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棒和蜡笔的区别牧场积雪的作者

[转载]关于油画《甲午之殇》的记录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美术展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开幕式结束至今,我没有动笔写一个字。此前,一边忙于参加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法名家书画联展,一边构思甲午之殇的访谈。为此次访谈,阅读了近十几万字的资料,最终设置了五个问题。因此开幕式结束后,我惟一的感觉是力已用尽。只想摆上茶席,泡一壶茶,放上一支舒缓的音乐,释放前一时段紧张的情绪。感谢好友慧儿,此次访谈一直是慧顶着炎炎烈日帮我摄下画家的每一个镜头。又为此次开幕式做了详尽的记录。&
八月十五日油画《甲午之殇》终于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展出了,我有幸地见证了这一刻。展览的全名叫“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美术作品展”。展品一共70幅,以全民族抗战为主题,再现了中华民族抗击法西斯入侵的场景。展览作品主要以二战时期抗日战争为主,而关于甲午海战只有两幅。王铁牛老师和晏阳老师共同创作的油画《甲午之殇》是其中的一幅。
之前,曾去清华美院画室观看了王铁牛老师和晏阳老师的创作,并记录了一把,按说我对这幅画已经很熟悉了。但当我昨天站在那幅画前时,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巨大的画面如此鲜红、惨烈,压抑感扑面而来,让人有一点儿透不过气的感觉。我也由此生出了把这幅画的某些细节展现给大家的想法。虽然我只是去了一个下午,只是看到了画面形成的一小部分,但我可以想象出来两位老师在酷暑中挥洒汗水的几十天,但这还不是全部。晏阳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说:这件在我来说尺幅并不算大、画画面也并不复杂的作品,画得很累,累心......
为什么累心呢?我朋友阿紫曾就这幅画,对晏阳老师有过专访。我直接拷贝一段话放在这里,大家自然知道为啥累心了。
中电文化: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马关条约》的墨迹早已干透,但对于战争的追问却从未停止过,当年丧权辱国之痛仍在人们心里漫延。印度哲学家拉达希南说:历史写作是一种创造活动,给我们以一种生命的共鸣。作为接受画此重大历史题材的画家,您认为选择哪种叙事方式,才能重构甲午战争的文本?
晏阳:120年不短,足够一个灾难深重、积贫积弱的民族苏醒、崛起,强壮起来。120年不长,在浩瀚绵邈的历史长河中,只够荡起几朵浪花,只是昨天,只是一瞬。我们这一代人,儿时的历史教科书上有《马关条约》一章,大致知道它的内容,但对于它的背景并不了解多少,更谈不上理解,只是凭着少年强健的记忆,机械地完成了那课后的习题,答满了期末考试的卷子。120年前那场海上大战在我们的概念里几乎就是电影《甲午海战》。
作为电影艺术,那部片子或许堪称那个时代的经典。也正因为如此,影片几乎全由那个特定时代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套路支撑着,远不是历史。当然,历来人们所能触碰到的历史都掩埋在统治者的意愿和时间的迷雾里。有些东西越埋越深,有些则随着迷雾散去渐渐裸露出来。120年前那场不仅仅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亚洲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和未来走向的中日黄海大战,其历史真相及诸多的细节,到今天已经远比当年的教课书上具体、清晰得多。而作一个为画家,要创作这一题材的作品,其工作的重点不在这些方面。记述和阐释历史是史学家的工作,画家的职责是把这一切都诉诸于有形,诉诸于艺术形象,诉诸于视觉,用可视的艺术形象去打动观者、感染观者,去激发人类的善良、正义、和美好愿望。
说到艺术创作,有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词儿叫“找感觉”。这样特定题材的绘画创作,“感觉”怎么找、到哪里去找?应该说,在诸多题材的绘画创作中,除技术层面的要求,历史画的创作更需要严肃、严谨的艺术态度,历史画家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认真地去研读历史,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相关问题的考证等工作自不待言,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得到一种属于个人的解读和认知,形成一个明晰的概念,确立一个明确的确观点。史实已经摆在那里,图解它没有意义。
几十年来甲午海战这一题材被很多画家画过,没有你自己看这段历史的视角、没有你自己的见地和思路、找不到属于你自己的艺术语言,把它再画一遍,你的画没有价值。北洋水师的覆灭实质上是大清王朝的覆灭。换句话说,是业已烂透了的整个大清国行将灭亡这一历史现实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海上较量的结局。
直到今天,几乎每一个知道这段历史的国人都曾在下意识里设想过,假如没有丰岛的“遭遇”、 “假如两军 ’遭遇‘
时,北洋水师那颗首发就命中日舰轮机舱的26毫米口径的炮弹不是沙弹......”
问题的实质远不在这里,历史也不会有“假如”。大清国这支曾经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装备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爆发时其作战实力已大打折扣——总吨位、航速、舰载武器装备早已远远落在日本后面!有军事专家说,船上的大炮已落后整整一代,更不用说炮膛里那些使个大劲也只能钻个窟窿的炮弹!
