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哪些些

全站栏目导航
页次:1/4&每页60&总数218&&&&首页&&上一页&&&&&&&&转到: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
本站致力于提供:、、、力争打造健康绿色的儿童网站!
资源来源于互联网,本站只提供视频引用播放,不提供下载。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支持正版,禁止利用本站资源从事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曾经和同事争论的很激烈,今天又争论了一番。之前讨论是因为语文教材要删除鲁迅的某些文章,今天争论是因为上海小学一年级要删除古诗词。不过习大大发话了,说他不赞同小学教材删除古诗词,所以啊,所以北京那边就传出消息了:下个学年要大幅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古文诗词的篇幅,好像是说要增加两倍。我不太确定这些消息是不是媒体断章取义,但无论是全部删除古诗文,还是因习大大的话要增加两倍的古诗词,我都不赞同。再回过头来,说我的问题。同事一直说:"孩子不理解的东西,你让他去背有什么用?难道你忘记了自己小时候被强制背诵不理解的东西是多么痛苦吗?为何要把这种痛苦强加给孩子?”这是用大人“有用无用”的价值观念来评判孩子的世界,我不赞成,但是面对周围功利性的环境,我又不能充分地批驳这种理念。我想请教各位知友:1、你小时候讨厌背诵教材里的古诗词、古文吗?有没有觉得很痛苦?为什么会讨厌或者喜欢呢?2、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你觉得有用吗?或者说,你会让孩子去背那些你觉得有用的东西吗?为什么呢?3、如果你会让孩子背诵古诗词,那么你觉得背诵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呢?4、成人世界里经常要讨论做一件事是否有用,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以后用不到的东西,孩子就不用学了?第一次在知乎提问,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答复。
按投票排序
1747 个回答
儿子5周岁,每天读一到两首诗词给他听,挑一些韵味浓,易上口的。一开始,小朋友听我读,就在一旁好奇跟读,我权且当是教他认字。突然就有一天,他问我,这首诗什么意思?我就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给他听,他很有兴趣,甚至让我重复很多遍。我从来不要求他背出来,不过他几乎都能记住。这又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只是这个春天来临的时候,他会对着公园里小河边的柳树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会对着桃花说,可爱深红爱浅红?嗯。
谢邀。孩子都要学说话的。最初学些什么好呢?好诗都是音韵和谐、字句铿锵的,是语言的精粹。你是愿意孩子从小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样流转缠绵的句子,还是念“全面推进XXX,总目标是XXX,以XXX为荣,以XXX为耻”?以后他想起小时候的文字,是记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还是“叫一声阿姨好漂亮阿姨给你糖吃啊”比较好?就像,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希望孩子小时候听听舒伯特,听听昆曲,听听评戏河南坠子,还是让他听“擦干一切陪你睡”?小时候,记忆里的声音,对精神世界是有影响的。诗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音韵,让他听着学着背着,都比读背些粗鄙词句要好些。至于担心孩子不了解……诗歌哪有那么复杂?诗歌的好处,就是纯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日常语言解释起来的话,鸟儿轻轻唱,落在河洲上;美丽俏姑娘,青年好对象。哪那么复杂?世上到处是清澈见底的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种句子,意思一读就明白,有什么难懂的呢?比日常语言难得到哪里去呢?当然,宋之后诗爱说理,爱用典,一言难尽。那就教些《古诗十九首》,教些汉乐府,教些王维孟浩然。中国诗那么多,没必要非让孩子背《长恨歌》吧。至于说,怕孩子对这些诗的深文奥义不懂,那么……其一:这种思维,是中了教育制度的毒了。诗歌的好处,就是言简意丰,一首诗解读出几万字,是学者们的事;读着赏玩,是我们的权利,当日《诗经》三百,多少风都是民间唱着玩儿的,哪有理解不理解。晏殊们宋初写词,是拿来牙板拍唱,喝酒时听的,多惬意;哪怕不理解,就当歌词唱,图个好听不行么?其二:《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
4,5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的,就长大了。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约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月上柳梢头”。灯会的时候,知道什么是“一夜鱼龙舞”。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小的时候,“坐看牵牛织女星”;大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至于具体的用处,作为理科生,工作上的确用不到。但当年我情书写的是极好的,就凭这个,就觉得很值。现在我也在教儿子背。update: ,这是你要的情书教程,。
因为长大了以后我们面对三千世界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我艹”,“牛B”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有趣的问题,不请自来。不仅是在中国,在英语国家的基础教育中,诗词的背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一开口肯定是要讲语言习得的问题,不过我们先把语言习得放一放,看看这个问题本身。题目叫做“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根本不懂”这个定语有点夸大了。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先讲一讲这个诗句的内容和意境是怎样的,有的时候称其为品鉴,有的时候称其为帮助大家理解性记忆。不管怎样,上来就说,第几页第几篇大家开始背的情况应该不属于寻常情况。