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殿英盗墓视频之后不被惩罚?

东陵大盗孙殿英盗墓全过程 与蒋介石宋美龄分脏
  顺着入口往下摸走,先是来到一道高3米、宽3米的汉白玉石门,连砸带撞之下,石门打开,匪兵继续向前摸走,紧接着打开第二座石门,他们发现了里面的“金券”、正中的汉白玉宝座上面停放着慈禧太后的豪华棺椁。就这样,那些神秘的珍宝出现在匪徒们的眼中,惨遭他们抢劫和破坏……
  东陵里究竟有多少财宝,历史上有过记载。早在慈禧生前,地宫刚修好之时,便有大量殉葬物品陆续送入安放,直到慈禧入葬关闭地宫为止。
  就在谭温江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宫的同时,第七旅旅长韩大保正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挖掘规模更大的乾隆陵墓。地宫中的珍宝同样被洗劫,棺中尸骨被拽了出来,扔在泥水之中。
  10日,孙殿英乘汽车返回马兰峪。11日,20余辆大车满载珠宝回到司令部。此时,全国的报纸仍没有登出任何消息。直到8月初,路透社才有电讯透露此事,某些报纸予以采用,但仍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事发一个多月后的8月13日,《中央日报》才报道了“匪军掘盗东陵的惨状”,这才轰动全国,此事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特大新闻。
  对东陵盗宝事件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末代皇帝溥仪。此时溥仪被逐出宫还不到四、五年,寓居天津张园,与遗老之间以君臣相称,自我维持小朝廷局面。清室和遗老们分别向蒋介石和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以及各报馆发出通电,要求惩办孙殿英,要求当局赔修陵墓。张园的灵堂决定要摆到陵墓修复为止。起初,蒋介石政府的反应还好,下令让阎锡山查办此事。孙殿英派到北平来的一个师长被阎锡山扣下了。随后不久,消息传来,说被扣的师长被释放,蒋介石决定不追究了……
  溥仪及清室遗老们非常愤怒就不说了,单说溥仪在上面提及的那位被抓获的师长,此人正是盗墓重犯谭温江。当孙殿英、谭温江等获得珍宝后,他们急于销赃,于是潜往北平,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为销售珍宝。结果被警备司令部侦察得知,黄百川、谭温江于9月初先后被捕获,关押起来。
  人证物证俱在,已很明显地证明是孙殿英率部所为。但官兵对此仍然含糊其辞,在当时的报纸及官方来往函电中,对盗陵部队的番号以及主犯孙殿英的名字均讳莫如深,避而不提。即使南京政府也没有表态。
  然而,东陵盗宝案毕竟是一件重大的案件,大量国宝不知去向,激起了民愤。此案不可避免地当做特大案处理,即使是做做样子,国民党政府也必须堂而皇之地实施,但都在走冠冕文章而已
  由于案情重大,审理此案的审判长必须具备上将身分,审判官必须具备中将分,法官也需要具备少将身分。商震受任审判长后,即命令遵化县缉拿盗陵正犯归案。孙殿英压根没被列入缉拿名单,国民党当局正倚重他所率领的上万人的军队,派他讨伐张宗昌去了。已捕获的谭温江曾被保释在外,如今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将其重新收押起来。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将谭温江以前呈报马兰镇剿匪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移送到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态,决不宽徇属下。与此同时,警方又缉拿到几名嫌疑犯,一并收押,等候审讯。从1929年4月起,军事法庭开始了断断续续的预审。
  庭后,商震与审判官和法官约定再次召开会议,讨论最后判决书,呈报军政部请示办法,其中罪轻者须“酌量分别首从,以资判决”。本案罪名大致分为掘墓、盗窃、军人犯罪等许多项。
  6月14日,军事法庭请有关专家检查赃物。15日召开会议,将“判决草案”的全部卷宗汇订成册,赉送赴京。会议上,商震等将判决书理由逐一说明,并声述完全根据军法,毫无偏袒徇私之处。最后署名盖章,派员送往北京。所获赃物及其他一切物件,均行加封缜密保存。借用河北省政府印信,加盖印信诸事,当日办妥,送往北平,静候军政部军法司宣判执行。
