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南定镇田家村刘段氏先祖祖

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田家村村民委员会(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田家村) | 山东邮政编码 - 邮编库您的位置:首页 &
& 南定镇地图
强镇由来该镇乡镇企业发达,镇村企业120家,财政收入连续16年在全市乡镇中列第一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中国乡镇之星、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齐鲁乡镇之星、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百强乡镇、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前200名乡镇、山东省农村财务管理示范镇、山东省小康示范镇、山东省文明乡镇示范点和淄博市教育强乡镇、淄博市利用外资十强乡镇、淄博市科技明星乡镇,连续10年保持山东省文明镇的荣誉称号。2000年被省电力局命名为山东省第一个电气化乡镇。大事记1928年4月,中共淄博张店党组织深入农村利用铁板会、黄沙会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日,南定矿业所2000余人手持木棒包围矿业所,抗议日本资本家无故停工裁减工人。由于黄色工会“工整会”的破坏,斗争失败。日,淄博矿区党组织和工会发动万名群众在三支队八团八营的掩护下,将张博铁路张店至淄川段12华里路基全部掘毁,使日军35天未通车。日,淄博人民抗日武装联合攻入张店火车站,炸毁东西铁桥,袭击南定车站,打死日军2人,炸毁车厢7个。同年3月,铁路工人支队在张博路淄川至南定段,炸毁张店南去的敌货运列车。1943年,华北轻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南定二厂兴建,占地近700公顷,建国后经扩建改称山东铝业公司。日,崔军人民参加全区农民肩抗农具大游行,纪念国际劳动节并开展抗美援朝大宣传活动。1954年4月,大旦村成立农村生产合作社,邢吉华当选为社长,这是全镇第一个农村合作社。日,南定热电厂动工兴建,主要设备由捷克斯洛伐克供给,是一个现代化的热电厂。1957年11月建成发电。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柯庆施,政治局候补委员薄一波、铁道部部长吕正操,视察五O一厂。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在淄博市委书记王士超陪同下莅临南定地区山东铝厂、第四砂轮厂视察。日,中共中央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视察南定。日,崔军公社首届党代会召开,到会代表33人,李学参当选为书记。3月,原属淄川区的大旦、田家等10个自然村与张店区傅家公社的崔军、夏庄、马庄等7个自然村合并成立崔军人民公社,归张店区管辖。1970年10月,派出民工380名投入修建太河水库大会战。日,淄博铝厂建成投产。1974年2月,张店区逐步实行合作医疗。经统计,崔军公社有13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共有赤脚医生53名。1975年秋,财政部部长张劲夫视察山东铝厂。日,田家村建立全镇第一处育红班,为解放妇女劳力、加强儿童的学前教育迈出可喜的一步。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华国锋视察山东铝厂。日,崔军公社撤消,改称崔军乡。同年12月12日,完成建村任务,撤消农村大队支部,改为村支部,并建立村民委员会。日,南定镇正式建立,南定镇政府经济管理委员会改为南定镇经济联合社。10月,后南定村投资3万元购置安装了自动拨号电话总机,并为60名干部群众安装家用电话,成为全镇第一个电话村。日,瑞典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肖尼特·克维斯特参观后南定村。1989年底,全镇工业总产值首次过亿元,有44个乡镇企业产值超过百万元。1995年12月,原南定一、二联中合并建立南定中学,占地4.1公顷,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在校生1500人,教师117人,各种实验室、功能教室、校园网建置齐全,配备先进。199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田家村。6月15日,全省基层双拥工作六落实现场会召开,山东省军区副政委李养珍、省民政厅副厅长于洪文,淄博市市长李书绅、市委副书记邹大民及来自全省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代表们走访了田家村烈军属和村老年公寓的老人。1998年12月,山东省民政厅组织的山东省乡镇发展协会第二次年会在南定镇召开,参加年会的企业多达100余个。2000年9月,全镇13所村办小学进行合班并校,成立南定小学。同年,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视察南定中学、南定小学。经济发展第一产业:1949年,全镇小麦亩产51公斤,玉米亩产69公斤,小麦播种面积仅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主要种植谷子、高梁、大豆等。1978年小麦亩产达294.5公斤,玉米亩产达240公斤,总产达62.8万公斤。小麦和玉米成为全镇的主要粮食作物。解放后,全镇农业生产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多种形式后,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普遍提高。1958年以来,先后完成了旦村水库建设、漫泗河拦河大坝修建等工程,全镇农作物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有了充分保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农业的现代化需要,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南定村、田家村、大旦村、岳店村、漫泗河村等五个村建立了集体农场,其余村包产到户,农业生产有了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全镇开始大量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如大型拖拉机、脱粒机、还田机、联合收割机等,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发展。1984年底,全镇拥有拖拉机215台、汽车38辆、脱粒机96台、还田机7台。农田水利建设完成了对太河水库二干渠、支渠长达5250米的修建工程、猪龙河改道工程、旦村水库的加高工程,全镇灌溉面积达95%以上。1992年耕地全部实现了灌溉化,成为“江北第一灌溉化乡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全镇共有自走式、移动式喷灌机49台(套),为全镇抗旱保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全镇粮食亩产达503公斤,总产达367.17万公斤。1995年以来,南定镇围绕效益农业发展思路,改革原有的农场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具有市场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形成具有南定特色的规模效益经营形式。在引进和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方面,打破旧的传统,积极为外来农业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水、电、运输、农业机械等各方面服务,为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发挥农业的规模效益创造了条件。2000年,全镇种植中草药226.5亩、花生595亩、蔬菜303亩、葡萄120亩,岳店村被市政府授予“中草药种植专业村”称号。小旦村农业示范园被市科协评为“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全镇共有农业承包大户20多个,承包土地达200多公顷,规模效益十分明显。80年代,该镇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传统的一家一户式的饲养方式逐渐被规模养殖方式所代替,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养鸡厂、养鸭厂兴建起来。1995年以来,特色养殖渐成规模,当年被省政府授予“畜牧业强乡镇”称号。田家村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一处饲养白羽鸽、鹿、狐狸等特色养殖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可观。2000年,全镇共有养殖场30多处,其中猪存栏量4800头,鸡存养量14万只。该镇历来重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1992年对全镇范围内的荒山进行绿化,同年被市政府授予“荒山绿化年先进单位”,2000年在漫泗河两岸植树,绿化造林438公顷。全镇现有育苗基地2处,育苗面积13公顷,既绿化了环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31万元。第二产业:建国前,全镇仅有零星的小型作坊生产砖、瓦、石灰及木器等。1952年成立互助组,手工作坊停办,1958年南定街道兴起服装制作、手工鞋厂、印染等行业,成立综合服务站,从业人员达70名。1966年冬,田家、岳店等村建成煤井后归公社经营,共有100多人,实行人工挖煤,劳动强度大,条件十分简陋。70年代开始兴办砖瓦厂、石灰厂和小煤矿,机械化程度低,设备落后。同时公社办的煤井、石料厂、矾土矿也有了新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定镇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铝矿石、粘土等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生产。