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哪个地方的挖鱼塘需要什么手续边挖到能治病的药

鱼药店买药给鱼治病 投药后鱼塘大面积死鱼[图]
<FONT face=楷体_GB日,望城含浦镇玉江村,死鱼堆放在鱼塘边。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陈斌)
  红网长沙5月24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陈斌)长沙含浦镇玉江村的胡石罗经营了两个鱼塘,去年开始养殖,还没开始卖鱼,最近一次投药后,鱼塘出现了大面积死鱼。    因为鱼塘里的鱼生病了,5月21日,胡石罗前往望城区雷锋镇一家鱼药店买药,下午2点多就配好了药,回去后他便将药投放到了鱼塘里。    5月22日,胡石罗到鱼塘一看便傻了眼:鱼塘表面一片白,死了很多鱼。卖鱼药的黄老板来鱼塘清点了一下,大概死了草鱼60条,鲢鱼20-30条,鱼苗200多条。    今日(5月24日),鱼塘周围堆着三四垛死鱼,散发出一股腥臭味,胡石罗痛心地说:“为了养鱼致富,去年12月才找人挖下的鱼塘,结果投了药,前天死了一批鱼,昨天(23日)又陆续死了一些鱼。”    鱼药店的黄老板表示,应该是投药的时候没配好,胡石罗已经打算将死鱼送往相关机构化验。
( 10:11:27) ( 10:51:33) ( 16:14:07) ( 9:03:06) ( 15:46:00) ( 14:16:41) ( 14:01:53) ( 10:45:36)广东中山一鱼塘死鱼上万斤 疑是广珠西线施工惹祸
查看: 327|
摘要: 国水产频道据南方都市报消息,从4月30日起,广东中山南区北台村卫康渔场的草鱼、大头鱼开始大批死亡,南都记者昨日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已有上万斤死鱼……
已经可以出产的鱼发生死亡,工人在清理死鱼。
鱼塘死亡的鱼超过万斤,工人在清理死鱼。
鱼塘死亡的鱼超过万斤,死鱼堆在木船上。
死鱼堆在木船上。
鱼塘水质浑浊,上游为公路的施工地。
  中国水产频道据南方都市报消息,从4月30日起,广东中山南区北台村卫康渔场的草鱼、大头鱼开始大批死亡,南都记者昨日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已有上万斤死鱼,而且死鱼数量仍在增加。养鱼户将矛头指向在鱼塘边建设的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称暴雨冲刷路基,大量黄泥水流入鱼塘,污染导致鱼死。而施工方项目部工作人员称,黄泥水确实有流入鱼塘,但他否认鱼是因此而死。目前,南区相关部门已经介入。
  据了解,早在2010年,施工方已意识到污染的可能性,拟定了鱼塘保护方案,但没有落实,后来施工方也曾因污染鱼塘造成损失而向养鱼户赔偿过。
  现场:死鱼捞不尽苍蝇围成群
  昨天中午,在养鱼户钟先生的带领下,南都记者来到南区北台芬花水村的一处偏僻的山坳,钟先生的卫康渔场就在这里。烈日当空,还未走近鱼塘,就闻见一股死鱼的恶臭味。靠近一看,成堆的死鱼在鱼塘边上腐烂,上面苍蝇成群飞舞,这些死鱼都以草鱼、大头鱼为主,个头都不小。还有些死鱼来不及搬上岸,就扔在小舟上,养鱼的工人就划着小舟往鱼塘中间驶去,不停地捞死鱼。
  “鱼大都是晚上死的,我们早上八点一上班,就要不停地捞死鱼。四五个人都不够,还请了一个临时工。”一名陈姓工人对记者说,如果不赶紧捞起来,鱼尸体就会腐败,可能会害死池塘里所有的鱼。
  捞死鱼对工人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不但要忍受恶臭,还要小心围着死鱼打转的苍蝇。“这些苍蝇特别狠,会咬人的。”工人们告诉记者,打捞上来后,他们还要将死鱼运到附近的荒山上进行掩埋,防止传染。
  中午时分,记者朝鱼塘望去,水面上浮起了众多白肚皮,一些鱼儿在做最后的挣扎,有些已经没了动静。水下一些草鱼有气无力地游动着,背部有几个明显的伤口,已经开始溃烂。“也许过不了今晚。”养鱼工人神色黯然。
  损失:一日死亡千斤 一户损失20万
  “4月20日开始就大规模死鱼了,当时一天死几百斤,但到了4月30日,一天开始死上千斤!”鱼塘老板钟先生痛心不已。发现有死鱼后,他赶紧往鱼塘里下药,以前都是一下就灵,死鱼就止住了,但这次的情况却是完全止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鱼儿成批地死去。
  南区农办工作人员应邀过来察看情况,秤验死鱼:“5月2日,1921斤;5月3日,2415斤;5月4日,2726斤;5月5日,3287斤。”工作人员记录说。
  这还不是全部的数字,钟先生说,有些鱼捞上来还是活的,装车运往广州的餐馆,但在餐馆过了一夜又死了大半。就在记者采访时,两家广州餐馆的负责人还打来电话问责,钟先生连声致歉。“从4月30日到现在,至少死了一万多斤鱼,直接损失就是20万元,还不算我对餐馆违约的那些间接经济损失。”钟先生对记者说。
  养鱼户:高速公路施工造成污染
  为什么会这样大规模死鱼?养鱼户把矛头对准了鱼塘旁还在建设的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称是因公路施工污染所致。“我2003年到这里来养鱼,还没有出现过这样多的死鱼。”钟先生说,因为大雨冲刷公路施工的路基,形成大量的黄泥水流入鱼塘,造成了严重污染。“4月28日下了一次大雨,流入好多黄泥水,所以从30日开始,鱼塘里的鱼每天几千斤地死。”
  鱼鳃里积攒了泥沙