我记得很清楚的课堂讨论都有这些: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敲月下门”如果换成“僧推月下门”会怎样,是敲好还是推好?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这两个简单的形容词表现出了怎样无穷的意境。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中的下阕“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嗅”字体现出了少女怎样的情态。元代杂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几句直白的铺陈有着怎样的妙处?为后文“断肠人在天涯”做了怎样的情感和内容上的铺垫?唐初四杰王勃的骈文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用“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意向为读者展示了怎样一副图景和意境?请试着阐述。例子不用再举,大家鲜活而“痛苦”的记忆可能已经回来了。关键是,痛苦吗?未必吧。家母是小学教师,所以我还算记得小学的课程设置(高考是全国卷一的省份里面),三年级及以下是不讲古文的,三年级开始才开始训练作文写作的。一二年级选的诗词不外乎“锄禾日当午”这样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的简单儿歌吧。再举几个例子?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以说,我们一定程度上也是被自己的选择性记忆欺骗了,在谈及古文的时候,像这样朗朗上口简单易诵的诗词我们想不到,光顾着去回想自己背诵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三吏三别”的痛苦情形了。可是这些古风,据我查证,多收录于高中语文课本。那个时候,咱们古文也学了四五年了吧?综上所述,如果就事论事的话,(使用全国卷一的省市)现行收录的诗词和古文对于课程所面向的学龄儿童来说,一点都不难。如果大家同意我的说法,那我稍后再来讲讲背诵诗词对于儿童、少年语言能力的发展又怎样的积极作用。 一直在病着,所以更得很迟。今天更一点算一点吧(鞠躬)我们从小到大来谈。从最局部的,近期的功效来看,诗词有助于培养儿童有关韵律和节奏的知识和感觉(语感)。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我们觉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中的斜更应该都成xia(当然现在又多读为xie);我们能体会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首颔尾联中末字的押韵之美;我们在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觉得琅琅上口用词妙绝。回到生活中,我们在敬酒贺喜庆生迎新献祝福时,更习惯使用句法结构相似的四字成语和熟语,例如“喜结良缘,早生贵子”;更倾向于说平仄相合,韵脚相同的上下句“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还多会选择对对联对对子时相匹配的意象“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接着来说点时髦的“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you try you die wu yi wai”,为何会这样脍炙人口?除了它契合热词、热点话题的内容外,它形式上的对仗和押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如果没有后者,也很难让大家在乍一听时会心一笑。除此之外,诗歌所营造的语境,让词汇学习变得简单。或者更直接地说,是韵律和节奏让词汇学习变得简单:工整的诗节,对仗的上下句,音韵相和的首尾,为不熟悉的新词创造了一个相对“熟悉”和舒适的环境。再有,大声地、重复地诵读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的诗句,对于儿童锻炼他们的发音帮助极大:音高、音调和音响。从成年人的视角来看,这些“技能”显得十分微不足道,但是要知道在语言能力构建的初期,对语音变体的甄别和掌握是非常复杂也是非常重要的。非母语者在学习汉语时一个很难突破的关节点就是不同声调的音高和音调变化的掌握,足以说明字调的学习之难。而我们一代代的青少年之所以能够在声调方面运用自如,诗歌的诵读在其中功不可没。当然,诗歌诵读还能够锻炼儿童的口舌能力:呼吸协调,嘴巴和舌头的协调。“Helping children understand rhyming is one key skill of phonemic awareness” (Block & Israel, 2005)形式之美已经说了不少了,接着说说意象的搭配。下文节选自《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在我以前提到的导师Antonella Sorace创办的Bilingualism matters“双语很重要”项目中,中文子项目中就有对对子的内容。这些意象的搭配其实是传达了一种中国人看世界的方式和朴素的哲学观。大家天天都在谈文字功底文化底蕴,殊不知诗词歌赋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形式上的便利为我们提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熏陶和教化。 说完了语言学中的音韵、韵律,文学方面的意象,再来说说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背诵诗歌这样一个活动能够给儿童带来怎样的裨益。首先,朗诵诗歌毫无疑问能够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公开的、有观众在场的(比如说站在讲台上)更佳;其次,背诵诗歌作为一个小而独立的学习任务,并不十分困难,儿童在完成之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sense of fulfilling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这种正向激励对于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十分有益的。最后,诗歌工整的格式对于pattern recognition(模式辨别)这样一种认知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总之:Working with teachers in sharing poetry across the curriculum have shown us that students need to practice developing their oral fluency and that they find poetry a particularly unintimidating and fun way to do it. (Hadaway, Vardell & Young, 2001)References:Fox, M. (2001). Reading Magic. San Diego, CA: HarcourtNancy L. Hadaway, Sylvia M. Vardell and Terrell A. Young. The Reading Teacher Vol. 54, No. 8, Embracing Pluralism Worldwide, Part 2: Classrooms in the U.S. (May, 2001), pp. 796-806
