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炮镇上大岭坑村内村史子

怎么去黄埔区双沙华坑村大岭园岗西_百度知道
怎么去黄埔区双沙华坑村大岭园岗西
提问者采纳
乘434到华坑生态村总站下车,步行323米到达
在哪坐434??
珠江村1步行778米至大沙地乘B16(经20站|1小时15分)2在白云区医院下车白云区医院乘502沙田班车(经32站|2小时15分)3到华坑村下车,步行61米到达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所在地:---
柳城街道象山社区村史回望
关键词: 发表时间:[] 浏览量:153
象山村历史回望
&一、&地理位置&&
&&&&&&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象山社区位于晋江支流西溪下游河畔,依山傍水。高速公路南石支线南安市区东出入口处,省道308公路、&江北大道&、泉州江滨南路江北大道连接线、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石支线贯村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南安市区东大门,柳城街道东部,地理位置重要。东起八尺岭立交桥;西至帽山社区相邻;南至霞美镇交界山;北至西溪右畔。象山居委会设在董埔,聚落在复泉山&南山&俺梅岭&虎龙口&小山&西溪南岸形成的丘陵河谷间。象山社区居委会所在地位于省道308线公路董埔地段北侧。有三个自然村董埔自然村(包括董埔、小山、倩内)、象山自然村(包括下大厝、霞堡、中堡、新村、狮头),东山自然村(包括傅厝、李厝、吴厝、林厝、王厝),16个村民小组,2000多户,人口7300。全村面积7338亩,其中耕地1515亩(人均耕地0.23亩),山地4080亩,交通用地300亩,水域125亩,企业用地360亩,生活及其他用地958亩。农作物主种水稻、地瓜,花生、水蔗、蔬菜等。林果有松木、相思树、樟树、桃李、龙眼杨梅、芒果等。主要经济收入:农林业、养殖业、企业、外出经商、服务业、废品收购、水果生意。村里有医疗所、南安污水处理厂、东山电灌站、象山中心小学、东山小学、幼儿园、老人协会2个等。
&二、&村庄由来&
&&&&&& 象山各姓氏的祖先大约于400至800年前,分别来自泉州,晋江,安溪,永春,本市丰州、霞美陆续迁入象山。&象山境内一山形如卧象而得名,靠山近水,山明水秀,土地肥沃。明山、碧水、沃土哺育象山世代村民。
&&&&&& 黄氏是燕山始祖忠勇公五房武贤公后嗣明朝由丰州开放繁衍董埔。
傅氏开基祖忠公明宣德年间公(元约1430年)由丰州西山开放繁衍八尺东山。
林氏开基祖朝宗公明嘉靖年间从安溪蓬莱来开放繁衍下堡。
高氏开基祖向兴公明崇祯年间由晋江安海开放繁衍倩内。
李氏由永春桃源太平永肇公五世祖史公明嘉靖年间开放繁衍八尺岭东山李厝。
吴氏大约于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纪)由泉州开放繁衍八尺岭东山吴厝。
&三、&隶属和体制沿革&&
&&&&&& 象山明清两代除东山为泉州府南邑二十二都其他均为三十二都,民国期间为董埔乡。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1957废除保甲制、成立象山乡政府设书记乡长,隶属十四区(今大霞美)。1950年前废除保甲,各角落成立农会设农会主席,1950年至1953年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没收分配土地。1953年至1954年成立党支部、选举乡民代表。1954年至1957年开始农村合作化,先后成立互助组(若干户组成设组长)、初级社、高级社(已角落为单位设社长)。1958年成立象山公社(小公社),下设四个大队并设立党支部(倩内、南山、象山、东山)设书记、大队长隶属美林公社。1964年&四清&后撤销象山公社,改为象山大队设书记、大队长,(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增设象山大队革命委员会,书记兼任革委会主任),隶属城关公社;1982年撤销象山大队,成立象山村民委员会设书记、主任,隶属溪美镇。1999年隶属柳城街道办事处,2012年6月撤村建居,成立象山社区居委会。
四、姓氏&&
&&&&&& 象山是个多姓氏聚居的村庄,辖区内有黄、傅、林、高、李、王、吴、唐、陈九个姓氏。均为汉族居民。数百年来,各姓氏的象山人和睦相处,共同开拓、谱写象山的辉煌村史。历代象山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财富,因而不断繁荣和发展。特别是近六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和发展,象山人由原来的单纯务农发展到广开就业渠道、多种多样的谋生手段。因而象山取得飞跃发展,人的素质大幅提高,生产力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成倍增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而今,越过温饱线的象山人正在快马加鞭奔小康。
&&&&&& 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全社区2000多户,人口7300人。居民中,黄姓约4400人,占全社区人口的60℅;傅姓约1000人,占全社区人口的14℅;林姓约700人,占全社区人口的9.6℅;高姓约450人,占全社区人口的6℅;李姓约400人,占全社区人口的5.5℅;王、吴、唐、陈姓350余人,占全社区人口的4.9℅。
五、历代名人&&
象山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历代均有名人显世。
傅潜光&授明左都督、夫人吴氏御封一品夫人,东山人。
傅畴和&晚清龙溪县令(今漳州市),东山人。
傅维早&享誉海内外中原地区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泉州开元寺、东西塔重建工程师,东山人。
傅轶青&国家著名航天和火箭专家,北京航天学院教授,美国宇航协会高级会员,硕士生导师,入编《世界名人录》。东山人。
傅若斌&台湾地区军衔上校组长,东山人。
傅维葵&正厅级干部,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教导员,中共泉州团队南安办事处主任,接管国民党南安县政权,中共南安县首任书记,东山人。
黄连川&原鲤城区人大主任,董埔人。
黄印册&原尤溪县人大主任,董埔人。
傅孙扁&中央军委授予上校军衔,某集团军水兵独立大队大队长兼参谋长,中航厦门外轮代理公司党委书记,东山人。
黄应元&原泉州邮政局局长,董埔人。
傅阳心&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中科院客座研究员、双博士,东山人。
林金海&原永春县副县长,东山人。
傅清秀&导航和雷达高级工程师,东山人。
黄&&良&石狮海关关长,董埔人。
傅维尖&东山人,1948年8月参加革命斗争,曾任南安县诗山游击队队员,参加了安南同(安溪、南安、同安)革命根据地的解放战争和迎接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解放闽中、闽南的战斗。1949年9月南安县城解放后,随部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晋江军分区南安县大队码头区中队战士,参加了南安县第六区(码头区)的清匪反霸斗争和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日,南安匪首陈丁酋、张振闽纠集匪徒400余人在国民党特务的指挥下偷袭码头区公所,在保卫区公所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1岁。
傅秋水&东山人,生于1930年,1949年7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任南安县码头区警备队队员,参加了南安县支援前线、清匪反霸和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日,南安匪首陈丁酋、张振闽纠集匪徒400余人在国民党特务的指挥下偷袭码头区公所,在保卫区公所的战斗中被捕,随后在南安县八都山被敌活埋杀害,壮烈牺牲,年仅20岁。
