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学-朱筱敏 2000版电子书

科学奋进无止境丹心热血育英才_记中国石油大学_北京_朱筱敏教授-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科学奋进无止境丹心热血育英才_记中国石油大学_北京_朱筱敏教授
导读:2008年第3期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GEOLOGICALEDUCATION,科学奋进无止境??丹心热血育英才,??????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朱筱敏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团委新闻中心,北京??102249,摘??要:朱筱敏作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育事业,承担的教改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为我国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的??沉积岩2008年第3期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GEOLOGICALEDUCATION1地学人物科学奋进无止境??丹心热血育英才??????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朱筱敏教授孙丽敏,少??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团委新闻中心,北京??102249摘??要:朱筱敏作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他追踪学科前沿,先后在国内外20余个含油气盆地进行了沉积地质研究,其中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热衷教育事业,承担的教改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为我国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关键词:朱筱敏;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8)03-0001-05????他自1985年硕士毕业留校以来,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曾获评第三届黄汲清青年教师奖、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讲的??沉积岩石学??实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他关注学术前沿,积极促进层序地层学在中国的发展,主编的??层序地层学??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材;他对中国10余个含油气盆地进行了沉积地质研究,6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在陆相盆地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等方面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收录;他还是学生们心声的倾听者和学生活动的鼎力支持者。他就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院长朱筱敏教授。结缘石油??踏上一生无悔路1978年夏天,590万一身黄土的考生从四面八方涌向各个考场,开始了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十年一届的高考。当年的录取率低得只有1%,基础扎实的朱筱敏挤过了人生的第一座独木桥,考入了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今天,很多学生都会为选学校和专业而困惑,当年的朱筱敏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朱筱敏生长在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扬州江都,父亲在县城机械厂工作。他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带去厂里玩,各种零件、工具和加工好的器械唤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朱筱敏读书时代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很自然地机械专业是他上大学时的首选,但不幸的是他被调剂到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了勘探系。当时的山东也比较落后,江南一带都流传着这么句俚语,宁可向南一里,也不向北一步。去不去未曾听闻的山东东营读一个自己尚不喜欢的专业,18岁的朱筱敏相当困惑。姑父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当兵打过鬼子,给他讲山东人的淳朴和实在,父亲对他说石油之于工业犹如血液之于人的生命????最终,朱筱敏踏上了通往华东石油学院的火车。只有经历过那段岁月洗礼的人,才会知晓当年华东石油学院条件的艰苦。到处是泛白的盐碱滩,杂乱丛生的红柳和芦苇,遍野长风,尘沙蔽野。教师们白天烧砖盖房、铺路架线、挖湖种稻;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编教材、写讲义、搞科研,乐此不疲,甘之若饴。华东石油学院就像一只涅的凤凰,在一片盐碱滩上挣扎、更生,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1978年3月和10月,??文革??后招收的第一、二届学生相继入学,使濒临中断的石油高等教育的链条终于得到了维系和延续,华东石油学院枯木逢春。朱筱敏他们就是1978年10月入校的那批学生。尽管学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建设,但条件仍然很艰苦。教室是??干打垒??的土房子,走的是土路,一下雨到处泥泞,学院就成了??泥浆学院??。当年地质专业有70人,班长年龄最大,37岁,最小的同学只有15岁,可以喊班长叔叔。年长的同学大多都下过乡,当过老师,当过兵,社会阅历丰富,已经像高尔基那样读完了??我的大学??,他们作者简介:孙丽敏(1984-),女,2007级硕士研究生,应用化学专业。2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GEOLOGICALEDUCATION2008年第3期分外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班上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很充实。树荫下,小路旁,到处都是抱书苦读的身影,就连在去食堂的路上和排队买饭的时候,拿着英语书嘴里念念有词的人也比比皆是。学习之余,几十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一起跳今天看起来土得掉渣的集体舞,但他们却跳得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在这勤奋苦读的人群里,自然少不了朱筱敏的影子。在这种特别的班级环境下,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知识交流和经验学习,使朱筱敏受益匪浅。他坦言从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对自己日后的影响很大。??既来之,则安之??,随着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对石油工业和勘探越来越了解,朱筱敏逐渐地对石油地质变得??心有戚戚焉??,到考研对专业课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复习后,他已经喜欢上了这个专业。采访过程中当我们问及对于当初的选择是否后悔时,朱教授不无感慨地说,虽然没能满足最初的心愿学机械,但是结缘石油地质他一生无悔,能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石油工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他最大的荣耀和幸福。恩师指路??精心教书育人1982年,朱筱敏顺利考取了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德高望重的沉积储层专家信荃麟教授,在他的印象里,信老师经常拖着年迈的身体与朱筱敏一起坐硬座甚至站着出差,顶着风沙长途跋涉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现场收集资料开展地质研究,住路边的廉价旅馆而毫无怨言。信老师在指导他钻研沉积储层地质学问的同时,也经常告诫他不仅要做好学问,而且要做好人。亲其师,信其道,朱筱敏在导师指导下,在不断积累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工作能力的同时,也继承了导师高尚的人品、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勤奋忘我的科研精神。