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弹奏方法 滑音弹奏问题

【基本信息】:系列:民族乐器大教室丛书作者:巫娜 主编出版社:同心出版社ISBN:6出版时间:版次:1页数:182字数:355000开本:16开用纸:胶版纸包装:平装【推荐】:  《古琴初级教程》是蜘蛛从1995年开始教第一个学生(业余学琴者)至今的教学经验与总结,是专为古琴初学者而编著的。《古琴初级教程》正是基于极大地帮助所有的古琴初学者打下坚实、牢固的古琴弹奏“地基”为目的而创作的。【内容简介】:  《古琴初级教程》以古琴的三种音色为主要线索,由右手到左手、由简单到复杂地将学习古琴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手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讲解。前四章均为基本技法的讲解与训练,其中的练习曲可以帮助学琴者巩固所学之基本指法,最后一章则按照乐曲的深浅、难易程度,以及近期实施的考级曲目的级数选编了一些琴曲,供广大读者朋友课程巩固练习之用。【作者简介】:  巫娜,1979年1月生于重庆。9岁开始学习古琴,师从青年古琴演奏家赵家珍老师,并得到著名古琴演奏家吴文光、龚一等诸多先生的指导。1989年,加入北京古琴研究会,成为该研究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1992年,参加“92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获优秀演奏奖(最高奖),同时得到中国台湾国乐大师梁在平先生的称赞并当场赠诗“乌夜啼”一首。1994年,随“中国青少年演奏家代表团”赴新加坡演出,担任古琴独奏,获得成功。同年,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首届民族器乐观摩赛”获优秀演奏奖(最高奖)。1996年6月,由北京电视台《未名港湾》栏目录制了个人专题节目。同年8月,在重庆举办了古琴独奏音乐会,获得成功。1997年3月,应台北市立国乐团邀请,参加了“台北市传统艺术季”的演出和讲学活动,并在台北市国家音乐厅作了古琴独奏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古琴专业。1998年11月,荣获“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龙音’奖民族器乐独奏观摩赛”优秀演奏奖(最高奖)。1999年2月,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进行交流演出,担任古琴独奏。1999年11月,作为“陈底里和朋友们”乐队的古琴演奏者,参加了“99国际爵士乐集粹”演出。日,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了“相逢2000——泰山迎接千禧年第一缕曙光”现场直播节目,并担任古琴独奏。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以及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做了专题报导。由于这是中国迎接新千年的活动之一,因而该节目也被全球范围的各大电视台同时播放。世界同步性节目——“时间锦囊”还播放了她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采访谈话。2000年3月,赴中国澳门参加了“第l3届澳门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同年,获中央音乐学院“萨默·雷石东奖学金”一等奖。次年,在萨默·雷石东访华晚宴上作为奖学金获得者进行了演奏。2001年,被保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部,成为古琴演奏专业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2002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民族器乐独奏赛”古琴青年专业组金奖。【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古琴概述&第二节 古琴的结构以及相关问题&一、琴面&二、琴底&三、琴桌与琴的放置以及坐姿&第三节古琴的定弦与调弦&一、五线谱简述&二、定弦&三、调弦&第四节古琴记谱法与左右手指法表&一、减字谱的认识&二、右手常用指法&三、左手指法&四、其他说明性谱字&第五节古琴的挑选及学习前的准备&一、选择古琴&二、学习前的准备&第六节学习过程简介&第七节节奏简述&第二章 散音&第一节右手最基础的指法&一、勾&1.二分音符练习&2.