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行业不景气,还在为年后赶集网找工作兼职烦恼?也许我能帮你!

年后找工作太烦,私我也许能帮你?_百度知道
年后找工作太烦,私我也许能帮你?
因为在春节来临之际,会常常在年后享受很长时间才找工作,那我建议你在年前找工作是个很好的机会,岗位竞争比较激烈。所以说年前年后是各个单位工人流动量最大的时候,有很多外来的人想提前回家过年我感觉是年前找工作是个比较好的时机,但是在年后找工作的比较多。当地的很多人也都希望在家过个好年,最起码选择的范围比较广,那他肯定会提前请假甚至于辞职。如果你想找个满意的工作岗位,等到来年另谋高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找工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3456|回复: 3
你还在为找工作烦恼吗?
【招聘启事】--索马里海盗人力资源部
你忍心蜗居在不到10平米的小屋里吗?
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女友和你奋斗一辈子还供不起一套房吗?
你忍心看着你父母缩衣节食把仅有的一点养老金帮你还房贷吗?
& & 这里才是实现你梦想的地方。
& & 加入我们,待遇从优,装备齐全,食宿全免,一把AK47,50000美元底薪+提成,全天移动式海景套房,多劳多得,只要大干一票,轻松在大都市买楼,干两票,跻身上层社会,直接与奥巴马对话不再是梦想。别再犹豫了,给你一片海域,换你一生奇迹! 非诚勿扰!
& & 公司简介:索马里海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索海集团,英文简称&Somalia Pirate Group&)成立于2000多年前,是一家注册资本为0的具有光荣和悠久历史的武装集团。集团自成立日起发展十分迅速,虽然经历过历史上多次大起大落, 但总体保持着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依托着&非洲之角&的天然地理优势和扼守重要海上要道曼德海峡之利,业务范围不断地向外扩张。现在已经在阿拉伯海,西印度洋,莫桑比克近海设立多个分支机构。集团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占领全部的西印度洋市场。
& & 多年来索马里海盗集团在不断苦练内功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加强了同海外市场伙伴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了同军火贩子之间的合作,已经初步建立起&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靠来自世界各国的先进武器,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AK-47,RPG的优势,索马里海盗集团近年来的业务量成倍增长。已经初步具备了对抗三流国家海军的水平。
& & 目前,索马里海盗集团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索马里海盗集团一直怀着冲出索马里,走向印度洋的雄心壮志。索马里海盗集团清醒的认识到肩负在身上的历史重任,苦练杀人放火绑架勒索四项基本功, 坚持拿钱放人的基本国策,努力做到科学绑架,民主分赃,依法放人。索马里海盗集团充分认识到撕票的危害,为此索马里海盗集团愿与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司一道,携手合作,为保证被绑架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维护索马里海盗集团的信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1. 船长:负责驾驶,绑架工具,人数不限
2. 武器操作员:负责训练集团内部各种轻武器的操作和使用, 包括RPG和便携式导弹 人数不限
3. 会计:负责各国政府和各国公司清理财政收支问题,以及代表海盗集团参加赎金谈判 人数不限
4. 管理培训生:接受训练后直接进入领导岗位,负责日常的小型船只绑架工作,为集团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人数不限
5. 储备干部:负责基地内部日常行政工作,必要也可参加具体的海上作业 人数不限
试用期1个月,试用期间,月基本工资:50000美金+业务提成。
正式录用后,基本工资100000美金+绩效奖金+业务提成+考勤奖+五险一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索马里海盗人力资源部
有才!哈哈
转载请注明
今日推荐 /1
嘎里个兄弟们!进来望啊子啥~
下次自动登录
用其他账号登录:
版权所有:泰州市天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1 合作热线:
备案信息: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文件号:苏通[号
Copyright&
T56.net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邦盛(泰州)律师事务所吴桂宽律师 电话:80 后这一代的「职场人」,30 年后的社会角色或人生轨迹会是怎样的?
有这几个方面的思考:离职或失业后的待遇,是否会有升职瓶颈?80后在50岁时,是否会成为中产阶级?其未来的职业轨迹是稳定且富有安全感的吗?这个题目比较泛,不必讲年收入较高的特例,仅泛指大多数现役的青年职人。今天下班挤在电梯里,身边是汹涌的白领大军,不禁有所想,问的不专业,海涵。-------------------------------感谢大家的回答,总体来看,悲观的多,乐观的少。我再细化一点,就简单来说,我们现在大多数所从事的工作,会安稳的坚持下去吗?目前我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很少有15年以上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将来还会出现不断的跳槽?那么我们的收入会不会在这种变动中,有所突破?因为我们了解到,一个企业进入管理层的永远是少数,剩下的人,30年时光过去,我们所能达到的薪资阶级,会有很大的改善吗?我们会不会卡在目前这个阶层,甚至下滑?
按投票排序
145 个回答
现在是2014年,不过我想先从30年前说起,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那时候几乎没什么“职场人”可言,有的只是公务员、国企工人、事业单位职工、当然,最多的是仍然被拴在土地上的9亿农民。1984年时,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会想到接下来30年间发生的这些事情:两年后,第一家国有企业破产;五年后,一场动乱影响了此后二十多年的国内政治格局;八年后,邓小平南巡导致改革开放的又一轮高速前进,几十万公务员下海,民营资本开始壮大;十四年后,东南亚经济危机后,国内经济开始快速转型,国企改制、教改、医改、税改逐步影响着生活的每个方面;十七年后,911事件给了中国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这十年里,垄断国企、出口产业、制造业、能源、通信行业等以惊人的速度狂飙,一举把国家拉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二十八年后,城市化进程已经达到50%,被急速推升的不仅仅是房价,还有就业岗位的数量,以及带来的观念冲突、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埋下无数隐患。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在退休边缘,尚且年轻的我们在想象下一个三十年。过去的三十年里,很多事情、很多职业、很多观念都彻底地变了:公务员起初是铁饭碗,而后被鄙视为不上进不赚钱,仅仅过了十来年又变回了抢破头的金饭碗。做小生意曾被视为不务正业,后来一个个穿金戴银地发了大财,但时过境迁,纯民营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傍政府才有甜头成了共识。老人越来越多、生育率正在走低,出口行业的老板们焦虑地盯着人民币汇率,年轻人还在继续流向大城市,不在乎这里的空气和交通有多难熬……不是我不愿设想将来,而是三十年足够把一个行业从巅峰到谷底用力抛个两三次;或者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经过短暂辉煌之后再无后继。过去三十年里,曾有无数人在剧变中被成批地抛下,如90年代的下岗工人、08年后东南沿海的加工企业、一身伤病回家养老的农民工、08年后才开始炒股的股民……也成就了不少抓住机会的精明人,比如改革初期的倒爷、互联网泡沫时的大忽悠、做政府项目发家的小老板、几年前个个月入过万的北京房产中介销售、一上市能分到几百万的互联网公司前台……忽然想起几年前房屋70年产权问题正热时,亲耳听到有位买房的中年人很豪气地说出这几句话:“谁管它70年后的事?70年前有新中国吗?谁知道70年后共产党还在不在了?”我今年30岁整,有家室有车房有一技傍身,但依然常感到生存危机。身边有人发了财,有人当了领导,有人十年如一日,有人混得不如意。我自己野心不大,发大财的事想也没想过,理想仅限于职位和收入稳步上升而已。但这也不是喝茶看报聊天能做到的,别说我不行,就连最稳定的公务员也不行。要知道,只有4%的公务员能在退休前升到处级,剩下的这辈子最多落个稳定,想一直向上可没那么简单,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金饭碗尚且如此,其他行业就更难说了。如果是在一个缺乏变化的国度里,大部分人会原地踏步过着普通的日子,少数人会爬到比自己原本高一层甚至两层的阶级,更少数人会抓住机会一步登天,而一些懒惰不走运或投机失败者会掉到下层并且难以翻身。但接下来三十年的中国里不是这么简单,有可能遇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机遇和挑战。同样聪明努力的两个人,可能一个青云直上,另一个原地踏步多年甚至因外界环境剧变而只能更换行业从头开始,然后平庸地度过后半生。同样混日子的两个人,可能一个当上小主管然后安稳退休,另一个赶上失业裁员找不到原先档次工作只好干体力活、打零工,省吃俭用过晚年。这里没有什么成功学的建议和暖心的鸡汤,只是很实在地建议一下:开拓眼界,能让你在海上发现风雨欲来的前兆;努力上进,能让你有力气把小船划到风暴之外;就这些,愿诸君三十年后能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开宗明义:未来的30年里,大家仍然要经历2-3次的洗牌,10年一次。生逢盛世,每个年轻人都需要参加这场障碍马拉松,有进无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人运之上,还有国运。每个个体,如同在暴风骤雨中不懈前行的旅人,找到方向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潜在的洗牌A, 金融行业的低端服务将陆续被互联网服务取代。B, 水、电、气等生活必需产品的价格将进一步提高。C, 地方债再次展期,但危机始终存在D, 机场、公路、铁路、地铁建设即将放缓,投资即将放缓。E, 企业环保成本不断增加。F,
失业潮。其次,以我了解的三个行业(IT、轨道交通、石油石化)为例,说几个残酷的真相A, 40岁以上的平凡应聘者无法与25岁的未婚年轻人竞争同一个职位(平凡指在行业人脉、行业经验、行业威望上都毫无过人之处);业绩平平的中层经理也难以找到同样的管理岗位。不能持续提升的人,路会越走越窄。B, 人到40,老人70,小孩10岁。标准上有老下有小,事情千头万绪,经济压力巨大。中年人不会有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时间。当中年人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生活后,他就失去了适应变化的能力,失业对他来说就是灭顶之灾。C, 28岁以上未婚未育女性的简历通过率非常低。(我不是说offer不好拿,我是说通过常规的招聘网站投简历,获得面试的机会少。建议资深女性通过朋友介绍,猎头招聘的方式找工作。28岁的女博士建议通过导师校友介绍工作。)D, 十几个人的小型公司随时会因为资金链问题倒闭。E,
轨道交通行业在08年之前,普普通通,没钱没待遇没影响力。08年之后有投资,有管理费,有招投标,有各种各样设备和建设的合同;但是10年后呢?当融资困难时,行业不需要这么多管理、工程、建设、设计、监理人员呢?市场不可能长期保持现在的规模。以地铁为例,目前建设一条40公里地铁约需要30个标,150亿投资,土建我不懂,仅机电项目大约需要采购30亿的机车通信等设备,需要1000人以上的施工队干2年;没有新建地铁线,这帮人干什么去?F,
