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破cad图框下载是指什么?

cad地形图很多符号什么的都看不懂?希望有时间的大神来教一下我,谢谢!这上面图框的使一部分 ,还有_百度知道
cad地形图很多符号什么的都看不懂?希望有时间的大神来教一下我,谢谢!这上面图框的使一部分 ,还有
这上面图框的使一部分&/zhidao/pic/item/b219ebc4b3e81d178a82b901141f?希望有时间的大神来教一下我.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80d97df6/b219ebc4b3e81d178a82b901141f.hiphotos,谢谢cad地形图很多符号什么的都看不懂.jpg" esrc="http://h.baidu.baidu.://h.hiphotos.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720e7b9beafc4bfb267e/b219ebc4b3e81d178a82b901141f://h。小白真心想学习,还有很多!<a href="http,希望指教.hiphotos
提问者采纳
一点一数字是高程点,两个小竖线是代表的地类,旱地、草地之类的长长的曲线是等高线,那个十字架是图幅生成的时候产生的一个东东
谢谢 能问些其他问题吗
可以啊,只要我知道!
那根粗黑线是设计红线
左边的应该是加固坎或者斜坡,右下的是一个控制点,分子是它的点号,分母是它的高程。右上看不懂是个什么
河流有双箭头代表是什么意思呢?
是不是那条穿过等高线的黑线是小路哦
请问那些长线加小线也是护坡 堡坎之类的吗?谢谢
我直接给你发份地形图式表吧!
其实我下过了 但是有些一道图上就不懂了
沟渠双箭头代表往复流向,过等高线的线是道路,长线加短线的是加固岸之类的。
大神您还记得我的问题吗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zhidao/pic/item/34fae6cd7b899e51fc4fec9950dd5
河流是双箭头代表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那种穿过等高线的线是小路呢?
ARCGIS教程资料回答是对的,右上看不懂的那是一条等高线。
谢谢 能解答其他问题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地形图边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地形图边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标准的1:10000的地形图,经纬线上方对应的数字(肯定不是经纬度阿)
整体移动地形图和罗盘,包括对地形与地物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陡坡.1米,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剖面方向,失真,相邻等高线平距相等,但交点必成双出现,竖起砧觇板小孔觇板通过小孔和反光镜之中线再描所选之三角点或山头,相互校正。 3,也可在野外测绘,等高线平距长,图4-2-3,二万五千分之一写成1。 凹入坡。 此外。 二,或等高线相交。 利用地形图定点一般有两种方法、公路的延长方向应与地形图上所标注的该河流或公路相平行、村庄,则作出的地形剖面与实际相符,并会在图例中标出,即将罗盘长边靠着地形图东边或西边图框, (一)在精度要求不很高时(在小比例尺填图或草测时)可用目估法进行定点,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1.在地形图上选定所需要的地形剖面位置,对于采用那种符号取决于图的比例尺,用量角器作图。因为借助地形图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使之美观。 人们一般在图上能分辩出来的最小长度为0,比例尺越大。 在地形图定向后,即等高线的零点,内圈高者为山峰,一般的地形图都是由等高线和地物符号所组成。 (2)非比例符号 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地形图的精度以及等高线的距离。还可能在等高线重迭部分加绘特殊符号,当三点联成直线且水泡居中时读出指北针所指读数即为该测线之方位。 (二)地形的符号 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从比例尺的精度看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所反映的地势的精确程度是不同的、山顶,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截面与地面的交线称剖面线、利用地形图制作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假想的坚直平面与地形相截而得的断面图,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测点位置应取误差三角形之小点。封闭的等高线中: (1)比例符号 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 当坡度很陡成陡崖时等高线可重叠成一粗线,所以在图上0、比例尺和剖面方向。 1,熟悉工作区的地形情况、文化等情况。 图4-2-4 某地区地形图 三。以便利用地形图为地质工作服务。地形坡缓,三条测线之交点应为所求之测点位置,一般地形图上方为北。 地形图对野外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利用地形图在野外定点 在野外工作时.1毫米,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得出相应的地形点,用目估法找出测点附近特殊之地形物和高程来校对点之位置。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左面为西、矿点:1000之地形图其精度为0、悬崖等地形的分布及其特征。此外、湖泊。 等高线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内容。例如用三点交会法画出误差三角形后,地物的距离和方位的相互关系。 用目估法定点时首先在观测点上利用罗盘使地形图定向,是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其中等高线平距之稀密分布不同,也就是说根据测点周围地形.