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华帝国国能征服美国吗

中华帝国能征服美国吗_百度知道
中华帝国能征服美国吗
请问十年后中华帝国能征服美利坚吗
提问者采纳
美国可能比以前衰落,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首先我们不是帝国,但他不会灭亡。美国也不是吃素有点悬,还是先发展吧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华帝国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电脑游戏中有可能。
笑,现在可能性不大,以后就不一定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西方国家出版的历史教材中,有一个常见的关于中国历史的说法,即“十七到十八世纪的中国扩张”(The Chinese Expansion in 17th and 18th Century)。在西方人看来,这段时间内中华帝国取得了巨大的领土扩张,虽然其规模不如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等西方国家,但成绩非常显著,可以与17世纪以前土耳其帝国的扩张相提并论。    当然,在中国历史学家看来,清朝初期的中华帝国没有进行“扩张”,只是在中华文化圈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有效的统治。例如,康熙时期开始有效统治的台湾、青海,在历史上都是中华文化圈的成员,其中青海在唐朝以前就曾经为中华政权控制;内外蒙古的大部分领土,在历史上多次为中原政权控制,并留下了许多军事据点;新疆、西藏在历史上也曾经向中央政权称臣纳贡,直到明朝前期,中华政权仍然保持对新疆东部的控制,等等。所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拒绝接受“十七到十八世纪的中国扩张”的说法,仅仅认为那是“清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    平心而论,清帝国于十七世纪后期到十八世纪末期征服的大部分土地,在历史上都属于中华朝贡体系的范畴,但是中华政权并不总能对其实施稳固的统治。内外蒙古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羁縻”状态,而且时叛时服,难以稳定统治;东北地区与内外蒙古的历史状况类似;新疆在西汉和唐朝曾经被中华帝国稳定统治,但从中唐以后就基本处于中华政权的控制范围之外;西藏虽然从元朝开始纳入中华帝国版图,但中华政权极少派遣官员前去治理,明帝国主要通过任命宗教领袖的方式实施控制。而清朝通过较长时期的战争与政治努力,大大削弱了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分离势力,使它们与内地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这个角度讲,年的中华帝国扩张战争,是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在这一期间发生的主要扩张战争和维护固有领土的战争列表如下:    1、1684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军跨过台湾海峡,攻灭台湾郑氏政权。不久,在台湾和澎湖设立州县,划归福建省管辖。这是台湾第一次建立正式行政区划,并由中华政权直接管辖。    2、1685年,康熙皇帝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在火枪、大炮等火器的配合下,取得了雅克萨战役的胜利。康熙接受了沙俄使臣的求和,随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部边境线,此后一个半世纪里,两国基本保持和平。《尼布楚条约》虽然将许多争议领土划归沙俄管辖,但它承认黑龙江流域和外兴安岭以内的大片领土都属于中华帝国,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3、1690年,康熙皇帝亲率大军在乌兰布通击败了厄鲁特帝国的噶尔丹,并于此后会盟蒙古各部,对厄鲁特帝国形成包围之势。在三次御驾亲征之后,噶尔丹于1697年病逝(一说自杀),强大的厄鲁特帝国烟消云散,青海大部和新疆一部正式纳入中华帝国版图。    4、1717年,噶尔丹的侄子、厄鲁特-准噶尔部的新领导人妄策阿拉布坦进军拉萨,取得了西藏的控制权。1720年,康熙皇帝派兵进入西藏,驱逐妄策阿拉布坦,将西藏纳入中华帝国版图。此后,康熙皇帝又派遣皇十四子率领大军驻扎于西北,随时监视准噶尔各部的动向。    5、1723年,蒙古和硕特部领导人罗布藏丹增在青海发动叛乱,企图建立和硕特帝国。刚刚即位不久的雍正皇帝派遣年羹尧、岳钟琪出征青海,迅速击溃罗布藏丹增。从此,清政府决定按照内地州县的方式来统治青海。1725年,设立西宁办事大臣,全权统辖青海事务。    6、1727年,雍正皇帝平定西藏阿尔布巴叛乱。1731年任命颇罗鼐为贝勒,办理西藏事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对西藏的全面控制。    7、1750年,西藏掌权者颇罗鼐之子发动叛乱,被乾隆皇帝诛杀,从此建立驻藏大臣制度。