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在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编制工作在街道福利怎么发

关于社区工作者待遇落实情况的报告——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社区工作者待遇落实情况的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静安打通社区工作者晋升通道
&机关精简编制加强街道配置 下月起提高社工薪酬待遇
| 作者:张昱欣
  昨天,静安区举行街道党工委更名揭牌仪式,区内5个街道体制调整和社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的具体安排也随之揭开面纱。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翻牌”,“既拿出钱,又拿出编制”的方案表明,静安区坚持将最优质的资源向基层倾斜,着重突出加强党的建设,突出的核心则是“人”。 /上海静安官网&&&  晨报记者 张昱欣  从下个月起,静安区的基层社会工作者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工资待遇不同程度提高了。而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同步升级完善,每一位社工面前的职业晋升阶梯变宽了,发展空间也更大了——在明确的机制保障下,可以预见,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静安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街道设置社区发展办公室&&“小发改委”统筹社区发展  与本市其他区县面对的情况略有不同的是,一方面,静安早在2007年开始,就已经彻底剥离了街道招商引资的工作职能,街道既没有这方面的机构设置,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和奖励安排;另一方面,从2009年开始,静安就已经进行了街道体制机制调整优化改革,将街道原有的十几个科室调整为“六部一室”,对应街道职能调整了部门设置。“但这不是说,在这一轮街道体制改革过程中,静安相比较兄弟区县‘任务更轻’,而是要做到‘标准更高’。”静安区副区长邓小冬告诉记者。  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此次静安街道体制改革注重“眼睛向下、面向基层”的原则,着重突出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核心是“人”。同时,着眼未来长远发展,提出了现在街道内设机构的“6+2”方案。其中,自主设置的“2”分别为社区人力资源办公室和社区发展办公室。社区人力资源办公室主要履行社区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整体性开发等工作职能,强调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社区发展办公室主要履行统筹社区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扶持培育社会组织、社区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职能。  静安区设置这两个机构的用意是什么?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邓小冬向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据了解,原有确定的街道的六项工作职能中,未对街道统筹区域发展的职能予以明确,街道在城市建设管理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缺乏参与权、话语权。  也因此,在市委的相关文件中,职能上明确新增了“统筹社区发展”这一工作职能。同时,在街道的赋权上,也明确提出了街道在规划以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上的建议权。此次静安区在街道新设的社区发展办公室,要解决统筹社区发展的问题,在部门职责中明确要求,要拓展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收集民意和各方面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并加强发展规划以及与此相关的街道工作体制和机制的研究、设计和行使相关的建议权,“我们戏称是街道的‘小发改委’”邓小冬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此外,这个办公室要承担与社区发展相关的一些新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工作任务的落实,比如智慧社区的建设、法治社区的建设等; 统筹科教文卫体旅等社会事业。  区级机关按比例“瘦身”&&让出编制给街道  据透露,在这次街道“翻牌”和出台体制改革方案之前,静安先行完成的一个工作就是机关瘦身,区级机关按照5%的比例精简公务员编制,节约出来的编制用于支持街道加强配置,调整后,每个街道由原来的50名实际公务员编制,增加到60名。同时,静安把“6+2”中的第二个权限放给了队伍建设这一块。“最初我们设计的部门名称叫‘干部人事办’,但在多方面听取意见之后,我们把它更名为‘人力资源办’,这不是简单的文字上的调整,在我们理解,新设置的这个部门完全不同于原有的街道机关内部的人事管理工作,而是着眼为社区未来发展考虑打造一支能力更加突出的基层工作力量。”邓小冬表示,新设立的人力资源办将统筹管理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社工以及各类辅助人员队伍在内的各类队伍,甚至要关注到那些以前没有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的,但对社会治理来讲同样重要的各类队伍,比如说社区和楼组中的各类骨干队伍、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中的各类人员。  更名挂牌后,街道机关的人员编制考评制度以及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都将进行调整,尤其是社区工作者的职称,待遇和晋升阶梯都将有明显提升和优化。据了解,目前静安还有很多社工的薪酬待遇没有达到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根据即将实施的“升级版”举措,从下月起,静安区按照“抬高底部、减缓坡度、普遍受惠”原则,按照人均收入高于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建立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并根据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新的薪酬标准符合《上海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原则上在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1.4倍之间”及“不同岗位等级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水平最高与最低之比一般为2倍左右”的要求。同时,社区工作者中部分高等级人员的收入水平高于事业编制低职级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这将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目前,静安区已打破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设定了岗位等级制度; 明确社区工作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而今后,除优化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制度外,静安区组织人事部门将有意识地选派年轻干部到社区等基层一线任职,并对从基层选拔党政人才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街道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开展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或调任考试担任街道科级领导职务的试点等。
扫一扫二维码 加“微观上海”微信号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街道办事处是什么性质的单位?里面的正式的工作人员是公务员编制还是事业编?街道办的正式工待遇怎么样?有谁知道长沙街道办的,一般有多少钱一个月吗?
