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李铁幻想画家 安卓版的状况

博宝热门推荐
艺术家网站联盟
艺术家平台服务博宝热门推荐
艺术家网站联盟
艺术家平台服务&&&&&&&&&&&&&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
油画家李铁夫作品展亮相美术馆
日 11:24:36&&来源:
作为名师和大家辈出的摇篮,广州美术学院近日迎来60周年校庆。在这所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美术院校中,悠悠岁月诞生了不少艺术大师和经典作品。一甲子之际,多个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相继拉开帷幕,一批多年未面世的大师经典作品重新与公众见面。
曾被称为&中国油画第一人&的着名油画家李铁夫,1952年去世后大批作品留在广州美院,但多年来封存于库房。此次&李铁夫研究展&展出了李铁夫的经典油画作品《冯钢百》、《音乐家》等,距离上一次展出是20年前,每一件都弥足珍贵。广州美术学院首任院长胡一川纪念馆经过修缮后正式开放,胡一川作品生平展在这里举行。大批生平资料和作品的展出,也为研究胡一川开启了新课题。此外,岭南画派纪念馆还举办了&广州美术学院藏画精品展&与&巍峨群峰&&九大家艺术展&,展出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43件,以及美院前辈杰出教育家杨秋人、王肇民、阳太阳、胡一川、黎雄才、关山月、陈少丰、高永坚、迟轲9位艺术家的14件作品、20本着作、手稿以及高永坚捐赠的11件陶瓷作品。这些展览全面向世人展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历代大师经典。
李铁夫作品20年后罕见亮相
在中国油画史上,李铁夫被称为&中国油画第一人&,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此次广州美院美术馆特别举行了&李铁夫研究展&,展出了油画5幅、水彩7幅、书法4件、国画及手稿7幅,还有李铁夫生前使用过的画具、生活用品、相关文件、单据等遗物约20件,遗物部分是首次展出,勾勒出李铁夫的艺术人生。
1885年,李铁夫到西方学习和谋生,被认为是最早完整地掌握了西方油画技巧的第一个中国人。一生辗转漂泊,直到1952年才被人民政府从香港接回广州定居,但仅仅不到3年后,就在1952年去世。所幸,李铁夫生前创作的50余件油画、50余件水彩以及一批书法作品都留了下来并由广州美术学院收藏。
此次展出的5幅油画作品中包含了其经典作品《冯钢百》、《音乐家》等。尤其作品《冯钢百》堪称其代表作,是上世纪30年代他从西方学成归来后的创作,与他在美国等地创作时的细腻写实风格迥然不同,这幅油画作品中他使用大笔触,被认为是用中国毛笔书法的笔触&写&出来的人物肖像,是他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大胆而炉火纯青的创新。而其自书诗词的书法作品&性癖难谐俗,身闲不属尘&笔力千钧,堪称其性情品格的写照。此外,展览还通过文献和实物资料勾勒了李铁夫的不朽风骨,展览中有一个拐杖,是他1946年去峨眉山时,上山前学生给他买的,藤条做成,他一直用到去世前,足见其生活简朴。展览还通过文献研究披露了李铁夫与徐悲鸿交往二三事,展现了油画大师徐悲鸿对李铁夫的尊重。李铁夫出国留学的时间比徐悲鸿还要早32年,他超越了时代,却也因时势和个人的种种原因被历史遮蔽。相比同样到西方留学学习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徐悲鸿,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而言,李铁夫几乎是不在场的尴尬境地。但徐悲鸿生前十分钦佩李铁夫的油画创作,上世纪30年代曾托朋友寄送一千元港币接济生活贫困的李铁夫,并在信函中写道:&为国惜才,大家应善视之!&
李铁夫的作品为何多年尘封?美院美术馆研究人员李铁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李铁夫的油画作品大部分保护状况很差,没有经过修复处理,因此能够拿来展出的很少。展览以大量文献介绍了李铁夫油画作品目前面临的保护难题,如油画《妇人像》现在被两块玻璃夹着,画面左上人物发髻位置白色霉迹雾状明显,其他地方也散布霉点和斑迹。如今这幅作品只能平放,一旦立起,油画布上大量的颜料可能脱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930年,李铁夫回国以后一直没有安定和优越的住所,还要带着作品四处避难,到处奔波。他时常将作品卷起打包,搬运时颠簸难免,每次展览又临时做框装上,展览结束后再卸下卷起打包。如今数十年过去,作品的保存状况非常不理想。&李铁军告诉记者,由于李铁夫作品市场上极少存世,加上其对中国油画史的重要地位,他单幅油画作品展出时的保价金额目前已超过上千万元。近年来,广州美院美术馆组织了国内外专家对他的作品展开修复研究,但由于资金短缺、设备落后,作品至今仍无法实施修复。
胡一川生平展开启研究
而上周五,广州美院首任院长胡一川的故居经过数年修复后重新开放,胡一川研究所和他的作品生平展也在这里揭幕。广州美院昌岗校区内的胡一川故居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保存至今,是广东高校完好保存老建筑的典范。