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练习&二、挑&1.二分音符练习&2.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练习&三、勾与挑的综合练习&1.二分音符练习&2.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练习&3.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练习&4.综合练习一&5.综合练习二&第二节右手的八种基本指法&一、大拇指&1.托擘综合练习一&2.托擘综合练习二&二、食指&1.抹的二分音符练习&2.抹的四分音符与附点音符练习&3.赫功也综合练习一&4.抹挑综合练习二&5.抹功匕综合练习三&三、中指&1.勾剔综合练习一&2.勾剔综合练习二&3.勾剔综合练习三&四、无名指&1.打的二分音符练习&2.打摘综合练习&五、右手综合练习&1.综合练习一&2.综合练习二&3.综合练习三&4.综合练习四&第三节右手综合指法&一、撮、反撮&1.大撮与反撮练习&2.小撮练习&3.大撮与小撮综合练习一&4.大撮与小撮综合练习二&二、轮&1.轮指练习一&2.轮指练习二&3.轮指练习三&三、扶、全扶、半扶&1.半扶练习一&2.半扶练习二&3.全扶练习&4.扶的综合练习&第四节右手指法综合练习&1.综合练习一&2.综合练习二&3.综合练习三&4.综合练习四&5.综合练习五&6.综合练习六&第三章 泛音&第一节左手四指与右手的协调&一、大拇指&1.左手大拇指泛音练习一&2.左手大拇指泛音练习二&二、食指&1.左手食指泛音练习一&2.左手食指泛音练习二&3.左手食指泛音练习三&4.左手食指泛音练习四&三、中指&左手中指泛音练习&四、无名指&左手无名指泛音练习&第二节泛音综合练习&1.泛音综合练习一&2.泛音综合练习二&3.泛音综合练习三&4.泛音综合练习四&5.泛音综合练习五&6.泛音综合练习六&7.泛音综合练习七&8.泛音综合练习八&9.泛音综合练习九&10.泛音综合练习十&11.泛音综合练习十一&第四章 按音&第一节左手基本按弦技法&一、大拇指&左手大拇指按弦练习&二、无名指&左手无名指按弦练习&三、中指、食指&四、跪指&左手跪指按弦练习&五、综合练习&1.左手基本按弦练习一&2.左手基本按弦练习二&3.左手基本按弦练习三&4.左手基本按弦练习四&第二节左手走音技法&一、绰&1.左手绰练习一&2.左手绰练习二&二、注&1.左手注练习一&2.左手注练习二&三、上、进、复&1.左手上练习&2.左手进、复练习&四、下、退&1.左手下练习&2.左手退、复练习&五、左手走音综合练习&1.左手走音综合练习一&2.左手走音综合练习二&第三节左手按弦复杂技法&一、撞、掐起&左手撞与掐起练习&二、跪指掐起&左手跪指掐起练习&三、大拇指关节按弦&左手大拇指关节按弦练习&四、无名指指侧关节按弦&左手无名指关节按弦练习&五、左手综合练习&1.左手综合练习一&2.左手综合练习二&第五章乐曲&1.秋风词(二级)&2.良宵引(二级)&3.阳关三叠(四级)&4.酒狂(四级)&5.关山月(五级)&6.古怨(二级)&7.双鹤听泉(二级)&8.梧叶舞秋风(六级)&9.普庵咒(四级)&10.醉渔唱晚(七级)&11.平沙落雁(六级)&12.渔樵问答(八级)&13.梅花三弄(八级)&14.流水(八级)&15.幽兰(十级)&16.潇湘水云(十级)&17.胡笳十八拍(十级)&18.三峡船歌(十级)&19.风雪筑路(十级)&附:常用按音音位图【书摘】:一般选购古琴可去乐器店、乐器厂或私人制琴处等。目前生产古琴的厂家有北京民族乐器厂、上海民族乐器厂、扬州民族乐器厂、苏州民族乐器厂等,由于生产数量较多,不可能每一架琴质量都很好,需要仔细挑选。乐器店的琴有来源于厂家的,也有来自私人制琴处的,质量有好有坏。去乐器店买琴一般应尽量买私人制琴,虽然价格贵一些但质量有保证,一定要问清是何人所制,然后可检查琴底或龙池内制琴者的名款、制作时间,如相符则此琴有出处,质量与售后会有保障。但乐器店也会有一些无名无款、来路不明的琴,尽管价格很便宜,此类琴还是最好不要购买。最佳选择是直接向私人制琴者购买。各地均会有少数研究制作古琴的人,他们制作的琴质量都不错,不同的人制的琴具有不同的个性,但一般做工都比较精细,音色较好,且售后有保障,但价格偏高。当然,制琴者处也应有价格不同的琴,多取决于选材、做工以及音色效果等因素。&挑选一架古琴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总体看一下整张琴的做工&琴首岳山附近、琴尾、雁足以及徽位等地方的工艺、镶嵌、粘合情况;绒扣的用料和做法; “蝇头”的结法以及在岳山上的位置是否规范;琴式是否符合标准;漆的质地。现有一些野琴上钢琴漆,是最为恶劣的,大漆的亮度很柔和,虽不像钢琴漆或其他合成漆那么光亮,但最符合琴的特性。&2.试弹出七条弦的空弦音&空弦音要沉而不闷、透而不空、清亮而不燥、余音稳定无摇晃之感。&3.用双手将弦压于面板上,检测弦与面板的距离是否合适&如果弦离面板过高,左手按弦滑音就会非常吃力,这就是琴的毛病之一——抗指。具体测法是:左手大拇指在七徽附近侧压住某弦(二至七弦均可),再以上一弦为标准查看大拇指的位置,如上一弦已盖过了整个大指,此琴就有“抗指”问题;如上一弦处于大拇指甲盖一半左右的位置,此琴没有“抗指”。另外,在九徽、五徽等位置也都要试一试,如整体都比较顺手那么这架琴才没有“抗指”的毛病。&4.左手大拇指和无名指分别在五至十三徽间按弦滑音&右手弹奏所按之弦,听辨是否有杂音。这是琴的另一个毛病——刹音。“刹音”的产生多是由于琴面不平所致,因此,最好将每根弦都从十三徽按滑弹奏至七徽或五徽,检查有无“刹音”。……【插图】:
