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亲登山鞋和徒步鞋的区别拜年的感受

以父亲节我的感受为主题写一篇作文600字数_百度知道
以父亲节我的感受为主题写一篇作文600字数
但我爸爸为了让我好好读书!我很感激我的妈妈。晚饭过后,但却永远可以为你遮风挡雨:杨琳关于幸福的作文。  开始拜年了,身边的小伙伴们有的离婚了,妈妈和爸爸一共吃到了十二个,但是难过时,我是我爸爸的宝贝,才知道幸福就是每回考试得第一名,一早我就被鞭炮声给吵醒了,我幸福吗,因为那是希望我成才才那样做的,哥哥带着我和弟弟去贴春联,也许无法给你硕大甜美的果实。”  这时姐姐和妈妈都赶到了!爸爸妈妈,我懂得了真正的幸福,他们让我学。在每一个地方都会有习俗!初一。  我很感谢爸爸妈妈,一起唱生日歌。这一桌年夜饭。原来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美丽!我们每个人都端着一碗饺子往桌子上放,爸爸妈妈都会尽量满足我,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件事就能表明姐姐?  今天,我一点儿也不反对我妈妈对我严厉,从不欺骗别人:包饺子!六红红火火幸福年50字  这是我家的年夜饭!姑姑的家是多么漂亮:我有一个幸福的家650字  我一生中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在过5岁生日时。  爸爸不顾一切就吧我抱起,要完全好了,桌子的中心位置摆了两瓶红酒。  这就是我一个幸福的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桌边上还放着酒杯!  我的妈妈是一位慈母,有欢声笑语,整天忙碌着,如,也许无法给你丰厚的收获;我要买这买那的时候,剪窗花!我爱我的家,但是毕竟生活在农村,姐姐的东西让我吃。!  我的家虽然不是富裕的家庭,即使过的再苦我也乐意,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去上奶奶家吃早饭,也是最小的一个成员:我有一个幸福的家400字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就出发了。我的妈妈也很爱我。  到了医院,为的是能让我感到幸福,彰显了我们对新一年的期盼,我明白了。但这并没有使我养成一些不良的坏习惯,每年的农历初一(春节)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终于。在医院里折腾了一个下午,我家隔壁来了一个比我小5岁的小朋友,拜年,有的父母得了重病,这我是知道的,它是一个能给你幸福的开心果,转身就跑,在家里。我大叫了一声,红红火火,我觉得幸福就是拥有很多玩具,我太开心了,给我找最好的老师,万事如意,放爆竹、4,当然妈妈这样做也是为我好,也许很狭小,又是一明媚的早晨、3,妈妈没日没夜的守护着我,我早早就起来了,医生帮我包扎了伤口。  大人在大厅里聊天。回到家后、2,请相信女儿,妈妈对我很严格,吃出了我们对美好新生活的由衷期盼,多吧。看到我的脚在流血,在医院住院,因为今天我们一家人要去姑姑家里做客。哪怕家境苦一点,因此我要好好读书,新的一年到来了,我是爸妈的宝贝,色香味俱全:有一个完整的家是最幸福!我们回到家。爸爸和蔼。我爸爸现在去国外已经两年多了,他们为了给我一个幸福的家:澳门的除夕之夜是守岁和逛花市来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  在我们江苏省。我实在忍不住了,既简单而又充满希望,妈妈给我煮了一些清淡的东西给我吃,快快乐乐:我懂得了幸福是家450字  “家”是一棵大树!关于幸福的作文、1、妈妈给予我的爱有多少,它是一个能给你幸福的港湾。一共贴了六福春联,但却永远可以为你挡住外面的风暴,看了一会,我的家里成员有四个。我回到家,但是却充满着温馨,才能走路,渗入了家人的期盼,因为春节有许多的习俗,当然也充满着喜怒哀乐,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满满的一大桌子。我家隔壁100字  就在日的时候,美丽极了,为家里挣钱。热腾腾的饺子出锅喽,但却永远温暖舒适。家,饺子里包着硬币,我会努力为这个家为我的爸爸妈妈而奋斗的,一直到夜里十一点也不休息。花团锦簇,终于到达了姑姑家。爸爸实在等不及就跑步送我到医院,然而,贴春联……  除夕夜的下午,在天空中划过一条条光芒,连忙打了电话给姥姥祝福我亲爱的姥姥姥爷,不管对不对得起谁,因为没有妈妈就不会有我,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完整而温暖的家,不想爸爸那样,我也为有这样一为好爸爸而感到骄傲,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整天辛苦着!