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周晓波的《现代童话美学》(未来出版社)这本书?2015急求肾源!!!!

中国童话创作中“儿童本位”的缺失34-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中国童话创作中“儿童本位”的缺失34-2
徒生,也同样深受民间故事的影响,甚至他的童话创作;再看作为中国童话创作开创者的叶圣陶童话却与民间文;[8]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仅没有集成专书,而且散见于古书之中,非常零碎,所;[9]文艺;叶圣陶作为中国现代童话的奠基人,一直影响着我们以;注释:;[1]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浙江;[2]魏信.《老公公的&稻草人&g
徒生,也同样深受民间故事的影响,甚至他的童话创作的出发点也是起始于民间故事。他的第一本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其中收入的《打火匣》、《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三个故事都是民间童话的重述。到后面,安徒生不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整理与复述。虽然他认为自己是民间故事的财富,是那古老宝藏的合法继承者,但并不能像书斋的学者那样将他所听到的情节准确无误的、简单的记录下来。于是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这些充满趣味、富有智慧的故事,在童话创作上进行了一场革新---选用民间故事的主题、人物或是情节,注入现实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气息,赋予崭新的意义。比如《皇帝的新装》取材自中世纪西班牙古老故事,安徒生赋予国王独特的性格和行动---爱慕虚荣、专横虚伪等特性,把原来看不见本来不存在的衣料的人是“私生子”变成“不称职”,把原来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这句话的照管御骑的黑人,变成一个天真的孩子。经过这样的改变,新的故事不仅变得滑稽可笑,还富有教育意义,蕴含着极大的讽刺力量。安徒生不仅对民间故事做主旨方面的转化,也在语言上更新。《打火匣》:“公路上大步走来一个士兵-----一,二!一,二!他背着行军包,腰里挎着剑,他已经打了很多场仗,现在正赶着回家去。”从这句我们能看出,安徒生采用了和民间故事一样的讲述语言,但又与一般的民间故事语言不同。“一,二!一,二!” 是以儿童为读者的讲述语言,这种童稚的语言、和以纯真的儿童心态的构思方式使童话赋予了极大的价值。再看作为中国童话创作开创者的叶圣陶童话却与民间文化多少有些隔膜。首先,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搜集、整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中国之神话与传说,[8]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后来茅盾进一步发现,中国神话不仅没有集成专书,而且散见于古书之中,非常零碎,所以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很难的。即便有被保留下来的记录,但由于我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是以抒情诗为核心,所以我国神话的叙事性相当薄弱,完整的故事寥寥无几。比如《淮南子?天文篇》中,写共工和颛顼为争做天帝而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但仅有二十几个字的描述,给读者留下了一种静态感。这样,中国将古代神话整理成面向儿童的文学时,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相比较而言,保存较好的西方神话,如古希腊神话,面向儿童编写并成为经典。其次,由于叶圣陶从小受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曾明确地表示对神怪的排斥“儿童文艺里须含有儿童的想象和感情,而有神怪和教训的素质的,决不是真的儿童[9]文艺。”这与儒学中“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观点相同,看得出他对民间文学持冷淡态度。没有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创新,是很难创作出既让孩子喜爱同时也能赢得成人关注的经典童话。叶圣陶作为中国现代童话的奠基人,一直影响着我们以后儿童文学的创作。经过五代作家的努力,虽然中国孩子有了自己的儿童文学书库,但是童话一直是薄弱的地方,难以成为经典。我们不能把原因全部归咎在作者身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时代、民族心理性格所造成的。就本文分析的四个部分来看,以叶圣陶所代表的中国童话最缺少的是趣味性、统一的二元价值系统、葆有童心的儿童心性和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当然随着信息传媒的发展,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我们虽不能一下子跳出目前的局限,但我们要对现在所处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从根本上认识我们所缺失的,将民族性和作者个性以及时代、群体性相统一,焕发出新的光彩,创造出走向世界的童话经典。 注释:[1]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76页.[2]魏信.《老公公的&稻草人&》.儿童时代,1982年,第14页.[3]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12页.[4]王泉根.《稻草人主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美学精神》.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5]王尔德.