清朝派出官员和军队对西藏实施统治,驻藏大臣、帮办大臣与当地活佛共同掌管权力。西藏被完全纳入中华政权的直接统治。    8、年,乾隆皇帝彻底平定准噶尔部落。为了惩戒屡次叛乱的准部,乾隆皇帝下令对准部实施种族灭绝的屠杀,除了大约10万人逃亡俄罗斯、哈萨克境内之外,其余准噶尔人全部被灭绝,只留下了“准噶尔盆地”这个地理名词。    9、1759年,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占领新疆南部,彻底完成了对新疆的控制。乾隆皇帝设立伊犁将军及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管理新疆地区,并对新疆实施了大规模移民。许多满人、蒙古人、汉人和内地回人迁徙到新疆,构成了当地的主要民族。    10、年,廓尔喀王国(今尼泊尔)入侵西藏,一度占领拉萨,危及中华帝国领土完整。乾隆皇帝派遣大将军福康安、参赞海兰察从青海出兵救援,不但收复西藏全境,还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尼泊尔境内,直逼廓尔喀都城卡特曼兹。廓尔喀军奋力反击,双方数次交锋后达成协议,廓尔喀向清政府称臣朝贡。此后,乾隆皇帝订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清帝国对西藏的控制达到极致。    通过年的一系列维护领土及对外扩张的战争,中华帝国使满洲利亚(今中国东北部及黑龙江左岸沿海)、库页岛、蒙古、青海、西藏和由准部、回部构成的新疆地区直接划入了中华政权的统治范围内;朝贡国北起朝鲜,东至琉球;南起尼泊尔,西至帕米尔高原;东南亚的缅甸、越南、暹逻、西马来西亚都在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内。现代中国的版图基础,至此大致形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赞一个,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
  8错,满清早期还是有些武功的,只是孙子辈后期降龙十八掌失传了!
  太恶心了,什么叫做现代中国?依我看,现代中国就是本朝,是改朝换代形成的。非要把满清加起来,不知道楼主是何居心?而不说现代中国,只说中华帝国,那也是秦汉的统一加扩张战争形成的,干满清何事?  
  同意樓主所言,一是一,二是二
  M遗真恶心啊!如果当年小日本成功了,中国的领土还能是整个大东亚呢!    再说,满洲人不也是继承了明的遗产,比如对东南亚国家的控制。
  错误:楼主说的东西和“现代中国”无关,中华民国才是。  正确:西藏、新疆、蒙古、黑龙江、吉林、台湾如果没有满清的扩张,现在还真不一定是我们的土地。总有人说这些地方是明、唐、甚至汉朝打下的,和满清没关系。这种想法好像是一块地方只要曾经是你的,就永远是你的。这样的话,土耳其就有权索取巴尔干和埃及;俄国可以索取波兰和芬兰;……如果没有满清的扩张,西藏现在可能是独立国家;新疆可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独立;蒙古更是独立的;黑龙江流域成为俄国或日本的土地,或独立;台湾成为日本的领土,或独立。  楼下的人不要给我带**帽子,其实我是一个反清复明分子,我是不承认满清为中国的合法政权的,并认为清取代明完全不合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满清对中国领土形成的贡献,满清的扩张给中国移民向北方、西部和台湾迁移,进而造成汉族人成为当地多数民族创造条件,也给了民国坚持对这些地方行使主权一个机会。
  中国人向台湾迁移是在满清之前,而台湾是在满清手中割让的。至于中国人向北方、西部移民,一向是被满清禁止的。是在晚清时满清实力衰落后,对此无能为力的结果,算不得满清的功绩。中国现有的版图,全是靠汉族自己。
  西方国家糊涂 你也糊涂 是中华帝国的扩张 还是满洲帝国的扩张 你搞清楚
  是呀是呀,中国人很无耻的,居然把侵略战争当成统一战争.
  不就是满洲人对汉蒙回藏地区的侵略么?
   中国人向台湾迁移是在满清之前,而台湾是在满清手中割让的。至于中国人向北方、西部移民,一向是被满清禁止的。是在晚清时满清实力衰落后,对此无能为力的结果,算不得满清的功绩。中国现有的版图,全是靠汉族自己。  ------------------------  不过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满清入侵,也不会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台湾可能从那时起就成为荷兰的土地,并最终由当地原助民建立独立国家。  满清确实禁止汉人移民到北部地区,但他们在政治上统一北方各地的确在客观上提供了便利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满清的扩张,汉人可能根本无法穿越北方的边界到达蒙古、东北、新疆。满清对柳条边、长城的防备肯定不如两交战国对边境的防备严密。所以说不管满清的实际想法是怎样的,他们确实对中国版图的形成提供了帮助,而且至少占50%的功劳,剩下50%是汉人的移民和民国的对现有版图的巩固。而明朝以前各代的努力没有任何帮助。
  常听人说满清唯一功绩是扩大了版图,在下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满清是邪恶政权,那么其版图扩张越大,则意味着将有更多人置于其压迫之下,又何功之有?
