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青岛二月二农场龙抬头,谁能讲一个关与龙抬头的故事?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故事
❈骆驼草&小晓风❈
【编辑整理】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故事一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故事二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王心里愁。”在这泥土气息浓郁的童谣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龙王想,要是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颗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龙母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厌倦了,渴望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幸福。龙母知道女儿的心,她劝公主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要到人间去呢?”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我一定要到人间去,寻找真正有乐趣的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龙宫,还送给她一个锦囊。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了一座大山下,公主四下里望了望,只见远近土地都干裂着嘴巴,庄稼都低垂着头,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不远处,一个青年在田里吃力地劳动,公主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你种地会有收获吗?”农夫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龙女很同情他,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了绿色。农夫一看赶忙向她行了个礼,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仙姑救一救穷困的百姓。”龙女非常感动,她想,他真是个好人,一心想着别人。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她从锦囊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下了下来。雨过天晴,山青了,庄稼绿了,人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小伙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谢,公主脸上飞起了红云,说:“不用谢我,只求我俩百年合好。”小伙子听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领回家。
  再说公主离开龙宫出走的事被龙王知道后,龙王非常恼怒,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故事三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
&二月二龙抬头“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中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故事四
  武则天称帝之后,大唐天下一夕姓武。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称周武皇帝。这在中国封建史上是一次革命,妇女从“三从四德”的闰闱中走上至高无上的宝座,对封建传统无疑是一个震撼。传说中讲,武则天做天子,惹怒了玉皇大帝(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男人篡位合乎天理,女人却不行,连天帝也怒了。这实在可以看出男尊女卑是如何根深蒂固)。玉皇传命太白金星,叫他通知四海龙王,三年不得降雨人间,以示对武后的惩罚(群主和神祗们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总是将无辜的百姓作为无谓的牺牲品。三年无雨,谁苦?百姓苦!能叫武后饿肚子吗?能叫权臣富豪饿肚子吗?)四海龙王按照玉帝的命令,不但庄稼保不主,老百姓吃水都有困难了。司管天河的玉龙见生灵涂炭,万民悲怆,动了恻隐之心,不顾玉帝的命令,决心拯救人间大众,在天河里喝足了水,布云施雨,普降甘霖。玉龙救了万民,但惹恼了玉帝。玉帝对龙说,待至金黄色豆开花,方放他出去。
  天下百姓,感激玉龙拯救之恩,决心想法子救出玉龙,便约好天下各处人家,都在二月初二这天爆炒金黄的包谷米子。玉龙见此情景,灵机一动,向天呼叫太白金黄色星,说:“金豆开花了,放我的时候到了,你还敢违抗玉帝圣旨不成了”太白金黄色阁下向人间一看,果然遍地金豆开花,于是信以为真。便放玉龙。此后,为了纪念敢干违抗天旨普救万民的玉龙,每逢二月二,人们就爆炒金豆。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故事五
  我国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说是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又是春季脱下冬装换季的当口,中国各地有许多讲究,如剃头、接女儿,啃猪头,也有的地方炒豆子之类,吃的东西也很多,各地不同罢了,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我们这里还有说法,二月二炝蜣蜒(蜈蚣);二月二吃饺子,媳妇生个胖小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安阳市钢三路小学班
