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乃寅的小说城府左耳小说结局是什么么?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黑龙江省作协简介
黑龙江省作协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汇报
  近些年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为目标,坚持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加强作家队伍建设,狠抓文学创作工作,使我省文学呈现出基础渐趋雄厚、创作活跃繁荣、事业蒸蒸日上的景象。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省作协人员、机构、编制基本情况
  1、机构编制情况
  省作家协会成立于1987年。内设机构与编制经省编委黑编[2002]52号文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机关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核准:
  作协机关人员编制18人,领导4人,其中党组书记、主席1人,副主席2人,助理巡视员1人。内设机构3个处室有:办公室、组联处、创研室。处级职数6人。
  作协下属事业单位4个,人员编制56人,处级职数8名,有省文学院(编制20人,处级职数3名,实有13人)、省诗词社(编制3人,处级职数1名,实有3人)、北方文学杂志社(编制25人,处级职数3名,实有13人)、企业文化杂志社(编制8人,处级职数1名,实有2人)。
  2、人员基本情况
  作协现有在职职工55人,其中厅级领导2人,处级干部9人,科级干部7人。一级作家、一级编剧、研究员9人,二级作家、副编审5人。离退休干部24人,其中副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5人,一级作家、编审9人。二级作家、副编审6人。
  3、党的基层组织情况
  经省直机关党工委批准,作协设机关党委,下设机关、作家和编辑部、离退休老干部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6人,其中在职干部党员 17
人,离退休老干部党员19人。
  (二)、全省作家组织机构概况
  1、各级作家协会组织机构
  全省各市地均设立了作家协会,农垦、石油、铁路、森工等设立了行业作家协会,解放军、残疾人等也设立了作家协会。全省省级团体会员单位19个,全省有国家级会员150人,省级会员2200多人。少数县如嫩江、龙江、肇东、讷河、望奎等县也设立了作家协会。各市、县级协会都有本级会员,数额不等。
  2、全省专业作家队伍分布
  省作协有5名在职驻会专业作家(离退休驻会专业作家11人),聘任36名合同制作家。哈尔滨、大庆有部分专业作家。齐齐哈尔实行了合同聘任作家。
  3、文学创作委员会
  近年来,已恢复重建、成立省直文学创作委员会、朝鲜民族创作委员会、老干部创作委员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散文创作委员会、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少儿创作委员会、文学评论委员会、杂文创作委员会、老作家采访团等12个文学创作委员会。各委员会机构健全,坚持开展文学创作、研讨、采风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文学创作。
  二、省作协近些年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作家队伍政治思想素质
  1、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作家的思想认识。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利用集中学习,不断加强作家队伍的政治理论建设。二是利用工作会议进行时事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省委中心工作、增强大局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中央战略部署作为重点教育内容。三是在实行“三贴近”中接受教育。如采风、采访、深入生活,组织作家深入一线采写省内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提高作家的思想政治素质。
  2、突出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我们组织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学习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组织在职职工学习;二是组织专业作家学习;三是组织离退休老作家学习。引导作家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不断提高道德水平。
  (二)加强作家队伍建设,打造黑土作家群
  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文学队伍。省作协从全省文学创作队伍的现状出发,九七年提出了“抓龙头、抓骨干、抓基础”的工作思路,即:以省作协的专业作家、合同制作家为全省文学创作的龙头,打造全省文学创作第一方阵;以新发现的一批创作势头好、潜力大,成果相对显著的作者为骨干,成为文学创作的第二梯队;以广大省级会员和各级作协会员为文学创作基础,形成梯次配置,常抓不懈。“三抓”思路提出后,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收到显著成效。在“龙头”层面,聘用合同制作家每三年一届,已经签约四批,共有120多人次;他们与省作协的专业作家一道,以优异的创作成绩,发挥了领军人物的作用;在“骨干”层面,经过调查、推荐,现已组建成300多人的队伍,他们占据了我省文学创作第二梯队的位置;
“基础”层面,以省级会员及各市地作协和产业作协、专业创作委员会会员为基础,大面积开展群众性的文学创作活动。经过不懈努力,三个层面人员已经呈现出依次递进、滚动发展、立体架构的梯次配置,真正成为一条活生生的文学队伍之“龙”。同时加强小作家队伍建设,培养文学新苗,成为我省文学的预备队。我省实行“三抓”的做法,受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中国作协工作会上介绍经验。
  (三)大力开展文学创作,实施精品工程
