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中的过激派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贡献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邓小平理论(含答案与解析)解析,帮助,复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邓小平理论(含答案与解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试看已结束,文档全文共59页,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查看。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9 p.20 p.14 p.19 p.12 p.20 p.17 p.18 p.13 p.16 p.17 p.20 p.19 p.20 p.17 p.15 p.20 p.19 p.16 p.21 p.16 p.16 p.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按课标分解(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按课标分解(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民主与法制建设第9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内容标准(试验稿)】(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内容标准(2011版)】(1)了解中国共产党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图说历史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他发明的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他发明的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种纸后来被称为什么?&&&&&&&&&&&&&&&&&&&&&&&&&&&&&&&&&&&&&&&&&&&&&&&&&&&&&&&&&&&&&&&&&&&&&&&&&&&&&&&&&&&&&&&&&&&&&&&&&&&&&&&&&&(2)中国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发展有何贡献?&&&&&&&&&&&&&&&&&&&&&&&&&&&&&&&&&&&&&&&&&&&&&&&&&&&&&&&&&&&&&&&&&&&&&&&&&&&&&&&&&&&&&&&&&&&&&&&&&&&&&&&&&&&&&&&&(3)现代人将废旧纸或纸制品回收作为造纸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程序,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这种纸叫做再生纸。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意义?&&&&&&&&&&&&&&&&&&&&&&&&&&&&&&&&&&&&&&&&&&&&&&&&&&&&&&&&&&&&&&&&&&&&&&&&&&&&&&&&&&&&&&&&&&&&&&&&&&&&&&&&&&&&&&&&&
题型: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蔡伦;东汉;蔡侯纸;(2)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3)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图说历史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他发明的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主要考查你对&&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传播和意义: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7世界传到了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来经过了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欧洲人又带着纸张传进了新大陆美洲。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造纸术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造纸术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造纸术从我国传播出去以前,朝鲜、日本用过简和帛写字,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的“纸草纸”写字,欧洲用羊皮作纸写字。在这些书写材料中,有的很脆,有的很笨重。据说欧洲在没有纸之前,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因此,这些材料也都不适于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时间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的:“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一个没有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发现相似题
与“图说历史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他发明的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487290139286151626706872231617答案:解析:
  (1)(4分)中国:总结性的科技成果,体现出实用性。(1分,任意一点)西方:自然科学创造性的突破。(1分)影响:为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准备条件,(1分)科学理性影响启蒙运动。(1分)
  (2)(4分)选答一(春秋战国):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分)以选贤任能代替世卿世禄,中央集权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2分)教育和学术下移,士的地位提高。(1分)
  选答二(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商业的繁荣;(2分)政府打击军人割据,重文轻武;(1分)科举制度的发展。(1分)
  (3)(5分)特点:人数众多、社会成分和思想主张多元化。(2分)相关的重大事件: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答出3点即可)
  (4)(4分)目的:惊醒国人,号召变法图强,免于淘汰灭亡的命运。(2分)
  影响: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2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17分)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⑴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任选上表中中国古代史两个时期的一个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出现诸多教育名家的原因。(4分)& 如果对两个时期均作了回答,只按回答顺序的第一个计分
(3)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5分)
严复所以翻译《天演论》,正是因为它关于“自强保种”的“达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起到惊世骇俗,促人思变的作用。就是说,他是想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阐明这样一个中心思想: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反之,则将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述《天演论》的目的和影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福建省、德化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科技发明(件)
世界其他国家
公元l-400年
公元40l-1000年
公元100l-1500年
公元150l-1840年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1—15世纪末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以宋元时期科技成果为例说明。(4分)
⑵年中国科技发明地位与以往三时期相比有何变化?指出同一时期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理论成果一项,并分析其对文化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⑶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5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恩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它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体现是什么?(5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河北省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1)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4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材料二&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2分)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该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数(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303(含民办高校)
