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一例「舍易取难」的经验,在这经验中,找到值得坚持价值一生一世的价值。

在重庆大学 (CQU)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请校友畅谈。——————————————————第一次修改————————————————————说明:1、体验话题太大,每年仅万人的毕业人生至少有近万的体会。而且何况有那么多的在校生和教职员工。2、这些体会中,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领域,甚至不同的毕业生包括优秀毕业生和普通毕业生,甚至肄业的学生,还有在校学生。他们的感悟是不同的。3、作为一些基本常识,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些答案在排行第一的答案中,已经给出,但是不全面。4、对于评论和分析一些现象更是人云亦云。结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解读CQU,是需要至少4年阅读的时间。所以,不要轻信一家之言,甚至对于得赞排行第一的回答。这点,在我曾经做的一个小研究中也有体现。——————————————————第一次修改结束——————————————————
【转自mzh,非本人原创】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很多学生分享了在知乎上面发表的这样一篇文章:《在重庆大学(CQU)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看得出来作者应该是在重庆大学至少学习生活了三年以上的学生,对学校的情况也相当了解,也有比较广泛的社交圈子。不过,总体读下来之后还是觉得作者的总体基调略为悲观消极了一些,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对于学校的了解不够深入。而作为一个在重庆大学学习了7年,工作了快10年的重大人来说,在重庆大学读书的体验跟这位作者的体会还是有不少不同的。虽然珠玉在前,但我也倚老卖老狗尾续貂一篇,借原作者的文章结构,谈一谈另外一个重大人的不同体验。
还是首先说说重庆的天气吧,原作者主要引用的是现在时髦的空气污染指数之类的客观评价,不过,作为一个在重庆土生土长三十多年的老土著来说,对重庆的天气有着已经“寒暑不惊”的淡定了。可以说重庆的天气在全国都显得比较特殊,所有的外地人刚到重庆第一个不适应的就是重庆的天气,北方人不适应重庆的冬天,潮湿阴冷没有阳光;南方人不适应重庆的夏天,酷热湿润憋气。总而言之,重庆的天气不宜居。但是,很奇怪的是,几乎每一个在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地人,对重庆的天气有种莫名的怀念,再配合记忆中的重庆美食和美女,使得重庆反而成为了西南各大城市中最具包容性的“移民”城市。关于这个话题不多说,各种讨论太多了,总而言之,我爱重庆以及他的天气,今年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到重庆避暑。=====================AB区隧道=====================注释:原作者用了这个华丽丽的分割线,我在这里做个注释,重庆大学在2000年由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和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重大和建大的校址就只有一街之隔,刚合校的最初几年,在两个学校之间穿梭上课过马路的学生蔚为壮观,为安全起见,在两个学校之间从地下打了一条人行隧道方便学生通行,从此以后在两个校区之间的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是吃饭的时候而不是上课的课间时分了。
接着原文作者提出了几个问题,并且做了他的体会,我这里也套用他提出的问题
重庆大学算名校吗?
原文作者的判断是“矛盾”,这点我也感触到了身边师生的这个情绪,一边觉得重大整体实力在全国还不能理直气壮地称之为“一流”,一边看到如果有攻击重大三流的言论出来的时候会不遗余力进行反驳,其实“名校”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自己根据自己的标准给出一个准确判断即可,不需要去自我矛盾。从我的个人角度,我很坦然的说,重庆大学不算“名校”。在我97年高考的时候,那个时候重庆大学的分数基本也就在一本线附近5分以内,我高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那个时候虽然没有“不努力考隔壁”之类的顺口溜,但对于年级排名在前50名以内的所谓“高手”来说,最后被重大录取似乎并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于是我的第一志愿并不是重庆大学,而是第二志愿到的重庆大学。所以,在以前的重庆,重庆大学并不算“名校”,而刚刚直辖不久的重庆市对于外地人更加陌生。但是,其实重庆大学也随着1997年重庆的直辖之后渐渐地跟重庆有了同步式的发展,如今在重庆的录取分数线已经高过一本线40-50分以上,在重庆以及西南地区可称“名校”,相对全国影响力也有提升,不过离“名校”还是有差距。所以,不管在你心目中重庆大学是不是“名校”,坦然即可,无需矛盾。1、历史与底蕴
原文作者对重庆大学的历史做了一番梳理,不过有些观点我不敢苟同。比如出身一说,原文作者显然对由地方军阀出资创办的大学颇不以为然,并对其他高校的出身用了“高贵显赫”这一用词,其实,相比起用自己人真金白银建起来的学校,比起用庚子赔款这种本身就带有民族屈辱性的资金建立起来的学校,谁出身更高贵呢?重庆大学的历史其实就如同重庆的天气——干脆、坦然——重庆大学从来不会为了延伸自己的校史而把那些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书院”当做自己的“血统”,重庆大学近85年的名号就是这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坦荡荡君子风骨。
关于学科调整的那一段校史,我可能有些不同的观点。现在我们不少人叙述到那段历史的时候,都用一种比较惋惜甚至痛心的语调,觉得重庆大学学科被转移,元气大伤,仿佛自此以后就先点不足了。但其实过分强调损失的东西,而忽略我们得到的东西,同样也是不好的,学科调整有得有失,你可以说重庆大学失大于得,但这绝不是我们现在的后人抱怨“先人”没有留下巨额遗产然后让自己沦为“屌丝”的借口。与其做祥林嫂之叹,还不如正视历史与现实,先人们既然能够用20年的时间建立起我们所认为的那些“丰功伟绩”,那为什么我们不能用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达到前人的高度呢?
重庆大学的历史其实并不平淡,虽然相对于北大清华这类始终处在全国风云中心的学校来说,重庆大学没那么多焦点可以吸引眼球,但不管是树西南之先声的建校历史、容纳中央大学的抗战岁月、选择中国命运的革命年代、风云激荡的文革时期、与时俱进的现代跨越,重庆大学跟近五千年未见之中国大变化的100年间的所有中国大学一样,都拥有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无法复制的不平淡的历史。如果仔细了解过这段校史,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油然而生,幸好,重庆大学拥有全国一流的校史馆。
从我接触到的学生来说,对于重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还是很强的,原文作者引用的同学的那句话(“如果不是学生证上写着重庆大学,我都不知道我是重庆大学的”)我相信只是极个别学生的一时发泄而已。至于师生不会唱校歌这种问题,这有历史原因,也并不是重庆大学独有的特点,我想全国的大学好像除了南开的校歌在普及方面做得较好方面,其他大学都差不多。而重庆大学现在的校歌本身推广的时间还不够,虽然这首校歌的创作年代很久了,但也废止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记得在1999年重庆大学70周年校庆的时候,由老校友合唱的这首歌还只能称为“老校歌”,直到2009年重庆大学80周年校庆的时候,这首校歌才正式恢复身份,所以,其传唱度还需要进一步普及。
而原文作者对于重大师生的那番“十个不”的整体评价,我也是不赞同的。有些是属于把个人标准强加到别人身上,比如“不会背办学宗旨”,这个并不是一个学生必须要感兴趣的内容(虽然如果能了解并记住这个很有意义),你到清华走一圈随便拉个学生问他清华的办学宗旨,他也是瞠目结舌不知所答或者直接回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训)。
至于另外的一些“不”,那就是见仁见智各自体会了。从我的体会而言,重庆大学的师生关心学校发展,学校排名的升降、学科的增减、校长的更替、科研的进退等等,都会引发学校师生的讨论;他们更维护学校的荣誉,跟所有学校的师生一样,自己的学校只能自己来骂,别人是不能骂的,前任林校长在离开重大之后接受记者采访对于重大有一段负面言论,同样招致师生的在民主湖论坛上的反驳;
至于参加学校的活动与否,我更深刻的体会是学院的足球赛我们同学可以为年级队的胜利而欢呼,学校的辩论赛我们同学可以为院队的失利而哭泣,70周年校庆在风雨操场为校友和普通学生的业余表演的全情投入,80周年校庆在不算小的雨中的思群广场上那几千名学生井然有序的气氛烘托,每年的春季运动会已经成为重大学子展示自己创意的嘉年华节日,每年的毕业季开始成为重大学子各种记录青春记忆的精彩舞台。
我们有民主湖,我们还有科学会堂,我们有松林坡,我们还有团结广场,虎溪校区的建立更为以后的重庆大学增加了更有创造空间的历史积蓄,这些都是重大的历史财富。而这些财富并不是要“关起门”来保护,而是要发挥他们的实用功能,让他们随着学校的更新而保持青春,而不是封锁起来成为历史残渣。那些带着数字编号的教学楼的沧桑众人皆知,而我更怀念的是本科读书期间在松林坡礼堂(中大礼堂)三块钱一场的电影,而松林坡礼堂的保留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即将恢复维建,正是学校领导吸取了拆毁饶家院而造成的历史损失的教训所做的决策。而随着重庆大学的年岁渐长,我们的历史建筑和地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老,而我们或许不会刻意去歌颂、经营每一个场所,但这些记录历史的凝固物体会一直在那里,看着穿梭的过客,成为毕业学子的留影背景,不言不语,亦言亦语。
