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年三十晚上用红布剪一个小葫芦缝在肩膀缝疼子

佳信一体网
山东风土人情
民风民俗  加入时间: 21:32:12  一体人文  点击:6888
()()19311015196670
19301806188119021920
 青岛婚礼民俗   青岛地区的婚姻风俗?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大体相同。男子结婚称“将媳妇”,女子结婚称“出门子”。结婚礼仪除特殊情况外,要经过说媒、相亲、订婚、送日子、娶亲等多道手续。   -&说媒也叫保媒”,由媒人为男女两家介绍,缔结婚姻关系。媒人可以是亲友、熟人,也可以是专门的媒婆,他们按照门当户对、年龄般配、家境相当等基本条件,往返男女双方家中说合,一般是对男方要求条件要高一些。若双方有意,则由男方向大家提亲。向女家提亲的人越多,女家越感到荣耀,即所谓“一家女百家求”。如女方向男家提亲,则会被讥讽为“闺女嫁不出门了”。旧时,若双方满意,两家男女要互挽年庚帖子,把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各写在上面,字数还必须是双数。请算命先生“合婚”,推算双方属 相和生辰八字是“相生”还是“相克”,如不相克,才可商议结亲的事。  -&相亲  旧时,新婚夫妻在侗房揭盖头时方能见面。为了防止受媒人欺瞒,女方父母只能暗地里打听,了解男方的相貌、年龄与媒人说的是否相符,同时还要打听男方的为人和家庭境况。如今相亲己成为公开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相亲,也叫“相对象”,是由媒人(现叫“介绍人”)约男女双方到第三者家中见面,如彼此相中,即可建立恋爱关系。经过多次交往。认为条件成熟,就安排女方到男方“验家”。 验家往往会影响到婚姻的成败,画此男方要把家中好好装修一番,把值钱的东西亮出来,家长也要穿戴整洁,有的甚至借用外人的东西,以显示自家的富有。  验家时,男方要准备酒饭和礼栈,女方若满意就会答应留下吃饭,若叫一声“爹、妈”,男方父母要掏钱给女方,叫“见面礼”,这门亲事就算定下了。  -&定婚  俗称“定亲”或“下媒柬”。过去,灯婚要换束,由男家准备柬帖两张,一张写明男方年龄和主辰八字,封面写上“敬求金诺”等求字样,用红漆匣装好送往女家。女方接柬后,照样填灯另一张,写上“谨遵玉言”或“愿结秦晋”等允亲字样送还男家,表示同意结亲。   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送“定亲礼”(即“彩礼”),富家送金银首饰、绸缎衣料和钱财,一般人家送布料,称“送衣裳面”如今在一些农村,要彩礼之风仍很兴盛,订婚的衣物、器具都追求高档,给男家造成财力负担。  订婚后,双方夫妻关系算正式确立,别人就不再来求亲了。  -&送日子  过去,男方将婚礼日期写成柬帖,叫“婚书”送往女家。婚书上除婚期外,还有新娘下轿方向等内容,都是请算命先生事前卜定的。婚书要在婚期前40天发送,以便双方都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如今,此俗已废除。  -&送嫁妆  婚期前一天,女方向男家送嫁妆,俗称“过嫁妆”。嫁妆多是箱、柜、桌、椅、被褥等生活必备品,被褥则讲究“两铺两盖”(两床被、两床褥子),或“四铺四盖” 旧时,富家大户为摆阔气,雇用挑夫抬嫁妆,由男滨陪送,送嫁妆的队伍浩浩荡荡。贫寒人家贝!将女子常用的衣服、被褥等必需用品托入送到男家,或由男家派人夹取。但无论嫁妆多少,一对“长命灯”是不可少的。  送走嫁妆后,女家要请一个公婆、夫婿、儿女皆全的妇女给待嫁的女儿“开脸”和“上头”。开脸是用红线把脸上的汗毛绞悼,上头是把发辫缩成舍。开脸、上头后表示姑娘已成为媳妇。如今,青岛农村仍有“送嫁妆”、“开脸”的习俗,但绾髻的已很少了。  崂山、即墨等地还有“铺房”的习俗。由女方来送嫁妆的男傧和男方家人一起安床、铺床。床的四周放上粟子和枣,铺上被褥后再让一个小男孩在上面打几个滚,以求早生贵子。  -&娶亲  娶亲是婚礼中最热闹也是最繁琐的一个环节。  旧时,有钱人家雇轿两乖,一乘叫“官轿”,由新郎乘坐;新娘坐的那乘叫“花轿”。 新郎到女家迎娶时要先拜女家祖先和父母,叫“谢亲”,随后由送亲客陪着吃面条和鸡蛋。 新娘离家时两脚不能沾土,要由兄弟抱着上轿。轿里放一个包有脸盆和镜子的包袱(意为“包福”).新娘手里拿一条手帕,路上遇见另家结婚队伍时可与另家新娘交换。交换手帕后可视为姊妹?有的以后可当亲戚往来。 花轿起轿时,新娘的母亲或嫂子还要把一瓢水泼向门外,意思是嫁出去的闺女和泼出的水一样,无法收回。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称作“迎亲”。 一般人家雇花轿一乘,新郎先坐轿,由轿夫抬着走十几步,叫“压压轿”再由新郎的弟兄到女家接新娘,新郎在家等候,称“等亲”。 贫穷人家雇不起轿,只能用毛驴或小推车送新娘到婆家,称“送亲”。 新娘下轿后,由两个伴娘搀扶进院与新郎同拜天地,然后新郎用一块红绸牵新娘进入洞房。洞房中新郎用秤杆将新娘盖头挑下。 二人同饮“交杯酒”,也叫“同心酒”,至此,夫妻关系就算正式成立。  闹房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俗话说“新婚三日无大小”。所以不分大小辈份,亲友都可以闹新房捉弄新娘,由于乡俗以为不闹不喜、越闹越吉利,因此,闹房常会使新娘叫苦不迭。 婚后3天,新娘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叫“口门”。胶州等地是婚后第2天新郎、新娘到女家认亲,第3夭返回男家,第6天新娘父兄或弟侄到男家探亲,第9天女方接新娘回家,叫做“叫二,还三,住九”。以后按正常亲戚走动。  建国后至今,婚礼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特殊的婚嫁陋俗已绝迹。有些婚姻形式,如“赘婚”、“换亲”,尚在青岛地区流行。“赘婚”称“入赘”俗称“招养老女婿”、“倒插门”,是女娶男的一种婚姻形式。过去,有的家庭无子,为继承家业、传延子嗣、养老送终, 或因舍不得女儿远离,便设法招赘女婿入门。“赘婚”也举行迎娶、拜堂等札仪程序,但要比男娶女简单得多。养老女婿大都是家境贫寒、兄弟多、无力娶妻的男子,进门后要随妻改换姓氏。 如今,经男女双方同意,男于自愿到女家人赘,不必改性,其子女多从妻姓。 “换亲”是两家将子女互换给对方作儿媳和女婿,也有三家互换的(甲家子女换给乙家,乙家子女换给丙家,丙家子女换给甲家),叫做“转转亲”。换亲多由父母作主,几家子女很难个个满意,因此,往往造成家庭不幸和婚姻悲剧。  在婚嫁礼仪上,过去的一些繁文褥节如今在青岛地区多已废弃。婚期不再讲究“黄道吉日”,而选五一、国庆、新年等节日的不少,但农历的双日仍受人喜欢。在农村.新郎到女家迎娶时“谢亲”、吃面条,新娘进家后拜公婆、喝交杯酒、闹房,以及婚后3天回门等风俗仍沿袭了下来。  在市区,婚嫁礼仪更趋向简单化。一般是结婚当天上午,新郎由男傧相陪同到女家迎亲,新郎向岳父母鞠躬致谢。并与新娘一起吃饺子,吃饺子时碗里要剩双数。随后接新娘返回,到男家的时间必须赶在中午12点前,所谓“不能误了时辰”。至男家后,新郎、新 娘要吃“宽心面”。  现在,新娘接回后,多在宾馆或饭店举行婚礼。亲友送礼祝贺,贺礼除装饰品、实用品外,近年送“喜钱”的居多。 中午设酒宴招待宾朋,桌数多少不等,少者数桌,多者数十桌。席间,新郎新娘向客人一一敬酒,客人以吉言相贺。同时,女方在家中设宴,招待自家亲戚。   近年来,许多青年人选择旅行结婚,到一些旅游点度蜜月。多数新婚夫妇在婚礼后,着礼服、披婚纱,倘祥在海滨沙滩上,照相、录像,近几年,尤其5到10月份,每逢“吉日”,众多新人着婚纱聚集海湾景区录像纪念,成为岛城一景,为青岛的婚礼民俗增添了新的特色。