有人把海战的失败归咎于李鸿章,归咎于丁汝昌不是海军出身,归咎于战场指挥的失利,归咎于一开始挂错了信号旗……其实这只是浅层的,我倒觉得把历史人物放回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看,李鸿章也蛮悲壮。这是一个封建帝国的的日薄西山、穷途末路,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廷的腐朽没落、土崩瓦解,是整个国家无处不在的昏庸和腐败——这么说并不确切,当时从朝廷到普通国民压根儿还没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概念——导致的必然结果。
阅读大量史料,查证许多史实,勾画无数的小草图……寻找感觉的过程很漫长,很痛苦,会让你心力交瘁身心俱疲,会让你魂牵梦绕、欲罢不能,会让你无数次经历自己内心精神波澜的撞击和情感风暴的淘洗……一天夜里失眠,恍惚中眼前浮现“帝国的沉沦”几个字,对——清帝国的沉沦!主题就在这里,整件作品的潜台词也就这几个字。感觉找到了。构思有了主线,画面结构形式跟着就出来——正在倾覆的致远舰船头——一个贯满画面的巨大三角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我以为也极适合用来说明艺术创作的过程:“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你的境界追求要高,立足点就要高,就要从宏观上把握题材,要大气象。构思伊始就要这样,这就是立意。有了一个较高的立意,接下来就有了统领你创作过程中诸多方面工作的内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艺术创作工作是系统工程,一幅历史画的诞生要经过漫长的酝酿、构思,推敲、酌定的过程,出现反复的情况经常发生,坚韧、顽强是创作者应具有的重要的素质之一。艺术创作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么轻松浪漫,一幅严肃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诞生远不似某些江湖“行画”出炉那么驾轻就熟、轻松潇洒。“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磨难,都是创作过程中必然的情形,也可以说是正常的环节,那颗珍珠永远埋藏在最深的地方。往往当你精疲力竭甚至怀疑自己还能不能撑下去的时候,那个光点儿出现了,就闪烁在你刚刚翻动过的一堆碎石中……几十年的创作经历,对此我体会颇深。
跑题了,回来——不想叙事,不想讲故事。我要的是一种张力、一种震撼、一种警醒,一种纪念碑式的崇高感,一种诗化的语言。这就是我寻找到的东西,我的甲午战争的文本”。
有了上面那些话,我想我啥也不用说了,直接上图。
2、披斗篷的是邓世昌
3、帝国的沉沦
4、霸气的晏阳老师站在画前
5、大师风范
下面几张是清华美院画室时拍的记录
6、凌乱的画室
7、注意画旁边有一个小样
8、其中一部分底稿
9、茶和烟创作的必需品
10、邓世昌的披风走向,晏阳老师又一次琢磨修改
11、王铁牛老师在作画
12、底稿是必须的
13、我眼睁睁地看到一张脸,在他的笔下鲜活
14、每个动作构思好后,都要亲自装扮,拍下来
15、看着那个箱子,我挺想笑的,但看着画,我立刻笑不出来了
16、致远舰的历史照片
17、晏阳老师在作画
18、阿紫与晏阳老师热烈讨论进行时
19、两位老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画展上
20、央视书画频道在展会上采访两位老师
21、王铁牛老师发言
22、晏阳老师讲话
23、扑捉晏阳老师的神态是种享受
下面几张照片是我在展览上的记录
24、侯一民侯老在看展览。在开幕式上,侯老的一番话很是带劲
25、老中青三代的背影
26、比较特殊的一幅画
27、特别喜欢这幅日本战俘遣返回国的画。它是晏阳老师的老师所作。还有一幅在这幅画的对面,可惜画镶着玻璃框,被我照花了,就不放上来了
28、晏阳老师在看展览
29、展览馆一角
30、侯一民侯老的老伴,这次展会上也有她的画。让人敬重的老人
感谢晏阳老师这么震撼的画,感谢阿紫挖掘组织出的精彩文字,为你们骄傲。&&
晏阳老师的
PS:昨晚发完博客后,我又细致完整地看了一下阿紫的访谈,其中有一些文字特别有助于理解这幅画,今早(8月17日)我再摘抄一些放在这里。
中电文化:在作品中,我看到一轮失去了光芒的太阳,不是冉冉升起或悬于天空,而是向海中坠落。这轮太阳是否寓意着一个帝国的沉沦?