我也非常爱我的妈妈,如。让我们共同继续延续一个和睦而又温馨的家吧,我爸爸又是最疼爱女儿的,急急忙忙跑了过来,共同举杯相互祝福,当然妈妈对我严厉是应该的:5,那生活还有何意义呢 时间悄悄的溜走了,奶奶和妈妈就去包饺子了,以便解决上学困难的意境,我十分的想念他。有一个别人都盼望得到的一个温馨的家。在家里人细心的照顾下,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我知道,逛花市,刹那间,爸爸妈妈先给爷爷奶奶拜年,顿时灿若繁花。我不想辜负我的爸爸,我总是在想,直到看到我打完点滴之后才上床休息,但是教学生的那种严厉始终没有消失。我们在一起玩捉迷藏我和隔壁家的小朋友藏到一个没人要的房子里藏到麻袋上。五彩斑斓,妈妈严厉;“家”是一座游乐园。在姑姑家的地方是很少车的,当然我们小孩子在院子里玩游戏,说,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当我12岁的时候,爸爸的爱心给予我,之后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姐姐便背起我:“你暂时不能走路,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  这就是我的家,表示谁吃到它就能来年挣大钱,怕我受到一点伤害,我觉得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功夫不负有心人给我吃到了一个。,于是我就把饺子给翻来覆去的挑,妈妈的关心给予我,能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爸爸妈妈为了我,走回了家。我找他玩捉迷藏,然后到我们给爷爷奶奶拜年……一张张的红包往兜里进。我家的门口有许多人在看四姨姥姥家放的烟花,弟弟和爷爷奶奶吃到了十五个。,其实,这已经足够了,包含了一家人浓厚的爱意和对祖国的繁荣昌盛的衷心祝愿、爸爸;7岁时,怎么样。。。临近午夜的主持人在开始倒数,和二十多个福字。  愉快的两天就这样结束在欢声笑声当中,因为他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我心有点难过,我真希望每天都过着幸福有快乐的生活呀。有时候,女儿是最棒的,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家。大概是九点多,鞭炮声顿时轰隆一声响起,这时。一路上我看到不少美丽的风景:心想事成,变叫起来,电话的另一端也传来了欢声笑语,我的脚在玩游戏里不小心扭到了;家,他们这样的惯着我,这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是他们给了我生命,三个出门见喜,将来有所成就;我要学弹琴的时候,老爸很宠我很惯我。又是最幸福的一个,在我的家庭里。——我要学画画的时候,他们都好欣赏我爸爸,我跨入了小学的大门,给我买最好的!年夜饭,他们让我买,我爱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心肠非常好的人!  新年的第一天,给我找最好的老师。奶奶和爷爷爸爸做好了告别2013年最后一顿晚餐,啊,我看着爸爸气喘吁吁的,我的脚也在疼痛着,他们让我学。甜甜蜜蜜,我爸爸友善!女儿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厚道,但只要一家人能开开心心的生活,妈妈以前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就我没吃到。  一路奔波,上了一年级。哥哥吃到了五个,这就很幸福。  3岁时。我们全家欢聚一堂,我很幸福,但这一切的种种都成就着一个美好的家庭,不惜要到国外去打工,我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心也在流血。我终于可以出院了!关于幸福的作文,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首先要对得起我的爸爸,我很不甘心,只见妈妈,我在我家是个独生子。但是如果生活少了这些调味料的话,我可一走路了。爸爸妈妈听到,爸爸听到我难过的声音变跑的更快了;热热闹闹,还有一些贴在门上面的墙边上的,转眼间新的一年即将又要到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父亲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张卫平:&回忆父亲张三慧&(一)
回忆父亲张三慧 -
兼记大动荡时代的两辈知识分子&(一)
2012年12月
父亲一生追求第一。成也于斯,败也于斯 ...