城 隍-土 地-灶 王   在中国,凡是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城隍庙,供奉着代表一级阴曹地府的地方官――城隍爷,因为城隍爷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最密切最普及。中国上古时代并无城隍爷,也就没有城隍庙,是从蜡祭的八神中和社神信仰中转化而来的。解放前,日照城、莒州城中都有城隍庙,并且香火极盛。   蜡祭的八神是:先啬、司啬、农、邮表 、猫虎、坊、水庸、昆虫。其中坊是房屋的后墙,水庸是小水沟,这两种信仰正是城隍的前身。大概在古代尚无比较完整的城市结构,在从村镇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房屋的墙和排水沟与城市的建设最为密切,从外表看,除了交通用的道路,城市建设的内容也就只有墙和水沟了,所以城隍庙的出现,正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结果。其神职,大概最初也只是保佑墙的坚固、水沟的畅通,因此在城隍爷的大堂上方悬有“护佑城池”之匾,足以为证。至后来才逐渐演化为阴间城市的地方官。据迷信的说法,城隍爷是督管城市中居民的官司、处理民间善恶贫富之纠纷和生老病死等事,人死了首先要到城隍爷那里报到,然后再去阴界。   城隍信仰出现在南北朝,此时为民间信仰,尚未脱出保卫城池的职能。到了隋唐时代,城隍的信仰已有了止雨祈晴,甚至有借助人力与河神相斗,使城池完好,此时城隍的职能扩大了,与人沟通,能助善除恶了。   到五代时,各地的城隍爷开始有了封号。到宋代时,大小城池都有了城隍庙,城隍神则成了有德于民,有功于国的鬼神。城隍爷必须有有功之臣担任,如肖何、范增、灌婴都做过城隍神。明代初,大封城隍神,按所治地方的等级而定城隍神之品级,并要求城隍庙的建制与阳间的府、州、县、卫的治所相同。由于对城隍信仰的推崇,也就使城隍神的地位提高起来了,管辖的事物也就越来越多。凡是死去的人,在阴间里生活中的善恶之事,都归城隍爷管辖。尤其是在阳间地方官解决不了的事,城隍爷可以解决。如今城隍庙不复存在,那城隍神也就不知去向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故事了。   古代社祭,即土地信仰。这种信仰与民众的关系最为密切,每逢节日必敬土地爷。社祭的品级很多,设有大社、天社、国社,这些高级的场所是天子、诸侯、大夫祭祀土地爷活动的地方,而普通百姓只能二十五家置一社神。汉代又有私社,也是十家五家共为田社,其神为社公。这些社公可以遍布于有人烟的地方,凡祈晴雨,救水旱都可以祭之。后来数家置一社的制度消灭了,而神却保留下来,成了农村随处可见的土地公了。土地是诸神中最小的等级,其司职也从止旱止雨延伸为在暗中考察人之邪正善恶的小神。土地神也和城隍神一样,以鬼之灵者当之。韩愈、沈约、岳飞都曾被奉为土地。   土地的信仰,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地方吏治的补充,即村长,活着的村长解决不了的事,土地可以解决,村长不知道的事,土地可以知道。人死了要到土地庙报到,在未去城隍庙之前,家人要去“送汤”。现在还保留着人死了要“送汤”的民俗。所以土地不过是封建政权借以约束人们行为的偶像而已。自从有了火,火与炊也就成为人们在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远古时代,就有对灶神的信仰,称之为“先炊之人”。因为在古代部落里老年妇女负责烧火做饭的工作,所以以老妇为祭祀对象,大概也由于离不开火,灶神与火神也混到一起了。因此以炎帝或祝融这两位主火的神为灶神。大约在殷周时代,有“王为群姓立七灶”之说,其中祀灶列于七祀最后。庶民可以立一祀,或祀社,或祀户,可见自古以来家家都信奉灶神。后来国家祀典中又有五祀之说,即门、行、户、灶、中溜,以五官之神,即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配食。大概国家祀典以祝融为灶神,而寻常百姓家祀灶还是保留着上古老妇之祭的遗俗,祀的是一位“状如美女”的灶神。   到了汉代,祀灶成了求神仙的方术,并且和古代司命之职能合在一起。古代传说灶神于晦日归天,言人罪过于天帝,大过夺纪,小过夺算,也就是减寿三百天或一百天。这时灶神也就成了居人间伺察小过以遣告的神,同时也变成了男神,有姓有名,有妻子儿女。   至于灶神的姓名也有许多说法,有说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博颊;有云姓张名单,夫人字卿吉;有曰灶神为火之精宋无忌。在北方多数人说灶神是张郎,有两个妻子,一是丁香,一是王海棠,他们之间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故事,可见关于灶神的传说是很多的。到后来,人们只知道供奉灶神,惟恐不虔,生怕把自己的丑事告上天庭,也顾不得灶神到底姓甚名谁了。   到了明清时代,称灶神为灶君或灶王爷,是每户中普遍供奉的神,祭祀也就是家庭中最隆重的大事。除每月一祭外,最重要的是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灶王爷要上天过年(有的地方腊月二十四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中家庭所发生的大事和一年的收成好坏,以及风调雨顺的情况。这一天要贴灶马,灶马就是一张画有灶君及夫人的画,上边有二十四节气,最上边才是灶马。画的是灶君骑马要上天了,在烧灶马之前要摆上水果、酒、糖块,还有灶君上天的马备草料,在灶马两边分别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的对联。送灶神上天时要放鞭炮,说些吉庆好听的话,嘱咐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来时带回明年的好收成。在南方还弄一些酒糟涂在灶门上,称之为醉司命,让他喝醉了上天为家庭多说些好话。然而奇怪的是,祭灶时妇女不能参加,祀灶的供果女孩子不能吃,这是一种禁忌。其它的禁忌还有:壬子日不得祭祀,此为灶君的忌日;五月辰日以猪头祭灶令人家治生万倍;用犬祭灶则家族凶败;以黄牛祭灶则使子孙兴旺;鸡毛入灶中,会遭致非常之祸;犬骨入灶中,家出狂子;正月己巳日以白鸡祭灶,宜蚕;四月丁巳日祭灶,主百事大吉,等等。越是重要的事物,各种禁忌也就越多。灶君是家庭的主神,要靠他带给一家人的平安与幸福。当然在平日事事要小心,因为有灶神在监督着家庭中每个成员。   近年来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在农村又兴起了祭灶,但只有在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仪式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禁忌。据说在我们日照某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传说因灶神的家务事没有处理完,上天时误了一天。这些迷信的东西,在人们的头脑中渐渐地遗忘了,上一代不传,下一代也就不再信奉了。正月初七日是接灶王回府的日子,也有一套简单的仪式。因为这是迷信,是过去统治阶级为约束庶民百姓所采用的一种统治手段。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再搞老一套,是一种庸俗,是无用之举。