  养鱼工人随手掰开一条濒死的草鱼的腮,原本鲜红的鱼鳃已经发黄,缝隙间积攒着泥沙。“鳃都成这样了,鱼怎么呼吸?”工人告诉记者,他们试过将这些鱼换到清水池塘里,但已被污染了的鱼仍陆续死亡。
  钟先生表示,发生死鱼的都是被黄泥水污染的4个大池塘,共40亩左右;位于另一侧山坳,与公路施工不相邻的3个小鱼塘则没有出现大规模死鱼的现象。
  南都记者看到,钟先生的卫康渔场共有7个鱼塘,4个大鱼塘位于同一个山坳,呈阶梯状相连通,最上面就是正在修建的广珠西线延长线。临近的隧道已经完工,但道路还在建路基,没有压实,路基下面就是1号鱼塘。昨日可以很清楚看见,路基的一些黄泥、石块滑入1号鱼塘,整个鱼塘浑浊异常,变成了一塘黄水。黄水又沿着塘口流出,次第流入下面的2、3、4号鱼塘。这四个大鱼塘的水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泥黄色,而位于另一个山坳的三个小鱼塘的水则是正常的青绿色,对比非常明显。大鱼塘四周漂浮着死鱼,小鱼塘里鱼儿游得很欢快。
  公路动工前曾做保护方案
  钟先生说,2003年他通过朋友介绍,租用了芬花水村这块非常偏僻的地,开挖成鱼塘,租期十年,当时看中的是鱼塘近山,有清澈的山泉水流下来。2010年,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兴建经过这里,征用了钟先生最里面的一个鱼塘,填平作为路基,但没有征用相邻的鱼塘。南都记者了解到,钟先生鱼塘附近并没有其他养鱼户。
  动工之前,双方都预料到施工可能会污染鱼塘,为此,施工方与钟先生在2010年5月签订了一份施工协议。施工方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中山沙溪至月环段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向钟先生缴纳了5万元保证金,承诺不让车辆油污流入鱼塘,并在鱼塘上方建设一个拦砂坝和污水处理池,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有泥沙流入鱼塘。
  施工方甚至还做了《北台隧道口鱼塘保护方案》上报。在这份盖有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名的方案中,他们明显意识到施工可能污染鱼塘:“北台隧道进口与鱼塘距离约50米,非常靠近;路基、涵洞、隧道施工都可能影响到鱼塘的养殖,稍有不慎就可能有污水流入。”因此,施工方提出了一个详细的保护方案,工程造价约30万元。
  此前曾有过油污造成死鱼
  “这个方案根本没有落实,没看见他们有动作。”钟先生说,因为没有保护措施,公路施工已经多次导致死鱼。“去年12月,水泥水流入鱼塘,导致PH值达到12 .36,碱性严重超标,鱼死了1万多斤。今年3月,隧道完工拆卸设备,油污大量流下来,1号池塘里全部都是油。”钟先生向记者出示了油污照片。
  今天3月,在南区办事处、市拆迁办多个部门的协调下,钟先生和施工方达成协议,施工方赔偿9 .5万元作为受损死鱼款。不过,事情远远没有结束,钟先生的10年租约还未到期,死鱼一波又一波袭来。“我想搬到其他地方去,但在中山一时间哪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呢?”钟先生十分苦闷。
  施工方:“很难说死鱼是我们的责任”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联系施工方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中山沙溪至月环段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经理,经理让记者联系办公室。记者来到项目部,一位负责人称,他们已经派人去现场看过,很难说死鱼是他们的责任:“我们那里最近都没有施工,下雨山水流进鱼塘,关我们什么事呢?”负责人称,他们已经按程序在办理此事。
  为什么当初没有实施已制定的保护方案?这名负责人称自己不知情,随后离开。项目部一名工作人员称,黄泥水确实有流入鱼塘,但鱼是否因此而死?工作人员持否定态度;“我们昨天去,看见那边鱼塘也一样死鱼了。”不过,钟先生对记者说,这是因为他将大塘的鱼转移到了小塘,已经被污染的鱼虽然转移到清水,依然有部分死亡。
  南区:感觉污染致死的可能性较高
  南区城建办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接到钟先生反映后,他们已经派人去现场查看,感觉污染致死的可能性比较高。“鱼死了很多,情况确实很严重!”负责人说,他们也通知了施工方过来,组织双方协商。不过,城建办方面表示存在一定难处:“他们是省里面的单位,我们也不能太硬。”负责人说,去年发生污染事件后,也想过请环保部门来处罚,但最后还是以民事调解告终。
  专业户:黄泥水导致酸性偏高
  黄先生在东升养鱼多年,平时也经常给人看鱼病,是名兼职“兽医”。卫康渔场大规模死鱼后,他也过去看过。“死了这么多,我都不敢怎么下药。”黄先生说,凭个人经验,应该是黄泥水大量流入水塘,导致池塘水酸性过高,造成鱼儿患缺氧症而死,即便有增氧机也没用。
  卫康鱼塘老板钟先生说,他已邀请渔业部门本周一派人过来检测,希望政府部门能给出正式结论。
  记者 王文杰 记者 肖成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Top10
一月新闻点击排行Top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挖鱼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