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部队纪录片第三支队长叫什么?

军方自曝中国维和部队在马里遭受大批恐怖分子联合攻击画面 ...-中国网专家博客
军方自曝中国维和部队在马里遭受大批恐怖分子联合攻击画面 ...
已有 1937 次阅读 09:24
|系统分类:|
军方自曝中国维和部队在马里遭受大批恐怖分子联合攻击画面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生死考验面前 &展示血性担当第一个危机 5月中旬,数百民众夹着着持步枪的恐怖分子开着摩托车手持棍棒、砍刀多次冲击中国维和部队负责的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烧轮胎、投石块、抛火把形势十分严峻,大批铁矿石块抛向中国阵地,砸伤数名国军人,中国军人如何面对生死考验!?&第二个危机,大批恐怖分子已经组成联合部队逼近中国维和阵地二十公里外,企图吓退中国军人。中国维和部队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前出十公里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吓得这帮乌合之众屁滚尿流逃跑。&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维和记事2013年12月,中国维和军人来到这里。他们是应联合国邀请,首批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维和官兵。&& & 8个月来,这支由警卫、工兵、医疗分队组成的中国维和官兵克服战乱、炎热、沙暴和疾病等困难,帮助当地恢复秩序、修路架桥、诊治病人,用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 在撒哈拉沙漠,他们是沙漠绿洲的和平使者。&& & 联马团维和部队的标杆&& & “加强警戒!”飞机刚抵达马里加奥机场后,警卫分队作战组长杨志锋立即下达命令。&& & “有这么紧张吗?”快反排长刘晓辉没想到,需要这么快进入战斗状态。然而,当他和队友前出到机场各个要点时,周围的环境让他一下就进入战斗状态:“机场上是一群拿着枪的军人。候机楼已成废墟,墙壁上是无数的弹孔,脚下是一层弹壳。”&& & 2012年马里发生内乱以来,各派武装势力在加奥的对抗愈演愈烈,恐怖袭击接连不断。&& & “就连维和部队也会遭到袭扰。”警卫分队队长张革强说,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以下简称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希望他们尽快展开工作。&& & 警卫分队主要担负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安全警卫任务。这是我国首次成建制向维和任务区派出安全部队。&& & 马里维和任务区刚设立不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一切从零开始。”张革强说。&& & 不到半个月,他们搭建成集住宿盥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营区设施,同时建立了由雷达、夜视、热成像、红外报警监控网组成,集“查、阻、防、控、慑、打”于一体的防御设施和应急处置体系。&& & 快速、高质的营区建设让联马团司令卡祖拉连连称赞。&& & 5月中旬,加奥局势不断恶化。数百民众手持棍棒、砍刀多次冲击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烧轮胎、投石块、抛火把。“他们企图施压联马团放弃中立,卷入战火。”张革强说,“这其中还有不少恐怖分子混入其中,形势十分严峻。”&& & “许多民事部门准备撤离。”警卫分队作战参谋马俊说。&& & “中立是联合国维和行动顺利实施的关键。我们是维和的,不是加剧战争的!”张革强说,为此,中国警卫分队队员严阵以待,并始终保持克制。与此同时,他们决定以慑止战。&& & 在恐怖分子宣称要发起联合攻击的那一天,警卫分队举行了以遭受汽车炸弹袭击、社会骚乱等12种突发情况为背景的演练。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官兵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的行动,有力震慑了恐怖分子嚣张气焰。&& & 聚集闹事的人群散去了,战区司令部的安全得到保证。&& & 8个月来,警卫分队先后完成458次机动巡逻及239次警戒护送等任务,有效应对大规模暴力游行、自杀性汽车炸弹等60余起敏感突发事件。&& & “危险面前,是你们用高度负责的专业表现、全局意识和机智果敢的精神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你们就是联马团维和部队的标杆。”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马马杜说。&& & “蓝盔天使”上演“生死时速”&& & 在马里,医疗分队和其他分队一样,都面临着“一切从零开始”的处境。&& & “根据联合国安排,分队需要尽快建立一个二级医院。”医疗分队队长肖刚说。&& & 在5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队员们头顶烈日,平整场地、搭建板房、铺设道路、巡逻警戒……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提前建成一个二级医院,并展开医疗救治。&& & 医院开业不久,伤员陆续被送来。“送来的伤员都是需要急救的,而且一次往往是好几个。”