以石油石化行业上游板块为例,某石油局14万员工,年产量只有800万吨原油,日产量2-3吨的油井还在开采;担子重,盈利能力不足,明显在走下坡路,而当地政府还在盖居民住宅。G, 我有那么多同学在石油局做基层的勘探、调度、开采工作;在当地有房有车,孩子老人带,月薪三千三。当石油局效益下滑时,他们怎么办?下岗职工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最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未雨绸缪。A, 做好语言准备、能力准备、人脉准备,应该每年问问自己:我今年学了什么东西,在市场上值多少钱,能做什么职位,有没有竞争力?B, 资产混合配置,风险综合考虑。如果做孤注一掷的投资,赢了当然回报巨大,输了就难以翻身。C, 有三五个共同成长的小伙伴,互相保驾护航。总结,前途光明,行路艰辛,当拼搏前行从没有一个时代,知识的获得和分享会如此容易:庞大的文献资料库,各种顶尖名校的公开课,在线教育、TED、Coursera……声音、视频、图片、文字都成为知识的一部分。从没有一个时代,寻找专业人士会变得如此容易:Wiki,Quora、知乎、果壳、松鼠会,跨专业的人士将越来越多,思想和创意会得到更多的碰撞。从没有一个时代,资本和技术的距离会如此接近:众筹平台、网贷平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从没有一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结识会如此容易:基于LBS的各种交友(约_炮)应用,兴趣小组活动,对搭讪的高容忍度。80后已经在这个时代中获利了,别说人家70后工作轻松,毕竟70后上大学时还没有扩招,社会没那么开放,没有AV,没有日租,没有开房,没有手机,没有高速网络,没有丽江,没有酒吧搭讪,没有约炮。。。可是,好逸恶劳是人类的本性。天才创造历史,聪明人顺势而为,普通人载沉载浮,傻B逆势而动======================================================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历程,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掉队。 本科。打游戏和看小说好像不算学习。 硕士。学了紫微斗数,手相,风水,Salsa,国标,日语,搭讪。 外企销售。学了控标做单搞关系,红酒白酒威士忌,还有论语和易经 国企项目工程师。学了项目管理PMP。2013至今 国企项目经理。正在学在线课堂的课程角色加点思路:市场稀缺技能点,每年增加一点,十几年后就能以此为副业:紫微 风水 相术 国学人际关系技能点,不用增加了。30岁以后,手头如果没有资源,那就难以在事业上结交人脉了。调剂生活技能点,每年增加一点,有助于生活丰富:Salsa,品酒,骑行,健身等业务专家技能点,能加就加,核心竞争力:项目管理、行业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趋势关键人脉技能点,需要逐年累计信任感:医生、公安、律师、投资人、领导==================================================== 同问楼主怎么不做销售了,怎么转管理的?我不存在转行业。我一直都在信息化建设的圈子里面,以前是在项目中做厂商解决方案销售,属于丙方;然后跳出去做甲方业务部门项目工程师,负责项目全周期;现在做IT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筹备沟通实施交付,属于乙方;08年认识的合作伙伴,现在仍然可以合作。我的竞争优势,也正是在于我真正经历了项目所有环节,才能拿下更多的项目,从而能养更多的攻城狮和程序猿,继而能接更多的项目。=====================================================写一段暗黑的真相。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职场人士,有前途的约10%-20%,混日子的约60%-70%,朝不保夕的约10%-30%。在 提到的广州地税局的记录如下:高收入人群的年所得集中分布在12万元至30万元之间,共有145091人,占申报人数的76.87%(以此计算年所得12万元以上共有188748人);100万元至500万元的申报人数为5482人;500万元以上的申报人数为422人,年所得30万元-100万元的申报人数为共有37753人。年所得在30万元以上占申报人数的23.13%,占广州总人口1800万的0.23%。我工作6年,电话本里增加了500多人,基本属于白领,年薪应该都在12W以上,其中NB的人约占15%,理论上收入不菲,房子也不少。这个比例也是合理的,接近广州年所得30万元以上23.13%的比例。(毕竟年所得还包括了资产收入)做销售时候认识人最多,同行、同事、客户、供应商加起来将近300人;做甲方工程师时候大约认识60个同事,40个各行各业的销售、售前、老总;做项目经理时认识30多个同事,20多个合作伙伴,30多个顾问;在这些人中,能力强大见识广博战绩杰出的,随便数数:第一份工作中的领导:凡是一线经理以上,大部分都是人精,非常NB,合计14人第二份工作中的领导:10人以内,公司中高层非常有水平;有两个科长也是人精第三份工作中的领导:不含局级领导,水平高有实力的有5个。平级的同事中:第一份工作:NB的销售5人NB的同事12人第二份工作:乙方公司副总级别:6人乙方公司销售人员:2人同事:6人项目实施人员:4人第三份工作:出色的同事10人加起来,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人脉能力背景都NB的,共74人。约占我认识的总人数的15%。
老师的这个问题太棒了,作为一名80的打工仔,我也想简单说两句。几年前我曾经在孙立平老师的一本书看到了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他是这么说的:90年代中期在法国访问的时候,我们曾向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图海纳(TOURAINE)提出一个问题:法国近些年来社会结构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图海纳的回答是,从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变为一场马拉松。他的意思是说,过去的法国社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这样的一种结构之中,人们的地位是高低不同的,但同时又都是在同一个结构之中。而在今天,这样的一种结构正在消失,而变成一场马拉松。今天的法国,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样,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即被甩到了社会结构之外。被甩出去的人,甚至已经不再是社会结构中的底层,而是处在了社会结构之外。他认为,现在法国还在继续跑下去的只有四五百万人,其余都是掉队的了。坚持跑下去的,就是那些被吸纳进国际经济秩序中去的就业者。图海纳所说的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今天的中国发生。这个马拉松类比让我无法忘怀。以至于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时,写下了一大通悲观的话。当时很多人觉得我在胡扯,我却想,没有走出过校门的人,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真的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残酷。我又联想到好多年前,阿里的B2B公司香港上市时,有报道说,马云在担心员工们凭股票致富了以后,没有了好好工作的动力。于是我忽然领悟到,员工收入太高对公司其实是一种威胁。所以,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挥动之后,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永远处在一种“吃不饱”的状态,确实工资总是会涨,但是涨的幅度永远比不上必须要消费的涨幅。这种“吃不饱”形成的张力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驱使着大家不停地、拼了命地往前跑。但,仍在跑的人尚且是幸运的。就像马拉松模型所昭示的,很多人连跑的资格也没有了,他们被逐出了比赛。 的答案很真诚,他的故事非常有代表性,在大城市的任一个角落里,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人,重点大学毕业,优秀、聪明、上进,但是拼尽全力也不过是不被这个高速前进的时代所抛弃。
这个问题很大,先分开来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社会现状。-1、社会阶层固化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这个时间往往还比较长),社会资源是固定的。现在的社会资源基本在一些60 后,70 后及部分 80 后手中。很难再回到普通民众手里。有多少人飞黄腾达,就有多少人无以为家;有多少人日夜笙歌,就有多少人露宿街头。2、上升渠道基本被堵了也许你在外面累了,想回家安稳点,但是你回你们县城去考个公务员、考个老师当当。你会发现,没有一定的渠道人脉,有时候就算你能力强,你也不见得能进得去这些事业单位。更悲哀的是,如果你不足够努力,你还会下滑。你一年不上班试试,就你那点钱,保证活不下去。3、新生行业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也许像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一样,未来会有新生的行业。但是现在通讯如此发达,出来一个新的东西,一下子所有人都会知道。跟风模仿者何其多。就算你抢得先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作为支持,你很难做大做强。然后眼睁睁的看别人把它做起来。4、靠劳动收入,永远会处于一个收略大于支的状态(排除不善理财乱花钱的)。所以,或许到了四五十岁,你我依然还是这个城市里来来去去的一个普通人。-可能上面说的,给大家传递负能量了,可我只是说出了现在的社会现实。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努力成为更好的人。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平淡无奇,没有曲折妖娆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经历,但我不妨说给各位听听,一起共勉。-2012 年夏天毕业,在上海,一个 UI 设计师。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做前端静态页面,连前端工程师都算不上。月薪 3.5K,刚好温饱。这期间,我想提升自己,但是不管怎么努力,JQ、JS、PHP 等这些真正涉及到前端的东西怎么学也学不好。我想,在我付出很多努力的情况下,我都不能有所提升,我或许真的不是写代码的料。在后来,我慢慢的发现自己对设计很感兴趣,而且略有天赋,于是开始自学设计。身边的小伙伴打 dota 的时候我在学设计;他们出去旅游的时候我在学设计,他们周末逛街的时候我还在学设计。我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不断的练习,并提高自己的眼界。那年秋天即将冬天,我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设计这个工作的时候,我离职了。作为一个写的一手兼容性很好的页面的设计师,很快的我找到了第二家公司。月薪 6K。我开始专心做设计了,不过我只是想把这家公司当作跳板,我需要实际的项目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但同时,我也在继续关注前端相关的知识。在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居然也能慢慢的写一些网页效果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或许能到更好的公司试试。于是,那年夏天即将过去的时候,我再一次离职了。很快的找到了第三家公司,就是现在的公司,月薪 1W 不到。部门经理以前是猎豹前端组的负责人,开发者组长跟产品经理来自新浪,营销策划组的组长来自阿里。