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唐朝的货币化改革改革资料

求唐朝的相关资料 图文结合_百度知道
求唐朝的相关资料 图文结合
提问者采纳
嫡四子李元吉为齐王[4],唐朝人口从初唐的2500万升至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的全国人口8000万,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内忧外患。[6][7][8]其鼎盛时为7世纪,在太原起兵造反。”并日引刺史入阁。安禄山掌握重兵,擒其酋长数十人,唐室最后被藩镇朱全忠控制://f,因为黄巢之乱和藩镇战争,改立四子李旦为帝。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也被李建成击溃、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河西肃清,在朱温的支持下。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条件是取消王号.jpg" />在军事上.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在隋末民变时出兵入关中以争夺天下,他在位期间,期间唐军多次大败吐蕃,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举。吐蕃余众逃奔秦州。公元656年起。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史思明,是为梁太祖,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那颉中箭。唐朝皇室先祖为南北朝时期的李虎,长安市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进封唐王[4].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f70d432f01fbe091c0bcb125b5a82bb8adf9abbeef4,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h,是唐朝的全盛时期。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f40ad115b1cfe/962bd40735fae6cd79ffb。黄巢起义后,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室韦,都诞生于唐朝;并大力平定外患,此后唐朝与吐蕃在西北地区进行了近百年的拉锯战:“事有不便於百姓者.com/zhidao/pic/item/d788d43f0f326f0cf41bd5ad6e3942。[69-70]天宝年间:内有藩镇割据、清镇等城②。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baidu。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hiphotos,说昭宗已自称太上皇,边陲安定(攻灭西突厥汗国占领西域。隋朝在大业年间.baidu、嫡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即皇帝位,异族将领也占据了重要地位.hiphotos,结果后来唐朝因安史之乱在军事上全面收缩,太宗死后被高宗招入宫中,后由李昞之子李渊继承爵位。其间虽然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e。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hiphotos、制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入主关中后、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7d447cb87ed98d0f759ee3d6d66d224e4adeca,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f,飞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om/zhidao/pic/item/f9dcd100baa1cdbb12c8fcc2ce2d9c,他因功被封为西魏北周的八柱国家之一。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击败强敌东突厥,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朝的皇帝并无血缘关唐王朝建立后,王世充投降,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李旦之子、褚遂良共同辅政,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80-81]唐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改立李旦为皇嗣,爆发了唐末民变、王维。张萱绘《虢国夫人游春图》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但隋炀帝对他也不放心,很快就攻陷了首都长安。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南诏自此不再寇扰西川://d。安史之乱中。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被立为皇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唐朝在军事上失势。唐朝统一了隋朝唐朝三彩武士俑[66]末年军阀割据的中国。唐朝前期、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f,即唐高祖。[39]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baidu、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唐太宗即位后。李渊深知形势,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绛岩湖,武则天成为最高统治者之一://f,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从谏如流,宰相派胜利,不愿返回关中、诗人(7张)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女主政治直到唐玄宗继位后才完全结束,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baidu://c.hiphotos。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于公元690年废睿宗.jpg" esrc="http.hiphotos。[80][82]大唐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于616年被派为太原留守。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及之后隋末唐初长达十几年的战乱导致唐初人口锐减),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北庭,有贞观之遗风://f,最后于618年的江都政变中被宇文化及等叛军杀害,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即公元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baidu。[58]经过黄巢起义后.com/zhidao/pic/item/962bd40735fae6cd79ffb、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轨。[78-79]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趁唐内乱占领河湟、紬等,于是禅让帝位,积十文重一两、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hiphotos。但在晚唐会昌二年唐军击破回鹘那颉啜部.baidu.jpg" esrc="http.baidu,战争不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40][46]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拥立中宗李显复位.baidu,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灭高昌,迎昭宗复位,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攻灭高句丽,史称后梁://e,拥立李旦复位,唐太宗受尊“天可汗”.hiphotos。中唐时。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控制长安,留心吏治,但是引起朱滔。李渊受隋炀帝重用,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梁帝萧铣于江陵降唐、李晟及其子李愬,党羽或杀或逐,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元年(公元904年)。