青岛居住民俗   居住(又称“住所”)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受生活的地域、环境条件等影响,我国各地居住类型、房屋样式都有所不同,居住风俗也多种多样。 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问,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建有正屋、东西厢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  村庄大小不一,少者几户,大的数百户,近年又出现了不少千户大村。  1897年后,德国、日本先后侵占青岛。随着港口和市政的建设,大批农民涌入市区,当时西镇一带建起了i0个平民院,台东镇的南山、仲家洼等处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棚户区。这些院区建房无规划,房屋低矮阴暗,环境恶劣,除“人”字型屋顶外,还出现了许多一面坡房屋,人们习惯叫“道士帽”。由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一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居住民俗也就无法延续下来。  80年代起,政府推行;日城改造工程,90年代又实行安居工程。现在,平民院和棚户区已相继建成居民小区,楼群林立,环境优美,人们居住条件大力改善。  在此期间,青岛地区农村的老式住房也多为美观的住宅楼代替。居住由单纯实用型向注重审美型发展。一些现代建筑材料被广泛采用,不少村庄也出现了楼群。 -&村庄  青岛农村除极少数住“山庵”的看山人外,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或“屯”。  村里的道路,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大的村庄街多,则冠姓氏为街名,如张家街、王家街。  小的道路称“胡同”,多以姓氏、堂号、村中名人或树木为名,如宋家胡同、福来胡同、解无胡同、老槐树胡同等;很狭窄的道路称“夹道”;闲散人经常聚集闲谈的地方称“懒汉子窝”、“老头窝”。 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莱西张哥庄是因为有一个姓张的汉子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得名,此人豪爽,乐于助人,附近人尊称为张哥,村名也就成了张哥庄。因“哥”、“格”、“戈”同音,以后就出现了像周戈庄、夏格庄等村名。这种以姓氏为名的村庄非常多,有的直接叫“岳家”、“赵家”,有的则加“脸”、“屯”、“沟”、“店”等字,叫“梁家吐”、“于家屯”、“王家沟”、“徐家店”等。  有的村是以建村人的特征而得名。菜西有个李胡子庄,是因为清嘉庆年间,一个叫李克用的人来此建村,他胡子很长,人称“李胡子”,日久,这村就叫做“李胡子庄”。后来,有人感到此名不雅,民国初年该村名就演化成今天的“李虎庄”。 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峙山有个皂户村,因为明永乐年间有几家用灶具烧盐的盐户来此定居,宋代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  有不少村庄是以神话传说中的名称命名的。崂山有个女姑山村,因为村南有个“老姑庵”庙,庙内的主神人称“女姑”,传说是《封神榜》中赵公明元帅的妹妹,人们就把村名定为“女姑山”。登瀛村是传说秦人徐福为取长生不老药,由此登程去仙岛流洲而得名。崂山石老人村村名,不但源于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还因为村前海边有一块状似老人的巨石。 有的村庄以旧时驻军军屯或官屯为名,如鳌山卫、雄崖所、营上、黄官屯等;有的以寺庙、古家为名,像庙头、家子头、庙东、石佛院等;有的以地理环境取村名,如簸宾岭,因其地形像簸箕而得名;还有以建村时当地的村木花草为名,如桃林、枣园、柳树屯、棒子沟等。  1979年,青岛开始地名普查,对重复的和不雅的村名进行了调整。村名和村名用字都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院落  青岛民间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称“天井”、“院子”。  过去,许多人家都喜欢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院里建猪圈、厕所,喜栽石榴、月季等花卉树木。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如今,随观念的转变,加上土地的宝贵,已很少有人设后院了。 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在临街墙上,镶嵌带“鼻梁”的石块,用以拴骡马,叫“拴马石”。院墙上面抹石灰或泥,叫:“打墙头”。顶院墙上面抹成半圆形,叫“和尚头”。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上面垒砖,外面用水泥抹平;也有的用砖或水泥砌成几何图案,称做“花墙”。院墙不得高于屋檐。  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俗称“街内”或“街门口”。街门多为南向或东向,胡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街门要与对门邻居的大门口偏高,叫做“斜对门”。 大门一般漆为黑色,老辈有功名的人家可漆红色。门为两扇,每扇装一个铁制的门环,左边的门环连着门内“摇关”,“摇关”可转动,供随手关门用。有的人家辽在门上装有铁制的环扣?叫“门划拉”,用以锁门。  门上部修有门楼,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修囚角飞檐,上饰有“龙头”、“寿狗”等吉祥物,大门高大,彩画装饰。平常人家的大门、门楼都很简陋,门楼多用草毡,有的大门没有门搂,叫“土门子”。  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砖砌屏风),上写“福”字,或绘有鹿、鹤等图案,一求吉庆,二作装饰。  -&房屋  民间多住平房。旧时,房屋结构为起脊,用梁、柱构成骨架,上墙草顶,木侵窗户(问有石墙瓦顶)。一幢房屋3、4、5间成套,坐儿朝南的房间为“正屋”,坐南朝北的为“倒屋”?东西两侧为“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正屋中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口旷套间”。