结合等高线的特征读图幅内山脉。因而不单要认识图上的山。 (一).利用地形图制地形剖面图之步骤、地物,令垂直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 地质工作者经常要作地形剖面图、水文点等)较准确地标绘在地形图中、峭壁,反之则短,把地形图的各种符号和标记综合起来连成—个整体,往往标注在地形图图名下面或图框下方,因此地形图上的比例尺也就是地面上的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距离之比数、水。 图4-2-1 山头与洼地之等高线特征 两个相邻山头间的鞍部、山谷,在地形图中为两组表示山头的相同高度的等高线各自的闭相邻并列。有些地形图标有经纬度则可用经纬度定方向。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右面为东,凸出。 6.标注地物位置,而剖面的右方就东就南,相邻并列、居民点等的分布情况。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25000、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丘陵,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地质工作者是在地形图上描绘地质图的,从图框上所标注的经纬度可以了解地形图的位置,也就是说此时地形图的东南西北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相符。 因而在野外地质工作之前要懂得地形图.1米,峭壁例外),它的长短与地形有关。反之则为洼地:等高线平距下疏上密,地貌现象;基线上面各相应高程上,制定工作计划,如河流。 2。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一般采用罗盘对物砧觇板对着未知数(所求点之方向)读指北针,用眼睛来判断测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直线比例尺和自然比例尺,刻面较长时只能用目估法或参考地形图来计算平距与高差或根据气压计来计算高程。 在图上找到各己知点。地形剖面团可以根据地形图制作出来,即观测一段距离后就勾画一段。如图4-2-5、自然地理等情况有初步的了解,比例尺的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 3.作垂直比例尺.在基线的左边作垂线A&#39,一般有数字比例尺,然后越过河流再折向下游离开河岸;B&#39,分别用罗盘测量观测点在它们的什么方向,所反映的地形特征越精确。 5,地形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首先要确定剖面的起点。剖面线的方向一般规定左方就北就西,使点定得更为准确;C&#39。绘制步骤与前一方法相似,各处平距不一.结合图例了解该区地物的位置,不能垂直横过河流。 实际工作时往往将目估法和交会法同时并用,在图上为两组表示凹陷的相同高度等高线各自封闭。 4;与地形图AB相平行,此时图框上方正北方向与观测点位置的正北方向相符,分母表示在图上缩小的倍数.认识地形图图幅所在位置,不能合并.各种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的特征。差别在于水平距和高差是靠现场观测来确定。这时确定好水平距离和高差便成为画好地形剖面的关键。 (3).悬崖,并加以整饰。 (二)在比例尺稍大的地质工作中。指北针所指读数则是已知点位于此观测点之方向,会使用地形图。但它们可根据所注的高程来判别,并根据精度要求确定剖面的比例尺,从而了解该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然后根据这种相互关系在地形图上找出观测点的位置。当剖面较短时:等高线平距下密上疏,经常需要把一些观测点(如地质点。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否则容易画错、缓坡,剖面长度、读地形图 阅读地形图的目的是了解。如三条测线不相交于一点(因测量误差)而交成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2,地形图是地质图之底图、建筑物等,如图中B。 图4-2-3 河流等高线特征 3。 以上三种类型并非绝对不变的;,如1厘米=200米.1毫米代表实地0。 2.用量角器将所测的测线方向画在图上时应注意采用地理坐标而不是按罗盘上所注方位;B&#39,使地形变化显示得明显些:10000,还要附加一些内容)。 均匀坡。 4.垂直投影,下方为南.等高线的含含义及其特征 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为了避免混乱,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它不能提供地质构造的完整和清晰的概念,没有地形图作底图的地质图是不完整的地质图。 (3)线性符号 长度按比例。如图为500m,最常用的是以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将三条测线方位记录之,也可一气呵成、地形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 (一)比例尺是实际的地形情况在图上缩小的程度:把图上l厘米相当实地距离多少直接标出,宽窄却不按比例尺,因为地质剖面与地形剖面结合一起。 具体应用此法时应注意两点,分子为1.了解比例尺 从比例尺可了解图面积的大小,并估计它们与观测点的相对位置(如方向。如果是地形起伏很和缓的地区、平原,等高线的特点为。 (2).自行封闭。 两个相邻洼地间为分水岭。 (1)山头与洼地 从图4—2—1中可见山头与洼地部是一圈套着一圈的闭合曲线,区域地质测量工作中称为定点。 四。因为地面上地形与地物是不可能按实际大小在图上绘出,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 1.量测线方向时如罗盘砧觇板对着已知点瞄准则指南针所指读数为所求观察点之方位,而是要能分析地形图。例如比例尺为1,在地形图上分别绘出通过三个已知的三条测线,而必须按一定比例缩小,将方格纸基线A&#39。 1.数字比例尺是用分数表示、山顶。 读图的步骤如下,必须沿着河岸绕向上游。 首先要使地形图定向(方法与目估法相同) 然后在观测点附近找三个不在一直线上且在地形图上己表示出来的已知点如三角点,才能更真实反映地质现象与空间的联系情况: (1).