  @四级士官  15:36:12  太恶心了,什么叫做现代中国?依我看,现代中国就是本朝,是改朝换代形成的。非要把满清加起来,不知道楼主是何居心?而不说现代中国,只说中华帝国,那也是秦汉的统一加扩张战争形成的,干满清何事?  -----------------------------  此处,中华帝国(前221——1912)指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并非一个具体政权、具体朝代。  广义上的现代中国就是共和中国(191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现代中国、共和中国的一个朝代。
  @trippys  20:37:06  中国人向台湾迁移是在满清之前,而台湾是在满清手中割让的。至于中国人向北方、西部移民,一向是被满清禁止的。是在晚清时满清实力衰落后,对此无能为力的结果,算不得满清的功绩。中国现有的版图,全是靠汉族自己。  ------------------------  不过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满清入侵,也不会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台湾可能从那时起就成为荷兰的土地,并最终由当地原助民建立独立国家。  .....  -----------------------------  郑成功不是“收复”台湾,实为夺占台湾。  施琅平台亦非“统一国家”,更谈不上近现代民族主义语境下的“统一祖国”,不过是铲除一块至少是潜在的反清基地,捎带着开疆拓土。
  @trippys  18:02:22  错误:楼主说的东西和“现代中国”无关,中华民国才是。  正确:西藏、新疆、蒙古、黑龙江、吉林、台湾如果没有满清的扩张,现在还真不一定是我们的土地。总有人说这些地方是明、唐、甚至汉朝打下的,和满清没关系。这种想法好像是一块地方只要曾经是你的,就永远是你的。这样的话,土耳其就有权索取巴尔干和埃及;俄国可以索取波兰和芬兰;……如果没有满清的扩张,西藏现在可能是独立国家;新疆可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  按照这一判断,中华民国作为中国朝代,直接继承的是外国政权的族裔构成和领土构成。
  @九星上将-19 13:19:36  @trippys  20:37:06  中国人向台湾迁移是在满清之前,而台湾是在满清手中割让的。至于中国人向北方、西部移民,一向是被满清禁止的。是在晚清时满清实力衰落后,对此无能为力的结果,算不得满清的功绩。中国现有的版图,全是靠汉族自己。  ------------------------  不过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满清入侵,也不会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台湾可能从那...........  -----------------------------    伪“民族主义”史观同伪“爱国主义”史观皆力捧的充其量算王朝忠臣的所谓“民族英雄”——郑成功
  @九星上将-19 13:19:36  @trippys  20:37:06  中国人向台湾迁移是在满清之前,而台湾是在满清手中割让的。至于中国人向北方、西部移民,一向是被满清禁止的。是在晚清时满清实力衰落后,对此无能为力的结果,算不得满清的功绩。中国现有的版图,全是靠汉族自己。  ------------------------  不过客观来说,如果没有满清入侵,也不会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台湾可能从那...........  -----------------------------    被伪“民族主义”史观斥为“汉奸”、被伪“爱国主义”史观捧成“民族英雄”的明朝叛将、清朝忠臣——施琅
  @静电毛球  18:52:07  西方国家糊涂 你也糊涂 是中华帝国的扩张 还是满洲帝国的扩张 你搞清楚  -----------------------------  “满洲帝国”一词看怎么用。如果代表的仅仅是最高统治者或者核心统治力量的族属,倒也没错。不是也有人称北魏为“鲜卑帝国”吗?    “古代历史小说”类图书——《鲜卑帝国》
  @九星上将-19 13:23:10  @trippys  18:02:22  错误:楼主说的东西和“现代中国”无关,中华民国才是。  正确:西藏、新疆、蒙古、黑龙江、吉林、台湾如果没有满清的扩张,现在还真不一定是我们的土地。总有人说这些地方是明、唐、甚至汉朝打下的,和满清没关系。这种想法好像是一块地方只要曾经是你的,就永远是你的。这样的话,土耳其就有权索取巴尔干和埃及;俄国可以索取波兰和芬兰;……如果没有满清.....  -----------------------------  引用的回复中,“族裔构成和领土构成”改为“领土构成和族裔构成”更恰当。
  @九星上将-19 13:35:36  @静电毛球  18:52:07  西方国家糊涂 你也糊涂 是中华帝国的扩张 还是满洲帝国的扩张 你搞清楚  -----------------------------  “满洲帝国”一词看怎么用。如果代表的仅仅是最高统治者或者核心统治力量的族属,倒也没错。不是也有人称北魏为“鲜卑帝国”吗?  ......  -----------------------------  引用的回复中,为避免用字重复,“也有人”最好改为“亦有人”。
  @静电毛球  18:52:07  西方国家糊涂 你也糊涂 是中华帝国的扩张 还是满洲帝国的扩张 你搞清楚  -----------------------------  “满洲帝国”一词看怎么用。如果代表的仅仅是最高统治者或者核心统治力量的族属,倒也没错。不是亦有人称北魏为“鲜卑帝国”吗?    “古代历史小说”类图书——《鲜卑帝国》