街道办属于政府部门下设机构,专门处理辖区老百姓的琐事。正式的工作人员有的是公务员编制,有的是参公管理的事业编。居委会和社区的干部就排除在外了。
街道办现在很难进了,一般都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上。有一句话说得好,公务员的话,市比省好,区比市好,街道比区好,为什么,街道办那是土皇帝啊,辖区内的门面什么的都归他们管。
街道办事处属城市区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其机构属行政单位,人员编制以行政编制为主,也有部分事业编制。如系街道办事处编制内正式工作人员,有可能是行政编制,也有可能是事业编制。
街道办事处与人沟通的事情很多,是很锻炼人的,至于工资要看实际的工作岗位和性质来定,具体工作具体分析。
现在就是事业单位,签了合同就是转正。因为没有什么编制了。都是聘用。工资也就是可能有点点福利。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8349
关注: 4 人媒体调查广州112条街道 揭秘居委会工资
新闻摘要: 广州社区居委会专职们一直“求”加薪,他们现在的月收入究竟如何?
    受访者稳定度
    过半数受访者
    为照顾家庭而留下
    对于工资上调次数,受访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有18.9%的受访者表示,入职居委会以来从未涨过工资,接近半数人只涨过一次。统计中一共有124位资历超过10年的受访者,但他们平均下来涨工资的次数也不足3次。超半数的受访者最近一次涨工资是在2010年以前,距今已过4年。在84.9%的受访者看来,收入应该一年调整一次。此外,就最近一次工资调整来说,上涨幅度偏低,接近60%的受访者上涨幅度在15%以内,其中近三成人低于5%。
    一般而言,薪酬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费、福利、奖金、津贴补贴共五部分。而这五部分里,受访者认为,最需要调整的是基本工资,其次是津贴补贴、加班费、福利和奖金。但是,不少受访者强调,他们基本上只有基本工资,没有其他奖金和福利。
    面对如此低的薪资待遇,97 .5%的受访者称曾考虑过离职,其中接近半数人甚至经常有离职的想法。接近80%的受访者认为薪资待遇对同事或同行的离职有很大影响。荔湾区金花街的一位专职人员表示,2013年这一年内他有超过10个同事因待遇差而离职。
    虽然受访者中未选择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过半数受访者都是因为觉得居委会工作比较稳定,方便照顾家庭才选择留下。也有少数受访者表示自己习惯了这份工作懒得换,真正喜欢这份工作的只占9.1%。
    受访者期望值
    近八成受访者希望
    月入4500元以上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社区对应35个区级部门,(工资)应该按工作量和难度来衡量。”海珠区一位居委副主任说。
    在调查中,南都记者注意到,由于新城区不断发展,新城区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配备通常都不充足。根据现行制度,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是按照当地常住人口的户数计算的。约每300户配备一个专职,根据城区密度稍有上下浮动。目前广州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字来分配的。
    而据某街道负责民政工作的一位副主任介绍,“在一个新的社区,两年前是一个空地或者工地,而两年后大楼盖起来了,很容易就多出五六百户常住人口,但已经编制好的社区专职人员不会一下子增加人手,还是原来的工作人员运作。”据悉,2011年5月广州市常住人口已有人,家庭户共有3684370户。按照这个配比推算,广州市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应有约12300人。
    那么待遇要给多少才算是合理的呢?63.6%的受访者认为月收入应该为4500元-6000元,20 .1%的受访者表示4000元上下亦可满足。这其中,资历在一年以内的新手倾向于月收入3000元,而资历在10年以上的老员工则期望4500元以上的薪水。