我也来描述一下重大的人文特点:1、“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虽然质朴,却是内涵深刻,“耐劳苦”不是让你悲观的任劳任怨,而是让你要执着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尚俭朴”不是让你节衣缩食,而是让你明白要用尽量小的代价换取尽量多的成绩;“勤学业”不是让你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让你警醒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谛;“爱国家”不是让你空喊口号,而是让你明白人这一辈子并不只有柴米油盐还有家国天下。2、不矫情,如同这座城市。既然工科背景深厚,何必刻意矫情。教学楼以数字编号,宿舍以数字编号,何须刻意矫情用文字命名,麻省理工同样数字一遍,但仍不损其人文底蕴。3、自由,这点跟原文作者看法一致,能够容忍一个“讨校长檄”在学校论坛存在并热烈讨论,这种学校如果不自由就没有其他学校敢说自己自由了。
4、对于原文作者的不好的特点的总结我不同意,我自己觉得不好的特点是“江湖气”。试举一例,被很多学生广为诟病的有些“中年行政大妈”,其实就是江湖气,当学生的时代有时候很不理解她们,总觉得她们态度恶劣,很“拽”。但其实深入了解之后,她们所拥有的其实就是江湖气。对陌生人态度的淡漠是因为她们觉得非我族类,对熟人的笑脸相迎并不是拍马逢迎,而是因为她们觉得这是朋友,这些“大妈”不仅得罪她们认为“不好教”的学生,也得罪她们认为“不懂行”的领导。这种“江湖气”在重庆大学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甚至退休人员中都有体现。
2、学术学科
这个话题其实很枯燥,也见仁见智。你可以说重庆大学院士的数量在下降,也可以说重庆大学中青年专家的厚度在增加;你可以说重庆大学某些学科的排名不如以往,也可以说重庆大学的学科门类空前增加;你可以说重庆大学走了一些牛人,也可以说重庆大学引进了一批人才……其实更多的还是各人关注点和关注度不一样罢了,但重庆大学在30年来的任何全国性的教育改革中都没有掉队,211、985顺利入围,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大学联盟等等都亦步亦趋。问题肯定不少,但进步仍然可观。 具体的数据可以列出很多,这里我倒不想列举这些,因为原文作者写这段的时候,除了按学部制复制下来重大主页上的学院分布外,其他也都是自己主观情绪的判断,我想说我对周校长的一次讲话的一个细节的记忆。应该是刚来学校不久的某一次全校干部大会上,周校长在阐述下一年度的主要工作目标的时候,前面花的绝大篇幅是肯定林校长在重庆大学几年的工作理念,继续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工作策略,但最后简简单单说了这样一句话(具体原话记不清了),大概就是科研项目数量、论文质量、学科排名等硬指标的客观性评价的东西同样非常重要,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这确实是长期做过一把手的人的丰富经验,重点抓得很准,非常务实。可能有人会认为我这只是一个学校小官僚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无节操公开奉承校长,但我还是愿意把这个写出来,因为这是我自己的真实体验。我觉得重庆大学一直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过去是,现在也是,就看我们如何能够持续的提高速度和保持速度了。
至于原文作者说的那个同学的遭遇,如果属实,我个人认为你们是被狡猾的HR用这种惯用的推卸责任式的拒绝伎俩耍了。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心理技巧,当你要拒绝一个人的时候,你一定不要从主观理由来拒绝,因为这样被拒绝的人会认为是你没有“慧眼识才”,是你主观判断出了问题,而很有可能还继续怀恨在心。最方便的处理方式就是找到拒绝对象的“客观缺陷”,你身高有问题、你健康有问题、你肤色有问题、你家庭有问题、你血统有问题、你学校有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问题,但如果被拒绝者自卑情绪稍微严重一些,或者承认失败的勇气稍微差一些,立马就会中招。这样,被拒绝者只会把失败的责任归于自己那方面的客观劣势,而不会认为是HR的主观判断有问题,当然这种人更不会承认自己本身能力或者综合素质出现问题。但就作者朋友那个案例来说,他肯定不知道重庆大学还有个微软俱乐部,重庆大学和微软公司有着这样那样的合作关系,怎么可能微软会拒绝一个重庆大学出身的学生呢?
3、老师、同学与校友
对原文作者对于友情的肯定表示赞同,其实很多学生在大学刚来时并没有体会到大学式的友情,总觉得高中的友情更为纯洁和可靠,更为志同道合或者臭味相投,而大学的友谊由于地域不同、观念相左、习惯差异等等造成磨合起来比较困难,但其实大学的友谊是一种成熟的友谊,很多时候是当毕业时送寝室的同学上火车那一瞬间才能明白的。
我也遇到过很多类的同学爱学习的人:其实学习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成为高大上的科研牛人才叫做爱学习的人,当然我们那一届的同学当中,现在已经成为中青年专家的已经大有人在了,甚至我研究生期间兼职当辅导员带的学生当中,已经有副教授出现,重大的爱学习的人其实是相当不少的,而且学风也并不是每况愈下,尤其是这个女生比例越来越多的年代。曾经上课时开玩笑式的说过,重大男生提高成绩的最好方法是交个女朋友,因为重大女生谈恋爱的常设地点是各种自习室,并且会让男生发毒誓远离撸啊撸。
爱游戏的人:其实打游戏跟看电影、追韩剧、打篮球之类的业余活动一样,都是人的业余娱乐兴趣的一种,只是更为方便普及而且因为沉迷游戏而造成成绩下降甚至退学的比例比较大而让人对其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但这个要正确引导,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培养一个学生的多重兴趣,让其不至于沉迷于一种兴趣。原文作者提到的土木学院党委副书记我也认识,其实就是兴趣广泛,不仅玩实况足球游戏而且真实中的足球也是一把好手,而这位老师跟学生一起玩游戏的目的更多的并不是鼓励学生玩游戏,只不过在寻找跟学生交往的共同语言而已。本人从小时候的魂斗罗,到后来的红警、星际、魔兽,到网络时代的传奇、魔兽、DOTA、撸啊撸,都有涉猎,无他,当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当学生说某个女老师是“战争女神”的时候,你还不知道是骂人还以为学生奉承她是女神雅典娜。
爱旅游的人:这个其实是与时俱进的,我记得我们以前的那些同学就没什么旅游的,现在旅游的越来越多而且还敢于让别人知道,这就是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变好了的缘故,以前不是不想旅游,而是没钱,去趟歌乐山都基本选择步行的人,哪有钱去武隆仙女山啊,更不要说丽江凤凰海南岛了。而从大学教育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学习其实更自由而弹性,更加像现代教育理念靠拢,学生自主性更强,大学真正成为创造一个个鲜明个体的大学,而不是制造流水线上的单一产品的车间。
爱公益的人:对于我这种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这同样见证着历史的进步。我们那个时候,“公益”这个提法是很少的,虽然“学雷锋”、“志愿服务”也不少,但总之没有现在这么“时髦”。而且做公益的方式、规格、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以前动不动就是扫大街、敬老院做清洁、磁器口捡矿泉水瓶,现在,不进藏区、不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教项目都不好意思提,没有大基金支持的公益项目都不好招人。而重庆大学的各类公益服务类社团,从以前只有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一家,也发展到了几十家各种类型的公益社团。
爱运动的人:这个不想多说了,看重大有多少运动场地就知道了,看重大的运动场地一旦被外人使用就会被强烈吐槽的情况就知道了。
爱音乐的人:除了纯业余玩音乐的,重大还有吉他社等不少音乐社团,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艺术团,交响乐团、管乐团、合唱团应有尽有,歌手赛也是重大最具有传统的一项赛事,总之要在重大装文艺青年,你是可以找到组织的。
爱生活的人:我再加一条这个,因为重庆人就是爱生活的人,而重庆人的这个特性也感染者重大的学子。可能有人会认为在街上随意摆个桌子就可以打麻将或者斗地主的人有些玩物丧志,其实这很多时候是一种享受生活。重大学子也热爱生活,我的同学会深夜跑出宿舍只为跟好基友吃烧烤喝啤酒,会为了寻找一家有名的重庆小面而转5次公交,会为了一件饰物的几块钱差价逛遍整个金鹰女人街,会为了为女朋友刚回重庆而去磁器口陈麻花排一个小时的队……这些看似费时费力的事情,其实就是热爱生活的体现,而有了热爱生活的态度,才能更好更积极的“勤学业、爱国家”,而不至于成为“呆考霸”、“工作狂”。
其实,作为一个在重大生活了17年的人,见过的形形色色学生太多了。很多人有时候都有种“师兄崇拜”情节,总觉得前辈们都很高大成熟,而师弟师妹们总是很傻很天真,在老师们心中最好的学生永远是上一届的学生。其实,这个社会整体是向前发展的,所以,后来人的整体素质肯定超过前人,前浪总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要正视这个事实和趋势,就要认真发现比你年轻的人的优点,还好,这一点我做的还不错,我一直在向我的学生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热情、创意、乐观、积极或许还有那么一点无所顾忌。