煤矿、矾土矿、化工厂、制修厂、建筑安装公司、石料厂、陶瓷厂、车队等镇办企业和投资少见效快,以建材产品为主的瓦厂、砖厂、石灰窑等村办企业得到进一步壮大。80年代南定镇完成了第一次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缸瓦、煤炭成为南定镇工业支柱产品。1985年底,全镇有砖厂13个、缸瓦厂23个、石灰窑32座、煤矿8处,完成工业总产值3615.86万元,其中村办工业总产值达2646.87万元,年产缸瓦2亿片,石灰12万吨,煤炭40万吨。崔军煤矿成为江北第一个乡镇标准化矿井。1989年全镇工业总产值首次过亿元,产值过百万元的企业多达44家。90年代初期,全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按照“加大投入,加快调整,加快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建陶业,到建陶生产线达到15条,高档进口生产线4条,年产各类建陶300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高档建陶为龙头,集化工、冶炼、机械制造、纺织、食品为一体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山上向山下,地下向地上”的战略转移。1996年建成了张店建陶厂和华美建陶厂。建陶业取代缸瓦、煤炭成为南定镇新的支柱产业,从而完成了第二次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南定镇的外经贸工作是从1992年开始的。1992年,全镇与外商合资兴建工业项目4个,出口交货值204万元。到2000年,全镇共有中外合资企业16家,其中金海、天佳集团获得了外贸进出口自营权,全镇外贸出口达到1700万美元,累计利用外资达870万美元,被评为“淄博市利用外资十佳乡镇”。从1995年起,南定镇开始了第三次工业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三泉村投资1200万元新上了博洋精细化工厂;天佳集团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淄博天佳乙基胺厂,这标志着全镇工业结构调整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同时,建陶业逐步淘汰152釉面砖生产线,并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中、高档墙地砖。截至2000年底,全镇拥有各类建陶生产线74条,年产量突破了1亿平方米大关,成为江北重要的建陶生产基地。同年,南定工业小区更名为南定建陶工业园。在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南定镇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全镇共组建国家级企业集团5个。省级企业集团3个。市级企业集团5个,有17个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2000年,全镇工业产值实现37.48亿元,利税4.19亿元。第三产业:建国前,全镇境内有3处农村集市和镇内无影山庙会进行商品交易,有个体经营酒店、油坊、小吃店、烟酒糖茶铺、车马店等193个。建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营菜店和加工厂相继建立。1959年正式建立南定市场,后改称西山市场,个体经营摊点近百个。日崔军供销社成立,设6个门市部、1处油库、7个双代店,干部职工187名,年营业额为57.96万元,成为全镇商品交易的中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逐步放开,日用百货、食品店、烟酒糖经营户大量涌现。1985年集体商业117个、个体工商户达243个,实现产值330万元。9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搞活,先后建成了田家、三泉、南店三大农贸市场。田家陶瓷批发市场、马庄生资市场、西山服装市场和小商品市场,以及205国道马庄路段建成的10余家汽车销售市场群和淄博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构成了全镇商业流通网络,对加快市场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以住宅小区开发、沿路商品房开发为龙头的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全镇共开发各类商品房30多万平方米。2000年,全镇共完成第三产业产值9.65亿元。同时个体私营经济也迅速崛起,2000年已注册个体私营业户达1450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71个。鲁中蓄电池厂、淄博创世实业公司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张店区先进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南定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该镇境内有丰富的粘土资源,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都是围绕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兴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用粘土生产的缸瓦年产量已达12亿片,产品主要销往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90年代兴起的建陶业年产量1亿平方米,有30多种规格、3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江北各省市和地区。社会进步文教科技:晚清时朝,该镇设有私塾17处,全系群众自发创办。1911年建立第一所初级小学堂,同年开始兴办学堂,学堂教育和短期教育成为教育读书的两种形式。1948年10月,全镇学校8处13个班,共有学生454名。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1957年学生入学率达60%。1970年2月开始联村办初中,全镇共设5处联中。1976年全镇办高中1处4个班、学生208人,村办初中10处29个班、学生1117人,小学15处72个班、学生2655人。有公办教师158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1981年为提高教学质量,撤消高中,合并初中设第一、第二联中。1984年,全镇有初中生1670名,小学生2300名,中小学教师220名。当年,第一联中被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87年8月建立全区第一所电视中专并投入使用,成为全镇培训职业技术人才的中心。90年代以来,为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镇政府投资1500万元新建南定中学一处,原南定第一联中、第二联中于1995年12月合并成立南定中学。1999年,镇政府投资1000万元,新建南定小学一处,各村小学于2000年底并入南定小学。自1996年至2000年,南定镇先后投资650万元新建教师宿舍楼3幢,成为淄博市第一个全部解决教师住房的乡镇。1993年该镇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被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山东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教育强乡镇”称号。2000年底,全镇共有教师376人,其中幼儿教师78人,在校中学生1500名、小学生1700名、在园幼儿736名,教育基础设施均达到省规范化标准,且实现了全镇教育计算机联网。该镇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始终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科技明星乡镇”。1999年“多次烧艺术釉装饰砖”“瓷质墙地砖”“铝合金柱翼型散热器”等三个项目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新型水晶釉面材料”“乙基胺”两个项目列入省星火计划项目。2000年底全镇拥有高级专业人才6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22人,初级专业技术人才634人。南定镇在群众性文体活动方面,自古就有踩高跷、耍狮子、玩旱船、舞龙灯等传统文化活动。清朝光绪年间,庙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曲艺、书法、雕刻、泥塑等民间艺术代代相传。1966年建广播站,1975年建电影队,1976年建文化站,闹元宵、专场文艺宣传、绘画书法、摄影展览等文化活动开展频繁。1985年,全镇共有电视机3526部,首次在全市实现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话。90年代以来,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997年,全镇改造有线电视网络总里程达24公里。1999年底,光缆有线传输工程完成,让群众看上了清晰的电视节目,并办起了“南定新闻”等自办节目,定期向全镇播出。一年一度的南定辖区文明杯汇演已连续举办了13届。书法、绘画、集邮展、摄影展、健美健身比赛和各类运动会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医疗卫生:建国前,南定镇境内有3家中药店和个人开办的小药店,医疗条件差。1956年建南定联合诊所,设有中医、西医,1959年建卫生院,医护人员33名。60年代,各村相继成立卫生室,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73年9月新建镇卫生院,建筑面积320平方米。