1985年硕士毕业后,朱筱敏留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任教。20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沉积学专家赵澄林教授担任岩矿教研室的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他对人对己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要求。刚开始工作时,朱筱敏就是给赵澄林教授做课程助教。时至今日,他都清楚地记得当时赵老师给他制定的计划和目标:第一年做好助教工作,听课和解答学生问题,第二年能够讲8到12小时的课,第三年再增加到20小时左右,待第四年授课水平足不无苛刻。但朱筱敏踏踏实实地按照赵老师的要求来锻炼自己,一方面仔细揣摩老教师们的讲课技巧,一方面加强自身学习,关心学术前沿,认真搞科研工作。??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朱筱敏二十多年来教学过程中始终恪守的准则。他把讲课当作一门艺术,为了能让学生更透彻更全面地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同一个问题、同一条概念上,他经常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怎样用最通俗的语言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听过朱筱敏讲课的学生会发现,他的多媒体课件逻辑性、知识性、综合性很强,没有枯燥乏味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生动形象的图片。他的课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和思考能力。朱筱敏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他反复强调,学生的需求就是老师的追求,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是每位老师最起码的责任。讲课2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直到现在,他仍坚持每节课前重新备课,及时补充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信息,让学生们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在他给本科生讲授??沉积岩石学??的课上,往往会看到很多硕士和博士的身影,其中有资源与信息学院的学生,也有其他学院慕名而来的学生,使得整个教室里人满为患。在本科生??沉积岩石学??教学中,他不断开展教学研究,通过中国石油大学重点课程、双语课程的建设,使得该课程先后通过评审,成为校级品牌课程、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潜心研究??科学高峰摘硕果科研和教学是不分家的,朱筱敏搞起科研来更是夙兴夜寐,废寝忘食。他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在年间,先后在惠民凹陷、东濮凹陷、东营凹陷、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苏丹、印尼、乍得等20余个盆地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盆地分析、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以及石油地质学等科研工作。他注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强调第一手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承担科研项目都要查阅许多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了解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生产问题。对于沉积学研究来说,野外露头和岩心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朱筱敏踏勘了中国西部多处古生界和中生界露头,仔细观察了国内外多个油田的数万米岩心,掌握了多种类型盆地的沉积特征。,,??总第67期??孙丽敏等:科学奋进无止境??丹心热血育英才??????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朱筱敏教授3理资料的综合分析,不同资料相互验证;他追踪学科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的地震地层学、陆相沉积学,到90年代储层地质学以及近期的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他积极思考,善于积累,勤奋耕耘,撰写了多篇论文和著作,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朱筱敏主要从事地震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工作。在地震地层学研究中强调利用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描述地震相,利用岩心井标定地震相,确定沉积相与地震相之间的有机对应关系,建立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地震相模式,总结了利用地震地层学理论研究盆地覆盖区沉积储层、寻找油气富集区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在沉积相研究中,他强调不同资料的综合研究,注重沉积岩性、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的组合关系研究,建立了中国东部冲积扇、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深水浊积扇等系列沉积相模式,明确了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的分布,特别是较早的提出了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全面论述了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在东营凹陷、惠民和东濮凹陷古近系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油气勘探中取得了成功。专家对研究成果鉴定时认为,??该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东营牛庄完钻的20口井获得了工业油流,1989年累计产油10万吨,获得了明显经济效益??。80年代末期,他又进行了盆地分析的研究,探讨盆地分析的新方法-盆地构造岩相带研究,即以盆地二级构造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盆地埋藏史、构造发展史、沉积充填史和油气演化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盆地构造演化为主线,以寻找油气勘探目标为目的,开展盆地分析工作。应用该研究思路,他先后在惠民凹陷、东营和东濮凹陷以及辽东湾盆地开展了盆地分析工作,并取得了被评审专家认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90年代至今,朱筱敏分别在中国东部和西部含油气盆地开展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在海相和陆相沉积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他强调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层序地层综合研究,强调下切谷、坡折带和层序地层界面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强调??源坡控砂??在发现地层岩性圈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以体系域为编图单元,进行沉积古地理研究,预测地层岩性圈闭的分布;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盆地的地质结构,提出了断陷型和坳陷型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式以及层序内部的体系域划分方案,明确了不同体系域与生、储、盖和地层岩性圈闭之间的关系,指导了地层岩性圈闭的油气勘探,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提出了具体布井方案(盆地东部阜11井),得到了油田的采用。