六、&风俗民情&&
象山风俗简朴、道德、文明、向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旧风陋习被摒弃。
(1)、正月初九,天公生日(东山下堡初一日)
&&&&&& 家家户户买天公灯,清早设天坛,摆上&五牲&、&五果&、三寿炎仔、站纸、点香、点红蜡烛,烧天金、放炮,祝贺天神生日。祈求天神在新的一年内风调雨顺,保佑家人平安。
(2)、接神,正月初四
&&&&&& 头一年腊月二十三日送神上天,但地神不可长留天上,按照玉皇大帝的天规,必须在正月初四这天返回地面。家家户户设菜碗、点香、放炮,欢迎神明归来。
(3)、上元节,正月十五日
&&&&&& 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上元节是村民一年中三大重要节日之一。家家户户吃汤圆丸(即用糯米粉合面包芝麻糖或花生糖)。黄姓、傅姓要到丰州各自祠堂点灯、点香。男女老少跪拜祖先保平安。特别是外出做生意的青年男女更是诚心诚意叩拜祖宗,保佑新的一年生意兴荣、财源广进。生女未生男的青年妇女,渴望生男孩,她们更是诚心串灯下,希望新的一年添丁进财。
(4)、土地公生日,二月初二
&&&&& 土地公仍地神,又称福德正神。负责管理本地山、水、田园、庄稼、看家护院、护坟墓。对本地区十分熟悉,负有保护本地区安全重任。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村民要举行一定仪式祝贺,设菜碗或煮咸饭,买果合等供奉于门口、田间地头、猪舍等处,点香、烧金、烧银、放炮以示祝贺。过去的村民在二月初二搅煮一碗地瓜粉糊供奉于田间地头,其意是让土地公糊住老鼠的眼睛,免得糟蹋庄稼。
&&&&&& 从事搞建筑的泥水匠、木匠、石匠,在每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点香、买果合、烧金银敬奉土地公(俗称做芽)。意在保佑建筑施工平安。
(5)、观音妈生日,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
&&&&&& 观音慈善、心暖人间。除邪恶、扶生灵。在&西游记&中,观音曾多次以特殊法术拯救唐僧师徒于危难之中。
村民普遍认为观音慈善,恩施人间,拯救万民。村民在观音生日要以一定仪式敬奉观音,买果合、点香、烧金、祈求观音保佑。有的孩子生下来,就疾患多,不好养。便将孩子契以观音做契子,祈求观音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6)、清明节
&&&&&& 清明节乃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节气。每年清明时间不一,根据天干地支推论而定,一般在三月初某日。
中华大地、炎黄子孙,自古以来代代相传,在清明节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奠祖宗活动,俗称扫墓。
旅居海外的侨胞不忘先祖,远涉重洋在清明节赶到陕西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祭奠先祖黄帝,寄托哀思。有的爱国华侨捐重资,修路、修黄帝陵、重修轩辕庙。现在的黄帝陵、轩辕庙修缮一新,规模宏大、古博典雅。千年古柏枝叶茂盛。道路宽敞。扫墓时可驱车直达。清明节机关、学校、工厂均放假。扫墓已是炎黄子孙的传统习俗。
&&&&&& 村民在清明节要蒸乌果(地瓜渣粉渗糯米粉加糖加此壳做皮,面粉加乌糖搅煮做馅)。做春卷。到祖宗墓上除杂草、清扫坟场,献纸钱、纸花,点香烧金、点蜡烛放炮,热闹非凡。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寄托哀思,望祖宗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中小学生列队举旗到烈士墓祭奠英灵,宣读祭文,继承烈士遗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7)、端午节、五月初五
&&&&&& 相传大文学家、诗人屈原,官居大夫。因对朝廷腐败不满,有扭转乾坤之心,但无回天之力。最后因救国无望,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人们担心屈原让江中鱼虾吃了,则绑煮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希望江中鱼不要把屈原吃了。江中千帆齐发搜寻屈原尸体,但最终未能如愿。此事代代相传,久而久之,演变成端午节。为记念屈原大夫,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摊煎饼、蒸糕绑粽。举行龙舟比赛,以此祭奠屈原英灵。
(8)、七娘妈生日,七月初七
&&&&&&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七仙女因不甘于天廷深宫寂寞生活,私自下凡于人间,并与董咏结婚,生儿育女、纺纱织布,成为人间巧妇、民妇、村姑之楷模。
&&&&&& 七仙女称织女,董咏称牛郎,故民间世代有牛郎织女故事传说。牛郎织女好景不长,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下凡捉拿七仙女归天。随后牛郎肩挑儿女上天找织女。但夫妻双方不能相见,玉皇将牛郎定于银河的东面,即牛郎星,将织女定于银河西边,即织女星。只有每年七月初七,借用喜鹊搭鹊桥方能见面。如果七月初七晚下雨,则人们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时落泪所致。
&&&&&& 民间少女视织女为楷模,每年七月初七晚向织女乞求巧智。这充分表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劳动技能的热爱和追求,谁都希望把天孙织女的聪明智巧学到手,成为一个能耕善织的巧妇。
&&&&&& 牛郎织女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历代名家著作、诗人吟咏中也留下不少赞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宫书》曾记载过:&织女&天女孙也&。南梁萧统的《迢迢牵牛星》就是最早歌颂牛郎织女的诗篇。诗句如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能语&。诗句刻划了织女挂念牛郎的情怀;实际上也是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来反映人世间恩爱夫妻惨遭割别的忧愁。
(9)、浦示,七月十五
&&&&&& 浦示,每年七月十五日,一年时间已过半。夏季作物已收完毕,秋季作物也已下种。村民已有较闲时间,村民要进行庆丰收。五谷丰登、人畜两旺,村民认为是天神、地神保佑,应谢天神、地神。设菜碗敬谢,同时邀请亲戚朋友来作客。若上半年收成不好,村民也以浦示形式祈求天神、地神保佑下半年风调雨顺农产丰收。
(10)中秋节,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日正处于秋季的中间时期,气候宜人,天气不冷也不热。在这秋高气爽的月夜,自古以来村民就有尝月的习惯。外出做工的也要赶回来和家人团聚。大门口、庭院间,在皎白如镜的月光下,一家人坐在一起饮茶、吃月饼,观尝中秋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有钱的大户人家或官家子弟在中秋夜请来弦管小唱,吹拉弹唱好快活。难怪古人留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美好诗句。
(11)佛旦节,(佛生日)
&&&董埔黄姓,新村唐姓,九月初五日。
&& 倩内高姓,九月初六日。&
&&&东山傅姓、王姓,十一月初八日。
&&&下堡林姓、东山李姓、吴姓、林姓,十一月十八日,
&& 佛旦节在闽南地区信仰佛教的村民中普遍存在。佛旦节也是本社区三大重要节日之一。