而我的设计总监曾经是网易云笔记的负责人。这些人都很牛逼是不是,如果不是我不断的提高自己,而是日复一日的混日子,也许我一辈子也没法跟这样的人站在一起共事,一起愉快的玩耍是不是。在部门里,我只是一个做 UI设计的,默默无闻不起眼但我知道我对于他们同样也很重要。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接触过 APP 设计。因为现在项目的需要,我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去了解 Android 和 iOS 的设计语言和规范。而我的设计总监把这个安卓版的设计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我知道这同样是我努力得来的。若我止步不前,不去学习 APP 的设计,总监不可能把整个安卓版的设计交给我来做。从在学校里学习开发,到刚出来的时候做前端,再到现在做 UI 设计,我一步步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我自己的价值也在慢慢的实现着。作为一个毕业不到两年的人来说,我对目前的自己还算满意。而且我觉得我的工资在同批次的人当中,也算看得过去的。而我更清楚的是,我还年轻,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即使二三十年后的日子只是今天重复昨天,我也能活出不同的精彩。虽然我也一个人每天挤着地铁,来去匆匆,偶尔加班,周末一个人看电影,过着再也普通不过的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痕迹轻到一阵风就可以抹去。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那些飞奔而来的日子里,藏着精彩和等待,会在未来的某些日子里,不时的跳出来给我惊喜。我的事情讲完了,很普通是不是。普通到你看完就可以忘了。而与这个故事有关的或许只有那些看似与你们无关的故事了。但这就是每一个普通人最真真切切的生活。-社会纵然已经如此,我们更不能自暴自弃。人可以没高度,但不能没厚度。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可以慢慢来,一点一点进步。等到我们四十岁五十岁,纵然我们还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们必然会成为一个有厚度的人。到那个时候我们会有车有房,丈夫顾家,妻子贤惠,儿女孝顺。一个人发的光或许照不亮全世界,但是只要能照亮身边的人就足够了。我们用尽所有力气,也不过为了做好一个人群中发光的普通人。-经历尚浅,阅历不足,惶恐答之。以上。
时也、运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某种程度来说,此问是无解的。先举个老爹好友一家的小栗子:X伯伯知青上调回城被分到江苏邮电,抱着公家铁饭碗兢兢业业开开心心工作十几年,忽逢改制浪潮一夜变成江苏电信合同制职工,虽说保留了全民身份,可心里不是不咯噔;又过了些日子,江苏电信再拆,部分员工被“双向选择”进江苏移动,虽然和伯伯家人无关,可被择走的下属都觉前途黑暗看不到未来(注:当时手机普及率超低),办手续前那是终日以泪洗面,看着不免兔死狐悲——好在伯伯自幼好学上进,最后退在总会计师任上,这是后话。这位伯伯只一个女儿,从小顽皮不爱读书,家人倒是开明任其自由发展,适逢第二次浪潮席卷神州,这位姐姐对计算机啊网络的无比感兴趣,家里就买了当时在我看来是天价的PC供她捣鼓。只可惜她高考没赶上扩招的好日子还偏科得厉害,只潦草读了个电视大学(还是成人高校的记不清了),待毕业时电信已现颓势,饶是它已现颓势,手里没过硬的文凭还是进不了正式编。姐姐一气之下去了中国联通——该公司当时全民职工与合同工的待遇已无区别,自此一路风生水起,待我毕业时,此女已在扬州公司独当一面。所有的预测都是用已知推未知,但科技的发展何其快,今天管用的模型30年后却未必,在在都是变数。当年被电信弃若蔽履的,内心何其凄凉,现下谁不庆幸早早逃出泥沼?那些奋斗在老牌国企——比如铁路、电信、军工企业的,当年谁不觉得自己下半辈子进了保险箱?10年前,诺基亚统领手机半壁江山,摩托罗拉也是无比风骚,而今安在?10年前,淘宝刚起步,我一同学天天泡着上头拍便宜货,当时大家都告诫她小心被坑钱,谁料她最后和一个卖芭比娃娃的老板天雷勾动地火,两人婚后一同经营夫妻老婆店,赚得盆满钵满;那个被我们集体看衰的淘宝网,今年要在米国上市了,保守估值据传250亿刀。作为理性乐观的射手座,我想告诉楼主一个多年观察心得:只要你沉得下心、卖得起力,任何行业——不论黑道白道朝阳产业夕阳职业,只要能拼进行业前30%,应可保此生无虞。我见多了六七十岁高龄的老头老太们被企事业甚至政府机构追着,或返聘或挂职或顾问,关门过节处求指点,有时一张老脸就是背书。何况技术可能被大众市场淘汰,但技艺会升值,因为匠心难得,世间总有人愿用高价求那份完美,而追寻技艺的道路上磨砺出的智慧更可以加持你一生,到那时你会发现,世间事总有共通之处,转行也不若你想的那么痛苦。楼主不妨再转一念:人身难得,多多经历才不枉此生。(30%只是借科学描述形式)逗过八哥鹩哥鹦鹉的人都知道,此鸟价高且价差极大,普通会用机械声说“你好!”“恭喜发财!”的大多便宜,因为那都是绕录音机围成一圈儿跟着学的带电音,可也有声音婉转会背唐诗宋词能日常交流的,那都是主人特别挑出,教孩子一样,每天得空就陪着说话练出来的,这样的鸟价,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所以,别说人了,就是养个鸟要卖个好价,也得下功夫的!再附赠一个栗子:老爹另一好友,一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直到骗来貌美如花的阿姨,忽滴性情大变、三观俱正,奈何年齿稍长且当时职业再教育很不普及,转行不易。好在人生没有白混的日子,只要你愿意,任何经历都可以成为翻身的资本。这位叔叔摁是把享乐变成营生,凭着常年混迹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窥得的门道,他贩过金鱼,卖过盆景,后来发现鸟雀赚钱特别是八哥鹦鹉之流,上山网鸟之余还自己繁育。小时候最爱去他家玩儿,有一幕印象极深:3只毛都没齐的鹩哥,张着大嘴一溜排站在一截小短枝上,叔叔歪头眯眼浅笑着端坐枝前,左手端个小食盆,里面放着他自己调配的膏状鸟食,右手持雪糕棒刮上些许,依次往鸟嘴里填食。(此乃其第一桶金)后来年岁渐长精力渐弱,他转而盘下家门口的小铺卖烟酒百货,待苏果超市遍地开花时,他已积蓄颇丰,于是关店,去兑现那个执手游遍名山大川的诺言。
中间阶层会大幅度膨胀,这是朝廷在特定时期用来收买可能反对者的惯常手段。高校老师,公务员,国企,等等一系列朝廷认可的基本盘会继续膨胀(你能想象某师大给挖过来的老师一人一套房么,没错,我说的是给,given as a gift,),背景是——经济在快速发展,不把这些人收买到自己怀里,迟早引发不可测事件——关注基层公务员因为工资过低而叫苦的新闻吧。那些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领域的企业,就必须为朝廷的稳定做贡献——收税,继续收税,即使暂时下降税率,暂时过紧日子,那也是相对的,或者是大盘不好了,或者是收过头了,必须养猪,当下是兼而有之。是稳定压倒一切,而不是经济数据压倒一切,经济只是手段——房价仅仅是收割手段中最平常的一种——如楼上某位仁兄所说,让人民过于富裕和有头脑是危险的。所以,未来会处于这样一种危险的均衡中。那些天天锻炼身体,每天努力工作的人,尤其是在外企和私企的人或者创业者,为这个危险的均衡做出了杰出贡献(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么,其实这不过是逆水行舟和不进则退,站在黄河岸边会自然感觉到这种生存方式的不妥当,当然,同舟者有义务相互取暖,即使相互撕咬仍然占了大部分)。三十年前,刚刚开展的市场经济让大量企业成长起来并制造了本来应该由大一统国家承担的服务,三十年后的俞敏洪只能感叹天花板比黄土地更让人感到无情——GDP增速已经过了最高点,目前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不过是借坡下驴,不以经济论英雄,以什么标准论呢?呵呵,这是个漫长而有趣的童话,虽然并不陌生。吴晓波饱读了两千年的中国经济史和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史,却仍然诉求于商业社会伦理而不是政治伦理——激荡三十年的所有事实有着明确的脉络,弄清这个脉络后,我心里质疑着他在微博上和演讲中的意见。当然,不是说就没有机会。中国的二线区域,城市化才刚刚展开,但是这种机会无法和三十年相比,因为在二线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得利最大的一定是一线资本——白手起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腾讯阿里和百度起家的时代,和现在的严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不是说就没有机会。刚才已经说到,不以GDP论英雄,或者说,不以制造业论英雄,关停落后产业,那替代品是什么呢?文化产业,游戏公司,民间和官方智库。这个领域空有资本,但在总体人员素质上奇渣无比,一块价值洼地正在出现,虽然是比较悲哀的价值洼地——只有经济不好的时代,人们才更乐意去看电影,打游戏和读书,这是嘴炮党的福音,虽然凄凉,可能唯一。陆贞传奇,写的真好啊,呵呵。这都能挣钱,还犹豫什么呢?被经济增速低迷所困的大部分人正需要温柔和猎奇的滋养,沾满毒液的毛笔胜过一千只杜冷丁(对了,西方最流行的两本书,两年前是暮光之城,两年后是格雷的五十道阴影)。什么是价值洼地?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头脑空白就是价值洼地——洗这些人的脑实在是轻而易举,他们既不崇高,也不相信崇高,物质的满足感迟早要让位于精神,问题是,要让位于妖艳的精神。一般来说,这是一个经济大周期的后半阶段,虽然依旧精彩,就像东汉不亚于西汉,晚唐的凄艳丽于盛唐。enjoy.西部在wz天天闹革命的情况下,南疆的铁路修不起来,所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我们这代人多半无关——看汉,唐,清对西域的经略就会明白,中央政府总是优先经略南疆和河中地的农耕区,但是目前的这两个地方都中了毒,随手拿过一份报告,河中地区的极端组织就比比皆是,想要喂饱所有人,不太现实。普京大帝正在用生命的全部维持帝国的余晖,在他死之前,中亚要是能顺畅地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贸易区那叫见鬼。我不信俄罗斯在不打仗的时候仍然具有前途,但我相信普京不死毛熊就仍不老去——他以为自己是成吉思汗,实质上不过是瘸子帖木儿。但即使这样,在有生之年保证俄罗斯在中亚的存在还是绰绰有余。顺便说一下网络业,大部分盈利的公司照搬了西方的创意,我们依附于西方的头脑(唯一例外的可能是360,这是中国式的原创,当然是凶残和无底线的原创,虽然我喜欢),问题是——我不知道网络时代的洋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还能玩多久,什么时候玩完?总会玩完的,而且——随着这种模式的成熟,后来的复制者想要独立生存就不太容易了——三巨头资本化以后尤其如此,优酷土豆要卖给谁来着?我相信还会出现独特的,完全独立于西方创造体系的新模式网站,但是。。。这仍然和文化产业和本土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最后的蛋糕,保利已经优先吃下了艺术品交易和电影的一部分,中信还未有动作,但我觉得上头不是没有考虑的——能够赢得被资本招安的权利,对于挣扎于创业和打工之间的这代人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了,非核心资本想要染指或者洗白上岸,呵呵,反三俗民警注视着你们。当年百度刚一傲娇,焦点访谈快速跟进,袁宝jing手上的古龙水和警犬的混合气令人回味,柳传志说在商言商,王石这个另类表示自己有失去一切的勇气,大致如此,他们当然明白,他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那是。。。许多年前的故事了,只有刻舟求剑的蠢材才会觉得仍然动听。当然,我是站在西山顶观察的,看到的不够细,所以这所谓最大的胜利,也逃不脱无趣的味道。资本的等级,往往比神权和政治的等级更加森严——因为资本可以量化。以上是一只没睡醒喵的胡言乱语,刚刚去拜谒过某位早逝的同学,没有逻辑,纯属零敲碎打,没有节奏,也不具备美感。举国皆唱苏柳词,多么甜腻的景象啊——香风染红袖,佳人懒梳妆,前三十年是森严的武库,后二十年是突然奔放的河流,最后这十五年则是堤坝的猝然建成,改革开放摧毁了敬畏,顶点是某风波,之后的收紧和中间阶层膨胀又摧毁了自由意志,剩下的是什么呢?任何背叛,都要付出代价。想要给混乱的头脑注入美丽的种子,毕竟是不太困难的事情。诶,我怎么这么严肃?