  省作协以“创作精品”为中心工作任务。近些年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全省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现实生活,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用生动的形象和艺术的语言描绘生机勃发的历史画卷,传递人民心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1、出版了一批有份量、有影响的作品。近年来,每年出版长篇小说30多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张抗抗的《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迟子建的《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树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王阿成的《忸怩》,王立纯的《庆典》、《苍山神话》、《月亮上的篝火》,常新港的《青春的荒草地》、《男孩无羁女孩不哭》、《陈土的六根头发》、《一只狗和他的城市》孙少山的《榆神》,周树山的《生为王候》、《一片蔚蓝》,,韩乃寅的《远离太阳的地方》、《城府》、《岁月》,陈玉谦、曲晓平的长篇小说《蛙鸣》、《拓荒人》,张雅文的《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吕中山的《兵工厂长》,葛均义的《浮世》,全勇先的《独身行走》,老屯的《荒》,徐景辉的《苍茫大地》,王左泓的《猫王》、《天上的太阳》,墨生的《痒》等。
  每年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诗集200多部,影响较大的小说集有:张抗抗的《夏》、《张抗抗中篇小说集》、《永不忏悔》,阿成的《阿成小说自选集》、《年关六赋》、《东北吉普赛》、《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白银那》、《清水洗尘》、《雾月牛栏》,王立纯的《拉依浪漫曲》、《熊骨烟嘴》,常新港的《青春的十八场雨》、百年百部经典小说集《独船》,王左泓的《反白》,全勇先的《恨事》、《昭和十八年》,王鸿达的《孤鸟》,徐岩的《酒肆》、《染指桃花》、《从北窗看雪》,袁炳发的《袁炳发小小说集》等,诗集有马合省的《永远的人》,余兆荣的《铁人词典》,新时期20年黑龙江诗作《黑龙江诗选》等,散文集有全省驻地作家选集《走过自已》等。
  2、创作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影视剧本并拍摄上映的有:杨利民的《撼天雷》、《眷恋》,杨宝琛的《北京往北是北大荒》,鲍十的《我的父亲母亲》,王忠瑜的《赵尚志》,王立纯的《秋天的故事》、《黑水河白水河》,陈玉谦的《插树岭》,张雅文的《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王左泓的《劫持》,全勇先的《沧浪之水》、《母亲》,韩乃寅的《龙抬头》、《破天荒》、《高天厚土》、《爱在冰雪纷飞时》、龙秀梅的《燃烧的烛光》、《不再孤独》诚然的《太阳风暴》,王洪彬的《荒原城堡——731》,刘邦厚的《黑龙江三部曲》,唐飚的《黑嫂》,程琳的《一针见血》,朱维坚的《水落石出》等。
  (四)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实施“三贴近”&&
  按照“三贴近”的精神,全力组织和引导作家深入生活。在深入生活中,向群众学习,汲取创作营养。
  1、坚持经常组织作家采风。近些年,每年都安排作家到工厂、农村、矿山、油田、农垦、边境、牧区、部队、学校等地深入生活和采风。一是专题性的深入生活和采风活动。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如每年“5.23”纪念日由省委宣传部牵头,会同有关单位组织有规模有影响的采风活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组织了“边境千里行”采风活动。省作协为了配合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组织作家深入工厂、煤矿等企业蹲点、采风、专访;为反映新农村建设。多次组织作家赴我省农村和农垦采风。体验北大荒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二是到外省市深入生活和采风活动。为开拓创作视野,每年都要组织部分作家到西部老区、沿海地区、内蒙等地进行采风活动,为作家们日后创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三是利用创作基地进行深入生活和采风活动。
  为深入生活开辟了5个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点、民族风情的创作基地。如朗乡林业局创作基地;大庆石油管理局创作基地;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创作基地;嫩江县创作基地;边境北极村创作基地等,为作家深入生活和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基地,接待了省内30余次数百名作家深入生活、创作和采风。还接待了全国部分省市的作家代表团来我省采风和考察活动。
  (五)突出抓好文学评论,积极组织开展作品研讨
  1、为改变我省文学评论滞后于文学创作的现状,省作协在加强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研究等基础建设方面下功夫,成立了有省内著名评论家、学者、作家组成的省文学评论专业委员会,使分散的力量形成集束优势。
  2、根据省委宣传部李延芝部长提出的
“以奖代投”、冲刺“茅盾文学奖”的要求,省作家协会加大长篇小说工作力度,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文艺报》联合召开了“繁荣黑土文学,打造北疆劲旅——黑龙江小说创作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为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与省委宣传部长李延芝等领导同志到会讲话。中宣部文艺局、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鲁迅文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小说选刊》杂志社、《光明日报》、中国作家网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与黑龙江本省作家、评论家近50人出席,盛况空前。这次研讨会对黑龙江长篇小说创作的分析和讨论,为正确认识我省文学、多出长篇精品力作,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还先后在北京和省内为王忠瑜、王立纯、陈玉谦、余兆荣、于子平、董谦、诚然、周树山、葛均义、满汝毅、吕中山、老屯、杨庆旺、全勇先、徐景辉、墨生、李汉平、王洪彬、尚一、沈克俭、唐飙、郭庆晨、孙利、郑凯英、杨运泰等作家召开了作品研讨会。通过这些研讨会,鼓励鞭策作者创作,也普遍提高了全省文学创作水平。