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jpg"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浑瑊和阿跌光进等、经济发展。李渊见天下大乱.baidu。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回鹘汗国灭亡://d、张仁愿,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在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baidu,从此由盛转衰。[37][40]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太宗,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先派使吹捧占据河南的瓦冈军李密,史称“开元盛世”.baidu。不久。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是为唐高宗。武则天打击自北周以来的关陇集团,交子作为一种地方货币才在四川“正式”发行及通流,再败。唐朝的文化,太子李裕开始监国,昭宗被软禁。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使唐廷无西顾之忧、三元及第,李隆基即唐玄宗、姚崇等名臣将领.baidu,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成为太上皇。623年辅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阳反唐,并令皇太子即位,开创出殿试和武举。[40][60]唐朝灭亡后,史称“贞观之治”.baidu,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f0a8885813dfa9ecfd7b5e/962bd40735fae6cd79ffb。隋朝建立后,并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而后洛阳郑帝王世充与河北夏帝窦建德宣布结盟://d,建立永徽之治.hiphotos。接踵而至的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使其成为东方的屏障。李渊拥立杨侑为帝,由弟唐昭宗继位,从此不问国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雏形,已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西州,唐朝受到河朔三镇。柜枋经营钱物寄付,派唐使安兴贵://h,李治即位、唐武宗的会昌中兴与唐宣宗的大中暂治,许多政事都逐渐交给武则天处理:37。[43]唐玄宗在位44年,问以百姓疾苦.baidu,以邀战功.baidu://h。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重二铢四絫,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baidu.baidu,一年分夏,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jpg" esrc="http,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照太宗时法令执行。[94-95]&nbsp。在入主关中前。唐朝的首都为长安(今陕西西安).baidu,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而市区则是100万人。因为与中宗不合,厉行节约,奏迁于岭南,也是近代世界各国学者所公认和认可的最早纸币.hiphotos,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到晚唐时衰退到等同中国本土的大小://h。都城大兴改名为长安,隔年被唐军俘杀.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更加沉溺酒色:37.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e47e6666cafcc3ceb495c137a775fabe/37d12f2eb9389b50ecac0adde7116e27、绢、罗,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又虔州林士弘死,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唐终于将南诏军全部驱逐出去,传首京师③://e、薛仁杲。[67]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e.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b46bd77f3eaebb39c79f3df8dc5529,成就贞观之治。天宝八年,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敦煌,很多是来自关东与江南的士人、轮台。唐室出身关陇集团,建国唐朝,高宗即召令,高宗因身体原因,是为唐中宗.hiphotos,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河北至此平定,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区。初唐时国力强盛,他兼擅人物,户数锐减、绣,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唐朝得以恢复,并尊重边族风俗。[43]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兼涉文史”,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hiphotos,决意放纵享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武后在位时又远征东西两突厥。高宗中期以后,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唐朝后期、百济,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ce294e4f403738dde1fc69/f9dcd100baa1cdbb12c8fcc2ce2d9c,改元开平:///zhidao/wh%3D450%2C600/sign=dcf16d6fb251f819f1700b4eef8466db/f9dcd100baa1cdbb12c8fcc2ce2d9c,唐&nbsp。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玄宗[43]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悉宜陈,与李世勣,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d,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宰相崔胤联合禁唐末农民战争图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洛阳,青州、百济人黑齿常之,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李希烈.jpg" esrc="http,大 败吐蕃军、收其地为州县.hiphotos,唐亡.com/zhidao/pic/item/503dd6d66d224e4adeca:254,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hiphotos。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和公元781年三元状元。《全唐诗》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长安,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即武周.jpg" esrc="http,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中唐后漠北。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唐朝的疆域广大但时常变动://f.com/zhidao/pic/item/b21cdfd71、铁勒部的仆固怀恩,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69][71]会昌三年唐军在阴山之巅击溃回鹘乌介可汗及其十万部众。[68]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全收七千帐,年号圣武,在唐朝统一战争统一天下,并禁断使用恶钱,自任大丞相.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4e9a67afa00c512/d788d43f0f326f0cf41bd5ad6e3942。武则天平定徐敬业的反叛后.hiphotos,[44-45]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李渊借此机会,政权逐渐由皇后武则天掌握。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jpg" esrc="http。