圈子点击50次 | 博客点击1029次 | 评论91次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
发表时间: 15:05:14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原来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我国民间有剃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而吃饺子则叫“吃龙耳”。 &&&&& &原来如此,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关于二月二,还有个传说呢!&很久以前,陕西关中大旱,连年无雨。在临潼骊山之东的马额塬上有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小伙子叫水生。他见天旱,便设法四处找水。一天,他在百里外的塬头村,听一位老伯讲了这样的话:“关中天旱之事,玉帝早就知晓。曾命东海龙王的孙子前去播雨。可这小龙到了关中却一头窜到龙河里,把播雨大事给忘了。”水生问:“如何制服它呢?”老伯说:“必须弄到一根降龙木才行。”水生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降龙木,制服了小龙。只见小龙抬头腾空而起,直冲九霄,霎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可是,为什么在二月二要剃头呢?我想,不单单是为了吉利,总有个说头吧!一查果然有呢!&二月二剃头是许多地方的习俗,谓之“剃龙头”,一直到今天,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还是人满为患。之所以选择二月二日剃头,一方面是因为俗信“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头发已经变长;另一方面是取龙抬头之吉意,祝愿儿童长大以后有出息。 旧时民间有一种说法:人们要赶在年三十以前把头剃了,是因为正月里不准剃头。为什么呢?据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既然关乎娘家人的性命,则兹事体大,也就马虎不得了。因此,在北京,进了正月,理发馆的生意是很清淡的。大家都期待着“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   其实正月剪头死舅舅是属于误传。不剪头是“思旧”,而不是“死舅”,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   据了解,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到现在。&哦!原来是误传,不管怎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吉利日子。晚上有时间带着孩子理理发。这不又赶上了下起了春雪,为我们干旱的大地上,洒满了甘露,帮助我们的庄稼渡过这干渴难耐的日子,更显出它的神奇。我仿佛看到苍龙的头(即龙的两只角)从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抬起来了,龙脖随之也挺直,“二月二,龙抬头”预示着我们这条龙要腾飞了。&&&小知识:&今年如何欣赏龙抬头? &&&&2月26日这天,如何在夜空欣赏“龙抬头”呢?天文专家介绍说,每年龙抬头的时间是不同的,因为今年春节来得比较早,抬头的时间会比较晚。 天文专家提醒说,当日晚上9时之后,龙的两只犄角首先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浮出。角宿一是明亮的一等星,放射着蓝色光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个小时后,龙的咽喉“亢宿”也升至地平线以上;到了次日日出之前,龙的全身会逐渐显现在南部的天空。&&&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我也是数龙的!还有我爸爸!
12:59:05& [来自:博客]
谢谢您教了我们这么多得知识,您太有心了!!
08:50:00& [来自:博客]
好高的楼,喘着气赞一声:好文!
09:55:26& [来自:博客]
原来还有这么一说法,真是有心的妈妈&!
21:54:44& [来自:博客]
哇,原来有这么多知识,收获很多,谢谢了!
18:16:58& [来自:博客]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真是大有收获!
10:04:28& [来自:博客]
原来是这样的由来啊。我也困惑着呢。
20:05:37& [来自:博客]
儿子很喜欢画龙,见到这条龙,就把它复制过去了,谢谢1
09:22:36& [来自:博客]
你了解的真多,学习了!
21:06:03& [来自:博客]
真不错,令我长知识了,多谢哈
15:32:47& [来自:博客]
好细心的妈妈!呵呵,为了讨个好兆头,让孩子在新的一年鸿运当头,我们也是赶在了二月二理发,天下慈母一条心哪!
10:31:55& [来自:博客]
呵呵~~~又长新知识了。
09:02:55& [来自:博客]
看了你的博文,又长了见识,哈哈。
21:32:30& [来自:博客]
传统也是一种文化。
21:25:36& [来自:博客]
我又多了解了一些风俗知识。
19:06:41& [来自:博客]
原来二月二还有这么多知识,学习了!
15:19:21& [来自:博客]
原来二月二里有这么多知识呀
13:03:05& [来自:博客]
真长知识!呵呵~~~来了就留下小脚印!
21:54:09& [来自:博客]
呵呵,这么多讲究呢,我好象还听说过“五月里剃头妨舅舅”,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小宇妈妈
19:41:36& [来自:博客]
又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谢谢!
18:36:54& [来自:博客]
祝周末愉快!!!
17:19:37& [来自:博客]
呵呵,真是学到不少知识呀!
17:18:32& [来自:博客]
真是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多的说法,大有收获哦。
16:41:46& [来自:博客]
有长知识了。谢谢!