1985年底,卫生院流动资金为2.7万元,固定资产8.47万元,门诊人数达48651人次,业务收入12.1万元,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内科、小儿科、口腔科、药房科、妇幼科、放射科、化验室等,病床15张。90年代,医疗条件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1991年卫生院再次扩建,投资95万元新建门诊大楼并购置了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1993年镇卫生院通过国家一级甲等医院验收。1998年该镇被评为市级卫生乡镇。2000年,全镇设有卫生院1处,村级医院、卫生所17处,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体育运动:南定镇的体育运动是在建国后活跃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设施不断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增多,镇村及企业单位都设有活动室、篮球场等。80年代以来成立的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体育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多次参加市区农民运动会,并获得良好成绩。90年代,全民健身工程在全镇实施。1991年被省体委评为首批体育先进乡镇,1996年、1998年和2000年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型农民运动会,展示了全镇人民的精神风貌。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省体委、省农委、省体协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0年,全镇共建有6个体育健身广场。5套高标准健身路径,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日均3000余人次。人民生活:建国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南定镇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0年全镇总收入325.96万元,人均分配113元。80年代,随着村办企业和镇办企业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高,主食以面粉为主,花样增多。穿着改变了传统单调的蓝、白衣服,服装颜色多彩,样式新颖。1985年以来,各村开始旧村改造,到2000年,85%的农民住上了楼房,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如今,全镇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程控电话、彩电、冰箱得到普及,微机、轿车等现代化高档商品开始进入百姓家庭,闭路电视普及率100%。全镇有9个村建成了省级电气化村,南定镇被省电力局命名为山东省第一个电气化乡镇。2000年,南定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0元,是淄博市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乡镇。南定镇在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全镇共有敬老院3处、老年公寓5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别墅100多栋,15个行政村全部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每月金额从5元到100元不等。1995年,镇敬老院成为全国模范敬老院,1999年被省民政厅评为省一级乡镇敬老院,2000年南定镇敬老院再次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镇村建设建国前后,全镇房屋多数是草房、土木结构,70年代随着建材企业的不断发展,砖木结构代替了陈旧的土木结构。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村按规划方案进行旧村改造,为村民盖二层楼房,全镇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进入90年代,镇政府为加快南定镇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投资,对镇内所有道路进行整修改造。1992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新型乡镇,1993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小康示范乡镇,2000年该镇农村楼房改造已完成85%,建成了张南路、漫泗河、三泉、岳店、马庄、崔军、田家等7处村庄游园和绿化广场。在全省第一家完成村庄道路联网,基本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建设。组织建设: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26年秋,翟家村党支部成立,翟洪谋担任书记,党员3人。1939年张金堂在后南定村组建后南定村党小组,后改支部。1948年3月,马庄、崔军等党支部诞生。1949年,全镇共有农村党支部8个、党员107名。建国前,全镇党组织归淄川区九区党组织领导。1956年,建崔军党委,以高级社为单位建支部。日,成立马庄人民公社党委。1960年建立南定城市人民公社党委。1969年,成立崔军公社党的核心领导小组。1984年5月成立中共南定镇委员会。1987年全镇共有党员594名。1996年,全镇共31个基层党组织,有党员908名。2000年,全镇党员1098人,党委、支部33个,其中村级党委4个,村党支部11个,镇党委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委。基层政权建设1958年建张店区马庄人民公社,1963年3月,改为崔军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崔军乡。1984年5月,正式建立南定镇。南定镇政府经济管理委员会改为南定镇经济联合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共产党员姚仲明、赵明新领导发动抗日武装起义,成立长山抗日游击队。1938年1月,该镇青年教师周芬田、中医大夫王孝泉以及黄景康、李山亭等人组织成立抗日游击队第二十二中队,同年12月,铁路工人谭玉玺成立了抗日游击第二中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妇女联合会被称为妇救会,1949年妇女联合会成立,简称妇联,同年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1964年9月,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后改称“贫代会”。1972年建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85年11月成立计划生育服务站,后改南定镇计划生育协会。1986年、1990年连续两年被国家民政部、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现任领导:现任镇党委书记:张秀德,现任镇长:李刚历史人物:崔遵度字坚白,宋朝初年(约490年)中进士,本江陵人迁徙至此,家中养一支军队保护民众,四乡称赞,崔军之名由此而来。翟谋斋字寅卿,马庄村人。清末光绪年间出生,后目睹清廷腐败,立志救国振兴教育。清末民初,任淄川县师范讲习所教务主任,后任淄川县第四高等军校校长。晚年开业行医,服务于人民群众,成为乡村一代名医。王庆雯字焕章,祖籍马庄村人,清末秀才。二十八岁时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高等学堂,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思想开朗,勇于进取。曾任淄川第一高等教员青州师范教员,淄川中学第一任校长,淄川第一女子高等学堂校长。病逝后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亲赠挽联“抚慰英灵,表扬潜德,焕章先生,精神千古”。翟洪谋()翟家村人。1925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年间担任翟家村党支部书记,1929年在执行除奸密令返回途中,因叛徒告密在济南车站被捕,同年惨遭杀害。翟远泉()翟家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淄川县第十八小学任教师。1938年组织铁路工人抗日联合会,任主任。1941年被日军逮捕,壮烈牺牲。后人把他与翟洪谋称“翟氏一门双烈”。王修龄()字梦九,崔军村人。十五岁开始学医,长于伤寒、内科、外科、针灸。解放后,任淄博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医生,当选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王勋()崔军村人。1937年参加地方游击队,1939年赴沂水县岸堤军政大学军事队培训。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病逝。后经中央军委追认为烈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韩政祥()晴照村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书、营委副书记、保卫局二分局支部书记,边防区第一书记。1955年由广西省调至山东省潍坊地委,任检察院检察长。盛传亮1941年生,中共党员,前南定村人。历任南定热电厂医院院长,外科主治医师,淄博市医学会外科肛肠学会主任委员,1984年被评为山东省电力系统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卫生工作者。1985年9月曾举办全国七省市肛肠学习班,并有著《内痔胶圈套扎疗法》,其成绩分别在《中国电力报》、《大众日报》、《淄博日报》、山东电视台登载播放过。