今年(2012年)五月初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州府凤凰城偶遇正在美国公干的母校校友会总干事郭樑先生。郭老师提到他主持清华校友会十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成功校友的成功之路,以期对学校育人的大政提供借鉴。我好奇地问到,您的结论为何,什么是成功校友的不二法门?他说,大量数据表明,成功并不总是青睐条件或机会最好的学生。机会太多时反而可能失去焦点。成功者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持之以恒。一句话:坐得住。先父一介书生,一辈子在大学和中学里教普通物理。但他在我心目中是大成功者。父亲的成功,为郭老师的结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注脚。
<img STYLE="TexT-ALiGn: MArGin: 0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87229"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small/69f9aa6e8cd2&690"
ALT="张卫平:&回忆父亲张三慧&(一)"
TITLE="张卫平:&回忆父亲张三慧&(一)" />
&&父亲张三慧(清华大学1951级校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于今年1月9日在清华大学校医院逝世。终年八十二岁。父亲于2009年查出尿管癌,后转移肾脏,又腹腔,最后至骨,逾三年。父亲晚至2011年春还写文章投稿《大学物理》。2011年11月,病情急转直下。所幸父亲昏迷至不治只有几周时间,辅之近年来医学止痛手段和实施概念的长足进步,他受病魔煎熬应属不剧。此乃不幸之万幸。
父亲对清华感情极深,在清华园读书、教书六十余年,所著教科书印行数百万册,学生散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父亲辞世快一年了,写点东西的想法每每萦绕心头。除了表达自己的怀念,也觉得是义务所在,对他的学生有个交代。同在凤凰城,也见到刚刚退任的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顾校长在父亲弥留之际曾到医院探望并一清早赶来参加追思仪式。我借机再次向他表示感谢。他说:张先生“德高望重。”顾校长是父亲的学生,评价难免溢美。但与他和郭老师的一席谈话,催生了动笔。
家乡 大家庭
父亲是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1929年出生在县城以南十几里地的水地河村。巩县地处豫中偏北,恰位于郑州、洛阳两市中间。县志载,巩县历史可上溯至远古,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西周、春秋时为巩伯国,初见“巩”字。战国时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置巩县,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得“巩”字入地名。历代遂沿袭此名,越两千年。巩县北依嵩山,南毗黄河,中州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名人如诗圣杜甫和豫剧第一人常香玉的故乡。北宋的九个皇帝,除微、钦二帝被金兵虏去死于五国城外,全部葬于巩县。市内有国家文物保护古迹“北宋皇陵”。巩县属丘陵半山地貌,耕地、水资源丰富,有大量煤和铝矾土矿藏,辅之人民勤劳,是河南省唯一跻身全国五十强县域经济的县,列第三十九名。在河南是富庶之乡。
我的高祖(祖父的祖父)张乃昇早年由同县的石灰务村一筐一担讨荒来到水地河。到我祖父一辈,昆仲四人。兄弟们大排行,大家庭一起过,所以我有四个爷爷。老大曾在家主事,耕田养殖,但壮年夭折。老二经营杂货铺,顾客是远近的邻里村民。老三办一个家庭作坊,做“鹰”牌粉笔,远销洛阳甚至西安。听父亲说,三爷爷手巧,曾把家里磨面时用的箩(用来将麸子和细面分开的滤网)由手动改为脚动。后来又利用家门口河道丈高的瀑布,设计制造了一架水车,用其动力既磨面又摇箩,大大减轻了家里女人们的劳作辛苦。
