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徐加芳开朗活泼开朗 英文的诗句

遒媚整饬&&尽善尽美(《书法报·书画天地》)
遒媚整饬&&尽善尽美
——《虢季子白盘铭》赏读
商代金文因其时风习、民族性格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诸多雄肆强悍的意味。及至武王克商,周公制礼作乐,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一反殷商粗野作风,金文风格虽然还多少残留前代面目,终归已经自觉地朝着和雅端庄的方向发展了。至西周晚期,宣王中兴,整顿厉王无道、国人暴动引发的社会问题,北逐猃狁,南征淮徐,天威重振。文字的表现也与此期时代精神相表里,整肃、规矩、稳定,展现出别样的风采。《虢季子白盘铭》就是此期金文的一大代表。
虢季子白盘是周宣王时重器,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因器型颇大,太平天国失败后曾作马槽,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虢季子白盘铭》即铸于盘内底部。铭文共八行一百一十一字,记述虢季子白骁勇善战,击败西北游牧民族猃狁,周宣王因之在宣榭置酒慰劳子白并赐子白马乘及兵器,同时授以征讨蛮方的权力,以资嘉奖之事。铭文书法凸显出典型的严谨整饬的风貌,矩度朗然,以此见其紧致肃穆之气。这首先是由铭文粗细均匀的线条决定的,除了“王”字等个别字笔画还保留有轻微的肥笔以外,绝大多数笔画线条浑圆凝重,筋骨内含,如春蚓秋蛇,如绵裹铁,保有各自结实的内部力量感。因而,笔画组合时,各就其位,得以紧凑,方可入矩,圆能合规,法度就森然了。事实上,《虢季子白盘铭》线条反映出来的合规律性又可以溯源到周人农耕生活周而复始的秩序性上。周人务实,崇尚农耕,其单纯重复的状态无疑会凝聚成规范、守成的文化心理,进而在文艺中流露出来。周人讲究“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记·乐记》),金文线条的整齐匀称与之也脱不开关系。这些都在《虢季子白盘铭》中得到了十分鲜明的展现。《虢季子白盘铭》距今年代久远,但却少有浇铸、墨拓留下的残泐之迹,而是字口清晰,保留了雄健遒劲的线条质感和流畅舒徐的书写感。
《虢季子白盘铭》体格伟岸,字势上密下疏,上紧下松,因而重心居上,整体呈一种峭拔的结构和秀媚的气格。这一点,铭文中独体字尤其明显;而合体字则强调纵向长形的安排,压缩左右空间,使之紧结,而其笔画的劲健也有助于这种纡徐瑰伟的结体的形成。《虢季子白盘铭》的这一结字特征与同时期的《兮甲盘铭》《不其簋盖铭》《毛公鼎铭》等均不相类,倒是与春秋时秦金文如《秦公簋铭》《石鼓文》等接近,笔法上也有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因《石鼓文》多采《史籀篇》文字,故而有学者怀疑《虢季子白盘铭》文字即为宣王时《史籀篇》初始规范字样,是有道理的。
与结构的“密不透风”相反,《虢季子白盘铭》在布局上采用的是“疏可走马”的大胆安排。字距疏,行距亦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留白又相对均衡,形成纵有列、横有行的格局。本来,西周末年器铭文字已基本改变了商末周初的错落凌乱,变而为整齐划一,《虢季子白盘铭》又强化了这一趋势,开放、端庄,极尽从容。这不能不说是其一大特色。
《虢季子白盘铭》的另一大特色是反映在文字内容上。除去铭文首句言作器缘起以外,其余铭文主体均采取四字为主的诗句形式行文(“丕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蒦四方。搏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馘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爰飨。王曰:白父!孔显有光。王赐乘马,是用。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其中“方”“阳”“行”“王”“飨”“光”“王”“央”“方”“疆”共有十字入韵,与同时的《诗经》形式相仿,其所叙事又使人不禁想起《诗经·小雅·六月》中征讨猃狁的描写,可谓异曲同工。也因了这样一层文采浓厚的缘故,《虢季子白盘铭》的价值更为多元,也更为丰富,成为先秦器铭中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尽善尽美”,足以当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带徐加芳开朗活泼的诗句_百度知道
带徐加芳开朗活泼的诗句
目:《徐加芳》徐徐入神无淡定,欢呼跃马双提缰。花芳连碧芳草地,添加欣喜喜若狂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诗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剧活泼开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