  (六)规范活跃文学征文和评奖,激励文学精品创作
  1、举办主题征文活动,推出文学精品。2004年举办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征文活动,2005年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征文活动,2006年举办了纪念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活动,三次征文,200多人获奖,其中有很多是文学新人和后起之秀。举办了了四届“感觉与发现”中小学生征文活动,这些征文活动的开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发现了一批文学新人。
  2、精心组织我省作家作品,参加中国作协和中宣部举办的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奖工作,以及全国有关部门和行业的评奖。
  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的有:迟子建的《雾月牛栏》、王阿成的《赵一曼女士》;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有迟子建的短篇小说《清水洗尘》、张抗抗的《张抗抗散文集》。&
  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的有:中流的散文集《爱的微笑》等。
  获全国儿童文学奖的有:常新港的长篇小说《男孩无羁,女孩不哭》获第六届全国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一只狗和他的城市》获2004年度冰心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陈土的六根头发》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有:陈玉谦、曲晓平的长篇小说《蛙鸣》,杨立民创作的话剧文学本《特殊故事》,根据龙秀梅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燃烧的烛光》等。
  获国际奖项的有:迟子建的作品获澳大利亚、爱尔兰、中国共同举办的“悬念句子文学奖”。迟子建是我国第二位荣获此殊荣的作家。
  3、承办了第二、三、四届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的评奖工作。与省委宣传部、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举办了首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活动。
  获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的有:
  第二届:迟子建的短篇小说《清水洗尘》、张雅文的长篇传记文学《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获一等奖;李琦的诗集《最初的天空》等四件作品获二等奖,董谦的长篇小说《荒界》等八件作品获三等奖。
  第三届:张抗抗的《张抗抗散文集》、葛均义的长篇小说《浮世》、陈玉谦和曲晓平的《蛙鸣》荣获一等奖,王立纯的长篇小说《苍山神话》等四件作品获二等奖;全勇先的小说集《恨事》等七件作品获三等奖。
  第四届:马合省的诗集《永远的人》、周树山的长篇小说《生为王候》、常新港的长篇小说《陈土的六根头发》、张抗抗的中篇小说《芝麻》等四件作品获一等奖;迟子建的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全勇先的长篇小说《独身行走》等五件作品获二等奖;张爱华的长篇散文集《苹果做成的酒杯》、张雅文的长篇小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等九件作品获三等奖。
  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大赛:朝鲜族作者全勇先的长篇小说《独身行走》等5部作品获一等奖,满族作家徐岩的短篇小说《酒肆》等7部(篇、首)获二等奖,回族作者杨海军的短篇小说《山妮》等12部(篇、首)获三等奖,满族作者张铁成的长篇小说《弯弯的女儿河》等8部(篇、首)获优秀作品奖。
  获全国部门和行业奖项的有:杨利民的《地质师》获全国曹禺剧作奖;话剧《秋天的二人转》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编剧奖;张抗抗长篇小说《作女》获中国女性文学奖;迟子建的《踏着月光的行板》和《采浆果的人》获小说月报“百花奖”;王阿成的《归乡》获公安部金盾优秀小说奖;李琦获首届茶花杯艾青诗歌奖。王左泓的短篇小说《永远的约定》获首届“小说擂台赛”银奖;韩乃寅的长篇小说《岁月》分别获丁玲文学一等奖、中国图书奖;长篇小说《城府》获全国首届反腐倡廉文学奖;葛均义的长篇小说《浮世》获首届《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张雅文的报告文学《4万:400万的牵挂》获中国报告文学协会第五届“正泰杯”优秀报告文学奖。朱维坚的《使命》、《绝境》获第七、八届金盾文学奖。在第二届“中华铁人文学奖”评比中,大庆有7部作品获奖,位居全国石油企业榜首。
  (七)开展对外交流,开阔作家视野
  近些年,我们先后接待了泰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作家代表团,并与哈工大外语系联合举办了与加拿大作家的座谈会;组织作家出访了俄罗斯、南韩、朝鲜等国,与我国台湾省及香港作家互访交流;一些著名作家参加了中国作协组织的出国访问;同时接待过中国作协以及江苏、贵州、山西、吉林、辽宁等省作家代表团;还组织作家赴吉林、辽宁、山东、陕西等省考察。黑河市作协还加强了与俄罗斯阿穆尔州作协的文学交流。这些文化交流活动,使我省作家更及时、广泛地了解世界和外省文学,也使他们更全面客观地认识我省文学,开阔了作家们的视野,交流了创作经验,提高了作家们的创作能力。
  (八)开展扶贫救灾工作