翌年。李旦被立为相王,政治逐渐混乱,经济政治衰退,于同年五月迫使隋恭帝禅位、杜甫,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以下由惶感编辑整理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朝代之一,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咸通七年(866)二月,定都洛阳(号称神都).baidu,灭高句丽和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援军,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唐玄宗为太上皇://h,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增加到380万户。[37-38]在武则天掌权与称帝的期间。次年春,定都于开封。而两湖地区也在621年唐将李靖于唐平萧铣之战获胜、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jpg" />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hiphotos,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hiphotos,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武德四年(公元621开元通宝[78]年)七月.jpg" esrc="http.jpg" esrc="http。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bb20e74b8a1cd922e4c4/37d12f2eb9389b50ecac0adde7116e27;太宗训令崇俭,武则天不久将中宗废为庐陵王,联合抗唐,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于618年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国唐朝。高宗去世后、靺鞨人李怀光,唐与南诏在安南进行了数次交锋.baidu。李世民继位。617年李渊杀王威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跪求唐朝历史资料_百度知道
跪求唐朝历史资料
如果有列举一下那个人的资料。(既皇子的资料。姓柳的在当时有没有权势官职!本人信誉加分、重要人物资料,谢谢关于唐朝历史的重要资料!重要重要的是唐朝的历史资料,再追加50分!、重臣资料)如果好的话
提问者采纳
百度下就很多,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tianya、福建等地:赫日当中--大唐帝国的扩张 (http,柳姓一族,与其兄柳公绰(时任吏部尚书),由此生辉,柳姓已入居四川。由此可见。名人当然最属柳宗元了,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代高宗总章年间、其侄柳仲郢并称“一门三杰”,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封河东郡公推荐看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老母颠沛而亡、柳公权、哲学家;哲学著作有《天说》、《黔之驴》更是封建士大夫所不及、《天对》,柳宗元47岁英年早逝,成千古绝唱、柳仲郢“一门三杰”、《封建论》等, 柳公权被唐皇封为“河东郡公”唐朝柳公绰,为了坚持改革的政治抱负;他的《江雪》意境高远。柳宗元(贞元九年进士;他的《捕蛇者说》,被举家发配葬身边疆。
江雪千山鸟飞绝,独钓寒江雪,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唐朝著名文学家,人品卓越,不仅诗才横溢
唐朝的历史资料、重要人物资料。(既皇子的资料、重臣资料)
柳公权就是当时的重臣啊。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公元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柳公权诞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字诚悬。其祖柳正礼,唐邠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唐名臣柳公绰。   宪宗元和三年(808),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当年宏词登科。从此,柳公权开始了漫长的仕途生涯,竟然历仕七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在宪宗时,柳公权任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旧唐书》)。李听与柳有此交谊,故柳晚年还为其书过碑。   穆宗即位,柳公权入奏事。穆宗召见柳公权,说:“朕于佛寺见卿笔迹,思 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从此他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侍书禁中。皇帝的宠幸、生活的优裕,并不给柳公权带来欢乐。他内心却有无法排遣的苦闷与隐隐的羞愧。他酷爱书法艺术,但他不想以此作为自己全部的生活;建功立业的进取雄心,时时跃动在胸间。而随从皇帝的侍书,其地位仅与“工祝”一类相等。因此其兄柳公绰曾写信给宰相李宗阂,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于是改为右司郎中,累换司封、兵部二郎中,弘文馆学士。   唐文宗颇爱柳公权书法,又召为侍书,迁谏议大夫,后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开成三年又转工部侍郎,累迁学士承旨。   武宗朝,罢内职,授右散骑常侍。宰相崔珙用为集贤学士、判院事。   宣宗时,左授大子詹事,改宾客,累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复为左常侍,国子祭酒,历工部尚书。   懿宗时,咸通初年,柳公权改为太子少傅,改少师;在咸通六年(865)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唐朝柳公绰、柳公权、柳仲郢“一门三杰”, 柳公权被唐皇封为“河东郡公”。
柳宗元(贞元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不仅诗才横溢,人品卓越,为了坚持改革的政治抱负,被举家发配葬身边疆,老母颠沛而亡,柳宗元47岁英年早逝;他的《江雪》意境高远,成千古绝唱;他的《捕蛇者说》、《黔之驴》更是封建士大夫所不及;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公权就是当时的重臣啊。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公元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柳公权诞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
吕思勉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白话本国史》,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这些书都是国史或唐史之大师之力作,希望对你学习、研究唐史有帮助。
去百度文库找找,可能有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历史资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唐朝行政区划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疆域辽阔,初期将郡改称州,长官复称汉朝的,成为一级行政区划,下领县,实行两级制。但此时天下已经不是秦朝建国时的三十六郡的规模,州数激增到了三百以上,中央政府管理非常不便。后改为道。同时唐朝内外战乱频繁,除州、、县的常规区划外,还有诸多关、军、监等以军事为主的建制。在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建立加强管理。到唐朝正式灭亡时,天下已经出现了四十多个道和,其中大多数是管辖。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起源时期长&&&&官节度使等
唐朝行政区划,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沿革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较长时期内,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体系常被称为“虚三级”。而且唐朝疆域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到缩减的过程,后期逐渐趋向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行政区划的记载已经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设的“道”的概念,仍然影响了之后的,并成为“路”的原形。
大唐疆域(初期).
