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节日风俗藏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热门推荐:
博宝艺术网推荐
博宝油画火热销售中..当前位置:
2014藏族雪顿节是哪一天 雪顿节的来历及习俗
  导读: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2014藏族雪顿节是哪一天?2014雪顿节是什么时候,藏族雪顿节的来历及习俗您了解吗?
  2014藏族雪顿节是哪一天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节的来历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藏族雪顿节的习俗
  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节日时,除本地西藏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拉萨切磋戏艺。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商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下午各家开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在劝酒时,唱起不同曲调的酒歌,各帐篷内,相互敬酒,十分热闹。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雪顿节更显得意义重大。
  以上是天气网频道(/)为您提供的《2014藏族雪顿节是哪一天 雪顿节的来历及习俗》新闻资讯,天气网万年历频道为您提供查询、、等万年历常用生活知识。
相关文章推荐
本周热文推荐热门城市 |
华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华中地区 |
西南地区 |
西北地区 |
华南地区 |
2015高考信息:
特殊类招生: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高二必读:
各科辅导:
高三必读:
各科辅导:
高中留学:
本科留学:
热门词条:
最新词条:
您现在的位置: &
节日风俗范文:
甘肃博峪藏族采花节 1005字
来源:E度高考网整合 文章作者:――
  节日风俗范文:甘肃博峪藏族采花节
  五月山花百里香,
  姑娘采花上山岗。
  天色晴得水一样,
  云彩白得像绵羊。
  称其为博峪藏族是因为它在一些方面有别于青藏高原的藏族,近似于四川九寨沟地区的白马藏族,但又不完全一样,它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服饰和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35作文网,。由于地域偏僻、远离都市,加上交通不便,知道博峪藏族的人很少,能够亲眼目睹这个民族风采的人就更少。这是一个神秘的民族,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和民风民俗。
  一、一个古老而漂亮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山谷的一个庄子上住着一家老俩口,膝下有六个女儿,家境贫寒,日子过得艰难。
  初夏的一天,按规矩该最小的六妹子上山采撷山花、药草,医治全家人的病疼。由于下山时不小心,摔伤了腿脚,六妹疼痛难忍,伤心地哭着。这时山坡上走下来一位仙女般的姑娘,从背篓里取出草药,在六姑娘的伤口处敷上,很快就不疼了。老俩口为了感谢这位姑娘,就收下了这位没有爹娘,名叫&达玛&的姑娘,并认她做第七个女儿。
  达玛姑娘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品质高尚。天天侍奉二老、纺线织布、耕地播种,勤快又麻利,她织的&塔九&花带,五彩缤纷、无人能比。
  达玛率领六姐妹,踏遍博峪的山山水水,采花寻草,配制药方,治愈了人们的许多疾病,山乡的百姓无限爱戴这位达玛姑娘。
  一天,七妹上山采药时,忽然狂风大作,黑云翻滚,雷雨交加,暴雨倾泻,大地一片恐怖。七妹被一股狂风卷起,重重地摔下了万丈深渊&&
  博峪的百姓为了永远纪念不畏艰险、救死扶伤,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达玛姑娘,在每年夏季山花烂漫的时节,在冠以七姐妹名字的山岗,爬崖涉涧、采花寻草、植树采药,并以歌舞来迎接七姐妹吉祥魂灵。久而久之成了博峪人民的一个风俗节日。
  二、别具特色的本民族服饰
  博峪是甘肃甘南舟曲县的一个乡,地处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白龙江谷地海拔1200米以上,其南北两侧的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其中羊布果海拔高4213米,青山梁海拔高4504米。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山峦重迭、山高谷深。
  这里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变化无常,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野生植物1300余种,珍稀树种50多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苏门羚等30余种动物,真可谓风水宝地。
  五月初五,一个个身着本民族服装、妆扮得如同天仙般漂亮的姑娘,一夜之间撒满了博峪村庄的大街小巷,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热门关键词
百科词条:
简介: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两百余问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许多考生和家长急于掌握的填报高考志愿的基础性、常识性知识……
简介: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需要学习许多知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从浅入深的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所需要的各种……
简介:近几年,香港大学的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家长都开始考虑要将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大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
简介:一旦进入高三同学们就成为了准高考生,那么,让我们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做起吧。那就是熟懂高考,把握……
简介:对于广大的考生而言,如果能够通过参与心仪大学的自主招生获得加分,无疑就意味着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大大地……
简介: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学习艺术,你可能喜欢,这没有错,但是如果真的上升到一个高度当做专业去学的话……
还可以这样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微信号:gaokaojunjun藏族节日习俗--《西藏民俗》2004年02期
藏族节日习俗
【摘要】:正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关键词】:
【分类号】:K892.3【正文快照】: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棵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错把,炒青棵粒,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明;[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贾文璧;[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2期
陈宗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1年01期