给六年级的孩子讲授古诗时,领读到“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因为离家一年有余,我几乎心酸又感动得要落下泪来。可是孩子们全无感觉,只是大声读过,然后问我“要求背诵么?”后来,我跟他们说,诗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懂得。“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总被无情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都是多么美好的意境,足以令人落泪。诗歌带给人最美妙的体验,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动,这时就会感觉胸中有一首诗非要吐露出来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好伤心”,实在显得单薄,也是一大憾事。可惜,这种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领悟。可是,如果没有幼年的文化积累和习惯养成,长大后再想领略这份美好,怕也是不现实的吧?昨晚与友人聊天,她说幼读诗歌,未解其意,但是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体会到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这是童子功,没有几年的阅读基础是难以达成的,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写作和讲演。彻底吸收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待到一定的年纪,诗中蕴藏的情感自然会浮出水面。所以,或许是我们搞错了重点。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要保留诗歌,而是应该怎样教授诗歌;不是应不应该背诵诗歌,而是应该怎样背诵诗歌。同事有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儿。幼儿园小班。让她背诗,必然是艰涩困难。可是,她的母亲跟我说,孩子看电视时,只要看过几遍,就能背下所有的广告语。连语气声调都拿捏惟妙惟肖。我想,这应该不是个案。广告的本质就是重复,借此营造一种“虚假熟悉”的错觉。也许应该把这个例子迁移过来,不应该强求学生在一个小时或者一天内背诵出来,相反,应该不断重复、不断在他的耳边眼前晃荡,所谓耳濡目染,大概就是这样的概念。说让小学的孩子领略诗歌的美感,这扯得有点远。语言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与其让他花时间模仿广告,不如多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在轻松的重复里,自然而然地学会背诵诗歌。不要强迫,不要压制,不要引起逆反心理。要引导,要陪伴,要设置情景和画面。就诗歌气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其实是要胜过学校教育的。可惜,多数家长都忽略或者无暇顾及这一点。他们在接孩子时习惯性的问一句:“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起到决定作用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父母教了什么。对了,让我把开头的故事讲完。孩子们问我:“这首诗要求背诵么?”我说:“课本里没有要求。如果你们喜欢,就背;不喜欢就算了。考试不会出现的。”两天后,默写。在写了全部的字词后,他们提醒我说还有一首诗没写。“哪首?”“《逢入京使》。”“不是没有要求背诵么?”“我们都背过了!”他们很大声的说。语气里是完成了额外任务的骄傲。果然,全班只有两个孩子写错。那一刻,在我心里燃起的是满满的感动,这比一百分的卷子更让我骄傲,因为我跟他们说的是“如果喜欢,就背”。而我知道,他们喜欢,绝大多部分的原因是来自我喜欢。其实,背诵一首古诗,没有那么痛苦的。------------------下面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小广告”--------------------
他们不懂,我们有办法让他们懂。这学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轻扣诗歌大门”,第一首诗是《诗经o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讲这首诗的那一天正好在下雪,于是我给孩子们补充了这首诗描述的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也许是一切如昨,也许是物是人非。等我讲完这样的情景,让他们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再次朗诵这两句诗,他们读得非常动情,让我险些落泪。第二首是《春夜喜雨》,我讲的时候重点放在了“作者为什么觉得下雨了很高兴?”一开始没有人回答准确,于是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自己朗读了一遍这首诗给他们听。“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仿佛都屏住了呼吸,我读完最后一个字,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然后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记录的是诗人的日常生活,承载的是他们的离合悲欢,描绘的是他们眼中的大千世界,表达的是他们心中的凌云壮志。这些诗歌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转,或金戈铁马,或青山绿水。它们的存在是古人活过的证明,是生命燃烧后留下的痕迹,也许现在同学们不太理解诗歌的意思,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种心情会让你觉得只有用那一句古诗才能形容。你们总会知道什么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你们终将明白什么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你们必定懂得什么又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到了那一天,你们就会发现,之前不懂的那些诗,是因为你们没有过诗人那样的经历和感受。从古至今,虽然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但是对理想的追求,对家乡的思念,对美好的期盼始终如一,我们和古人的精神连接并没有断裂,灵魂相通的时刻,诗歌就是我们的使者。”就是这样。
