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带粲个[凝]字的作家

名字里带巍的两字女作家
名字里带巍的两字女作家
80后的女作家。名字是两个字的。好像有个巍字吧。写作语句很温婉唯美也犀利。。很多人喜欢她。长的很漂亮。
魏巍(—)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 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出生在河南郑州一城市贫民之家。抗战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抗大毕业后长期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在晋察冀一些报刊上发表过许多诗作。&&&&&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战士—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陆续发表一批文艺通讯,其中最著名的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表现出志愿军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文章发表后在全国有广泛影响。“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崇高称号和代名词。&&&&&1978年,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的著名长篇《东方》面世。这部作品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1980年和1982年他把历年写的散文、杂文加以精选,编成《壮行集》、《魏巍散文集》出版。1985年,解放军文艺社又出版了《魏巍诗选》。如今,他担任北京部队政治部顾问,依旧勤奋写作。1987年发表反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著作书目] 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通讯集)1951,人文 长空怒风(中篇小说)与白艾合著,1951,中青 两年(诗集)1951,文生 志愿军叔叔和朝鲜小姑娘(故事)1952,中青 老烟筒(故事)1954,通俗 黎明风景(诗集)1955,人文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散文集)1956,中青 红色的风暴(电影小说)与钱小惠合著,1956,工人 女将军(故事)1958,中青 春天漫笔(散文集)1959,作家 不断集(诗集)1963,作家 东方(长篇小说)1978,人文 壮行集(散文集)1980,河北人民 邓中夏传(续记)与钱小惠合著,1981,人民 魏巍散文集&&1982,河北人民 我爱老师&1984,少儿 魏巍文论集&1984,河南人民 魏巍诗选&1985,解放军文艺 怀人集&1987,文化艺术 地球的红飘带(长篇小说)1988,人文 晋察冀诗抄(诗集)选编,1959,中青 [研究资料书目] 魏巍研究专集(宋贤邦著)1982,解放军文艺&
80后的女作家两个字的名字到底人有哪些。可以帮我查一下吗?
笛安,本名李笛安,1983年生于太原,目前在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父亲是曾获赵树理文学奖、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的作家李锐,母亲为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长、作家蒋韵;2003年于《收获》杂志发表处女作《姐姐的丛林》,2008年10月以短篇小说《圆寂》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签约柯艾文化后,凭借长篇小说《西决》获得《最小说》读者评选的“最受欢迎文章”第二位,仅位列郭敬明之后. 颜歌:1984年出生 2001年,被鲁迅文学院评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小说十佳”。2002年2月,荣获“全国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2年,小说《锦瑟》被评为《萌芽》杂志2002年度最欢迎的小说之一。2003年1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小说集《马尔马拉的璎朵》。 顾湘:1980年生 被评为“萌芽小说第一人”,1993年出道,并且在1999年就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安全出口》、《点击1999》。日前又将游学俄罗斯的所见所闻所感辑录成一本《东香纪》,正在热销中。 春 树:1982年生。作品:《做好爱你的打算》、《抬头望见北斗星》、《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2条命》 张悦然:1982年11月生。作品:《葵花走失在1890》、《樱桃之远》、《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红鞋》、《十爱》、《水仙已乘鲤鱼去》 蒋离子,1985年生人,19岁混迹文坛。起点文学网、91文学网、红袖添香网首席专栏作家,在网络、杂志发表小说近百万字,以其残酷的笔调和超乎年龄的理性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有小虹影之称。出版有长篇小说《俯仰之间》、《妖精日志》、《走开,我有情流感》《粉色胸衣的年代》等作品多部。现为某女性时尚杂志编辑. 周嘉宁 1982年07月生。作品:《女妖精的眼睛》、《流浪歌手的情人》、《夏天在倒塌》、《往南方岁月去》 苏 德:1981年09月生。