至于我的老师们,我可能比原文作者运气更好,我觉得我遇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非常有资格作为“老师”这个称谓的。我的高等数学老师赵中时教授简直就是把讲坛当成了舞台,看他上课就是一种表演,后来我才知道他以前是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有一首在校庆70周年上面演唱的《烛光颂》的歌曲就是他作曲(旋律相当优美);大学物理老师王佳眉教授那就是学霸,物理知识之娴熟让人叹为观止;制图老师祖业发教授眼光忒毒,总会从我们的那些截交线相贯线中间找出我们认为很完美的错误;电工学老师吕厚余教授那一柄可以当做各种工具的雨伞,至今都让我们认为是教学神器……太多太多老师,教学老师、辅导员、科研指导等等,这里就请其他老师原谅我不能一一道来了。而如今我自己也当了老师,虽然只是偶尔站站讲台,但我希望我自己不会给我的老师们丢脸,我也相信我们这一代老师会把我们的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的。
至于校友,原文作者看重的可能只是政界的校友,但重庆大学在科学领域、商业领域、工程领域以及新兴的演艺界艺术圈出现的知名校友也越来越多了,
至于就业形势神马的,我一向的观点是没有垃圾的专业只有垃圾的人,就业形势其实对于个体而言,意义并不是很大的,而惧怕竞争的学生,到哪里都不会获得成功。
4、本科教学与行政机构
我在前面老师那一段就大致回顾了我本科上课的情景,所以我还是认为重庆大学的本科教学绝大部分老师还是很不错的,本科教学的第一课堂只要你认真学习,一定能够学到知识。只是学生有个误区,总认为现在学的知识以后似乎大部分都用不上,但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而不是你还没有开始应用的时候即开始嫌书多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技工学校,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让你转化为职业技能,但知识储备越多的大学生,以后的发展会越好,这个从我的同学们的经历已经有所体现了。
很多人都把教学质量的“下降”原因归结于“扩招”,学生埋怨扩招后师资力量不足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老师们埋怨扩招后学生水平降低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其实还是同样的道理,要面对现实情况寻找对策而不是一味埋怨自己无法改变的客观状况。其实重庆大学的生师比还是不错的,关键在于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教授内容脱节的问题。现在的学生更重实践而轻视理论,而教师们上课伊始动不动就强调这门课程给你的仅仅是解决理论基础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锐减,而教师们上课得不到学生正面的反馈,也会降低教学热情和质量。从这一点来说,教师的责任更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提醒学生前方的路很崎岖你们要小心。当然,部分教师把教学当做“副业”,一门心思搞科研或者跑业务挣钱的现象也不容忽视,我本科时期这种现象还较少,研究生课程就遇到一些老师,平时在外面跑业务,把安排在平时的课全部集中到周末突击上完,削减教学内容还美其名曰教学方法改革,当然,某些学生的惰性也助长了这种老师的做法。反正就是混个学分,只要你老师给我分打高点,课时自然上得越少越好,于是就周瑜打黄盖了。
至于学科天才之类的,这个跟重庆大学的工科学科优势有关系,工科是不太可能出天才的,任何工科领域的研究基本都需要深厚经验的积累,通常出天才的是理科专业,比如数学、理论物理等,而这个本身就是学校的弱项,所以原文作者的哀叹其实过于矫情了。而从媒体宣传的角度来说,不管学霸、考霸还是南天霸,只要有新闻点就行,如果真把这个当做学科实力体现,本身就是把娱乐当政治了。
至于行政机构的问题,有时候是某些行政程序繁琐、行政服务人员态度的问题,但我从学生到现在的一个行政人员身份的转变过程来看,有些时候还是双方换位思考不够的问题。以前最被学生诟病的可能是财务处,抱怨去一趟财务处就会耽误半天的时间,但实际上学过营销学或者管理学的同学就知道,越大的单位、越正规的单位,财务规定就越严谨、财务管理就越谨慎、财务程序就越规范,而这样就造成非财务专业人员,尤其是学生,对于这类问题的不理解。不过原文作者对于财务处持肯定态度,正好说明这几年行政机构改革,信息化办公手段的普及,机关作风的转变,是有很明显的效果的。五年以前,民主湖论坛对于财务处可是没什么好话的。至于楼主诟病的教务处,不排除有些工作人员态度的问题,我读书期间也遇到过,但很多时候,如果学生要直接要跟学校教务处对话了,通常都是有些违规的事情,比如成绩错误登陆之后的修改、教师委托学生办理教室更换、学生教学违纪事件处理等等,这种本来获得正面回复的几率就小,自然情绪不会太好。
5、学生生活
我的学生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我以前写过一个帖子《我这十年》,=把链接放在这里,这一点我就不多描述了。
只是重大生活太美好,尤其是老校区,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去了很多地方都认为那里是农村或者山区……
重大确实是中国典型的大学之一,但它不输于任何一所中国的大学。
但这所学校同样带着这个城市的特质,坦荡、直率、不矫情,所以在重庆大学就读的学子,根本就不需要把自己陷入自行矛盾的境地。 原文作者的这段话,本人略作修改。
无需赞美,但更难诋毁,不求相守,但更难逃脱,不用坚持,但更难放弃,或许怀念,但很难遗忘
我爱重庆大学,它已占据了我半生岁月。
最后,强调一句,办学宗旨,
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
我是会背的。
谢学长邀。走之前也没去见你一面好残念T.T祝一切顺利!信哥的答案很全面且很客观,和他本人一样靠谱,大家踊跃点赞+1~ww我就随意写点直观感受了,对老校区不了解所以就着重在新校区啦~(求熟人看到了不揭穿TAT)【多图预警】1、生活环境:有幸四年一直住在新校区(虎溪),表示宿舍生活质量简直完爆大部分高校。寝室四人间,上床下桌,独立卫浴,天然气热水器随时能用到热水。24小时不断电,虽然新政策是十二点断网但我觉得这是好事儿。我大二的时候全部寝室装了空调,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晚上在“凉”席上被铁板烧或是被迫抱被子上天台祭献群蚊。虎溪校区的风景也实在是美,一座山两座湖,常驻黑天鹅和其他萌水禽(不知道是啥囧),偶尔还有白鹭下榻。湖边是重庆大学植物园,各种花卉草木都有分类挂牌详细介绍,每个季节都有应季风景,樱花桃花兰花梅花玉兰海棠莎纸草枫树垂柳美不胜收。缙湖最深处还有一大片荷塘!夏天美哭了简直。还有银杏大道,一到银杏金黄的时候特别特别美。每个天气好的周末这里都会聚集一大堆拖家带口来野餐的游客,有种免费公园的感觉(不过还是略骄傲)。刚好翻到相册里有,挑了几张。梅园旁边的玉兰。综合楼里的樱花。缙湖边的木走廊。云湖上的白鹭。荷塘。吃的的话,虎溪校区有三个食堂,自选和美食街都有,种类很多,我待了4年都还有很多窗口的东西没吃过。大门旁边就是商业街,美食更多。母校对面就是川美,也是美人美食云集的地方。出校门走不到5分钟就是熙街,一个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吃喝玩乐睡的小街区,如果再追求高端一点的话,坐个小三轮10分钟不到就能够去到U城天街,类似一个购物广场的地方。现在开通了轻轨大学城站,20分钟能够到沙坪坝市区,交通倒也方便。有校车往返4个校区,每天都有,五块钱40分钟,低成本校内异地恋的福利。对了,这里还是整个大重庆为数不多的平地之一(还有一个是江北机场所在地),自行车的身影基本只能在大学城看到……2、人文环境:社团活动非常丰富,作为一个在社联待了两年把学校所有校级社团都了解了一遍的人,我想说只要你有意愿的话基本能够找到组织。除了校级社团还有为数众多的院级社团,以及很多学生自己组织的小组等等。我刚进校的时候天真烂漫地加入了十多个社团,后来…………嘛这是许多个桑感的故事。不过课余生活是很丰富的~还有各种比赛和晚会,联♂谊也很多哟~=w=母校特色是工科,我作为一名略显边缘化的外国语学院的妹纸,表示这里男生真,的,好,多。第一次去上公共选修课的时候简直被满堂的爷们和浓浓的雄性荷尔蒙气息吓哭了好吗。听说机械土木电气等纯工专业里甚至有一个班没有一个妹子的状况……初进学校的时候就听各路学长学姐调侃,我校男女比例7:1,一对情侣三对基(后来觉得应该更正为“一对拉拉三对基”……多了一个,嗯那可是即将成为魔法师的男人啊)。由于位处大西南,所以男生的普遍身高……总之粗略估计不到180。这里挺多情侣身高很一致,当然还有很多妹子平底鞋都比男盆友高出一截的。每每看到都有种人间充满了真爱的感觉。当然身高不是什么问题啦,我接触过的本地男孩纸都超级赞的。当然重庆这种LGBT底蕴深厚包容度极大的地方,不管是想找男盆友还是女盆友都比其他地方相对容易一些吧。在这里认识了很多LGBT和友好人士,也是我大学的最大收获之一。ps 卖奶茶的姐姐帅哭了,后悔没好好勾搭一下。还有我才不会说我差点一个冲动跑去同校基群里给我羞射得不行的gay蜜物色对象呢……(话说,群主把群号就这么贴在校园里真的好吗_(:з」∠)_)【……人文环境这么写没问题吗?3、学习环境仅说师资的话,我只能用参差不齐来概括。确实有很多大师级别的老师存在,但是水得让人同情的老师也是存在的。这应该是广大高校的普遍状况吧。只说我们学院的话,常备各类外教(废话),日语专业的外教都是由系领导亲自面试筛选的,目前的外教都是早大东大北大毕业的……感觉比我们本专业的不少老师水平要高很多很多_(:з」∠)_