<div class="section pdtdetail" tab="购买咨询(0)"> 购买咨询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div class="section pdtdetail" tab="商品评论(0)">
发表评价即可获得100积分!
热销商品推荐
浏览过的商品
★ 感谢来自辽宁省本溪市的订单63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重庆市渝中区的订单57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新疆库尔勒市的订单29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天津市静海县的订单16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湖北省黄冈市的订单63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云南省怒江州的订单64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浙江省台州市的订单31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的订单87已于日通过邮政小包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辽宁省辽阳市的订单30已于日通过邮政小包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河南省舞钢市的订单29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山东省淄博市的订单25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订单32已于日通过邮政小包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河南省巩义市的订单07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北京市通州区的订单22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重庆市北碚区的订单15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天津市西青区的订单34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广东省四会市的订单64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
★ 感谢来自陕西省咸阳市的订单09已于日通过圆通快递发出,请注意查收。剑心琴魄~古琴的简单介绍~ - 八卦灌水区 -
上海烛龙官方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UID16550&帖子682&精华0&积分4011&烛龙通宝779 钱&
剑心琴魄~古琴的简单介绍~
琴和剑~值千金~(喂,不是情和义么 = = )
剑心琴魄今何在,琴在游戏中估计也是占有相当的分量的,就简单介绍一下琴吧,如果已经有人发过类似贴,请无视我好了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可靠历史记载,古琴的创制来源并不清楚,传说有伏羲造琴、神农造琴。虽然上古神话故事的说法不足为信,但是古琴起源十分久远是确定无疑的。
  关于古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三千多年前的《诗经》,而最早的实物琴是在距今约二千五百年,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发掘出的五弦琴(五弦筑)和十弦琴。五弦琴长度与现代古琴相仿,而十弦琴长度是现代古琴的一半,琴体较高,且琴面不平,无徽位,因此基本上只能演奏散音,演奏泛音和按音都比较困难。战国中期和西汉则有比现代古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由此可以推测出几千年来古琴由多形到定形的过程。