在碎屑岩和煤系地层的储层研究中,他不仅注重研究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以及次生孔隙的演化,而且注意储层水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机理的研究,建立了中国东、西部不同盆地成岩演化序列,明确了次生孔隙的主要发育深度,定量研究了次生孔隙在不同深度的相对含量,指出除了在酸性成岩环境有机酸溶解可形成次生孔隙外,在碱性成岩环境氢离子络合溶解也可形成次生孔隙;强调储层质量受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指出油层有效储层的下限值为10%~12%,气层有效储层的下限值为4%~6%,提出不同砂泥岩组合方式也会影响次生孔隙的发育,较薄层泥岩与厚层砂岩间互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进而,通过物理和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储层在埋藏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和有效储层的分布位置,预测了有效储层在空间上的分布。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在科研方面的贡献突出,年仅32岁的朱筱敏于1992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4年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并首批入选人事部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他先后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美国IET青年教师奖、中国石油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高校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第二届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和第三届黄汲清青年地质教师奖。他参加承担的教改项目也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教学成果一等奖,参加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他还先后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质科学??、??石油学报??、??沉积学报??等10余种刊物和国际、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有关沉积学、盆地分析、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以及地震沉积学等方面的论文210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主编和副主编教4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GEOLOGICALEDUCATION2008年第3期谈起这些荣誉,朱筱敏很淡定,??应该说是机遇比较好,还有老一辈对我的提携。??说这句话的时候,记者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那股诚恳、冷静和从容。人生就是这样,只有你真正品味到付出的艰难时,才会更深刻地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龙头院长??情至深处爱无涯2001年起朱筱敏开始担任资源与信息学院的院长,这使他在教学和科研之余又多了一项重任,这个担子扛起来已经7年有余。聊起资源与信息学院,朱筱敏如数家珍,他用??12345??来概括整个学院的工作:资源与信息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综合实力最强的第1大院,承担了全校近1/2的科研工作,1/3的博士生培养工作,1/4的硕士生培养工作,1/5的本科生培养工作。七年的经验积累,七年的阅历沉淀,加上学校领导和学院同事们的支持使他将学院管理得井井有条。采访时,他向我们说了几个数字。2000年以来,资源与信息学院建设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博士授权学科,??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现有1名院士和3名长江学者,曾获得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沉积岩石学??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与信息学院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型学院。??16字发展方针??。担任学院院长以来,他集思广益,与他人共同给学院制定了??学科强大、教学优秀、科研创新、和谐发展??的思路和目标。资源与信息学院130余名教职工团结勤奋,为此目标不懈奋斗。朱教授笑着向我们透露,以前资源与信息学院的科研水平在全校是最强的,但是教学水平存在着不足。他就暗自憋着一股劲,决心下大力气抓教学,把学院的整个教学水平搞上去。为此,学院特地请来十位专家领导去听课,对任课教师做教学水平评估,在学院开展教学研讨。就这样,近几年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现拥有一支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三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四门校级品牌课程,教授均积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3个工作单元??。朱筱敏有多项工作需要开展,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呢?他将每天的时间划分为三个工作单元:一个时间单元做行政,一个做教学,一个搞科研。他经常工作到很晚,长年来挂着很明显的黑眼圈。因为工作忙,没有多少时间,??4个管理认识??。7年来的行政工作,朱筱敏感受颇多。他说一定要掌握理解好相关政策,并通过高效的方式去组织工作;一定要公正透明、热心为大家办事,不能有私心;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落实;一定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大家的力量搞好各项工作。??6个希望寄托??。对于??我校研究生如何才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层次石油人才??,朱筱敏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一要心系祖国,奉献石油。作为石油人,学石油就要爱石油,这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未来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中流砥柱,必须要有这个大局意识和服务祖国的愿望。二要开拓视野,追踪前沿。阳光只有经过聚焦才能让纸燃烧,在一个方向深入研究多年才能有所建树。应该关注行业动态,结合需求,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善于用其他学科中的思维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他赞同王铁冠院士的看法,一个人的学术方向应该稳定,但是每五年就应该微调一下。一定要知道前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做到了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样才能走在前面。三要实事求是,踏实工作。现在社会存在浮躁现象,各方面的诱惑很多,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去学习,把任何一门理论、技术学好了,经济等问题将来都不会是问题。四要团队协作,勤奋高效。现今的学科工作越来越向多元协作的方向发展,往往不是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勤能补拙,但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要善于思考,讲究效率。五要搭建舞台,展示才华。通过多次与外校的交流,他了解到在外人眼里,我校学生的基础和专业水平都很好,但是缺乏活跃的、积极的劲头,不善于做组织领导工作,大家应该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六要挖掘潜能,追求卓越。要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做最好的自己,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现在的学生视野很开阔,但应注重创新和勤奋工作,他希望大家能够秉承务实、进取的精神,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地拼搏。这些言语中字字透着他对新一代石油领域主力军的殷切希望,这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莘莘学子的共同追求和努力方向。20多年来,朱筱敏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大力支持学生工作,倡导建设了??一帮一工程??;强调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总第67期??孙丽敏等:科学奋进无止境??丹心热血育英才??????