    在受访者看来,影响收入水平的因素各种各样,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能力,其次是工作复杂程度、学历、职称、资历、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与人际关系。“调整工资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白云区一位居委主任说。不少受访者亦都特意强调了工作复杂程度这个因素。
    居委会专职人员人工揭秘
    1234元!工作津贴全市统一其他收入要看街道手松手紧
    广州市区与区之间、同区不同街道之间,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收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同一个区内,不同的街道办社区专职工作者其收入也有明显的落差,手松手紧之间有近千元差距。这和每个区以及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待遇甚至要看街道一把手“脸色”
    至于其他福利,就要看街道是否“有钱”了。即使在同一个行政区,不同街道的经济实力也会造成不同辖区专职工作者收入差,而这个差额有时相当明显。
    据悉,目前造成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收入落差有以下因素:除了工作津贴1234元是全市统一的,基本工资和岗位补贴以及工龄工资都是各区政府根据自身财政情况决定。如基本工资这块,在天河区某街道一个居委会副主任是2083元,而在海珠区某街道一个居委会主任的基本工资是1883元。在天河区某居委会副主任应发工资是3417元,而在荔湾区某街道的居委会副主任应发工资只有3115元。
    一般情况下,就算在同一个行政区,不同街道的经济实力也造成了不同辖区专职工作者收入差,而这个差额有时相当明显。“有物业出租,街道就有收入,多商铺以及写字楼和出租屋,税费就多。”海珠区老城区某居委会主任介绍,一些商铺和写字楼以及出租屋的税费现在下放到由居委会来收取。税费上缴到税局后,街道可以从中拿到一定比例的返还金额。“再加上街道书记如果是个‘大方’的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对就会高一些。”
    街道经济效益好否影响绩效奖
    街道的“收入”,又如何体现在居委会专职的工资中?某居委主任了解到,在区统一发放的工资基础上,区规定街道可以给居委会工作人员最高上浮20%的工资。“当然,你一分钱都不上浮,也可以。”另一个居委会专职表示,自己所在的街道就完全没有“表示”。
    以海珠城乡结合部的某街道为例,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资构成是这样的:基本工资+工作津贴+岗位津贴+工龄工资+考核奖励+加班费六大部分。其中,基本工资和工作津贴是根据2010年全区调薪时以3117元/月为基数,而岗位津贴和工龄工资则根据区民政局提供的执行办法执行。岗位津贴:居委主任900元/月、居委副主任600/月、一般专职400/月;工龄工资按进入街道工作工龄计算,一年10元,130元封顶。加班费方面则按工作量或30或50元每次来补贴。考核奖励则是这个街道办自己考核专职工作者的一项额外补贴,即按区规定最高可上浮20%的部分。这部分奖励满额分级是:700元、500元、350元。
    经济效益差的街道不给加班费
    按照这个公式,在该街道一个年资最长的居委主任,在不产生加班费用的情况下税前收入可以达到+700=4847元,如果加上几天班则可以超过5000大元。而级别低且工龄短的专职,其税前收入也在3900元左右。
    而在经济效益较差的海珠区西部老城区某街道,除了全区统一的基本工资、工作津贴、岗位津贴、工龄工资外,既无考核奖励,也没有加班费。如果产生了加班,只能调休。因此,这个街道一个工龄7年的居委主任每月的税前收入是4087元。而一个工龄12年的专职,月税前收入只在3600元左右。
    职能部门奖励发放与否亦受影响