  我省西部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按照省委的要求,省作协负责帮扶讷河县兴旺鄂温克民族自治乡,在单位小、财力不足的情况下,2004年筹措资金购买了20吨水稻,并号召作家捐款2万多元送往农村,以解农民燃眉之急。还向各地市作协发出扶贫救灾倡议书。组织作家、职工捐款集资1.3万元,于春节前夕到灾区慰问,重点走访受灾最重的困难农户,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把全省作家的关心送到了老百姓家中。2006年又于春节前去看望困难户,并送去救济款2万元。
  (九)繁荣全省诗词工作&&
  以推进诗教工作、创建“诗词之县”为突破口,抓了弘扬先进文化、繁荣诗词创作工作。创建诗词之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过多年努力,望奎县在接受了中华诗词学会的检查验收后,被批准成为全国第十三个“诗词之县”。中华诗词学会还决定把望奎县作为工作联系点,并在望奎县召开全国现场会,省委副书记刘东辉同志亲自参加了大会。
  二OO六年中国作协七代会前《文艺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省作协的工作。会上,中国作协金炳华书记在报告中,多次点到并肯定黑龙江省作协的工作,同时也先后点到了我省7位作家的名字和作品,这是对我省文学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三、经验和体会
  (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省作协的工作既是行政管理工作,也是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任何时候都不动摇,也就是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动摇,才能保证文学工作和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我省作家多年来在创作中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在每年出版的大量文学作品中都把握得很好,体现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出现政治上的偏差。省作协去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文化导向先进单位。经验说明了坚持正确方向的极端重要性。
  (二)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作协工作有其特殊规律,但也是省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围绕省委工作中心安排部署,并落实到服务大局上,才能产生重大社会效应,发挥“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作用。因此,近些年,我们始终是按照省委的要求安排部署工作,在思想上与省委保持一致,工作上做到合拍。
  一是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组织深入生活,开展文学创作,创作出反映企业改革开放的长篇纪实文学《兵工厂长》和反映石油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月亮上的篝火》等优秀作品。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农村调研、采风,创作出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和社会重大变革的长篇小说《县委书记》、《荒》,长篇报告文学《拓荒人》,电视剧本《插树岭》等。三是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作家深入一线采访。如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我省作家深入抗洪第一线,
27位作家创作出50多万字的《1998黑龙江抗洪纪实》,与省文化厅联合举办“不屈的家园”大型诗歌朗颂会,为人们展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洪精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组织作家深入到抗击“非典”第一线,创作出表现我省抗击“非典”的报告文学在报刊上发表,并出版了长篇小说《天使之恋》。还以全省作家的名义送去了给白衣天使的慰问信,开展了“春天的誓言”抗击非典大型征文活动。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三)必须创造团结、和谐的环境
  作家协会是文人聚集的群体,作家的个性又较突出,能否形成团结和谐的环境,历来都是必须面对的课题。前些年我们开展了文化环境建设,提出要“净化文化环境,塑造文化心灵,树立文化形象,张扬文化影响。”具体要求:一是领导和行政工作人员主动与作家交朋友,关心了解作家,为作家服务,增强了作家与领导、作家与行政人员、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团结。二是注重与老作家的联系沟通,针对老作家离退休仍不停止创作的特点,组织他们开展文学活动和采风,在生活上关照,在创作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使他们离退休后仍能葆有创作活力。如我们为离退休老作家出书、拍摄音像资料片等,受到老作家们欢迎。三是加强对市地作协的联络、协调、服务工作。改善、密切省作协与市地作协的关系,团结市地作协一道在全省形成良好的文学发展环境。
  (四)必须在改革中求发展
  1、省作协近些年对专业作家队伍实行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原省作协36名专业作家,经过自然减员,现已过渡到仅有5名在岗。在专业作家人数递减的同时,实行作家合同聘任制,并不断增加合同制作家人数,使我省文学创作队伍保持了雄厚的实力。现已聘任合同制作家4批次,超过120人次。
  2、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准备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对文学院、诗词社在搞活内部机制上下功夫,《北方文学》、《企业文化》按省委统一部署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做活、做强、做大。&
  (五)必须面向全省文化社科界整合资源
  为进一步做好文学工作,充分发挥我省现有文学资源的优势,必须充分发挥群团工作特点,联合省内有关宣传文化单位,进行资源整合,成果共享。近些年与省文学研究所合作,由彭放主编了《黑龙江文学通史》(约190万字),使我省有了第一部文学史;与哈师大合作,支持他们编写《黑龙江当代文学大系》;与省社科院文学所共同开展本土作家研究;组织编写《黑龙江文学史志》,已完成70多万字,是目前为止我省较为系统规范的一部当代文学史志。由省作协倡导,在绥化市委支持下,建立了诗人王书怀纪念馆,现已成为该市的一个文化景点。