  @静电毛球  18:52:07  西方国家糊涂 你也糊涂 是中华帝国的扩张 还是满洲帝国的扩张 你搞清楚  -----------------------------  某些西方人可不“糊涂”。他们称入关后的清朝为“满洲帝国”,在“大清国”和“中国”之间划了一条界线。只是,这类人物通常不被海峡两岸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史学家待见。当然,对“蝗旱”神经病、民族分裂分子乃至于地方分离分子,这等言论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网络隐语中,蝗=皇,旱=汗=汉;炮党=烤馒头=KMT。
  @九星上将-19 13:49:11  @静电毛球  18:52:07  西方国家糊涂 你也糊涂 是中华帝国的扩张 还是满洲帝国的扩张 你搞清楚  -----------------------------  某些西方人可不“糊涂”。他们称入关后的清朝为“满洲帝国”,在“大清国”和“中国”之间划了一条界线。只是,这类人物通常不被海峡两岸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史学家待见。当然,对“蝗旱”神经病、民族分裂分子乃至.....  -----------------------------    引用的回复中提及的“某些西方人”的一个典型——美国“新清史”学者——柯娇燕(PamelaKyleCrossley)    柯娇燕的“新清史”著作——《孤军:满洲三代家族与清世界的灭亡》    柯娇燕的“新清史”著作——《昧晦之鉴》(《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身份”》)
  @沉香白云
13:51:00  在西方国家出版的历史教材中,有一个常见的关于中国历史的说法,即“十七到十八世纪的中国扩张”(The Chinese Expansion in 17th and 18th Century)。在西方人看来,这段时间内中华帝国取得了巨大的领土扩张,虽然其规模不如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等西方国家,但成绩非常显著,可以与17世纪以前土耳其帝国的扩张相提并论。  当然,在中国历史学家看来,清朝初期的中...........  -----------------------------  主帖的标题改成《‘大中国’的形成》会更准确一些。
  @九星上将-19 14:06:18  @沉香白云
13:51:00  在西方国家出版的历史教材中,有一个常见的关于中国历史的说法,即“十七到十八世纪的中国扩张”(The Chinese Expansion in 17th and 18th Century)。在西方人看来,这段时间内中华帝国取得了巨大的领土扩张,虽然其规模不如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等西方国家,但成绩非常显著,可以与17世纪以前土耳其帝国的扩张相提.....  -----------------------------  清朝这个征服者帝国只是给现代中国(1912——?)提供了领土构成和族裔构成,本身并非现代中国的朝代。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强大帝国之一,曾经称霸东方两千年之久,在甚至称霸亚非欧三大洲。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的发达让高加索人种屌丝逆袭,大英帝国、尼德兰帝国、帝国、葡萄牙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美帝国、阿三帝国、、帝国、马来西亚帝国、印度尼西亚帝国、帝国、浩罕国、蒙古国,都不断在攻打中华帝国。以至于时至今日,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早已不是中国,中国头上有两个大国;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不是中国,而是北欧、瑞士;军备最发达的国家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美国;文化最发达的不是中国,而是以色列、欧盟、美国。性产业最发达的也不是中国了,而是美国。中华帝国曾经有漫长的强盛时代,当仁不让的做着世界领袖,手下有几十个附属国、几百个朝贡国。今天最大的军事联盟是北约组织,其实早在元代,中华帝国就拥有几十个附属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联盟。可是,中国人民却丝毫没有帝国公民的骄傲感,很多人民终其一生都觉得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国家,比洋人低人一头,和朝鲜、越南是一类人。这种观念也有一种好处,就是中国人民像今天的日本人民一样,没有帝国情结,觉得自己是世界的弱势群体,觉得本国历史从来都没有侵略外国,从来都是反侵略。这样的观念在国际问题上会让中国获益匪浅,就像苏联人民说,远东是自古以来的领土,日本侵占了南萨哈林,所以苏联要收复萨哈林;东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温床,所以苏联就占领了柯尼斯堡,让德国帝国主义永远不能利用桥头堡;波兰是帝国主义政府,所以苏联就占领了波兰,分割了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中国人民因为总觉得本国是正义的,所以在领土问题上总有理由,总是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台湾问题,中国人民说自古以来,结果小日本就乖乖闭嘴了;海南问题,中国人民说自古以来,结果越南就闭嘴了;西藏问题,中国说自古以来,结果达赖无国籍,印度阿三也闭嘴了;新疆问题,中国人民说自古以来,结果苏联就闭嘴了;满洲问题,中国人民说自古以来,结果日俄就闭嘴了;钓鱼岛问题,中国人民说老太后送给盛宣怀了,不是中国的东西能随便送人吗?咋不送冲绳岛呢?中华帝国,实际上和俄罗斯帝国是一个性质,中华民族是一个发奋图强,好战好斗的民族。