    此外,在区一级的职能部门层面,每年都会对街道进行各个项目的考核,包括城管、计生等指标。而这些职能部门在年终的时候会针对达标的街道进行一次性的奖励。据了解,部分街道将这些奖励全额分发到各个社区,然后分发到社区专职工作者和帮助居委会工作的部分编外人手上。“有时候,这一笔也有好几千元呢!如果摊分到每个月那就会多好几百块钱了。”某街道办主任这样说。但南都记者了解,就算是同一个区,这些职能部门奖励也有可能只停留在街一级层面。如海珠区其中一条位于旧城区的街道,不管是计生还是其他考核,没有任何资金奖励。“所以每次计生评优我们都不参与,评上优没奖励还多一堆工作做。”该街一居委会计生专职称。
    居委专职六封信 死磕“涨薪”
    2012年3月,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关建平致信给市长,希望基层人员的生活状况得到关注。去年,因到各居委会派发公开信,关建平的名字在广州社工圈亮了。死磕“涨薪”的他今年59岁,再过半年就可以退休了。他说要代表广大同行表达诉求。
    14年工资只涨了4次
    关建平2000年从单位下岗,随后进入了越秀区某社区居委会,至今每个月“出粮”,他都会留起工资条。摊开关建平的工资条可以发现,14年来工资只涨了4次,至今到手工资也不超过3000元,“好多街坊都唔信居委嘅人得咁少钱,但事实上我哋真系就得咁少人工。”
    2000年至2002年,他的工资每月小计(职务工资50元+等级工资85元+基础工资180元+工龄,工龄是一年增加1元)后是317元,加上补贴后每月到手工资也不到900元。此后,分别于2002年8月、2006年10月、2007年8月及2010年分别上涨了80元到500元不等。但从2010年至今,如无节日补贴、月度奖之类的奖金,扣除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费用,到手工资2400元—2900元。14年来,关建平见证不少年轻的社工入职又辞职,更有的报到一天就离职。
    根据关建平工资条上显示,20 0 6年以前是有工龄工资的,但只是每多一年增加1元。2006年工资调升后,连这几元的工龄工资都没有了。“我做十几年系咁多钱,刚来嘅靓仔又系咁多钱。”这让在居委会呆了14年的关建平感到不解。
    说起“社工师”,也让关建平觉得郁闷。他在2008年通过全国首批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获取“社工师”资格,当初上级单位表示,专职社工获得“社工师”资格,工资可上涨200元,考取中级资格,工资可上涨300元。但关建平获得“社工师”资格后,这200元从未打进工资卡内。“2009年9月话补翻来,打咗千几蚊落卡,之后又话哩笔钱未有文件,就响我10月嘅工资度扣翻啦。”
    致信市长反映工资低
    2012年3月,关建平终于忍不住了,他致公开信给市长,希望广大基层人员的生活状况能得到关注。信中提到:虽然社工到手工资调升到2400元,但毕竟还停留在低水平,这样的收入在广州连平均数都达不到,比一个保姆和外省民工预期的收入都不如。
    2012年10月,市委办公厅出台了14号文件要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标准不低于市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并建立人员工资自然增长机制”。“遗憾的是,文件到区里后石沉大海。”去年5月,关建平再次写信交给越秀区区长。
    5个月后,关建平既没有得到回应,也没有收到解释,于是再次致越秀区委、区政府、区人大的公开信中又写道,“我们每天承受着来自上下两面的巨大压力,做着政府第一道防火墙,拿着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够养妻活儿毫无尊严的收入。”
    去年12月底,关建平终于收到了越秀区民政局的“关于关建平信访案的情况说明”,文中提到:市民政局发来《广州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我局也积极向市民政局争取提高专职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提出希望将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的建议。
[ 编辑: 小妤 ]
  
  
关键字: 居委会,广州,工资
手机大洋网
大洋广州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工作者有编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