&&&&&& 一年一次的佛旦节,居民家家户户蒸糕蒸果,买菜、买鱼、买肉,杀鸡宰鸭,热闹非凡。在本村宫里摆延桌,敬谢菩萨。演戏、演电影,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烧金烧银。
居民邀来四方好友,八方宾客。家里高朋满座,饮酒抒情。
(12)冬至
&&&&& 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下半个月某一天,具体日期根据天干地支推算而定。到了冬季,稻谷早已收割入仓。稻田休耕。地里只有蔬菜类作物。农村进入农闲期。
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搜圆子(用软、硬米粉合成面团揉搓而成),吃圆子。
(13)尾芽十二月十六日
&&&&&& 十二月十六日,为一年当中最后一次敬谢土地公,俗称尾芽。头家感谢伙计一年辛勤劳作,为其挣钱。在尾芽这天操办丰盛酒菜敬谢土地公之后,请伙计美餐一吨,好言相赠,来年继续合作或辞退部分伙计。酒足饭饱之后,结算工钱和赠送礼品于伙计。伙计于次日返家与家人团聚,准备过年。
居民在尾芽这天也要举行一定仪式敬谢土地公,煮咸饭或办菜碗、三牲、点香、烧金、放炮。
(14)送神,十二月二十三日
&&&&&& 民间传说,所有地神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这天都要上天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报功领尝,接受玉皇大帝的检阅。遨游天廷,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还要去月宫拜访嫦娥仙女,品尝吴刚酿造的桂花酒。直至正月初四返回地面。故居民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要举行一定仪式,办菜碗点香、烧金、烧银送神上天。意在让地神吃饱喝足、带足路费以好上天。祈求地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来年风调雨顺,农产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15)年兜(过年)
&&&&&& 每年最后一天称除夕,也叫年兜。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扫尘,对屋里房外进行大扫除,准备干干净净过年。过了除夕第一天称大年初一,即新的一年的开始。
&&&&&& 年兜也是居民一年三大重要节日之一。到了年兜,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人要赶回来与家人过年。过去的村民,年兜要煮一锅米饭(俗称过年饭),留着第二年吃。
&&&&&& 过年,村民忙着蒸糕、蒸果、办年货。小孩子穿新衣。长辈(父母、爷奶)要给未成年的孩子分钱,俗称压岁钱。年兜正月也是处于农闲时期,居民辛苦了一年,农产丰收、百业兴旺。在年兜夜一家人高高兴兴坐在一起吃年饭,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回故过去一年的收获,畅谈家庭的和睦兴旺,预视展望新的一年的奋斗目标,展示新的一年家庭发展的宏伟蓝图。举家欢渡,通宵达旦,恭贺新年。
&&&&&& 过了初一至十五之间,居民走亲访友,给亲朋好友送礼物。邀约亲朋好友来家作客,饮酒抒情,亲密无间。
过了正月十五就算过完年。过去的村民开始男耕女织,春耕大忙即将到来。现在的居民一般是男子开始外出做工、做生意挣钱,妇女在家种田、操持家务。
&&&&&&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象山人的婚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也不断发生变化。过去同姓不准结婚,现在只要五代分尽就可以结婚。过去由父母包办发展到现在的自由恋爱和他人介绍相结合。父母不同意就私奔,生米煮成熟饭,婚姻成也!现在政府规定,女满二十岁,男满二十三岁,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续领取结婚证就可以结婚。
&&&&&& 男女青年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之后,双方均对对方感到满意,愿意结为伴侣,男子则通过父母或家人向女方家庭提亲,女方父母家人则来男方家探家风,也通过其它渠道对男方及其家庭情况进行了解,若感觉满意则可订婚。订婚时男方家要向女方家送去糖果、糕点,并交聘金。男方父母给未来儿媳妇戴上金戒指、项链等。定婚后双方父母商定结婚日期,一旦结婚日期确定,男方家则抓紧时间作结婚准备,领取结婚证、装修房子、买家具家电、买床上用品,给女方买衣服。临近结婚之前给女方家送去盘担,一般标准是送六担,即糖果、花包、猪肉、面线、水果等各一百斤。一般农户娶媳妇花费都在四万元以上。
&&&&& 女儿出嫁则比较简单,一般是媒人介绍或自由恋爱。若有意成亲,父母和亲属要到男方家探家风。考察男方家庭情况。并对男方进行调查考察。若对男方及其家庭满意则可订婚。
女儿出嫁花费较少,一般是用男方家送来聘金买东西陪嫁。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也有买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家具家电陪嫁。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结婚新娘要坐花轿。花轿是租来的,新郎请人抬着花轿,抬盘担,请民乐队,一干人马浩浩荡荡,吹拉弹唱到新娘家接新娘。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坐花轿的习俗已不多见。常见的是新郎在若干人的陪同下到女方家接新娘。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走路迎亲的也不多见,大部份娶亲的是租用小轿车并加装饰成彩车前去迎亲。
经济条件称好的农户,结婚要摆酒席(俗称请桌),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乡人纷纷而至,道喜贺礼,举杯祝福,热闹非凡。
结婚第一年正月十五日,娘家要给婆家送灯,意在新的一年添丁进财。
&&&&& 历代村民,亡者均葬于山上。直至二00一年,村民响应政府号召,改土葬为火葬。
&老人病重估计无法医好,家人便给老人穿上寿衣(里外全新),鞋、袜。并将其搬进大厅,日夜守护,村民纷纷前来探望,陪伴家人,屋里房外全是人,坐到深夜。老人下世,家人哭声阵阵哀乐声声,催人泪下,景象十分悲哀。一般家人要守三日,三日后安葬(俗称出山)。家人代表和村民组织治丧领导小组,安排丧事。全村人都主动帮忙,有的到亲戚朋友家报丧,有的开风水,有的买棺木,有的请道士。请来糊纸师付制作棺罩、龙厝、主亭、纸轿、花圈。龙厝即是为亡者制作的一栋十分漂亮的住宅,雕梁画柱、盘龙安金、金山、银山、飞檐造脊。房子里电灯、电话、电视、冰箱、自来水等现代生活设施一应齐全。并有一班现代生活中所需的纸制佣人。亡者家人以此寄托哀思,愿亲人在阴间永久富贵,生活美好幸福。
&请来唱戏的舞蹈队,演出治丧相关节目。女演员白衣素裹,在亡者跟前哭唱二十四拜,表达家人对亡者滴滴伤心泪,依依惜别情,寄托哀思。望亡者在阴间保佑家人平安,家庭兴旺发达。
&老人下世,一般在第三天安葬,俗称出山。从棺罩龙头绑出两条数十米长的白布,俗称龙须。亡者家人子孙、亲属、亲朋好友、血缘关系较近辈份较低的乡邻都穿白戴孝,手握龙须,跟在军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后面缓缓行走。两行送葬队伍排成百米长阵。亡者家人哭声阵阵泪行行,军乐队奏哀乐,民乐队吹、拉、弹、唱。舞蹈队翩翩起舞。阵阵鞭炮声震耳欲聋。景象十分悲切壮观,催人泪下。送葬队伍把亡者送上山安葬在事先挖好的墓堀里。
&老人下世,村民除帮忙协助料理丧事之外,并能自觉解囊捐资。俗称送金银钱。意在让亡者家人多买些金银烧给亡者,以此对亡者寄托哀思。在经济上也能减轻亡者家人办丧事的费用开支负担。表现村民团结如一家,亲密无间,遇事众人帮。