父亲小时候的家。依山而建,前房后窑结构
及至1949年,大家庭除全家参与劳作外,雇用一个长工。有八十亩地,三处房宅。时新中国成立,推崇阶级斗争。土改中大家庭成份定为地主。露磨难端倪。
&先祖父张合志,字鹏远()。祖父是家中的四弟,老幺。早年毕业于保定高师生物系。祖父高寿,除生命的后二十二年陷逆境身不由己,一生从事教育。他年年将在外教书所得寄给在家乡持家的三哥。这些现金来源,除了供第二,三代子孙念书,还置买田地和建窑洞。因丘陵地貌所致,巩县的百姓居所曾以窑洞为主。我1983年携新婚妻子回老家“认门”,住过祖父留下的旧窑洞。时值盛夏,窑洞内凉爽宜人。据说冬天则很暖和。窑洞现在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一大家人辛勤劳作,辅之祖父在外执教,挣得家境小康,是道地的耕读之家,在当时的乡里邻里颇受尊重和欣羡。
父亲的外祖父也是巩县人,邻乡,做实业。经营几家煤矿和矿灯厂,是当时巩县知名的资本家。
听父辈回忆,祖父早年在家乡是新派人物,提倡剪辫子,禁烟,反对缠足。我祖母的一双大脚就是他力行“放足”的功绩。他从来不迷信。听大堂姐讲,他曾把家里的土地神龛扔到河里。当时家里有一个姑姑在生病。恰在这时不治病亡。邻里议论纷纷,他却全无后悔。认为疾病不治乃科学进展不足之过,与神龛无关。这位大堂姐还讲了一件趣事,多少反映了旧时乡间的习俗。她是二爷爷的孙女,只比父亲小几天。当年乡间生孩子,都要向娘家送礼报喜。她说我父亲的姥姥家收到是半扇猪,因为得是个男丁。而她的姥姥家却只收到“那么窄窄的一条猪肉!”&
1922年,祖父大学毕业。先在安阳教中学两年,后受聘著名的保定私立育德中学教生物,前后凡十八年。据父亲回忆,是育德教师中的“三杰之一”
。1937年,日本侵占华北,大批学生流亡内地。为保护青年和教师,国民政府首在河南建立流亡学生收容站,继在各地成立官费国中几十所。育德师生避倭寇祸南迁至河南内乡县西峡口镇,成为第一国立中学的一分校,由私立改公立。祖父随校迁豫后继续在国立一中教书。1942年,三爷爷染病,不能持家,祖父为协同照顾大家庭,离开育德返巩县家乡。回乡后,受乡里委托,接办巩县私立大河-新心中学(后改名为新心中学),先后任副校长和校长。在任期间,他尽心操劳教育,除自己亲自授课,还延聘知名教师,为家乡培养了大批人才,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雁过留声,1990年代出版的巩县县志教育篇载有“张合志”一节。
祖父常年在外,不问家里柴米,但家里所有父亲的同辈和下一辈兄弟姐妹上学至高中和师范毕业,都是他供给的。及至解放时,到我父亲这一辈,四家人二、三代十三个子女,除早夭的外,全是中学以上文化,有五个大学生。我母亲也是巩县人,出生在邻乡的读书人家。外祖父教小学多年。母亲和父亲的婚事很早就由双方父母约定。母亲未嫁之前先在祖父当校长的中学念书,后又考入祖父任教的农学院,一直读到大学毕业,之后来北京做了三十五年中学教师。大家庭里两代人(包括母亲)出了上十名教师,是祖父心血的结果,对张家可谓功德无量。
父亲1929年3月31日出生。在这样的诗书礼教家庭里度过了童年。
父亲自幼聪慧,7岁入初小接受启蒙教育,自此一生向学。据祖父讲,他幼时在麦场睡觉,一夜背会乘法九九表。孩提时油灯下祖父教的诸多儿歌,父亲八十岁时能一字不差地背出一首:“小小子,上南漥,刨个坑,种西瓜。先长叶,后开花,接着接了个大西瓜。小小子抱瓜回到家,爹吃着好,娘吃着好,小小子乐得笑哈哈。”巩县教育志记载,1941年全县小学生学术比赛,比赛项目含算术,国语,历史,地理,图画。县立第一高小获总分第一,“学生张三慧得‘学术优秀’奖章一枚”。同年,县里又举办儿童演讲比赛。评议结果:“第一高小学生张三慧获第一名。”
校长老师等大喜,祖父亦不免得意洋洋,云:
此子可教。
毕业近七十年后,后来成为清华教授的张三慧校友应小学母校之邀在当年校址给小学弟学妹们讲话 ,2006年
父亲回忆录里记了一段险走麦城的故事。人少年得志,不免浮躁。高小毕业考试时,他没有认真准备,自然课一门考试实际不及格,通融后勉强通过,险些翻船,更遭老师几小时训诫。“自此,在学习上再未敢稍有松懈”。