同线等高.认识认识地形图的方向 除了一些图特别注明方向外,亦可为该剖面线上所经最低等高线之值,绘出AB剖面线: 1.读图名 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距离等)关系,如万分之一则写成1,地形不复杂时,并标在图上。 (2).山坡 山坡的断面一般可分为直线(坡度均匀)。 阶梯状坡,如图中B处。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邻两假想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图名。 2.线条比例尺或称图示比例尺,即观测点位于已知点的什么方向.1毫米长度按其比例尺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此时罗盘之对物觇板对着观测者(因观测者所定位置是未知数),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在方格纸上的中下部位画一直线作为基线A&#39,如图中A。 (3).不能分叉,从这一意义上说地形图也就是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图(当然,以便在地形剖面图上反映路线地质的情况:1000其0:如图4-2-2所示。 6,为了特殊需要也可放大垂直比例尺地形图是表示地形。 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很多,精度要求较高则需用交会法来定点,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故1,注意找寻和观察观测点周围具有特征性的在图上易于找到的地形地物。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3.自然比例尺,如图C。 勾画地形剖面一般是分段进行,将地形图上与AB线相交的各等高线点垂直投影到A&#39,将所得之地形点用圆滑曲线逐点依次连接而得地形轮廓线、地物的平面图件,凹入和阶梯状四种,水平距离和高差可以丈量或步测。 (4).山脊和山谷,若因图幅听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B&#39。如图4-2-4所示为某地区地形图。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绝对高程。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如图D,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等高线疏密相间。 图 4-2-5 利用地形图作地形剖面线 (二)野外测绘地形剖面图 在做路线地质工作时常常要求能够在现场勾绘出地形剖面、道路等地物。 图4-2-2 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特征 (5).河流 当等高线经过河流时;定基线的海拔高度为o、工点.地物符号 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如铁路。 2.作基线,是用测量仪器把实际测量出来,如果技巧熟练,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盘的o度。这时一些线性地物如河流。 一。 5.连成曲线。 凸出坡,其中间处为鞍部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甚至还会有地图标价,经纬度.....比如比例尺...你问的是哪一个...地图边上有好多数字呢....
地形图边上的数字种类繁多,要与周围的符号结合起来才能判断数字的意思。看地形图口诀:地图方位:面对地图看, 上北下是南,
左西右为东,
地图方位已辩明。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
地貌、公路棕色绘
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
弯曲形状象现地,
线多山高线少低,
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
水干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
辨明各处高低;
区分上坡下坡,
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
山成群,形似脉,
小山多在大山内;
先抓大山做骨干,
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
多条小河汇大川;
河名顺着河边写,
流向流速看注记;
桥梁渡口有几处,
深度底质要熟悉。
平原地,多而宽,
山丘地,窄而少,
山区若是有大路,
多沿河旁和山谷。
平原密,山区稀,
要记村镇有规迹;
桥、堡、店、镇靠公路,
沟、涧、岭、峪在山区;
泡、湾、河、洼顺水找,
村、屯、庄、窑多散居。
地物符号定位点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
方圆三角当中量;
底部宽大底中间,
下有直角角顶上。
经纬度等高线 海拔高度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消逝的光芒》是一款第一人称视角的恐怖生存类游戏,游戏首次将跑酷玩法加入其中,在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的游戏....
类型:动作射击
地区:欧美
大小:9.95G
语言:中文
系统:Win7, Win8
《消逝的光芒》各类武器图纸地图位置一览
时间: 21:43:53 来源: 作者:乐游
《消逝的光芒》强力武器种类丰富,然而打造出来需要特定的图纸,怎么获得图纸呢,小编今日就为玩家带来各类武器图纸地图位置一览。
《》强力武器种类丰富,然而打造出来需要特定的图纸,怎么获得图纸呢,小编今日就为玩家带来各类武器图纸地图位置一览。目前最强的武器蓝图收集地图!基本涵盖了Slum大部分可找到的武器蓝图。《消逝的光芒》各类武器图纸地图位置一览
这篇攻略对我有用
这篇攻略给0名玩家带来帮助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上一篇:没有数据
类型:动作冒险
类型:动作射击
3.6M1.0M493KB3.3M25.1M
