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用二胡黄梅戏奏黄梅戏应该用什调?比如:它的戏曲乐谱最低音是低音5。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黄梅戏伴奏中二胡的演奏艺术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民族拉弦乐器,其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厚实,具有温婉细腻的抒情效果。它不仅可以用以独奏,也可以用在民族管弦乐、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的伴奏中。本文阐述了二胡演奏的风格特色,探讨了黄梅戏伴奏中二胡的演奏艺术。 中国论文网 /5/view-2289025.htm   关键词:黄梅戏;伴奏;二胡;演奏艺术    一、二胡演奏的风格特色    二胡是拉弦乐器中使用最普遍,又最富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抒情圣手。二胡的使用很广泛,许多地方戏,如越剧、豫剧、评剧、锡剧、沪剧、黄梅戏、淮剧、粤剧中,都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二胡的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厚实,具有温婉细腻缠绵的抒情效果。这与它长期伴随着南国的音乐和戏曲得以发展的历史有关。二胡的音域一般在三个八度左右。低音区浑厚扎实、沉着有力,适宜于演奏低回的旋律;中音区明亮饱满,富有华彩,适合于演奏轻快悠扬的旋律。这两个音区是二胡最常用的音域,其演奏的强弱幅度大,风格性强,表情最为丰富,尤其适合于演奏优美如歌的旋律,其效果极为动人。    二胡的独特音色和极强的表现力,奠定了它在中国民族乐队中的显赫地位,是民族乐队中最重要的旋律乐器。二胡的演奏手法复杂多样,多用滑音制造特殊效果和风味。多变的音色、精湛的演奏,使其表现力极为丰富。二胡接近嗓音,类似人声。它既能表现活泼流畅、喜悦明快之曲调,还能表现地域特色鲜明的抒情旋律,如黄梅戏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二胡演奏的曲调轻松快乐,悠扬婉转。    二、黄梅戏伴奏中二胡的演奏艺术    1.把握“领”的艺术。要领出感情,领出速度,领出调高,领换板式。领出感情就是在演员未出场之前,已由伴奏揭示给观众演员上场后的情绪是喜是悲;领出速度就是未进入唱腔之前,首先由乐队把唱腔的节拍速度给领出来,以把握唱腔节奏的稳定性,让演员沿着统一的速度进行演唱;领出调高就是把这段唱腔应的是什么调子,让演员把握住音准,才能不凉弦不走调;领换板式,特别是核心唱段,由于感情复杂,需要多种板式组合起来才能完成它的需要。    2.恰如其分的演奏托腔。在黄梅戏舞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各种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离不开乐队的配合。二胡发挥的托腔的作用,主要是使旋律充分得以细化,同步弹奏演员的唱腔和过门,完成黄梅戏音乐中的说唱性。在进入唱腔后,乐队的力度一定要弱下来,轻轻托扶它,使唱腔不那么单调乏味。犹如扶着它走路,既不压腔,又使演唱者有一种舒服感,切忌喧宾夺主。    3.融入感情去演奏包腔。在每句唱腔之后有一段音乐,也就是过门,把上句与下句的唱腔连接起来,这称为承上启下,转换感情的包腔音乐。在演奏这些音乐时,乐队的力度要与托腔伴奏有明显的对比,而它更是情的再现,加重感情的速度。    4.突出节奏韵律,表现黄梅戏的韵味。节拍节奏在黄梅戏音乐中古有很重要的位置。各种灵活的节奏常常用于对环境的描写、对戏剧气氛的渲染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这些节奏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温柔缠绵,时而诙谐幽默,时而低同哀伤,通过快慢、强弱、长短等丰富的变化,调绘出绚丽缤纷的音乐色彩。黄梅戏音乐的节奏变化,很大程度体现在打击乐上。通过打击乐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各种情绪与意境。在二胡演奏中,有时候心里也要有打击乐的感觉。演奏时要突出这种节奏的韵律,表现出黄梅戏的韵味,烘托出不同人物喜、怒、哀、乐的感情气氛。    5.对润腔方式进行艺术处理。润腔在民间戏曲中指的是对戏曲唱腔的一种特殊的润饰。在二胡的演奏中,通过运用一些风格性的技巧,模仿黄梅戏音乐常用的润腔方式,以展现出黄梅戏的浓郁韵味。准确把握特殊的润饰方式,对二胡戏曲风格作品的演奏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要注意手指用力的得当适中,按弦要用指尖,这样才会演奏出较好圆润的音色。