晏阳:一幅画,有了整体的形式构建以后,其他东西就比较好办。跟着感觉走。相对于见到过的其他许多这一题材的绘画作品,这幅画的视野不算大,特写的处理使形象集中,饱满,强烈。致远舰那正在竖起的船头给观者造成一种视觉压力。这正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从技术层面说,画面上平面空间的处理就须很谨慎,很计较。上下左右,多一分、少一分,其最终呈现出的视感受区别很大。右面很窄的平面空间里有个太阳,把视线引向纵深,造成了视线的停留或停顿,让巨大的船体不显得突兀,不单调。我们想说的是,你对一幅画上视觉要素的敏感——这个太阳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其中多数人认为太阳应该大一些,包括我的合作者王铁牛教授。我则坚定地固执地坚持“一颗太阳”。艺术里的事情,往往不存在所谓“绝对”。有的只是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主题,是构思,是情绪、情调。
我想努力营造一种悲愤而壮烈的情绪,这就需要一种浑厚而沉郁的基调。想想看,太阳体量的确定是不是就有了些根据?同样,它该放在哪里也就不言自明。构图安排是形式语言范畴的事,而一切形式语言的调度,其依据依旧是主题。
把太阳安排在这个位置,低于船头,在人物的脚下,和我们日常的感受有很大反差,心理感受上就很特殊、很强烈。位置低,情绪压抑,悲剧的氛围增强,“沉沦”的意象得到强化。这不正是这件作品的要义吗?
画者思考更多的是绘画主题的是视觉呈现,不会把画面上的物象与“意义”一一对位。但总体的情绪、情调和你刚才说到的“帝国的沉沦”是一致的。因此我说很佩服你对画的敏感。其实这是种解读能力。
(说实话,我在本文前谈到看画感受时,我是没有看到这段话的,我很欣慰我有那种感受)
中电文化:我们知道您在国内全景画创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在每次创作重大历史题材时,想必您都一定熟读历史。而甲午战争,却是众说纷纭。大多史学家把战争的原因归于李鸿章的主和不战,以及慈禧太后挪用军款修建后花园上。可在浩瀚的史料中,我倒更倾向于当时流传在民间的一首打油诗:“贼至兵何在,兵来贼已空。可怜兵与贼,何时得相逢。”我认为这首打油诗足以折射出当时的大清帝国早已如一棵朽木,失去了维护政权的能力。您在熟读这段历史以及创作中,有什么新的体会要告诉读者的吗?
晏阳:痛。
中电文化:就这一个字?
晏阳:“熟读”谈不到,了解、体会肯定有一些。日前一个军人朋友来“探班”,他讲了一件此前我在文献阅读时从没有碰到的事情:北洋水师溃败,致远舰沉没,日军开始进攻威海,当时叫威海卫,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舰被击沉。海战结束,日军将定远舰打捞起来拖回日本,将其拆解,用船上的东西建了一座“公园”,公园的大门用的就是两块船体的钢板……我听着,说不出话,眼睛模糊。
清帝国从开元、崛起到中兴,最后走向衰败,诸多历史因素之外,其内部的腐败最让人瞠目。派系之争、各种利益集团只肥一己之私而罔顾天下大义,也是大家都不陌生的原因。清王朝从上到下,从朝廷到百姓没有建立起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李鸿章上奏折要更新船上的火炮,被斥责为“扩充淮系势力”;日本间谍在中国各个地方的疯狂活动畅行无阻,北京也不例外;一点利益的诱惑就可以使清廷官员出卖重要情报;一个军队官员,明知是朝廷通缉的日本间谍,却念及个人私交而佯装不知。这样的大清,这样的“国”,这样的贪官,这样的愚民,在时时觊觎,处心积虑,磨刀霍霍的东夷面前,一败涂地难道不是清理中的事?!而更大、更为深刻的背景是,此时的世界列强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东北亚。
(最近工作特别忙,我很惭愧没在展前好好看看阿紫的采访。我最后想说的是,两个认真的人,一个为了构思这幅画,一个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解读这幅画,查阅了大量资料,思考了很深层次的问题,常常夜不能眠。最终都是收获满满,让我们看到了这么震撼的一幅画,看到了这么精彩的文字,谢谢你们)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在新西兰南北两大岛上,都有着连绵不绝、常年积雪的高山,牛羊在绿色连绵的牧场吃草,游人在蓝色的雪山湖中泛舟,白色的雪山就在那里,抬眼就能看见。
  新西兰特有的味道
  新西兰是畜牧业大国,羊肉和奶制品出口居世界第一,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牛羊之多,自不待言。刚在奥克兰机场着陆,走进海关大厅,记者就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那仿佛是牛羊等动物的排泄物的味道,记者不敢相信,走出机场,还是有那种动物排泄物味道。接机的当地朋友似乎没觉得空气有何特别,接下来在采访新西兰一家乳业公司时,这个问题有了答案。该乳业公司受访人说,哪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味。新西兰作为畜牧业大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牛释放的气体(甲烷为主)对空气的污染。在该乳业公司所属的牧场,记者了解到,牛的粪便被收集到一起,然后和水搅拌后,以喷洒的方式为牧场施肥。牧场非常大,空气中若有若无地有牛粪的味道。&&&天池牧场
0474 阿曼 天池牧场
北京荣宝艺术品拍卖会(第60期)--中国油画
钤  &印 款  &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牧场之国作者有什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