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朱筱敏教授5责任的爱献给了一届届学生,把殚精竭虑的爱献给了学院管理工作,把高尚的爱献给了他所从事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他将继续潜心钻研,甘为人梯,教书育人,在教师生涯中踏一路脚印,洒一路汗水,播一路希望????ProfessorZhuXiaominAdvancingboldlyInScientificResearchandDevotingSelflesslytoEducationSUNL-imin,SHAOShan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Beijing??102249,ChinaAbstract:Astheacademicpacesetterin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BeijingandChinaNationalPetroleumCorp,ZhuX-iaomin,whotracesthefrontierofdiscipline,hassuccessfullycarriedoutthesedimentologyresearchesonmorethantwentydo-mesticandforeignpetroliferousbasins.Manyofhisresearchfruitshaveachievedtheinternationaladvancedlevel.Hedevoteshimselftotheeducationalcareer,undertakestheeducationalreformprojectswhichhavebroughthimmanyteachingawardsofstate-level,provincialanddepartmentallevel.HehasmadeoutstandingcontributiontodevelopChina'sgeoscience.Keywords:ZhuXsequencestratigraphy包含总结汇报、自然科学、计划方案、行业论文、农林牧渔、高中教育、表格模板、旅游景点、外语学习、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以及科学奋进无止境丹心热血育英才_记中国石油大学_北京_朱筱敏教授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层序地层学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9 ; 978-7-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
17.4 元(79折)&&
二星价:16.9 元(77折)&&
三星价:16.5 元(75折)
免运费政策:
层序地层学
本书阐述了经典层序地层学、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体系,描述了被动型和主动型盆地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层序地层等。
层序地层学&&&&&&&&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运用--《地学前缘》2000年S2期
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运用
【摘要】: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层序地层学理论自 1987年问世以来 ,在地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 ,并逐渐扩展到各种类型的盆地和环境。随着层序地层学在我国各大油田的运用 ,获得了许多成功的实例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层序地层学为勘探家提供了一个可预测形成油气藏的地质要素分布规律的层序格架 ,在油气勘探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我国目前的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需要认真研究陆相层序的形成机制 ,寻找非构造油气藏 ;开展含油气大区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努力寻找新的勘探领域 ;重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 ,以提高储层的预测水平和精度。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P539.2【正文快照】:
层序地层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学分支自 1 987年问世以来 ,在地学界受到高度重视 ,其全新的观念和独特的视角给广大地质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被誉为地质学领域的一场革命[1] 。近年来 ,国外各跨国石油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盆地评价、油气预测和油气田开发中无不把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涛,陈素;[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2期
郝素凤,马立祥;[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年04期
马勇;[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波;[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房宝财;[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徐翔军;[D];吉林大学;2007年
郑天发;[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宋荣彩;[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慧勇;[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许承武;[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刘自亮;[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李照永;[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孟晓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嗣敏,刘招君,董清水,朱建伟,郭巍;[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李斌,孟自芳,李相博,卢红选,郑民;[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3期
吴朝容,郑荣才;[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郑荣才,吴朝容,叶茂才;[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张尚锋,洪秀娥,郑荣才,伊海生,张昌民,戴胜群;[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孟万斌;[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田景春,刘家铎,孟万斌,庹先国,袁智慧;[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赵俊兴,陈洪德,向芳;[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盘昌林,郑荣才,彭军;[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刘云田,陈子炓,施泽进,寿建峰,陈洪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丽娟;;[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卫平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史淑玲;[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郑宽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李继红;[D];西北大学;2002年
张光明;[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谭荣;[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谢渊;[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毛宁波;[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赵追;[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张善文;[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其新;[D];西北大学;2000年
陆亚秋;[D];西北大学;2002年