16:29:21& [来自:博客]
学习到了许多东西,谢谢你有心的妈妈
15:55:55& [来自:博客]
哦,原来如此,学习了!你真有心!
15:54:47& [来自:博客]
好有心。我下载你的图片,怎么不动呢?请指点。喆儿妈
15:40:52& [来自:博客]
光顾一下您的文章,原来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您又让我学到了新知。谢谢1
15:35:32& [来自:博客]
长知识了^_^
15:35:23& [来自:博客]
遗憾,没看到龙抬头。幸运,学到了好多新知识。——小孔雀妈妈
15:08:16& [来自:博客]
我长知识了
14:38:17& [来自:博客]
你真有心!
14:27:12& [来自:博客]
哦,二月二有这么多故事啊!
13:49:23& [来自:博客]
谢谢介绍,总能在你家学到东东。
13:23:54& [来自:博客]
昨天妈妈也给我剪头发了,呵呵,图个吉利。
13:19:23& [来自:博客]
又有新收获!
13:11:21& [来自:博客]
在老师的家我又收获了不少,谢谢老师!
12:40:25& [来自:博客]
看了你的介绍,让我又有了新收获,谢谢!
12:17:27& [来自:博客]
真不知道有这么多故事。
11:55:52& [来自:博客]
学习了好多东西呀。子俊真幸福。我们也在享受着你提供的幸福。谢谢!
11:29:53& [来自:博客]
真是有心的家长,让孩子学习一下中国文化,文章写的真及时,有必要!
11:28:09& [来自:博客]
我经过你的解说才明白了“二月二”的各种来历。谢谢了,让我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
10:54:13& [来自:博客]
学习了,谢谢您的分享!
10:51:48& [来自:博客]
10:09:12& [来自:博客]
这么多典故呀!谢谢分享!
10:04:45& [来自:博客]
原来是思旧非死舅啊,又学到了许多二月二的知识!
10:00:02& [来自:博客]
又有收获了!
09:28:59& [来自:博客]
昨天还再和同事嘀咕呢,看了之后恍然大悟~·
09:12:15& [来自:博客]
你真是有心人!学习!
09:08:40& [来自:博客]
09:04:47& [来自:博客]
只知道“二月二”有讲究,还不知道有这么多的典故呢!今天真是又增长了不少知识呢!
09:01:54& [来自:博客]
这么多典故呀!谢谢分享!
08:43:10& [来自:博客]
好丰富的内容
08:35:20& [来自:博客]
看了你的美文,长了见识。学习了。
08:27:29& [来自:博客]
以前只听父母讲过,小孩子正月不理发,要等到二月后,可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从来没查过)听您这么一讲,原来如此,学习了!
08:08:01& [来自:博客]
长见识!!!
22:18:15& [来自:博客]
问候!今天下雪了。想看雪景吗?欢迎光临!
22:12:27& [来自:博客]
二月二还有这么多风俗呀!&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21:47:31& [来自:博客]
呵呵,知道是知道,不过都很肤浅的知道。读后,就了解的更多啦!!谢谢勤快的爱相随!!
21:32:23& [来自:博客]
我只知道今天理发的人特别多,^_^!
21:28:46& [来自:博客]
原来只知道正月不理发,要等到二月二,现在才知道二月二还有这么多风俗和讲究啊,长见识了~~~~~~~谢谢分享!
21:24:35& [来自:博客]
呵呵,你真是一位用心的妈妈!
21:09:42& [来自:博客]
又长见识了。
20:48:49& [来自:博客]
又学习了不少知识,谢谢了!
20:28:30& [来自:博客]
学习了!问候朋友!
20:11:24& [来自:博客]
原来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知识有这么多呀!
20:00:18& [来自:博客]
收获颇丰!
19:57:35& [来自:博客]
看了你的介绍,才知道有这么多说道。
19:46:51& [来自:博客]
二月二,炒焦豆!
19:46:28& [来自:博客]
原来还有这么一说法,新的收获!