上小学之前,我爸还没有到南方去工作,那时候每天晚上有几个睡前故事.他会拿着唐诗三百首,给我讲故事,有个诗人,他有个朋友叫汪伦……他也会问我,要听历史故事还是神话故事。不知道我小时候脑子里都是什么,反正听到历史两个字的时候,脑海中会浮现一个大大的桃胡。于是在老爹的讲述里,我听完了西游记,听完了三国演义,听完了山海经,听完了水浒传…………他全是背着讲给我的,手边哪有那么多名著。我不知道孙悟空和张飞是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白骨精有没有去敲诸葛亮的门,我也不知道凤雏和白蛇是不是一家人,故事太多了,都记到一起去了~甚至我也背会了唐诗三百首。二百九十九首其实是。背到第三百首的时候,粑粑去南方工作了,麻麻从内蒙工作回来照顾我。所以那本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页折了个角,他还说过两天不忙了再带我背~结果就一直忙忙忙到南方去,一去好多年。如果不是那样,我还能听完岳飞传,还能背完宋词三百首……我爸不喜欢红楼梦,也不喜欢聊斋,他对那些神神鬼鬼情情爱爱的东西记不牢~你问我那些东西有什么用,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从小认字很快,上小学之前已经认识好几千字,记东西也很快,反正以前古诗背不下来不能睡觉~看书也很快,小学一年级看《读者》就已经不太费力了~(虽然也不是太难的东西啦,但是那时候很少有七八岁小女孩不看唐老鸭去看读者的)讲故事也很厉害。所以小学中学有很多小听众围着我,下了体育课或者课间十分钟围着听我胡编乱造的讲故事~大了之后会写下来给他们看,再之后会发邮件,到现在都有人喜欢听我讲故事。语文老师批随笔只是写个日期,从来不苛求学生只能写什么文体或者多少字,因而很少写批语。但是我和几个同学的随笔偶尔会有批字。我写的不好,但是我知道他会看~总之就是这样,日子久了,东西融在血液里了,也就沉淀下来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这样当TA长大恋爱的时候,脑海中回荡的是:“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白云洒金天心动,扇随君子携风流。”而不是:“爱情像糖,甜到忧伤。”“离开你以后、才发现眼泪有些咸。”“誰爲誰悲傷、誰爲誰絕望、”“为什么,蕞後受伤德縂是莪?”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璠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内容小孩的确不懂,但你不觉得这个很有趣吗?趁记性好的时候先记,悟的事留以后再说。中国人常说记性悟性。我想应该不少人都会认同小时候记性好,而要长大后悟性才渐渐显露的看法。既然这样,较合理的学习次序就该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来,然后留着以后慢慢理解慢慢体会慢慢领悟。如果非要等到有一定理解能力了再去记,往往已经记不住了。所有观点未经科学验证,不符合ISO标准,不赞同点反对就好,勿喷。
谢邀。我觉得不需要强迫背诵,但是让孩子多读些古诗词当爱好还是很不错的。要是可以的话,最好能有选择性的读。古诗词有固有的格律,没有系统学习过很容易闹笑话。比如我以前高中的时候去参加兴趣班学对联,老师出个上联“三星白兰地”,我马上就去对了个“国产红双喜”。好笑是蛮好笑的,但是真的不合规矩。我自己小时候古文和古诗词背的很少,但是读的很多,而且读的很有选择性。读诗其实真的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一边读诗一边在脑袋里面靠着自己的想象去勾勒图景,还真的是一种很好的自娱自乐的方式。我妈就和我说读诗就是临摹,自己没什么想象力,可以看着别人想象的图景依样画葫芦。她喜欢宋词,但是她推荐我读的大都都是一些气势宏大的唐诗。我问过她为什么,她回答我说读的诗词很能影响一个人的心境。宋词过于凄美,小孩子还是多读些乐观向上的作品好。我这人一直比较乐观向上,估计也和小时候读的这些诗有关系吧。不过话说回来,对现在最大的影响应该还是在听歌的时候吧。刚刚早上吃早饭时听到:“为什么这样子/你拉着我说你有些犹豫怎么这样子/雨还没停/你就撑伞要走已经习惯/不去阻止你/过好一阵子/你就会回来印象中的爱情好像 /顶不住那时间”脑子就会不自觉的脑补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听到下一首:“外面下着雨/犹如我心血在滴/爱你那么久/其实算算不容易”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强一些。就算没经历过,看见很多的事物也会不自觉的多出一分共鸣,这应该也是读诗词的好处吧。但是对孩子强制背诵却真的不推荐。我总是觉得美好的东西不应该拿着鞭子让人欣赏。对孩子耐心一点,把诗讲成故事,愿意听故事的孩子总不会少。
为了“祛魅”吧。据说防范收进假钞的最好办法,是让柜员只接触真钞,一旦碰到假的,不用反复求证,光凭手感就能区分开来。同理,让少年人对许嵩河图之类的“古风歌曲”彻底不感冒的最好办法,就是接触真正的传统诗词吧。只有见识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惊艳,才不会落入“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的窠臼。
年幼时候诗词的熏陶,是为了将来人生中的偶遇。跟上面的很多答案一样,我也是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读书背诗。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每天睡前父亲就拿《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当做睡前故事读给我听。连事都不记得的年纪,别说理解了,哪能记得诗词?但是好多年后爸爸偶然跟我提到,有一次他给我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时候,年幼的我昏昏欲睡地问他,爸爸,这首诗为什么这么伤感呀?我爸很惊讶,那么小的我居然知道还能准确地说出“伤感”这个词。所以我想,文学和艺术的感染力,其实是没有门槛的,不需要去“懂”,去“理解”,而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后来很多年后的语文课堂上,再听到老师念“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就像一瞬间被那种悠远的意境所击中,震撼到完全与身边的环境所隔绝,只有这句简单的文字在心里翻来覆去地煲出一腔从未体会过的伤感。