  最高当局对此案迟迟没有判决。几个月过去了,孙殿英却在作战中收获不小,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2万多人,声势更大。不久之后,孙殿英被授为安徽省主席,成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军阀最终还是军阀,而且慈禧墓中的财富也帮助了她巩固并扩充了他的力量吧!孙殿英则于不久之后又任新的职务,率领部队讨伐自己的旧上司张宗昌去了。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安然,不仅与他当时的势力有关,而且与他所进行的“地下活动”大有关联。也许审判的目的就是为了分赃。
  孙殿英自己对那些暗地交易并不忌讳,反而颇为得意地告诉别人。他承认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确是用炸药崩开的。根据《孙殿英投敌经过》中的记载,孙殿应曾回忆说:“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极了,棺材里的尸体已经化了,只留下头发和辫子。陪葬的宝物不少,最宝贵的是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听说是代表十八罗汉,都是无价之宝。其中最大的两颗朱红的,我在天津与戴笠见面时送给他做了见面礼。还有一柄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面上,剑柄上嵌了宝石。我托戴笠代我赠给委员长或何部长,究竟他怎样处理的,由于怕崩皇陵案重发,不敢声张。慈禧太后的墓崩开后,墓堂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宝物却多得记不清楚。慈禧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量一量大约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我托戴笠赠给宋子文院长了。她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听说这个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好像在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上才发了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我将这件宝贝夜明珠托戴笠代我赠给了蒋夫人。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宝物之后,引得孔祥熙部长夫妇眼红,接到戴笠的电告后,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此外,孙殿英还送给阎锡山价值50多万元的黄金,送给监察院长珍贵的古玩……无怪乎这些当官掌权的国民党要员起初积极查询此案,到后来却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孙殿英才得以逃脱法网。
   如此一件特大案件就这样以闹剧形式不了了之。孙殿英继续官运亨通,谭温江也继续当他的师长。直到十几二十年后的解放河南汤阴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将这一罪大恶极的军阀抓获。后来,孙殿英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内容编辑:
【】【】【】
??????????
??????????
红潮网-中国军事历史故事()版权所有& 站长QQ:
红潮网声明: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 邮编:100081& &赣ICP备号孙殿英为什么只盗了慈禧和乾隆的2个坟?_百度知道
孙殿英为什么只盗了慈禧和乾隆的2个坟?
他知道顺治坟里没啥东西所以没动?还是搬不了那么多东西所以整两个后就走人了,为什么只挖了2个呢,咸丰皇帝的坟还有100多个妃子的坟,东陵还有康熙?是因为找不着入口