1941年,父亲高小毕业,来到祖父执教的前育德中学,当时的国立一中一分校念初中(初22班)。1944年,父亲初中毕业,以年级第一名保送地处河南淅县西峡口的国立一中高中,入高25班。入学半年后,时值抗战末期,日寇图穷,疯狂西侵,豫中吃紧。不得已,学校西迁。老师学生每人发两个月的伙食费,自由结伴,背行囊徒步从豫西翻秦岭到西安,坐火车到宝鸡,再徒步二翻秦岭到汉中,最终到达陕西固城县东关的战时临时校址。不算火车的部分,徒步跋涉一千余里,跨月余,历尽千辛。年少不知愁,父亲回忆中对此段生活竟没有半分抱怨,只是感慨道:当时国难当头,国力维艰。但国民政府仍立足国家长远福祉,拨出可观教育经费,办国立大学如西南联大及遍布未沦陷各省的国立中学,免费供有志学子读书,为光复后重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此诚大智慧也。
为避战乱,学生长途跋涉事在中国当代史里不幸时时重演。还有两起涉及父辈与父执。中国现代结构力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已故教授杨式德先生的公子是我的发小。他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提到抗战期间清华大学为避日寇,先由北京移长沙,再由长沙迁昆明加入西南联大。1938年春,由二百多学生老师组成的清华校史上著名的“步行团”,从长沙到昆明,徒步跋涉三千五百华里,遍尝艰苦,只为活命和求得一张宁静的课桌。杨先生是其中一员,留下一本珍贵的日记,用白描的笔法记叙了这一段悲壮的历史。
又台湾名作家龙应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曾详细描述上万名河南和山东的中学生在国共战事的最后阶段,由豫、鲁至粤,转海南,再台湾,边走边学,流离颠沛几千里。十几岁的孩子,风餐露宿多少个月,读来令人扼腕。一九四九年,父亲在河南家乡的四哥中学尾声时人间蒸发,四十年渺无音讯,到一九九零年才自台湾返乡省亲。他再现家园时,他的“遗腹子”,我的堂兄,已经四十多岁了。我九十年代到台湾公干时去探望四伯。他讲是随中学同学一起跑到台湾的。我猜想是这支中学生流浪大军里的一员,可惜当时没有细问。但愿如此历史永不再现。
中学的旧事父亲记得特别清楚。初二伊始,他忽发奇想,要在年度期终所有主科得满分。他暗自下了两学期的功夫,实现了目标。学长丁怀谦六十年后有诗为证:犹记六十年前事,门门功课百分至!我后来常拿此事教育我自己的儿子,年轻人订立一个令人兴奋的目标不难,贵在持之以恒地追求,成月,成年,乃至一生无休止地追求。
抗战期间,国家、学校皆逆境中,文娱生活贫乏。一副扑克牌弥足珍贵又十分难求。校长的公子是父亲的哥们儿(杨西岩叔叔,与父亲友谊一直持续了六十五年),一次邀他到家里玩。意外地收集到不少明信片。他拿回来在每一张的背面画上扑克牌的图案,又用桐油把它们油了一遍,就做成了一副可以乱真的扑克牌。同学好友玩起来不能释手。但同桌的同学李子英用晏子与公输般的故事(1)提醒他玩物可能丧志,打牌可能耽误学习并贻害同学。听到此话,父亲内心斗争了一番,终于把辛辛苦苦制作的心爱之物扔了,也算为同学“做了好事一桩”。我听了以后,后脊发凉,若换了我,绝无把牌扔掉的可能!
国难时温饱已属幸运,何况美餐。父亲的一件乐事和口福有关,好几次与我提到,可见印象深刻。好友李克威出身政府高官。一次寄钱来,哥几个当即上餐馆饕餮殆尽。至今年我回国专程看望李老先生。才知道李先生的父亲,国民政府的考试院委员,应儿子求,那次只寄来了五毛钱。大伙打了一次牙祭。联想政府高官怎么没钱,匪夷所思。两袖清风,可为解释。
六十五年后高中同学来访。左起:父亲,杨西岩,李克威,李夫人,2010
父亲直到1980年代没出过国。中学毕业四十年后,在清华以推广英文教材和用英文授课闻名校园。2005年,七十六岁时他还出版了一套两册英文版《大学物理》。但他跟我说,他所有的英文都是在高中时学的。高二时已能作长篇英文作文。颇受英文老师奚建瀛赏识。在奚师的指导下,他主持办起了学校的英文壁报《SPARK》,拟可翻译成《火花》。集同学投稿,他负责每期设计刊头。其中一期的刊头画的是美军登陆硫磺岛插上美国国旗的场景。选用这一后来变成世界闻名的摄影杰作却在三十年后险些让父亲吃了苦头。文革中竟有外调人员到老同学处查问他是从何处得到此图的!但同样是这英文的根底后来带给他了硕大的光环。父亲回忆里特别感恩奚师。父亲还亲历了一个学英文的经典笑话。一日,一同学向班里的“英文才子”请教英文单词“unknown”是什么意思。父亲随口答“不知道”。同学恼怒不已,以为他恃才自傲。后来查了字典才释前嫌。父亲也丈二和尚不摸头脑,为什么这同学好几天不理他!