同样的,此后我会在许多个不同的时刻,在不同的遭遇和心境下,一次一次的想起那些曾经被“灌输”进的诗句,它们就成为我人生中那个阶段,甚或是那个时刻的注脚。关于这种熏陶和偶遇,蒋勋在《蒋勋说诗词》里也写到过,深得我心。他说曾经背过《春江花月夜》滚瓜烂熟也没什么感觉,直到二十多岁他在巴黎求学时,很久没有回过家,连越洋电话也因为太贵很少打,有一天在异国的路边偶然抬头看到一树花瓣纷纷扬扬飘落的样子,“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的诗句涌上心头,原本干巴巴存在记忆里的文字与生命在一刹那的状态切合。“有一天,你不盼它,它就会回来。它会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忽然告诉你‘江天一色无纤尘’,在你不知道的时刻等着你。”“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我们的孩子是在武汉一所大学的附小上小学,从4年级开始,学校语文组的老师自己编了一本《国学》教材,里面是老师们自己选编的古诗词,要求孩子们每个学期背诵20首。我的孩子并不反感背诵古诗词,我们则既没有刻意强调,也没有刻意反对,而是观察她对此的反应。到了6年级,情况有些不一样,孩子明显地开始对写得好的诗词有了感受,比如她非常喜欢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也很喜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于是干脆和她一起背诵了多首李清照的词,告诉她何为豪放派,何为婉约派,她马上就能领会到一些。现在已经放寒假,我们建议她每天背诵一首绝句,每周背诵几首词或一首长乐府,她也欣然同意。这可能有几个原因:1)学校老师提出背诵古诗词要求的时间比较合适,量也比较合理(基本上是一周一首);2)我们女儿学琴六年,还是学校合唱团成员,音乐感受不错,平时就爱哼唱,所以对诗词的韵律美有感悟(家长对此也有些许引导,我自己就很喜欢古诗词)。3)女儿爱画画,我们会和孩子一起看网上根据诗词做出来的朗诵视频,她能据此领会诗词的意境和画面的美,对一些不好理解的字词就有了感性认识。4)女儿的阅读量比较大。她从8岁开始独立阅读,到了6年级,读过的书总有上千册了。大家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尤其是平时阅读量不大的朋友,还以为小孩子读上千册书是多么的了不起——想想看,一套《丁丁历险记》就是20本,一套《蓝精灵》也是20多本,一套《猫和老鼠》也是20多本,各种文字少的绘本也计入内,纯文字的书,读过的大概有五六百本,比如,全套的“双桅船”系列就是80多本,都给她买齐了,动物小说有5-6套,每套都有10本左右,《可怕的科学》系列,前后买了也有五六十本,科普系列少说有5-6套,每套十多本,都会反复读的。“国际获奖儿童小说”大概前后也买了三四十本;《哈利波特》全集、《福尔摩斯》全集、《金庸》全集都读过。四大名著读的都是全本的连环画,每套也有几十本,那就没有计入千册之中。各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各个系列书,几乎都买齐。女儿读书多,主要有几个条件:1)老妈是做出版的,自己酷爱读书,所以也喜欢琢磨给孩子买什么书,会给孩子挑选好的童书版本,这样译文质量高,原创质量也不错。2)她在家没电视可看,没有网络可上,没有手机可玩,只能看书,并因此觉得看书太有意思了。3)我们允许她吃饭的时候看书,她早饭和晚饭都在家吃,加起来每天都能有一个多小时读课外书的时间,不然平时功课忙,她就没有这么多时间读课外书了。——以前有家长质疑这么做对消化不好,我们自己长期边吃饭边看书,啥事儿没有,所以放心让孩子也这么做。平时很注意给她配好保护眼睛的台灯,且她读书就在我们旁边,随时可以监督她的坐姿并观察光线是否充足。阅读量大的女儿,现在阅读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毫无困难,而且能欣赏其中文字的美。还珠楼主的文字是略带文言风格的,简洁而优美,女儿说,读这套书快不起来,但是非常享受,所以她愿意慢慢读。即便是期末考试复习紧张,她也天天品读这套书,读得津津有味。所以我想,还是因人而宜,我个人是赞成在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可以适当要求并引导孩子们背诵古诗词,增加对汉语言文字的美好感受,慢慢地,能让孩子蓄得一段春意在心头。
不止是古诗词,小学教的好多东西都需要几十年去理解,但预埋下种子是有用的。我六七岁的时候被迫背下了一首不能算诗的“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福吉安,云贵川藏青甘陕,内蒙台湾北上天。我母亲当时是英语教师,父亲外出上大学,我没上学的时候就把学校当成了游乐场,常常在教师办公室等着母亲下课。办公室里有个年纪很大的老头喜欢把我抓过来“辅导”为乐,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背这段地理口诀,还要指着地图让我一一对应省份。讲完行政区就对着立体地图讲地貌,接下来是铁路网、城市群……我当时虽然不太喜欢这种填鸭式教学,但出于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敬畏(暂时还是畏多于敬),还是坚持背下了不少地理知识。之后的十几年,除了让我地理课省些力气,多些乐趣,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始终没发挥什么实际作用——连高考都不考地理。期间我虽然也出省几次,但都是随着父母坐车,点到点的旅行,从未自己运用过地理知识,直到高考后报志愿。高考结束,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长长的院校名单,全国上千个院校和几千个专业足足占了三四张报纸的整版。每个人都根据自己估算的分数圈出了百十所院校,掂量着自己今后四年乃至今后几十年的地理选择。这个时候,以往因为高考不考而忽视地理的那些同学都晕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又如何到达那个遥远的省份。这时候,我的态度是这样滴:选定我自己要去的学校之后,我开始上蹿下跳,给迷茫中的同学们充当地理顾问。“同学,石河子大学在新疆都不算靠东,你确定你要去那么远?……对对对,新疆就是最西边的省份,和河北不挨着,比北京远……可不是一点啊”“以后你就是四川人了,去成都可不容易,没有直线,咱们得先到西安,从宝鸡翻秦岭过去。咱们有篇课文《夜走灵官峡》还记得吗……那边吃辣,因为潮才吃辣,不喜欢潮湿就不要去了”“中山大学,你看清了,这是广东省,不是山东,到亚热带了,做好吃蛇肉、打蚊子的准备,不过水果应该挺多的,那边经济也发达,可以就地找工作,赚钱了坐飞机回来也不难啊”西安是在西面……我知道你二舅家在张家口,但不是一回事,真不是坝上荒凉的地方……陕西是陕西,陕北是陕北,西安不是黄土高坡……不不不,陕西是一个省,陕北不是,陕北就是陕西的北面,陕北的省会不是延安……kao!