冯有寿;[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陈兆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田树昌;;[J];中国民族;1981年03期
肖松;;[J];中国民族;1981年01期
张儒;;[J];中国民族;1981年10期
;[J];中国金融;198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炎发;;[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张国英;;[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陆莲蒂;;[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白玛;;[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宋恩常;;[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陈光国;;[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欧潮泉;;[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张江华;;[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杨福泉;;[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何峰;;[A];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经验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彦军;[N];北京日报;2000年
李捷;[N];中国包装报;2000年
辛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鲍道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N];中国老年报;2000年
葛小冲;[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本报通讯员
雍辉;[N];中国水利报;2000年
党磊;[N];大众科技报;2000年
;[N];光明日报;2000年
邢宇皓;[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国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高文祥;[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吴明娣;[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陈立明;[D];四川大学;2003年
赵心愚;[D];四川大学;2003年
刘勇;[D];四川大学;2003年
邵陵;[D];四川大学;2003年
唐晖;[D];四川大学;2003年
陈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周爱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环;[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蒋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姚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雍琳;[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杜宏;[D];四川大学;2002年
普布昌居;[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李菲;[D];四川大学;2002年
王春焕;[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陆春萍;[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李继利;[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藏族节日习俗
2、逛林卡  藏族是一个十分热爱大自然的民族,他们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习惯,即逛林卡。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塔起帐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15日这天,藏族称“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灵。据说因为猴年五月,莲花生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而以志纪念;另据传说,赤松德赞建桑耶寺时,由于时运不佳而屡建不成。莲花生于是创立赆仪神香诵经节,广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缘逐渐消失,寺院圆满建成。后来为纪念此一习俗,遂在该月上弦月圆满的吉日(15日)举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动。同时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身著盛装,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宴。四川阿坝藏放羌族自治州,藏历五月初四,往往以家庭、家族或寨子为单位外出游玩,大家在野外撑起帐篷,熬起砖茶,备有酸奶等各种食品,唱歌跳舞以至尽兴,当地称此俗为“郎扎格甲”。3、雪顿节  这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 是“宴”之意,从字面解释,“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后来由于雪顿节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其为“藏戏节”。  17世纪以前,西藏的“雪顿”活动是一种纯宗教活动。那时按照佛教的法规戒律,夏季有好几十天禁止僧人出门,要行长净,更安居之事直到解制,在开禁的日子,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要准备酸奶进行施舍,这就是“雪顿”的来源。17世纪中叶,开始增加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但宗教和文娱活动的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在拉萨主要以哲蚌寺为中心。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并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开始移至罗布林卡,市民及周围民众被允许入园观戏,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旧时西藏,雪顿节的活动方式大致是这样的:藏历6月29日,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报到,并举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到罗布林卡向达赖致意,晚上回哲蚌寺。6月30号,在哲蚌寺演出一天藏戏。7月1日,来自各地的剧团在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7月2日至5日,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4个地方的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节日期间,噶厦政府机关放假,全体官员集中在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拉萨广大市民和郊区农民也穿上盛装,带上吃喝用品,前往罗布林卡观看演出。
我要留言: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Tel: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