  四、问题和建议
  (一)《北方文学》杂志是我省文学唯一的核心期刊和省级文学阵地。已创刊五十多年,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由于目前纯文学期刊单纯依靠市场生存很困难,建议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列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使北方文学保持纯文学期刊性质不变。企业文化杂志社虽然已走向市场多年,实行企业化管理,但在刊物管理和税收等方面应放宽政策或给予扶持。使刊物真正能在市场立足,并发展壮大。
  (二)近年来,省作协按照改革的精神,对作家实行了合同聘任制,既保证了全省旺盛的创作势头,又减少了财政开支(我省历史上最多时有36名专业作家由财政供养,而现在只有5名驻会作家)。但在对合同制作家的管理上,由于没有专项经,缺少扶持手段,正在逐渐失去对作家们的吸引力。为此,我们建议,在全省宣传文化事业费中每年列支10万元,用于对聘任作家完成创作任务时的奖励和补贴。
作协会员名单
省直(74人)
冯建福  何中生  陈修文  吴宝三  符宗涛  黄益庸  王忠瑜  中 流
郭先鸿  李 军  陈碧芳  刘畅园  吕中山  鲁秀珍  屈兴岐  门瑞瑜
王敬文  韩梦杰  张雅文  孟久成  孙少山  张抗抗  王左泓  李 琦
常新港  吴英杰  迟子建  李夫晨  鲁 琪  李家兴  李世昌  肖英俊
黄秋实  王 野  陆伟然  贾宏图  满汝毅  巴 威  毕国昌  范震威
陈凤翚  靳国君  兰景林  文乾义  迟焕发  刘邦厚  王观泉  彭 放
周 蒙  甘雨泽  任 愫  李树明  蔡 田  艾明波  谢建华  徐景璋
孙 莉  孙 利  王雪莹  王福林  宋 歌  马合省  满 锐  马乙亚
肖桂贤  艾 砂  宋学孟  侯滁生  黄 瑞  赵秉筠  傅玺政  杨 奔
田秭援 蔡文祥
哈市(21人)
于 波  钱英球  聂振邦  冯 晏  丛 深  林 子  孙幼忱  巴彦布
李五泉 &&王阿成  孟庆华  李汉平  何凯旋  王洪彬  杨庆旺  齐燕滨
常 聪&& 唐 飚  方艺程  刘学颜  金海林
齐齐哈尔(9)
陈玉谦  王润成  李风清   曲晓平  王长军  王新弟  王淑琴  齐振铎
牡丹江(6人)
刘柏生  徐贵礼  葛均义  肖广森   程 琳  代英夫
佳木斯(3人)
全勇先  张铁成  刘 兢
大庆(11人)
杨利民  周树山  王立纯  庞壮国  张爱华  王鸿达 李长春  董 谦
余兆荣  潘永翔  苗向阳
鸡西(3人)
王晓廉  龙秀梅 &&
伊春(4人)
董玉振  姜孟之  曾宪富  阎泰友
七台河(2人)
冯永库  郎纯惠
绥化(3人)
张爱玲  邢海珍  陈力娇
黑河(1人)
农垦(8人)
丁继松  郑加真  窦桂萱  韩乃寅  张玉林  赵国春  宋晓玲  郭 力
部队(3人)
徐 岩  林柏松  杜守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来源:东北作家网& 本站浏览:<span class="b l40次              发布时间:[]
&&& 韩乃寅。男,(1947--),作家,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驻地作家。山东省章丘人,1968年从鸡西市下乡到山河农场,1982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鸡西市文联编辑,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兼机关工委书记,鸡西市鸡冠区区委书记,虎林市委书记。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远离太阳的地方》(分为《天荒》、《苦雪》、《泪祭》三部)、《城府》、《燃烧》、《岁月》以及《韩乃寅小说集》共7部,由《天荒》、《苦雪》、《泪祭》、《燃烧》、《迎风》、《高天厚土》、《回声》组成;儿童长篇《密林虎啸》、《血溅蟒猊峰》,儿童小说集《回声》;影视作品《爱在冰雪纷飞时》、《高天厚土》,其中后者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重要优秀影片之一。曾获东北地区首届文学大奖一等奖、第五届和第六届丁玲文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他被收入《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黑龙江文学通史》等。
-----------------------------------------------------
红色作家韩乃寅的“文学密码”
&&& 不知从何时开始,书海泛舟泛起了“密码”的流行色。《达芬奇密码》、《莎士比亚密码》变成了人们关注和迷恋的焦点。我就是其中之一者,深知密码之妙。于是当深深地走入韩乃寅文学现象的思考和理性分析时,自然联想到他也是很值得解析的“密码”,解读的“风景”。随着电影《高天厚土》、电视剧《破天荒》、《龙抬头》、《特别的爱》、《民以食为天》等韩乃寅的影视作品,如泉水般流到人们面前的时候,众多人的目光开始追寻这位官人作家的文学创作之路,众多的学者也开始思考韩乃寅文学和影视现象的底色、品格、流向、甚至源泉和动力。或许是由于本人与韩乃寅近距离的优势,或许是因为我对北大荒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些年来一直带着一种不解之中的理解,不思之中的有思早早地走进了这个行列。于是对韩乃寅“情系黑土地、笔耕北大荒”的作品风貌,对韩乃寅“弘扬民族魂、聚焦老百姓”的影视品格,对韩乃寅“拾来真善美、呕心化甘霖”的文学情怀,以及许多人难能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生命天空不仅耳濡目染甚至心心相印。谈起他的文学步履和影视足迹似乎让我有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自豪感,也让我想起了美国享有文艺复兴领袖之誉的爱默生的“桑叶”,上帝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桑叶”,有的用来养蚕,有的任其腐朽,为什么韩乃寅却让他变成了云霞般生命的织锦?
不是凯撒也要造自己的“罗马”