二胡在黄梅戏乐队的演奏中,有着画龙点睛之功效。它在剧中人物的情感宣泄方面,颇具独特魅力。二胡的揉弦有多种手法,要根据各种曲目的不同意境进行灵活运用。揉弦的技巧直接影响到演奏的音效及情感表达,它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一个音符时采取前揉后不揉,或者后揉前不揉的手法,以便使观众听起来张驰有度,轻松自如。    6.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二胡戏曲作品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广博的民间音乐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功底,能够准确地把握风格特色,同时融入自己对乐曲内涵的理解。根据感情的起伏,演员的感情变化,演员的抑扬顿挫,都应烘托得恰如其分,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珠联璧合,天衣无缝的良好伴奏效果。一个优秀的二胡演奏家,不仅能够将风格作品演奏得“有味道”,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学习与钻研,加以整合成为自己的演奏风格,形成自己的“味道”。    总之,二胡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极强的表现力,在黄梅戏的伴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二胡演奏员在黄梅戏伴奏中,要把握“领”的艺术,恰如其分的演奏托腔,融入感情去演奏包腔,突出节奏韵律,表现黄梅戏的韵味,对润腔方式进行艺术处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课题: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       参考文献:    [1]张平.谈二胡在黄梅戏中的伴奏[J].黄梅戏艺术,2007(02).    [2]于瑶.试论二胡演奏的艺术魅力[D].天津音乐学院,2010.    [3]向健美.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陈 明,男,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助教,主要从事该校竹笛演奏与教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优酷土豆网公开分享的内容,仅供喜爱戏曲的网友交流学习用,不存储任何资源。本站是一个戏曲爱好者建立的个人非盈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商业广告,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我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2008-
| 联系方式邮箱:黄梅戏_中国戏曲网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安徽怀宁或湖北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谈二胡在黄梅戏中的伴奏中的,二胡,里,伴奏中的,二胡演奏在,二胡在,伴奏,浅谈二胡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谈二胡在黄梅戏中的伴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二胡曲谱|胡琴谱|胡琴曲谱_中国曲谱网其他一周热搜:当前位置:胡琴乐谱说明:胡琴乐谱中未采用后括号注明的均为二胡谱。曲谱标题类别词/曲作者演唱(奏)上传上传时间01暂无/苏汉兴暂无流枫02暂无/沈玉才暂无车里子03暂无/茹银鹤暂无车里子04暂无/刘家昌暂无车里子05暂无/暂无暂无车里子06暂无/顾嘉辉曲、王国潼编曲暂无秋叶起舞07暂无/王懳编曲暂无秋叶起舞08暂无/曾加庆于红梅秋叶起舞09暂无/刘天华传谱、曾加庆配伴奏许讲德秋叶起舞10暂无/刘天华曲、朱晓谷配伴奏暂无秋叶起舞11暂无/刘北茂黄江琴秋叶起舞12暂无/暂无暂无秋叶起舞13暂无/周维于红梅秋叶起舞14暂无/李坚雄暂无秋叶起舞15暂无/钱志和、陈耀星暂无秋叶起舞16暂无/梁欣、李长春暂无秋叶起舞17暂无/暂无于红梅秋叶起舞18暂无/刘天华暂无秋叶起舞19暂无/刘明源编曲暂无秋叶起舞20暂无/暂无暂无车里子21暂无/雷远生暂无大山wuhan22暂无/暂无暂无林茂松
推荐胡琴乐谱曹天寿热门胡琴乐谱蒋才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胡黄梅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