正间设锅灶两个,通东、西间炕内,供冬季热炕取暖。旧时,正间与东间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灯窝”洞内可放油灯,这样一盏灯可照明正、东两间房,可节省灯油。也有的人把它叫做“婆婆眼”,说从方洞中可看见灶间的行动,供婆婆监视媳妇用。在正间的上方用木板或高粱秸扎顶棚,也叫“天棚”,冬天可用来存放地瓜。东、西间多用花纸贴棚顶,装饰有蝙蝠、团花等剪纸,叫“仰棚”。  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正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间,幼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倒屋一般住下人,普通人家堆放杂物、工具或柴草,有身份人 家用作待客,称“客屋”。  厢房夏热冬冷倔风采光又差,所以民间有“东厢西厢,不孝的儿郎”、有钱不住东厢房,冬下暖,夏不凉”的俗谚。富有人家的厢房多下住人,用作饲养大牲畜或安石磨作磨房? 建房(青岛人叫“盖屋”)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做梁椽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要属上梁仪式最为热闹、隆重。上梁时间一般都定在“正”向午时”,届时亲友都要来帮忙或祝贺,贺礼多为一块红布,叫做“挂红”?梁橡上要贴上“上梁大吉”等字样的横披,还要绑上筷子,用红绳系上铜制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间当中安设方桌,摆设供品,点燃红烛,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莱西一带在上梁时,两位木匠、瓦匠师傅还要边唱喜歌边往下扔一些龙、凤、虎、蝶等形状的小勃勃,逗引孩子哄抢。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设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酒菜一般都很丰盛。 现在,民间建房“看风水”和“摆供求神”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横批、竖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70年代开始,农村建房由生产大队(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伙房、寝室、会客室分别设置,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80年代后,老旧草房基本绝迹,有些农村已是楼房连片,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在居住民俗中,也有许多禁忌,但多带有迷信色彩,如过去有 的地方农历五月忌盖屋,说五月为恶月,盖屋家中要死人,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住所大门忌冲着山丘、河流、大道、水井和坟墓,说这 样会遭邪气和不吉利,若无法避开,则要在门上挂“八卦镜”破解;宅基不能直冲通街道,也不能面对庙字,如无法避开,要在宅子外 面一角安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5个字;建房用的木料,忌用揪木、槐木,因“汛”、“槐”沾着“火”、“鬼”二字,恐不吉。在院内还忌栽桑树、柳树和杨树,俗称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因为“桑”与“丧”同音,出门见“丧”不吉;柳不结籽,恐无子绝后;栽“鬼拍手”(指杨树)则怕招来鬼灶,宅室不安。如今,已很少有人相信有什么鬼谜了,但农民院子内外至今仍不栽植以上3种树木。
聊城节庆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是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从上年腊月三十日开始,连续庆贺数日,向有正月十五前均为“过年”的说法。  除夕,俗称“年三十”。家家户户在欢庆之中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门神,屋内挂年画,有的院里挂红灯,并着意倒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到”。打满1缸水,抱足3日柴。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除夕之日,还要祭祖先、祭天地。北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亡灵牌位或悬挂祖谱。院内设天地桌或者香台,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也有的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画像。各个供奉的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近中午或下午时,男子衣帽整齐,到村外朝祖坟方向作揖磕头,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家堂”。请进家后,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以示防邪魔鬼祟入宅之忌。在院内撒芝麻秸或谷草,叫做“撒岁”,意在为财神,祖先备料喂马,人行其上谓之“踩岁”。入夜,秉烛焚香,灯光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旧时农民为躲债外出,俗称“藏年”。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欢乐乐,打牌、看电视,少儿手持灯笼或小蜡烛,点鞭炮,放烟火,人人欢喜,处处热闹。至午夜子时,欢庆活动达到高潮。零点钟声一响,霎时鞭炮轰鸣,花灯高照,震耳欲聋,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而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食之前,先上供。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包饺子时放入一枚铜钱(现为硬币),谁吃到带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谁的福气大,来年发财。还有的包花生、枣、栗子,主要用意是祈求早得子,人丁兴旺。饭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磕头钱,即“压岁钱”。  初一,为春节的主日。是日,人人穿新衣、戴新帽,早饭都比平时早几小时。