盛俊润1941年7月生,中共党员,后南定村人。历任崔军公社工办副主任、南定镇工业公司副经理、后南定村党支部、党委书记、南定镇党委副书记。1988年6月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12月授予“山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1998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张锡友1947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田家村人。历任崔军公社工办副主任、南定镇工业公司副经理、田家村党支部和村党委书记、南定镇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任职期间,对工作一丝不苟,为发展南定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10月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被淄博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农民企业家”称号,1990年5月被国家劳动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3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盛传利195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前南定村人。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历任中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国家高级教师,有《实施素质教育与校长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点滴》等5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淄博市优秀校长”。李佩华1952年生,中共党员,田家村人。1973年毕业于崔军中学,1975年以来连续担任生产队副队长。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副书记。1986年9月调镇工业公司任副经理。在村内任职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198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手”。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女46656家庭户户数30823家庭户总人口(总)85507家庭户男43292家庭户女岁(总)岁男78030-14岁女岁(总)岁男岁女3590965岁及以上(总)679265岁及以上男326965岁及以上女352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6122主要经济状况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40万元,1978年为1900万元,2000年为47.0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8∶82∶17.2。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65.5万元。该镇境内工业发达,自建国以来先后兴建3家部属工业企业,即山东铝业公司、国营四八一厂、中国第四砂轮厂,2家省属工业企业,即山东南定热电厂、山东冶金机械厂,5家市属工业企业,即淄博石油化工厂、山东南定玻璃厂、淄博轴承厂、淄博轻质保温材料厂、淄博铝厂。上述大中型工业企业带动了该镇乡镇企业的发展。80年代以来,南定镇先后建成5个国家级企业集团,即山东南定企业集团、山东昌盛企业集团、山东田家企业集团、山东金海企业集团、山东汇鑫企业集团,3个省级企业集团,即山东崔军企业集团、山东兴河企业集团、山东华岳企业集团以及5个市级企业集团,星罗棋布的乡镇工业促进了全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下辖村:南定镇翟家村南定镇崔军村南定镇白家村南定镇马庄村南定镇三泉村南定镇漫泗河村南定镇南店村南定镇后南定村南定镇前南定村南定镇小董村南定镇小旦村南定镇大旦村南定镇田家村南定镇郭辛村南定镇岳店村
| W3C XHTML 1.0
Copyright & 2012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南定镇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南定镇
南定镇隶属于淄博市张店区。宋朝初年,崔遵度来此定居,中进士,家中养有一支军队,保护村民,始见崔军之名。归淄川县东北乡,民国元年更名为淄川区崔军镇。 1955年归张店区管辖,1958年建张店区马庄人民公社,1963年3月改为崔军人民公社,1983年4月更名为崔军乡,1984年5月改为南定镇至今。所属地区淄博市电话区号0533邮政区码255022面&&&&积2663.4公顷人&&&&口98458 (2000年)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南定镇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南定镇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南端, 镇政府驻地距淄博市政府所在地7公里。东与沣水镇相接,北与张店城区相连,西以唐家庄山为界与傅家乡接壤,南与淄川区罗村镇交界。该镇地处丘陵地带, 地势东高西低。东西最大距离7.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7.9公里,总面积2663.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70公顷。主要山脉有马庄山、南定山、蛤蟆山、东望山,其中东望山最高,海拔170米。主要河流有漫泗河、猪龙河、暖水河,境内流长11.9公里,流域面积为61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中草药、棉花等。全镇绿化面积达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8%。[1]境内交通便利。淄博东、南外环路和205国道、309国道、张博铁路构成了南定地区交通网,距淄博火车站5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7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 4个居委会,总人口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 全镇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562人。全镇姓氏有张、王、李、赵等276姓,其中张姓最多。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40万元,1978年为1900万元,2000年为47.04亿元,第一、 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8∶82∶17.2。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65.5万元。该镇境内工业发达,自建国以来先后兴建3家部属工业企业,即山东铝业公司、国营四八一厂、中国第四砂轮厂,2家省属工业企业, 即山东南定热电厂、山东冶金机械厂,5家市属工业企业,即淄博石油化工厂、山东南定玻璃厂、淄博轴承厂、淄博轻质保温材料厂、淄博铝厂。上述大中型工业企业带动了该镇乡镇企业的发展。 80年代以来,南定镇先后建成5个国家级企业集团,即山东南定企业集团、山东昌盛企业集团、山东田家企业集团、山东金海企业集团、山东汇鑫企业集团,3个省级企业集团,即山东崔军企业集团、山东兴河企业集团、山东华岳企业集团以及5个市级企业集团,星罗棋布的乡镇工业促进了全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2010年以来,南定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扩大产业聚集。截至目前,新建和扩建三菱、奇瑞、江淮、荣威等多个品牌汽车4S店18个,并投入使用运营,汽车4S店总数达到70余家。青年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淄博华通环保设备项目、淄博华迈工贸日用陶瓷项目、淄博卓信泵业搪瓷罐项目、蓝天粉煤灰储存项目以及三泉创业园、岳店标准厂房创业园等项目正在顺利建设,鲍米尔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和优维药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即将投产,淄博凝易固干混砂浆项目已正式投产,淄博高新铝材料产业园、淄博亿丰国际汽车博览城项目正在有序推进;2010年以来,南定镇着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努力膨胀产业规模。提升已建成汽车4S店和汽配城、汽车城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增强产业效益;加快淄博亿丰汽车博览城等重点项目招商、引进和落地工作,努力形成张博路由北到南集名车4S展销,汽车会展,重工机械、农机装备展销,旧车交易,汽配、维修、检测、养护、车证办理,汽车俱乐部等一体的汽贸产业带。2010年以来,南定镇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努力促进产业升级。随着张博路沿线汽贸产业的发展和高新铝材料产业园的建设,张博路沿线和铝材料产业园内共16条建陶生产线将全部予以淘汰,目前已关停7条。同时,其他建陶生产线按照节能环保的要求全部进行升级改造,实行“高端提升”战略,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和辐射作用。目前昌盛建陶、强强建陶、东岳建陶、利亚诺建陶等建陶企业产能和品牌建设实现稳步持续发展。