而且日本人的严谨认真着实令人钦佩。硬件设施还不错,虽然实验室什么的因为专业缘故没有用过,但就用过的设备来说,还是很好的。不过我真心希望学校能够把每年用来换四五次郁金香的钱用来修修同传课室的设备,给图书馆多添点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图书馆是特别棒的地方。12层楼,红色外观十分大气。里面除了常规的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人文社科类理工类的书籍借阅之外,还有能够看电影的地方,每周都会有安排不错的电影供学生免费观看。像我们外语学院还有专门的一层资料室,虽然书籍都很古旧就对了……还有能够借类似kindle的电子书的服务,但是我没有尝试过。其他楼层和功能因为我不常用就不太了解了。另外图书馆的桌椅都特别舒服,后来还新增了自带台灯的独立桌椅,简直高端得不行(虽然我也没用过囧)。总之就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地方……备考的时候基本天天去,很舒适很适合学习。图书馆外的绣球花。图书馆侧颜。图书馆一楼的咖啡厅。还有能够修第二专业这点是我特别喜欢的。至少只要认真听课认真对待,就能够学到跨专业的更多知识。人文素质选修也挺有意思的,虽然没有修到心理学让我很悲伤T.T平时有很多大小讲座,在校园的电子屏幕上都会有预告,感兴趣就可以去听,有过不少名师大家的讲座(话说电子屏还会提醒学生天气变化注意身体啥的,贴心~o(* ̄︶ ̄*)o )暂时写到这里,想到再补充& &总体来说,这是我从小到大就读过的学校中唯一喜欢上的一所。因为美,因为学到了喜欢的专业,因为有敬重的老师,因为有我爱的人们。最后是A区min zhu湖的几张图,毕业典礼结束,即将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拍的。今年重庆的夏天是难得的雨水和清凉。虽然老校区和新校区比起来陈旧很多,但依然是韵味萦绕,庄重典雅。待到母校百年生日时,我们会回来看您。
本答案基本完成,可能有些更新。加了图片在最后,多图预警。负能量警告:很多负能量首先评论一下评论当中的几个问题:1.重庆空气质量:重庆空气质量真的好,市政府2004年开始推进的蓝天计划是有目共睹的,2012年优良天数能达到300天以上(旧国标,不计PM2.5),2013年达到206天(新国标计入PM2.5),全国74个主要城市排名13,已经很是很不错的成绩,来源,。主城区冬季天气不好,天灰蒙蒙的,雾很大看起来很吓人,但污染物指数并不一定高。有评论总拿自己的感觉来评价空气质量,我也只能呵呵了。沿江河谷地区污染物本来就不易扩散,市政府靠10年的蓝天行动和绿化覆盖才达到了今天的空气治理成就。冬季阴冷潮湿多雾,拿天气当空气真的公允?2.有同学说,负能量写得比较多会不会影响学生报考和就读。我相信不会的,首先说焦虑感、耻辱感是好东西,它能催人奋进,重大不需要赞颂,只需要忠言。其次,重大条件不好并不会完全阻止学生个体的成才,更不会削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我看到许多朋友在重大发展得很好我衷心感到自豪(他们也真不容易!)。引用ICT中心的一位教授所说的话:我们重大是三流的智商,二流的条件,但我们要做一流的事情。又如同
所说:母校不要求你以她为荣,但你可以让母校以你为荣。重大人奋斗吧!3.体验体验是很主观的东西,我在知乎上把我自己的体验说出来而已,有朋友点赞说明感触类似,不同意说明另有感受。有人把我的答案直接转到民煮湖或者微信上,我觉得脱离了知乎这个问答语境,把其他人的回答隐去看起来像是我写的一篇文章,容易产生误读。根据民煮湖上的网友发问,注明一些没有数据支撑、主观感觉的地方。4.个人努力与学校进步有好几个人回复我,说的是“自己努力了学校就好了”或者“我这篇答案给了很多不努力的人借口”。我要说的是,在重大越是努力的人、越是创新的人越会感觉到学校的不足,这一点我相信毫无疑问。作为本科生,个人再努力也不能改变图书馆藏书陈旧不足、没有振动实验室、教学内容过时这些落后的事实。更有甚者说“觉得清华北大条件好为什么不考清华北大”,这就跟拿着中国护照签证受阻,反倒质问出国的人为什么不生在美国一样可笑。=====================AB区隧道=====================“名校就读体验”这个话题在知乎最近火热了,每次登录首页都能看到一个新的问题,我就等啊等啊,等着哪天有人问重庆大学。等了半天,从哈佛、耶鲁到清华、
北大再到国内各个地方的高校,老拿来与重大对比的四川大学都登场了,重庆大学还是没有出现,总不能自问自答吧?不禁想起一个困扰着无数重大师生校友的问题:重庆大学算名校吗?“重大算名校”、“重大不算名校”、“重大曾经算名校”、“重大在某些学科算名校”、“重大早已不是名校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会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这大概是重大人内心写照,也是就读最大的体验:矛盾。好在这个问题终于出现了,我也可以开工了。我并不愿意像其他“名校就读体验”的回答一样,泛滥校友情怀,用华丽的文字和图片来歌颂母校的美好,我愿意更多地展现真实的焦虑、困惑和不安,这才是重大的实情,中国大学的实情,中国高等教育的实情。1.历史与底蕴毕业典礼上几位代表开口就提到重大历史底蕴深厚,但其实重大的历史和底蕴并没有什么光鲜之处,比起出身高贵显赫的其他高校来说的话。1929年靠地方军阀刘
湘的资助建立(刘湘任第一任校长),知道抗战前一直都是市立、四川省立(1935年),而同时期许多其他高校都已经名列国立了。抗战时期得到巨大发展,为重大最辉煌的时代,进入国立(1942年)、得到名师(马寅初等)、收留国立中央大学等事件都发生在这个时期。与许多高校一样在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损失惨重,失去文、理、工、商、法、医六大学院中五个,只剩下工学院,建筑学科也调出成立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建工),开始“工科院校”的生涯(老重大)。
2000年收回50年前分出去的重建工以及建设部的重庆建筑专科学校成立新重大,进入211工程,次年进入985。正是因为历史的平淡,使得重大没有形成像北大自由、浙大求是这样鲜明的校风学风,也没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又因为合校后融合不顺,现在的重大没有凝聚统一的思想,师生也缺乏团结。这就是第一重矛盾:身份认同危机,引用同学总结的一句话说:如果不是学生证上写着重庆大学,我都不知道我是重庆大学的学生。比如重大的许多老师学生(我认为是普遍)不会唱校歌、不理解校徽的含义、不了解校史校友、不会背办学宗、不关心学校发展、不维护学校荣辱、不响应学校的活动、A区B区互相诋毁无视,同样地学校的行政机构也不着力建设校风、只吹捧却不定义“重大精神”。我们有松林坡,有民煮湖,有新华楼,有思群墓,但我们不爱它,不关心它,不歌颂它,不经营它。如果一定要描述重大的人文特点,我想下面几条比较合适:来源于传统工科院校的好的特点:勤奋、严谨、细致、爱国,但逐渐消磨殆尽,校训“耐劳苦、尚简朴、勤学业、爱国家”号称全中国最简单易懂的校训,也大概能概括重大的三观,但如上文所述继承发扬得不好。新出现的好的特点:自由(包容师生言论、学生管理松弛,下文叙述);不好的特点:涣散、分裂、自卑(下一节解释);2.学术学科首先要说的是,现在的重大已经是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的概念属于过去,通过合校和重建,建校初期的文、理、工、商、法、医六大学院,只缺失医科。林建华任校长期间,通过组合学院(school)成学部(faculty),基本整理出了重大的学科体系:建筑学部4学院:建筑城规、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建设管理与房地产信息学部5学院:光电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软件工程学部6学院: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资源及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文理学部11学院:数学与统计、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学工程(与第三军医大学联合)、生命科学、公共管理、外国语、艺术、新闻、体育、电影2独立学院:法学、经济与工商管理3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传动、输配电装备、煤矿灾害动力学研究中心与其他学院:略但是从学科发展水平来说,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的许多学科可以达到或接近全国一流水平,而文理学部还差得很远,重大仍然是“工科强势文理弱势”的格局。好在经管、电影、法学、生物等新建的学科最近十年发展不错,所以又有“部分新学科有特色”一说。从好的方向来看,重大学科门类比较齐全,部分学科具有传统优势。然而自合校后重大没有抓住21世纪头10年的机遇期,反而经历了十年的衰退,陷入了“继承自老重大和重建工的传统学科一一丧失优势,新学科虽然发展不错却仍有很大差距的”的尴尬境地。其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学校资源分配失当决策失误,有人认为是近亲繁殖所致,有人认为是教职工不思进取内讧内斗、还有人认为是受制于地理局限性……无论怎么说,事实就是现在重大学术比上远不足,比下有余 (下面这句话基于听到的说法和主观感受)具体现象有综合及学科排名逐年下降,声誉和地位逐渐消失,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科研教学质量退化,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处境艰难,学术诚信令人堪忧,引用土木学院一位教师的话来说:重大正在被边缘化而衰退甚至改变了重大人的精神面貌,带来无穷无尽的失望、焦虑、气馁和不自信。在此之下,有些人发奋图强建言献策想让学校拜托困境,有些人麻木不仁觉得混个文凭找到工作就好,还有很多人(包括我)发奋要出国、出省读研远离这个垃圾地方。可以说,重大人自己对重大的看法很复杂、很纠结,爱校与仇校、自信与自卑、积极与消极、坚守与逃离交织夹杂,这种心态,在重大越是有思考的人越明显,这就是第二重矛盾。