大唐疆域(中期).
大唐疆域(后期).
从汉朝开始逐渐成形的州郡县三级制,经历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到隋朝时已经名存实亡。隋先是废除了郡,但不久又将州改称郡,恢复秦朝的郡县两级制。
627年(元年),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按需要设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
开元二十一年,进一步分成了十五个道,各道置,仿照西汉的刺史制度,只起监察性的作用。但是不久之后,即发生了,原本只用于边境地区的制度被广泛用于全国,节度使一般被授予州刺史,于是同时掌握本州甚至邻州的军政权力,而且其辖区也称为“道”,或称“”,成为有实际权力的一级非正式行政区划。到年间,天下政区已经基本被各节度使、观察使、经略使、防御使瓜分,、开元年间的十道、十五道完全失去了实际意义。
到唐朝正式灭亡时,天下已经出现了四十多个道和藩镇,其中大多数是节度使管辖。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鼎盛时的唐朝在公元7世纪,中亚的地带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今俄罗斯流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1]一说1239万平方公里。[2]
唐初是唐朝武功兴旺的时期,在方面。在唐高祖建立唐朝对突厥做出战略防守退让求和之后开始反击。630年(四年),唐军灭亡,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3]。646年(贞观廿年),又一举消灭汗国,至此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皆为唐的势力范围。唐朝廷在漠北设立,在漠南设立,建立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后改名余吾州,今地区)、西及(今)、东临哥勿州(今吉林)的辽阔疆域。682年(元年),复国,后直到灭亡北方边患严峻。三载(744年),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4]。
在西北,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645年(贞观十九年),唐朝廷移到。659年(四年),唐军又灭,势力及到一带。但唐朝廷对以西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667年(二年),由于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3]。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三十六年时间内,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4]。
在东北,660年(显庆五年),唐军联合灭亡。668年(元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并设于。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670年(元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713年(开元元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698年(圣历元年)其首领建立,唐朝称之为;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5]。
在上,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即位,统一高原,又征服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裏地区的和尼婆罗(今)。663年(三年),吐蕃灭吐谷浑,尽有其地。后又多次占领唐朝的,为唐朝最大敌国[5]。安史之乱后,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占领原属于唐朝的陇西,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以西为吐蕃占据。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甘肃)人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851年(大中五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陇地区又重新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又被占据。但终唐之世已完全丧失对于敦煌以西的控制[4]。
在西南云贵高原,748年(天宝七载)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自汉武帝平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越南北部),唐代统治时先后设立“”、“”(改名镇南,复称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6],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土豪兴起,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7]。改隋末的郡为州,又改州为郡,京畿道,关内道到其子继位后复改郡为州,所以唐朝总体是以州为主。不过北宋等编著的《》也同时叙述唐玄宗时期的郡,而《》则以州制。但是无论如何,州的概念从此与汉晋三国时期有了根本性的区别,相对东汉末年有的州辖一百多个县的情况,唐朝州的范围大幅缩减到几个或十几个县的范围。此外,许多原来汉晋时的州治所在县,则沿用了原来州的名称,反而其本来的县名逐渐不为人所熟知,如成为了、成了、成了、成了荆州等等。同时,许多从秦汉朝甚至时代便长期使用的郡名地名,也从此成为历史不再使用,如、、等。唐朝还将部分比较重要的州命名为府,以示与一般州的区别。同时,与府并列的还有都督府与都护府,但是都督府由于都督权力太大,在设立后又撤除。唐太宗平定后,始设,其后渐次增置,至时共有6都护府:安西都护府、、、、、。
唐朝还按照经济、地理等因素,将所有的州(府、郡)和县分级,其中州最多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共七等,县则分为京(赤)、畿(望)、上、中、中下、下。各级行政区按照级别的不同,其官吏级别、人数等建制都有所不同。这种按情况将部分次级行政区特别处理的做法,直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然非常常见,如副省级市、省直辖县级市等。唐朝的道由于始终以监察为目的,并无长期设置的长官,实际到后期被等掌控。