2010年以来,南定镇着力坚持融合发展,努力促进企地共赢。充分发挥驻地大企业带动作用,坚持融合发展,促进与大企业发展实现共赢。加快推进淄博高新铝材料产业园的建设进程。积极推进万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宝马汽车公司压铸件制造项目、电解铝扩大产能项目、美国正道集团汽车配件制造项目、铝热电联产合作等项目的园区落地建设工作,促进和培植高新铝材料产业快速崛起,形成区域竞争力。2010年以来,南定镇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南定。坚持“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调整小董、前南定两个村种植面积1000余亩,全面完成各村农业结构调整,全镇告别传统粮食生产,实现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转型,营造都市农业“北园南林”、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确保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实效。[2](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2010年共有马庄、翟家、白家、崔军、南店、晴照6个村实行旧村改造,新开工住宅楼55栋,面积22.95万平方米,现已完工53栋,工程竣工后将安置回迁居民1619户。旧村改造后,全镇可腾出建设用地1007.8亩。白家、翟家与市房管局联系开发的经济适用房“安康佳园”项目已于9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同时,开展农村危房安置改造,安置改造36户,修缮改造面积2140平方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张南路、外环路、湖罗路进行升级改造。张南路拆除房屋72户,共1.6万平方米,硬化面积20万平方米,市区投资1.2亿元,现已全线通车,进一步改善了南部城区交通条件。南外环投资2000万元,统一安装广告牌8000平方米,沿路粉刷墙体10万平方米,沿路进行绿化升级改造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120万元,对聚源物流沿街房前空地进行硬化4329.6平方米、进行破硬绿化2943.6平方米。湖罗路投资16万元,硬化路口1000平方米。
(二)狠抓环保、环卫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村居环卫保洁专业队伍,镇村两级人员达277人,统一配备垃圾收集房67个,配备各类垃圾清运车108辆,努力实现辖区内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二是组织人员深入开展辖区内的各项治理活动。共拆除房顶广告81处、3995.15平方米,墙体广告92处、4465.53平方米,拆除乱搭建及违章建筑1720平方米,清除“三堆”48处,清理占道经营31处,取缔马路市场2处,粉刷墙体57000余平方米。三是进行南外环路绿化升级改造,全年共清除枯枝杂草及不符合标准的绿地16000余平方米,栽植大叶女贞1500余颗。四是加强辖区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辖区所有排污口全部并入污水管线,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河沟治理专项资金,投入400余万,对排污口进行治理,清淤1000余米,清运土石方3000余方。在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湿地工程,在漫泗河大旦段修建拦河坝,不断增加辖区水域面积,提高水域空气净化能力。使我镇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五是投资37万余元,对宇峰社区新修道路120米、宽7米。修缮房屋2栋,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改造。新砌污水沟120米,疏通污水管道300米,极大的改善社区生活环境。
(三)深度治理大气污染。今年我镇深入开展环保治理专项行动,辖区43家建陶企业、67条生产线,8家化工企业及辖区各村居所有粉性原辅物料、终端产品都基本采用密闭运输和贮存,所有扬尘、粉尘排放点均已有除尘、防尘、抑尘设施;加大镇管道路扬尘、粉尘整治,辖区15条道路确保洒水降尘、及时扫保;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大力实施“拆墙透绿”工程,见缝插树,变“空地”为“绿地”,拓展城镇生态空间,2010年共计新绿化850余亩。
[3]下辖村:
                            南定镇翟家村
南定镇崔军村
南定镇白家村
南定镇马庄村
南定镇三泉村
南定镇漫泗河村
南定镇南店村
南定镇后南定村
南定镇前南定村
南定镇小董村
南定镇小旦村
南定镇大旦村
南定镇田家村
南定镇郭辛村
南定镇岳店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4]
家庭户户数
家庭户总人口(总)
0-14岁(总)
15-64岁(总)
65岁及以上(总)
65岁及以上男
65岁及以上女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该镇乡镇企业发达, 镇村企业120家,财政收入连续16年在全市乡镇中列第一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中国乡镇之星、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小区、 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齐鲁乡镇之星、 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百强乡镇、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前200名乡镇、山东省农村财务管理示范镇、山东省小康示范镇、山东省文明乡镇示范点和淄博市教育强乡镇、淄博市利用外资十强乡镇、淄博市科技明星乡镇,连续10年保持山东省文明镇的荣誉称号。2000年被省电力局命名为山东省第一个电气化乡镇。1928年4月, 中共淄博张店党组织深入农村利用铁板会、黄沙会开展抗日爱国运动。
日,南定矿业所2000余人手持木棒包围矿业所,抗议日本资本家无故停工裁减工人。由于黄色工会“工整会”的破坏,斗争失败。
日,淄博矿区党组织和工会发动万名群众在三支队八团八营的掩护下,将张博铁路张店至淄川段12华里路基全部掘毁,使日军35天未通车。
日,淄博人民抗日武装联合攻入张店火车站,炸毁东西铁桥,袭击南定车站, 打死日军2人,炸毁车厢7个。同年3月,铁路工人支队在张博路淄川至南定段,炸毁张店南去的敌货运列车。
1943年, 华北轻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南定二厂兴建,占地近700公顷,建国后经扩建改称山东铝业公司。
日,崔军人民参加全区农民肩抗农具大游行,纪念国际劳动节并开展抗美援朝大宣传活动。
1954年4月, 大旦村成立农村生产合作社,邢吉华当选为社长,这是全镇第一个农村合作社。
日,南定热电厂动工兴建,主要设备由捷克斯洛伐克供给,是一个现代化的热电厂。1957年11月建成发电。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柯庆施,政治局候补委员薄一波、铁道部部长吕正操,视察五O一厂。
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在淄博市委书记王士超陪同下莅临南定地区、第四砂轮厂视察。
日,中共中央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视察南定。
日,崔军公社首届党代会召开,到会代表33人,李学参当选为书记。
3月, 原属淄川区的大旦、田家等10个自然村与张店区傅家公社的崔军、夏庄、马庄等7个自然村合并成立崔军人民公社,归张店区管辖。
1970年10月,派出民工380名投入修建太河水库大会战。
日,淄博铝厂建成投产。
1974年2月, 张店区逐步实行合作医疗。经统计,崔军公社有13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共有赤脚医生53名。
1975年秋,财政部部长张劲夫视察山东铝厂。
日,建立全镇第一处育红班,为解放妇女劳力、加强儿童的学前教育迈出可喜的一步。
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华国锋视察山东铝厂。
日, 崔军公社撤消,改称崔军乡。同年12月12日,完成建村任务,撤消农村大队支部,改为村支部,并建立村民委员会。
日, 南定镇正式建立,南定镇政府经济管理委员会改为南定镇经济联合社。
10月, 后南定村投资3万元购置安装了自动拨号电话总机,并为60名干部群众安装家用电话,成为全镇第一个电话村。
日,瑞典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肖尼特·克维斯特参观后南定村。
1989年底,全镇工业总产值首次过亿元,有44个乡镇企业产值超过百万元。
1995年12月, 原南定一、二联中合并建立南定中学,占地4.1公顷,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在校生1500人,教师117人,各种实验室、功能教室、校园网建置齐全,配备先进。
199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田家村。
6月15日, 全省基层双拥工作六落实现场会召开,山东省军区副政委李养珍、省民政厅副厅长于洪文,淄博市市长李书绅、市委副书记邹大民及来自全省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代表们走访了田家村烈军属和村老年公寓的老人。
1998年12月,山东省民政厅组织的山东省乡镇发展协会第二次年会在南定镇召开,参加年会的企业多达100余个。
2000年9月, 全镇13所村办小学进行合班并校,成立南定小学。同年,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视察南定中学、南定小学。1949年,全镇小麦亩产51公斤,玉米亩产69公斤,小麦播种面积仅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主要种植谷子、高梁、大豆等。1978年小麦亩产达294.5公斤,玉米亩产达240公斤,总产达62.8万公斤。小麦和玉米成为全镇的主要粮食作物。