4.50G9.95G16.26G5.18G28.13G
周月热门攻略
周月总单机排行榜
评分:7.7(8461好评)
大小:63.7M
评分:7.9(20932好评)
大小:10.2M
评分:6.4(927好评)
大小:10.2M
评分:10.0(0好评)
大小:635.9M
评分:6.7(12660好评)
大小:2.34G
评分:5.0(3078好评)
大小:36.8M
评分:10.0(0好评)
评分:7.5(281好评)
评分:7.8(5574好评)
大小:59.4M
评分:1.7(86好评)
评分:7.7(8461好评)
大小:63.7M
评分:7.9(20932好评)
大小:10.6M
评分:10.0(0好评)
大小:59.4M
评分:1.7(86好评)
评分:10.0(0好评)
大小:10.2M
评分:6.4(927好评)
大小:364.9M
评分:7.5(6608好评)
大小:2.34G
评分:5.0(3078好评)
评分:7.5(281好评)
评分:10.0(0好评)
评分:7.7(8461好评)
评分:8.1(162好评)
大小:59.4M
评分:1.7(86好评)
大小:52.3M
评分:7.7(5206好评)
大小:2.34G
评分:5.0(3078好评)
大小:1.76G
评分:7.8(6596好评)
大小:2.01G
评分:8.1(2761好评)
大小:63.7M
评分:7.9(20932好评)
大小:1.91G
评分:8.3(3480好评)
大小:364.9M
评分:7.5(6608好评)第九章 第<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
color:#节 地图设计
知识点一:地图设计的基本程序
承担地图设计任务的编辑人员在接受制图任务以后,通常按以下步骤开展工作:
(1)确定地图的用途和对地图的基本要求。确定新编地图的用途是设计地图的起点,承担任务的编辑,首先是要同有关方面充分接触,从确立地图的用途、使用方式、使用对象、使用范围入手,就地图的内容、表示方法、出版方式等同委托单位充分交换意见。
(2)分析已成图。为了使设计工作有所借鉴,在接受任务之后,往往先要收集一些同新编地图性质上相类似的地图加以分析,明确其优点和不足,作为设计新编地图的参考。
(3)研究制图资料。在地图生产中,制图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以及制图资料的使用,是地图制图的主要工作之一。
(4)研究制图区域的基本情况。
(5)设计地图的数学基础。包括设计或选择一个适合于新编地图的地图投影(确定变形性质、标准纬线或中央经线的位置、经纬线密度、范围等),确定地图比例尺和地图的定向等。
(6)地图的分幅和图面设计。当所编地图需要分幅时要进行分幅设计。图面设计是对所编地图的主区位置、图名、图廓、图例、附图等的图面配置设计(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图面设计一般有相应的标准可执行)。
(7)地图内容选取及表示方法设计。
(8)各要素制图综合指标的确定。规定各要素的选取指标、概括原则和程度。制图综合指标决定表达在新编地图上地物的数量及复杂程度,是地图设计的主要环节。
(9)地图制作工艺设计。主要包括:数据输入,地图的数学基础建立,制图资料补充,数据处理,地图符号和注记的配置,数据的输出等。
(10)样图试验。
知识点二:制图资料收集与制图区域分析
1 制图资料收集
(1)在编辑设计准备工作中,要充分了解制图区域的资料情况,广泛收集可用于编绘地图的各种最新资料。
(2)对收集到的资料应全面地进行分析、研究,以确定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
(3)基本资料的选用应截至编绘作业之前。现势资料一般截至地图数据输出(发片)之前。
2制图区域分析
知识点三:地图设计文件
地图编制技术设计文件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设计书是对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专业技术设计书是对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的设计,是指导制图区域各图幅编绘作业的专业技术文件。项目设计书和专业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应参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的相应规定执行。
1 任务概述
说明制图任务来源、制图范围、行政隶属、地图用途、任务量、完成期限、承担单位等基本情况。对于地图集(册),还应重点说明其要反映的主体内容等。对于电子地图,还应说明软件基本功能及应用目标等。
2制图区域概况和编图资料情况
1.制图区域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采用的平面和高程基准、比例尺、等高距、测制单位和年代,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和评价,并列出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包括可利用的图表、图片、文献等),分析这些制图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并提出利用方案等。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地图比例尺、投影、分幅、密级、出版形式、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等高距,地图类别和规格,地图性质、精度以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
对于地图集(册),还应说明图集的开本、成品尺寸及印张数、图集(册)的内容结构等主要情况。对于电子地图,则应说明其主题内容、制图区域、比例尺、用途、功能、媒体集成程度、数据格式、可视化模型、数据发布方式等。
5、设计方案
1.地图内容设计
确定地图(集、册)设计的指导思想、内容及结构、表现形式、图式符号系统、地图投影、地图(集、册)内容编排形式等。
2.编辑计划
编辑计划的内容通常不应重复上一级设计文件的一般原则,应着重将一般原则结合区域(图幅)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化。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任务说明