30年什么概念?摩尔速度18个月翻一番。30年,360个月,20番。2^20 = 1 048 576.也就是说,30年后的计算机性能是现在的100万倍+。库兹韦尔说,2045年,人类进入「奇点时刻」。 2045年,电脑创造的人工智能数量,将是当今存在的所有人类智能数量的10亿倍。2045年,人工智能可像人类大脑那样,不仅会计算、作曲,更可以驾车、写作、决策甚至社交。计算机将大大超越人类智能。如果人的智能能够完全转移到计算机上,那么死亡将变得毫无意义。如果人类与他们生产的机器完全融合,那么世界也将面目全非。从进化角度,这将代表着一个新物种的出现:奇点人。技术进入棋盘下半局,幂指数陡峭,创新层出,组合阶乘式增长。所有行业、所有人正迅速被互联网改造,被人工智能改造,被人造食品改造,被社交网络改造。未来30年还将诞生数十个类互联网式技术。政府、法律、普通人被潮流拖着走。你要问我30年后在做什么,对不起,真没法回答。30年后,还有程序员吗?很难说。30年后,还有搜索吗?估计没有。30年后,还有燃油汽车吗?应该没有。30年后,很多技术发明,很多行业兴起,很多行业衰落,很多人被改造后的职业无情抛弃。以上,绝非危言耸听。
对于三十年后,我是持悲观态度的。可能各人情况不一样,对未来的态度也不一样。我毕业于一个本三(非精英)。父母辛苦工作,投资有方,在房价暴涨钱入手了两三套住房(衣食无忧,也没有来自父母方面的负担)。父母年收十几万(非富人,小中产),我现在是程序员,年收6-7w(二线强城市)。介绍那么多,就是为了让我的回答更加符合我这种情况的朋友。知乎上精英太多,动辄百万年薪的中产生活,千万资产的贫苦日子(纯吐槽)…1.大的方面:自从之后,3年后南巡,从此我朝人民再不想去改变什么,一门心思赚钱。倒不是说有错,只是觉得,你现在不说话,以后也没人为你说话。那年要的是惩治贪腐。如今25年过去了,有人觉得现在的风气比25年前要好很多吗?没有吧?25年,就是高粱也会酿成一壶好酒了。味道醇香浓厚~现在看到社会上,戾气深重。对富人就是“为富不仁”,“钱不是好来的”;对留学生就是“一家贪官”等等等等。我感觉我们的底线正在丧失,气人有,笑人无。2.我所在的城市的方面:不描述了,直接说吧,我在的是天津。(以下描述部分出于本人主观认知,有失偏颇之初,敬请谅解)作为我所认知的北方城市(我对南方了解不多),我觉得有种死气沉沉的劲儿。国企、央企依然是这片土地上的巨无霸。民间除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南方那种活泼的小商品的民间商业的流通。仅以我家举例,我家做小生意,跟本地的上游和下游几乎不打交道,因为父母觉得他们不讲信用。宁愿千里迢迢从浙江送货,发货给全国各地,也不愿从本地进货、铺货。这些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吃亏吃多了。(近几年也在给本市铺货)我舅舅做服装生意,据他说,被商场扣钱、压钱几月甚至几年不给的情况太常见了。现在工厂倒闭了,当然也有着其他原因,譬如招工难招等等。以我个人所见,我觉得本地没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氛围,从上到下都是。我家被工商税务刁难的事儿太多了。跟一位长辈聊天,他说本市对于企业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如南方城市,甚至不如大连西安等地。3.我身边的长辈和小伙伴们:作为一个二线强城市,本地人具有“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就得了”的气质。我有一些来自二三线城市,又回到家乡的大学同学们,他们大多持有这种态度,或者有过类似的想法。即:不会去拼命,或靠着家族,或自身认真工作,做力所能及的事儿,过悠闲平淡的日子。要说我们不努力,我们也认真工作;说我们努力,可又不会拼命。前提已经说完。我的结论:从大的方面看,我感觉90年代那种开放的社会渐渐趋于稳定,现在是一个极好的时代,因为大家过的还不错。是不是一个极坏的时代,我不知道。我真的感觉有股东西在酝酿。从我所在的城市看,可能他会有大的发展,但是与我无关。得到红利的跟我毫无关系,反而物价在涨,什么都在涨。工资涨幅没有物价快。从我身边的小伙伴看,我们追求的是小富即安的生活。可是单靠工资,仅仅是个能维持的标准。而不是好的发展的标准。在我的城市,在普通公司里,(非销售)年薪10W的不多。是真的不多。因为大家整体趋于稳定,所以升职加薪都是以三五年计算的,现在每年可能涨个300,500,到了7-8K的时候,好像有个瓶颈。突破也就突破了,过不去也就过不去了。(再次重申一遍,我的学历不高,人也不很聪明,有时有点儿懒)我非精英,家庭也没背景。一年拿个10W,我觉得也算中产阶级了,但是…如果你一买房就什么都没了。就算你不买房,这10W我觉得每年也剩不下来什么,有场大病、家里有个什么事儿全没了。我就是题主所说:今天下班挤在电梯里,身边是汹涌的白领大军中的一员。做生意没本钱,又没有整体的氛围。工作不拼命、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是别有事儿。抗风险能力极弱。升职加薪很难,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40-50岁时,应该能成为中产阶级,但是能否维持,就得看天了。当然,我觉得在我50岁之前这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整个会有大变。要么生,要么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题外话:非常喜欢楼上 的回答,这是一个问题的反正两种看法。小伙伴们不要从我这里吸取太多负能量。我的很多话是抱怨话,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希望能够说出一些小伙伴的心声,然后被正能量填满~3Q~
这个问题底下的负能量太多了,我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提供点积极的信息吧。我们常说中国未来要面临老龄化的挑战。什么是老龄化?就是新增人口的减少,导致年轻人比中老年人少。反过来说,劳动力的供应也容易出现不足(如下图所示)。普遍的预测是中国的劳动人口(未退休的,希望工作人)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图一描述了15-29岁的劳动人口的变化,图二则是整个劳动人口。一个基本的趋势是30岁至退休这个年龄段的劳动人口到2030为止不会出现太大变化,普遍的预测是中国的劳动人口(未退休的,希望工作人)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会开始下滑。图一描述了15-29岁的劳动人口的变化,图二则是整个劳动人口。一个基本的趋势是30岁至退休这个年龄段的劳动人口到2030为止不会出现太大变化,也就是说年纪最大的80后到他50岁的时候,其竞争环境至少在宏观层面来讲没有恶化的迹象。劳动力市场的后来竞争者数量会大大减少,80后主要的对手就是目前那些已经就业,还没退休的人(80、70后)。实际上,“没有恶化迹象”已经是很保守的说法了。按照目前7.5%的GDP增长可以增加100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来估计,如果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保持5%左右的长期增长,那么未来平均每年会有650万左右的新增就业缺口(当然,这么算暗含的假设太多,只是给出一个大概的数量级以供参考)。只要经济能平稳发展,科技替代人工的速度慢于雇佣需求的增长速度,那么人就会变得更贵,而不是更贱。
至于微观层面,那就太复杂了。但有个基本的道理:只要你不作,而且所在的行业未来不出现人力需求逐年缩水的局面,那跟着发展的大势走,至少工作不容易丢。失业的风险我认为不用过度担忧。至于如何抓住上升的机遇,能走多远,之前的很多答案都提到过了。我只想重提下常识:不要相信任何制度的力量。对所有的80后而言,退休至少还需要20年左右,这和我们目前习以为常的制度的历史差不多长,金/铁饭碗是不存在的。要多考虑趋势,特别是行业的趋势,至少尽量不让自己置身于夕阳行业。目前国内被普遍看好的发展趋势和行业有以下几个(包括但不限于):城镇化,医疗,教育,养老,金融市场化,互联网。顺应这些趋势的行业,机构都不会差。最后还可以看一些
的答案作参考:
我只是忽然想到了今年只不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65个年头,而中国目前至少有千万人经历了比这更长久的岁月,比如80,90后的爷爷辈的人。历史看似很长,其实很短。三十年可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社会关系也许会经历不只一轮甚至是两轮的洗牌。共和国最初的30年,社会上成功的人士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在我看来是根红苗正,勤劳勇敢。这是中国社会阶层的第一次洗牌。很多贫农出身的人走向了上层。知识分子受到严重打压。第二个30年,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关键词应该是:敢想敢干,打破常规。这一次,早期的一部分家庭又重新落回了底层,有实干精神的知识分子地位大大提高。民营资本开始出现在市场之上。从现在开始的30年,关键词应该是:信息时代,适者生存有人觉得中国会阶级固化,我觉得中国的新贵阶层还远远没有达到形成世族文化的地步。现在最多只是有了一个圈子。至少相比于国外,我还没有看到很多权贵去投资于教育这个最能培养精英主义的领域。新科技的井喷让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危机感和希望。知识还有选择的力量在这个年头变得格外的重要。五年前,没人知道小米,知道特斯拉,诺基亚还是手机业的霸主。HTC被视为行业的希望。如今呢?但是同时社会上很多家庭一般的子女上升空间因为家长的短视而被永远的堵死了。20年前,工人还是光荣的称呼,我的伯父一生努力的目标就是让我的堂哥能够顶替他在电厂工作。现在呢,我的堂哥转眼而立了。依然拿着跟10年前一样的工资。这辈子也没有任何上升的希望了。在我看来,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比拼将会伴随着80 90 后一代职业的终身。有能力对局势作出判断并适应环境改变的人将会强者恒强。缺乏这种能力的人不会因为从前那样因为找了个铁饭碗而从此衣食无忧。此外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的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普通家庭孩子和贵族的孩子在信息获取的鸿沟上被极大的填平了(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公平)。古代只有世族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这就等于变相的巩固了他们的统治,今天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步步的走到了学术的塔尖。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如果你的目标是中产,这个相对来说容易实现的多了。一般家庭本科毕业只要努力有车有房并不是太难。但是另一方面,高水平年轻人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变态的你死我活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竞争之中,大我两届的学长,7分可进RJC,SAT 2100能申藤校。到了我们6分才能进RJC,2300才能进藤校。到了我之后2届的学弟,10科全A(新加坡前十)也不一定能进RJC,2400申藤校都能被拒。(在我看来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解决了,早期留学都是DIY,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压根不知道出国这事儿怎么申请,怎么去写文书,英语不好也上不起新东方的辅导班,申请上了又交不起学费,有钱人家的孩子更有条件去进行针对性的准备。现在留学都产业化了。)我真的是不敢停下,如果我现在出去玩两年,再回来的话我会发现行业的整体准入又提升一个门槛,而自己很可能就被比自己年轻的人甩在身后怎么也追不回来了。在我看来,我的同学中大概有至少一大半以上的人会掉队,从而停留在白领这个阶段止步不前。因为他们觉得累了,想要安逸的生活不想继续提升自己。剩下的一小撮人里面应该有一半会被另一部分干掉,或者自己选择错了道路掉进中产或中高产的这个区间,做点技术型的工作。剩下的极少数人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人生赢家。