解放后,全镇农业生产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多种形式后,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普遍提高。1958年以来,先后完成了旦村水库建设、漫泗河拦河大坝修建等工程,全镇农作物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有了充分保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农业的现代化需要,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南定村、田家村、大旦村、岳店村、漫泗河村等五个村建立了集体农场,其余村包产到户,农业生产有了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全镇开始大量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如大型拖拉机、脱粒机、还田机、联合收割机等,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发展。1984年底,全镇拥有拖拉机215台、汽车38辆、脱粒机96台、还田机7台。 农田水利建设完成了对太河水库二干渠、支渠长达5250米的修建工程、猪龙河改道工程、旦村水库的加高工程,全镇灌溉面积达95%以上。1992年耕地全部实现了灌溉化,成为“江北第一灌溉化乡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全镇共有自走式、移动式喷灌机49台(套),为全镇抗旱保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全镇粮食亩产达503公斤,总产达367.17万公斤。
1995年以来,南定镇围绕效益农业发展思路,改革原有的农场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具有市场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形成具有南定特色的规模效益经营形式。在引进和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方面,打破旧的传统,积极为外来农业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水、电、运输、农业机械等各方面服务,为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发挥农业的规模效益创造了条件。 2000年,全镇种植中草药226.5亩、花生595亩、蔬菜303亩、 葡萄120亩,岳店村被市政府授予“中草药种植专业村”称号。小旦村农业示范园被市科协评为“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全镇共有农业承包大户20多个,承包土地达200多公顷,规模效益十分明显。
80年代,该镇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传统的一家一户式的饲养方式逐渐被规模养殖方式所代替,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养鸡厂、养鸭厂兴建起来。1995年以来,特色养殖渐成规模, 当年被省政府授予“畜牧业强乡镇”称号。田家村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一处饲养白羽鸽、 鹿、狐狸等特色养殖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可观。2000年,全镇共有养殖场30多处,其中猪存栏量4800头,鸡存养量14万只。
该镇历来重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1992年对全镇范围内的荒山进行绿化,同年被市政府授予“荒山绿化年先进单位” ,2000年在漫泗河两岸植树,绿化造林438公顷。 全镇现有育苗基地2处,育苗面积13公顷,既绿化了环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31万元。
1988年以来,南定镇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科技含量逐年增加,农业装备水平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除草化学化、浇地喷灌化、管理科学化。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形成了粮畜林果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粮食单产、畜林渔产值提高到了相当的水平,现代化的城郊型农业已经初具规模。 土地状况:随着城镇建设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南定镇近10年土地面积减少较快,1988年全镇耕地面积14716.38亩,粮田面积13418亩,蔬菜面积503亩,果园面积389.5亩。 到1997年, 全镇耕地积11382亩,粮田面积8540亩,蔬面积3950亩,果园面积750亩。1997年全镇15个村中有7个村8个农场近600亩粮田实行规模经营,其余8个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在全区形成了南定特色。 农技推广:1988年以来,全镇先后推广了小麦精播半精播、小麦平播、玉米直播、药剂拌种、化学除草、秸秆还田、小麦高留茬、配方施肥、统一供种等先进科学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9年开始实施吨粮镇开发,1990年获得成功,被区科委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底承担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1992年9月竣工,提前两年完成,投入产出比达到1:1.26,1992年全镇15个村全部实现&双千&。 1994年开始实施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1996年通过市、区科委的验收。全镇种子更新步伐加快,每年都有2至3个玉米新品种和4至5个小麦新品种试种,小麦品种达到了3年一换代。1988年同1997年相比,粮食单产由634公斤提高到944公斤,总产由8634吨降低到8062吨(旱情严重) ;农业总产值由452万元猛增到4349万元,增长862.17%。[5]建国前,全镇仅有零星的小型作坊生产砖、瓦、石灰及木器等。1952年成立互助组,手工作坊停办,1958年南定街道兴起服装制作、手工鞋厂、印染等行业,成立综合服务站,从业人员达70名。1966年冬,田家、岳店等村建成煤井后归公社经营, 共有100多人,实行人工挖煤,劳动强度大,条件十分简陋。70年代开始兴办砖瓦厂、石灰厂和小煤矿,机械化程度低,设备落后。同时公社办的煤井、石料厂、矾土矿也有了新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定镇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铝矿石、粘土等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生产。煤矿、矾土矿、化工厂、制修厂、建筑安装公司、石料厂、陶瓷厂、车队等镇办企业和投资少见效快,以建材产品为主的瓦厂、砖厂、石灰窑等村办企业得到进一步壮大。80年代南定镇完成了第一次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缸瓦、煤炭成为南定镇工业支柱产品。1985年底,全镇有砖厂13个、缸瓦厂23个、石灰窑32座、 煤矿8处, 完成工业总产值3615.86万元, 其中村办工业总产值达2646.87万元, 年产缸瓦2亿片,石灰12万吨,煤炭40万吨。崔军煤矿成为江北第一个乡镇标准化矿井。1989年全镇工业总产值首次过亿元,产值过百万元的企业多达44家。90年代初期,全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按照“加大投入,加快调整,加快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建陶业,到建陶生产线达到15条,高档进口生产线4条,年产各类建陶300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高档建陶为龙头,集化工、冶炼、机械制造、纺织、 食品为一体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山上向山下,地下向地上”的战略转移。1996年建成了张店建陶厂和华美建陶厂。 建陶业取代缸瓦、煤炭成为南定镇新的支柱产业,从而完成了第二次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南定镇的外经贸工作是从1992年开始的。1992年,全镇与外商合资兴建工业项目4个,出口交货值204万元。到2000年,全镇共有中外合资企业16家,其中金海、天佳集团获得了外贸进出口自营权,全镇外贸出口达到1700万美元,累计利用外资达870万美元,被评为“淄博市利用外资十佳乡镇”。从1995年起,南定镇开始了第三次工业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三泉村投资1200万元新上了博洋精细化工厂;天佳集团投资5000万元新上了淄博天佳乙基胺厂,这标志着全镇工业结构调整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同时,建陶业逐步淘汰152釉面砖生产线,并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中、高档墙地砖。截至2000年底,全镇拥有各类建陶生产线74条, 年产量突破了1亿平方米大关,成为江北重要的建陶生产基地。同年,南定工业小区更名为南定建陶工业园。在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南定镇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全镇共组建国家级企业集团5个。