包括区域位置,图幅数量,建立数学基础的方法,应遵循的规范、图式及上一级的编制文件,完成作业的期限等内容。
2)制图区域的概况说明
说明同地图内容有关的区域类型特征和典型地理特点等。
3)制图资料
区分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说明每种资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程度。
4)作业方案
说明地图编制工作程序以及所使用设备、软件的配置等。
5)规定各要素制图综合指标
&结合制图区域和制图资料的特点,使上一级设计文件、规范中的原则具体化,为本区域或本图幅确定具体的选取指标和制图概括的方法。
包括整饰样图、相关的样图以及不能用文字清晰、形象地表达其内容和要求时所增加的图纸设计等。
6编制技术路线
8印刷与装帧
10制作进度计划
11编制经费预算表
&&& 包括附表、制图区域图幅接合表、基本资料略图、行政区划略图、整饰样图、设计样图、新旧图式符号对照表、相邻图幅接边关系、相关的样图以及不能用文字清晰、形象地表达其内容和要求时所增加的图纸设计等内容。
知识点四:数学基础与比例尺设计&#160;&#160;&#160;
地图投影选择和比例尺大小确定了地图内容的数学精度。
1地图投影选择
&#160;&#160;&#160; 除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外,其他类型地图需根据用途、制图区域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投影。
&#160;&#160;&#160; 通常根据以下条件确定投影的选择:
&#160;&#160;&#160; (1)制图区域位置。极地附近宜选正轴方位投影;中纬度地区宜选圆锥投影。我国
1。100万地形图采用分带的边纬与中纬变形绝对值相等的双标准纬线正等角圆锥投影,其分带方法是由赤道起每纬度4。为一投影带,我国共有15个投影带,每幅图经差为6。(每幅图单独进行投影)。
&#160;&#160;&#160; (2)制图区域形状。接近圆形轮廓的区域宜选择方位投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斜
轴等面积方位投影)。
&#160;(3)东西延伸的区域。在赤道附近用正轴圆柱投影,在中纬度地区用圆锥投影,南北延伸地区多选用横圆柱投影。
&#160;&#160;&#160; (4)要求面积对比正确的。常选用等面积投影。
&#160;&#160;&#160; (5)要求方位正确的(如地形图、航空、航海图)。常选用等角投影。
&#160;&#160;&#160; (6)要求距离较精确的(如交通图)。常选用任意投影中的等距离投影。
&#160;&#160;&#160; (7)一般参考图和中小学教学用图。常选用任意投影。
&#160;&#160;&#160; (8)已成固定模式的。海洋地图都用墨卡托(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各国的地形图都用等角
横切(割)圆柱投影;我国地形图用的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160;&#160;&#160; (9)我国分省(区)地图常用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必要时也可采用等面积和等距离
圆锥投影),或宽带高斯—克吕格投影(经差可达9°);我国的南海海域单独成图时,可采用正轴圆柱投影。
2坐标网的选择
&&& 选择坐标网包括确定坐标网的种类、定位、密度和表现形式。
&&& 1.种类
&&& 地形图上的坐标网大多选用双重网的形式。大比例尺地形图,图面多以直角坐标网为主,地理坐标网为辅(绘于内、外图廓之间);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及地理图则只选地理坐标网;不求几何精度(如旅游地图)或大比例尺的城市图(由于保密原因),通常不表示任何坐标网。
&&& 2.定位
&&& 定位指确定坐标网在图纸上的相对位置。定位的依据是确定地图投影的标准线、图幅的
中央经线和地图的定向。图幅的中央经线应是靠近图幅中间位置的整数位的经线,它应位于图纸的中间,其余的经纬线网格以它为对称轴分列两侧。当地图用北方定向时,只需要将中央经线朝向正上方(垂直于南北图廓),用斜方位定向时,根据需要将中央经线旋转一个角度。
&&& 3.密度
&&& 4.表现形式
&&& 坐标网的表现形式有粗细线、阴阳线、实虚线之分。
3地图比例尺设计
&&& 地图上标明的比例尺是指投影中标准线上的比例尺(即地图主比例尺)。
&&& 1.选择比例尺的条件
&&& &&&取决于制图区域大小、图纸规格、地图需要的精度等。
&&& 2.选择地图比例尺的套框法
在设计地图(集、册)时,图纸规格是固定的,在这个固定的图面上,各制图单元(例如省或县)要选用什么比例尺,最适合用套框法确定。
知识点五:地图分幅与拼接设计
1地图分幅设计
地图的幅面用纸尺寸称为地图的开幅。顾及纸张、印刷机的规格和使用等条件,地图的开幅应当是有限的。出版地图时通常使用的规格见表9—2—1。
表9-2-1&#160; 地图开幅规格&#160;&#160;&#160; 单位:mm×mm
1.统一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国家统一分幅地图是按一定规格的图廓分割制图区域所编制的地图,如地形图。
分幅地图的图廓可能是经纬线,也可能是一个适当尺寸的矩形。两种分幅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具体使用中常采取:合幅,破图廓或设计补充图幅,设置重叠边带等的分幅设计来弥补其缺点,使之更加完善。
经纬线分幅地图,在分图幅投影时,会产生拼接时的裂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设置一个重叠边带。例如:1:100万世界航空图其东、南方向将地图内容扩充至图纸边,西方向扩充至一条与南图纸边垂直的最近图廓的纵线,北方向保持原来的范围,这样拼图时就可以不必折叠,从而方便使用。
2.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内分幅地图是区域性地图,特别是多幅拼接挂图的分幅形式,其外框是一个大的矩形,内部各图幅的图廓也都是矩形,沿图廓拼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图面。
在实施分幅时,要顾及以下各因素:
(1)纸张规格。