19:42:09& [来自:博客]
我又长见识了。分享啦!谢谢你的关注和支持!祝工作愉快!
19:24:27& [来自:博客]
很棒哦!(*^__^*)
19:22:55& [来自:博客]
原来如此,谢谢你这么详细的介绍。
19:21:49& [来自:博客]
早知道有这样的说法,但不知为什么。也曾不顾老人的说法,只管在正月给儿子剪头。原来还有这样的风俗!又学了一个知识。
19:00:17& [来自:博客]
你真是有心的妈妈
18:57:55& [来自:博客]
正月里不能理发,尤其是不到12岁的孩子,这是老人们常说的,今天知道了原因(*^__^*)&嘻嘻……
18:55:59& [来自:博客]
这么多有关“二月二”的知识啊!&今天中午我带小熊也去理发了,等会儿和我家的龙儿一起学习学习哈!
18:48:00& [来自:博客]
你家的龙和知识一级棒,收藏了
18:34:18& [来自:博客]
原来如此,二月二的习俗还真多呀!学习&了!
18:04:43& [来自:博客]
呵呵,这么多知识呀,学习了!
17:15:22& [来自:博客]
子杰子俊妈妈总是那么有心!
17:07:37& [来自:博客]
我也来学习一下!
17:07:14& [来自:博客]
二月二有客观多知识呀,学习了。
17:01:39& [来自:博客]
大有收获!深感我国文化的底蕴太丰富了,学习!
16:55:14& [来自:博客]
有收获!谢谢!
16:49:19& [来自:博客]
今天晚上我也要带儿子去理发了!
16:48:27& [来自:博客]
谢谢您分享了这么多有关“二月二”的知识!
16:45:54& [来自:博客]
学习了~谢谢你~辛苦了~
16:44:07& [来自:博客]
原来有这么多典故呢!学习……
16:43:28& [来自:博客]
噢!原来还有这么一说法,新的收获!谢谢!
16:18:34& [来自:博客]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15:11:57& [来自:博客]
&&&&&&未登录,您可以&&后再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您当前的位置:&>&&>&&>&
【二月二·龙抬头】韩德强“龙抬头”节日主旨演讲:种农田,养丹田,育心田
时间: 07:00:06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我们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朋友来到农场,共度龙抬头这个节日。
一个多月之前,我们在这里度过&感恩天地,文化春节&,现在我们又在这儿相聚,共度&龙抬头&这个节日。为什么要过龙抬头这个节日呢?这个节日确实是我们遗忘已久的节日。
对于&五四青年&,对&龙&是不太理解的,因为龙往往和&专制、独裁&这种东西联系在一起,一定程度上说,龙文化曾经是被扫进了垃圾堆。所以,龙什么的这些东西,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那么为什么我们来到这里,突然想起来要过龙抬头这个节日呢?因为我们逐渐在体会到龙的另外一种含义&&英雄的象征。
今天这个社会,最欠缺的就是这种英雄的精神。三十多年来,毛主席被妖魔化了。毛主席是什么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英雄,毛主席是龙的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最好的体现和象征,他把龙的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他让我们中华巨龙腾飞于东方。所以当我们去缅怀毛主席,要去弘扬毛泽东思想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其实要把龙的精神弘扬起来,才能让毛主席的精神更好地为世人所接受,所理解。
左右两侧墙上,写了龙的精神的一个简单的解释。左侧是我们传统对龙的认识,我们希望这个龙能够行云布雨、普降甘霖、润泽大地,使我们五谷平安、六畜兴旺。那么这种愿望怎么实现?需要有右侧的龙的精神,叫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能屈能伸、乘时而动、朝乾夕惕、飞腾四海。想来想去,毛主席的形象就是这么一条巨龙的形象。他老人家一生,是不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他老人家一生是不是能屈能伸、乘时而动?他老人家一生是不是朝乾夕惕、飞腾四海?所以,我感觉,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哺育了毛泽东这一代伟人,带领中华民族从百年屈辱当中突围出来、腾飞起来。所以把毛主席和龙的精神紧密地联系起来,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就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这也是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的事情,希望我们把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统一起来,不要再对立起来。
