唱法的提法可能有问题)人声的情况人声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声带不是一个简单弦,它是一个立体的东西,更像这个图:立体的基频与第一泛音。人声还有共鸣的问题,会大大改变泛音的构成。可否存在这些频率之外的波?可以。有很多种情况,视频里举了主要的几个。
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过我,因为对于波,他只有振幅(响度),频率(声调高低),以及计算所得的波长。
最后独立思考出来了:音色就是单种声音的复合形式,由多种固定频率和振幅的声音交织,并在我们大脑里形成经验。
这样,复合后千千万万种感觉,就是我们所说的音色。
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振幅和频率不同。通俗点来说,你之所以可以通过声音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是因为不同乐器音色不同,就好比每个人声音都不一样,这里指的就是音色不同(包括声音的高低、响度),生活中,有时会说某某某的声音好特别,或者某某某和某某某声音好像,指的就是音色。另外,在举个乐器方面的例子,古筝声音有点枯燥,不如提琴的华丽,也不比钟鼓的沉闷,这里指的就是音色(当然还和很多方面有关)。古筝有很多弦,越靠近自己越细,也越松,所以弹起来可以很轻松,不必用太大力,而且阻力小,弦(还有琴身有共鸣以及里面的空气)颤动频率快,因此音调高。靠这种方法分辨弦,听的就是音色。好,差不多了,努力学习哦,加油?( ?▽`)
呃,从吉他的角度来说,决定吉他音色的因素不外乎木材、琴弦、做工以及演奏者的水平。类推到各种乐器,应该还加上乐器结构以及演奏方式吧。至于频率、振幅之类,太复杂了吧←_←好吧,我只是一个卖吉他的~
声音是由发声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其整体振动时发出基音,但同时其各部分也有复合的振动,各部分振动产生的声音组合成不同频率的泛音,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
基频和泛频(谐频)的能量组合不同,且不同乐器的基频不同,导致泛频不同。先睡觉去=-=
如果事前准备一本参考书。类似音色,其实节拍相同就行!
上面扯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波形不同么
刚做完音色专题的论文 来答音色实际是指乐音所呈现的频率成分,以及在乐音持续过程中频率成分及其振幅随时间变化的方式等。我们已经通过排名第一和第二等答案了解了基音,泛音。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出泛音的数字概念,基音频率二倍的频率成分被称为第二次谐波,也就是第一泛音,基音频率三杯的频率成分被称为第三次谐波,即第二泛音。谐波的概念与由弦的分段振动得来。弦除了整段振动产生了第一谐波,二分之一长度振动产生了第二谐波,其他倍数的谐波同理。乐器的声学特征的正是由乐器结构与制造工艺的不同形成的。例如单簧管的音响只包含奇次谐波分量,所以鼻音较重。当高于六次或七次的谐波很显著时,音色比较刺耳和粗糙,例如大部分的弓弦乐器,双簧管。包含中等强度约六次以下的谐波分量的声音听起来更和谐,更具有乐感,例如圆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弦乐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