80后老年人是中国第一批老年网络用户!
这是一次时代性和阶层性的跨越。
我们先以最低标准调戏一下60岁的老屌丝吧。比如我!(想哭)
那年我60岁,独自站在敬老院的门口,是的,60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么孤单,虽然我刚刚在洗手间调戏了李太太一把,还顺手模了她早已打瞌睡的茹房,最终还是伴随着一句“死鬼,老不正经”孤单的走开了。60年了,我还是那么装逼,泡妞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站在敬老院的门口傻痴痴的想着一些失败的经历,院子里面张大爷拿着政府发放的苹果N大声的喊着伟信“你在哪条巷子等我,大声点,我听不清”,李太太边洗衣服边调侃“哟,还硬的起来?”
院子外的年轻人漫不经心的路过,他们的生活不再那么紧张,电脑已经实现了每个人坐在家里工作,社会也不需要人们高频率的工作。那几个年轻人穿着中山装和旗袍(无隐喻,时尚已经遭到了尽头,大街上全是复古的拼凑)。我一眼看过去,社会主义全盛时代刚刚到来,我不禁老泪纵横,眼角泛起深深的皱纹,像是被历史的轮胎压过的痕迹。
回到敬老院,老头子们集体刷怪,满屋子喊打喊杀的叫骂声让我想起了40年前我在网吧的日子……。我打开一台电脑,默默的打开知乎老年版,
看着满屏的问题都是“你怎么看待心脑血管扩散”、“你怎么评价糖尿病,糖尿病会影响性功能吗”、“你怎么看待 为了到购买延年益寿丸出售知乎ID的行为”、“你怎么看待 自砍一只手在大街上扮演杨过的行为”。我点开问题,已经点赞875次,打开点赞人的名单,看着他们的ID,想起了曾经轰轰烈烈知乎风云,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反对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回归正题, 这是一次时代性和阶层性的跨越。由于网络文化的传播,我觉得这一代不会有太多代沟,80后老年人更多的变化是思想上的进步。这一代老年人并不会为金钱而烦恼,网络的普及,大量的知识文化使我们能与金钱物质妥协,都已经较劲了一辈子,还是把未来交给那帮孙子吧,我们更多的烦恼是对青春的依依不舍,对荷尔蒙的依依不舍,对曾经留下的那些遗憾的不舍。也许我们已经放弃了用PS工具把自己P的更年青,因为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不敢相信白发苍苍的容颜即将踏入土尘,也许会看见梁边妖在问题下面大喊:反对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糖尿病根本不是性功能障碍的根源,为什么本人没有糖尿病仍然无法勃起,让我来为大家普及……。我们只能无奈的发笑,想起了那年他的签名,偶尔会发笑。
说实话,炫爷会提这样的问题,我吓了一大跳。30年,实在是不短的时间,足够把一代人零零散散地拆开塞回社会的金字塔里了——何时80后的职场人已经可以达到平起平坐的程度了?这题其实是在预测30年内的中国发展趋势,能答得出来可以直接被美国政府挖墙脚了。不过反正不负责任,那就扯淡好了。我们把问题拆开看看:30年后1.社会就业机会如何2.社会的产业解构是怎样3.社会福利保障如何4.社会的财产分配情况这期间要换两茬领导人,期间领导人个人魅力四射、昏庸无能的情况我们不考虑。仅以目前中国的发展模式做预测……答这种题,眼界不可太窄,弱水三千,你取了一个水分子有个屁用。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句话什么意思?翻译成人话就是给我拼命发展,期间有什么错国家给你兜着。今天心情不好,不编故事了未来中国急速发展的必定是下面这些产业:文化、教育、医疗、机械制造、乱七八糟服务业排名有先后发展这些产业目前在中国属于从考10分到考60分的难度,边际效益极大。而文化是第一推动力。这话十年你可以不信,二十年你还敢说,三十年没有变化我把姓左右翻过来写。只要中国还是中国人执政,这种趋势是无法阻挡的。文化产业蓬勃会吃掉一大批有志青年,导致人才开始出现空缺此时,教育产业开始发力谁都知道现在中国教育是个什么情况,文化发展会反向向教育业输入优质的新鲜血液,像梁彪这样的逗逼会逐渐多起来,继续引发孩子创造力提升。这个十年内你可以不信,二十年你还可以说,三十年没有变化我把姓上下翻过来写。与此同时,第一批赚到钱的老梆子们该还钱给社会了,拿什么还?自己的身体。过去会抗的人,现在都会去医院。从现在的三线城市都可以看出来,生死问题上,中国人有一点钱都会掏出来的。这种情况下,医疗行业即使不在市场体制内,也必然会受影响。看病贵?只会越来越贵,然后国家上赶着造医生。此时,我们需要一个机遇:印度或者巴西突然上道,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帮我们顶掉一部分世界加工厂的压力。这部分压力转移后中国科研的春天差不多才能到来。春天来了,J*B不会勃起吗?一个国家的xx就是它的制造业,乃说中国现在不是指着制造业活着吗?开玩笑,你真愿意带着山寨的帽子活一辈子啊?此时,雄心勃勃的中国一定希望有一个又粗又长的xx向世界经济挺进,如果给力点,中国教育的伟哥应该开始生效了。世界各国此时见状纷纷大惊,未曾勃起已是如此大一条,若让它硬起来岂非要给我灌肠,快快收回去,奴家见不得此物。中国一捋阴毛,俗话说肥水不留外人田,我这大好精华怎能白白射在你们脸上,来人上毛片。各式各样的第三产业就崛起了。这话十年你可以不信,二十年你还可以说,三十年内没有变化我把姓按原点对称着写。好了,跑的有点远,这只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但是是可能最大的一种,超过50%,各种会挨枪子的推测就不说了,我还没有女朋友……回到题上来,30年,中国大概处于什么阶段?我猜是文化产业半崛起、教育产业刚出第一批新苗,还没投入实践,看病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的时候。其他行业呢?由于文化教育的兴起,房地产差不多要开始降温了;IT、金融、物流、制造、食品等应该不会有太大改变;公务员(这也算上升通道?)会比现在精英化,但体制不会有本质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机会如何?比现在选择面广,民营、国企、外企、公务员这些选择的偏见差不多会被时间磨平(你想想你会抽着你儿子让他去考公务员吗?)跳槽?跳,使劲跳,人才多元化后,这种流通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很遗憾,升职瓶颈必须是有的,中国人解决老龄化的方法绝对不是再就业,这点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如果仅就80后这一代人来说的话——特殊的一代人,但也是普通的一代人。大多数人不会和自己的父母有多大差别,平平安安工作完一辈子,可能中间有一些波折,但在年轻的子女眼里可能是这样的熟悉身影——不爱冒险,保守且安于现状。白领大军的一员又如何,那时他们眼中的白领大概和我们现在眼中的公务员差不多。能不能涨工资?如果从宏观角度来说,会。中国只要还在跑就亏不到你,不过这事不是应该看CPI的吗,你工资高就意味着物价也得高。这玩意就相当于两根胡萝卜:一根催着你跑,一根爆你菊花。(其实也可以是一根)钱这东西什么时候算个够,看你想把命续多长。这里顺便反对一下
大大,法国社会已然变为马拉松模式,中国未来也是如此,这便是社会的黑暗。这,是什么道理??考验一个国家手腕的标准便是:能否在让民众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让他们不失去前进的动力。法国社会会变成马拉松,只能说明这帮人手段太差,中国人且走不到那一步。社会福利?由于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正视老龄化的问题了,所以到80后老的时候应该是捡个现成的,最苦的应该是我们父母这批人,好好孝敬他们吧。财产分配?说实话我没搞清楚题里的“这个阶层”到底是哪个阶层,答题的好像也理所当然自己觉得是这个阶层的。“阶层”这个词概念比较模糊,百度百科上的意思好像是“阶级”的细分。但以我感觉生活中我们用这个词通常是按购买力对人群进行的划分,形状目前当然是金字塔形,所以即使同是白领也应处在不同的阶层吧。可能炫爷想问的是白领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会不会下降?肯定地说,只要中国还是世界加工厂,白领就一直会处于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而这种地位会伴随着转型下滑,但一定落不到80后的头上。中国未来的机遇并不是将现在的产业结构细化;之后到来的一定是文化产业带领的转型,我看好习大大。中国未来必将经历一次大的文艺复兴,把我们由于战争丢掉的东西一点一点捡回来。那才是中国真正崛起的时候。综上,我坚定地认为中国经济依然会高速发展,所以,我大概属于乐观派?扯,谁告诉你社会发展你的日子就好过了,说实话我确实没想到炫爷会提这样的问题。“我们”这个词不是向来只能代表自己一个人吗。随波逐流,怎能闷骚而近妖。80后是中国第一批开始尝试市场经济的年轻人,在这一点上来说,“物种丰富度”要远高于改革开放之前的人,所以出现“80后”、“职场人”这种消灭个体差异的词我还挺伤心的——试图用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导自己的境遇,这仿佛又让我看到了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将来会过的怎样?这只要看看裆下就好了,有多大diao穿多大裤衩,指望呆在原地用时代的浪潮把自己往前推的人大多是被拍翻了。这大概就是一个“阶层”的人?中产阶级未来大概会有多少人?我算不出,但只要这个国家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未变,那它的社会结构就不会有太大变化,30年,这期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我说印度和巴西崛起,实际上以我对这两个国家尿性的了解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的是:俄罗斯换领导人、美国经历大的经济危机、欧盟崩盘、日本右翼势力崛起……任何一件事都能把中国带上不同的路。这个世界上99.99%的东西都可以用钱解决,但解决不了的0.01%却决定了所有的事。那0.01%叫概率若问五年之内会是什么样,对着五年计划能说个大概齐。30年实在只有空想了,不信的话往回看30年。大张伟有句话让我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我希望我们80后的人可以活出不一样的成熟。各位80后父母,若想知道自己老了什么样子——你们在子女身上投资带来的影响绝对大于任何形式的其他投资。当然,你要以这个为目的进行投资的话,那就已经失败了。希望各位看看自己的父母,有覆辙的看覆辙,没覆辙的加个冕。说实话这问题实在问得没有意义,尤其从一个爱写故事的人角度出发。80后的职场人若能用一条职业轨迹来描述,那这世界岂非太无趣了,这代人岂非依然活的无比窝囊,这是各位愿意看到的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与君共勉。就答到这吧,心情不好,写得乱七八糟,我这答案跑没跑题,全看各位怎么做了。
人家比较敏感啦,所以匿了,但是真的好想答朱炫这个题的说~
正经的答题开始:
85年生,公务员。08年毕业进入这个行业至今,收入算偏低收入阶层。(具体为每月基本工资923,阳光工资全年25000还得扣去部分保险,具体发放方式为923打卡,那25000一般一年分3—4次发放,每次几千,可以想象没发阳光工资的时候靠923生活的日子)