《快乐王子集》.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转自彭应. 《谈西方童话对特声讨早起童话创作的影响》.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4月第6卷第4期.[6]杨君(选编).《叶圣陶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67页[7](英)约翰?洛威?汤森著.谢瑶玲译《英语儿童文学史纲》.台北天卫文化2003年版.转自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210页.[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第1版,第18页.[9]叶圣陶.《叶圣陶散文》.中国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9页 参考文献: [1]朱自强著:《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2]王泉根著:《稻草人主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美学精神》,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3]甄甄著:《论叶圣陶童话―以&稻草人&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许军娥著:《论叶圣陶&稻草人&的艺术品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24卷第3期[5]邓英著:《中国现代童话的里程碑―叶圣陶早期创作析》,选自《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16期[6]杜宏伟著:《试论叶圣陶童话创作的思想轨迹》,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7]韦商编:《叶圣陶和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8]吴其南著:《中国童话史》,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9]廖舒琴著:《叶圣陶童话中的儿童想象》,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第12期[10]王泉根著:《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11]朱自强著:《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儿童观》,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第4期[12]陈辽著:《叶圣陶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13]郑振铎著:《郑振铎全集》中《第十三卷?儿童文学》,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14] 浦漫汀著:《安徒生简论》,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15]叶圣陶著:《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16]胡从经著:《晚清儿童文学钩沉》,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17]李惠芳著:《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18]韩进著:《中国儿童文学源流》,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19]孙建江著:《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江苏少儿出版社,1995年版[20]方卫平著:《形式及其他》,载《儿童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21]周作人著:《王尔德童话》,见钟叔河编:《知堂书画》下卷,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22]李利芳著:《中国发生期儿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3]周晓波著:《现代童话美学》,未来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The lack of &children standard& in the Chinese fairy tale creation-- Ye shengtao fairy tale, for example Abstract: Throughout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it is in a slowly development atmosphere, and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fter the rise of the writer Zheng Yuanjie, Yang Hongying's work began to move towards the world, but its influence has been insufficient comparable with western children's literature. Previous Western Andersen's fairy tales, the Brothers Grimm, Oscar Wilde fairy tales in the world renowned, now popular in the world of “harry potter”is becoming all adults and kids’ favourate best-selling book. Why will