提问者采纳
阀混战,匆忙之中只能盗两个就匆忙收工了,一会儿是B的,一会儿又变成C的了,所以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一块地盘一会儿是A的,所以,孙殿英没事那么多时间去挖,况且盗多了,会成为众矢之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但这些老人也不知道地宫入口,而且盗那两个墓已经花了了7天7夜时间,还是找几个附近的老旗人问问吧!”这话提醒了孙殿英,曾参加修筑陵墓7月4日首先掘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老人哪经得起这折腾,他盗了那两个墓东西就已经使他暴富了。这大概是他没在盗的原因了,我也不知道入墓穴的具体位置、烙铁烙,只好说。地保是个40多岁的小地主,他立即派人找来五六个老旗人,你说的那些墓经历太久时间,工兵营在陵寝各处连续挖了两天两夜找不到地宫入口,就用鞭子抽。可见要盗墓并不容易,道出了离此地10多公里有个姜石匠。孙殿英急了,孙殿英以为他们是不肯说出秘密,兴许还能记得进地宫的位置,他也怕人知道他在盗墓,派人把当地地保找来,顿时吓得脸色蜡黄,有一个实在受不了这罪,但又惹不起这个军长,两腿直打颤,渐渐失去耐心,时间越长暴露的风险越大,开始还好言哄劝:“陵寝面积这么大,要找入口难于上青天,不到半天工夫就死去两个,听说是要为盗皇陵当“参谋”
多看看盗墓方面的小说或许能知道一些,乾隆慈禧的墓地方位都是正方位,所以孙殿英可以很容易找到墓室入口,而很多帝王的墓室入口都喜欢偏离方位,孙殿英一菜鸟怎么能找到墓室入口?他又不是摸金校尉
呃,乾隆和慈禧可以说是清朝“最富盛名”的两人财产也不计其数估计孙殿英先捞好的
乾隆时期是清朝最有钱的时候
慈禧 都把清朝钱快花光了
其他的 墓在当时不值钱
孙殿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您的位置:
孙殿英士兵强奸慈禧尸体 事后竟无一人受到处罚
发贴人:220.190.9.*发贴时间:【】[]
&& ()&& ()
东陵盗宝之后(胡博)&&
17:37:07|&&分类:&军史类作品|字号&订阅
&东陵盗宝之后(胡博)
日,马兰峪镇的居民们发现所有通往东陵的道路,都被打着青天白日旗号的武装士兵占据。&& ()&& ()&& ()&& ()&& ()&& () 道路的正中央竖立着一块牌子,上书东陵即将开始一场军事演习,在此期间严禁一切非“本军”人员进入,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司令部”
对于生活在战乱年代的马兰峪镇居民来说,军队的更替像走马观花似的,这昨天还是张宗昌的军队呢,现在就被国民革命军“光复”了那么明天呢?所以他们虽然感到奇怪,但心里都想着只要忍受几天,等到“国军”走了,一切就都恢复正常了就这样,他们在隐隐回响的枪炮声中度过了特殊的七天然而等到7月11日军事演习结束、国民革命军军撤离时,马兰峪镇的居民们才发现,东陵已经遭到洗劫,大量随葬珍宝也早已不翼而飞
事情发生后全国哗然,溥仪等清朝遗族个个“失魂落魄、嚎啕大哭、悲痛万分”溥仪还电请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平津卫戍总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商震,强烈要求缉捕盗墓元凶、严惩罪犯,追回被盗珍宝,并修缮被盗掘的陵墓,重新按照墓内遗骸此即震惊全国的“东陵盗宝”案
一、由绣花鞋引发的案情
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镇,建于1661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先后埋葬有清朝的5位皇帝、15位皇后,及其他王公贵族等157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至于埋藏的奇珍异宝更是不计其数可在辛亥革命之后,东陵已经不复昔日帝国的盛景,大小祭祀仪式也停办多年到处都是殿宇倾颓、缺乏修缮的房屋,以及被肆意砍伐殆尽的树木残骸
东陵鸟瞰图
盗宝案发后,公众对于主谋是谁展开议论有说是曾驻防该地的直鲁联军所为,也有说是举行军事演习的国民革命军军,有人甚至还指出军长就是主谋然而种种指责都查无实据,则再三强调国民革命军是一支遵守纪律的革命军队,断然不会做出如此龌鹾勾当
那么事情真如官方所言吗?