医疗分队副队长朱四强说。&& & 由于当地局势紧张,不时有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时遭到袭击。&& & 战场紧急救护,素有“黄金十分钟”之称。肖刚介绍,医院开设了多个手术台,并设立了战时紧急救治通道。&& & 一次,5名外国维和官兵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其中一名病情严重:头部受伤、左眼炸伤、右腿中弹骨折、脸部烧伤……随时有生命危险。&& & “同时展开手术。”肖刚迅速下达抢救命令。作为解放军第211医院的院长,肖刚的医疗经验十分丰富,曾2次执行维和任务。&& & 一场与生命赛跑的“生死时速”上演:头部缝合、眼部清创缝合,截肢、烧伤处置……普外科、眼科、骨科、烧伤科,多科手术同步。&& & 经过3个多小时紧急救治,伤员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医疗分队随即进行紧急后送。&& & 由于东战区基达尔二级医院未能如期部署,预定保障3000人的中国医疗分队,需要承担近5000人的保障任务。这对肖刚和他的队员来说,承受的压力可显而知。&& &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医疗分队成立了空中医疗救援队。&& & “几乎每天都要去阿盖洛克、塔班考特等不同的地方前接后送伤病员。”队员葛俊辰说,最多时一天连续5次起降、3次更换旋转翼和固定翼。“长时间在超强噪音中工作,有的人出现了耳膜穿孔。”&& & 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医疗分队接诊患者1063人次,开展大型手术45例,空中救援队累计起降60余架次,往返飞行近7万公里,成为马里任务区全域机动的卫勤力量。&& & 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维和工兵&& & 作为联马团东战区为数不多几个工程装备齐全、部署到位及时的建筑工程部队,工兵分队承担了大量的施工任务。&& & 工兵分队队长李凯华说,工兵团不仅要承担联马团东战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为其他维和部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工程援助,为加奥重建机场、海关等当地基础设施。“最多一天,联马团给分队下达的任务命令多达7个。”&& &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很快,在战区司令部、绿洲兵营、二级医院、加奥机场……多个作业场上活跃着他们忙碌的身影。&& & 加奥地区武装冲突不断,官兵执行任务时常常会遇到。工兵分队副队长王士伟说:“在加奥机场施工建设时就遇到一次爆炸,炸点距施工点仅300米。”&& & 执行维和任务中,队员们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 & “绿洲兵营是联马团东部战区维和部队的大型营地之一,计划部署柬埔寨、贝宁等4国维和部队。”李凯华说。&& & 当时马里虽然未进入旱季,可正午的温度已高达50多摄氏度。被太阳暴晒后的板房骨架、横梁等钢材表面温度高达70、80摄氏度。&& & “戴着橡胶手套,手都会被烫起泡。”队员黄立彬说,拿个螺丝,烫得像刚从开水中拿出来一样。&& & 虽然条件艰苦,分队依然高标准完成任务。竣工检验时,当看到营区内矗立的一排排整齐的营房,特别是在进出营区的红土路上,平整的路上整洁得连一粒小拇指大的石子也没有时,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马马杜称赞道:“你们的工作质量无与伦比。”&& & 在西撒哈拉沙漠,沙尘暴是队员遇到的另一道风景线。&& & 在梅纳卡,工兵分队帮助尼日尔维和部队构筑防御工事等基础设施时,曾见识了它的威力。“开始还是晴空万里,瞬间就见一个沙帐将蓝天遮住,扑天盖地涌来”。队员任宏伟说,感觉帐篷要吹起来。大家有的压边,有的拽,还有的直接将身体挂在横梁上,就像动画片挂在藤上的葫芦娃。”&& & 事后,队员们听说在其他地方,沙尘暴将帐篷连人一起卷上天。&& & 就在大家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雷电裹挟着暴雨紧随而来。“刚开始还挺高兴,几个月没见到雨了,终于可以清洗下干燥的空气了。”队员杨文强说,“雨水一会儿就渗进了帐篷,很快就积了20厘米的水。大家的被子全湿了。&& &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官兵仅用26天,为尼日尔分队营区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完善的给水设施,比预计时间提前了1个多月。&& & 尼日尔马里维和部队最高指挥官专门致信联马团,称赞他们是“最强工兵”。&& & 皓月当空,大漠为证。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所做的积极努力,赢得了联合国其他维和部队的好评,也感动了当地民众。&& & 在加奥,经常会有别国维和人员送来冰镇汽水、会有当地民众送来水果。特别是当地政府专门邀请中国维和官兵作为贵宾观看他们最重视的足球比赛。&& & 回国已有几个月,但在马里的维和经历让所有队员永生难忘。难忘得不仅是执行任务的艰辛和危险,也不仅是圆满完成任务的喜悦和欢欣,更多得是深深的思考:“常想起加奥那断臂残垣的废墟、处处可见的弹孔、被炸伤的民众,以及孩子渴求和平的眼神。”张革强说,“珍视和平、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这应该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