胡一川是广州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他最早响应鲁迅先生新兴木刻运动的号召,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他后期投入油画创作之中,其艺术探索之深留下许多未被充分认知的课题。胡一川纪念馆首任主任杨尧告诉记者,胡一川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木刻家、油画家,他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广州美院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广州美院在油画方面有两位重要的前辈大师,第一位是李铁夫,他和辛亥革命那段历史有密切关联;第二个是胡一川,是和毛主席、彭德怀领导人有密切来往的,这样的财富都埋藏在广州美院。&
杨尧介绍说,胡一川的作品和资料非常完整地保存在广州美院,不仅有他的艺术作品,还有他当年的日记,非常难得,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有当年彭德怀邀请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请柬等文献资料。而据了解,当年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广东文艺家只有两个人,一位是胡一川,另一位是欧阳山。&他在广州美院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在广东文化界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但我们对他的艺术成就的研究以及宣传力度还不够,他的影响力会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增大。&
如今纪念馆的汤弼明主任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此次胡一川的作品生平展不是以年代排序,而是以复原胡一川生前生活、创作的状态为主。&展览有两个目的,一是复原胡一川当年创作的情境,二是揭示他作品的艺术魅力给后辈审美上的启示。&汤弼明介绍说,胡老生前的资料因为历史原因,没有被充分研究和整理,前两年广州美院整理出版了胡一川1949年以前的日记,但今后还需要展开大量的研究工作,为美术界揭示一个更完整的&革命艺术家&&&胡一川。
&九大家艺术展&揭示美院传统
作为院庆系列活动之一,&广州美术学院藏画精品展&、&巍峨群峰&&九大家艺术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展出。
&广州美术学院藏画精品展&展出了广州美术学院自建院初期通过购藏、征集,募捐等各种途径积累的藏品。其中不乏珍品,在43件藏品中,部分作品已经过中国古代书画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织鉴定并入编《中国古代书画目录》。展览展出了盛唐时期画马名家曹霸的《柳塘洗马图》,南宋时期陈容的《水墨云龙》、刘松年的《十八学士瀛洲图》,元代史杠的《芦花鹌鹑图》,明代刘国彦的《人物》、蓝瑛的《灵芝寿石图》,清代龚贤的《天台云烟图》、朱耷的《云林遗格图》、袁江的《汉宫秋月图》、笪重光的行书、彭睿壦的草书、程荃的篆书等等。这批从唐宋至明清的书画作品,展现了广州美院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收藏。
&巍峨群峰&&九大家艺术展&陈列了9位艺术家杨秋人、王肇民、阳太阳、胡一川、黎雄才、关山月、陈少丰、高永坚、迟轲的作品。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表示,广州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名家辈出,这9位已故艺术家是艺术及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此次展览通过为数不多的作品展示出这些艺术巨匠的艺术精神和不朽的风采。展览开篇,特别放大了9位艺术家的肖像,并将其陈列于展柜内与作品一同展出,&因为他们的创作和人生经历本身就构成了传奇,是美术史的一部分&。
展品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家属收藏的,一个是博物馆馆藏或借展。但数十年过去,其中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已难寻觅。比如原广州美院副院长、油画家杨秋人的作品,如今在广东美术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件收藏,此次展览特别借出两件。&时过境迁,很多人可能都不熟悉杨秋人、高永坚这些老艺术家,但他们曾经为整个岭南美术做出很大贡献,我们希望对他们展开持续的研究、出版和整理工作。&
(责任编辑:史立彦)博宝热门推荐
艺术家网站联盟
艺术家平台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