appear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the problem is that we need to think. Ye shengtao who first 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creation, on the later cre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plays a big role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iry tale works of Ye shengtao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phase compared with wester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ack of place, in order to bette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ye“adult sorrow”;
folk culture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行业资料、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中国童话创作中“儿童本位”的缺失34等内容。 
 《古今歌谣》 11、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中,和叶圣陶齐名的( )以另一种幽默夸张的...25、儿童本位论 30、简述现代童话的艺术文学特征。 得分 阅卷人 三、简答题(...  教材中,至少有 一半课文都是叶圣陶先生自己创作的,...很大程度上与教材编辑缺失儿童本位思想,基本从成人...让孩子了解寓言、童话特点,让孩子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  儿童本位语文教学如何从儿童本位寻找视点,把握切入点,成为当前教师 思考的不可或...柳暗花明难得一见,语文课堂中的童心泯灭、心 门封闭、 心房幽暗是课堂缺少生气的...  专题四 儿童本位课程流派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课程理论以实践兴趣为旨趣,强 调儿童在实践中习得...要切合儿童的实际生活, 关注儿童对实践意义的创造。...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本位,就是在教育中一切都要...践行 “儿童本位”这一教育理念。为孩子创造一个“...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 学院出版社,1996....  此外,有研究者还从安徒生童话文本的解读中,读出非儿 童本位的儿童观。首先,安徒生共创作童话作品 158 篇,但完 全写儿童的仅 28 篇,而讲述成年人生活的则达 ...  17.在封建社会里,儿歌往往被人用作改朝换代的舆论...把___的童话作品完整地翻译、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21...指出“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  来观察儿童的内心世界,致使优秀 的儿童文学作品缺失...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以儿童本位思想作为创作...鲁兵编辑过《中 国儿童时报》《童话连篇》《小朋友...  龙源期刊网 .cn 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本位的研究 作者:姜颖 来源:《文理导航? 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 年第 01 期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的...巧把金针度与人——读《童话创作散论》(陈蒲清)
巧把金针度与人——读《童话创作散论》(陈蒲清)
作者: 提交日期: 12:11:00
  陈蒲清是我很尊敬的一位学者。
  他是原湖南教育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湖南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很早就享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学校一块闪亮的牌子。我熟悉他还是前几年的事。我们有个寓言童话文学研究会,我是副会长兼秘书长,跑腿的工作都由我负责。陈老在寓言研究方面在全国都是权威,我们邀请他加入了这个组织。他是个十分严谨的学者,对研究会的事也像教学一样重视,每次活动有请必到。后来,我们一起开研讨会、评奖,接触多了,交往就更深了。 
  我出理论书籍还是第一本。以前在理论方面也思考得少。书出来了,送给此方面的专家还真有点发怵。后来,陈老见我不赠书给他,竟主动来索取。我只好诚惶诚恐把书赠送他,请他批评指正了。
  不出一周,陈老就给我发来邮件,说书看过了,认为不错的,还写了篇文章,一并发来请酌处。这很让我感动的。
  文章近在《文坛艺苑》发出。为表敬意,现特转帖于此。
  谢乐军的新著《童话创作散论》(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是一本实践经验与理论有机结合的童话专著,丰富了童话研究的理论成果。