&&& “灿烂的智慧之花永远不开在天赋繁荣的国土”当我读着直至稍微读懂点《荷马史诗》的时候,对这句话才认为是对的。韩乃寅出生在山东一个盛产大葱的章丘,我不知道章丘与孔丘有多远的距离。七岁时他就跟着父亲来到了北大荒并在北大荒扎下了生命的根。我曾随同韩乃寅去过他的家乡,看到如今仍然不很富裕的现状不能不让我想象童年时期韩乃寅的境况。来到北大荒韩乃寅的父亲落脚在鸡西煤矿当工人,别说在那时就是在现在挖煤工人的生活可想而知。韩乃寅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然而我们从韩乃寅1963年初中时候就在鸡西日报上发表“我的志愿”的文章,又在高中阶段发表“红色接力棒”的作品等记载中不难看出这个农民的子孙、矿工的儿子从小就将文学作为改变命运的武器去擦亮。正当他满怀理想憧憬,潜心并苦恋上文学之路准备考大学深造之时,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只有跟着上山下乡的潮流流放到“山河农场”,在知青的岁月里,韩乃寅当作家的信念之火并没有熄灭而是越烧越旺。他曾听一个作家讲过前苏联的不少作家都是记者出身,于是写新闻便成为他追求作家梦想的基石。他开始日以继夜的观察生活、捕捉亮点、草成新闻,不到十年时间竟在各类新闻报刊发表新闻稿件八百余篇,并登上《黑河日报》头版头条,《黑龙江日报》头版头条,直至《人民日报》头版。这朵朵光环告诉我们:对一个在混乱年代长大的小知青,能够躲开与世无争的打打杀杀,却一头扎进文学的海底练就他游泳的本领,更在练就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同时积累下宝贵的文学资源仓粮是何等的不容易。这怕是他后来的大部头作品《远离太阳的地方》三部曲的根基。&&& 1977年韩乃寅考入了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有心栽花的生活积累变成诚心插柳的文学修养更加重了他当作家的冲动。他一面博览群书,一面伏案写作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起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二的时候便由“少儿出版社”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断了线的风筝》、《箭娃》两部作品。同时也被黑龙江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成为学院内第一个有作家身分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十分满足地被分配到鸡西市文联工作。作家的向往和负责作家的工作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两年时间一口气写出了两部长篇、五部中篇的儿童文学作品,真可谓一发而不可收,与此同时他也走上了更高程度的文学舞台,听到了老作家丁玲的教诲,参加过文化部举办的讲习班。这时的韩乃寅已经成为那个地区小有名气的儿童文学“快枪手”。&&& 《荷马史诗》中有一句并不出名的诗句“记住!曙光在前,你即将脱离苦海”。这句话用在韩乃寅身上我看对他走上官人作家的延伸之路是最好的注脚。1985年不知鸡西市委哪位领导深知文人对推动政治的特殊作用而且慧眼识金选中了韩乃寅。从那时开始他就走进了官场。先后担任市委秘书、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兼机关工委书记。而后又任鸡西鸡冠区委书记,虎林县委书记,直至目前的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官在一步一步地提升,书也在一部一部的出版。文学创作非但没有停止,而且更加执着,更加扎实,更加卓有成效。从《远离太阳的地方》三部曲的《天荒》、《苦雪》、《泪迹》到《岁月》二重奏的《燃烧》、《迎风》;直至后来的《城府》、《龙抬头》、《白桦泪》和现在的《民以食为天》。韩乃寅这一个又一个闪光的“文学密码”使他名副其实的成为一个国内享有盛名的官人作家。其实历史上官人作家不乏其人,而且有的是巨匠有的是泰斗。因为那个时代有文化才能当官,当官必须有文化,“状元”是考上去的。现在就不尽然了,诺大一个中华大地又当官又是作家者不过凤毛麟角。这怕是韩乃寅的“文学密码”的第一个符号――官人作家。这个符号中深藏着韩乃寅“不是凯撒也要造自己罗马”的生命求索和文学追求,这个愿望他实现了。&&& 韩乃寅的官人作家之路,让我联想起北宋著名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我还想到北宋文豪范仲淹他那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岳阳楼记》,历史上这些著名的官人作家不都是在属于自己的领土和天空中走出了“春夜听风摇树动”、“夏夜听雨浪打蕉”、“秋夜听蝉哀杨柳”、“冬夜听雪洗黄昏”的人生境界吗?韩乃寅也是一样。
水流去的地方一定有水流出
&&&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细细的梳理韩乃寅的生命流程和创作足迹,不难发现他的每一部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生活的土壤和生命的底色。在少年时期璀璨如珍珠、绚丽如玛瑙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黑土地泥土的芳香与质朴无暇的童心相碰撞映照出他童年的影像。韩乃寅自己称之为“青春的零星浪花”;而真正成为他文学成熟标志的反映知青生活的三部曲《远离太阳的地方》。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六万字,历时四年多业余时间,成为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知青生活的巨著。这又是他知青生涯历史记忆的本真,是他亲身经历的知青运动存在的本源和他忏悔情结的表白,更是他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北大荒土地上的情感寄托。这一大荒作证的知青历史悲凉让韩乃寅的生命反思沉甸甸。当他的官场足迹走进一个边远县城的时候,接下来产生的便是小说《城府》。,这部小说无疑透露着官场争斗的影子,无疑透视着韩乃寅大刀阔斧地手术“党群党民关系对峙的恶瘤”;无疑激荡着他塑造共产党人“孺子牛形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说他是虎林生活的写照绝不为过,说他是“三个代表”的读本也不为过。或许是命运的有意安排,韩乃寅走上了黑龙江农垦的领导岗位,这个曾经安放过众多的作家艺术家心灵的文学艺术摇篮。当韩乃寅拿起“接力棒”的时候我想他并不轻松。&&& 回溯北大荒文化的发展脉络,人们时时为北大荒军旅文化的繁荣所震撼。是他们从边塞绝域的自然风光与艰苦卓绝的拓荒实践中开拓出北大荒的文化新天地。在这块土地上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国家著名作家、剧作家丁玲、艾青、郭小川、聂绀弩、吴祖光……是他们笔耕着世间沧桑和文学艺术的荒凉,是他们让北大荒有了自己的报纸、广播、画报社、摄影社、电影队、文艺社、文工团、戏剧团……是他们给北大荒留下了《红灯记》、《老兵新传》、《北大荒人》等传世之作,并让“春归雁”的北大荒舞蹈飞进了中南海。