以我的观点来看,大约在我50岁的时候,我的收入,仍然将是这个小城市的偏低收入那层次。(如果真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再详细回答)
还是比较悲观和没有安全感吧。因为收入不由自己决定。因为这个职业,单单凭借个人能力,成长空间非常有限。所以20年之后的生活,不难预见。至于为什么选择公务员这个职业,父母之命吧。相信中国绝大部分的父母和他们一样,父母们的观念里,公务员是子女最适合职业排名前三的选择之一。此外还有教师,还有医生。因为觉得养育之恩恐难回报,就心一横从了吧。
既然当初决定了,选择了,就把目前能够做的,做到最好吧。肠子都悔青了这种事我会说么我憋死也不会说出来好么。前几年,夜里时时醒来,时常会想,如果当初勇敢一些更努力一些,不管不顾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会不会不一样。这平淡无味一眼就能看到几十年之后的生活,曾令我多么的惊慌。
但是也一步一步的走到如今了。努力地完成工作,不停止学习,不放弃对阅读的喜爱,保持独立清醒,坚持原则不放低底线,明白各种社会规则但不选择屈从,大概就是我能够坚持下去的事吧。
在我有能力有其他的选择之前,我能做的就是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比较好,让自己不断成长更有能力吧。啊,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就酱紫啦。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天涯论坛看过的一篇奇文,也希望知乎网上的各位大神共同批评指正。另外也先把我的想法放在这里:“一个人的命运确实是自己造作的,如果想很好的把握,就必须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对社会、对人生,这比任何技能都重要,属于”道“的层面。本朝是自汉唐以来的第三次盛世,超越美帝是历史的必然,未来的国运自然是昌盛的。A股有可能在2019年前后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峰,现在正是底部区域,有心的童鞋可要记住我这句话。”现在全文转发那篇文章:
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南(真实版)  [引子]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正文]  首先要澄清一个流毒广泛的说法: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  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蒙蒙董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下面我首先对要考虑的宏观策略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个别具体问题的解答。  一、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  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如果这一部分已经有人很明确的告诉你了,或者你个人已经很敏锐的感知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关闭这篇文章了,因为你已经是明白人,不需要我浪费口舌。  (一)5大利益象限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可以按大的方面对各种利益单位归类如下:  1. 公务员(含事业单位)  2. 垄断行业国企  3. 竞争行业国企  4. 外企  5. 民营企业  差不多所有的利益单位都可以在上述归类中找到位置。首先你要明白的是,这不是理论研究,这和你未来的事业、收入、地位、家庭都有直接的联系。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招聘会上准备招聘你的这个公司(单位)到底是属于哪个象限的?  不同的象限拥有的力量和资源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在不同的象限就业获得收入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在你选择公司之前,一定要清楚的了解这些。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公务员(即官员),以及垄断国企的手中。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财富水平不一样,因此公务员集团的收入相差是很大的。虽然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大家都一样,但是你到广东、华东一带了解下公务员的实际年收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你的同龄人在报考公务员了。实际上,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在当地人群中仍然属于高收入群体。而且也许更关键的是,风险非常小。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你一定在课堂上学过吧?哈哈,告诉你,那是西方经济学原理,我们是中国特色的,不一样的。在中国当公务员,风险小,收益大。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在你们哪个地方,公务员待遇也不怎么样啊?那么我要告诉你:第一,你不能只看表面收入而不看灰色的部分;第二,当前中国允许地区间人员流动,因此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财富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落后地区的公务员确实是比发达地区的一般白领差的。这也就是利益格局的复杂之处,没有绝对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国企的情况。一说到国企,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下岗。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首先,解雇员工并不是国企独有,大量的私企每年都在大量解雇员工,并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补偿,给他们“安置”。同时,也不是任何国企都效益不好,都需要下岗。我们看利益格局,首先要看谁拥有力量和资源。在中国,说白了就是谁拥有政府力量和行业垄断的权力,想效益不好都难。这不是国企还是私企来简单划分的。例如中国移动、电信、银行、石油,这些垄断性行业中的大国企,个个效益好。而那些国家已经“完全放开”了的竞争行业的国企,几乎都是完蛋两个字(不含假装放开的行业)。这里面有个很清晰的发展脉络:在90年代初,只有国企存在,民营力量非常微弱。而国企长期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使得闸门打开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经济的人尝到了“高”工资的甜头;在90年代末,以2000年为分界线,时局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抓大放小政策下,垄断行业的国企迅速利用其行政资源做市场经济,毫无悬念,他们无往不胜,获得了大量的利润;当前阶段,以2005年为分界线,则又是另外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各地MBO此起彼伏了。在这种情况下,垄断国企将出现分化,具体发展的预测比较复杂,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专门分析。但无论如何,在当前阶段垄断国企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高收入集团。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现在那些45岁左右下岗破产的竞争行业国企员工,在他们象你们这么大就业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工作仍然是最好的,收入也是最高的。只是现在利益格局已经改变。   再来看下外企的情况。外资企业主要是依靠资金力量、和政府的关系、以及高水平管理在做事情,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企业。但是,他们在中国仍然要遵守中国的潜规则的。由于能够跨国经营的外企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因此外企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利益单位,也是就业的高收入单位。注意,那些中国人海外注册弄的假外企不算,台湾、香港企业算民企。  看看民企的情况,民企仍然不占中国经济的主体。他们在政府力量和占有资源上都相对比较弱。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主要是进去的比较早的一批民企做大了,拥有一定的力量。而大量的民企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生活质量都不高。因为中国并非真正的市场机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或者有法不依,或者有部分人有权不依,这造成了中国的完全竞争行业“扭曲竞争”的现象;在非完全竞争的行业,民企则主要是依附在某些拥有资源的单位周围生存,这种状态打个比方就是例如吸附在某个树上的虫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非竞争性关系利益群。由于职业保护的法律型同虚设,以及缺少工会等代表员工利益的力量,直接造成了民企员工在职场上成为弱势群体。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国家关心国企下岗员工,而没有关注民企解雇员工呢?很简单,因为国企下岗员工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再找到足以维持原来生活水平的工作了。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民企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社会问题并不明显。  好了,现在清楚些了吧,首先要看你要去的公司(单位)是在上述哪个象限。象限属性从大势上决定了你以后可能获得的收入和地位。而你个人的能力,是在大波浪上翻起的小水花。可以说,判断大势的能力比从事具体事情的能力重要得多。也许你要说,好象哪个象限都有收入高的人啊。是的,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在不同象限获得高收入和地位的可能性,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象限,你只要跟上平均水平,5年以后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存上一大笔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在一些象限,你要十分努力,10年以后,你有可能存上一些钱,买上房子和车子,而当你达到这个水平时,在优势象限的和你同时起步的人,已经存上了更多的钱,换上了更大的房子和车子。象限是有优劣差异的,起点相同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通道,同样都很努力,但落到的结果将天差地别。  