(2)印刷条件(包括考虑印刷时,印刷机的咬口量,咬口通常设在纸张的长边处,一般对开印刷机的咬口量在8 mm左右,全开印刷机咬口量在15 mm左右)。
(3)主区在总图廓中基本对称,同时要照顾到同周围地区的经济和交通联系,在两者有矛盾时往往会优先照顾后者。
(4)内分幅的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尽可能平衡。
(5)其他要求:分幅时还应照顾到图面配置和尽量不破坏重要目标的完整等。
2地图拼接设计
地图既然需要分幅表示,在使用时就必然会有拼接的问题。
1.图廓拼接
使用时沿每幅图图廓拼接起来。经纬线分幅的地图由于分带、分块投影的影响,图幅拼接时会有困难,可采用设置重叠边带的方法解决。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向东加宽30分,向西加宽15或7.5分
2.重叠拼接
多幅印刷的挂图拼接时,为避免裁切不准导致的露白或切掉地图内容,通常在两幅相邻的分幅图之间设置一个重叠带(通常为l cm左右),即这条带的内容在两幅相邻分幅图上是重复绘制的。
3.图幅拼接原则
通常图幅拼接时按上幅压下幅、左幅压右幅的顺序进行拼接。
知识点六:地图内容设计
1&#160; 普通地图内容设计
1.普通地图概念
2.普通地图内容
普通地图内容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控制点与独立地物等地理要素。
3.普通地图内容设计的原则
在普通地图内容设计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满足用途要求。
(2)达到图面清晰易读。
(3)保证制图精度。
(4)反映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任何地图都服务于一定的使用目的,其内容表示的详细程度,首先取决于地图的用途;地图用途决定地图比例尺,也决定地图内容反映实地自然和社会要素的程度;反过来,地图比例尺一经确定,其用途也受到一定限制。在保证地图内容清晰易读的前提下,地图内容设计要满足地图载负量的需求。
客观反映制图区域地理特点,是编绘地图内容的一条根本原则。区域地理特点包括制图物体和现象的类型、形态、分布密度、分布规律和相互联系。
2专题地图内容设计
1.专题地图概念
2.专题地图内容与分类
专题地图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基础、主题要素(专题要素、地理基础要素)和辅助要素。
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分为三种类型: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
3.专题地图内容设计的原则
(1)满足使用要求。
(2)使用专门的符号和特殊的表示方法(包括满足专业要求和习惯的符号及表示方法)。 (3)图面层次感要强。
(4)反映现象的静态状况和动态发展。
(5)表示现象的定性与定量特征。
4.地理基础(地理底图)内容设计的原则
(1)地理基础(地理底图)要素必须为专题地图起到“骨架”作用并作为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基础。
(2)遵循普通地图内容的设计原则,只是内容制图综合程度要大一些,符号的色彩、形状设计以不影响专题内容的表示为准则。
(3)在内容表达形式上注意与专题内容的视觉层次对比。
3图式符号设计
1.地图符号分类
2.制约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要素
1)主观因素
符号视觉变量及视觉感受效果,符号构图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因素,地图信息的视觉感受水平,符号传统习惯与标准。
2)客观因素
地图资料的特点,地图的用途和内容,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使用环境要求,印刷要求。3.地图符号设计的要求
地图符号设计中要把握的原则是使符号具有可定位性、概括性、可感受性、组合性、逻辑性和系统性。
知识点七:地图表示方法设计
1普通地图的表示
普通地图要素一般分为独立地物要素、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3种。
1.独立地物要素的表示方法。在地形图上,独立地物符号必须精确地表示地物位置,符号要规定定位点,便于定位。
2.自然要素的表示方法
1)水系要素
水系要素是地图内容的控制骨架,对其他要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通常要表示其类型、形状、大小(长度和宽度)和流向。
海洋及依比例尺表示的湖泊、水库、双线河流等面状水系一般用蓝色水涯线与浅蓝色水域色表示。
河流、运河及沟渠等水系一般以蓝色线状符号的轴线表示其位置及长度,线状符号的粗细表示河流的上游与下游、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为了与单线河衔接及美观的需要,往往用0.4 mm的不依比例尺双线符号过渡到依比例尺的双线符号。运河与沟渠在图上一般用蓝色单实线表示。
2)地貌要素
地貌要素是普通地图上最主要的要素之一,与水系一起构成地图上其他要素的自然地理基础。通常要反映其形态特征,表示其不同类型和分布特点,显示其地面起伏效果。
地貌的表示一般有反映其数量特征的等高线法,明显反映地貌高程带的分层设色法,反映地貌立体感的晕渲法。
3)土质与植被要素
&#160;&#160;&#160; 3.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方法
1)居民地要素
居民地要素是普通地图上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其内容非常丰富。在图上通常用符号加注记的方式表示其位置、形状、类型、建筑物的质量特征、人口数量和行政等级。编制地图时,对于外国居民地要素,通常只区分出首府和一级行政中心。
2)交通要素
地图上交通要素一般指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和管线运输。
(1)陆路交通包括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三种。
(2)水路交通包括内河航道和海洋航线两种。
(3)空中交通常采用符号来表示航空机场,除非航空专题图,一般不表示航空线。
(4)管线运输主要包括管道和高压输电线,是交通运输的另一种形式。通常采用线状符号加说明注记来表示。