让北大荒的油画、版画以其高远深沉、浓重热烈、雄阔无羁的风貌,开创中国画坛一代雄风,卓立艺林,独树一帜,两度走进中国美术馆的艺术殿堂。&&& 翻开北大荒的文化史页,我们也同样为知青文化为北大荒文化带来令人瞩目的量的积累和质的突变而惊叹。一批杰出人物在北大荒这块土地上脱颖而出,著名画家沈家尉、李斌;作家梁晓声、张抗抗、陆星儿、贾宏图等;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姜昆、赵炎;摄影家黄宗江、马毅行;棋圣聂卫平……,知青文化的成果是巨大的,许多人的成就已经成为国内上乘并声名海外。知青文化虽然掺有“文革”的余音,伴有“亚文化”的俗调,带有“反思”的伤痕,但却终究由于它的繁荣和推动实现了北大荒文化从理想到现实,乃至批判现实主义的艰难而伟大的历史性转变。当北大荒远离军旅文化的辉煌和知青文化光芒的时候,一个历史的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当代北大荒人的身上,人们期待着北大荒第三次文化繁荣早早到来。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我们没有刻意去解析韩乃寅从小说《燃烧》到电视剧《破天荒》创作内心的包容,但仅从这两个响亮的名字上,似乎可以看出韩乃寅内心深处的激情,更透视出这位目前既是北大荒文化领导者,又是领军人的官人作家对迎接北大荒文化第三次繁荣那焦灼的目光和心底的渴望。现在看他的这个心愿也实现了。&&& 近些年来,他潜心挖掘北大荒从创业到创新的生活资源,完成了北大荒岁月的重现。从小说《燃烧》到《迎风》直至《龙抬头》分明是北大荒六十年从红色苍茫中走出,向金光大道中走去的坚实脚步。诚如号称东方地平线上文明之光的北大荒博物馆一样,韩乃寅这厚厚的书卷也成为北大荒精神的化身。韩乃寅用生命之笔写出了北大荒的史诗,他的生命之水流到哪里就会流出文学的甘泉。我想这怕是韩乃寅文学创作的又一个“密码”。
生命的天空与使命的领土
&&& 莎士比亚曾经这样概括自己全部艺术的本质:“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出不同的辞章,三体合一产生瑰丽的形象”。通览韩乃寅的文学作品,人们不难发现他的所有创作无不遵循一个方向――“拾来真善美,凝聚民族魂”。韩乃寅将他生命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官人作家特有的使命的领土。他的作品中处处跳荡着英雄故事、生命激情、家园意识、奋斗精神、信念火种、心灵求索、人性光彩。《远离太阳的地方》让我们看到了最诚实、最本色的知青历史,忏悔意识和“救赎”题旨。体现了北大荒知青一代反思反省“血色浪漫”的深沉之美和对这块土地的不舍之情。《岁月》更让人感受到“但见悲凉气,不觉人生寒”的北大荒三代人“非英雄的英雄身影”和共和国“脊梁骨”精神的弘扬。《龙抬头》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爱在枝头,笑在风雨”的北大荒第三代人的精神风貌,更有“策马为我江山秀,天涯路上走风流”的坚定脚步。《高天厚土》让我们看到了“脚踏一方土,肩挑一副担”的优秀共产党人“总把天地装心头”的“三个代表”形象。《特别的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老妈妈扶苏一个死去心灵的老知青长达二十八年的风雨历程。在乡间的小道上吹来了一缕和谐的春风。而《民以食为天》更以大题材的历史深度,去呐喊“粮食生命和粮食使命”的民族清醒……韩乃寅的系列作品处处给人打下强烈的“三贴近”的烙印,处处给人留下“民族魂”的感染,处处让人感受“主旋律”的神采。&&& 撩起新时期文学乃至影视的层层面纱我们不难发现:漠视、否定、甚至抨击“英雄情结”似乎成了当今的一种时尚,由“非英雄”到“反英雄”直至“无英雄”几乎划出一道迷离的怪圈。然而,历史和现实都会证明这种否定传统带来的快意只能是短暂与空虚甚至是肤浅和浮躁的一瞬。当以往人们信奉并崇尚的英雄、道德、价值、伦理、规则等纷纷变得模糊时,当现实中激情破碎、岁月空心、意志迷失使人纷扰不宁、惶惶不安时;当逃避现实、躲避崇高、亵渎神圣、玩弄低俗开始弥漫时,上帝死了英雄没了,剩下普通的芸芸众生,他们的精神支柱和信念依托在哪里,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灵净化、心境升华何以实现。请听韩乃寅从天空中飞来的心声:“当飞机飞上万米高空,在蓝天白云中平稳飞行的时候,我放下小桌板开始了小说《燃烧》框架的构思,立时脑海里浮现出郭沫若“向地球开战”的壮丽诗篇。浮现出十万转业官兵在北大荒这块地球上奋斗耕耘的身影。北大荒那五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我的心里变小了而北大荒老军垦一代人却变大了。在这一大一小的感觉变换中,多年的生活积累一下子涌向笔尖如流水般流了起来。六万多字的详细提纲,写起来竟那么信手如意。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篇长篇小说的提纲竟完成的这么顺利。我心想这回可以捧着一颗热爱北大荒的赤子之心把它献给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三代英雄的人们了”。这是韩乃寅随农业部去美国考察在飞机上的灵感记录,也是他心灵的表白。而这“记忆犹新的微妙激情”不正是他重塑北大荒人“民族魂精神”的焕发吗?不正是他生命天空与使命领土的“文学密码”解读吗?&&& 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高占祥这样评价韩乃寅和作品《燃烧》:“纵观今日文坛,“浮躁”与“肤浅”乃是两大弊端,它影响着优秀文学作品的问世。此现象何以出现?其主要原因恐怕是在于缺乏深厚的生活底蕴和耐得寂寞、潜心创作的精神。令人欣喜的是,生活在北大荒的作家韩乃寅不袭俗套,用激情和心血向人们捧出一部沉甸甸的力作《燃烧》。读过《燃烧》,我的心也随着《燃烧》而燃烧起来。作品不仅叫人重新认识了既荒蛮又神奇的北大荒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也让人敬慕和敬佩北大荒开发建设中三代人博大胸怀的昂扬壮美。更让人感觉和感受了“北大荒精神”博大能量的浓厚永恒。透过作品中展现的那些鲜为人知而又真真切切的北大荒开发史。沿着作品向我们展开的北大荒四十年艰辛的创业足迹。我们仿佛走进了电击雷震、悠忽晦明的历史岁月。作者通过长篇小说《燃烧》也“燃烧”了自己,燃起他解析历史、执著现实、憧憬未来的立场和情怀;燃起他清醒透彻的理性批判精神。我以为《燃烧》不仅燃烧起一种进取向上的文化价值,也燃烧起了努力提升民众向心力、凝聚力、集合力的厚重追求”。高占祥的话让我想起了鲁迅,人们给了他一个崇高的称呼――“民族魂”。歌德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伟大的戏剧体诗人如果同时具有创造才能和内在的强烈和高尚的思想情感并把它渗透到他全部的作品里,就可以使他的剧本崇高所表现的灵魂变成民族的灵魂”。当我感悟鲁迅做人,体悟歌德话外之音的时候,似乎更清醒地理解了韩乃寅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品格――他是在官人作家的生命天空中,占领了使命的领土,去耕耘一个“民族魂”。这怕是他文学密码中最具光彩的一页。