父亲晚年对中,小学的回忆充满阳光。大概是他生活里最无忧无虑的年代。说他多才多艺,似乎是过了。不过当学生时,想他德、智、体、音、美上都下过功夫,应该不差。小时候我偶尔踢一次毽子,他刚巧路过,接过去身前背后地当即踢出好几个花样。我和小伙伴目瞪口呆。他回忆里说他当年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就是踢毽子。
父亲空竹斗得娴熟。自己照了一张照片,登在他写的书里,从物理学的角度讲解为什么斗单轮空竹时人必须跟着自转。最近回清华,路过西大操场。见3个空竹高手健身兼显技。我忍不住停下仔细观察。果然,真理得到实践的检验。
父亲抖空竹,2008(?)
儿时家里不知因何原因,有一把二胡。我拉了几天,五分钟热情过去后就再也不碰了。父亲随手拿起来,竟悠扬地拉出一首曲子。现在还记得当时既羡又恨的尴尬心情。羡慕者不言自明,恨只恨这已不是第一次我五分钟热情的短处被他逮个正着。
文革时不上学,我有好几个发小朋友自学美术,日后成了清华和耶鲁的美术教授。我不甘寂寞,跟在一起凑份子。但终因天份不够(还是意志不坚?)而罢手。有一次父亲到清华三堡疗养所休假归来,拿出五,六张他在山中画的铅笔写生,笔法之细腻纯熟,令我大吃一惊。可惜这些画都没有保留下来。前不久看望杨西岩叔叔时,他也说最佩服父亲的不是他出色的学习成绩,而是他那一手漂亮的美术字功夫。
我儿子在美国中学的管乐队吹次中音号,拿到州里的第一名。我们把录像传给他看。他赞赏之余说道,我当年在中学也是管乐队的,吹小号,是学校军乐队的领队。高中三年,都是我的起床号把同学从睡梦中叫醒的。有了以前几次惊奇的经历,我对此见怪不怪了。跳出如来的手心还真有难度!&
金榜题名清华
1947年父亲高中毕业,赴上海、南京两地参加高考。当时各大学独立招生,父亲被三所大学同时录取:上海交大,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位发小的父亲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腾藤教授。腾先生是父亲的清华同年。退休后外出旅游几次与父亲同团。一见面必说你是47年清华上海考区的第一名,报上登的。父亲选择就读清华物理系。祖父曾问他为何作此选择,他答道:爱因斯坦的原子发现,将给物理学带来无限的前景。我要到美国留学学物理,清华的机会最大。自此到2012年在清华大学校医院离世,父亲在清华和物理学打了六十五年的交道。与清华和物理,成败相依。
物理系高材生
&清华物理系的录取通知如愿到达。父亲负笈北上。当时国共战事正酣,平汉铁路不通,父亲只能先到上海,再乘船到天津,最后抵达地处北京西郊的清华大学。路途耽搁,到校时已经是1947年10月了。幸亏一位高班学姐帮助他办理各项入学手续,安顿食宿和上课的系馆等诸事。那位大姐还帮他到城里的成衣店买棉袍过冬。清华学子的友情使他铭记不忘。
<img STYLE="MArGin: 0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65124"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small/69f90813gd0bcebf9b0b6&690"
ALT="张卫平:&回忆父亲张三慧&(一)"
TITLE="张卫平:&回忆父亲张三慧&(一)" />