学术学科的颓势,使得重大和重大人一直处于被否定的状态(几个标志性事件:机械国重被警告、973有些年没有首席、梁教授坠亡、老院士仙逝、杰青零蛋……),有时候一个人、几个人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反而会因为学校不争气更加感到耻辱。比如有很优秀的同学申请去微软实习,得到的回复是:你很出色,但凭你重大这个出身,我们不敢要你。听到这句话我都难受很久。(有人问这个事例提出疑问,我想说的是激烈人才竞争里面,身份背景也是竞争的筹码,许多单位不要非211非985甚至是非C9非海归,道理是一样的,重大的毕业生即使非常优秀,在身份竞争当中也很容易吃亏。对于优秀的重大学子,遭遇这样的事情是非常伤心的。希望学校好好发展,受到更广更高的认可,但愿后面的学生不会再遭到歧视。)3.老师、同学与校友上面杨欣的答案有道理:你会后悔来到重庆大学读书,你不会后悔你认识一群要好的朋友。确实是这样的,学术学科的颓势(以及后面要讲本科教学的弊端)会伤很多人的心。但重大良师益友不少,我最骄傲的事情莫过于在重大认识一群优秀的朋友。大学本来就应该允许鼓励个性化的发展,既要推崇学霸,也要有各种各样的达人。重大对学生管理很松(不封校、不查寝、不点名、不熄灯、不做操),学生可以与社会发生各种交集,所以身边有很多有意思的人。爱学习的人:学霸考霸不用说哪个学校都不少,重大也有一些牛人本科就搞科研做学术发论文,只是比起名校来说数量很少(因机会太少氛围也不太好);爱游戏的人:太多了,土木学院党委副书记就喜欢玩实况,跟学生一起玩;爱旅游的人:因为不点名(有些学校周日要集中点名一次)不查寝,所以只要没有考试就可以出去旅游了,重庆东西南北都是旅游胜地;爱公益的人:休学做公益,或者去支教(虽然支教这个活动争议很大),或者去NGO做志愿者都有;爱运动的人:学校运动场所非常多,各个学院有自己的运动队;爱音乐的人:老校区旁边是坚果俱乐部,喜欢音乐的学生自己组建了不少乐队;然而,重大本科一个年级7000多人(比川大、吉大少的,这里原来提到了东北大学,为我搞混了,特此更正并道歉),这本身就意味着参差不齐,茫茫人海中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需要众里寻她,我一些朋友抱怨同班同学太颓废/太短视/太功利/太虚伪/太平庸/素质低,其实很正常。重大的学生远看就像一盘沙子,全是不思进取的工科屌丝狗,但是用放大镜来看,就会发现还有金子、有钻石、有金属,各有各的味道。所以我一直反对用“工科院校”来框重大的学生,那是以偏概全。接着说老师,如同学生一样老师数量众多,如同学生一样参差不齐。如果运气好(今年以前重大是随机分任课教师不可自选),就能遇到好老师,或专攻教学使人醍醐灌顶,或学术前沿高屋建瓴。但若是运气不好(大部分情况),就会遇到一些老师敷衍了事,下面一节会进一步谈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重大如果遇到良师则如沐春风,如果遇不到就会非常乏味。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校领导很有意思,周绪红校长天然呆(萌),肖铁岩副书记喜欢在微博与学生互动(学生也喜欢向他吐槽),孟卫东副校长爱逛民煮湖,算是学校比较有趣的东西。重大没有显赫的校友,政界最高级别的校友是西藏主席(现人大副主任)向巴平措和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商界有华为的任正非,除此之外就没有家喻户晓的人物了。重大大量培养的是平凡勤恳的工程师、职员、设计师、商人,在各行各业默默付出,而不是翻云覆雨的领军人物。所以每年毕业或开学,学校大屏幕都会放同一首歌(校新闻网自制MV):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光辉融进,融进祖国的星座。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平凡也是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中坚人才,这一点值得自豪。重大在西南腹地,这一点也带来不小的困扰,虽然重庆也是大城市。比如说,优秀的人才不来任职,顶尖的企业不来合作,甚至厉害的人物都很少来访问开个讲座。看清华今天院士去,明天总统去,后天诺奖得主去,着实令人羡慕。重大毕业生就业数量有保证,但质量仍是参差不齐。电气、土木、机械等传统专业依托名声就业质量很好,其他专业毕业生则明显不如其他学校紧俏。重大毕业生有口碑,一般都认为勤奋、踏实、吃苦,但如同其他校友的答案一样,往往受制于地域和眼界。4.本科教学与行政机构重大与全国大部分学校一样,面临着本科教学的退化的问题,或许比其他学校更严重。合校后的扩招使得学生人数膨胀至7000人,师资严重不足,只可以降低教育质量。教学更像是完成任务,而不像是传授知识,因为一个教学班几十个人,每个老师带好几个班,作业都没办法亲自批改只有招助教。教师上课是养不活自己的,主要靠科研项目和外快,因此教师也不可能认真对待教学,放ppt敷衍了事的居多。由于学生太多,教育不可能深入到每个个体,只能以一个班、一个年级为单位控制指标(及格率、挂科率、出勤率),不鼓励创新只鼓励过关。有些事情很滑稽,比如同学会说论文不能写得太好太有思想,因为老师会认为你是抄的,因为远超过平均水平,所以要故意在论文里面写一些口语的东西表明是“重大水平”的学生写出来的。在人多的学院(土木、机械、电气)读书,没人关心你的成绩,没机会和老师深入交流,没有交换出国的机会,没有引导去深入探究,做实验走个过场,做课程设计照着上一级的抄,还奢谈什么个人发展、培养精英?有一句话总结本科教育:耽误天才,拉平蠢才。吹捧考霸,抹杀真知。学术学科不给力拿不出科研能手,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的考霸、学霸,学校学院却像个宝贝一样宣传(联合弱智的重庆媒体),今天出一个学霸班全部保研(大三的时候抽调全年级前20名组建的),明天推一个学霸寝室奖学金拿了多少(学霸班的寝室),后天再说一个学霸晚上说梦话配钢筋(谁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北大的一个朋友仔细一读这个报道,一问:没有科研经历,没有论文发表,没有出国交换,没有公益服务,六级通过率才75%,叫什么学霸?一言以蔽之,肤浅。重大的本科教育困境,学生清楚,老师更清楚,改革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改革的效果却一年不如一年。林sir的改革,在学科布置、人才引进方面方面正确,在本科教育上却是大大的错误,靠督导巡查约束教师、学生(不准提前下课、不准调课,否则就是严重教学事故),提高考试不及格率,却不去改良上课的质量、培养的方式,指标而不治本,反而打击掉本来就低迷的教师士气。在重大行政机构办事,是另一番痛苦体验,官僚主义、拖延、踢皮球是常事。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东西(比如打印成绩单)要跑好几个单位(A区B区来回跑)盖好几个章,有时候白纸黑字的办公流程不遵守一会儿宽一会儿严朝令夕改,有时候这边不开门那边提前关门。这方面比较规范的是财务处(网上报销+银行式窗口),最令人讨厌的是教务处。在重大,往往是美好的校园环境给了你好感,糟糕的教学又把这好感毁掉,优秀的朋友带给你快乐,恶心的行政手续又毁掉这快乐,学校某些方面发展进步给你自豪感,依然颓废的学术整体表现又毁掉这自豪感。这大概又是一种矛盾吧。5.学生生活重大的生活条件,绝对是全国最好的(之一)。除了老校区一些宿舍,本科生都是四人一间,独立卫浴,有空调有热水器。运动场所足够(没有高尔夫、击剑等高端玩法),食堂数量足够(质量就有些问题了),网络速度足够(单人8M)。住宿费一般每年1200元。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空气质量很好,这一点远胜华北各大城市。大部分专业新校区2年+老校区2年(学校负责出车搬迁),小部分专业新校区4年,2个专业老校区4年(建筑学5年)。新老校区相距不太远(比起重庆交大那个2小时车程),校车不堵车40分钟,地铁30分钟。但新老校区分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新校区虽然环境优美却学术资源不足(教师、实验室一般在老校区,讲座、招聘一般也在老校区举行,新图书馆书不多),老校区虽然资源很多条件却不好,而且缺乏学生活动倍感无聊(老校区无社团活动)。说到社团活动,重大社团很多,各种各样的主题都有,基本上可以满足同学所需。文化生活(美食、阅读、戏剧、旅游、音乐、交友)可以从重庆这座城市获取。单纯说生活(不说学术),重大真的很美好,不逊于全国任何一个学校。5.总结重大是最典型的中国大学中国大学的曲折命运它有,中国大学的辉煌它有,中国大学的困境它有,中国大学的希望它有,中国大学的弊病它也有。在重大就读,矛盾如影随形很难赞美,也很难诋毁,很难相守,也很难逃脱,很难坚持,也很难放弃,很难怀念,也很难遗忘,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重大人自己知道。重庆大学办学宗旨: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我们也许做到了,也许没有做到。====================虎溪校车====================补几张图片:1.建校宗旨和建校宣言:我一直以为今后重大的发展应该遵循建校宗旨,发挥自己的特色,为重庆和西部作出独有的贡献。2.一个“人文气息”的活动:毕业生可以在图书馆封存证件、照片、奖状等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可以随时查阅,还可以签约5年/10年后公开供校史研究。3.新校区宿舍实景:还有个带卫生间的阳台4.社团纳新季的展示(音乐社团上去唱,乒乓社团上去打……),一般每个学期这个位置都至少有两场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摇滚之夜和外语歌唱大赛),但周围宿舍的同学一般都会抗议。4.社团纳新季的展示(音乐社团上去唱,乒乓社团上去打……),一般每个学期这个位置都至少有两场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摇滚之夜和外语歌唱大赛),但周围宿舍的同学一般都会抗议。5.毕业典礼:举行地点为老校区标志性的弧形剧场(风雨操场),想起当年林sir在这里参加完他最后一次毕业典礼后,戏剧性地接着参加浙大的毕业典礼,结果开口就说“重大的血脉”。我们知道后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浙大的同学至今愤恨。去年林sir的毕业典礼被重庆报纸头版报道,算是一种道别。5.毕业典礼:举行地点为老校区标志性的弧形剧场(风雨操场),想起当年林sir在这里参加完他最后一次毕业典礼后,戏剧性地接着参加浙大的毕业典礼,结果开口就说“重大的血脉”。我们知道后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浙大的同学至今愤恨。去年林sir的毕业典礼被重庆报纸头版报道,算是一种道别。