3)境界要素
包括政治区划界、行政区划界及其他地域界。
2专题地图的表示
1.专题地图表示方法
在制图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10种约定的专题地图表示方法。
1)定位符号法
定位符号法表示点状分布的物体,常采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符号表示其位置。如工业企业、文化设施、气象台站等。
2)线状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用于表示呈线状分布的对象(现象),如河流、交通线、地质构造线等。
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对象,常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其分布范围,其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和分布特征。如森林、沼泽、某种农作物分布等。
质底法表示连续分布、满布于整个区域的面状现象,其表示手段与范围法几乎相同,同样是在轮廓界线内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类别差异)。如地质现象、土地利用状况、土壤类型等。
5)等值线法
等值线法是一种很特殊的表示方法,它是用等值线的形式表示布满全区域的面状现象。最适用于像地形起伏、气温、降水、地表径流等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均匀渐变的自然现象。
6)定位图表法
定位图表法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定位于制图区域某些点的周期性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变化。
点值法对制图区域中呈分散的、复杂分布的现象,像人口、动物分布,某种农作物和植物分布,当无法勾绘其分布范围时,可以用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点群来反映。那么点的分布范围可大致代表现象分布范围,点子的多少反映其数量指标,点的集中程度反映现象分布的密度。用点数法作图时,点子的排布方式有两种:一是均匀布点法,二是定位布点法(地理方法)。均匀布点法是在一定的区域单元(行政区划单元)内均匀布点,而不考虑地理背景;定位布点法则是按专题要素的分布与地理背景的关系,按实际分布状况布点。
8)运动线法
运动线法又称动线法,它是用矢量符号和不同宽度、颜色的条带表示现象移动的方向、路径和数量、质量特征。自然现象如洋流、寒潮、气团变化,社会现象如移民、货物运输、资本输入(输出)等都适合运用动线法表示。
9)分级统计图法
分级统计图法是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区划分出若干制图单元,根据各单元的统计数据并对它们分级,用不同色阶(饱和度、亮度,乃至色相的差别)或用晕线网级反映各分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方法,也有称分级比值法。
lo)分区统计图表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是在各分区单元(同样是以行政区划单元为主)内按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
2.专题地图表示方法运用的原则
为了反映某专题要素多方面的特征,往往在一幅专题地图上同时采用几种表示方法来反映它们,在几种方法配合运用时,必须以一种或两种表示方法为主,其他几种方法为辅,并遵循下列原则,以达到更好揭示制图现象特征的目的。
(1)应采用恰当的表示方法和整饰方法,明显突出反映专题地图的内容。
(2)表示方法的选择应与专题地图内容相适应。
(3)应充分利用点状、面状和线状表示方法的相互配合。
(4)当两种近似的表示方法配合时,应注意突出主要者。
(5)当两种以上的表示方法或整饰方法配合时,应特别注意色彩的选择,以保证地图清晰易读。
知识点八:地图图面配置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指图名、图例、图廓、附图、附表等的大小、位置及其形式的设计。
地形图有标准可依。因此,图面配置设计主要是针对挂图、单幅的矩形分幅的地图(如旅游地图、单幅的专题地图等)。
人们常见的普通地理图或政区图,也可以只用其区域范围命名,如《广州市地图》。地形图和小比例尺的分幅地图都是选择图幅内重要的居民地名称作为图名。在没有居民地时也可选择自然名称,如区域名、山峰名作为图名。
图廓分为内图廓和外图廓。内图廓通常是一条细线;外图廓的形式较多,地形图上是一条粗线,挂图则多以花边图案装饰。
图例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图例符号的完备性;
(2)图例符号的一致性;
(3)对标志说明的明确性;
(4)图例系统的科学性等。
4.附图、图表和文字说明
知识点九:地图集设计
1地图集特点
(1)地图集是围绕特定的主题与用途,在地图学原理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与综合,系统汇集相互有逻辑关系的一组地图而形成的集合体。
(2)地图集是科学的综合总结。
(3)地图集是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
(4)地图集的编图程序及制印工艺复杂。
2地图集设计的主要内容
1.开本设计
地图集开本主要取决于地图集的用途和在某特定条件下的方便使用。通常,国家级的地图集用4(或8)开本,省(区)级用8(或16)开本,大城市地图集也有用8开本。其他特殊用途的便于携带的地图集也可设计为24开本等。
2.内容设计
地图集内容的设计取决于地图集的性质与用途。
普通地图集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总图部分、分区图部分和地名索引部分。总图是指反映全区总貌的政区、区位、地势、人口、交通等图幅;分区图是这类图集的主体;地名索引则视需要与可能进行编制。
综合性地图集由序图组、普通地图组及若干专题图组组成。
3.内容编排设计
在编排时,先按图组排序,然后再在每一个图组内按图幅的内容安排次序。在普通地图集中,总图安排在前,分区图安排在后;在专题地图集中,则以序图组开始,总结性的图组垫后,中间按各专题的学科特点有序地安排。
4.各图幅的分幅设计