  谢乐军是湖南省著名的青年童话作家。他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的一个小山村,16岁即担任山村小学的“孩子王”。他回忆说,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他试着编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觉得特别好就写下来,然后向报刊投稿,从而开始了童话创作,与童话结了不解之缘。他调到省城长沙之后,参与了《小学生导刊》的创办,自觉研究小读者的阅读需求,设立童话专栏,后来又主编《中外童话画刊》,更好地为小读者服务。他在认真编辑童话刊物,架设起童话作家与小读者相互沟通的桥梁的同时,自己仍然坚持童话创作。到目前为止,谢乐军已经出版了《营救星空行动》《挨打保险公司历险记》《魔术老虎》《奇怪的大王》《长翅膀的小汽车》《乐乐童话大王》《文艺湘军百家·谢乐军卷》《快乐的芭蕉扇》等10多部童话集。他的许多童话得到了小读者的喜爱与同行专家的好评,获得全国性的奖励数十次。由此可见,谢乐军既是一个童话作家,又是给孩子们讲童话的教师,还是在童话园地辛勤耕耘的编辑,他集三者于一身,在童话创作、童话教学、童话编辑三个方面都获得了丰收。现在,《童话创作散论》问世,标志着谢乐军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运用自己的丰富积累而对童话进行理论的探讨研究,把丰富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
  《童话创作散论》丰富了童话研究理论的成果。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童话,特别是民间童话丰富多彩,而且在某些方面具有领先于世界的地方。如:欧洲著名的童话《灰姑娘》,实际上渊源于中国的壮族古老童话《叶限》,《叶限》的故事被唐朝作家段成式编纂在《酉阳杂俎》里面。清朝笔记故事集《广虞初新志》中所记载的《老虎外婆》的故事,也比德国《格林童话》中所记录的《小红帽》的故事要早。现代童话家洪汛涛所写的著名童话《神笔马良》,实际上是渊源于唐朝马总编辑的《大唐奇事》中的童话故事《神笔廉广》。因此,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童话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本人为此主编了一部《历代童话精华》,精选了自先秦至近代的62种著作中的119篇优美童话。后来被台湾出版社翻印,出了《中国体统童话》与《中国经典童话》两个版本。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打开中国古代童话的宝库,也是为了消除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童话的误解。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古代教育往往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与独立人格,所以,童话创作没有理论上的自觉,更没有出现探讨童话理论的著作。直到现代,中国作家们受到欧洲文艺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启迪,才开始自觉地创作童话并自觉地用于儿童教育。1909年,孙毓修老先生率先在商务印书馆推出《童话》丛书,他借鉴传统的“话本”、“诗话”、“词话”等称呼,创造了“童话”这个词汇。这个词汇恰切地标示出童话的读者对象,跟英语中的fairy
tale(小精灵故事)、fantasy
tale(幻想故事)相比,至少是各有千秋。接着,我们有许多作家自觉地从事童话创作,创作出了许多精品力作。从“五四”时期到当代,我们可以列举出茅盾、叶圣陶、沈从文、张天翼、贺宜、陈伯吹、洪汛涛、郑渊洁等等在童话创作领域颇有成就的作家的名单。童话湘军的阵容也非常引人注目,邬朝祝、谢璞、罗丹、李少白、卓列兵,以及青年作家汤素兰、谢乐军、皮朝晖等等,请原谅我不能全部列举,他们都是小读者与家长们熟悉的名字。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承认,对童话理论的探讨相对落后,系统探讨与总结童话理论的著作只有洪汛涛《童话学》、张美妮《童话辞典》、韦苇《世界童话史》、周晓波《现代童话美学》等数部。所以,我们说《童话创作散论》的问世丰富了童话研究理论的成果。
  《童话创作散论》的独特贡献,我们认为不是致力于建立系统的童话理论,而是对童话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这本书的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谢乐军集童话作家、童话教师、童话编辑于一身,他把自己在童话创作、童话教学、童话编辑三个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书,展示给大家。谢乐军的独特经历,决定了《童话创作散论》的独特体制。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童话的理论探索,第二部分是作者自己挑选出来的童话精品以及洪汛涛等17位评论家对这些作品的评论,第三个部分是作者谈自己从事童话创作、教学、编辑的经验。三部分是一个整体。可以说,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实践基础,第一部分是第二与第三部分的理论概括。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全书的主要特色,这个主要特色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想从第三部分谈起,我要特别向读者推荐其中的《我与童话》,这是作者经验的结晶。
  《我与童话》全文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谈如何吸收民间童话的营养。作者结合自己创作第一篇童话《留金桥》的经验说:“源于民间传说的童话并不是单纯对民间故事进行整理,而是以民间故事和人物为基础,按照童话的特征,发挥幻想功能,给故事赋予更新颖更美妙的意境,形成具有感染力强的文学童话作品。”第二层是作者总结童话与生活实践的关系。作者说:“家庭给我播下了童话的种子”,“第一份工作让我与童话结下不解之缘”,“编辑经历让我与童话一起成长”,“家庭环境让我对童话爱得更热烈”。第三层是讲述创作灵感。作者认为灵感是童话发芽的种子:“我的许多童话来自一句话,或一时的一个妙点子,它们就像火花一样,划过之后,便会点燃一盏灯甚至一片光明。”这些看似平淡朴素的话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与指导意义。没有创作经验的人,或者有创作实践而不善于思考总结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