就在案发不久,一名贵妇在北平前门外电影院内引起了关注原因是院方熄灯时,贵妇所在包厢突然光芒四射,吸引了场内所有人员的目光经查,光线是从贵妇所穿之绣花鞋上的两颗珠子发出,有识货的人当即推断此为夜明珠事为在场的北平侦缉队员获悉,当即将此联系到东陵盗宝案上
事发后,侦缉队长马玉山亲自主持,经数天调查确定妇人之夫为军第5师师长谭温江,且该师长正与北平琉璃厂的古物商黄百川联系出售珠宝马玉山随即派人搜查谭温江下榻的六国饭店住所以及黄百川的尊古斋,搜出价值约十万元的珠宝经专人核实,所查珠宝及谭氏绣花鞋上的夜明珠皆为东陵失窃宝物8月3日,经北平警备司令部批准,谭温江和黄百川被正式逮捕经审问,谭、黄两人皆对贩卖东陵宝物一事供认不讳随后,《中央日报》、《新晨报》皆作了跟踪报道,曾任中校秘书的李鸿庆、上尉参谋的王永江也都在八十年代对此事的案发原由写有专文回忆
就在谭温江被捕的同一天,一个叫张歧原的人也在青岛被捕青岛警方当时觉得此人形迹可疑,随即上前盘问,结果搜出26颗珍珠事发后,青岛胶澳商埠警察厅长王庆堂亲自审问,得知张歧原曾是12军军部的随从兵,参加了东陵盗宝,并偷藏36颗珍珠跑到天津,将其中10颗转卖,随后准备经青岛返回老家安徽,不料落网
张歧原只是一个参与者,但是他却交代出了一件惊人的事情,那就是盗宝主谋正是军军长事为在场的大公报记者予以报道,使社会各界为之哗然,纷纷谴责的不耻行径,并上书国民政府要求从速“秉公处理此案”
东陵盗宝之案犯被挖出来了但事发后,谭温江却又矢口否认参与其事,并声称宝物是在剿匪时缴获的赃物,更是对外宣称毫不知情几天后,第6军团军团长徐源泉又为谭温江作保,使其“取保候审”,仿佛东陵盗宝只是一些败类士兵和土匪所为
8月14日,天津警备司令部军法处接到举报,查处了正准备运往法国的东陵失窃宝物35箱经查,货物为北平吉珍阁古玩商张月岩所有据其交代,珠宝是受军某不知名高层委托紧接着又有军离部士兵谭易琴、巴建功、杨振国等人陆续在河北、山东被捕这样一来,军军长是盗宝主谋、第5师师长谭温江是主要参与者的说法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的议论热点,12军的高级将领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舆论的压力下,平津卫戍总司令正式组成特别军事法庭审理此案,由商震为审判长,另设四位审判官和两位法官同时,作为军上级指挥者的徐源泉也将谭温江交出,并公开宣称“决不包庇部属的罪行”,其他相关案犯也陆续送至北平
审判长商震
日,军事法庭开始预审法庭首先传讯独立第2旅(由军缩编)旅长,但孙以率部剿匪为由不予出席法庭于是传讯张歧原、谭易琴、巴建功、杨振国,以及若干珠宝商,上述人等都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谭温江起初还予以否认,并声称案发时不在遵化但当张歧原、巴建功再次出庭指认后,也就不再否认了
6月8日预审结束,商震召集审判官和法官起草审判书15日,商震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判决书“毫无偏袒”,并确定原12军军长并未参与其事,但负有“警戒失职”之责至于主犯谭温江等七人,判处死刑,待军法司正式宣判后再予执行,其余从犯分别判处无期或有期徒刑当现场有记者希望了解判决书的内容时,商震则以“军法司未及过目”为由拒绝公示
这次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文物失窃案到这里似乎可告一段落了,虽然还有人对是否参与盗宝而表示怀疑,但始终找不到证据随着蒋桂、蒋冯、蒋唐战争的相继发生,东陵盗宝案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么,东陵盗宝案的真相真是这样吗?主要案犯又真的执行死刑了吗?根据曾任军委会少将高参的文强回忆,曾亲口告诉他,东陵盗宝的主谋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二、土匪军长的大胆之举
,河南永城人,原名孙魁元七岁入私塾,因受责罚而火烧塾馆,就此背井离乡沦为土匪1922年接受招安,先后投靠刘镇华、吴佩孚、孙岳、张宗昌等人,官至军长1928年6月改投,被任为军军长