评论 ( 个评论)当前位置: &
中国维和部队营地曾遭袭损毁 巡逻路段危机四伏
11:26:01 & & &
第3支赴利比里亚维和防暴部队曝光 个个是精锐
精彩高清图推荐:|||||||||||||||||
&>>&&&&&正文
中国维和部队紧张有序度春节 坚守岗位获赞誉
  对于南苏丹的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来说,马年的除夕,是从一声刺耳的警报声开始。警报声中,队员们披挂起钢盔和防弹衣,分别跑向各自的战位。
  此时的南苏丹正值旱季,最高气温达到40多摄氏度。为应对当地复杂局势,中国维和医院在除夕保持了高度戒备,连续进行了两次演练。在这个春节里,中国军队分别在利比里亚、刚果(金)、黎巴嫩、苏丹、南苏丹和马里等6个国家部署了成建制的维和部队,并在多个维和任务区部署了维和军事观察员。其中包括首次派出赴马里维和的一支警卫分队。
  而在安全形势恶化的南苏丹,中国维和部队的自身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驻扎在南苏丹的还有一支中国工兵分队,这支中国维和部队在过去的6个月中,已经完成了联合国基地设施建设、道路桥梁修筑、机场修建维护等143项工程指令,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苏和、南苏丹总统基尔、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约翰逊以及当地政府群众的高度赞扬。大年除夕,工兵分队的官兵仍然分散在三个施工点紧张施工。
  按照联合国决议,中国于2013年底首次向马里派遣包括警卫、工兵、医疗3支分队共计395人的维和部队。马里维和部队加班加点抢修防卫设施,于春节前夕开始执行任务。官兵们在简易的营房门上贴上传统的春联,挂上了大红灯笼,为紧张艰苦的非洲战地生活增加了几分节日的喜庆。
  在局势相当平稳的刚果(金),联合国驻刚果稳定特派团规定,凡遇本国重大节日,各国维和部队可享受一天假期。除夕这一天,被美誉为“中国半岛”的中国维和工兵分队营区里,官兵们聚集在操场上,拉起了祝福祖国的横幅。分队还准备了5台电脑,让大家轮流通过视频通话形式向亲人朋友拜年。军官张家骥在和妻子视频完后兴奋地见人就说:“我女儿会叫爸爸了!”
  而在刚果(金)的中国维和医院中,除夕仍有一名外籍病人没有出院。中国护士照常为他打水洗脚,给他送上了中国的饺子。
  在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维和任务区里,还有许多中国军事观察员坚守在一线工作。他们不携带武器,每天开车巡逻在边境、难民营、武装冲突隔离区和重点城市,生活艰苦而危险。来自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军事观察员吕瑞和两名中国队友一起,刚刚把一名中国公民从南苏丹的武装冲突区里营救出来,并安全后送到中国大使馆。春节期间,吕瑞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一个打电话,把祝福传递给每一个关心他,关心中国维和军人的人。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回国,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长李庆峰说:“我们定会一如既往坚守岗位,把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传承下去!”(记者 黎云)
责任编辑:邢金根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中国马里维和部队尽职尽责&赢得外军称赞
&&&&来源:&&&&
&&&&&&字号
8月1日,建军节。联合国马里稳定团(联马团)特意选在这一天,为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授勋。此前,联合国向中国政府发来通报,褒奖在马里的中国维和军人。
“你们为促进联马团工作全面顺利展开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副秘书长哈克如是表示。
过硬素养展示大国形象,联马团司令卡佐拉少将说――
“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只有区区170人,却要担负起包括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防卫警戒、荷兰营区安全防卫、快反巡逻护送、中国二级医院安全防卫和中国营区防御在内的5大任务,警卫分队凭借过硬的素质和果敢的担当,赢得了联马团官员和维和友军的高度评价。
部队抵达任务区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建设防御工事。9天后,一座具备阻绝、掩护、监控功能于一体的防卫工事就拔地而起。
后来,联马团东战区召开会议,司令桑贝命任务区维和部队立即以中国营区防卫工事为样板,强化防御和警戒,阻绝汽车炸弹等恐怖袭击。
接防战区司令部是警卫分队的核心任务。除夕受命,大年初二接防,两天时间他们创造了防卫建设新速度,制订包括处突预案、哨卡管控、职责权限等标准程序,顺利通过联马团审定。
接防后,分队立即针对各种袭击类型进行不间断战术演练。为做到提前预警、以慑止战,快反排官兵一抵达就开始在防区内巡逻警戒,总结出“标识警报、电磁干扰、延时规避”等规避伏击技战术。联马团司令卡佐拉少将视察时赞赏地说:“拥有你们是我们的骄傲。你们纪律严明、堪当重任,是精英中的精英。”