  全书第二部分也独出心裁。选出的作品是创作示范,可以指导初学者如何创作童话;专家们写的作品评析,又可以指导读者如何欣赏评价童话。专家们写的评论,有对作者创作的肯定,也有中肯的批评。如:评论家朱日复的《走向新世纪的现代童话》说,“我认为,乐军创作最主要的特点是新颖的时代性,他将现代生活引入了童话,具有浓郁的显得生活气息。他的故事新颖,虽然曲折却入情入理,虽然奇特却基于现实生活。”朱日复先生特别欣赏系列童话《奇怪的大王》,对这篇童话作了深入中肯的分析。童话作家汤素兰的《风铃响起》,总结出乐军童话的两个大特点,她说:“谢乐军童话走的是‘热闹’路线,他总是有本事把自己的故事弄得离奇古怪。……充分运用怪诞、夸张、魔法、变形等童话材料和手段来制造童话。这使他的童话富于情节,可读性强,很容易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谢乐军擅长以童话形象来结构故事。”汤素兰也直率地指出了乐军童话的不足之处:“他的童话内核(这里并不仅仅指内容)显得过于‘满’,想象(这里特指留给读者的想象)和诗意(这里指作品给予读者回味和作品本身留存的空白)的空间相对不足。”《论语》记载说,孔子的高足子路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闻过则喜”。一般人都喜欢听恭维话,能够做到喜欢听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是不容易的。谢乐军在《童话创作散论》中,保留汤素兰这样的批评,说明作者是非常虚心的。
  全书第一部分探讨童话理论,其中最精彩的地方是自己深有体会的理论。如:乐军童话善于离奇古怪的幻想,所以在第一部分讨论“幻想”这个理论问题时,有许多精警的论述。作者说:“幻想的水平决定了童话的水平,而幻想的水平又主要为幻想与现实结合的巧妙程度所决定。”“童话是经过作家艺术化加工、融合了作家审美指向的一种幻想,它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愿望。”作者还分析了悲剧性童话中的幻想的特点,他说童话的幻想有时也表现一些儿童生活中的悲剧,其特点是“弱化悲剧结局,注重情感与精神境界的渲染”。又如:作者当过小学教师,所以,书中讨论童话阅读与教学的问题时,讲述了对家长与儿童有实际价值的做法。总之,《童话创作散论》这本书中的理论,虽然也借鉴了其他著作中的理论,但是最有特色的是作者从实践经验中提取出来的心得。它们是实践经验的结晶与升华。这样的理论,跟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人所写出来的讲义相比,对童话的创作与阅读,当然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金末著名诗人元遗山《论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谢乐军不仅把自己的童话奉献给读者,而且写出这本《童话创作散论》,追求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把自己从事童话创作、编辑、教学的经验总结出来,传输给热爱童话的人,传输给从事童话创作、编辑、教学的同仁。因此,他不是“莫把金针度与人”,而可以说是“巧把金针度与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灰姑娘.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教师频道栏目
没有推荐教师频道
童话,“美”力无限
【字体: 】
童话,“美”力无限
作者:&&&&教师频道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08&&&&更新时间:
对小学生来说,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童话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她以生动的形象、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和启迪。童话如一盏五彩明灯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把他们带进了一个奇异美妙的幻想空间!那一篇篇或优美、或奇幻、或温馨、或睿智的故事,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会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那蕴含在故事中的名种社会知识、自然知识、文化知识,无不在润物细无声地给予孩子心智的启迪。综合了美育、德育、智育的童话故事,不仅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而且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童话中瑰丽的想象,魔术般的戏法,造就了其独特的美,让学生留恋往返,沉醉其中。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作美的途径。  
(一)让学生感受童话的荒诞美  
童话的荒诞美是其明显的美学特征。意大利童话作家罗大里的《一分钟也不坐的本韦努托》中的本韦努托只要一坐下来就会拼命地长大。但他为了做好事,坐了一次又一次,结果由一个小娃娃一下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子。这种美包括了心灵的美好,精神境界的高尚等等,它是通过荒诞的幻想来加以表现,其荒诞的美学含义是十分丰富的。  
荒诞美还可以在滑稽幽默中加以表现。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两个骗子用“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才看不见这种衣服为其荒诞的逻辑基础,使得底下的大臣水也不敢戳穿这一骗局,最后让皇帝穿上并不存在的衣服上街游行,这不是荒诞可笑至极吗?但作品仍给人一种艺术的真实感,也就是其荒诞的美学效果。  
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进行童话阅读的同时给予阅读欣赏的指导,感受荒诞的艺术力量。雨果说:“诗人可以有一种幻想的翅膀,但他脚下必须有一寸实地。”当然也要让学生明白荒诞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通常在惊人的想象与离奇中表现出丰富的涵义。就像卡尔维诺的《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体现了人性多面的本质,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用荒诞表现鸟与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学会这样的审美,是童话独有的。  