省级企业集团3个。市级企业集团5个,有17个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2000年,全镇工业产值实现37.48亿元,利税4.19亿元。建国前, 全镇境内有3处农村集市和镇内无影山庙会进行商品交易,有个体经营酒店、 油坊、小吃店、烟酒糖茶铺、车马店等193个。建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营菜店和加工厂相继建立。1959年正式建立南定市场,后改称西山市场,个体经营摊点近百个。日崔军供销社成立,设6个门市部、1处油库、 7个双代店,干部职工187名,年营业额为57.96万元,成为全镇商品交易的中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逐步放开,日用百货、食品店、烟酒糖经营户大量涌现。 1985年集体商业117个、个体工商户达243个,实现产值330万元。9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搞活,先后建成了田家、三泉、南店三大农贸市场。田家陶瓷批发市场、马庄生资市场、西山服装市场和小商品市场,以及2 05国道马庄路段建成的10余家汽车销售市场群和淄博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构成了全镇商业流通网络,对加快市场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以住宅小区开发、沿路商品房开发为龙头的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全镇共开发各类商品房30多万平方米。2000年,全镇共完成第三产业产值9.65亿元。同时个体私营经济也迅速崛起,2000年已注册个体私营业户达1450家,其中个体私营企业71个。鲁中蓄电池厂、淄博创世实业公司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张店区先进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南定镇新的经济增长点。该镇境内有丰富的粘土资源,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都是围绕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兴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用粘土生产的缸瓦年产量已达12亿片,产品主要销往河南、 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90年代兴起的建陶业年产量1亿平方米,有30多种规格、3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江北各省市和地区。晚清时朝,该镇设有私塾17处,全系群众自发创办。1911年建立第一所初级小学堂,同年开始兴办学堂,学堂教育和短期教育成为教育读书的两种形式。1 948年10月, 全镇学校8处13个班,共有学生454名。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1957年学生入学率达60%。1970年2月开始联村办初中,全镇共设5处联中。1976年全镇办高中1处4个班、 学生208人,村办初中10处29个班、学生1117人,小学15处72个班、 学生2655人。有公办教师158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1981年为提高教学质量, 撤消高中,合并初中设第一、第二联中。1984年,全镇有初中生1670名,小学生2300名,中小学教师220名。当年,第一联中被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87年8月建立全区第一所电视中专并投入使用,成为全镇培训职业技术人才的中心。90年代以来,为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镇政府投资1500万元新建南定中学一处,原南定第一联中、第二联中于1995年12月合并成立南定中学。1999年,镇政府投资1000万元,新建南定小学一处,各村小学于2000年底并入南定小学。自1996年至2000年,南定镇先后投资650万元新建教师宿舍楼3幢,成为淄博市第一个全部解决教师住房的乡镇。1993年该镇被评为“山东省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被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和“山东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 9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教育强乡镇” 称号。2000年底,全镇共有教师376人,其中幼儿教师78人, 在校中学生1500名、小学生1700名、在园幼儿736名,教育基础设施均达到省规范化标准,且实现了全镇教育计算机联网。
该镇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始终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科技明星乡镇”。1999年“多次烧艺术釉装饰砖”“瓷质墙地砖”“铝合金柱翼型散热器”等三个项目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新型水晶釉面材料”“乙基胺”两个项目列入省星火计划项目。2000年底全镇拥有高级专业人才6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22人,初级专业技术人才634人。
南定镇在群众性文体活动方面,自古就有踩高跷、耍狮子、玩旱船、舞龙灯等传统文化活动。清朝光绪年间,庙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曲艺、书法、雕刻、泥塑等民间艺术代代相传。1966年建广播站,1975年建电影队,1976年建文化站, 闹元宵、专场文艺宣传、绘画书法、摄影展览等文化活动开展频繁。1985年, 全镇共有电视机3526部,首次在全市实现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话。90年代以来,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997年,全镇改造有线电视网络总里程达24公里。1999年底,光缆有线传输工程完成,让群众看上了清晰的电视节目,并办起了“南定新闻”等自办节目,定期向全镇播出。一年一度的南定辖区文明杯汇演已连续举办了13届。书法、绘画、集邮展、摄影展、健美健身比赛和各类运动会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建国前,南定镇境内有3家中药店和个人开办的小药店,医疗条件差。1956年建南定联合诊所,设有中医、西医,1959年建卫生院,医护人员33名。60年代, 各村相继成立卫生室,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73年9月新建镇卫生院,建筑面积320平方米。1985年底,卫生院流动资金为2.7万元,固定资产8.47万元,门诊人数达48651人次, 业务收入12.1万元,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内科、小儿科、口腔科、药房科、妇幼科、放射科、化验室等,病床15张。90年代,医疗条件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1991年卫生院再次扩建,投资95万元新建门诊大楼并购置了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 1993年镇卫生院通过国家一级甲等医院验收。1998年该镇被评为市级卫生乡镇。 2000年,全镇设有卫生院1处,村级医院、卫生所17处,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南定镇的体育运动是在建国后活跃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设施不断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步增多,镇村及企业单位都设有活动室、篮球场等。80年代以来成立的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体育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多次参加市区农民运动会,并获得良好成绩。90年代,全民健身工程在全镇实施。1991年被省体委评为首批体育先进乡镇,1996年、1998年和2000年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型农民运动会,展示了全镇人民的精神风貌。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省体委、 省农委、省体协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0年,全镇共建有6个体育健身广场。5套高标准健身路径,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日均3000余人次。建国后, 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南定镇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 0年全镇总收入325.96万元,人均分配113元。80年代,随着村办企业和镇办企业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高,主食以面粉为主,花样增多。穿着改变了传统单调的蓝、白衣服,服装颜色多彩,样式新颖。1985年以来,各村开始旧村改造,到2000年, 85%的农民住上了楼房,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如今,全镇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程控电话、彩电、冰箱得到普及,微机、轿车等现代化高档商品开始进入百姓家庭,闭路电视普及率100%。