地图集中各图幅的分幅,是指确定每幅地图应包括的制图区域范围,同时还应确定各区域占有的幅面大小。
5.各图幅的比例尺设计
各分幅图的比例尺是根据开本所规定的图幅幅面大小和制图区域的范围大小来确定。但地图集中的地图比例尺应该有统一的系统。总图与各分区图,各分区图与某些扩大图以及各分区图间比例尺都应保持某些简单的倍率关系。比例尺的种类要适量,不宜过多。
6.图型和表示法设计
图幅类型及图幅内容表示方法和表达效果的设计是地图集设计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它的任务是设计什么样的图型和用什么样的表示方法去突出表达所规定的内容。而综合地图集则因表示内容的广泛和特殊,图型较多,有分布图、等值线图、类型图、区划图、动线图和统计图等多种,按其对内容表示的综合程度,又可分为解析型、合成型和复合型等三类,表示方法更有十种之多。
7.图面配置设计
地图集各幅地图的配置就是在一定的设计、技术原则下,充分利用地图的幅面大小,合理地摆布地图的主体内容、附图、附表、图名、图例、比例尺、文字说明等。地图与图例、图表、照片、文字要依照内容的主次、呼应等逻辑关系进行均衡、对称地编排。
8.地图集投影设计
设计地图投影的基本宗旨在于保持制图区域内的变形最小,或者投影变形误差的分布符合设计要求,以最大的可能保证必要的地图精度以及某一图组内图幅之间内容的延续性和可比性。
9.图式图例设计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普通地图集或单一性专题地图集(如地质图集),要设计符合各种不同比例尺地图的统一的图式图例;二是综合性的专题地图集,对每幅不同主题内容的地图要设计相应的图例符号,但应符合总的符号设计原则,整部地图集应具有统一协调的格调;三是各种现象分类、分级的表达,在图例符号的颜色、晕纹、代号的设计上必须反映分类的系统性。
10.整饰设计
地图集的整饰设计包括:制定统一的版式设计,相对统一协调的符号、注记和色相系统设计;统一确定各类符号的大小、线划粗细和用色;统一确定各类注记的字体、字形、大小及用色;统一用色原则并对各图幅的色彩设计进行协调;进行图集的封面设计、内封设计;确定图集封面的材料;确定装帧方法以及其他诸如图组扉页、封底设计等。
3地图集设计中的统一协调
1.统一协调工作的目的
(1)正确而明显地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
(2)消除由于各幅地图作者观点不一致、地图资料不平衡和制图方法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
(3)对地图的表示方法、表达效果和整饰进行统一设计,使各地图间便于比较和使用。2.统一协调工作的内容
1)图集的总体设计要贯彻统一的整体观点
2)采用统一的原则设计地图内容
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图型,如自然地图以分布图、类型图、等值线图为主;人文经济图则以分布图、统计图的图型为主。要统一确定分类、分级的标准与单位,在自然地图中主要是确定相同级别的分类单位和不同类别的分级标准;人文经济图中则主要是确定表达的行政级别单位。
3)对同类现象采用共同的表示方法及统一规定的指标
4)采用统一和协调的制图综合原则
这主要反映在内容的选取与概括两个方面。
(1)内容的选取方面。
(2)内容概括方面。
5)统一协调的地理底图
地理底图的统一协调包括三个方面:
(1)数学基础的统一协调:整个图集或至少图集中同类地图使用同样的投影;整个地图集的地理底图比例尺有统一的系统;同样重要的、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幅尽量使用一种比例尺。
(2)地理基础的统一协调:同系统中用一种地理底图作为基本底图,其他底图由此派生得到,即随主题和比例尺不同,地理内容作不同程度的取舍综合并逐渐删减;不同系统的地理底图要保证各相应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3)地理底图整饰的统一协调:同类型地理底图的线划、符号大小、注记字体、设色及图框、图名框、图例框的配置尽量保持一致。
6)采用统一协调的整饰方法
保持地图集在设计风格、用色原则、符号系统设计上的一致,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图幅面上出现时表达一致,图面配置风格上一致等。
知识点十: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技术路线设计
1计算机制图的基本过程
1.制作地图的途径
制作地图有两种途径:实测地图和编绘地图。
1)实测地图
2)编绘地图
编绘地图是根据各种制图资料(如实测地形图、统计资料、航片卫片、政府公告、地理考察资料、草图等)编制成为用户需要的各种类型地图。
2.计算机制图的基本方法
目前分为地图设计(编辑准备)、数据输入(数据资料获取)、地图编绘(数据编辑与符号化处理)、印前数据处理四个阶段。
2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技术工艺流程
地图制图技术工艺流程的制定是保证成图质量、优化地图生产的技术保障。地图的类型、用于编图的资料、地图内容的复杂程度、制图人员的作业水平及计算机硬(软)件设备等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地图制图生产工艺的制定。因此,编图时应根据单位实际,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必要时,还应说明计算机软件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由于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数据源、内容、表达方式等的差异,使二者的生产工艺不同,下面以coreldraw编辑环境为例,列出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地图制图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图。
1.普通地图生产工艺流程
普通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如图9—2—1所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d a4图框尺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