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国防预算增长约10% 人大代表2015tvb电视剧怎么看看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4日表示,提交大会审议的预算草案建议2015年中国国防预算比上年增长约10%。
据了解,2014年国防费预算增长12.2%,今年增幅略有回落,但这将是中国国防预算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对于国防费这个两会的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国防费适度理性增长,充分考虑了国家安全的需求,充分彰显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离不开坚强的物质支撑。中国军费的投向投量更加科学合理,军费的使用效益正在稳步提高。”
国家安全需要有多大,国防投入就有多大
“国家安全需要有多大,国防投入就有多大;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国防投入就跟进到哪里,这是考虑国防投入必须遵循的规律。”陈舟说。
这位长期研究国际战略问题的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国防费增长需求是由不断上升的国家安全需求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国防费增长是“刚性需求”。
在陈舟看来,这种“刚性需求”至少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是适应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发展的需要,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需要,是适应军队任务拓展、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的需要。
“我军正处于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必须保持国防投入的持续适度增长。”同时,陈舟强调,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正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不断加大“走出去”步伐。国际维和、联合反恐、国际灾难救援、护航行动等,都需要更多的财力和物质保障。
“大炮”和“黄油”,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关系
“国防费的这一增长幅度是恰当的,是与国防建设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陈舟认为,要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和国防投入之间的联系,富国和强军是辩证的统一,“大炮”和“黄油”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关系。
历史表明,国防费投入是一把“双刃剑”,过高或过低都不可持续。世界主要国家调控军备的经验表明,军费保持在占GDP的2%—4%区间内,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能够总体保持协调。近年来,我国国防费占GDP始终在1.5%以下,国防负担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未来我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需求同步快速增长,保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是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双赢的战略之举。”陈舟说,军费开支通过市场纽带最终都要流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军费投入对国民经济会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当今中国,军民融合的广度深度不断加大,很多军事基础设施、后勤保障、人才培养等领域,政府与企业投资意愿强烈,军费投入退出这些领域,有利于集中财力保障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并使强军实践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时,军事科研、武器装备制造、军事采购等领域的投入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优化军费结构和投资布局,可以一份投入获取多重效益。
确保每一分钱花到战斗力建设刀刃上
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防投入有所增加,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财力条件不断改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视和关心。国防费越多,就越要管好用好、用出效益来,确保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战斗力建设的刀刃上。
“中国国防费的管理使用是公开透明的,有限的军费主要用于军事训练、武器装备更新、官兵生活水平改善等方面。”陈舟认为,中国军费的投向投量总体上科学合理,效益不断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海军某潜艇艇长华明切身感受到了国防投入对战斗力的拉动作用。去年一年,他率潜艇参加执行的演习演练、远航巡逻、战备值班等任务的次数,比前两年加起来的总数还多。“所有演习演练中,无论海军还是舰队组织的,绝大部分是无预案的背靠背式自主对抗演练。”华明说,这种高强度训练背后,是装备、后勤和经费的有力保障。
世界主要国家军队转型的经验表明,军队转型特别是信息化建设需要较大投入。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军区某部侦察营教导员向南林对此深有体会。他参军10多年,其所在部队先后三次转隶,部队的武器装备几乎换了个遍,信息化含量大大跃升。“战斗力提升离不开必备的财力保障。”他说。
人才是战斗力的核心,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保留,同样离不开财力保障。“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环境下,适当提高军人工资待遇水平,有利于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提升职业荣誉感,激励广大官兵更好地履职尽责。”陈舟说。
“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到战斗力的刀刃上,这将成为中国军队建设的新常态。”陈舟说。(记者李宣良)2015年中国国防预算增长约10%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39位代表资格被终止反映大力反腐和加强监督的效果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解决腐败问题要出重手,标本兼治,两年来39位全国人大代表被终止代表资格,反映了大力反腐和加强监督的效果。傅莹说,人大代表应该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应该很好地履职。人大代表的身份既是使命,也是责任。如果代表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根据法律规定,选举单位和选举人是有权罢免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将近3000名代表,两年来已经有39名代表因为违纪或者违法被终止代表资格,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大力反腐,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对代表监督的效果。”她说,我国五级人大代表共有267万人,90%的人大代表都在乡、县级。基层代表的素质和表现关系到人大本身的效能和人大本身的健康。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教训深刻,期待将要举行的乡、县两级人大选举能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傅莹说,解决腐败问题要出重手,要治标也要治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是从治本的角度,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构筑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法治环境。燃油税“燃油税上调”:2020年前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傅莹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税收法定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总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有记者提出关于财政部近期上调燃油税与税收法定原则的相关问题,傅莹说,税收法定就是政府收什么税、向谁收、收多少、怎么收,都要通过人大来立法决定。她说,我们国家目前现行的大部分税种都是国务院通过制定税收暂行条例来制定的。这个依据就是1985年全国人大给国务院的授权,当时是出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些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税收法定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她说,这次大会要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就有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税收专属立法权作出更加明确规定的内容,税收基本制度的内容包括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立法立法要与改革决策衔接使改革于法有据在回答关于立法和改革的关系时,傅莹说,要使立法工作与改革决策相衔接,使重大改革能够于法有据。她说,推进改革要避免出现大的反复和失误,往往需要先行先试,需要探索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法律,再全面推广,使改革能有序向前推进。在谈到立法法修正案审议时,傅莹说,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也包括自治州,可制定城乡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规章。香港希望香港如期实现普选兄弟之间多积累正能量针对香港普选问题,傅莹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的决定“是不可动摇的”,希望香港能够按照这个决定、按照基本法,如期顺利实现普选。对于香港少数市民和内地游客之间的摩擦,傅莹表示两地民众应该相互尊重,多念彼此的好。“兄弟之间要多积累正能量,有些问题商量商量,不是解决不了。”但香港作为国际性城市,也有责任保障所有游客,包括内地游客的安全和尊严。环保系列环保法律要“动大手术”在回答环境治理的有关问题时,傅莹说,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但仅有这部法是不够的,一系列相关法律都要“动大手术”。傅莹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今年还要就水污染防治法进行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并作出修改。另外,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要下决心制定一部专门法律,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她说,新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零容忍,而且惩治措施非常严格。但是能否执行下去,要看大家能不能齐心协力。反恐法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怎么看岛国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