当时正追剿土匪马福田至马兰峪,发现有人盗卖东陵树木谋财,于是也想插上一脚,但随即又发现无人看守的东陵墓中财宝更有吸引力于是派人找到了一个熟悉东陵情况的满人――苏必脱林,随后召集亲信幕僚开会
根据李鸿清和王永江的回忆,这次会议的参与者有军参谋长冯养田、秘书长梁朗先、军需处长李德禄、第4师师长丁庭、第5师师长谭温江、第6师师长刘月亭、特务团长杨明卿和炮兵团长颛孙子瑜会中确定挖掘对象为景陵(康熙墓)、裕陵(乾隆墓)和定陵(慈禧墓),由第6师师长刘月亭守外围,以军事演习为由阻挡无关人员进入,并派部队在山林处放枪,造成演习假象特务团和第5师负责裕陵和定陵的挖掘,第4师负责景陵的挖掘,炮兵团长颛孙子瑜负责爆破
7月4日上午,各部队按计划进入指定位置为鼓舞士气,特地召集参与人员训话,以“崩皇陵也是革命”来要这些人为其卖命进展最顺利的是定陵,这一路由第5师师长谭温江亲自率领,在苏必脱林的指引下很快就找到地宫的入口随后由颛孙子瑜调集工兵爆破,将地宫的大门打了开来
根据李鸿庆回忆,谭温江“首战告捷”后挑选23人进入地宫这23个人分属三个部队,其中第5师11人,军部6人,特务团6人,由李德禄和颛孙子瑜带队具体分工由军部工兵负责开棺、特务团负责照明,第5师持枪监视此外谭温江还命大门外的士兵架起机关枪,以应对突发事件随后,一箱箱的珠宝被顺利地抬了出来
拿下定陵,颛孙子瑜又带着工兵去爆破裕陵由于谭温江没有对这一路作出明确安排,致使大门打开后士兵一拥而入,把现场弄的十分狼籍对于负责景陵的丁庭来说,事情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他的部队从中午折腾到晚上,连大门都没有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颛孙子瑜过来也是无能为力
这次盗墓行动耗时七天七夜,所有被盗珠宝被押送至位于马伸桥的临时指挥部,由亲自坐阵,统一验收装车根据当时随侍一旁的上尉参谋王永江回忆,看到这些珠宝时拿起了其中一件翡翠西瓜哈哈大笑,随即昏厥,左右见状急忙扶起,仍手抱翡翠笑道:“好宝!好宝!”站在一旁的谭温江则一边抽烟一边说:“大头在后边,有的是好宝哇!”
7月10日深夜,召开分赃大会,他将其中一部分分给参与人员,剩余珠宝装满30个大车,接着以部队换防为名,连夜向顺义、怀柔一带转移
这,就是东陵盗宝的实际过程
三、“皆大欢喜”的结局
前面说过,谭温江的不争气,将盗宝案曝光了作为主谋的心里清楚,此事如果真要查,自己肯定首当其冲,于是他立即派人将部分宝物分送给平津冀地区的军政首脑,如前面提到的和商震,还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朱绶光、第6军团长徐源泉、北平警备司令张荫梧、北平宪兵司令楚溪春等人这些军政要员在收到好处后自然就出声不出力,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人算不如天算,几个被捕的逃兵又将他推了出来这一回,不得不再次破财消灾,通过其他途径来贿赂南京的军政要员以拖延开审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案发在8月,而军事审判却在三个月后才开始的原因
当北平组织军事法庭时,审判官的人选一直未能确定大家都清楚审判官是个肥缺,谁去都能得到不少油水为了权衡各方利益,由政府出面,让当时的四大军事集团都分一杯羹也就是说,四个集团各派一名代表作为接受贿赂的窗口于是蒋介石方面由第2军团参谋长赵经世、冯玉祥方面由高级参议邱山宁、方面由前敌总部参谋长李竟容、李宗仁方面由前敌总部参谋处长周学海为审判官,共同参与“审理”
对此安排心知肚明,第三次心痛的把东陵“战利品”分送出去,于是各方皆默认倒霉鬼谭温江为首犯,已经抓获的人员也统一收监可即便如此,“首犯”谭温江还是没有被明正典刑
根据盗陵史实改编为电影《东陵大盗》海报&
1929年是个多事之秋,但谭温江在北平军人监狱中却一直活的好好的这主要是蒋介石先后和李宗仁、冯玉祥和唐生智打了起来,政府无暇顾及此案在此期间,用盗陵所得添置了许多装备,部队也被扩编为新编第18师,如此劲旅自然成了各方拉拢的对象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时,投靠的反蒋阵营,所部扩编为第5路军他见时机成熟,便上书,说谭温江是被“冤枉”的,请予以释放此时正需要为他卖命,也就准了孙的要求就这样,“首犯”谭温江自由了至于那几个毫无背景的逃兵,则在大战结束后予以枪决,算是政府对各界人士的一个交代一场闹剧就这么结束了