老人下世八年之后,家人选定吉日吉时将坟墓挖开。俗称拾风水或拾骨。把骨头拾出来按人的骨骼程序安排在陶瓷缸里(俗称洪金),并在洪金盖里写上死亡时间和死者姓名。然后重新安葬,重修坟墓。亡者家人日子过得平安,家庭经济发达、人丁兴旺,认为是风水好,则将亡者安葬在原处;亡者的家人日子过得不顺,家庭衰落,家人则认为风水不好,另选地方安葬修坟。建墓修坟档次差异很大。亡者子孙经济条件较差,则修简易坟。用土堆成坟堆安放草皮立一块墓碑,刻上亡者名字即成。若亡者子孙经济比较发达,同时对亡者感情深厚,修坟建墓则十分正规。墓堆用水泥沙浆制成龟壳,龟壳&周围有墓沟,墓沟周围有墓围,墓围外面有排水沟。墓堆前面立墓碑、墓桌、墓裙。均用花岗岩石板打磨而成,十分精致。墓碑上刻有丁号、亡者姓名。墓裙上刻有福、禄、寿。并刻上建墓时间、建墓人姓名。墓碑、墓桌前分墓庭(一)、墓庭(二),高低相差十公分左右,墓庭(二)前有甘水池。墓围自墓后一直延伸到墓庭。墓围立有文珠文笔、升斗各一对。上边刻有添丁、进财、百子、千孙。家里有人做官还立石狮一对。坟墓一般修在绿树成荫之处,墓前视野开阔。每年清明节子孙要到坟上扫墓,用红漆重新描字,清除杂草,将墓的周围打扫干净,献上纸钱,点香放炮,烧金烧银,祭奠先人。
现在政府号召下,实行火葬,先人的骨灰安放在骨灰堂,即节约土地由文明卫生,得到居民拥护。
七、发展史&&
&&&&& 五十多年前象山,那时候贫穷落后。这不是贬低前辈象山人的业绩。前辈象山人辛勤劳作、努力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脸朝田地背朝天,春夏秋冬忙不停。如果没有社会的进步文明,发达的农业科技,就没有今日的象山。
往事不堪回首,不追忆过去又怎知今日象山的发展呢?年青的象山人:你可知道象山的过去吗?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几十年来象山的历史变迁。几十年来艰苦创业的老一辈象山人也许会感到欣慰。年青的象山人仿佛看到未来象山大地的雄伟壮观,眼前构筑出一幅振兴象山的宏伟蓝图。
象山,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历代象山人,民风纯朴,勤奋耕耘,具有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美德。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象山人纯粹务农,别无他业。唯一能挣钱的就是有些村民偶尔给人抬轿子或用肩膀帮人挑担子挣几个钱。一年到头单靠土地,农作物产量极抵,本来收成仅够自己食用,所剩无几,但因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家庭费用开支无来路,只好低价卖粮换钱花。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又得高价买入粮食吃。
&&&&&& 由于贫穷,买不起肥皂、洗衣粉,有的妇女用男性的尿洗头发。穿脏了的衣服用男性的尿浸泡后清洗。利用尿里面的碱性物质去污。这样可以节约洗涤剂。当时的农业科技相当落后,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上,勉强渡日。衣食相当简单,三餐稀饭,贫困家庭甚至稀饭稀得可照人影,确实可怜。自腌自制咸菜伴三餐。偶尔吃顿干饭算是改善生活,十分难得。没田没地或田少地少的村民更是难过。租种他人田地除交地租和田税之外所剩无几,三餐稀饭难以维持,度日如年,有的自己无土地的村民只好外出扛长工。因时代限制,耕作落后,劳动效益低,顾主给的劳动报酬低微,日子难过。扛十年八年长工,只是换碗饭吃而已,身无几文。小孩子脸黄肌瘦,营养不良。
&&&&&& 象山人的穿著更是简单,一年辛苦劳动所得只能维持简单的饮食。除此之外所剩无几。没钱买布做衣服,偶尔做件新衣服,一穿就是十年八年,穿破就补,补了以后又穿,真是补丁迭补丁,衣服加厚了,成了五颜六色。全家人同住一间屋,同睡一张床,合盖一条破被子。冬天的寒夜,有时北风呼啸,房子年久失修,四面透风,睡在床两边的家人寒冷难忍,这边把被子拉过来,那边又把被子扯过去。就这样拉来扯去,一家人一夜不能安眠。常有人家一人两件衣服换着穿,替着洗。闽南地区,地近地球北回归线,冬天不甚寒冷。但有时气温降至0℃左右。有的村民缺衣防寒,清早只能躲在被窝里,待到日出温升方敢出门劳作。冬季里的寒夜或阴天下雨,天寒地冷,衣裳单薄,很多村民特别是老人用&火窗&取暖,夜里把&火窗&放在被窝里,依靠&火窗&散发出来的热量来提升床铺温度,抵御寒冷。白天用手拿着烘,或放于肚子下边用上衣盖着取暖。(火窗,即是用竹蔑编成外壳,并有提把,里面装有粗磁碗,耐温耐烤不破裂,碗中装炭火,炭火上用草木灰盖住,火窗就能在数小时之内不断散发出热量。)小孩子的衣服利用率更高,老大穿了老二接着穿,老二穿破了补了再给老三穿。成年男子都有一件布袋衫(即将麻袋拆开裁片制作成衫),村民认为布袋衫便宜、耐穿、耐磨又耐寒。有的村民挑担时肩上披着披肩(披肩即是围在肩膀上的布围子,用多层布或细帆布多道线扎制而成,十分耐磨),可以保护衣服肩膀部位不被扁担磨破,延长衣服穿着年限。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医疗条件也相当低劣。村民因为贫穷,家里有人生病,无钱求医,硬拖硬抗,求神拜佛,自己采集草药治之。误了治疗时间。本来是小病完全可以治好,因无及时医治酿成大病,无法医治,最后英年早逝。村民死亡率很高,特别是碰到传染病,村民更是胆战心惊,死亡率高得吓人。据现在的老人们讲,四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传染病,相当可怕,有的说是鼠疫,有的说是脑膜炎病,传染速度快得惊人,许多人离开人世,均是青壮汉子。今天抬着别人出门,还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也躺着让别人抬出门,悲惨至极。
&&&&&& 四十年代以前,由于贫穷生活条件低劣,天灾疾病,缺医少药,造成象山人口增长缓慢。能活过七十岁的人聊聊无几。真是应了唐朝大诗人,文学家杜甫的一句话:&人生七十古来稀&。相当一部分家庭三代人见不了面,四代人见面的实属罕见。
&&&&&& 到了五十年代,象山的经济有所复苏,村民的衣食有所改善,多数象山人一日三餐稀饭可以保证,衣着谈不上华丽,但较以前有明显进步。贫困仍然笼罩在象山人头上。全村不见一辆自行车,村民离不开肩挑背扛两条腿走路的老传统。直至六十年代富裕一点买了一辆旧自行车,在村里极其显眼,不仅平日外出方便,有时三更半夜村民有人急病,急需进县城医院抢救,病人家人便来敲门求助。一辆自行车虽说是极其普通的交通工具,有时却能起到极不寻常的作用。
&&&&&& 五十年代是农村体制变革时期,经历了土地改革分田地村民人人有田种,生活较以前有改善。人类自从产生私有制以来,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历时几千年,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自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严重地束缚农村的发展。政府认为,农村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农业集体化道路,沿着大家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因此,就有了互助组互相帮工。由互助组很快发展到农村初级生产社,土地和劳动力都分红,进而发展到农村高级生产社,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全部按劳动力分红。并对农村中那些没儿没女,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实行五保,保证这部分人能维持基本生活。俗称&五保户&。基本上每隔半年时间农村管理体制调整一次,前进一大步。毛泽东主席实施贯彻这套农村经济政策出发点是好的,让农民早日富起来,防止两极分化,走大家共同富裕道路。到了公元一九五八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如当时的城关公社,以县城溪美镇为中心,方圆数十里,人口二十余万。农民的一切财产都归集体所有。土地归公,农具归公,不准私人饲养家禽家畜,猪、羊、牛、鸡鸭都归公。