和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相对立的是什么?是世俗文化,是吃喝玩乐的文化,今天我们的互联网,我们的报纸、电台、杂志都在传递一种吃喝玩乐的世俗文化。正是在这种世俗文化的熏陶之下,我们变得猥琐,我们变得斤斤计较,我们变得忘了民族大义了,我们变得不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许多人要以自己的黑眼睛、黄皮肤为耻,他们就千方百计想出国,想逃离这片国土。那么,这种世俗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的普通大众,就变得是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忘记了生产,忘记了创造,人就慢慢地不像人了,就变得像虫了,就变得有点像猪了。所以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吃喝玩乐的社会风气呢?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呢?我想,我们要重新重视&龙抬头&这个节日,这是过这个节日我们的一些想法。
那么,我们来到这里,做的事情又是非常小的事情。胸怀龙的精神,做的事情是扛起锄头锄地,弯下腰来种草莓,在果园里剪枝、种果树,这么细小的事情,怎么和宏大的理想、追求,刚健有为的精神结合起来呢?我认为完全可以结合。我们传统文化一直强调,龙的精神是能大能小、能显能隐,大则飞腾于宇宙中间,隐则隐介藏形。大可通天接地,小可以从小事脚踏实地做起。唯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具备龙的精神。同学们来到园区,来种田,要认认真真地去种好农田,就这一点,我们感受到了也是不容易的。
今年春节,到我们农场来采摘草莓的,还真不少,许多是回头客。回头客,为什么来?其实从跟他们的交流当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草莓确实会说话。它比较香甜又比较大,口感确实比较好,可能有一些草莓农种的还不见得那么好,还不如我们第一年来种草莓的大学生种得好。为什么?其实,我们就是怀着龙的精神来种草莓,用心来种草莓,结果种得就比较好。陆陆续续来了几批草莓农,也对我们今年种的草莓赞不绝口,甚至愿意订我们这的草莓苗。当听说我们是第一年种草莓的时候,他们会奇怪怎么会种出这么好的草莓来。我们就告诉他们,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用心二字。
但是现在相当多的农民不太用心种田了,为什么?因为粮价太低,种农田、种庄稼,不如去外面打工挣钱来得快,所以庄稼就随便种,能产多少算多少。不用心种,就出不来好东西,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所以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可能连地都种不好。所以,我们对种好农田充满了信心,因为我们有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有这颗龙心,能种好田。种地方面,我们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想法,现在我们形成了冬天种草莓、春夏季节我们有甜瓜、西瓜,然后到了秋收,我们会有苹果、梨,会有核桃,一年四季,这个果园会丰富多彩,每个时间来都能够有鲜果可以采摘。
去年一年我们养鸡损失惨重,三千只鸡,死了两千八百只,但是今年,我们有信心了,我们今年一定能把鸡养好了。为什么?总结了经验教训,我们知道鸡笼怎么搭建了,我们知道哪些蛋可以孵出好的小鸡来,甚至知道哪些蛋孵出来的是公鸡还是母鸡。我们还知道怎么让母鸡抱窝抱得更好,怎么让母鸡下蛋下到我们指定地点去。这些故事,这些经验,我们去年是一头雾水,啥都不懂,今年慢慢有感觉了,慢慢有积累了,我们的羊,更是要感谢我们在座的熊大哥。带来的85只羊,到园区之后,现在我们有120多只,我们还吃了七八只,昨天还刚刚生下来5只小羊,特别给今天这个龙抬头添彩添喜。马上我们有可能还要养猪,有了养鸡的经验,有了养羊的经验,我们从小规模的养殖实验起,我们相信也能养好猪。
我们这个农场不单是说要做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我们慢慢还在做一种过去不熟悉的东西,就是用微生物发酵。我们要做出我们的酵素,做出我们的酒、我们的醋,甚至我们还准备酿酱油。我们的醋,我们的酵素,品尝过的朋友,觉得我们这个还真是好东西,不比不知道,一比还是吓一跳,我们只要用心这么去做,我们这个产品一定会慢慢有影响。所以,我们能够种好农田,去年还是没把握的,今年确实有了点把握。我们可以把去年的这个积累叫做&潜龙勿用&的时期,那么今年,可以说我们这个农场就要进入&龙抬头&的时期。