  东汉至魏晋时期,出现音乐家、音乐理论家蔡邕和嵇康。据蔡邕著作《琴操》所述,现代古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蔡邕作有琴曲五首,合称“蔡氏五弄”;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传为蔡邕女儿蔡琰作。嵇康流传有琴曲四首,合称“嵇氏四弄”,并著有《琴赋》《声无哀乐论》等著作。著名古琴曲《广陵散》也在此时广为流传。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谱,南朝隐士丘明留下了文字谱《碣石调·幽兰》(现存唐代抄本)。
  隋唐时期,古琴随其他音乐艺术一起得到繁荣。此时开始出现专业的古琴家,董庭兰就是盛唐时期名噪一时的琴家,擅弹《胡笳》等曲,流传作品有《颐真》。古琴制作在唐朝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若干斫琴名家,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环佩”为传世名琴,这些琴中有一些还可以弹奏。唐代还出现了减字谱,成为了记录古琴音乐主要谱式。
  宋元时期,古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第一个琴派浙派出现于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作《潇湘水云》)等。现存最早的减字谱、琴歌《古怨》作者为南宋姜夔。
  明清时期,古琴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第一部琴谱《神奇秘谱》(朱权,1425年)保存了众多古曲。
  古琴艺术在清朝后期开始衰落,而由于战乱等原因,**之后更是几近灭绝。至20世纪50年代,全国能琴者仅约百余人。期间,在苏州、上海一带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编印的《今虞》琴刊,为古琴的发展提供的新的机会和思路。
OK,下面是正文 = = (喂~)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像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琴身各部件都以人体和自然事物命名,各部分比例适中,具有人体美。《琴制尚象论》:“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齐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纤细也”。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体美的不同看法,也影响了古琴的外观。如唐宋人以丰满为美,唐宋古琴也较为圆润;明清人以纤弱为美,明清古琴则棱角分明。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传说舜定琴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据说是10弦琴。传说古时还有32弦琴。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焦尾又是四大名琴其一的名字)。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 “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琴身材质是影响古琴音色的首要因素。古琴的面板一般为桐木或杉木制,底板为梓木或楠木制。木材必须风干,否则木质会开裂起翘,且音色不好。木料自然风干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斫琴者常搜罗各种陈年古木(古墓败棺或是古宅梁柱)用来斫琴。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鱼胶胶合[4]。
  古琴面板上先要用漆灰作一层灰胎,这样可以保护木质松软的琴面。最常用的漆灰是用鹿角霜和生漆调和而成的鹿角灰。[5]古琴表面涂以中国大漆(生漆),大多数情况下用黑色漆,少数用朱色、褐色和紫色。待漆干透后,用油石蘸水细磨古琴表面。
  其他附件如岳山、承露、龙龈、雁足、琴轸则用硬木、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
  琴徽共13个,多用螺钿或玉石制成。
  古琴造型优美,有十四个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鹤鸣秋月式。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仲尼式背面