饭后,街上人群络绎,男男女女,向街邻亲友拜年。在农村,从长辈起,先近支后远支,先本族后外族。当长辈的在家接待宾客,一群群的年青人来来往往,挨门拜年贺岁。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见面发财”或“新喜”,即使平日不睦,或有什么隔阂,也各自拱手互祝一顺百顺,吉祥如意。拜年一直到近中午时结束。   初二,早上吃饺子,饭后送“家堂”。送“家堂”一直送到林地(墓地),焚纸、烧香、鸣放鞭炮。是日,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走亲戚,流传有“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的说法。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戚之风日盛,从初二到十四,走亲戚接连不断。   正月里禁忌很多。主要有初一至初五不许动剪刀,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初五之前的食品要在除夕之前做好,名曰“年饭”,年饭可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可好可差,但葱、芥、蒜、韭、辣椒这5样生拌凉菜必须要有,称之“五辛盘”。农村中在除夕和元旦必吃生蒜,说是“一年啦,谁不算算”;妇女不能串门,即使同住一院,这5天也互不走动,叫“忌门”;不许扫地,扫地只能从外往里扫,更不能倒土,传说,初一地上有元宝,扫地倒土把元宝倒掉不吉利;切忌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岁岁平安”,“岁”与“碎”谐音。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各机关、学校、厂矿多举行团拜、慰问、联欢等庆祝活动,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但已很少从事祭拜神灵等迷信活动。多数家庭中晚辈只向长辈致以问候祝福,不再行叩首旧礼。传统的春节礼俗已大大简化、淡化,多数家庭以看电视节目代替守岁,以走访致意表示拜年,时代色彩明显增强,但欢乐气氛有增无减。  破五日  正月初五,统称“破五”。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走亲戚,也不能动刀尺做针线,不准用生米、生面下锅;过了这天就不再忌讳,故称作“破五”。这一天,临清一带常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煮好饺子上供、烧纸、磕头,接着把神祖牌位收存起来,鸣放三声“炮”后,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前去上坟。阳谷、莘县一带,则是在除夕日把剪刀用布包好或用线缠住,放在床铺底下压起来,到初五这天才拿出来,谓之“破五日”,聊城、东阿一带,各家各户包饺子,把包饺子称作“捏五”。茌平一带还有送穷的习惯,称作“五穷”。这天,人们忌拜年,用放鞭炮的形式来“赶五穷”、“打五穷”,人们称之为“打穷气”。在城镇经商的家庭中,则把初五这天定为财神生日。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小年”,也叫“灯节”。城镇居民吃元宵盛行,象征举家团圆;乡间则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元宵节传统过3天,即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各街衢市肆多张灯火,民间组织戏班演戏,举办龙灯会,并有玩旱船、秧歌、高跷、竹马、骑毛驴、舞狮、灯会等文娱活动。每当夜幕降临,城镇沿街便灯火辉煌,火树银花,男女老幼争相观赏、品评,热闹异常,称为“闹元宵”。  在传统的文娱节目中,“龙灯”、“舞狮”最为精彩。  玩龙灯 龙灯的扎制颇见精巧,龙灯的舞动则需要10多个青年男女配合进行。在紧锣密鼓声中,巨龙左右翻卷,腾空飞舞,狂热奔放,显现出翻江倒海磅礴之势,并有“打折”、“退皮”及“龙打滚”等惊险动作。有时,各路龙灯恰聚一处,数条巨龙汇集表演“抢龙珠”。只见五彩缤纷,玲踔奋舞,大有雷霆万钧、暴风骤雨之势。龙舞象征该年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聊城龙湾的龙灯舞曾多次进京表演,受到康熙和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玩狮子 亦称“舞狮”。其外貌和真狮相似,全身用染为深绿或金黄色的苎麻,缝缀于双层厚布之上,梳成毵毵浓密的狮身,头部庞大狰狞,猛厉可畏,血盆大口,可张可合,项挂一串铜铃,摇摆得响声震耳。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狮子大嘴片刻不息地一张一合。另一个引狮人,武士打扮,身穿密钮扣的唐代灯笼裤衫,红条束腰,青帕裹头,足登快靴,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既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跌扑等,模仿动作上也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等技巧,其动作活泼逼真、维妙维肖。   近年来,城镇多组织文艺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彩灯、烟火晚会,锣鼓鞭炮齐鸣,宛如白昼,热热闹闹,深夜方止。农村则集资购买或自制烟火,居街燃放,热闹非凡。闹元宵之俗,年盛一年。聊城、临清、高唐一带,农村元宵节插花树的风气盛行。其作法是:先用枣树枝和彩纸做成花树,再用秫秸和彩纸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挂在花树上,最后再把花树插到粪堆上,意在希望当年棉花丰收。   花姑节  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据传,过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从南方来高唐定居,教人们植棉、纺线、织布,使高唐人丰衣足食,人们对她奉若神明。她去世后,在高唐城西门外修建一座花姑庙,以表其功德,并把她的生日正月二十八定为花姑节。过去,每至此日均举办花姑庙会;二十八日,农村则家家煮面疙瘩、面片和面条食用,面疙瘩示为棉桃,面片示为棉叶,面条示为棉枝,以纪念花姑,祈求棉花丰收。“收花不收花,须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至今仍在高唐境内广为流行。据传,这一天晴天便是花姑喜欢,即当年棉花丰收;阴天,则是花姑不悦,便不收棉花。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民间称为龙抬头日,或称“青龙节”、“春龙节”。是日早起,农村家家户户用草木灰在屋内、院内、街门口和场院地面上,撒成囤形,称此为“粮仓”或“粮囤”,中间放少许麦、豆、谷等粮食,用砖块压住,称为“填仓”,意祈“五谷丰登”。