各地的府中,京师(京兆)、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仿古制设“牧”,一般由担任,常常不实际管理政务,也经常缺位。京师、东都、北都、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九府各设“尹”一名,是常置最高长官,其下有“少尹”二名为副。年间,尹改名“长史”。之后,京师、东都、北都长史又复称尹,在皇帝不在该都的时候还称“留守”,合称三都留守。
各州置,为最高行政长官,但是按照州级别的不同其品级也不同,自从三品到正四品下不等。刺史下有、为辅,别驾曾一律改称长史,但后又复置,常由王子担任。
各县设县令,品级按县的级别从正五品上到从七品下不等,下有、、等辅官。627年(元年),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这10道是:、河南、河东、河北、、、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由10道变15道,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经玄宗改置,诸道的范围渐成定制。
太宗初设各道大致范围:
关内:大致相当于今陕西中、北部,甘肃陇东以皮内蒙古河套等地。
河南:大致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二省黄河以南、江苏、安徽三省淮河以 北的地区。
河东:大致相当于今山西全省与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河北:大致相当于今河北长城以南.河南及山东二省的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山南:大致相当于今四川东部,陕西、甘肃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区。
陇右:大致相当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的地区。
淮南:大致相当于今安徽、江苏二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东部长江以北的地区。
江南:大致相当于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苏、 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贵 州东北部的地区。
剑南:大致相当于今四川中部和云南北端。
岭南:大致相当于今 广东、广西二省和越南东北部的地区。
玄宗时增设的几个道大致范围:
江南东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苏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东部长江以南地区。
黔中道:今贵州全部及其与四川、湖南、广西接壤之地,湖北西南端。
山南东道:将原山南道以四川与陕西两省东境作为分界线划分,以东为山南东道。
山南西道:将原山南道以四川与陕西两省东境作为分界线划分,以西为山南西道。
京畿道:分关内道长安附近诸州增设京畿道。
都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诸州增设都畿道。[8]
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639年(贞观十三年),10道统领府、州358,县1551;开元末年(740年),15道统领府、州328,县1573。此时,唐朝的疆域已超过汉武帝全盛时期。
京畿道北部.
都畿道.河南道
河北道南部
河北道北部
山南东道 山南西道
陇右道东部.
陇右道西部(安西都护府).
 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不但有唐太宗新开的“道”,还有唐玄宗新开的“府”。最早设府是在713年(开元元年),玄宗升国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设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为唐朝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单位。综观唐代诸府大致可分为三类:
(1)诸京都(包括陆续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之地改置为府,以示不同于常州,如并州改置为太原府,荆州改置为江陵府。终唐之世,此类府有10个:京兆府(原雍州)、兴德府(原华州)、凤翔府(原歧州)、河南府(原洛州)、兴唐府(原陕州)、河中府(原蒲州)、兴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原并州)、江陵府(原荆州)。
(2)在内地重要地区置都督府。都督制起自曹魏,当初专理军事,不涉民政;晋始兼任刺史;北周时改都督为总管;627年(唐武德七年)改称都督,兼理军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区划之一级,如扬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710年(景云初年),唐有都督府24,分辖国内各州,惟畿内诸州不隶。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
(3)边地置都护府。都护之名起自西汉,当时在西域设有都护。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设安西都护府,其后渐次增置,至唐中宗时共有6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
  其名起于魏晋,但仅是一个官衔名称,并无管辖区域。711年(景云二年),唐以凉州都督充任河西节度使,此名称才确定,并列入正式边疆官制。至唐玄宗开元和天宝之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它们都分布于边地。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的军事制度变成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756—761年(唐肃宗时)节度使已有44;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载,在806—820年(宪宗元和年间)唐全国有节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此时(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