  一弦属土为宫。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曰为君。
  二弦属金为商。金星应秋之节。次于宫。弦用七十二丝。能决断。故曰为臣。
  三弦属木为角。木星应春之节。弦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出。故曰为民。居在君臣之下为卑。故三弦下八为此也。
  四弦属火为徵。火星应夏之节。弦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曰为之事。
  五弦属水为羽。水星应冬之节。弦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曰为之物。
  六弦文声主少宫。文星柔以应刚。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声主少商。武星刚以应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传统的琴弦为丝弦,现代采用尼龙钢丝弦。
  丝弦是将规定数目的丝线扭成一股,然后绕在框架上浸入装有弦胶的缸内,以使丝弦不会再松散。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然后截成合适的长度。 丝弦共有三种规格,“太古”为标准弦,“中清”最细,“加重”最粗且弦外缠丝。按《与古斋琴谱》所述,“中清”琴弦最佳,因为其音色最为细腻清脆。丝弦音色古朴独特,但音准不稳定、易断、演奏难度高。
  古琴的传统上弦法中,先将琴弦右端用绕在琴轸上的绒剅拴住,向左拉过岳山、面板直至绕过龙龈缠在琴底的两个雁足上。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
  为美观起见,古琴常配有多种装饰,最常见的是绒剅上系有轸穗。也有在琴体上雕花、镶嵌玉石等。
  另一类特别的装饰是文墨篆刻。斫琴家和琴的主人常喜欢在底板上、龙池、凤沼内镌刻别名、诗词、方印等内容,为古琴增添了不少文人气息,也可以使人们对琴的历史和传承有个了解。
  古老的琴表面会产生了形态各异的裂纹,称作断纹。断纹有很多种,按形态称为“蛇腹断”、“冰裂纹”、“牛毛断”、“流水纹”、“行云纹”、“龟背纹”、“梅花断”等。不影响弹奏的断纹不用修复,古琴鉴赏家非常青睐断纹,因为断纹不仅可以表明古琴历经千百年,而且看起来很美观,体现出一种苍古美。现代斫琴者为仿造古代琴,会人为的制造断纹。因此单凭断纹不能判断琴是不是古代琴。
  按照目前通用的正调定弦法,古琴的常用音域为一弦散音C到七弦一徽泛音d3,共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古琴在全部音域范围内音色良好,既能保持均匀,又能形成对比。
  古琴有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基本音色,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散音,即空弦音,奏法是右手拨弦,左手无动作,可听到较长时间的余音。
  泛音的奏法是用左手一指或多指正对徽位轻点琴弦,一触即起,同时右手拨弦,发出清越的琴音。古琴共有119个常用的泛音音位,音位之多、使用之频繁是乐器之最。
  按音,又称走手音、案音、实音、走音,奏法是左手将弦按在琴面上,右手拨弦出音;继而左手揉弦以产生吟音,或移向其他音位产生滑音。绰、注、吟、猱等指法产生的吟音和滑音是古琴重要的最具特色的表情性音色。
  古琴通常置于专用的琴桌上弹奏,琴额向右,用右手在岳山附近拨弦出声,左手则按弦取音。古琴演奏通常用真甲。右手拨弦手指留有适度指甲,以利发音清晰。左手则不留指甲,便于按弦。
  右手拨弦有八种基本指法,分成内向指法(向身体一侧拨弦)和外向指法(向琴徽一侧拨弦)两类。内向指法有:勾(中指)、抹(食指)、劈(大指)、打(名指);外向指法有:踢(中指)、挑(食指)、托(大指)、摘(名指);组合及特殊指法繁多,例如:历(连挑两弦)、撮(同时“挑勾”两弦为小撮,“托勾”两弦为大撮)、轮(快速连续“摘踢挑”)、背锁(“踢抹挑”顺次弹奏,扩展为短锁“抹勾踢抹挑”或长锁“抹勾踢抹挑抹勾”)、双弹(快速连踢、连挑相邻两弦)、拨剌(食中名三指同时向内拨相邻两弦为“拨”、反向为“剌”)、滚拂(从高到低连摘数弦称为“滚”,从低到高连抹数弦称为“拂”),等等。左手按音常用大指和名指,低音弦也用中指和食指,按弦走音指法有上、下、绰、注、吟、猱等。此外,左手也可拨弦出声,常见技法有罨(大指击弦出声)、掐起和带起(按弦指撤离出声)等。左右手指法可以进一步组合形成固定节奏型的“掐撮三声”等。