宋荣彩;[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叶泰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安玉玲;[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李亚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张险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李兴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张海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赵中平;[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宗盛,黄其胜,焦养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任战利;[J];地球物理学报;1995年03期
王双明,张玉平;[J];地学前缘;1999年S1期
刘池洋;赵红格;桂小军;岳乐平;赵俊峰;王建强;;[J];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黄克兴,侯恩科;[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03期
郭忠铭,张军,于忠平;[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02期
田在艺,张庆春;[J];石油学报;2001年02期
刘景平,谢仕英,柳克琪,袁卫国;[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4期
王超勇,郭英海,姜波,沈玉林;[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李凤杰,王多云,程微;[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五力;;[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2)[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积伟;[D];西北大学;2007年
杨磊;[D];西北大学;2008年
谭荣;[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谢晓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崔周旗;[D];西北大学;2005年
胡志方;[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何玉平;[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卫卫;[D];西北大学;2007年
陈秀艳;[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波;[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时志强;[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房宝财;[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宋荣彩;[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刘文革;[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洪霞;[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李媛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孙雨;[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连晓亮;[D];吉林大学;2007年
张敏知;[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敏;;[J];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蔡雄飞;王浩霖;罗中杰;吴衣布;;[J];资源调查与环境;2011年03期
彭传圣;;[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4期
;[J];地层学杂志;2011年03期
;[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阿正;陈华;;[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J];地层学杂志;2011年03期
寿嘉华;;[J];地质通报;2011年09期
;[J];地质通报;2011年09期
刘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涛;隋新光;渠永宏;;[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张满郎;李熙哲;石强;;[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杨俊生;朱筱敏;;[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陈旭;张元动;李越;樊隽轩;;[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姜在兴;王蛟;;[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李阳;;[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柳成志;赵荣;袁红旗;赵利华;;[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柳成志;赵利华;袁红旗;赵荣;;[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纪友亮;;[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毛宁波;戴塔根;;[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吴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中科;[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滕艳 岳大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滕艳;[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通讯员 李洪革;[N];中国石油报;2005年
张高萍;[N];中国矿业报;2004年
李彦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赵路;[N];中国矿业报;2006年
记者 张丽华;[N];中国矿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红红;[D];西北大学;2002年
杨小强;[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田波;[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时志强;[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王立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张铭;[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张尚锋;[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赵追;[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李华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鹿洪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玮;[D];西北大学;2004年
郭建国;[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张海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柯光明;[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严卫宏;[D];西北大学;2002年
林文洲;[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古俊林;[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张卫东;[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安玉玲;[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李慧勇;[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