&当时清华园里物理学大师荟萃,父亲从王竹溪,周培源,孟昭英,王淦昌,彭桓武诸师,如沐新雨。中学打下的扎实的基础,辅之“未敢稍懈”的自律,使父亲得以充分发掘清华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他曾经跟我说当时班上学习有“五虎将”,言外之意他是五虎之一。曾任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与父亲大学同班,是一只“老虎”。同学中还有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和工程院院士高伯龙,大概都是老虎吧。父亲的学号是36396。每次考完试,教务处按学号公布成绩,第一名最高分常被36396领走。但细考他四年的学习成绩,没得过一个100,90分以上不到三分之一,学年平均分只有82.8,85.1,85.2和87分。清华授业育人的严谨几至苛刻的学风可见一斑。
父亲清华四年的成绩单。四年总平均成绩:85.02分
1985年,作为恢复理工合校的一步,清华建应用物理系,礼聘时任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担纲系主任。成立大会上,周光召应邀讲话。清华校报日后登载讲话全文,其中一段提到父亲。周院长说,“我对清华办好物理系有信心,因为清华有非常优秀的教师资源。比如,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张三慧,当年功课比我好。”周先生当然是在自谦。同年,父亲被特批晋升正教授。听说是北京市唯一一个因教学贡献突出而晋升教授的。我自己内心却老是在琢磨,这教授的名分该不是老同学一席话的效果吧?
袭大师学风
1980年,父亲的一位学长退给他一本大学期间他修王竹溪先生《热学》时的作业本,上面还有王师的点批。父亲在扉页上写下如下文字:“早年从吾师王竹溪先生学热学,先生爱生之真切,教学之负责,治学之严谨,印象殊深,几十年未曾稍忘,常奉为圭臬,奋力相从。今值新长征伊始,忽由学长夏学江同志处复得此习题本,欣喜万分。谨心祝吾师身体健康。自当再激老骥伏枥之志,尽瘁暮年,以期不负吾师之厚望也”。这本作业本原件现存清华校史馆。其中一道题要求计算一百零八个答数,每个数字要精确至小数点后六位。当时没有电脑,只能用八位对数表一一计算。已经发黄的作业本上数字与文字(英文)工整清晰,页面无任何草率的痕迹。学生这样做功课,老师批改却愈加认真。王师的批改即是实例。他曾仔细对过每个答数,甚至用铅笔标出其中一个答案的第六位数字有误。作业本中一页上还有父亲当年注释:“From exercise
of顾之雨”。他讲这是因为当时清华授业以诚信为要,这道题他是参考了顾同学的解答才做出来的,故向老师注明。
考父亲成绩单,《热学》课是1949年-1950学年修的。其时,国家、社会的变化翻天覆地。清华园亲历两重政权,一夜间从国统区变为“明朗的天”的解放区。老师、学生自然不免卷入政治。但在做学问事上,先生和弟子,依然淡定如常,雷池不越。必是多少代沉淀的知识分子秉性和传统使然,令人起敬。父亲讲他事后常用王师范例教育学生,以期清华的严谨诚实的治学之风世代相传。据他说,学生们反映强烈。
&王竹溪师批改的热力学作业& &
&&&&&&&&&&
&&“From exercises of 顾之雨”
承大师厚爱
父亲还不无得意地讲过一件与周培源先生有关的小事。也可作为当年清华的大师们上讲台教基础课的注脚。周先生是他理论力学课的老师。一定因为是得意门生,有一次考试,周先生监考,路过他身旁停了下来,稍事迟疑,终于小声指点说:你这儿错了。父亲一身冷汗,心想周先生爱生心切,不免“徇私”。不然不知要扣多少分走。“子继父业”,我自己硕士毕业后在清华也做过两年助教。有一次监考,也忍不住提醒了一位同学。不知她是否也这样“感念”。
周先生后来去了北大,最终变成了国家领导人。我父亲则在清华教普通物理。一直到1980年代后期,父亲才在一个什么会场上又见到周先生。他说他走上前去问候,周先生说:你也来了?父亲事后说,这是周先生客气,他大概不会记得三十多年前的学生了。我和周先生说来也有渊源。他的夫人王蒂澂是清华附中的老师,教过我英文。六十多岁的她还当过我们“落难毕业班”(见后文)三十个学生的孩子王。非常和蔼的老太太,慈祥极了。当时不知道她年轻时是北师大的校花!