作品:《赎》、《钢轨上的爱情》 吴雪岚(笔名流潋紫)、潘无依、朱思亦(笔名朱十一)、黄慕秋(笔名红花继木)、吴瑜(笔名清水无鱼)、茅立帅、钱好、黄璐叶丹。 文坛前辈们爱怜地称她们八位小字辈作家为“八朵金花”。 如吴雪岚的畅销书《后宫—甄传》,被称为“小说版《金枝欲孽》”,发行量达50万册。吴瑜则在新浪博客安家,连载《上海,不哭》、《情迷夜上海》等长篇小说,成为全国美女博客大赛“最佳才华奖”得主,代表作《上海,不哭》将被搬上银幕;黄慕秋2003年开始创作城市类小说故事,当年就斩获《南风》杂志新人佳篇奖;潘无依先是在《收获》杂志发表长篇小说《群居的甲虫》,后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去年出走的猫》,且已有多篇诗歌、散文被翻译到国外;朱思亦迄今已有3部长篇小说出版,近20万字的各类体裁文学作品发表…… 她们的文字也各有所长,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吴雪岚、吴瑜等人更多吸收了新兴网络文学的营养;潘无依、朱思亦等人则扎根于当代主流文学的土壤;茅立帅、黄璐叶丹等人的题材源自校园,充满了青春阳光和少年人的思考;钱好则坚持维护着古老文学的传统。再如潘无依诗歌的跳跃、朱十一小说叙述主体的分解、流潋紫和钱好优雅的语言、黄璐叶丹和黄慕秋编织故事的能力和吴瑜的悲剧意识等,都是值得一提的特点。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活跃在文坛上的小有成就的湖州籍少年作家远不止这8位,其他的也多半是女性。比如湖州女孩潘亚君(网名“江南清秋月”)的长篇小说《绝恋大清》在红袖添香网上连载销售,连续5个月排名第一,被多家出版社看中;再比如工学博士生张欣15岁就开始发表作品,有多篇武侠小说散见于《名侠与大探》等杂志。并在《新民晚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百余万字。还翻译出版传记文学《泰格·伍兹传》。粗略估计,这批“80 后”女作家共有20多位。她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想象奇特、意境深厚”,其疏朗的文体十分适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我的江南女子,就是这样从诗中走来,从画里飘来,吹拂着盛唐和风,滋润着宋朝细雨,掩映着明清圆月。”—这是法国汉学家路易·蒙贝尔为自己题写的墓志铭。 确实,能诗擅文的江南女子秀美细腻,更如一片云,一段梦,惹人遐思。而当这沾染了一段诗意的梦突然以井喷的形式在我们面前出现时,那就不得不受人瞩目了。 湖州“80后”女作家群体很快引起了中国作协前辈们的关注,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颗难得的种子,它预示着浙江文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学未来的希望。文坛名流们齐聚的“八朵金花”作品研讨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据悉,为进一步发掘培养新生代作家,湖州在包装和打响这个群体品牌的同时,还将出台相关政策,为她们的创作创造条件
的感言:谢谢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1)
李巍,著名青春作家,华语文坛青春哭泣小说天后。笔名口袋恋人。,1984年的天平座女子。毕业于成都某大学艺术设计系。曾做过编导、策划、娱乐电台主持人,参与过MTV制作。喜欢一些民族古典的服装,以及所有白色的棉布裙子。其文风多变,语言冷艳优美,被誉为青春哭泣小说掌门人。代表作《一克拉的眼泪》Ⅰ、Ⅱ和《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一上市便在久久读书人、贝塔斯曼。卓越、当当各大网站掀起销售风暴,新浪图书风云榜39、40期连续两次杀进排行榜。其中《一克拉的眼泪》狂销350000册!& 主要作品:《一克拉的眼泪Ⅰ》《一克拉的眼泪Ⅱ》《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刺鸟1》《触不到的恋人》《萤火之国》等。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1. 内容:清代印章上“真水无香”,触动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人性的思考,使领悟到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的不俗境界。
语言:运用通感,形象生动,细腻地表现作者的情感。
2. 一方古代印章上的“真水无香”四个字,触发了作者的玄思。由“真水”联想到那些“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的“真人”,作者如同经历了人生风雨之后归隐山林的哲人,在力求阐发一种至高境界的为人之道。然而身处物欲横流的今天,谁又能不沾上点名利之气呢?文末写道:“有些话有些事,也许还是从来不知道的好。”这话里未免带着一丝无奈。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高中语文 人教版课标本 必修3 人教版课标本
阅读鲁迅的小说《风波》,回答问题。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但文豪的话有些不合事实,就因为他们没有听到九斤老太的话。这时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着凳脚说:
  “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
  伊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见这情形,便直奔河边,藏在乌桕树后,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这老不死的!”