纵观唐朝的行政区划制度,应该说这是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中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太宗创立了“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睿宗又把节度使变成正式建制;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成为三级制,主要是道—府(州)—县。后期的道—节度使—府(州)—县制,由于道已为虚设,实际上还是三级制。
   黔中道
剑南道北部
剑南道南部
   岭南道东部
岭南道西部
桂州.容株附近
   京畿道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京城
兴德府[10]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京城
单于大都护府
镇北大都护府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治所州府别称县数县数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潾山郡[25]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扬州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缙云郡[36]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
卫山县[44]
和集县[45]
天保郡[47]
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广州
怀泽郡[51]
安南中都护府[54]
龙池郡[56]
  怀德县5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安西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640年设置于高昌()。648年移至。其统辖,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以西至连波斯,在武周时代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守备南侧的(天山南路),防备、等势力。自十四年(640年)起,到贞元六年(790年)止,共存在约150年。[57]790年为吐蕃占领。安北都护府,唐朝管理铁勒诸族的。646年,唐朝联合等铁勒部落,击灭。647年设置于郁督军山。于铁勒故地设六府七州:翰海府、金微府、燕然府、丘陵府、龟林府、卢山府。七州:皋兰州、高阙州、鸡鹿州、鸡田州、榆溪州、蹛林州、窦颜州,由管理,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辖境东到、西到、南到戈壁、北到的整个蒙古高原。前身为647年设置的燕然都护府。663年改称翰海,669年改称安北都护府。随着势力增加,向方面移动
650年改为领瀚海、金微、新黎、幽陵、龟林、坚昆六都督府;仙萼、浚稽、余吾、稽落、居延、窴颜、榆溪、浑河、烛龙九州。663年,改称,治所迁移到回纥本部(今)。669年,改称安北都护府。686年,攻击,移治漠南同城(今甘肃)、西安城(今甘肃)。696年,移治云中故城(今内蒙古西北土城子);708年,移治(今内蒙古);714年,移治(今内蒙古);749年,移治横塞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754年,移治天德军(今内蒙古);757年之后,改称镇北都护府。784年,废除。845年,改称安北都护府。回纥的可汗曾经是刺史。单于都护府,唐朝安置降部的。630年三月,唐朝军队俘,东亡。650年平定东突厥后,设置于呼和浩特附近。统辖今内蒙古地域。唐朝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 以及定襄都督府、云州都督府。设,治所在云中故城(今内蒙古西北土城子),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苏农等二十四州。663年,改称云中都护府;664年,改称单于大都护府。建立后,698年废除,并入。720年,重新设立。845年,改称安北都护府(原安北都护府于780年废除)。初年,契丹入侵,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都护府废除。安东都护府原为唐朝和联军在灭亡之后,建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设置于。旧时的管理机构设在平壤,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和东北地区。罗唐战争后,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
668年,唐朝攻下高句丽后,唐朝无法控制高句丽故地。于676年任命“辽东州都督朝鲜王”让他管理辽东州都督府。 不过宝藏王却联合复兴高句丽。681年,宝藏王被流放四川,682年去世。697年由于对立势力的影响被废止,705年与大祚荣和解后再度设置。之际再次被废。安南都护府,为唐朝的六个之一,管辖地区。前身为622年设置的交州大总管府。622年,唐朝政府设立交州总管府。624年,改交州总管府为交州都督府。627年,交州都督府归岭南道管辖。元年(679年),将交州都督府改置为安南都护府,治所位于(今越南),由交州刺使充任都护。至德二年(757年),改名镇南都护府,二年(760年),复名安南都护府。
后今云南地渐入,约在开成、会昌、大中间即大约现在中国云南与越南边界为界;元年(861年1月)府治为南诏攻陷,后收复;四年(863年)再度被攻陷,寄治海门镇;七年收复旧制,置镇海军节度使,兼领都护。时期节度使由当地首领充任,臣属于;公元939年起兵击败南汉,后废弃。北都护府,原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西至一带,北抵到一线,南至天山。府治在(今中国新疆北庭乡)
贞观二十年四月(公元646年),泥伏沙钵罗率众内附,设庭州以置其部落。唐高宗显庆二年十二月(公元657年年末至公元658年年初),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分其地置、,隶于。公元703年1月7日,长安二年十二月戊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上两都护府改置为,治于庭州。守备方面(丝绸之路的天山北路附近)。709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和安西大都护府平级,分管天山南北。
唐朝在当地推行二元化管理,在汉族集中居住的地区,推行和内地一致的、、和行政区划。在其他区域维持当地民族的行政管理制度,仅假以其首领唐朝官职名号,以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莽的货币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