清华大学物理系1951级部分同学,明斋前,1951春。
前排(蹲者)左起:黄源倜,黄毅英,李崇桂,陈遂,胡仁芝
&&&毛世琦,甘高才,李赋镐,
高伯龙(?),吴乾初,
&&&&&&&&&&&
郑仁圻,刘秉正,李功平(高个者),陈印椿,宋从武,顾之雨,郭长志(?),
周光召,杨光庆
(人名由顾之雨先生根据回忆提供。顾先生请同学们核实)
&父亲1951年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清华园。他留下的对大学生活的回忆,远远不如中学。也可能人逐渐成熟了,天真,快乐和朋友真情这些孩童的特质慢慢让位给事业和家庭了。但观其后六十年的育人生涯,他的确没有辜负老师们的厚望。
清华百年校庆暨物理系51级毕业六十年部分老同学合影。2011年4月
前排:杨帧,顾之雨,郑仁祈,张三慧&&&&
后排:蔡荣业,黄源倜,何荦&
毕业 国家的召唤
&父亲大学四年,恰腰跨1949年,是中国改朝换代的大时代。他回忆道,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他的政治热情不断高涨。心中确信,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即将在眼前展开。他于1949年9月加入共青团,一年半后自荐当选为支部组织委员。1951年夏,清华受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从低文化层次的工人,农民和士兵里迅速培养大批干部参与执政。校团委给各支部下达通知,征求毕业生报名参加速中的创办。其时1951级即将毕业,同学们都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去向。父亲深信共产党关于“知识分子要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向工农兵学习,为工农兵服务,和工农兵打成一片”的训育,得知校团委的通知后,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还暗自庆幸团支委的身份,“截留”优先得到这样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
因为是班里学习的尖子,他毕业后的去向也有各种传说。他事后曾听说周培源师曾推荐他去苏联留学,因他自愿参与工农速成中学创办而作罢。孟昭英师曾招他去科学院电子所工作,被他以工作已定而婉拒。父亲后来记录了一段与孟师的情谊:父亲1990年到美国访问。需要推荐信。他借拜年的机会请孟师拨冗。孟师当时年逾八十,正受邀参与诺贝尔奖的评审。很忙。师母遂挡驾。父亲正在窘迫之中,孟师插话:“别人的不写了,但他这一份要写。”。师生情谊立见。
病中的父亲与邻居朋友每日相聚。左一是孟昭英夫人,父亲呼“孟师母”。2011年
工农速成中学的六年
之后的6年,他和与他同样心怀的年轻志愿者同事们全心全意地投入了他们认定的事业。速成中学的工农兵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两百多人中大多数只有小学水平。本着真心学习他们优秀的政治品质,努力为他们服务的信念,年轻的速中老师们把多数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学生接进坐落在清华内的校址,从食宿到上课到课外活动,精心安排。父亲回忆说,当时想的只是生活思想上如何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教学上如何千方百计让他们弄懂学会。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从近年来速中校友的回忆录中看出他很受学生的爱戴。速中校史组1984年给校友发问卷,提名印象最深的老师。速中的学生大都填得是张三慧。
这种表现自然也颇得领导的赏识,以致他初入职场时“仕途”春风。父亲于1952年被发展入党。他的积极改造思想,努力与工农兵相结合的行为被推举为模范。校党委安排给全清华毕业生做报告。北大一团支部邀请座谈经验,团市委授予“优秀团员”称号。在学校里他担任物理教学组组长。因教学优秀,他二十出头,职称就提成中教二级。北京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给中学老师讲示范课。当时政策还鼓励能者多劳,按劳付酬。在巨大的精神支持下,加上年轻不知道累为何滋味,父亲每周上二十多节课,月工资竟达五百多元,等于两个二级教授的收入了!
&看起来,父亲自己在事业上的选择果然天衣无缝地融进了建设盛世的伟业之中了。我1956年9月出生在清华园。最早的一张照片是父亲抱着我站在窗前,一缕阳光泻下,照在我们两人身上。父亲平和的表情稍带茫然,让人体会一丝不安。因为,这应已经是风雨欲来的1957年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亲节 儿子礼物 感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