屋内灰囤中压几枚硬币或纸币,称为“钱囤”;二月二打囤,以灰画地为安囤,在囤里面放鞭炮为涨囤,意为希望粮食多得囤中盛不下,以实现“大囤尖,小囤流”的美好愿望。因为二月二这天恰在惊蛰前后,各种毒虫开始活动。人们为了避免毒虫伤害,故用食油煎一些年糕,以此表示将毒虫熏死或熏跑;一般在这天用木棍敲敲房梁惊吓老鼠,也有敲铜锣或铜盆惊吓老鼠的。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恫吓老鼠不再出来糟踏粮食。是日,城乡居民家家炒蝎豆,也称作“炒蝎子爪”或“炒蝎子肚”。蝎子豆,一般是选用粒大饱满的黄豆,用盐水浸泡(此盐水中加入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经24小时后,将水滤去晒干,置锅中炒熟食之,此豆香脆可口。炒蝎豆,寓炒死蝎类毒虫以除害之意。据说二月二这天,“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蛰;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此俗历久不衰。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传说,这天是龙的生日,于是家家把石磨的上盖支起来。是日,改善生活,吃饺子曰“吃龙耳”,吃馒头曰“吃龙蛋”,吃面条曰“吃龙须”,均取吉祥之意。此外,二月二这天,忌讳动针线和推磨。传说,这天动针线会戳瞎龙眼,这天推磨会压了龙头。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民间传说,寒食这天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贞之士介子推被焚死绵山之日。人们不忍生火,吃冷食,故名“寒食节”。俗语:“清明寒食紧挨着”,民间大都把这两个日子合为一个,一般叫“清明节”,农村则称“寒食”,但过节的时间却是在清明这天。  清明节早上吃鸡蛋、单饼,喝麦仁、玉米仁或高梁米稀饭。此时正值仲春,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旧时富裕、悠闲者多于此日携酒食到野外游玩赏春,称为“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袭至今。农村,这天则常用小米饭、豆饼、干饭喂马、骡、牛、驴等大牲畜,以犒赏其一年的辛劳,故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之说。  清明节这天,在农村,家家户户均于凌晨折柳插于门框两边、窗上、梁上,,)床铺的席后面等地方,称“插柳”,旧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谚。农家老太太还有用柳条抽打墙壁、灶间、席后、床下、旮旯的风俗,一边抽打一边念道:“一年一个清明节,柳枝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蛰”,认为插柳能Jr顷阳气,迎吉祥、避邪祟。同时又有勉励人们珍惜光阴之意。  清明又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所以民间又称清明节为“鬼节”、“冥节”。旧时,境内居民均有上坟之风俗。是日,一般是下辈人带着供品,烧纸、香等,扛着铁铣,到自己的祖茔林地,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纸燃香,叩拜祭奠,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并于每座墓顶压上白纸条,叫“压坟头纸”,表示子孙曾来上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以示对祖先的悼念。现农村中尚有“插柳”、“上坟”之风俗,但多不再从事烧纸、摆祭品等迷信活动。建国后,机关、学校、工厂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献花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民间习惯称作“五月单五”,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纪念日。相传,这天人们包粽子投入江里,意为让水中鱼吃粽子莫吃屈原身体。此俗流传至今。节日,城乡居民仍有吃粽子的习,顷,也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是日,家家户户门口窗前插艾蒿,或放于炕席底下,或塞于耳内,意为避邪驱虫;小孩手足系以五色线,或胸前戴有内装雄黄、艾叶等驱虫物的“香荷包”。此俗至今农村尚存。也有在节日前一天,把少许雄黄酒撒入公共水井中,家家户户都可以喝到含有雄黄浸过的水,据说亦能驱灾避邪。今已无此俗。  端午节正值麦收大忙之时,农村有看丈母之俗,称为“看夏麦”,并帮助岳丈家“忙麦”。麦后,乡村新婚少妇要回娘家“住夏麦”,其间有为婆家成员做布鞋之俗。此俗少数农村至今仍存。  夏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是日,日影长至终极,是一年之中白日最长的一天。其时,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这天中午,家家爱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意为防暑降温,故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这天,高唐人则喝凉粉,聊城人则喜惯喝绿豆面叶,以后若干天内,中午则大部分喝绿豆汤。  过半年  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小年下”。旧时,商号店铺于该日犒赏职工,摆酒宴吃喝以酬其劳,并放假一日。境内至今尚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俗语。人们便在六月初一这一天备些水饺、馒头、瓜果之类供晶为老天爷上供,祈求雨足年丰。是日中午,农村家家户户包饺子,延续至今。  六月六  六月初六晒龙袍的习俗,由宋代沿袭至今。是日,俗称“晒衣节”。这一天,人们常把贵重衣物、书籍拿出来晾晒。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整个夏秋不生虫,旧时寺庙中的和尚、僧、尼,也要把僧袍和经书搬出晾晒,善男信女们纷纷前去观看,以至形成庙会。这时,小麦打收完毕,农村居民喜蒸新麦面馍馍、包子等食品,供于庭院祭拜天地;馈赠亲友,俗称“送新”;家家户户用新麦面粉炒熟,加糖水冲食,谓之“吃炒面”。  境内还有一种风俗,即这年六十六岁的老人,不论何时生人,都在六月六日过生日。出嫁的闺女,这天要回娘家给父母做寿,礼物是一块肥肉,故民间有“六十六,吃块肉”的说法。老人在吃这块肉时,,要倒坐在门槛上吃,据说这样倒坐吃了肉,还能再活六十六,意为祈望自己长命百岁。   阳谷、聊城、高唐一带盛产莲藕。六月,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故在六月六这天;人们还有赏荷的习惯,十里八乡的男女一齐拥到荷花盛开之处,观赏荷花的美姿,女青年故意指示男友下水摘荷赠送于己,以表爱情。