全镇有9个村建成了省级电气化村,南定镇被省电力局命名为山东省第一个电气化乡镇。2000年,南定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0元,是淄博市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乡镇。南定镇在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全镇共有敬老院3处、老年公寓5处,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别墅100多栋,15个行政村全部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每月金额从5元到100元不等。 1995年,镇敬老院成为全国模范敬老院,1999年被省民政厅评为省一级乡镇敬老院,2000年南定镇敬老院再次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镇村建设 建国前后,全镇房屋多数是草房、土木结构,70年代随着建材企业的不断发展,砖木结构代替了陈旧的土木结构。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村按规划方案进行旧村改造,为村民盖二层楼房,全镇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进入90年代,镇政府为加快南定镇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投资,对镇内所有道路进行整修改造。1992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新型乡镇, 1993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小康示范乡镇,2000年该镇农村楼房改造已完成85%,建成了张南路、漫泗河、三泉、岳店、马庄、崔军、 田家等7处村庄游园和绿化广场。在全省第一家完成村庄道路联网,基本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建设。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6年秋,翟家村党支部成立,翟洪谋担任书记,党员3人。1939年张金堂在后南定村组建后南定村党小组, 后改支部。1948年3月,马庄、崔军等党支部诞生。1949年,全镇共有农村党支部8个、党员107名。建国前,全镇党组织归淄川区九区党组织领导。 1956年,建崔军党委,以高级社为单位建支部。日, 成立马庄人民公社党委。1960年建立南定城市人民公社党委。1969年,成立崔军公社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84年5月成立中共南定镇委员会。1987年全镇共有党员594名。 1996年,全镇共31个基层党组织,有党员908名。2000年,全镇党员1098人,党委、支部33个,其中村级党委4个,村党支部11个,镇党委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委。
基层政权建设 1958年建张店区马庄人民公社,1963年3月,改为崔军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崔军乡。1984年5月,正式建立南定镇。南定镇政府经济管理委员会改为南定镇经济联合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共产党员姚仲明、赵明新领导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成立长山抗日游击队。1938年1月,该镇青年教师周芬田、中医大夫王孝泉以及黄景康、李山亭等人组织成立抗日游击队第二十二中队,同年12月,铁路工人谭玉玺成立了抗日游击第二中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妇女联合会被称为妇救会, 1949年妇女联合会成立,简称妇联,同年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1964年9月,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后改称“贫代会”。1972年建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85年11月成立计划生育服务站,后改南定镇计划生育协会。1986年、1990年连续两年被国家民政部、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现任镇党委书记:张秀德
现任镇长:李刚崔遵度 字坚白,宋朝初年(约490年) 中进士,本江陵人迁徙至此,家中养一支军队保护民众,四乡称赞,崔军之名由此而来。
翟谋斋 字寅卿,马庄村人。清末光绪年间出生,后目睹清廷腐败,立志救国振兴教育。清末民初,任淄川县师范讲习所教务主任,后任淄川县第四高等军校校长。晚年开业行医,服务于人民群众,成为乡村一代名医。
王庆雯 字焕章,祖籍马庄村人,清末秀才。二十八岁时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高等学堂,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思想开朗,勇于进取。曾任淄川第一高等教员青州师范教员,淄川中学第一任校长,淄川第一女子高等学堂校长。病逝后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亲赠挽联“抚慰英灵,表扬潜德,焕章先生,精神千古”。
翟洪谋 () 翟家村人。 1925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年间担任翟家村党支部书记, 1929年在执行除奸密令返回途中,因叛徒告密在济南车站被捕,同年惨遭杀害。
翟远泉() 翟家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淄川县第十八小学任教师。1938年组织铁路工人抗日联合会,任主任。1941年被日军逮捕,壮烈牺牲。后人把他与翟洪谋称“翟氏一门双烈”。
王修龄() 字梦九,崔军村人。十五岁开始学医,长于伤寒、内科、外科、针灸。解放后,任淄博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医生,当选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勋() 崔军村人。1937年参加地方游击队,1939年赴沂水县岸堤军政大学军事队培训。 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病逝。后经中央军委追认为烈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
韩政祥 () 晴照村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书、营委副书记、保卫局二分局支部书记,边防区第一书记。1955年由广西省调至山东省潍坊地委,任检察院检察长。
盛传亮 1941年生,中共党员,前南定村人。历任南定热电厂医院院长,外科主治医师,淄博市医学会外科肛肠学会主任委员,1984年被评为山东省电力系统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卫生工作者。1985年9月曾举办全国七省市肛肠学习班,并有著《内痔胶圈套扎疗法》,其成绩分别在《中国电力报》、《大众日报》、《淄博日报》、山东电视台登载播放过。
盛俊润 1941年7月生, 中共党员,后南定村人。历任崔军公社工办副主任、南定镇工业公司副经理、 后南定村党支部、党委书记、南定镇党委副书记。1988年6月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12月授予“山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1998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1947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田家村人。历任崔军公社工办副主任、南定镇工业公司副经理、田家村党支部和村党委书记、南定镇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任职期间, 对工作一丝不苟, 为发展南定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10月被授予“省劳动模范” 称号,同年被淄博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农民企业家”称号,1990年5月被国家劳动部、 人事部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3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
盛传利 195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前南定村人。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历任中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国家高级教师,有《实施素质教育与校长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点滴》等5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淄博市优秀校长”。
李佩华 1952年生,中共党员,田家村人。1973年毕业于崔军中学,1975年以来连续担任生产队副队长。 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副书记。1986年9月调镇工业公司任副经理。在村内任职期间,作出了突出贡献,198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手”。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店区南定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