  九斤老太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很聋,但也没有听到孩子的话,仍旧自己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九斤老太自从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渐渐的变了不平家,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何况六斤比伊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这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实例。所以伊又用劲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儿媳七斤嫂子正捧着饭篮走到桌边,便将饭篮在桌上一摔,愤愤的说,“你老人家又这么说了。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是六斤五两么?你家的秤又是私秤,加重称,十八两秤;用了准十六,我们的六斤该有七斤多哩。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见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用的秤也许是十四两……”
  “一代不如一代!”
  七斤嫂还没有答话,忽然看见七斤从小巷口转出,便移了方向,对他嚷道,“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到那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但夏天吃饭不点灯,却还守着农家习惯,所以回家太迟,是该骂的。
  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六斤也趁势溜出,坐在他身边,叫他爹爹。七斤没有应。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说。
  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的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土场上一片碗筷声响,人人的脊梁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伊透过乌桕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而且穿着宝蓝色竹布的长衫。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嫂记得,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经骂过赵七爷是“贱胎”,所以这时便立刻直觉到七斤的危险,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们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菜干,——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这机会,便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襄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村人看见赵七爷到村,都赶紧吃完饭,聚在七斤家饭桌的周围。七斤自己知道是出场人物,被女人当大众这样辱骂,很不雅观,便只得抬起头,慢慢地说道:
  “你今天说现成话,那时你……”
  “你这活死尸的囚徒……”
  看客中间,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抱着伊的两周岁的遗腹子,正在七斤嫂身边看热闹;这时过意不去,连忙解劝说,“七斤嫂,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
  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通红了;便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嫂的鼻子,说,“阿呀,这是什么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六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手去嚷着要添。七斤嫂正没好气,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大喝道,“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
  扑的一声,六斤手里的空碗落在地上了,恰巧又碰着一块砖角,立刻破成一个很大的缺口。七斤直跳起来,捡起破碗,合上检查一回,也喝道,“入娘的!”一巴掌打倒了六斤。六斤躺着哭,九斤老太拉了伊的手,连说着“一代不如一代”,一同走了。
  八一嫂也发怒,大声说,“七斤嫂,你‘恨棒打人’……”
  赵七爷本来是笑着旁观的;但自从八一嫂说了“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以后,却有些生气了。这里他已经绕出桌旁,接着说,“‘恨棒打人’,算什么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八一嫂正气得抱着孩子发抖,忽然见赵七爷满脸油汗,瞪着眼,准对伊冲过来,便十分害怕,不敢说完话,回身走了。赵七爷也跟着走去,众人一面怪八一嫂多事,一面让开路,几个剪过辫子重新留起的便赶快躲在人丛后面,怕他看见。赵七爷也不细心察访,通过人丛,忽然转入乌桕树后,说道:“你能抵挡他么!”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他们也仿佛想发些议论,却又觉得没有什么议论可发。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他们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关上门去睡觉。七斤嫂咕哝着,也收了家伙和桌子矮凳回家,关上门睡觉了。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破的碗须得上城去钉好。谁能抵挡他?书上一条一条写着。入娘的!……”
  第二日清晨,七斤仍旧从鲁镇撑航船进城,傍晚回到鲁镇,又拿着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和一个饭碗回村。他在晚饭席上,对九斤老太说,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九斤老太很不高兴的说,“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够了。三文钱一个钉;从前的钉,这样的么?从前的钉是……我活了七十九岁了,——”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一九二○年十月