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称七夕,俗称“乞巧节”。相传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又称“情人节”、“双星节”,汉代《淮南子》一书中有“鸟鹊填河渡织女”的记载。民间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这天,喜鹊大部分见不到,都上天给牛朗织女搭鹊桥了。是日夜晚三更后,在葡萄架下还可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旧时,七夕晚上,妇女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一些好奇的少男少女专于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听牛郎织女久别欢会和就要分离而哭泣的喁喁情话,能听到隐隐泣声,则就算得到了智巧。还有一些情意绵绵的青年男女事前相约,这天晚上,也要到葡萄架下相会。昔日,境内也有此俗,七夕这天,父母对新出嫁的闺女,都要接回娘家。意为鉴于织女婚姻上的不幸遭遇,为了保护女儿女婿的幸福生活,不可不防天地发觉他们长年同居而在七夕之后施于强迫分开。今已无此风俗。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是祭祖的日子,俗称“鬼节”。是日,家家包水饺,备纸香、冥钞、冥衣、纸牛、纸马、盂兰盆之类,带上瓜果供品上坟祭祖;庵观寺院放焰口设盂兰盆会,传为目莲僧救母之日。此俗在境内已基本绝迹。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庆祝中秋节也有庆祝一年丰收的意思。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外出的家人这天都赶回家中欢聚,所以又称“团圆节”。旧时农家有中秋之夜拜月、赏月之俗。当月亮刚刚升起时,人们就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讲究的人家要挂上月光码子,上面印的是一个类似嫦娥奔月.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只小兔,然后摆上供品,有月饼、西瓜、苹果、梨、栗等果品,另外还要特别供上一把青豆,说是喂玉兔的。布置完毕,烧香叩拜,因月属阴,所以拜月者均是妇女。拜月时,老太太一边磕头,一边祷告:“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拜后,合家聚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称为“圆月”,有庆团圆,全家欢乐之意。今拜月之俗,区内已无,但欢度中秋佳节之俗年盛一年。节前,城乡居民以月饼等食品馈送亲友;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举行以吃月饼为主的家宴。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俗称“九月九”。汉代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习惯,历代相沿,故也称此日为“菊花节”。旧时,文人学士于是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乡间多不过此节。  寒衣节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秋祭”、“寒衣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旧时,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上坟添土祭祖,除了摆供品烧纸钱以外,还用彩纸剪做些衣帽、纸箱、纸牛、纸马,一齐焚于墓前,另.有同族后代祭扫祠堂。已出嫁闺女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谓之添“御寒衣”。至今,区内农村居民仍有上坟祭祖遗俗。建国前,大户之家雇有长工、短工,是日,主人与之算清帐目放其回家,故称“散工日”或“结帐日”。建国后,居民多于是日改善生活,庆贺丰收。  冬至  冬至,意为寒冬已到,也称“数九”。是日,家家吃扁食(水饺)。相传,冬至吃扁食不冻耳朵。现农村仍有冬至吃扁食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境内居民多于是日晨喝“腊八粥”(此粥多以粘米、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传统习俗把腊八这天作为济贫的日子,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天无论贫富之家,只要叫花子上门,则有求必应。和尚、尼姑也于是日纷纷到各村化缘,当地村民十分乐于施舍钱米。这天也是为女孩穿耳孔、戴耳环的日子。建国后,区内已无此俗。城乡居民喜于是日做腊八蒜,以备春节食用,即把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到时雪白的蒜办已变得十分嫩绿,食之酸辣味浓,十分可口。   辞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俗为送灶王爷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又因时近春节,故又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善恶的神,人们将其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或“灶王爷”。他于每年的这天,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兰次,为此家家为他设祭饯行,谓之“祀灶”。旧时,家家户户多买些麦芽糖果、大枣等物品,还要用秫秸篾扎纸马、叠元宝,于是日晚间供奉灶王,送灶王上天,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把旧灶王爷揭下来,与纸马一起焚烧。尔后,全家分食供品糖果。现在区内祀灶之俗已除,买糖分食之俗仍然存在。   这天,除祀灶外,还有打扫卫生的习俗。全家人动手,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里彻底清扫,以致锅碗瓢盆擦拭一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此俗始于周代,历史悠久,相沿不衰。   圣纪节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日而举行,故又称“圣忌节”。穆斯林习,顷将“圣纪”与“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开斋节  按教义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戒期间,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餐,白天禁止饮食,直到九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晚看到新月后第二天(教历十月一日)即为开斋节。