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 韩乃寅的文学作品摆在我的书架上,数了数有十多部之多。分别是儿童文学专辑《回声》、《远离太阳的地方》三部曲;《天荒》、《苦雪》、《泪祭》和英文版《远离太阳的地方》上下集;《城府》和电影文学剧本《高天厚土》;《岁月》二重奏,《燃烧》、《迎风》和电视剧本《破天荒》、《龙抬头》;短篇小说《白桦泪》,电视剧本《民以食为天》......我之所以把它细细的数下来,是想让人们浏览一道韩乃寅的文学风景线。这道风景线凝聚着作者大半生的心血和智慧。飘荡着作者不知多少个夜色和黎明。一个人穷其一生的岁月,又能有多少亲历的生活。所以还是爱默生说的好:“每一部书都是一部引文”。从历史、从生活、从伟人那里;从体悟、从感动、从觉醒之中引来以供生命苦旅饮用。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这道风景线中竟飞出了影视剧本的“萤火虫”。这些“萤火虫”身上存储着太阳的光芒,在茫茫夜色中飞着舞着象一盏盏夜明灯。我不知道世界上左右手都会写字的人有几多。我更不知道手脚能写字的人有几个。可韩乃寅就能!这或许是他的一个特异功能。可他既是官人又是作家,既是小说家又是剧作家,这种双重轨迹不也是个特殊“密码”吗?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文学艺术之间的融通性。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矛盾既是小说家又是散文家,而韩乃寅竟是一个将文学影视有机一体而且卓有成效的官人作家、业余作家,就不能不令人感到神奇。从《远离太阳的地方》改编成电视剧《爱在冰雪纷飞时》开始,他就参与编剧。而后的电影《高天厚土》就开始剧本主笔。电视剧《破天荒》他就冲到了一线。到电视剧《龙抬头》和《民以食为天》就开始了“单枪匹马”。甚至后来的几部作品是在完成电视剧本,进行拍摄后改编成小说的。这不能不说是韩乃寅文学的又一个“密码”――文学影视双栖。近几年来,人们惊奇地从韩乃寅一系列影视作品中看到了他的成熟,也看到了他的高产和丰收。今年一年他竟完成了《特别的爱》(已拍摄完成)、《民以食为天》(正在筹备拍摄)两部电视剧本的创作,总计五十集之多。不熟悉他的人甚至把他作为专业编剧去评价。我想就是专业编剧又有几多能达到如此之速度和水准呢?而且弹无虚发,落地有声。&&& 当二十六集电视剧《破天荒》在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档热播后,社会反响强烈,纷纷反映这部电视剧以独特的视角,将北大荒这块土地,将北大荒的创业史和北大荒精神推向全国亿万人的心底。2005年4月17日由国家农业部农垦局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农垦总局联合举办。由中国电视家协会承办的电视剧《破天荒》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举行。李准、杨伟光、仲呈祥等影视领导和众多影视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说:“《破天荒》是历史崇高的再现,是现实理想的呼唤,北大荒见证英雄,北大荒人是共和国骄傲的人”。原文艺报主编郑伯农说:“《破天荒》仅用二十六集的篇幅就写出了一部北大荒的创业史歌很不简单。剧中的故事演绎得真实可信,真情感人。从历史到现实,有朝霞有晚霞,成为共和国五十年的历史缩影。写出了共和国的脊梁骨,现在的影视阴柔笑闹之气盛行,可阳刚精神太少。《破天荒》不仅给人以震撼也给脊梁骨不够硬的影视圈补补钙。”求是杂志社主编刘润之说:“在我对电视剧《破天荒》的感受和感动之中,偶然得知该剧的编剧竟然是一个在职的领导干部并且写出了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据我所知领导干部业余时间写作是当前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罕见”。专家学者的评论语重心长。话语简短但深刻。分明说透了,说穿了韩乃寅文学风景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一道别样风景。许多人为这道风景而惊奇。我却为之惊喜,因为我对韩乃寅文学“密码”的认识就是从影视合作中开始的。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专家评审组,审查观看电视剧《龙抬头》后。专家们心情很激动地说:“很长时间没有看过这样的片子了,令人振奋。这部片子直面我国农业现代化火热生活,处处洋溢大农业“龙头”崛起的民族精神。不仅让人闻到了泥土的芳香,更让人感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新兴农民的精神风采。全剧以小博大、以意传神、平中见奇、淡中藏美很感真实可信。剧中的故事,不是搞笑搞闹的人间喜剧,而是有喜有悲的人间真情。《龙抬头》是一份给中国农民以希望的精神大餐”。据悉,《龙抬头》以列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展播片,即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播出。听到这令人惊喜的消息,联想到中宣部关于改变目前影视平台低俗化、庸俗化倾向的指示精神,我不仅为韩乃寅又一部作品面世而高兴,更为他再一次在文学影视的天空,坚守他“拾来真善美,呕心化甘霖”,“弘扬民族魂,聚焦老百姓”的成功去鼓掌。这沉甸甸的播种换来沉甸甸的收成有力的证明:“红色作家”的衣袍披在他的身上当之无愧!&&& 世界上本没有时间,可人类却把他编织成岁月。在岁月的河床上有的人默默无闻,有的人一无所获地走完了一生。而韩乃寅却在生命的长河中,在官人作家的苦旅中,走出了活力,走出了精彩,走出了一道令人百思不解却又感动无穷的“红色作家风景线”。
&&&&&&&&&&
东北作家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投稿信箱(Email:)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主编信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大小说结局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