我被你绕糊涂了,总之你去西安不用住窑洞就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哦,是十堰啊,那边有二汽,第二汽车制造厂,算了,给你看地图吧……这儿的确是山区,不过通火车的地方就不会太偏僻,知道襄渝铁路吗?讲着讲着,我开始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时刻。这些年轻人此时在院校名单上的目光移动几厘米,往往就意味着人生几千里的变动。“千山万水”这个词此前或许是个飘渺的形容词,但很快就会成为几百个同学之间真实的距离。那时互联网离县城学生很远,手机还是绝对的奢侈品,8角邮票的平信才是普通人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两个朋友各搬一次家,往往就会一辈子再无相见机会。兄弟姐妹一旦远走他乡,此生再相聚的时间加起来也就是几个月。一个人最需要地理知识的时刻莫过于此。但在此时,居然如此之多的学生对地理茫然无知,完全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不知道一个省到底是多么辽阔的一片土地,不知道气候带和经纬度到底会如何影响环境。鉴于这个转折点如此之重要,我不得不我很感谢当年那个地理老师强迫我背下的口诀与地图。再后来,交通发达了,我也因为工作原因不断地在各个省份之间穿行,看到山川雄壮、城邑繁华,我走进各个文化区的乡镇,和普通人谈他们的琐碎家事,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似与不同。过去在地理书上粗略谈过的南北差异、铁路对经济的影响、水运对城市群的构造,现在都变成了眼前非常具体的事实,都是成千上万人生动的生活。这些时候,当年死记硬背的地理口诀,以及一篇篇当初看不出有什么感情的中小学语文课文,如《南京长江大桥》、《荔枝蜜》、《桂林山水》……都浮向眼前,成为我理解这个国家的起点。2010年我坐高铁从郑州到西安,第一次全程坐高速铁路旅行,洛阳、渑池、三门峡、灵宝、华山这一个个千年名城在2小时内从身边掠过,大平原迅速变成黄土台地,再变成高耸的秦岭,我忽然就想起了当年老蔡老师逼我背下的“两湖两广两河山……”,这首本来毫无文采的口诀,忽然有了博大雄壮之感,读起来字有风声,句起波澜,不比脍炙人口的那些唐诗宋词差。闭上眼睛默想口诀,整个国家的锦绣江山、大漠沧海都会在眼前缓缓展开。以上图片摘自以上图片摘自 (登录可看)张家口大境门
全国闻名的横匾张家口大境门
全国闻名的横匾之前在飞机上跨越长江黄河,在海轮上驶入长江口,午夜开车翻越秦巴山地,坐火车穿越暴涨的嘉陵江河谷……我也屡屡想起那位蔡老师,那位其实几乎没离开过几次家乡的工农兵大学生。因为我通过几十年的人生意识到,如果只为了识字的话,小学教科书本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内容。长大后回头看,当年看似干巴巴的教科书原来蕴含了无穷的伏笔,需要你用一生的体验去逐个“解锁”。学校不能教给你所有的东西,但如果你把教科书看做人生的第一页目录,就能在几十年后体会到那些编书的大家在教科书中用尽的无数心思。为此我要感谢我的小学教育,感谢所有那些在偏僻的山乡描述整个世界的老师。感谢你们为无数山区孩子点燃了梦想。补充1:我对地理的“恶趣味”一直保持到我成年。2011年,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要招几个大学生,给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老员工做助手。我的考题除了一些工程常识之外,就是每人发一张白纸,不许看手机,画一张你心目中的中国地图。要求包括长江黄河和尽可能多的省份,其他内容多多益善。其中一些考卷被我收集起来,几年后做了新闻:,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比我小十届的大学生有至少一半搞不清自己在中国的位置…………我很抱歉未经允许就发表了这些考卷,所以隐去了姓名和专业。如果有当年的考生看到我的这个帖子,觉得不妥可以私信给我。补充2:我前两年的微博在坐京沪高铁。开车前一壮汉恐慌地找乘务员【这车去北京?】被确认后大惊【我去济南!】乘务员说路过,他不信,打电话再问。此前和上海同事说我是承德人,同事说知道避暑山庄。刚要夸他地理好,他又说【听说湖南也很热,咋避暑呢?】原来是常德。十年前从上海给石家庄发快递,邮局小妹【县以下不办!】
好像楼上们争论的点都是小孩子不懂诗词,还要不要背。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小孩子是完全有能力理解很多诗词的。家长完全可以协助孩子理解诗词,而非放任其一味背诵。小孩子对韵文是有一种特殊偏好的,看那么多小朋友喜欢“你拍一,我拍一”就知道了。我至今记得坐在奶奶家窗前,对面是“山若海上槎”的槎山南峰,我们叫南山,秋天爷爷种的苗圃里开满金黄的绣球和浅绿的倒挂金钩,奶奶就指着跟我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早起爷爷领着我和妹妹扛着小锄头收芋头,一边走一边全家念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夏天拎着小桶去买全家的冰淇淋,带着妈妈给的小袋硬币,一定要留在这个时候用的金句是“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还有黄昏时行车夕阳落入群山,那真是“夕阳无限好”,六月开始躁动的青蛙,是“青草池塘处处蛙”。我们生活在丘陵地带,从家中带外婆家要经过反反复复的小丘,坐在短途车上,父亲摇头晃脑教我和姐姐背:“环滁皆山也……”车上的人莫名其妙得看着我们,一家子哈哈大笑,其乐融融。所以幼儿园时,妈妈单位的阿姨带我去看过冬的大天鹅,我惊叹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阿姨很惊讶,其实这有什么呢,这本来就在幼儿智力的理解范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选诗非常重要。我不赞同把孩子的智力刻意拔高或降低,也反对一切为了高大上而让孩子背成人们认为的佳作,诗的趣味不在这些。这不是说越明白如俚语越好。而是要贴近孩子的生活,比如白居易当然很直白,但若幼儿园教小朋友《琵琶行》,孩子一不理解诗中的情感,二觉得大段关于音乐的描写很烦躁,所以就不适合。而陶渊明相对要难一些,但很多诗非常自然清新,带孩子踏青时教两句,孩子反而印象深刻。诗是活的,不是死的。培养孩子背诗当然有利,但培养孩子领悟诗的美感,更为重要。这是我的看法。
小学时候我以为从我家到学校那一片儿就是整个世界的时候我哥哥问我:美国和伊拉克开战了,你支持谁?我哪知道啊美国听着比较熟美国!然后我哥给我巴拉巴拉讲了一遍世界局势后来我开始喜欢政治和历史小学时候我刚刚学到循环的时候我哥哥问我:0.999循环是不是等于1?绝壁不等于啊不等于然后我哥哥巴拉巴拉给我讲了一通我不懂的大道理令我觉得虽然不知道你说的啥但是你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啊然后委屈的承认等于1后来我知道我哥讲的是高数里面的极限但是从此我数学很好初中时候我在玩那种一个塑料片穿了个绳子一拉呜呜呜响的玩具时候我哥的同学问我:你知道为什么速度快的时候声音会发生变化么?我哪知道啊···然后巴拉巴拉给我讲了一通后来才知道这个哥哥在清华学的飞行器设计等我学习流体力学的时候豁然开朗你看有些时候就算当时完全不能理解但是会在孩子的内心里面不抗拒的埋下一颗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自然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的教育也许很死板硬套但是同时也在为未来的很多可能创造机会我想这就是意义所在后来等我给我妈辅导班上的孩子讲课的时候我也悄悄的给他们讲了杨辉三角、电子跃迁等等等等虽然他们还在上三四年级希望他们在高中学到这些时候能够会心一笑