其次,光看哪个象限还不足够。因为在同一个象限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微妙区别!   二、 转型中的一代  中国的事情要用放大镜看才会清楚,这也是老外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原因。上述人为差别按利益象限的不同也有差异:  1. 公务员、国企类,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  政府工作人员难道也有非正式工?是的,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明你孤陋寡闻。政府工作人员分为两类: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以及所谓的“政府雇员”。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贫穷的省,这两者收入差距不大;而越是经济富裕的省,这两者的收入差距就越大。政府雇员要转为国家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有很大的难度,没有关系基本不用想。因此,即使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即使你已经被某政府单位接收了,你一定要打听清楚,你到底是去做公务员,还是去做政府雇员?  中国所有的国企都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的差异。这种制度安排直接来源于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个人的身份控制。在当年,一般都是“出身好”的人成为正式工,出身差的人自然就是非正式工。现在这种出身制度已经被扫进垃圾堆,但所谓的用工制度却遗留了下来,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垄断性的国企,在市场中利用垄断优势尝到了大甜头,自然要更加紧去获取市场利益。这时人力资源就成了问题。一方面,老的正式工就像八旗兵一样早就失去了打仗的勇气和能力,那么用什么人去攻打市场呢?另一方面,中央不断要求这些垄断型的国企改制,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人员成本,那么怎么优化?怎么降低呢?很简单,大量招聘非正式工。一方面用这些新鲜血液来攻打市场,充当炮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将这些非正式工的工资进行市场化(垄断国企正式工的工资水平大大高于市场水平),这样就拉低了整个企业的人均成本,完成了国资委布置的改制要求之一,而且不会损害正式工的利益(国企领导层是正式工利益的代表)。这表明了,国企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个市场怪胎,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获取市场利益,一方面成为为小部分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要注意,当前还是有可能进入正式工群体的,因为正式工是一个松散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也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的,否则会边缘化,最终丧失其优势地位。非正式工的收入大概是正式工的1/2到1/4。当然,在这里不是进行道义分析,而是要你去了解清楚,你到底是去做正式工,还是去做非正式工?  2. 外企类,大陆工和非大陆工的差异   在外企,差别主要体现在大陆工和非大陆工之间。大陆工工资一般是非大陆工的1/5到1/10。这是合理的。因为外企到中国来投资的90%的理由就是因为你人便宜,不是因为你是文明古国,也不是因为你有三个代表。人家的要求是合理的。当然,即使是这1/5到1/10的收入,和其他国人相比,仍然是很不错的。当然,外企工作是很累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那为什么外企还要招聘非大陆工呢?这里你要清楚的知道,主要是因为3个原因:第一,需要一些可以信任的人来管理(受法制国家法律约束的人);第二,需要一些精通英语的人(能用英语思考)来管理;第三,需要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来管理。那是否你就只能当大陆工了呢?不是的。你应该清楚的一点是,你也是有机会成为非大陆工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去美国留学的原因。当然,仅仅留学是不够的,一定要在美国就业并拿到绿卡才行。现在很多外资企业的CEO,当初就是在美国做体力工混到的绿卡,然后因为精通两边语言的优势,跨国企业需要在中国建立代表处,就找这样的人去做所谓的“首席代表”,然后又逐步提升,就是这样的。当然,随着现在对外交流的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成为非大陆工,仍然是有可能的。  3. 民企类,股份工和非股份工的差异   在民企,差别主要体现在股份工和非股份工之间。股份工主要是哪些有使用股份来吸引人的企业中才有,是最初创业阶段加入的员工。例如华为就有相当多的股份工。非股份工则是那些很后才加入的员工,或者是那些很早加入,但对于公司没有什么价值的员工。在经过了创业阶段以后,企业一般就不再需要用股份来吸引初级员工了,招聘主要就是填补战斗减员——有人走了,就招新的。期权一般用于高级管理者,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大学生就业,因此与它无关。中国大部分民企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自身都难保,员工待遇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创业型民企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你决定去民企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创业扩张型的民企,还是补充战斗减员型的?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三、 职业生涯设计  从整体而言,这一代人注定要承受社会转型的代价。但从个体而言,仍然可以尽力去争取好的结果。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其实从上述分析,对于职业市场中哪些象限比较好,哪些象限比较差,可以说已经是一目了然了。为了更加清楚的查看,现按优劣程度将其排列如下:  1. 外企非大陆工  2. 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  3. 垄断国企正式工  4. 民企股份工  5. 外企大陆工  6. 政府雇员  7. 竞争国企正式工  8. 垄断国企非正式工  9. 竞争国企业非正式工  10. 民企非股份工  也许你可以举出一些反例,但是要注意,上述情况是对一般情况的总结,不包含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你们那里特别穷,公务员拿不到任何灰色收入等情况。  好了,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你要记得的是,尽量往高处走。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被一些所谓人力资源专家的“看长远发展”的说法所弄糊涂。你一定要记住,你站的越高,那么你跳的就越远,看长远发展绝对是起点高的跳的远。不要相信专家们所谓的职业生涯设计,那不是真的。  四、 具体问题解答  1. 如何辨别正式工岗位和非正式工岗位?  对于公务员,要询问是否进入国家编制。如果不进编制,即为政府雇员;对于国企,不要直接询问是否正式工,他们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我们这里都是正式员工”。你要注意,这里多了一个字:正式“员”工,里面分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要记住,中国的国企和央视是一家的,说的话一定要反着听,不然你一定上当)你最好是找内部人了解下,这样最清楚。如果不认识人的话,你应该看他这个招聘是什么部门在主要操作。如果是某个业务部门自己在招聘,而不是总部人力资源部出面招聘的话,多半都是非正式工了。最后,可以询问多久可以“转正”,如果他们闪烁其词,仍然在解释 “都是正式的”云云,或者他们告诉你3到6个月的“试用期”,那么你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正式工了。  2. 要不要在意开始的收入?  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胡说八道。他们认为一开始不要太在意收入,要看长远发展。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专家。你可以想象一下,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岗位的收入?很简单,在不同公司间,市场形式好的,有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岗位,要比没有前途公司的同样岗位收入高;在一个公司内部,有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岗位要比没有前途的临时岗位的收入高。开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对你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你是认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有前途,还是认为一个不重要的岗位有前途?  3.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  还有一种骗人的说法,是说去小公司更可以锻炼人。这种说法荒谬无比。小公司由于实力不济,往往没有高手级的人才,也无法开展一些需要强大资源才能进行的市场运作。这决定了你无法向真正的高手学习,也无法积累大型市场运作的经验。记住,锻炼打大仗的本领,比锻炼一两个人单打独斗的经验有价值得多。  4. 白领会失业吗?  答案是:“会,而且会大规模失业。”你要知道的一点是,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无穷无尽的国家,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在等待着加入城市就业大军。现在的所谓白领,不过是在吃青春饭而已。等他们40岁左右的时候,大量的新的年轻毕业生能够用比他们低的工资来做同样的工作(估计那时中国的劳工保障法案仍然是不健全的,也没有什么工会来保护他们),那个时候,就会出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白领失业浪潮。  5. 做专业性的工作,还是做销售?  要看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情况而言,首先要看自己是否有做销售的潜力;其次,要看是销售的领域是否有技术含量,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而去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销售业务。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等,千万不要放弃,机会成本太高了。你要知道,在这个专业领域,没有多少人能够和你竞争的(眼睛别只盯住每年毕业的那些医学毕业生),因为你要知道,如果你改行去卖保险,那么将有数千万职高生、失业青年和你竞争,而且很可能你竞争不过他们。但是,如果是在有技术含量的领域,从事市场工作往往是一条捷径。  6. 找工作通过什么渠道比较好?  不同的渠道,主要用来发布不同的岗位。例如,招聘网站、是外企招聘大陆工,民企招聘非股份工比较多用的渠道;国企招聘非正式工多用报纸、人才市场;而公务员、国企正式工,则多半要通过内部关系来介绍了。  7. 找什么样的行业比较好?  这里一定要注意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找行业,而不是看你学的专业是否“对口”。对行业要有提前预测性。现在好的行业未来不见得好。在中国未来5年我比较看好的行业是:微电子、金融、建筑、法律、医药、生化。如果你学的专业正好是这几个,那很好;如果不是也不要紧,你可以考研究生,也可以去做这些领域的市场工作。记住,要做Sales,也要做这些有前景行业的Sales,而不要去做超市的Sales.(完)