我是来认识校友的开一个美食回答A区后门家属区内,近松林坡派出所,番茄鱼,好吃磁器,843做到底往回走500米,严记蹄花,好吃B区后门过马路往下走300米,老太婆肥肠,好吃B区中门,马路对面,巷子里,记忆老火锅,还行B区中门,马路对面,巷子里,堂客老火锅,好吃B区中门,马路对面,巷子里,全牛老火锅,还行B区大门,出门左拐,江鱼人家,还行B区大门,七中旁巷子里,老地方万州烤鱼,好吃小龙坎,矿火锅,好吃小龙门,老太婆摊摊面,好吃较场口,十八梯,十八梯眼镜面,好吃渝中区,李子坝,安胖老火锅,好吃渝中区,李子坝,莽子老火锅,好吃渝中区,李子坝,独门冲烤鱼,好吃沙坪坝,三峡广场,邮局旁烤鱿鱼,好吃沙坪坝,三峡广场,台湾小竹,还行沙坪坝,三峡广场,华宇广场,小丸子手卷,好吃沙坪坝,石门大桥,九村烤脑花,好吃九龙坡,蛙哇鸡,好吃沙坪坝,三峡广场,凯德,铜锣湾,蜜糖吐司,好吃沙坪坝,三峡广场,煌华,翠荷小厨,鲈鱼,好吃再更新沙坪坝,磁器口,三姐猫儿面,好吃B区后门过马路往上走400米,小龙坎拜抄手,好吃沙坪坝,三峡广场,炫地负一楼,八方渔蛋,好吃沙坪坝,三峡广场,炫地负一楼,徹思叔叔的的烘焙工坊,芝士蛋糕,好吃A区大门出门左拐,贵州牛羊肉米粉,好吃B区大门,七中旁,新疆沙湾大盘鸡,好吃。。。欢迎各位校友提醒补充,主要是学校附近的。。。
让我至今怀念的大学。我本科在重庆大学念的,而且四年都在新校区(虎溪校区)念的。那里用风景如画形容一点不都过分,在我离去的时候图书馆也建立好了,很舒适(缺点是计算机书籍跟不上时代,不知道现在是否有好点)。宿舍是四人间,有热水器与卫生间,如今也安装上了空调。在我入学的时候,只有两个食堂,现在新增加了兰园那边吧,有了第三食堂,不过我没有去过。在第一食堂附近有一家歌乐餐厅,那里有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想尝鲜的可以去那里。同样,在我入学的时候,熙街也是比较荒凉的,现在已经修的很好了,那里也有很多吃的、玩的可以探索,更重要的是与其它高校同学交流认识的地方。虽然重庆大学是理工科为重的高校,但是妹子没有想象的那么少,而且质量其实也还是比较高的,同时对面就是川美和重庆师范,有很多妹子的高校(当然,对于我这种的宅男,有和没有是一样的,默默流泪,大学还是太宅了),所以,从生活舒适度来说,在重大你会过的很舒服。如果从学习上来说,我觉得氛围还是不错的,新校区的自习室常年都是满的,所以很多时候只有早点去了。再说说我的专业(软件工程),我对比过我们专业和浙江大学的软件工程,我认为重庆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其实是不落后的,而且教材都是先进的,从我大一开始第一门程序设计课,就是用的全英文教材。而且全英文教材在整个四年的教材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重庆大学身处重庆这个城市,学生的眼界其实很容易被限制住,尤其是IT行业,这点儿与上海那边的高校相比,实在是被狂拉了N条街。在我走出去前,我也没想过差距会这么大,但是走出去后,发现以前的眼界确实太窄了。所以,重庆大学的学生往往基础还是很不错的,行业实战经验几乎为0,这一点需要学院努力,也需要更多的IT企业到重庆那个城市去招聘。再说说新校区与老校区,重庆大学还有ABC三个老校区,我认为新校区的学生和老校区的学生几乎是隔断的,没有交流的。除了相隔比较远,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重庆大学虽然说有MZH论坛这样的BBS,不过说实话这个论坛在新校区的知名度不要太低,几乎沦落于老校区的一个交流平台。相比浙大的CC98,或者北邮人这样的全校交流性的论坛,具有太大的差距。其实新校区的孩子在断网后也是很寂寞的,那时候民间的虎溪共享都被拿来了当作聊天交流平台(即使那只是一个目的为资源共享的平台)。如果能让我再回去,我第一想法就是想在重大建立CC98这样的论坛。总的来说,我认为重庆大学是值得念的大学,至少让我觉得是很幸福的。
这是知乎开启的【找校友】活动吗……不是黑有意思的嗦~咳咳,言归正传。作为已经在虎溪待了三年的文科生,作为来自远在沿海省份没见过高于2k米山的女生来说,我觉得:首先,重庆这个城市太好!其次,重庆大学的朋友也太好!在重大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惬意,吃得开心,过得幸福,学校硬件设施好,图书馆虽然藏书仍不够但是西南第一大图书馆的形象已初具规模。老师们也在努力,师资力量日益强大,校长书记们更迭得频繁是真,但愈发负责也是真。重大经常被拿来跟川大比较,说“人文气氛不够浓厚”、“就是个理工科还冒充综合类的大学”等等,但我不以为然。打个比方,我们新闻学院虽然是小院不错,但院长是挖来了暨南大学前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而前任院长马胜荣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他们的在任都给本院甚至本校带来了优秀的社会新闻资源,让我们可以与清华人大和国外各大学校的新闻专业师生交流以成长。我不觉得它是所谓“吊车尾的985、211”大学啊,因为在我看到的重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勤奋而有想法的。身为校园活动处处可见的“新闻人”,看到学校活动万象百态:99个社团每学期认真的活动,每周广场上的各色表演,民主湖上各种爆炸新闻……诚然我们仍会茫然,仍在成长,但谁说我们没有以自己是重大人为己任呢。我们有可以与同济大学比肩的建筑专业,与浙江大学一拼的土木专业,与西安交大一较高下的电气专业……更有和川美相斗的艺术学院,艺术、外语、经管,美女众多,符合重庆的“美女”名片。重大的食堂也很棒,想吃的都有啊,就是粽子里能不放花椒么……反正我没见过比咱食堂好的,大概华科的可以比一下。最重要的是:幸福感!我在这里认识超好的朋友,一起吃超棒的食物,讨论超有趣的事情。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机灵,闪着光。老灶和李米线。老灶和李米线。很惬意的情人坡,傍晚走一走实在舒爽。很惬意的情人坡,傍晚走一走实在舒爽。能来到重庆,江湖气这么浓的城市,认识豪爽的好朋友们,学到自己热爱的专业,住24小时不断水电独立卫浴1200一年的宿舍,我挺开心的~洪崖洞与大礼堂。洪崖洞与大礼堂。不羁与庄重一起,匪气霸道与古道热肠一同,“耐劳苦,尚简朴,勤学业,爱国家。”我觉得不错。如果以后离开了,还是会想念吧!(其实就是舍不得吃的T T)
上面说的好的方面很多了。但是兼听则明, 我来说一下体会到的“遗患”。
离开四年了,没有从事本专业,感觉自己也越来越不像重大人。说一说在同学身上观察到的特点吧。也算是另一种方法解答在重大读书是怎样的经历。1.行事踏实,但底蕴不够。
老牌工科专业起家,决定了重大人有做事踏实的传统。无论是去了各种设计院的还是在生产行业一线的校友,都是很信奉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而且非常低调,不喜浮夸。
但轻人文。或者应该说不够重视人文环境和氛围的积累。拿我在英语二专的学习来说,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听译训练,没有原版阅读要求。只能算是一个证书的获取。各种讲座也大多只在A区进行,不能辐射到其他几个校区。与旁边的川大相比,少了历史沉淀,文化氛围欠奉,甚至比起西南大学都少了几分书卷气。2.怀有理想主义情结,但有时保守得略显迂腐。
相信世界应该以一定的公正的规则运转。有个城规专业的师兄,坐出租时,司机说多亏房价炒得高他买地能挣不少钱,又说打起仗来只会顾自家老小。这师兄正义凛然地教育他人人都是这种想法我们社会只会更坏。
同时又相信规则不该轻易被打破,抗拒礼崩乐坏的行为。比如男生女生都觉得到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工作结婚生子,循着大家的经验,不要做些出格的事。至于什么“gap year”或者“为了体验更大的世界”,很多人会评价为“作”。这与沿海学校或者顶尖大学相比,少了开放思维和包容心态。
就是很重庆的学校啊。江湖义气的学校。因为重庆工业传统就工科实力雄厚,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攻克艰难所以土建棒呆,近几年经济发展也是异军突起所以我们经管学院也不错。但是你要说重大到底有多好谁也没个定论。但是到了重庆你就会发现这个城市的魅力和学校的魅力是一致的。至少妹子挺漂亮。啊还有,别说重大没人文,情怀这个东西是互通的,我们懂的是大情怀,小细节别在意。--------------------------------------------------------------------------------------------------------------------------------------------分割线在于,徐信同学是优秀的土木男,他的回答就代表了我们学校工科风格;我是文科女,所以这么感性地回答。不一定有用,只是想说就说而已。---------------------------------------------------------------------------毕业半年有余,目前待业在家玩耍。特来修改补充说明。首先说说我待业的原因:已经经历过两个公司,嗯,第一个起点在大家看起来都比较不错,是全国排名top 5的地产公司;第二个是民营文化零售产业,重点在零售。在这两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行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学历对于你的工作来说,所占比例没那么重要。特别是在入职之后需要你发挥你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专业价值的时候,作为职场菜鸟只有继续吸收新知识再产出才可以好好地发展。