看到的大多数回答都强调了古诗词,忍不住来说说对古文(尤其是四书五经)背诵的看法。我赞成很多人说的“即使小时候背这些不理解意思,长大之后理解了就会有所收获”这一观点。这一点在背四书五经、名句和成语上亦有所体现。上小学的时候和妈妈去逛书店,看到一叠厚厚的加注版《论语》,觉得名字很奇怪就问了妈妈,于是她纠正了我的读音,告诉我,那是一本很厉害很厉害的书。于是不明觉厉的我一听很厉害就央着我妈买了,从此开启半被强迫的背典籍之路。不清楚其他地区的人接触《论语》是什么时候,但我第一次见到它出现在教科书里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因只摘录了寥寥几句,“背诵全文”的要求瞬间便没那么吃力了,可却也说明,编写教科书的人认为学生应在这一阶段诵读《论语》。而我那时才7、8岁,无论看什么经典句子都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通假字是什么?“巧言令色”什么意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在说些什么?完全不懂。但还是被妈妈逼着一直背到了《卫灵公》篇,之后又陆续背了些《大学》、《中庸》。上初中时,和我妈妈颇为意气相投的语文老师则是将背诵古文加入我们班的独有课纲,军训三天硬是要我们背完了《三字经》,初一初二两年里又背完了一整本成语词典和一本《古代名句选讲》。那时候只觉得看这些古文很有意思,并没有好好背,而如今我最大的遗憾之一便是没能认真背完我该背的,而我以后的人生里都未必有机会去心无旁骛地背这些了。但即便如此,我仍获益良多。同意 所说的,“读懂一篇文章,难的从来不是字面怎么理解,而是文章的内涵是什么。”四书五经之所以为四书五经,是有其应被传诵千年的意义的。《论语》虽然看上去难懂,但一旦打破这层壁垒,理解其内涵,就会发现很多里面的道理都再好懂不过。尽管小时候背的很多可能都忘了,但在古文阅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你对之前背过的典籍的理解会极大地影响你的思维深度,甚至能远超同龄人。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类经典的句子无一不是在以最朴实最精炼的语言告诉你人生最深刻的道理。有困惑了怎么办?不耻下问。迷茫怎么办?反省。所处环境不理想、感觉前途渺茫了怎么办?安贫乐道。等到你终于领悟了所有这些时,便可不惑,便可知天命,便可耳顺,便可从心所欲不逾矩。四书五经里多是像孔子这样上下五千年方出一人的人,在经历过许许多多之后总结出的人生感悟,你若是要等到完全理解甚至有了自己更深层的体会时再去背,那也不知得是什么岁数了。再者,等你都理解了,还有背的必要吗?因此,在不能完全理解时背这些,在我看来便是提供了一条捷径,因前人已经为你铺下一条平坦的路,你顺着走便是。烙印在心里的文字总有一天会浮现,而那时你看着明明是旧识却仿佛变了容貌的这些句子,便知道你走过了多远、前面的路多长。当然,还是得说,文字是局限的。或许相比背诵这些典籍,更重要的可能是谁在引导你背诵、你所受到的教育如何帮助你理解它们,对于不同的人,影响便不同。于我是蜜糖,于彼便可能是砒霜,我自认从背诵典籍里获益良多,其他人则或许会觉得太过教条,而路应该是自己走出来的之类。单纯的背诵其实并不算什么难事,但每个人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才真正决定了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因为没有办法经历一次不一样的人生,无法客观评判到底“背诵典籍”是否真的对人的一生有益,毕竟“人生”一词便涵盖了无数个可能性。P.S.:非常同意其他很多答案里所说的关于背诵古诗词的好处。不在异乡便不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不曾失去便不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苦楚。这同背诵四书五经一样,都是埋在记忆深处的文字在默默等待着多年后与你一念之间的重逢。
以我的经历来反对一下前排的观点吧,希望能让题主听到一点不一样的声音。到了现在,我宁愿相信让孩子们背诵那些不能理解的古诗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做法。背古诗文主要是在我小学的时候。爸妈都是文科出身,学至硕士,一位语文教得风生水起,一位通识英语日语,因而也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印象里最开始是唐诗三百首,然后是宋词三百首,每天都要背给我妈听,一首一首地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画面竟也清晰地记得。更丧心病狂的是,大约是三四年级我妈让我背《三字经》,一千多字的古文,还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历史典故,背的时候要多痛苦就有多痛苦。。那时候我的记忆力一直很好,背东西特别的快,所以倒也不是背诵本身有多痛苦,而是背诵一堆看不懂的文字让我很痛苦。后来背《论语》《老子》的时候尤甚,不过还好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奋起反抗,学编程去了。。背了一半不了了之。。小时候背东西,几乎完全是爸妈的威逼利诱,背得好了,老师夸你,亲戚夸你,背不好,家长分分钟啪啪啪。那时候大段的背诵,丝毫没有增加所谓的“生活情趣”。曾经熟读的诗句,你说出前半句,我已接不出下一句,甚至可能印象全无。对于应试,其实也没多大帮助。但是,我并不认为诗和文是“糟粕”。我高中在一个非常文艺的学校,古时候开科取士的贡院,有着悠长甬道,贡院古井,乾隆御碑。鲁迅先生回国后在此手植两棵樱树,李叔同离开时写下的“长亭外古道边”成为经典,徐志摩先生在此留下府中日记,乾隆留下的“莫教冰鉴负初心”是我们遇到挫折时对自己说的最多的话。记得高中,冬至时老师教我们画九九消寒图,每天一笔,写完了春天也就来了;樱花开前,老师让我们写樱花日记,直到雨打风吹去樱花飘零,再帮我们汇集成册;我还记得我们学到诗的时候,没有枯燥地读诗背诗,而是每人写了一页诗,做成了诗集,封面是我们每个人签名绘成的图案。每年学校举办的樱花文会,即使毕业了之后也有大批校友选择在这时回校。说到这里,明白了吗?对文化的热爱,是由心而生的,也必须是当你有了理解和欣赏的能力之后,才有可能发生的。小时候那些囫囵吞枣的背诵,回过头来想想真觉得有些滑稽。“诗歌的美好,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懂得”。只怕长大后,已经不记得那些美好的诗歌。所以,无论在哪个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不必考虑以后是否“能够懂得”。小时候我看了大量的书,中外小说,让我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精彩,这对我来说比起背诵的古诗文更有意义。这样就够了。回题主的问题,课本里的古文,平常心对待就行了,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尽量引导孩子把时间花在他们的兴趣所在吧。