可以看到,未来是中国人的世界。西方国家近一百年当中,在持续的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作为最擅长跟风的跟风者,已经得到了太多的实惠(垃圾)。现在看来,高技术层面的分歧距离会加大。微软实验室,谷歌实验室等等那些数十年之后的技术储备,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即使改变体质(故意错别字),也无法超越。但是西方皿煮国家持续安稳的体质使其一直沉溺在健康的道路上,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势必比大部分人的臂力要强不是么?360是一个奇葩,尽管我从来不用。这种颠覆一切的破坏式创新令人瞠目结舌。还有那些可以短时间内开发出抢票插件和浏览器的团队,也是充满了亮点。就技术而言,目前除了抢火车票还看不到什么别的应用,但是不排除未来这种技术会有用武之地,彼时,我们已领先时代(不服的就当我在说梦话了)还有等等等等。我们有自己的东西,我们擅长发掘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擅长的都是被逼出来的东西,我们不擅长为它们找到新的出路。说到未来,房地产肯定失去现在的风光,不要以为你现在努力,手里买上若干套房就可以高枕无忧(更何况绝大部分人买一套就很吃力),存款更是开玩笑。如果可以,更多的可以将财富化整为零,购买各种理财,外汇,股票之类。未来理财的重点绝对不是增值,而是抗通胀!如果可能,加入一些走在前列的创业型公司并获取股份,也许这些股份是你养老的唯一屏障。说起职场人,所有父辈传给我们的观点都可以扔掉了。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努力做好现在的事情就万事大吉。这种逻辑来自于军事化的我党管理,而不是适合于现在以及未来的世界。马路清洁工,努力扫好每一米道路,依旧是清洁工。所有的管理者都不会为了你的成长而将一个"好萝卜“拔到另一个”坑“里。我们一定要学会不停的“自我迭代”。你的目标,你所擅长的技术,都要适时的改变。我们,吃苦不怕,就怕自我否定。作为工程师,你代码写得好,你一直沉浸在写代码的快感当中,你月薪2万,3万。你不善言谈,你不修边幅,你觉得就应该这样。但是,你手里的股份(如果有)在慢慢被稀释,随着项目的成长,你更多的只是作为元老而存在,你会发现,你请假一周没有人会找你。技术是存在瓶颈的,当你突破了瓶颈,你的价值和比你年轻5岁的那些工程师的价值是一样的,悲剧。作为销售,你跑客户跑到30岁,你在这个行业里有了人脉积淀。你可以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就能完成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你销售的产品也许会被淘汰,会变化。就像汽车取代了马车一样。销售被淘汰的产品,一样会被淘汰。你应该更多的想一想,你的客户会怎么变,并且争取走在他们前面。你是管理者,所谓职业经理人。你觉得你不会被淘汰。任何企业到达一定规模都需要很多杜拉拉。但是随着各行业职人的职业素养进步,你的价值如何体现??好吧这一段是我瞎说的。以上都是胡说八道,喝了点酒,敲了半天键盘。欢迎开喷,一起加油。
80 后这一代的职场人,30 年后的社会角色或说职业轨迹 和现在的50后 是差不多的。因为人类的劳动分配规则基本没怎么变化过。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这个行业的本质却从来没有变化过。实际上所有人遇到的问题是:没想到我挣了这么多年钱之后 我还是需要钱。
80后最大的变化是房地产升值导致的价值观变化。面对房价的变化,上一代人建立起来的对职业从一而终的理想被粉碎了。在80后的价值体系中,增加了一种是否能够买得起房的职业选择分界。因此80后中创业,做生意的比例会比上一代人高很多,职业稳定性也会低很多
我记得有个对话,大意是这样。一个人问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你对公司十年后的规划是啥?”那个企业家很惊讶,也很不耐烦,说:“我从来不想十年后的事儿,甚至我们连五年规划都没有,你怎么可能知道五年后商业会啥样?其实你连三年后的样子都不见得知道。”有人说大公司都有规划,呵呵,其实规划都不是很靠谱,因为绝大部分的规划都是用历史数据的确定性分析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诺基亚最早有了智能手机,但被iPhone击败;柯达最早搞清楚了数码相机,却被数码相机打败…… 这些故事是关于公司的,但对人也一样。人和公司没啥两样—— 有钱有资本的是大公司,是富二代;已经有政府扶植的是垄断公司,是官二代,但他们之中也有努力的。无依无靠的是创业公司或中小公司,能做到的就是尽力把产品做好,然后商业大势往上走。当然也有人“榜大款”,这也苦,看人眼色。大公司也会倒,因为好日子会让人固步自封、骄横自大或慵懒缺动力;小公司也不见得走得远,因为小富即安也会不错……所以三十年轨迹,没人知道。你每天努不努力,你知道。
昨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眼就想到了自己。三十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浪费了两个小时来思考这个问题。八零后里面,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读完大学,然后仔细找工作,慢慢朝着中产阶级甚至更高的位置爬上去。他们只能在年少时离开学校,然后背井离乡,去到那些繁华景胜、经济腾飞的地方,然后找一份简单的工作开始了真正的人生。我们不去想那些在外打工的新人们的理想,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至少当初我从学校退学以后,在惠州的工厂里面做普工,每天唯一想到的事情就是:不能出错不能出错不能出错……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一直到第一次发工资的那天。然后我发现,我什么都不用多想,我出来就就是为了赚钱的,就是为了这份在外人看来微薄稀少的工资而努力的。这些人里面有些人会一辈子将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也有极少数的人会发光发亮。但大多数都是平庸的。甚至,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曾经根本不晓得“八零后”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说我们自己。想起有次上夜班,凌晨一点,几个年纪相仿的工友一同去厕所抽烟,我是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我们说到各自出生的年月,到了我这里,我说我是89年倒数第二天出生的。我顿了顿以后打趣说到:“我妈当初再努力一下晚生我两天,我就跨越一个时代了。”当时不只一个人问我,“跨越一个时代”是什么情况?当时的我,还以为他们抓住了我说了一句病句……而曾经一同半夜去厕所抽烟的这些人基本都已经结婚生子,但家庭的经济来源基本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为了更高的工资选择了劳动强度更大的工厂。有些人已经混出了一点成就,当上了主管或者是组长。一个同乡今年春节的时候回了达州这边,到达州城里玩,联系到了我。于是我邀请他去我同学开的馆子吃麻辣烫喝啤酒。聊起如今,他对于我目前这种基本没有多少的变动的生活很是羡慕,他说:“其实像我这样一直在外打工,总是跑来跑去的,没什么出息。”没什么出息,这几乎是这些在外打工的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基本的生活感悟。他们永远在四处闯荡,永远不会安稳。他们也不会拥有多么远大的理想,眼光更多的是看着整日监督着自己的组长,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取代他的位置。但大多数人是听到哪儿给的工资更高、工作环境更好,如果目前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压力,他们会不断跳槽。很少部分人会选择在一家工厂待好几年。如果这个社会一直是这个样子,那么三十年后的他们,大多数人其实只是年纪大一点的打工者而已。如果社会发生了改变,那个时候受伤的,其实也是他们。(发现略不切题……ORZ……)
实话说,我对国家的社保和养老政策并不是很有信心,原因很简单,我始终相信,真正的安全感唯有依靠自身才能提供,你的体力,智慧,经验,学识,这些别人无法夺走的东西才是一个人最可信赖的东西。而国家和政府,无论说的多好,甚至做得也很好,终究是外来的,如果能够在社保体系下安度晚年,那是一种幸运。但是,我没有信心,三四十年以后,当我的身体机能跌落谷底的时候,社保体系能保障我生活无忧。虽然,我觉得,流落街头冻饿而死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但是,一生努力之后,我想很少有人对自己晚年的设想只满足于活着。当我们要求质量的时候,就更不要奢望国家或者政府能够提供了。任何时候,自己拥有的才是可靠的,任何承诺,顶多只能表达一种良好的愿望,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好运气却又真的信了,出现任何后果都怪不的别人,即使那是来自国家的承诺。我也知道,作为社会的一员,除非逆天到足以史上留名,多数人的命运,都无法脱离社会大势的影响,奋斗是有用的,但用处也是有限的。我希望在我们80后踏入晚年的时候,我们所生活的国家,是一个强盛而公平的国家,那样,我们的生活至少有了基本的保障,即使政府吝啬又贪婪,只要草料够多,总不至于饿死自己的牛羊。比喻粗陋些,但我相信生活的残酷程度其实和这个比喻不相上下。因为以上的原因,我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多积累一些别人无法夺走的资本,当我体力衰退的时候,它们可以为我换来面包和热水。在自身可以掌控和影响的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老去的时候,不管大势如何,只要努力过,起码自己心安。还是太悲观了些,再说除了上面提及的,还有更多的因素影响你的老来境遇,家庭,健康,修养等等,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在年轻的时候培养、打磨和完善。再说,虽然电梯里马路上写字楼里熙熙攘攘千万普通人,一副辛苦奔忙的景象,但谁又能否认,每一张疲惫而无表情的脸背后,大多会有一个精彩的世界:他所喜爱的和追求的,也足以让他在物质并不那么富足的时候感到幸福了。——以上内容写与今天上午北京拥挤的十号线上,回来后看到 @采铜 的答案,我一定程度上能够和他的悲观形成共鸣,但仍然震惊并且畏惧马拉松模型所代表的残酷现状,但是,如果将来,我努力过,却仍然掉队,那也只能接受了。人之一世,愿赌服输而已。至于其他的,职业瓶颈,阶层固化等,这都是必然的现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找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