&&&&&& 一九五八年全民大炼钢铁,村里的树木除果树外几乎全部伐光。青壮年下河淘铁沙、烧木炭、炼钢铁。炼铁土高炉到处可见,真是轰轰烈烈。全民大炼钢铁既无技术,又无设备,炼出来的&钢铁&其实是毫无实用价值的炉渣。确是劳民伤财。既浪费了人力,又破坏了矿产资源,毁坏了树林。农村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大炼钢铁,严重冲击农业生产。甚至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也无人管,饥饿又向村民袭来。
&&&&& 公元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俗称三年自然灾害。全国大面积的干旱、水涝,外加人为因素,使饥饿的村民有如雪上加霜。全国陷入贫困期,生活物资相当短缺,毛泽东主席自己也过着清贫生活,三餐粗菜淡饭,三年不吃肉,以示与民共甘苦。象山每个村民都面临着艰苦渡日的考验。所有的生活物资均是凭票供应,买米要粮票,外出进饭店吃饭也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烟要烟票,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总之,买什么东西都要票。凭票购买少量的东西,不足维持正常生活。
&&&&&& 一九六一年,农村经济政策有所调整,由人民公社一级管理改为以队为基础(即生产队)三级管理(即公社、大队、生产队)。并重新分配给村民少量土地,俗称自留地。让村民在自留地里种菜,种少量粮食作物,供村民补充集体经济的不足。
&&&&& 由于调整了农村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村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物质财富有所增加,村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物资供应仍然是求大于供。政府仍然坚持凭票计划供应。生产关系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是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个时候农业科技仍然落后,对发展农业生产没有明显作用。农民仍然存在着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现象。农具商店里,锄头越来越轻,粪箕、尿桶越做越小,小得容量相当于原来的一半。问其原因?店主明确回答:大的没人买。
&&&&&& 公元一九六六年,史无前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主要是冲击城市和政府机关,狠斗&走资派&,冲击工业生产。&文革&对农村的影响不大,只是大搞&破四旧&,农业生产仍然稳定。由于生产关系没有大的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仍然是不能任人满意。但这个时候村民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尽管生活水平很低,但维持基本生活的衣食有保证。
&&&&&& 公元一九七六年公历九月九日,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去世,被称为&四人帮&的王、张、江、姚被抓。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一次大转折。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进行翻天复地的大变革。由坚持数十年的计划经济很快过渡到市场经济。提出改革、开放、搞活的施政方针。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搞活。多渠道发展国民经济。在农村,根据当时农村形势和农民要求,以土地承包到户的形式把原来属于集体的土地分给农民。同时,提出三十年不变。农村生产管理体制的根本变化,调动了村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出现蓬勃生机。村民在属于自已的土地上大显身手,精耕细作,较农业合作化时期产量大幅度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经济继续飞跃发展。发达的农业科技给村民送来优质高产种子。农用化肥品种增多,肥效提高,同时能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生长期施用不同品种的化肥。优良的种子、高效的化肥对高速发展的农业生产如虎添翼。到八十年代的中期,水稻的亩产量已经由原来的四百斤猛增到八百至一千斤。象山人彻底告别一日三餐稀饭照人影的时代。粮食自给有余,村里没有缺粮户。吃干饭已经成了农家的家常便饭。家庭日常费用开支不用卖粮食,另有其它经济来源。村里不见人穿补丁衣服。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有商店,一般生活用品都可在村里购买。人口增长的速度,取决于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社会物质基础等因素决定。五十年代,经济有所复苏,社会比较安定,尽管象山人仍然处于贫困,但人口处于上升状态。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二十多年的时间,由于农村经济的不断好转,生活安定,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起来,医疗条件的改善。
八、旧时生产工艺
&&&&&& 村民每年在地里除栽种水稻外,兼种豆类、甘薯、油麻、大小麦、瓜、菜等。并大量种植大蔗,供制糖用。六十年代以前,村民制糖十分麻烦,劳动强度大,并非一家一户能单独完成。首先,由村里十至二十个青壮汉子把地里的大蔗砍倒,捆扎好挑到糖铺,妇女用月牙形的夹刀剥去蔗叶,劈去蔗尾,重新捆好堆放一起。进入第二道工序就更麻烦了,即榨汁。榨汁的具器比较复杂,两个微带锥形的园锥体(俗称车公和车婆,优质花岗岩制成),车公、车婆上部直径约八十公分,下部直径约七十五公分,高八十公分。车公车婆上下均装有轴,轴直径约三十五公分。车公上轴长约六十公分,车婆上轴短。车公、车婆上部圆周打有等距均匀的十六个长方孔,孔深约五公分,每个孔楔入一块若大于长方孔硬柴制成的方形木块称叶仔,露出表面六公分。车公、车婆立在平板石上,称底槽,底槽周围有槽沟(接蔗汁用)。底两旁各立石柱一根,顶部套约二十公分厚木板一块(称车帮),两头各开方孔一个套在石柱上,中间两,圆孔套住车公、车婆轴心作定位用。车公上轴开两个相差九十度的长方透孔。上孔穿弧形圆木一根,长5米、直径三十公分。圆木另一端伸至离地面一尺(圆木俗称车舵)。车公上轴另一长方孔楔入一节方木,并用粗麻绳与车舵多用股麻索连接,用木杠搅紧以固定车舵。整个这套器具称蔗车。蔗车装配调整完便可以榨蔗。榨蔗由三人操作(放蔗、拾粕、赶牛)。同时用两只牛拉动蔗车,套在牛肩上的巴担通过绳索和车舵连接,年青强壮脚步快的牛走在外,老弱脚步慢的牛走内圈。赶牛人鞭子一抽牛拉动车公转,通过车叶将动力传至车婆跟着相向转动。放蔗人将大蔗插入车公车婆之间,大蔗随着车公车婆转动直往前走而被挤出蔗汁。第一遍蔗榨完,要反复榨第二遍、第三遍,以便将蔗汁榨干,榨第二遍叫做二过粕,不像第一遍那么简单,要在车公车婆接触处挂一个附件。此附件前为十公分方孔通过斜面过渡到另一端只有四公分大小的方孔,蔗粕从大孔进小孔出,通过牛拉车公硬将蔗粕拉出小孔,挤压出蔗汁。然后进行三过粕。这个循圈共榨十捆蔗,重六百至八百斤。称一壶。一壶榨完之后换牛进行第二个循圈。
煮糖,俗称熟糖。煮糖在屋内进行(糖铺),安装五个大铁锅。将蔗汁倒入锅,锅底烧之大火炼蔗汁缩水,加入少量壳灰去杂质,制成浓度较大的半成品,舀出放在大桶中。次日凌晨将半成品倒入锅中继续煮,称熟糖,一锅盘过一锅,最后一锅最成熟,已炼成糖糕,此时最容易澎涨溢出,油呆一撒糖糕迅速收缩,熟糖师傅舀出少量糖糕,手一抹浸入水中凭手感知糖已煮好,舀出倒入漏内(土瓷烧制下有活塞孔的圆锥体)。事过二天主人便将糖抬回家,拔出活塞架于陶瓷罐上排下糖水剩干糖。糖成深黄沙色,质差价廉。主人为提高糖质卖好价钱,便将漏里糖挖松捣碎抹平,上面盖上一层田土合成的泥浆,十天后取去上面土皮,将糖倒出晒干,便成白糖挑到市场卖。