如果只是好斗,不会有什么人和中国做朋友;如果只是和睦,中国也不会扩张成为大国。东亚各国看中国,就如中国看俄罗斯帝国一样,印象都是负面的。中国在高呼反抗沙俄,亚太各国同时也在反抗中国侵略。俄罗斯有伊凡雷帝这种魔鬼,中国有秦始皇这种魔鬼;俄罗斯有布尔什维主义,中国有毛泽东思想。俄国有反战的列宁,中国没有。。。。。俄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中国有俄罗斯族、塔吉克族这种白人。从来没有人意识到,台湾原住民其实是夏威夷、瑙鲁类型的人种。至于西藏,尼泊尔、不丹都是藏族人的移民国家,克什米尔也有藏族人的王公,青藏高原本身受到印度阿三文化的严重同化。在整个清代,西藏流通的也是印度阿三货币。至于东北部的满洲人,赫哲人,鄂伦春人,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其实是古亚细亚人的南支。他们的祖先特征,与俄国的勘察加、楚科奇人是一样的,萨满、捕鲸、猎鹿。西双版纳的风物,和普吉岛、巴厘岛如出一辙。中国古代其实还有犹太人、罗马人移民,但却被同化得体无完肤。犹太人不是说民族凝聚力强吗?可是到了中国,犹太人就被完全同化成汉人了。呵呵。中国人起源于黄河,却有黄、白两种民族。中国说自古以来,自古以来却从黄河扩张到帕米尔高原、曾母暗沙、漠河、鸭绿江。苏联人用各民族紧密的交往来解释扩张,中国也用各民族融合来解释扩张。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21楼“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突出这一现象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加明显: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且一度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这里的中国,政治意义明显占强势。由于“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关系甚小。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无不出自“蛮夷戎狄”,华夏族便是夷夏不断融和的产物。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人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非中国之有也”。南宋时,女真控制中原地区,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前者指中原地区,后者指占据中原的金国),因此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国。所以才说你理解的多狭隘,多可笑! 25楼同意,元,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绝不仅是汉族的历史。而且,这里元只是包括蒙古帝国的中国部分,不是四大汗国横跨欧亚。
21楼“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突出这一现象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加明显: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且一度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这里的中国,政治意义明显占强势。由于“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关系甚小。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无不出自“蛮夷戎狄”,华夏族便是夷夏不断融和的产物。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人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非中国之有也”。南宋时,女真控制中原地区,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前者指中原地区,后者指占据中原的金国),因此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国。所以才说你理解的多狭隘,多可笑! 那就是说,如果古代罗马人侵略了中原,意大利人也是中国人咯,请正视中国历史的民族形式。民族融合可以没问题,但要区分什么民族在国家中起主导地位。汉族人主导的国家才是中国,元朝时汉族人地位卑微,五户人家才能用一把菜刀,然而中国人现在还以元朝的巨大版图为荣,连蒙古人都说元朝是蒙古人的国家。不得不说现在很多中国人潜意识里还残留着“天朝上国”的思想,总以为自己的先人多么多么厉害,说的好像先人厉害你就厉害一样,又不会换位思考,从其他民族考虑问题,你就是一个典例!按你这套说,台湾被荷兰侵占这么久,荷兰人就是台湾人或者中国人咯?民族融合没问题,但就是不能太随便,不然汉族人的文化传统消失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现在就有这种趋势!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时候恢复理性了。你说你可不可笑?光看历史有个毛用,国际政治也要精!没事瞎BB啥,从百科摘一段再解释一下就是你的观点啊?字体又不统一,小字的就是你转载的吧?我平时不骂人,但遇到你这种人我不想骂也不行。
古代农业帝国还能往哪远征?东边是大海,西边是高山,南边是瘴夷,北边是荒漠,都是不能种地的,所以我们的边界就基本停在了今天这个位置。
往哪里征?美国还是阿拉伯沙漠?要不征北极?