种好田是我们的第一步,其实,我们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新的项目,就是我们要开一个疗养院。这个疗养院是干什么的?疗养院是调养身体的,这个方面,涉及到我对医学的许多思考。我首先是对比了中西医,用十多年的时间时时刻刻在去对比中西医,发现中医真是个宝库,真被我们大家所忽略了。此前,有了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西医,现在呢,我首先想到的就变成是中医了。因为我本人受西方教育很深,对中医和鲁迅先生一样,是怀有偏见的。后来我慢慢的发现,中医这个东西远胜于西医,不单可以治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这类的小病,甚至有可能去治癌症这一类的大病,方法还很简单。我最近的思考,是逐渐在从学习复杂的中医向简单的中医发展。因为我曾经想去学中医啊,去求名师、访高人,然后去读《黄帝内经》啊,去学习《伤寒论》啊,就想成为中医高手。后来发现这条路,实际上,就算我走通了也不是可普及的路,更何况这条路有可能走不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哪怕就算是你会开方子,你会诊断,你开出来了方子,也找不着不用农药化肥的中草药,找不着真的中草药。现在的人参,它的价钱跟萝卜已经接近一样,因为这个种人参的过程,一样是靠了这套农药化肥,所以人参的价格就一落千丈。那么当归呢、黄芪呢,什么冬虫夏草呢,所有这类的,都有可能药性药效极大的改变了,或者降低了。
好在我们这个中医是巨大的宝库,不一定要靠中草药,完全可以靠扎针、艾灸、刮痧,靠按摩来治大病。那么,在我也是有切身感受啊。有个多年的疾病啊,是拉肚子,但是结果呢,在农场来调理了一个多月之后,就是扎针、艾灸,就是我们中医班几天的学员,把我的身体调理地差不多了,调好了。我想我这样的老病号能够被调好,恐怕很多的病都能调好,这样的话,今后欢迎朋友们来农场来接受扎针、艾灸、刮痧、按摩的调理,没准很多疾病,在这住上半个月一个月,可能不用去找那些高人,不用去找那些名医,可能就治好了。所以,疗养这个事情,调养身体的事情,没准我们下一步就准备做了。
而且呢,不准备收费,来了之后准备提供免费疗养。我们现在这个种田的大学生们,也都学会了,扎针、艾灸、刮痧、按摩这一套中医的手法,刚刚在果园里剪完枝可能就能给你治病了。诸位可能会想,那不收费怎么办呢?不收费,主要是传播中医的理念,传播中医的思想、手法,让我们每个人成为好中医,而且用简单的方法成为好中医,能够治我们家人的疾病、朋友的疾病,让中国的瑰宝,这么简单易行地得到发扬。我相信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有人会感动,一定有人会支持我们的事业。有些朋友,有经济实力的,自然会支持,没有经济实力的,我们就免费。都是免费啊,有些人可能会支持。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要我们行善事,肯定会有好报,我们现在就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投入,我们希望用我们的赤诚之心去感染、感动这个社会,这个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叫养丹田,要种农田、养丹田。
完了以后是育心田,什么叫育心田呢?昨天在昆明刚刚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凶杀案,十几个蒙面人,见人就杀,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杀人,他们就是反社会、报复社会,他们就是对社会不满,这些蒙面歹徒固然非常凶狠,但是我们也要想一想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弱肉强食,生存竞争,人人利己,惟利是图贯穿了我们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心变得自私冷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哪怕就算是有车有房,或者就没有安全感,我们就会惴惴不安,我们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出差的时候就碰上那一刀,所以这样的物质繁荣、心灵贫乏的社会,不是我们要的社会,我们希望的社会物质也许不那么繁荣、比较简朴,但是够吃、够穿就行了。相互帮助、相互友爱、相互关心才是我们真正希望的人类社会,这就我们要讲的&育心田&。我们希望种好农田、养好丹田、育好心田使得我们的农场以及我们支持农场的朋友们共同来建设一个小社会,建设一个和谐的小社会,做一个样板出来给这个世界看一看!让这个世界明白中国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所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是完全可以让中国变成一个人间天堂的!我们是完全可以让中国引领世界潮流的,这就是我们的第三点想法,叫育心田。