  据查阜西的《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所述,古琴共有大约1070种有名或无名的指法。现代大多数指法已经不再使用,但仍有50多种指法在演奏中常用。关于罕用指法和文字谱的资料散见于古代琴谱和琴书,近代则出版了几种整理性的论著。
  古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减字谱,现代的简谱、五线谱和混合记谱。
  最早的记谱法为文字谱,是用文字详细叙述全部演奏指法动作,因此是一种指法谱。可想而知,文字谱记录琴曲非常繁琐。现存仅有的文字谱是唐代的《碣石调·幽兰》,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为提高记谱效率,晚唐时出现了简化文字谱的减字谱。减字谱使用减笔字组合来记录琴曲的指法、弦序和徽位。清代《大还阁琴谱》开始采用徽分记谱法,将相临徽间十等分,按音音位记成“几徽几分”,提高了音位准确度。减字谱在传统琴谱中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
  宋代出现的工尺谱广泛用于戏曲、古琴音乐等,这种谱可以记录音高和节奏。 杨宗稷于1911年至1930年的编写的巨著《琴学丛书》中,将减字谱和工尺谱板眼结合,创制了一种精确的记谱法。 音乐家王光祈的《翻译琴谱之研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书写曲谱。
  古琴演奏家龚一发明了“古琴五线记谱法”,将记录实际音高和节奏的五线谱与提示指法的简化符号结合记录乐曲。
  目前,古琴谱现存有150多部,包含着3000多首流传下来的古琴曲。这些琴谱原本大都收藏在中国或者别国的公共图书馆里,而目前市场上的琴谱都是影印本或重新装帧修订的复制品,而且经常是译成五线谱或简谱出售。
《琴学丛书》
《神奇秘谱》
《碣石调·幽兰》
  打谱是古琴家按照减字谱把琴曲弹出的过程。正如上面所说,减字谱并未记录琴曲节奏等音乐细节,因此需要古琴家进行再创造。 古琴家张子谦曾说过,打谱需“小曲三月,大曲三年”。因为打谱者需要反复记录修改,不断弹奏,并在此过程中揣摩原曲的气质和意境,最终使乐曲清晰流畅、结构完整,那么所花费的时间就可能是数月甚至数年。各个时期的打谱者有意追求琴曲的古风,同时又随自己的艺术趣味对原谱润色增删,因而同一首琴曲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风貌,不同的审美倾向。
  古代琴书中有对于音乐表现形式的分析,称为声像,是用来解释琴曲中表现的情绪或主题的单字。声像的数目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只有4种,有人认为是13-16种,也有人认为总共超过24种。在某些琴谱中,对每种声像都有详细的描述。
  虞山派的“清”、“微”、“淡”、“远”是用来描述古琴音乐的代表性声像。琴学著作《谿山琴况》对24种声像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其中解释了演奏技法、装饰音和音乐本身,并阐述了演奏者和乐器之间的联系,以及演奏者是怎样达到“琴人合一”的境界。
  古琴曲通常由几个段落连缀而成,长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没有严密的格式。除了演奏保留曲目和古代作品外,高水平演奏者也会作曲或是即兴演奏。
  从题材上说,琴家多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因此寄情山水等题材的琴曲层出不穷(《洞庭秋思》、《潇湘水云》、《渔樵问答》等)。当然也不乏闺怨(《长门怨》)、叙事(《广陵散》)等传统诗词题材的作品。更有将民歌小调改编弹奏的《四大景》等。多数琴曲有明确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内容和意境。
下列是部分广为流传的琴曲:
广陵散  高山流水  平沙落雁  酒狂  关山月  潇湘水云  阳关三叠  梅花三弄  胡笳十八拍 幽兰& & 渔樵问答&&阳春白雪 凤求凰
离骚& && &玉楼春晓
  古琴音乐中另外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琴歌,最杰出的代表作包括《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关山月》、《凤求凰》、《古怨》和《秋风词》等,其中现存最早的琴歌曲谱是宋代姜夔的《古怨》。琴歌的歌词大多是唐诗体,因此吟诵起来琅琅上口。琴人在弹唱琴歌时一般不会采用美声或者民歌唱法,而是常用一种较为沉厚的唱腔低声吟唱。
  古琴的音色清、微、淡、远,因此极少用于合奏。如果要用于合奏,所用乐器的声音不能淹没琴音。在古代,琴只与琴箫或者瑟合奏,不过瑟的演奏技法在中国已基本失传。琴箫合奏是目前常见的合奏形式,所用的琴箫是一种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箫。 当代演奏家和作曲家们进行了许多尝试,现在已经有埙、琵琶、笛子等其他民族乐器与古琴合奏的试验性作品出现,也出现了古琴和大民族乐队或管弦乐队的协奏曲。