(3)据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四&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4)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2分)19世纪末,德国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哪些奇迹?(2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⑴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任选上表中中国古代史两个时期的一个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出现诸多教育名家的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严复所以翻译《天演论》,正是因为它关于“自强保种”的“达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起到惊世骇俗,促人思变的作用。就是说,他是想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阐明这样一个中心思想: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反之,则将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述《天演论》的目的和影响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公元l-400年
公元40l-1000年
公元100l-1500年
公元150l-1840年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1—15世纪末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以宋元时期科技成果为例说明。(4分)
⑵年中国科技发明地位与以往三时期相比有何变化?指出同一时期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理论成果一项,并分析其对文化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⑶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5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恩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它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体现是什么?(5分)(1)秦统一六国(秦的大一统)(1分);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2分)(如学生答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可给1分)(2)三民主义(1分);①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答对一点给1分)(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邓小平;(1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分)(4)①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分)②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今杰出历史人物的功绩。翦伯赞认为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历史事件是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三十多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领导核心是邓小平,我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认识: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期末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材料一: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见面,周恩来礼节性地伸出了双手,而杜勒斯却拒绝和周恩来握手。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
材料三:日,美国总结尼克松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开始了一次他称之为“谋求和平的旅行”。当他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的时候,就向前来欢迎的周恩来总结伸出了手。他们的双手紧紧地握在起,足足有一分多钟。&
—— 摘自《中国外交秘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为什么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历史上将材料二中国举办的这次活动称之为什么样的外交活动?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比材料一、二、三,概括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美关系的这一转变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河北省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文件?&&&&&&&&&&&&&&&&&&&&&&&&&&&&&&&&&&&&&&&&&&&&&&&&&&&&&&&&&&&&&&&&&&&&&&&&&&&&&&&&&&&&&&&&&&&&&&&&&&&&&&&&&& &&&&&&&&&&&&&&&&&&&&&&&&&&&&&&&&&&&&&&&&&&&&&&&&&&& (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三个文件的颁布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 &&&&&&&&&&&&&&&&&&&&&&&&&&&&&&&&&&&&&&&&&&&&&&&&&&&&&&&&&&&&&&&&&&&&&&&&&&&&&&&&&&&&&&&&&&&&&&&&&&&&&&&&&&&&&&&&&&&&&&&&&&&&&&&&&&&&&&&&&&&&&&&&&&&&&&&&&&&&&& (3)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的进步。请你结合某一文件的内容加以说明。&&&&&&&&&&&&&&&&&&&&&&&&&&&&&&&&&&&&&&&&&&&&&&&&&&&&&&&&&&&&&&&&&&&&&&&&&&&&&&&&&&&&&&&&&&&&&&&&&&&&&&&&&&&&&&&&&&&&&&&&&&&&&&&&&&&&&&&&&&&&&&&&&&&&&&&&&&&&&& &&&&&&&&&&&&&&&&&&&&&&&&&&&&&&&&&&&&&&&&&&&&&&&&&&&&&&&&&&&&&&&&&&&&&&&&&&&&&&&&&&&&&&&&&&&&&&&&&&&&&&&&&&&&&&&&&&&&&&&&&&&&&&&&&&&&&&&&&&&&&&&&&&&&&&&&&&&&& &&&&&&&&&&&&&&&&&&&&&&&&&&&&&&&&&&&&&&&&&&&&&&&&&&&&&&&&&&&&&&&&&&&&&&&&&&&&&&&&&&&&&&&&&&&&&&&&&&&&&&&&&&&&&&&&&&&&&&&&&&&&&&&&&&&&&&&&&&&&&&&&&&&&&&&&&&&&&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材料二: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共产党宣言》,它发表于何时?作者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著作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这个组织的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这个著作发表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前,我们应向这个著作的作者学习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产者在该著作发表后,进行了一场摆脱锁链、建立政权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是什么?这场斗争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为了纪念这场斗争而创作的一首歌曲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江苏期末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2)材料二中的“岛国”在19世纪60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实现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3)日“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的“国父”在弗农山庄逝世,人民为了纪念他,把首都的名字改为他的名字。你觉得他的贡献有哪些,如何评价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三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国家分裂和经济危机的困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材料五:“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5)材料四中所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材料五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好”在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材料五中“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模式?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上述材料的大国的崛起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对我国现代化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材料二&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
“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材料三&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英国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印度年什么事件的发生?该事件中的著名英雄是谁?
(3)与材料三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材料一中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4)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的知识,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材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美人物事迹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