6月11日,一辆满载榴弹的皮卡冲进驻扎在马里北部城市阿盖洛克的乍得维和部队营区,造成6死9伤。皮卡被涂成白色并印有UN标识,伪装成联合国车辆。
“战例研判后,我们立即在检查杆外侧安装了自动监控头,远程遥控检查。”负责司令部正门防卫的二排长刘庆伟说,从最外围的检查杆、破胎器,到S形路障、防御沙墙、火力阻击,分队共设置了7道防线,足以将汽车炸弹拒之门外。
不仅设施完善,官兵们也个个都是好手。维和部队指挥长、警卫分队队长张革强说,分队的狙击手均能从400米外一枪命中移动中的气球,哨兵3到5秒内即可完成从警告到击毙5个武力升级程序……
亲眼目睹战区司令部防卫体系“成长”过程之后,阿根廷海军退役军官、联马团安全官侯赛说:这是我见过的最专业、最负责、最高效的警卫部队。
开创我维和部队为外军防卫先河,荷兰维和工兵分队队长克里麦利少校说――
“能够得到中国警卫的安全防卫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如果把加奥比作火箭炮袭击标靶的话,那么机场就是靶心。”分队政委徐文联介绍。9个多月来,加奥地区遭火箭炮袭击近30次,其中72%的炸点位于加奥机场一公里范围内。
年初,荷兰工兵大队开始在机场附近建设营区。该大队通过联马团请求中国警卫分队为其提供安全防卫,这是我军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首次派安全部队为外军提供安全防卫。
没有水电和住所,只有一栋废弃的车间供换哨士兵休息。担负任务的警卫一排建设了阻绝哨卡和防御工事。他们每天天一亮就乘步战车赶到,直到荷兰方面施工完毕才赶回营区。
据联马团扫雷办一名官员介绍,马里境内近半数地雷伏击事件发生在加奥地区。“往返途中也是防范重点,丢弃的弹夹、异形的石块也许就是诡雷。”细心的驾驶员陈天洪通过反复观看行车录像,把一路上哪里有转弯、转盘、涵洞、弹坑等熟记心底,一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中士邹守祥设计出自动报警装置,置于防区进出口和要害部位,一旦有可疑人员经过,就会触发机关。
“2号哨位报告,一辆可疑的皮卡向我急速接近”,一天上午哨兵李成龙突然报告。此时,这辆可疑皮卡距防御前沿仅有400米。“各组注意,迅速按3号预案执行”,一排长杨开金下令后,两辆半掩于地下的步战车,轰然发动,跃出沙坑,前出支援。3号哨位反器材狙击弹已上膛,狙击组迅速调整射击角度,借助预定参照物瞄准。值班翻译盖庆通过电台将情况告知正在作业的荷兰工兵,并要求按1号协同方案执行。当该皮卡距离防御前沿150米时,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或许是意识到防御力量的强势,可疑的皮卡迅速转向逃离。
荷兰维和工兵分队队长克里麦利少校说:“中国警卫非常出色,能够得到中国警卫的安全防卫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我们可以安心建设,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为了和平建起安全绿洲,加奥市长迪亚罗说――
“你们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地处零度经线上的加奥古城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曾是桑海帝国首都。千百年来,当地人民祥和地生活着。然而,2012年的政变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一下飞机,我就看见弹痕累累的候机厅。在平整营区场地时,还发现了未爆步兵雷和弹片。”这是作战参谋孙宝玮对马里的第一印象。
中国营区位于加奥第八区,区长是88岁的老人杜尔。他说:“战乱时,极端分子抢走了我们的东西。中国军人来了,我们感到很安全,每晚都能安心入眠。”今年3月的一天,杜尔患腹泻导致身体虚弱,军医赵军多次上门诊治,不仅治好了病,送了常用药,还留下联系方式:“需要帮助,随时呼叫”。
遂行任务的同时,警卫分队还积极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先后向布隆谷地联校、加奥“和平?和解”协会和贫困村民赠送了文化用品以及食物。
“中国军人在马里架起了一座通往和平的桥梁。”当地时间9月9日上午,在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援建的中马友谊桥竣工通车仪式上,联马团东战区最高民事长官弗朗西斯科如是评价。
就在一个月前,加奥地区突发强暴雨天气,该市第八区通往尼日尔河的排水桥坍塌堵塞、积水成渊,近万居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警卫分队迅速出动快反支援排、行政保障排,顶风冒雨、连夜抢修。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官兵们清除建筑垃圾、淤泥等堵塞物20多吨,及时疏通了水道,排除了险情。
为进一步造福当地民众,警卫分队连续奋战20多天,建成了可承重30吨的中马友谊桥。这座桥既恢复了第八区的主干交通,又畅通了该区向尼日尔河的排水渠道。
加奥市长迪亚罗称赞说:“你们在加奥默默地做了很多好事,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杨华文)
(责编:缪凌云(实习生)、闫嘉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头条推荐(维和,中国,军车)
24小时点击排行榜(维和,中国,军车)
非法信息举报Email:(@qq.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维和部队死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