&&&&&& 老祖宗发明并延用到五十年代这套如此麻烦低效的传统制糖方法实不可取。六十年代,政府兴建糖厂,采取机械制糖,大大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村民只要将大蔗剥叶劈尾捆绑装车运至糖厂,以重计价。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稻子成熟季节,村民扛着谷桶、拿着梯子,谷桶帐(细麻布制成的穿于竹竿围在谷桶边防谷粒掉地),把梯子斜放在谷桶内,村民举起割下的稻子一把一把地打在梯子上,一把往往要打八至十下,方能将谷粒打净。累得手痛腰酸。六十年代以后收谷子,村民普遍采用打谷机,村民只要双手掐住一把稻子,并将稻穗伸向用动力带动的滚筒,十五秒左右谷粒自动脱光十分省力。
3、粮食加工
&&&&&& 六十年代以前,村民要将谷子加工成大米,需经过几道麻烦低效的工序。首先,将谷子放在&土人&里破壳。&土人&是一种破谷壳用的器具,分上下盾,用竹篾编制成圆形框架,直径约六十公分。下盾中心有心轴,上下盾表面均糊有红泥。上盾内部中心下部有方孔,约十五公分见方,上部内部用红泥填成斜坡,侧面穿一根方形木棒,中间有透孔穿于下盾心轴。上下盾内部填装拌有旧麻绳纤维的细湿红土,并打实,达到坚硬。在上下盾红土的平面上均按一定规则楔入炒好的竹片,竹片长、宽约五公分,厚度四毫米,打入泥中的竹片留一公分左右露出表面。每行竹片相距半公分左右。将上盾套在下盾上,谷子倒在上盾内,村民用&人勾&推拉上盾转动,谷子受上下竹齿转动磨擦便脱壳成谷壳和糙米,并流入槽沟。破壳完了要用米筛来筛,筛去谷壳剩下糙米。然后将糙米来倒入石臼桩,称桩米。量大的可用石轮碾,去掉米皮,再用米箩箩去米糠和碎米,然后用簸箕簸去少量的谷壳细块。即成干净白米供食用。加工一百斤谷子成白米两人得用一天时间。到了六十年代,村民逐渐放弃传统的加工方法,将谷子挑到用碾米机碾(旧称火绞),到了八十年代各角落也有了碾米机,村民碾米不用出村。到碾米厂碾米,又快又好,一百斤谷子要不了十分钟就可将白米挑回家。糠是糠,米是米。
&&&&&& 到了八十年代本村也有了碾米机,村民碾米不用出村。到碾米厂碾米,又快又好,一百斤谷子要不了十分钟就可将白米挑回家。糠是糠,米是米,不用筛,不用簸,省工又省力。
石轮结构:
&&&&&& 逢年过节,村民蒸糕、蒸果,在七十年代以前,村民将大米浸泡后捞出,放在石臼桩细后用筛斗筛下细粉,将粗粉再倒入石臼里再椿,桩细了再筛,反复进行,直至将大米全部变成细粉为止。这种传统的加工办法效率很低。同时,必须两人合作,一个桩,一个筛。用十斤大米桩成细米粉需用二个半小时左右。由于石臼少,村民桩米粉要排长队,有时一等就是一天。
&&&&&& 石磨的构造:分上下盾,下盾为直径七十公分厚度二十公分的花岗岩石板,架在石头上,离地面七十公分左右。下盾中间加工成一个直径五十公分的粗糙平面,中心有铁质轴心,高约四公分。平面周围有槽沟,磨出来的米粉浆流入槽沟后通过石磨嘴流入桶中。石磨上盾也是花岗岩打造成的,直径五十公分,厚度二十五公分。上盾下面也是打制成粗糙平面,中心有孔套在下盾轴心上。上盾偏离轴心有一直径约五公分的透孔,为放入磨料用。上盾侧面打有方孔,深约五公分,楔入一硬质木块,俗称石磨手。露出部分约十五公分长,末端上下打一透孔,供连接&人勾&用。人力推拉&人勾&&使上盾旋转。依靠上盾自重压力和上下盾产生转动摩擦力,将米磨成粉。
&&&&&& 进入八十年代,村民再不用脚踩踏石臼椿米、椿面,也不用石磨磨米粉浆。只要把米洗好淘净送至加工站,用粉碎机一打,几分钟就能将米打成粉,又快又细。
&&&&&& 自古以来,酒就是民间喜庆、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饮品。似乎是没酒不成宴。古人言:美酒佳肴,可见酒的位置之高。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
&&&&&& 历代都有一部分象山人嗜好饮酒,村民把饮酒作为一种生活享受,因而形成习惯,顿顿有酒。因经济条件有限,下酒菜很简单,几颗花生米或喝酒就咸菜都行。饮酒费用成了村民的一大经济负担,难以承受,只好自己酿酒。自己酿造地瓜酒、米酒。既可以节约经济开支又适合自己的口味。同时,可以保证酒的质量,不被假酒所害。每年初冬,地瓜收成以后,自己酿造三百到五百斤地瓜酒,可以满足一家人一年饮酒,也可以招待亲朋好友往来饮用。
地瓜酒的酿造制作过程:
&&&&&& 酒模,制酒所需的圆形大桶,高一米左右,直径与大铁锅配套。桶自中部隔开,下半部内壁装有环形槽,并用竹制导管将酒导流出桶外。
&&&&&& 原料制作,将地瓜洗净、煮熟,置于大缸或大桶中,数日后发酵变酸,加入酒曲搅拌,捣碎继续发酵。凭制酒人的经验认为发酵到最佳状态,在酿造前的头一天加入糖,使酿造出来的酒变得醇香。
&&&&&& 酿酒时,在水源方便之处开设炉灶,架好大铁锅,将发酵好的原料倒进铁锅。锅沿套上草枯(密闭防酒蒸汽泄漏)装上酒模,锅底烧之大火,烧开之后见有蒸汽冒出,在酒模上半部倒入冷水,酒蒸汽遇冷时冷却成酒,存于酒模下半部环形槽内,通过竹制导管流出,注入酒瓮。当酒模上半部冷却水温度升高时,必须及时更换冷水,以保持冷却效果。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政府禁止私人制酒,以后乡里再无人敢私自制酒。饮酒均从商店购买。
5、豆豉面豉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家中具备豆豉、面豉,腌制的菜头、菜尾四大基本菜肴算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家庭。
豆豉制作:原料&红豆、黑豆,洗净,浸泡后煮熟,表面晾干,置于架笠或感胡(竹制品)上盖麻袋,数天后长霉发酵后晒干。用清水洗净,倒入盐水浸泡、密闭。半月后置于太阳下晒数天即成熟,豆豉可当菜吃,豆豉汁可当优质调料。
面豉制作:原料&黄豆。浸泡洗净后煮熟,表面裹上事先经过炒熟磨碎的大麦粉。置于架笠或感胡。上盖麻袋,数日后表面发霉即发酵后,置于太阳下晒干,用石磨磨成块状。置于陶瓷罐内,加水加盐调匀,密闭数天后,置于太阳下晒。成熟后味道鲜美。可用来沾菜尾或烧鱼、烧肉。
九、生活条件变迁
&&&&&& 六十年代以前,村民运输靠肩挑背驮,重物两人抬或多人合扛,十分劳累。地里收的作物要挑回家,农具靠肩膀扛来扛去,春耕大忙担肥料。如果偶尔有人盖房子,瓦、砖、灰都要靠肩膀从窑厂挑回。石板、石柱靠船运至西溪乾,然后多人合扛到建筑处。砌墙时砖、石都得用人抬上墙。人工抬着石条在墙上走相当冒险。
&&&&& 到了七十年代,村民大量采用两轮架子车运输货物,初步解放肩膀。
&&&&& 七十年代末,村里有拖拉机,八十年代大量采用拖拉机运货。冬季大量的大蔗均用拖拉机运至糖厂。
&&&&& 九十年代,大卡车、农用汽车进象山,象山人的肩膀更省劲了。笨重的东西均用机动车运,再不用多人合扛了。
建房材料,六十年代以前用肩挑,七十年代用架子车推,八十年代用拖拉机运,九十年代用汽车载。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村民外出办事,靠两条腿走路。甚至十公里,二十公里,三十公里长途也是徒步前进,天未明出门行至天黑方能到达。村民炼出一双铁脚板。空身走路尚感轻松,挑着担子走长路实在艰难。那个时候,村民外出并非旅游观光,也不是走亲访友。只是为了买卖货物。村民外出不是挑着担子出门就是挑着东西进门。有时是出门挑着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到市场卖,挑着买来家庭需要的货物进门。
&&&&&& 到了七十年代,村民家里普遍都有自行车,可以带人也可以运货,大有进步。八十年代村里有了摩托车。九十年代村里普及摩托车,十分方便。原来步行一天的路程骑上摩托一小时之内可以到达。
九十年代,村里有了农用汽车、小轿车。目前有百分之五十的居民户购置了小车代步,有的一家有三、五部小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村民饮水十分麻烦,全村供饮用、洗涤没个自然村只有三口井,村民用绑有绳索的小桶放入井里提水倒入水桶后挑回家倒入水缸供人洗涤、人、畜饮用,村民无日不挑水,经常出现提水排长队。挑水成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项繁重负担。到了八十年代,村民在山上挖井,并铺设水管,泉水经水管流入各家各户水池内,大大减轻村民的劳动负担,确有一大进步。到了九十年代,很多村民在自己楼房门庭挖井,并安上水泵,抽水上楼注入楼顶蓄水池,通过水管随时都能让水流进厨房、浴室、洗衣房,现在已用上自来水。十分方便,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象山没有电力,祖祖辈辈靠油灯、煤油灯、蜡烛照明,又脏又暗。小孩子夜间无法学习,做作业,苦不堪言。七十年代以后,建东山电灌站,输电线路架到象山,象山人用上了电,从而结束了老祖宗遗传下来的油灯照明的传统习惯。电力输入象山,象山人的一切生活、劳动设施都起了跨时代的变化。从照明到农田灌溉,从农产品加工到家电使用都有本质上的区别。电力减轻了象山人的劳动强度,电力给象山人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