又想引用江南《九州缥缈录》中的一段话了,略长,重点已加粗和划线——==================================================  息辕和吕归尘走进大帐,略略有些吃惊。偌大的帐篷本是白毅野外行军的仪式场所,里面空间极其开阔,原本应该卫兵拱列,可是这两个人却只看见空荡荡的一座帐篷,只在最中央搁着一把椅子,一身白衣的将军双手按着膝盖,沉默地坐在那里遥望他们。他的眼神是安静的,又带着刀剑般的锋利,却不咄咄逼人,只是能把一切都穿透似的,静静地推了过来。  息辕也是见过场面的人,此时却不能不束手束脚,他示意吕归尘把小公主放下。吕归尘解开了笼在小公主脸上的面巾,小舟脂玉般的脸庞露了出来,一双明净的眼睛开始有些姜黄,当她看见端坐不动的白毅时,忽然就安静下来。她还是有点畏惧,低着头,却使劲抬起眼睛,小心地揣摩着白毅的神情,稍微觉得不对了,又立刻把目光低下去。那眼神分明是看见了最亲近的人,只是害怕被责骂。  可自始至终白毅只是静坐,连眉梢都没动分毫。  息辕和吕归尘开始觉得不自在了,这个场面让他们觉得自己根本就是不该存在的外人,像是糕点上的苍蝇一般令人讨厌。  “舟月见过老师。”小公主缩着肩膀看着地面,小心地说。  “老师?”息辕吃了一惊。  “舟月,”白毅点了点头,“看见你,老师很高兴。国主嘱咐老师,一定要从万军之中保得你的平安,天幸你得救。可是城里又一直动荡不安,你没有事,老师就放心了。”  “舟月记得老师的教诲,有几次遇见危险,一直默默地念老师教给舟月的话,就不怕了。”小公主声音细细的放不开来,却分明是极其地依赖白毅。  吕归尘在一旁看着她几次想上前去接近白毅,却被白毅以眼神吓止,便又强忍着站住,像是一个等待老师训斥的学生般。他心里觉得小公主有些可怜,却也不便在这种时候多说话。  “老师教你的什么话?”白毅问。  “俯仰无愧,得失不惊,生死六十年中,荣辱几点墨迹。待得看穿沉浮,终归不过流水事,我身一石子,自沉天地间。与我何相干……”小公主清亮亮地朗诵。这句话大概是出自什么老儒的随笔,息辕是不懂的,只觉得从一个锦绣缠身的小公主嘴里听来,说不出的可笑。可是小舟朗诵得很认真,白毅听得严肃,息辕只有把笑生生压住,憋得难受。  小公主朗诵完了,恭恭敬敬地一拜。  白毅微微点头:“不错,这一课记得很好,那么,这段《石头言》出自哪里?”  “出自下唐国文睿国主的《暇心论》。”  “怎么解释?”  “是说人不能太看重自己的喜怒哀乐,被自己的得失操纵,其实世事看起来纷杂反复,但是无非是映在人心中的投影。只要能够安定自己的心,无愧于内,就能无所畏惧。生死是很短暂的六十年间的事情,别人的赞赏和辱骂也不过是一些墨水痕迹。世间的事情就像流水,但是人可以把自己看作石头,石头总是沉在水底,任凭流水起伏,石头却不会被翻起来。”  吕归尘微微点头。这段话他跟着路夫子学过的,解释也分毫不错,可是这样一个白玉般的小娇女,却不太可能明白这种老人的心境,终究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他没有想到白毅授课也是如路夫子一样,尽是说些大道理,说起来无论怎么有理,想起来却有些虚。  白毅却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都能记得就很好。”  他也不看吕归尘和息辕,从椅子上起身,背着手在大帐里踱步,仿佛自言自语:“息将军送你来这里,让我们再见一面,是因为你今天就要随下唐军去南淮了。那么这一面,就是最后一面。国主临行前叮嘱我务必带公主归国,因为非常挂念,不过我思考再三,既然已经应诺了下唐国,没有中途反悔的道理,这次能够救出公主,下唐国也出了很大的力。希望公主明白事理。”  他停下来,隔着很远和小公主对视。小公主像是呆了,张着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小脸上的神情让息辕也心里一软。他从未想过从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能看到那么多、那么深的失望,让人心里不自觉地泛出酸楚来。  “希望公主明白事理。”白毅轻声重复了一遍。  小公主低头看着地面,息辕能看见眼泪就在她的眼眶里打转,晶莹剔透,可是最终却没有滑落。小公主抬起头来,用清朗朗的声音说:“舟月知道了,老师的话,舟月记在心里。”  “很好。你生为我们楚卫国的公主,无从选择家世,享受富贵荣华,也必须承担起公主的责任。”白毅点了点头,长叹了一声,“可我一生自恃才能,如今却不得不让年幼的公主分担战祸,真是嘲讽。”  他站在那里,遥遥地和公主对视。吕归尘看着白毅的眼睛,只觉得这短短的凝视像是极漫长极漫长,长得让人恍惚。可是他觉得小舟是能明白的,他看见小公主面对白毅,努力抿紧花瓣样的嘴唇,露出坚毅的神情来。  白毅似乎是不经意地踏了一步上前。  “噌”的一声,是武器出鞘的声音。吕归尘看见息辕紧张地拔出了佩剑,斜插于地,封在了小公主身前。息辕神情紧张,是不自觉地做出了防御,不知怎的,此刻他对于白毅的接近感觉到了某种危险。  白毅停下了脚步,看了看隔在他和小公主身边的那柄剑。良久,他收回脚步,退后一步,站在了原来的地方。  “你到南淮之后,下唐国国主想必会安排最好的老师给你。他们教给你的东西,也像老师教你的东西那样,要用心记牢。我以前给你授课,也知道有些东西你现在不懂,可能要过许多年才会真正明白,但是我还是要你强记下来。因为世间总是聚少离多,即使老师也不可能一生一世都守在你身边,总有一天老师也是要死的。先把一些东西教给你,你将来想起来会有用,”白毅看着小公主,低声说,“勇敢些。”  吕归尘心里微微一动,就要出口说原来是这样的,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你记住,将来会有用。他想起他的爷爷在石窟深处举起刀的瞬间高喊历代祖宗的名字,那个老人希望他记住,将来当他成长为英雄,这些记忆中的知识便会有用。  “去吧。”白毅向着吕归尘和息辕挥了挥手。  息辕不想再耽误,他觉得时间已经太长了,急忙把素锦面巾再次蒙在小公主头上,抱起她大步出帐,吕归尘看了白毅一眼,这个绝世名将低头坐在椅子上,忽然间变得疲惫不堪。吕归尘想也许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乱世男儿失望的了,自己无法承担的责任,要靠一个花蕾一样的孩子去背负。  平生第一次,他觉得这些乱世中纵横挥斥的男人们,也和其他人一样,对很多的事情无可奈何。  他向着白毅躬身一拜,退出了大帐。==================================================原谅我就是这么的喜欢这部书,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冬天的古诗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