但是,学校意味着什么呢。你所受的校园教育,从实用一点的角度出发就是是否让你有选择平台的能力。重庆大学虽然被人称为“985的最后一名”,但是在重庆这个区域范围内,能够有让你选择属于国内比较不错的平台,例如我第一家公司,甚至地产界的万科和汽车界的一汽会有宣讲(主要是依托工科平台,但是能够带动整个学校专业的就业),证明这个平台不算差。我去年工作的时候快消来了强生医用和优衣库,酒店来了喜达屋集团,今年会计还来了毕马威。在重大这些行业因为专业弱势以前都没有宣讲会的,现在至少有了,虽然跟川大南大比没有宝洁和联合利华等国际一流企业,但是还是满足了。说实话,重大的整体定位和水平确实没有办法驾驭那么好的就业平台,但是你在重庆哎,在工科哎,相对于其他的重庆地方大学,已经非常不错了。
其次,你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的职业思维模式。我记得我去第一家公司实习的时候,我的同事大多都是重庆本地高校,有重大的硕士、西政和重庆工商、西南大学的本科,但是我的部门经理是毕业于清华,本科,我的总boss毕业于人大,硕士,我发现她们(对,都是女强人)跟别人不一样的不是说真的学历好厉害,而是她们本身大局观和别人就不一样。当然,我不是说我的同事们不厉害,他们在工作上也相当厉害(特别是我师父,西政本科,但是能够做到每个项目突破20Y,每次都想跪拜),但是在格局和眼光上,我不得不说,每次大boss说出来很多东西我都只能点赞点赞点赞,而且她们做事时候整个人的气场和严谨度都让我非常汗颜。特别是作为营销部的直属头头,大boss在整个市场把控上特别精准,对于每个项目的定位都非常厉害。当然这个他们本身的工作经历也有关系,但是我发现重大毕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地方性大学的学生思考问题的眼光还是会长远一些,这只是在重庆,在全国也是这么类比。还有另外一个部门的boss也是重大本科加硕士,目前个人成就按照社会主流观点算是相当精英了。然后在第二份工作的时候,我的直属领导是大专毕业(对的你没有看错),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他最担心的就是下属的流失,我工作了五个月,然后,大概前后我看见的以批次论的话大概是走了5~6批人,整个公司的流失率不管在前端零售人员还是后台职能型人员基本上每个月七七八八都能走一半。而我最开始融入这个平台的时候被人问到你是从哪里毕业的回答“重庆大学”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是“自考生?”我说不是,然后第二反应是觉得我脑子不正常,重大毕业的哪里找不到工作来做这个什么之类的。然后延伸到工作上,嗯,大概就是因为你是重大毕业的,所以很多事情你必须更快适应,做的更好,反正明显当时我的直属管理者对待我的态度还是和别人有差别的。然后我提出离职的时候,当时和他的交流让他感觉就是明显他说的很多东西和我说的一些长远规划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甚至整个公司对于未来的一个运营规划都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当然,我本身也是一个性子比较暴躁的人,觉得干的不爽钱也不爽的情况下就轻率地离职了。但是,我在这两个平台感觉到的东西就是,在第一个公司我的师傅不仅是我业务上的师傅,也带领我在整个职业规划和职业认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第二个公司,我能给你说······我都被派去带别人了自己都还在迷茫中简直是误人子弟啊。
所以重大其实在无形中能够将你未来的发展平台提升到一个不错的地步,如果本身不是一个特别要强或者对于未来的发展以稳定作为第一目标的人,重大算是一个相当理想的选择,就跟他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一样,不算第一梯队,但是也绝不差,毕竟我认识有野心有想法有实践力的人也通过重大这个平台上升到更好的平台去了,有海外留学党,也有国内保研党,还有一些人凭借自己实力进入到全世界一流公司的,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于更多的学生,重大的就读经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给你未来一个比较平和的中产阶级生活。
对了,其实重大也很多很好玩的人。这些人我觉得如果真正努力的话,可能高考会进入比重大好得多的平台,但是你知道的,有趣的人毕竟都比较贪玩,所以需要你在重大用心发现。就比如我现在的室友姐姐,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师,竟然摄影水平都比自己的设计水平高,还有会写诗写小说的商科男女,还有以政治为乐的法学屌丝,还有以美食家作为毕生目标的硕士,反正我觉得,只要你自己够有趣够坚定,就可以吸引到一批同样有趣和坚定的朋友,不管是在重大还是在其他地方。虽然目前重大整个人文氛围还是没有那么浓厚,希望大家可以比如喜欢上知乎的各位校友还在学校的话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让整个重大变得更好吧。我已经毕业啦~你们加油哦~~~
当然啦。以上都是我自己在工作后根据自身经验思考总结出来的东西,还是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只希望能够跟各位校友做一个交流而已。最后,我蛮高兴我选择了重大,我也蛮高兴重大越来越好,但是我希望重大人能够真的越来越好才真的很棒。
与其觉得它配不上你 不如多做些努力 证明你配得上它
首先我认为无论在哪里,并且它的总有好的和差的学生。并且它越是综合越是这样,就好比美国,仍然是第一大国,发达国家人民素质很okay,但它确实存在那么不少的一部分人与枪杀,偷抢,贩毒等名词挂上勾,然而日本这些少很多。但你不能说日本比美国优秀。回到学校来,形形色色存在与任何一局限。个团体,一个角落。从师资来说,却只是是存在部分老师不用心或者水平不够的情况,但你觉得在清华北大就完全没有这样得吗?我觉得这是一个比率问题,并且这大多出现在全校公共课,老师负责度不高,但老师教得不好或者人太多,就是你不学好的理由吗?教得不好可以换老师蹭课阿,老师不认识你,你就没问题找老师吗。除外,我是电气学院,我觉得专业课的老师非常好,很负责也,夏爷爷特别严格,申老师特别耐心,汪奶奶特别祥和,老师们都很愿意share他们的经验,而且你去给他们交流他们也会教你课堂上学不到得东西,真的是为学生好那种。 所以你都不主动不去学,还抱怨老师不管这说不过去吧!至于科研,我们学院的我是觉得大家学习精神挺好的,很多大一就开始自学单片机,大二就有很多比赛,大家都基本天天熬夜设计仿真焊电路 调试,编程啥的,学习主动性强。但也存在问题,大部分同学包括我都是期末预习复习一起,虽然也能考上好的分数,但确实学习长远来看不好,但也存在清华北大等高校,这是全国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我觉得重大和真正名校存在的差距确实有那么大。国际化,现代化思想不够。 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理念和资源敢不敢多点,敢不敢不像教小学生。并且确实设备的现代化不够,断网这事我就太不能理解了,12点后做事情也太没效率了因为无线不稳定。 并且当今社会的智能化,信息化等在我们学校都做的不好。学校的设备更不上以外,学生的思维也很局限,想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能好好生活就好,所以导致毕业生大部分的比较平庸。地域却是还是沿海好些。耳濡目染一句话概括。另外,可能是历史问题,重大我感觉一直和红色有关。我们就有很多那些有的没的活动。有些还是强制参加。学校的行政机构确实也效率不高,其实这个在全国不止高校存在的问题。但是小范围的改变还是可能的,所以还是希望校方改变一些。但是,自己不够优秀就要吐槽周围的人,我敢说你到最优秀的地方也是不优秀的。也有认识不优秀的清北大人,也认识很多很牛的重大人。总得来说,重大,值得你拥有。
刚毕业,四年一下就过完了,感触颇多。1. 重大宿舍条件很好,空调、热水器以及饮水机齐全,就这点来说应该超过其他很多大学了。2. 在虎溪校区呆了四年,在虎溪校区学习最好的去处应该是图书馆,整体环境很舒适,教学楼(一教、综合楼与艺术楼)环境就差些,而在老区,教学楼(二综、八教等)环境感觉要更好些。3. 运动场所很好,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都很好,有人维护,晚上也配有照明设备,基本可以全天正常运动。新的学生活动中心在建,我是感受不到了,应该会有更多可以运动健身场所。4. 老区交通便利,处于沙坪坝区中心,去哪都挺方便。虎溪校区略烦,地铁站距离学校有几站路的距离,而校车老堵,公交不是很方便,不过总体上来说问题不大。5. 饮食上,老区出校门到处都是餐馆小吃,走远点到三峡广场则更不是问题,学校里的食堂也能满足需要。虎溪校区附近有熙街,有很多挺好吃的店,但是价钱较老区附近餐馆要贵些,学校里三个食堂都挺好,不过我吃了四年,感觉有些单调了。重庆的食物都口味重,比较油腻,有些地方的同学可能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6. 气候问题在全校宿舍都装了空调后已经基本不是问题了,不过外地同学估计也得适应一段时间。7. 学术上还是留着让学霸学神们来讲吧 ╮(╯▽╰)╭就想到这些,总之离开还是不舍的,希望朋友们以后能够再聚,再喝一杯山城的酒。
总结一下,个人认为重大管理是“无为之治”,此乃最高境界的管理。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倘若未来没有功成名就,千万不要归咎于重大,而应该是自己。因为母校不要求你以她为荣,但你可以让母校以你为荣。