春雷琴·连珠式  九霄环佩琴·伏羲式  春雷琴·伏羲式  大圣遗音琴·伏羲式  大圣遗音琴·灵机式  独幽琴·灵机式  太古遗音琴·师旷式  梅花落琴·仲尼式  老龙吟琴·响泉式  一池波琴·神农式& & 飞泉琴·连珠式
玉壶冰琴·神农式  混沌材琴·伶官式  万壑松琴·仲尼式  铁客琴·凤势式  海月清辉琴·仲尼式
壑雷琴·落霞式  中和琴·列子式  祝公望琴·焦叶式  鹤鸣秋月琴·鹤鸣秋月式
  古代:
  伯牙(春秋) 师旷(春秋) 师襄(春秋) 师文(春秋) 孔子(春秋) 司马相如(西汉) 扬雄(西汉) 蔡邕(东汉)
  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诸葛亮(三国) 周瑜 (三国) 姜维(三国) 嵇康(东晋) 阮籍(东晋) 赵耶利(唐代)
  薛易简(唐代) 董庭兰(唐代) 苏轼(北宋) 郭楚望(南宋) 毛敏仲(南宋郭楚望之徒) 严天池(明末)
  徐青山(明末) 祝桐君(清末) 张孔山(清末) 杨宗稷(清末**)
  近代:
  徐元白 (新浙派)管平湖(九嶷派) 吴景略(虞山派) 王燕卿(梅庵派) 徐立孙(梅庵派)吴兰荪(虞山派)
  张子谦(广陵派) 刘少椿(广陵派) 梅曰强(广陵派) 顾梅羹(泛川派) 夏一峰(泛川派)查阜西(泛川派)
琴派是古代由于地域限制而形成的具有某种艺术风格的流派,故而多以地区命名。有明确师承关系的琴派始于南宋的“浙派”,而“琴派”之称始自明末的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和清代的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
下列是主要琴派:
广陵琴派 虞山琴派 吴门琴派 金陵琴派 泛川琴派 梅庵琴派 岭南琴派 浙派 九嶷琴派 浦城琴派 诸城琴派 蜀派 闽派 绍兴琴派 吴派 山南琴派 松江琴派
  近现代由于地域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现当代琴家往往取法多个琴派,师承关系复杂;更由于社会政治等因素,琴人在各地迁移,从而使得地域性琴派变得越来越模糊。
以上资料查自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有谬误之处,请指出
[ 本帖最后由 蜃気楼 于
13:18 编辑 ]
科普贴糖 &&烛龙通宝 + 20 钱
&&烛龙通宝 + 20 钱
UID16550&帖子682&精华0&积分4011&烛龙通宝779 钱&
  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刚刚无事干,去逛图楼,发现这琴似乎是伏羲式的,不会就是九霄环佩吧
顺便上点名琴的图好了,转自汉典论坛,原地址
九霄环佩琴·伏羲式·唐代
& && && && && &&&
& && && && && && && && && && && &
大圣遗音琴·灵机式·唐代
& && && && && && && && && && && &
太古遗音琴·师旷式·唐代
& && && && && && && && && && && &&&
梅花落琴·仲尼式·唐代
& && && && && && && && && && && &&&
老龙吟琴·响泉式·唐代
& && && && && && && && && && && &&&
一池波琴·神农式·唐代
& && && && && && && && && && && &&&
飞泉琴·连珠式·唐代
& && && && && && && && && && && &&&
玉壶冰琴·神农式·宋代
& && && && && && && && && && && &&&
混沌材琴·伶官式·宋代
& && && && && && && && && && && &&&
万壑松琴·仲尼式·宋代
& && && && && && && && && && && &&&
铁客琴·凤势式·宋代
& && && && && && && && && && && &&&
海月清辉琴·仲尼式·宋代
& && && && && && && && && && && &&&
壑雷琴·落霞式·明代
& && && && && && && && && && && &&&
中和琴·列子式·明代
& && && && && && && && && && && &&&
祝公望琴·焦叶式·明代
& && && && && && && && && && && &&&
鹤鸣秋月琴·鹤鸣秋月式·明代
[ 本帖最后由 蜃気楼 于
13:08 编辑 ]
UID16513&帖子478&精华0&积分1079&烛龙通宝496 钱&
字数好多啊.楼主辛苦。。慢慢欣赏
UID618&帖子4410&精华0&积分15215&烛龙通宝3622 钱&性别男&来自天墉城&
楼主辛苦哈,长知识了的说!