今天大家来到这里,看到我们那么多的朋友来,从北京来,从全国各地赶过来,这是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就是我们内心都有一颗善良、正直之心,我们都不甘于堕落、不甘于只打自己的小算盘,我们都希望我们中国好,我们都希望我们这个世界好,所以我们要来寻求创造这片桃花源,我们要来寻求创造一个人间乐园,那么在这个方面我想我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信心,我们相信这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的形成是有感染力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心能够安静下来,能够不被世俗的攀比浮躁的社会所腐蚀。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方面,育好心田。
今天还特别高兴,迎来了我们雷锋工程委员会、雷锋经验学习交流会、雷锋精神研究会、中国雷锋报社、中国雷锋纪念馆以及中国集体雷锋评选委员会的朋友们来支持我们农场,命名我们农场为雷锋农场。雷锋精神是什么精神?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是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当中去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龙的精神,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龙抬头的日子,我们农场为了迎接&雷锋农场&的命名,我们也是分外喜悦,在雷锋农场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把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贯通起来、结合起来的神奇力量。
好,希望今后进一步得到诸位朋友们的关心、支持、帮助,我们共同来建设这样一个美好社会、美好家园,希望农场成为朋友们的精神家园,心灵家园,谢谢诸位!
我们来到昌利园这片土地已经快一年了。&大学生&是周围的乡亲们对我们的亲切称呼。我们这群人走出校门,拿起锄头。这一年来,手磨出茧子了、说话的嗓门更粗、更豪迈了,屋子里也常常有粪的香味了。
袖头一挽,鼻涕一揩,我们告别了昨日的书生。
我们感觉,与天更亲、与地更近。我们这群新知青,既然来了,就决心扎下根,做个投身于有机农业、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农民、新知青。
中国这条巨龙的抬头,需要无数条小龙来汇聚。为此我们欢聚在这里,我们汇集在这里,和朋友们共度甲午&二月二&龙抬头&节日!
附:龙抬头节日盛况
主持人宣布龙要抬头了!
二月二&龙抬头,天地安康,五谷丰收
飞扬的指挥,昂扬的歌唱我们的中国龙
韩德强老师主旨演讲,盘龙在后
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何朝海同志授予农场&雷锋&农场的称号,韩老师接过荣誉牌。我们农场全体同志以雷锋为榜样,愿作一颗颗螺丝钉,时时刻刻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龙的成语相声,两位同志发人深省而又幽默风趣的表演。
击鼓传龙珠,龙珠在手传幸福。
责任编辑:正道石头
>>欢迎转载正道家园网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直接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
还不是会员
直接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
还不是会员
每次来到豆腐爷爷的麦田上,总是非常感动,感动于人性之善,广阔的土地上还有许多老乡愿意和我们一起耕农田、种心田;也总是心生感慨,感慨于一年来的经历,我们沿着正道向前,不仅能够自己亲身实践,还能开始带动农民了
蜜蜂已经兴盛了5000万年,每个蜂巢里40到50,000个的个体惊人地协...
备案号:京ICP备号-3 | 京公网安备29-1
正道家园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 Reserved. 大道明德(北京)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二月二农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