&&&&&&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象山的路越走越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象山的路最宽的不足两尺。只能供人步行,家畜行走。如果你有一辆两轮的人力推车也只能抬着进象山。一切运输全靠肩挑背扛。盖房用的一块砖,一片瓦都得靠肩膀挑。
&&&&&& 直至七十年代初期,修建简易公路,大大地改善了象山的交通。八十年代道路可走微型汽车的大路。通往田园的路也不断加宽。九十年代村庄内修起洋灰路,摩托车可到达各家各户门口。汽车可沿大路进村。政府拓宽了省道308线公路,新建江北大道,江滨南路,南石高速公路,交通有了极大的进一步和改善。现在象山的交通也可称四通八达。
&&&&&& 田园是历代象山人生活来源的主要依靠,也是历代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依靠传统的耕种方法种田,虽说不能使象山人发家致富,但历代象山人在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缺乏其它生活来源的情况下,田园可以保证象山人的基本生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政府实施土地改革平分土地,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再次将田园无偿平调。加上兴修水利、盖房、洪水冲涮溪岸崩,田园损失大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政府号召农业学大寨,全国掀起开荒造田热潮。在此期间村民平整土地、填潭平沟,扩大耕地面积,从溪底挑河泥上山改良土质,造出新园数百亩。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大部分土地提供市政建设和发展企业之需,村民转入第三产业,政府为失地群众发养老金,群众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利就没有农业。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象山没有较为有效的水利设施,靠天吃饭的现象严重。当时的象山人遇到干旱、水涝真是苦不堪言。久旱晒枯苗,地裂口似笑。溪浅田园低,溪边无洪堤。久雨涝成灾,水淹一大片,田园无收成,日子太难熬。可怜象山人,个个饿肚肠。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象山人开始着眼于水利建设。沿溪边开始修筑防洪堤,数十年来不断加宽加高,现已构成一条从董埔沿溪边直至傅厝的二千三百米防洪大堤。堤高十米、底宽二十米,顶宽五米,能较有效地抵御水患。
&&&&&& 由于多年来泉州地区建筑业发展迅速,需用大量河沙。因而很多捞沙船年年月月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地在河沙储量特别丰富的西溪中捞沙。西溪河床年年加深。捞沙一举两得,捞起建材、免费清溪。过去西溪眼见溪底,目前水深十米以上。河水流速加快,排洪泻水。有效预防水患。
&&&&& 公元一九七二年,政府在东山修建电灌站。沿拍船山边修造大水渠。南经八尺岭至温山、后潦、港内、吴坑、深坑、沪浦、奥柄等地。东过张坑岭引水到张坑、敬长、长福、大山、杏埔等地。大旱之年,电灌站可以强有力地与天抗争,对沿渠数十万亩土地保灌溉、保苗、保丰收。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象山相当一部分家庭,一家一间房,两代、三代人住一起,生活用具、农具都堆在房里,房门口、亭子头作厨房。原睡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的古式床,竟能挤睡一个大人四至五个小孩,实在艰苦难忍。一家有两间房加一个过道算是居住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春、秋、冬季还好,夏天一到,天气炎热,蚊虫叮咬,苦不堪言。基本上都是百年以上的古舍。石壁泥地,立档横架圆木,圆木上竖钉角枝,盖上瓦片,好一点的灰粘瓦边,一般的瓦片上石头一压就算完事。经受不了狂风暴雨。每当台风季节一到,村民担心受怕。象山地处东南沿海,台风常有发生,十级以上的狂风夹着暴雨卷飞房顶瓦片。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加痛苦的是暴雨成灾,洪水猛涨,洪水淹没了低处房舍,一淹就是四栋房子,村民冒雨将必要的家具、衣服、粮食搬到高处。人借住于没有被淹的人家。
&&&&&& 五十年代经济有所复苏,个别村民盖起新的简易平房。六十年代居住在低处的村民,不堪忍受洪水的折磨,也因孩子长大需要扩大住房面积,纷纷拆迁高处重新盖简易平房。七十年代,村民盖起小楼,标志着象山村民住房开始更新换代。后来象山楼房不断出现,到了八十年代,房子越盖越漂亮。进入九十年代,栋栋三层小楼拔地而起。造型各放异彩,有的外墙砌福泰砖,墙角砌花岗岩打磨的角石,美观结实。地基、楼层连接都浇灌钢筋水泥环梁,楼板用钢筋水泥浇灌。仿效城市高层建筑打基础。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标志着象山楼房建筑质量进入新的水平。再也不是狂风卷起瓦片满天飞的时代了。楼房的内部装修也相当考究,由木质门窗发展到铝合金门窗,现已进展到不锈钢门窗。楼房内部结构合理,宽敞的大厅、会客室、厨房、卫生间、洗衣房、卧室一应齐全。四十年代以前,妇女蹲马桶、五十年代以后妇女蹲露天厕所的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还了。厅堂地板铺打磨发亮的花岗岩板材,卧室铺钢砖,墙裙贴瓷片,不锈钢楼梯扶手。楼房的四周筑起漂亮的围墙,成了独家小院。电灯、电话、手机、自来水、电冰箱、数字电视、宽带网络等现代家电普及千家万户。相当一部分楼宅可以和都市别墅相比美。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因历史条件限制,村民贫穷卫生条件差。一家二代,三代合住一间房,生活用品、粮食堆房里。更有甚者,有的村民一间房人畜共住,后面是牛舍,前面安床铺住人,讲卫生真是无从谈起。五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卫生状况也大有改观。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村民就业道路广阔,收入明显增加,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穿着整齐清洁,住房宽敞。
进入九十年代,栋栋楼房的出现,村民住房十分宽敞。房子的布局合理,使用分工很细。储藏室、卫生间、会客室、洗衣房、厨房、卧室各有各的用处。再也不是人、畜、杂物共一室的时代。村民的衣着整洁、华丽,特别是青年男女更爱打扮,具有都市人的风度和魅力。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村民治病主要靠草药、民间土医生。对于一般疾病尚可有效医治。但对于疑难疾病,特别是体内脏器的疾患需要开刀动手术者,则束手无策,本来进医院外科动手术切除可治好,但往往是经济条件或其它原因,拖拉延误,造成无法医治,死亡告终。