UID19321&帖子234&精华0&积分817&烛龙通宝436 钱&性别女&来自河南&
很多。。。不过。。那小姑娘还有小辫子.
I met you.
as&&sunflower&&met&&Van Gogh.
UID16550&帖子682&精华0&积分4011&烛龙通宝779 钱&
沈璎璎的青崖白鹿记 不知道各位看过没有
UID21155&帖子79&精华0&积分360&烛龙通宝86 钱&
很喜欢古琴,以前旅游的时候在成都听一位老先生用古琴弹高山流水,记忆犹新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嘘~~不可说,说不得
UID3105&帖子23635&精华0&积分30190&烛龙通宝37905 钱&性别女&
楼主辛苦了,来学习的说~~~
UID16550&帖子682&精华0&积分4011&烛龙通宝779 钱&
难道是标题太悲哀了,都没几个人看
UID21870&帖子20&精华0&积分70&烛龙通宝25 钱&性别女&来自上上上...个世纪&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大口喝酸奶!
UID15541&帖子578&精华0&积分5559&烛龙通宝681 钱&
来学习一下~
那个古琴谱看上去好深奥……
UID20335&帖子768&精华0&积分4614&烛龙通宝894 钱&性别男&
哇~~~~围观之
UID10290&帖子687&精华1&积分4804&烛龙通宝913 钱&性别女&来自南疆小城&
大爱。。。。。可惜囊中羞涩,自己没学成。。。。。
心悦君兮君不知
http://aurogon./viewthread.php?tid=70888&extra=page%3D1&page=1
UID20270&帖子364&精华0&积分1572&烛龙通宝379 钱&性别男&来自湖北&
我们这边貌似没有教古琴的
UID3676&帖子130&精华0&积分69855&烛龙通宝153 钱&性别男&来自上海市 浦东新区&
回复 6# 蜃気楼 的帖子
看过,是挺不错。
不过lz说这个小说干嘛……
UID1299&帖子6460&精华0&积分11230&烛龙通宝7606 钱&性别男&来自安徽&
科普什么的最有爱了~~~~~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UID16550&帖子682&精华0&积分4011&烛龙通宝779 钱&
原帖由 meallien 于
18:00 发表
看过,是挺不错。
不过lz说这个小说干嘛……
里面男猪女猪都会琴,琴谱中暗藏剑谱的事情也被男猪老妈干出来了,刚好说琴,就顺便提了下
UID22979&帖子25&精华0&积分83&烛龙通宝32 钱&
原帖由 水林蓝 于
12:14 发表
大爱。。。。。可惜囊中羞涩,自己没学成。。。。。
确实要资本、要时间,某省的民族音乐协会会长说“琴不学个十年,谁敢说自己会”
[ 本帖最后由 柳扶风 于
14:02 编辑 ]
UID657&帖子3201&精华0&积分3941&烛龙通宝3527 钱&来自襄鈴也是愛蘭生&
哈哈…好多不懂的都学会咯。
太有爱了,琴吖。
人家不要小鈴兒出國喇~共侍一夫什麽的LOLI贏定孫小姐喇。
UID22996&帖子20&精华0&积分60&烛龙通宝25 钱&性别女&
长见识了 我总觉得琴乐总让人觉得很空寂 不晓得为什么,感觉不像人间乐器。想比下 筝曲多数就很烟火气了……木有学过乐器 只是纯粹谈谈听曲子的感觉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音达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