既然对历史无知到这种程度,就不发言了行不,既然非非要跟这一贴,又怕你教坏小朋友,我只能给你上一课了,汉人从来不是依靠血缘和人种划分的民族,更多是一种地域和文化的融合,并以先秦时期的楚族和华夏族为核心,融合了羌、匈奴的部分部落,形成了汉族前身,到了汉朝,由于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而后因为多次的更朝换代,人口迁徙,文化融合,汉人这个称呼又几经变换,到了辽代称北朝。燕云之地又统称北人。而蒙古人称女直。辽,渤海人是汉儿。到了元就将女直,契丹,渤海,北人,云贵人统称汉人。而南宋旧地华族称南人。到了元末。由于战乱国不分南北。人不分胡 汉后来朱元璋废胡姓。胡服。大家就都成了华人了。明末清军入关称明朝旧地的人为汉人。宣抚司。镇抚司土官旧地仍以其族名称呼。但是真实情况是。汉人内部还是以地域区分,不如晋商,徽商,淮军,湘君,川军,粤人,闽人,等等。不是一个统一族群。只是到了解放以后了才把大家都放到一个民族里面。其实要知道各地习俗观念相差极大。口音,饮食也不尽相同的,而中国这个概念句更模糊了,在古代基本上是一地域和文化的概念。春秋时期的中国,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不算中国。以后中国的概念逐步扩大,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并且包括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例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到唐朝时已经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了。中原地区和中原王朝被称为“中国”,不仅由于地域亦源于文化传统,因为中原王朝建立之时间较早,经济与文化具有较高水平,是所谓礼义之邦的华夏文化。一直居于四夷之上。此时,“中国”一词拥有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多重意义,民族的意义要强于地域、文化的意义,且该词的政治意味比较小。自汉朝以后,“中国”一词的语义发生变化,民族的意义削弱,地理和政治意义加强。所以,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便以中国自居,比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 ,将南朝叫作岛夷;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如:《晋书》苻坚对其弟苻融言“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突出这一现象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加明显: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且一度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这里的中国,政治意义明显占强势。由于“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关系甚小。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无不出自“蛮夷戎狄”,华夏族便是夷夏不断融和的产物。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人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非中国之有也”。南宋时,女真控制中原地区,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前者指中原地区,后者指占据中原的金国),因此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国。所以才说你理解的多狭隘,多可笑!
9楼17楼活脱脱宋明论调,似你等元清又将至。路需一步一步走,饭须一口一口吃,待混一宇内自当星辰大海,再想逐鹿中原,国人皆曰可杀!
9楼中国古代讲的是得逐鹿中原,其他的破地方给那些蛮子。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鬼子那破地方在唐朝,放两条狗都能疯喽。唐皇拿来搓球。
你这么想说明你己经被小日本洗脑成功了。不要轻易受到鬼子的蛊惑。
总体来论唐以前中华民族是外向型,宋以后内向了,秦时蒙恬、赵佗,汉时卫青、霍去病、班超、马援,唐时李靖、侯君集,你以为中华北抵沙漠,东尽大洋,西至高山,南挨密林,其间都是自古以来吗?多少铁血男儿战斗一生换来这丹青上载自古以来,且行且珍惜,重振我秦汉雄风,大唐威名,记住我英文国名是秦,我族名是汉,异地居所皆日唐,古时天堑现己变通途。
肯定不是,绝对是门房王大爷教的,而且教了三年中请了30个月的病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帝国洪宪纪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