(二)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哲理美  
丰富的哲理是童话的审美特征之一。童话世界神奇莫测,五彩缤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不可否认,童话是儿童最感兴趣的精神食粮。蔼利斯有一段名论:“童话是儿童精神上最自然的食物,倘若不供给他,这个缺损,无论如何,不能够补救。正如使小孩吃淀粉质的东西,生理上所受的饿,不是后来给予乳汁所能补救的一样。”这也就说,透过表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奇异的世界中处处闪耀这现实社会的折光,渗透着现实生活的哲理和思想。小川未明的《红蜡烛和人鱼》,通过人鱼的善良美丽与老年夫妇的自私自利形成鲜明对比,把曾经风平浪静的海面与后来咆哮的大海形成了强大反差。那是一种象征,表达出渴望没有任何暴虐的,正义支配下的社会,在向读者倾诉纯正的美和珍贵的爱。在学生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所几乎每一个童话都表达了一个思想、一种要求,童话焕发着哲理美。  
(三)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喜剧美  
(四)让学生感受童话的悲剧美  
 鲁迅 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童话具有悲剧美,但童话因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接受对象,往往在轻松幽默中逗人发笑,如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或者在曲折悲伤之时,又峰回路转,起死回生,就像葛翠林的《野葡萄》。然而,悲剧童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加打动人心。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和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是童话中最具有典范意义的悲剧童话。这两篇悲剧童话正是在优美的故事情节中,揉入了悲剧因子,在淡淡的忧伤中,激发了人内心的崇敬。童话用一种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来体现悲剧美的精神本质,从而使悲剧并不“悲”,格调高昂。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作家把它写得那么美,使小姑娘在希望与憧憬中死去。而《快乐王子》中王子和燕子最终也进入了天堂。这种由于哀伤带来的希望,便是悲剧童话产生的审美愉悦。这需要老师在阅读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体会童话的悲剧美。  
当然,童话中的悲剧价值更多的是通过稚气少年来实现的,这更符合儿童的心理,使形象更加可亲可信。例如,黄庆云的《月亮的女儿》,月亮的女儿在孤儿院长大,但她乐于助人,关爱孤儿,在困难与艰苦中成长为可敬的人。月亮女儿这一形象,更加贴近儿童,由她身上所带来的悲剧美也更能打动童心。  
(五)让学生感受童话的意境美  
正如葛翠林所说:“童话有童话的意境。”一方面是超自然力,一方面又受自然力支配,在童话境界中二者中和谐统一,从而构造出特有的意境美。《海的女儿》整个故事就给人一个虚幻的美的境界。《睡美人》、《灰姑娘》等等表现出或淳朴或自然的美好意境。例如,学生在阅读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让学生感受到这篇童话是通过鸟和树之间演绎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凄美的意境。鸟儿那执着的爱所传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最美好、最纯洁、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这就是童话所传达的意境美。  
童话,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散发着淡淡芬芳;童话是少年儿童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她像一串欢悦跳动的露珠,似一股清澈明朗的泉水,如一群温柔可爱的花仙子,给孩子们带来精神熏陶,带来智育发展,带来美的享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深入挖掘童话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童话进行德育、智育和美育,愿童话飞扬,让童心荡漾。  
教师频道录入:郭飞驹&&&&责任编辑:金淙淙&
上一篇教师频道: 下一篇教师频道:
【】【】【】【】【】
相关教师频道
国家级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
省级教育网站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教育网
浙江教研网
市级教育网站
绍兴教育网
绍兴市教研院
区县教育网站
越城教育网
周边学校网站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小浪花博客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教师论坛
www.bhxx.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网站备案编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紧急求助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