最后再说说主要参与人员的结局吧在中原大战后重投蒋介石,抗战时一度投敌,后与解放军作战时被俘,1948年在武安病逝谭温江一直在天津当寓公,建国后任天津政协委员、天津人民公园管理所副所长,1969年病逝至于丁庭、刘月亭、颛孙子瑜等人,则都在1951年被镇压了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病逝的、谭温江,还是被镇压的丁庭、刘月亭、颛孙子瑜,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东陵盗宝受过惩罚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孙殿英士兵强奸慈禧尸体 事后竟无一人受到处罚》&&&& 地址: .cn/Article/201401/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中国历史上12大名人盗墓案:孙殿英盗清陵(图)_新华网
 您的位置:
中国历史上12大名人盗墓案:孙殿英盗清陵(图)
日 13:58:24
中国经济网
】 【】 【】 【】&
抹不掉的盗墓行为 中国历史上12大名人盗墓案
  在中国,历朝历代对掘坟盗墓行为,皆视为大逆不道,要处酷刑的。就制度上来说,明朝不只帝王陵寝规制有了创新,保护陵寝的制度也是最为完备的,而且量刑很重。
  据《明会典刑律条》:“凡谋反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凡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人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下条准此)。知情故纵、隐藏者斩。有能捕获者,民授以民官,军授以军职,仍将犯人财产合计充赏。知而首告,官为捕获者,只给财产。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从上面的规定看,对谋毁山陵(盗墓)的惩罚是相当相当严厉的,共谋者要被一块一块割肉,即“凌迟”处死,父兄、妻女,甚至连堂兄弟都要遭殃,一块跟着死,最宽容的也要“流三千里”,罚去荒凉的边疆服苦役,永不得回原籍。
  实际上,对帝王陵不要说盗了,就是偷了其祭祀物品,也是“十恶”之行为。民国时出版的《明孝陵志》(作者王焕镳)中称,“盗大祀神御物者为大不敬,二者皆在十恶之科”。明朝这些制度都是参考了过去朝代增补制订的,在汉、唐的法律中,都有详细的规定。汉朝规定“窃盗者刑”、“发墓者诛”;《唐律疏议》规定,“若无故登山陵,亦同入太庙室坐罪。”从中可以看出,连沾了帝王陵的边,都是不被允许的,一不小心误入陵区都是要坐大牢的。
  但是,从有土葬习俗、陵墓中附葬有价值物品开始,掘坟盗墓之事就开始了,从没有断过。特别自春秋时期厚葬之风盛行后,盗墓开始作为一种发家致富的途径,而成为最古老的职业之一,虽然有砍头之险而不禁。直至今天,这个古老的职业不仅没有衰败的迹象,反而呈蓬勃发展之势。而且,借助科学,手段上越来越现代化,连遥感、磁感技术都用上了,不再仅仅是洛阳铲。
  纵观古今,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多如牛毛,但以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十二位人物最有影响,其行为在中国的盗墓史上是抹不掉的。借用今天流行的“名人概念”来说,这些人个个都是盗墓名人,当然更是狂人!
(责任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相关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殿英盗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