1.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出路问题的作家,《呐喊》《彷徨》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此为题材。试分析《风波》和《祝福》两篇小说的环境,指出其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结构安排上《风波》与《祝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人物塑造安排上《风波》与《祝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和祥林嫂“我真傻,真的”两句“口头禅”在文中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某种程度上讲,《风波》的情节是围绕七斤展开的,可真正写七斤的文字并不多,试分析七斤的形象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比较赵七爷和鲁四老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八一嫂和柳妈都是“善”女人,她们的“善”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九斤老太和四婶都是“有地位”的老女人,试分析她们的“地位”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鉴赏选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西溪的晴雨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  ①  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②  ,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搡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  ,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亦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戴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文中的序号处应填写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1)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  ①  去为正宗。
(2)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②  ,又匆匆的别了。
(3)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  。
摇  向你挥一挥手  薄礼
游  既默默的含笑  润笔
摇  和你点一点头  润笔
游  作深情的告白  薄礼
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
(1)文章中作者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概括文章中“俗益”所包含的内容。________
源宁在游西溪后感慨“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与西溪相比,西湖有什么不足?西溪又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________
作者在文章收笔,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上海市吴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站在幽静的山谷里,握着你的手仰头望树,不见红叶。
  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肯定如织,红叶也应当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惟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你我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想不分明。只是身上的感觉超常敏锐起来。自知我在看叶,叶亦在看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在叶无言的包围中。其实,我是知道树的心思都在叶里了。那是树的眼睛。树木用它们望着四季轮回,望着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望着一群又一群灰喜鹊在夕阳下归巢。当然此时此刻,也好奇地望着一个女人躲开人群,静静地伫立在它们面前。以树的年轮和沧桑,它们也一定能感知人心的柔软和脆弱。
  很古的时候,秋风乍起时,它们可曾有幸听过人在树下奏琴?最古的曲子当然是《甲》了。高山有乔木,流水无知音时,伯牙一砸琴,会有无数红叶飘落成泥吗?那琴,那被古人用木雕成的琴,年轻时便是一棵当然的树啊。当人的十指弹拨如雨,琴音流淌似水时,那是树的另一种生命形式呢!人和树,怎么就能如此相通呢?
  今天再无人焚香净身,林中奏琴了。只有如潮的人群,在山外涌来涌去的观赏红叶。
  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美?
  山谷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每一片叶如今又成了它的手掌,成千上百的树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然而它们不是观音,是树,所以我才能听见它们善意的调侃和嘲笑:人类是如何经受不住疼痛啊,这么年轻就失去了感动和生命的能力,只会跻身于热闹以求麻木和消解生命的疼痛,是多么愚不可及的一群!
  心惊于树的嘲弄,却不得不承认骂得好!
  其实,叶红叶绿,关卿何事?
  明眸皓齿的我们,心已粗糙苍老;而历经沧桑的香山之枫,该是经历了多少次生命的大恸,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热烈的心。岁岁之秋,红叶染山,那份生命的高贵,无法与人言说。
  回回看见外貌已惨不忍睹的老树,在春天里依然我行我素地绽放出青翠绿芽,内心便感动不已。惟有树了,惟有扎根于深土的大树,才能有这般的英雄气。
  而在深秋的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呢?
  我想起京戏舞台上那出美艳惨烈的《乙》。身着红裳的虞姬决断地横抹一剑,便在生命的舞台上轻盈深情地旋转着,旋转着,恰似一片红叶,在命运的风中缓缓着地。但求以一己的美丽消亡,换取爱者的生之路。那一片红裳,濡湿了古今多少英雄泪!真正是天地为之动容的永恒一幕。
  接下来便是乌江自刎。至此,树们又该嗟叹人类的脆弱了。“无颜见江东父老”,难道如此便有颜见虞姬之魂?李易安自可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项羽的赴死击掌赞叹,但虞姬呢,那一片红裳,算不算白白飘落在地?