负能量答案。赵同学一身酒味回到寝室,吐了一地。前一天晚上他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写策划到凌晨四点。他的三个室友将他扶到床上,收拾完毕,黑眼圈浓重,明显是前夜没有睡好。学院又办了一个讲座,学生会的大一干事以及班干部必须得去。钱同学不愿,遂退会,被斥为不合群。风闻孙先生考前会透题,最后一节课竟是座无虚席,到课率之高令督导咋舌。课后,学生喟然长叹,大呼上当。评奖学金前夕,李生打了数个电话,终于在各个活动证明里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周生平日懈惰,某日悔悟,至图书馆温书达暮,归,众生语之曰:“若学霸,请献膝盖。”考后榜出,众皆哂之。吴生观上述行径,耻与为伍,退还宿舍,于知乎写文斥之,文成辍笔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趁兴连打四把lol,跪。今天天气哈哈哈。
比上远不足,比下有余
我是去年毕业的,说说我的感受。学校环境什么的都没得说,投了很多钱,有目共睹。新生头两年在新校区,真的很幸福,校园一年比一年好n倍。大三大四搬老校区环境比新校区差远了,但是我觉得更幸福(特别是你的嘴和胃)。老校区真的很有大学的气氛,新校区更像天天开趴的公园。。。我大四毕业的时候,新校区已经不是我住的新校区了,硬件提升速度迅猛。但是四年了,我真的觉得重大知名度还差,软硬实力确实差很多(排除个别牛逼学院不说,至少我们学院和其他校内许多学院实力都不行)。不要看那些标语说要打造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来了你就知道这句话有多空,差距有多大。而且重庆本地人也不是很看得上重庆大学,但是因为是重庆市最好的大学,说以理论上资金丰富,各种受照顾(但是资金真正有多少花在教学上值得考量)。作为一个本科生,我觉得我们只是生活质量提高了,教学什么的感觉依旧虚。好老师很好,但是鱼龙混杂教学上糊弄的老师确实也不少。没在重大读研,研究生怎么个水平不敢说,反正我们学院保内的同学没几个给好评的。(我也是工科学院,非牛学院)不过林建华(现在浙大)来了以后,可以看出来想提升本科教学,可惜提升了没多久就转学校了,缘由太多了也不好猜。我毕业的时候,本科教学比我入学的时候好了很多。但是因为是老生,已经享受不到新的改革了。。。另外说一下,撇开学校,重庆这个城市是呆久了你才会发现自己有多爱。我第一次来重庆和许多游客的感觉是一样的“脏乱差”。但是重庆的美就在这脏乱差之中。街边的小面冒菜凉面酸辣粉,还有看着像垃圾堆但是每天翻无数次台的老火锅店,不吃是不会知道他们的魅力的。不要把重庆人的火辣豪爽当做粗俗鲁莽,那是因为你没融入到这个城市。就像上面说的“比上远不足,比下有余”,这句话太贴切。
早上8点钟在闹钟的吵闹中挣扎着醒过来,顺便叫起还在睡觉的几个室友,如果第一节课有还没写完的作业会在临去教室的这几分钟里面把作业再抄一点,收拾一下叫起室友早点一起下楼去二食堂买两个包子一杯豆浆,免得去晚了还要排队。因为外面又下起了小雨,撑起了雨伞,在去一教的路上会聊一些有关上课的话题,某某老师留的作业变态的多抄都抄不完,某某老师说在下周要期中考试可是却什么都没复习。到了教室后和室友几个找个靠窗的位置并排坐下,因为错过了上节课,所以这节课听不太懂老师讲的内容所以自己在下面翻书自学,课间休息,去上个厕所顺便看下外面的景色,不得不承认,雨天的虎溪真的很美,噼噼啪啪的细雨洒在树叶上,这些天闷热的天气逐渐变得清凉。因为今天只有上午一、二节有课,室友要回寝室打游戏,所以下课了之后独自去图书馆补一下作业,顺便在二楼K区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本拿破仑传,闲来无事翻一翻。雨停了,步行去小歌乐餐厅吃饭路过一食堂广场时,看见吉他协会的一只摇滚乐队正在台上表演,看了一会儿后来有点激动地我还是因为饿的直叫的肚子走进小哥乐点了一碗酸辣粉,在挤的走不动道的小歌乐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一边玩起手机一边吃着酸辣粉。才想起来今天一个朋友过生日,约好下午在熙街刘一手火锅吃饭,赶紧回寝室换了套衣服,借了个自行车就骑到了火锅店楼下,和大家又是一顿大吃大喝后,手机里突然显示一条班长发来的短信,周日的实验课改到今天下午三四节,又是一顿手忙脚乱终于冲回了实验楼,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老师正在讲等厚干涉原理,讲完了原理后老师自己操作了一遍,凑了过去看了一遍差不多记个大概,回去自己又做了一遍记录好了数据交给老师检查,合格了之后便收拾了下器材准备回寝室了。在室友的怂恿下打开电脑打了几盘lol,胜负各半。下楼买了一碗泡面和一个卤蛋当做晚饭,想起明天英语老师要检查的演讲ppt,抓紧在断网前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资料,抓紧赶了出来。已经半夜,去洗了个澡,之后关了灯,室友打开台灯还在看书,因为太困爬上床设置好第二天的闹钟就睡去了。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重大工科生的一天。
感觉上面的回答都没有在B区的?重大B区是以前的建院,基本可以当做单独的学校来看,气氛和A区完全不同,一个字:破。除了建筑城规学院较为气派的学院楼,其他学院的学院楼一副历经沧桑风雨飘摇的样子,居民区也在不知不觉间和校园相互渗透,尤其中门附近,十分混乱。大三刚从虎溪搬过来的时候,都快被吓哭了……待参观了宿舍,已经欲哭无泪了……有同学照了一张相发给朋友,得到的答复是“你这是参加变形记了么?”总之B区完全没有学术气氛。说了硬件再来说说软件。不同学院甚至不同专业间的差别应该比较大。本人是给排水专业,四年和高中一样累死累活,专业比较注重和今后工作的接轨,能学到东西。但学术上就不咋地了。拿到毕业证之后,只觉得四年终于完了,除此之外什么感觉都没有。总觉得重大缺少一种精神。大学四年,日复一日的上课,做作业,应付考试……就像个人与大学之间的纯粹交易,用时间和金钱混一个毕业证,之后各走各的的路。
你会后悔来到重庆大学读书,你不会后悔你认识一群要好的朋友。
睡前答——————终于盼到了————今天终于在TL里看到在这个题目了,翻身回答,也算对这三年的回忆吧。现在躺在12舍里,寄宿在师兄寝室里。我过几天就离开这所学校了。前面关于硬件的部分都说了,确实对于重庆这座春如四季,夏天能连下一个月的雨,然后分分钟变蒸炉,凉席可以铺到11月份,然后整个冬天笼罩在阴雨中,整月整月不见太阳的城市来说,空调真的比wifi来的更实在。体会过老校区6舍顶楼早起就33度的蒸炉就装了空调确实太幸运了!!就这条件,重庆主城的大学还没有完全达到的,除了重庆邮电大学(真没黑你们)没找到路之外,我溜遍了主城所有的大学,我会乱说。其他硬件,学校面积绝对够大,设施绝对够好,新校区绝对够新生折腾。一句话:重庆大学真是重庆的亲儿子。人文,和西南大学比,重庆大学里来自川渝的学生占了大多数,在学校里听到最多的是川渝方言,说川普也不太合适。因为对一个北方人而言,起初听不出差别,慢慢的听多了就大致能分清哪个是四川人哪个是重庆人哪个是贵州人。以致于老教授上课都是方言。教育,按武连书的排名,我在重庆大学读书期间,最高的名次也就是20多名,最近都在35左右。而一直和重庆大学比较的川大 名次就比较高了。我们自己也在YY要是某医大强强联合,指不定谁是西南地区的领头羊。其实名次这东西也不是那么重要,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氛围,相较于川大,重庆大学还是工科多些,略强些。相对于研究生,重庆大学在本科生和博士生上面花的功夫要多很多。研究生是一个不尴不尬的群体,要接着读的人很多,为了顺利毕业的也很多。……………………才写了两部分…………明天继续==============日====================师资力量,恩,不知道是整个中国大环境影响还是个别现象,想着挣钱的老师多,一心搞学术的真的很少,因为搞学术不挣钱,30多岁的时候只有一点点工资,横向和同学一比,差距立现。这么说可能一棒子打死好多人,不过周围老师在插手一些不应该插手的东西,我记得听某位前辈说过,啥东西要是学校的教授参与进来,这行就乱了(大意)。当然对于本科生,重大的要求还是很高,我觉得要另很多学校汗颜的。如果按学院来分,今年新成立了2个学院(好像是),水平未知,传统工科学院中,建筑城规、电气、机械等一些老学院还是实力很强。地理位置,相对于东部平原,川渝地区的交通现在可谓落后太多。之前往北京往上海的动车取消了不说(最近又开通了往上海的了),还一直没见开通新线路。每次出川来渝都要七转八转。也可能是这个原因,重庆大学的学生往外跑的兴趣就不是很高,只愿留在重庆安安稳稳度过余生。所以我想说的是,趁着年轻,多往出去转转。最不济,也能留下点影像资料。自己的体验:不能吃辣不能吃麻劝你就不要来了。如果自己是路痴,也别来了,整个重庆就是一个魔幻山主题公园,楼在山上,路在水边。如果真想来,记得勤张嘴问路,重庆人民还是很热情的会指路给你的。
想想都毕业两年了。现在想想觉得挺对不起自己在重大的四年,因为选了一个小众专业,没错,自己选的不是调剂的,小专业=穷,穷=没作为。然后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有作为的时候开始堕落。好了,这是一个借口。然而大四的时候我想那是我人生至今最辉煌的时候,前三年的平庸在最后终于爆发,无论是六十页paper的翻译还是每天十小时的实验,无论是掏污泥还是养细菌,无论是改了千百次的论文还是答辩前的川藏徒步,都是我人生无比怀念的回忆。也许大一大二的时候无时不刻不在抱怨,可下课路上回头看到阴沉了整天的天空忽然露出夕阳温暖的光的时候还是觉得生活在重大是满足的。也许大三大四时时刻刻都在焦虑,可天黑了之后坐上0800从沙坪坝到杨家坪到龙头寺看尽重庆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时候还是觉得生活在重庆市幸运的。你要问我在重大读书是什么感受,我只想说,你想要的她不一定都能给,但给你的一定是她的全部。ps.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我也是会背的。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药材掉价值得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