&&&&&& 进入六十年代以后,政府对医疗较为重视,下力培养大批医疗人员充实医院。为农村培养大批赤脚医生,开设农村卫生所、医疗诊所、药店,方便村民对一般疾病的治疗。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村民文化素质提高,村民比较重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看病就诊及时。大大减少不正常死亡。有的村民患胃穿孔等急病,因及时送医院动手术治疗,挽回生命。
&&&&&& 九十年代,政府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医术和仪器不断提高诊断准确,对症下药,医疗质量高,同时政府还实行居民医保,居民健康得到保章,寿命明显提高。
11、文化教育
&&&&&& 象山的文化教育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相当落后。村里绝大多数人是文盲,只有少数人有小学文化,有的多少认识几个字能简单记帐、算帐。因生活贫困,村民想的是如何保证三餐有饭吃,没有钱供小孩读书,对小孩子的指望也只是长大以后接班种田养活家人,文盲不影响种田。这也是造成村民多文盲的原因之一。
&&&&&& 由于村民多文盲,村里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没人读书,没人看报。没有什么电视、收音机。只有过年过节看一场戏、电影。村民的生活单调、枯燥、无味。吃饭、种地、天黑了上床睡觉,天天如此。
&&&&&& 五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村民逐渐重视对孩子的培养,绝大多数的学令男童都能进学校读书。学令女童很少进学校读书,其指导思想是女孩长大要嫁人,不想花钱替别人培养孩子。同时,女孩在家可以搞家务、做饭、洗衣服、喂牛,减轻大人的劳动负担。
&&&&&& 六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村民对学习文化更加重视。村民认识到,没有文化,生产劳动、就业都受到限制,招工招干没人要,只能一辈子在家种田。村里出现个别大学生,男孩都能普及小学教育,成绩好的上中学。
&&&&&& 到了八十年代,村里青少年扫除了文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给村民学技术打下了基础。村民再不是单纯务农了。村里萌生出各种人才,有教师、医生、机关干部、技术工人、木匠、石匠、建筑师、工厂管理人员、专业户、农艺师。
&&&&&& 到了九十年代,村民重视教育培养后代,村里年年有人上大学。过去那种教男不教女轻女重男的思想彻底扭转,现在大学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象山的女大学生。在校的中小学生品学兼优,几年以后他们就是象山新一代的大学生。老文盲看到年青一代文化人的发展进步兴奋不已。教育给象山带来发展和进步,象山村民中各种人才的出现是象山未来的希望。
十、历史典故
&&&&&& 八尺岭&&在泉州新门外霞美镇与柳城街道之间(属南安县辖)有福泉山(复船山)。《南安县志》引《闽书》载:&(福泉山)有八尺岭,宋大观间(1107年)至今已有906年的历史.有徐道人居地.既示寂,居人塑真身祀之,祈雨辄灵&,因此而得名。八尺岭属柳城街道象山社区辖区,有&岭安宫&,&八尺岭土地公宫&。&很久以前,有一年,阳春三月之际,在通往&八尺岭&(&溪美往泉州的小山头)的来路上,传来了一阵由远而近的马蹄声,马上骑着一位书生。那书生来到岭下,因山峦重叠,一时方向难辨。刚好迂见路旁田里有一位农夫跪着拔草,这书生傲气十足,坐在马上用鞭子指着田里的农夫高声问道:&喂,田趖,田趖,要过八尺岭从倒落(哪里)?&农夫抬头一看,见是个傲蛮无礼的书生在问路,他非常气愤,便有意教训他一下,即随手指另一条路说:&从那走&。结果,书生绕了老半天的&冤枉路&,还是找不到过八尺岭的路。此刻,书生自知有失。于是,便转回头下了马,拱着手礼貌而又柔和地问:&老叔公,老叔公,我要过&八尺岭&应该从哪条路才走得通?&农夫欢喜地站起来说:&知错必改圣人也!早这么称呼,不用是说&八尺&,就是&一丈&也过了。&于是便把书生引上正路。书生红着脸,对农夫连声道谢。
&&&&& 如今八尺岭改建,原来的徒坡降低了,改建了立交桥,建设了象山公园。是村民夏天休闲乘凉的好去处。
2、穴尾宫传说
&&&&&& 位于南安县八尺岭东山傅厝腹船山下穴尾宫。晋江支流西溪发源于安溪县湖头五斗山,流经现穴尾宫处。因河道拐弯,河水流速减缓,上游随河水漂来的尸体常停留于此,不再向下漂流。天长日久此处成为群鬼聚居之地,但无人住所。相传某朝,东西溪合流处溪口人傅某科举榜上有名,朝廷封官,骑马前往就职赴任,路经此处,马立地不前,傅某认为是鬼神拦路不放行,立即下马跪地求情,当场许愿待其赴任后立即返回,筹措资金,为拦路鬼神修筑住所。起身后上马,马继续前行。傅某就任后不失前言,返回修建穴尾宫。因该宫位于一座山脉的宝穴龙尾,供奉万公万妈,故称穴尾宫万公妈。
&&&&&& 穴尾宫建成后,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旅居海外侨胞傅若廷返乡探亲时,在他的倡议下,筹措资金重修穴尾宫。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破四旧,破除封建迷信,村村拆庙烧佛,穴尾宫也在此浪潮中消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丰州张坑村许永定做生意,求穴尾宫神明能保庇赚到大钱,结果由于经营有方,赚了不少钱,在本村第一个建了洋楼,购置小车,并有数额较大的银行储蓄。为答谢穴尾宫万公万妈的庇佑,便来与村民联系,由他本人负责筹集建筑材料,八尺岭东山村有家铸造厂老板出工资,重新在原位与原型相似建起穴尾宫。
历代村民及外村百姓敬奉穴尾宫万公妈,香火不断。祈求穴神保平安。逢年过节、四乡五里的新生儿童新婚夫妇路过此地、村民新添或出售猪、卖羊都要敬谢穴尾宫万公万妈,以求早生贵子、儿童健康成长、乡里平安、五谷丰登、生意兴旺。
3、英洪墓传说(洪庭桂墓)
&&&&&& 英都人英洪墓的族人为其建墓,从英都寻墓地到此,看八尺岭东山有墓穴宝地,便想方设法和东山族人交朋友后施计夺之。据村民世代口传,英都人运三船谷到后溪乾,故意将船打破弄沉,捞出湿谷,借八尺岭东山族人的庭晒之,晒干后东山的房子储存,长期不运走,东山人因贫穷缺吃,不断用英洪人寄存的谷子食之。日长月久,英洪人得知谷被食之大半,便来讨要,东山人无力归还,英洪人大喜,与其谈判,叫八尺岭东山人腾地让英洪人建墓。据传此墓规模庞大,历时十三年完工,耗资无数。因建墓时间太长,故专为建墓工人修住房,称馆。据说墓建成之后下堡林氏鸡不鸣、狗不吠。下堡人得知与英洪墓有关,便开箭潭射之墓穴,英洪人立碑坊,企图挡住箭潭,但未能奏效。
&&&&&& 洪庭桂,字德馨,号芹谷。翁山东二房九世。明嘉靖甲午科举人,戊戌科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生明弘治甲子年九月廿一日,卒明万历甲戌年九月廿一日,享寿七十一岁。葬南安廿二都八尺岭脚东山村。妻涂氏、王氏附葬。公元二千零七年春,公路308省道新辟复线,洪庭桂墓在规划线路之内。翁山洪氏家庙管理委员会以洪庭桂是翁山洪姓登进士第一人,又是首编翁山洪姓世次昭穆之先贤,洪氏宗族诸多文化赖其发端,保留墓葬意义重大,决定将其迁回英都,归葬于恒坂洪山内金交椅陵园。卜吉五世东轩祖墓之后方,座乙向辛兼辰戌。是年初夏迁葬竣事。从兹魂归故里,泽被家山。
十一、宫庙
1、锦溪庙(王公宫),董埔、象山供奉。
2、温府公宫,董埔供奉。
3、岭安宫,东山供奉。
4、太尉公宫,东山傅姓供奉。
5、雷爷公宫,东山李、林、吴姓供奉。
6、八尺岭土地公宫,东山傅姓供奉。
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象山居委会
地址: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象山社区
书记:黄景炬
主任:黄东星
撰写:居委会办公室
电话:0&邮编:362300&
o上一篇:没有了
o下一篇:没有了
客户热线:400-888-6767
举报内容:
柳城街道象山社区村史回望
举报类型:
举报说明: 您可以在这里详细描述
点击此处填写更多举报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村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