  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
  山谷中,枫叶还绿着。走出山谷,不见枫,却见高坡上红艳艳的一棵树。鲜红的叶,像一条条红鱼在风中游动;鲜红的果,大如握拳,如晚秋的艳阳天里一颗一颗倒挂的金钟。蓝天下,风吹钟响,山谷口,我惊异地站立。
  那是什么树?!
  柿树。北方的柿树。你说。
  你还说,看见树的根部了吗?一圈黑乌乌的伤痕。那是与野酸枣树嫁接时留下的伤痕。野柿树的果其实又小又硬如枣核般,北方所有的柿树,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嫁接才能结出你所见到的艳如金钟般的果。
  我默然。心想也只有树了,只有树才能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被腰斩的大恸,柿树可还记得分明?它以晚秋中超凡脱俗的美艳,试图向我证明什么?
  我望树,树亦望我。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
根据文意,文中“甲”、“乙”两处空格内应填的内容是:
(1)甲《________》;
(2)乙《________》
作者“香山看叶”,感悟到的是:面对生命的疼痛,人表现出的是________的,而树则是________的
文中说“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美?”根据文意,你认为“伯牙”与“项羽”读懂了“枫叶之美”吗?请简要回答。
文中把虞姬比喻为“红叶”,两者之间应该有以下三点是相似的: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文末最后一句“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理解,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全文以拟人手法写树,“树”如同一个长者,引领“我”感悟了生命的真谛。
设问和反问相间运用,设问在文中总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长句和短句错落有致,短句在文中表达了深沉和悲愤的情感。
文中写高坡上挂着鲜红的果的柿树,意在揭示人为什么不如树的根本原因。
你读柿树(倒数第三段中关于描绘柿树的句子)感悟到怎样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茶干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  第一,信用好。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挂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  第二,连老板为人和气。乡下的熟主顾来了,连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一杯热茶送了过来。他家柜台上随时点了一架盘香,供人就火吸烟。乡下人寄存一点东西,雨伞、扁担、箩筐、犁铧、坛坛罐罐,连老板必亲自看着小徒弟放好。  连老板对孩子也很和气。酱园和孩子是有缘的。很多人家要打一点酱油,打一点醋,往往派一个半大孩子去。妈妈盼望孩子快些长大,就说:“你快长吧,长大了好给我打酱油去!”买酱菜,这是孩子乐意做的事。  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惦记上连万顺了。连万顺每年预备一套锣鼓家伙,供本街的孩子来敲打。家伙很齐全,大锣、小锣、鼓、水镲、碰钟,一样不缺。到了元宵节,家家店铺都上灯。连万顺家除了把四张玻璃宫灯都点亮了,还有四张雕镂得很讲究的走马灯。孩子们都来看。孩子们都不是空着手来的,他们牵着兔子灯,推着绣球灯,系着马灯,灯也都是点着了的。灯里的蜡烛快点完了,连老板就会捧出一把新的蜡烛来,让孩子们点了,换上。孩子们于是各人带着换了新蜡烛的纸灯,呼啸而去。  预备锣鼓,点走马灯,给孩子们换蜡烛,这些,连老大都是当一回事的。年年如此,从无疏忽忘记的时候。这成了制度,而且简直有点宗教仪式的味道。连老大为什么要这样郑重地对待这些事呢?这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第三,连老大很勤快。他是东家,但是不当“甩手掌柜的”。大小事他都要过过目,有时还动动手。切萝卜干、盖酱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时候,酱园上上下下一齐动手,连老大也算一个。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文章的题目是“茶干”,可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介绍“连老大的生意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概述连万顺茶干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说“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连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文探究一下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深层意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御凝霜腰带哪里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