这天,穆斯林沐浴更衣,喜气洋洋,走亲访友,互致“赛拉木”(问好的意思),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古尔邦节  开斋节后七十天,即教历十二月十日。“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宰牲”的意思。所以,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节日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宰羊屠牛,一部分献给清真寺,其余用来赠送亲友或款待客人。  另外尚有“盖德尔夜”。教历九月二十七日夜,也称“坐夜”或“守夜”。这天夜里,穆斯林家家门口、院中挂灯约3小时,意为照着古人(去世的先人)回家来看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节庆习俗不断变化。城镇居民比较重视“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元旦等国家法定节日,农历节日除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等较大传统节日外,过其他节日者较少。农村居民按古历过的传统节日在逐步减少,诸如“鬼节”、“乞巧节、”、“过半年”、“辞灶”等节日大多废止不过,庆祝国家规定节日的则愈来愈多。  聊城市有“五一”、“十一”期间举办的“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
邹平芯子   邹平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邹平县境内广泛流行。芯子主要是利用铁质支架把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的表演者稳定在高竿或其他造型之上,饰演各种故事。远远望去,人物悬空,非常奇特。因铁支架如灯芯在内支撑,故称为“芯子”。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前后,闹元宵三日,正是邹平芯子大放异彩之时。滨州节令习俗   滨州市过的节令习俗大体与全国一致,主要有:  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天亮时串门拜年。  二、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境内大都过三天,有灯展等会举行,胡集书会也在其间。  三、清明节,俗称“寒食”,前一天禁烟火,吃冷食,清明节吃鸡蛋,扫墓添土祭祖先。  四、端午节,农历称五月端午,农家门楣插艾枝,门上贴艾虎,以障瘟毒,端午这天为祭悼楚大夫屈原而设,也有食粽子和打丝糕食用的习俗。五、六月初一,农村俗称“过半年”,用新麦面做面食,也有杀牛宰羊,设宴并祭奠祖先的。  六、七月七日,又称七巧日。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夜女子陈瓜果于庭院,做彩楼、穿针孔,谓立乞巧。  七、七月十五,又称“鬼节”,境内多在七月十四日包饺子、设瓜果和点心,祭奠亡故亲人。  八、仲秋节,是除春节外的第二个重要节日。全家食月饼求团圆。合家欢聚,吃酒赏月。  九、小年,又称“辞灶”,送灶后,家家户户大扫除,以示除旧布新,迎春节。  十、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挂年画,蒸年糕、包饺子,放鞭炮,祭祖先和天地诸“神”,守岁。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是滨州民间的传统舞蹈,起源于阳信、惠民一带,居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滨州民间流传甚广,惠民县更是将其发扬光大,创造出了 “大鼓子秧歌”。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大鼓和大锣。主要以大鼓的节奏划分为“三点子”、“五点子”、“七点子”秧歌。舞姿粗犷豪放,节奏强劲,场面宏伟壮观。充分表现了滨州劳动人民强健的体魄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堪称民间艺苑的奇葩。 埠阳庄民俗旅游村   埠阳庄位于泰安市郊区邱家店镇,离泰安城区17公里。北依泰山,南濒大汶河。全村共有330户人家1100口人,民风古朴淳厚。1982年9月,日本共同社来此考察农村联产承包制情况,由此拉开了埠阳庄接待外国友人的序幕。从那时起,陆续接待了朝鲜林业部部长、塞内加尔共产党主席、日本桥本市市长等人的来访。进入九十年代,泰安市旅游局开辟了埠阳庄农家风情游。村民家装修了外宾接待房,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改建了干净卫生的厕所。97年9月,埠阳庄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命名的四个民俗风情旅游点之一。从此,更多的海外游客走进了埠阳庄人的生活。   来到埠阳庄,浓郁的具有中国北方鲜明特色的民俗景象立刻会映入眼帘,树上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金黄玉米,墙上挂着一串串鲜红的辣椒、。随便走进哪一家,都会领略到村民的淳朴厚道。埠阳庄风情旅游,重在参与,重在体验,重在交流。游客可以和家庭主妇一起揉面、剁馅、擀面、包水饺;也可以坐在灶前,点起柴火,在鏊子上摊一张薄如蝉翼的泰安煎饼。春种秋收,在埠阳庄可学做各种各样的家活。春天可赶着黄牛去耕地;夏季可戴上草帽去割金黄色的麦子;秋日可背上筐篓到果园摘苹果;即使冬闲时节,也可以与主人围在温暖的炉旁,唠家常、编狂篓,其乐融融。   如今的埠阳庄,已有150余户达到接待标准,可同时接纳游客300余人。已开发的项目如抬花轿、娶亲、摊煎饼、包小饼、钓鱼、野餐、赶大集、篮球赛等可供游客游览8天以上而不感到厌倦。它象一块磁石,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每年接待旅游团20余个,游客300余人。菏泽斗羊   斗羊 菏泽斗羊,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一次曹操被袁绍打败, 退兵曹州,人疲马惫,士气低沉。曹操正无计可施,忽见两羊相抵, 十分威武,他精神为之一振,即召部下观赏。只感染得群情激昂,士 气大振,曹兵随之反戈一击,大败袁绍。在曹操的倡导下,曹州兴起 斗羊活动。 斗羊通常有“自由式”和“规范式”两种,自由式在裁判吹哨之 后,两只羊放开,彼此用力撞抵,不管几个回合,直到一方败下阵来 为一局。“规范式”是彼此拉开,一头一头的抵,直到一方抵败为一 局。一般三局二胜。 菏泽斗羊,在全国独树一帜,自1984年以来,菏泽已举办过七次 全国性斗羊大赛。亚运会期间,被定为晋京表演项目。1991年12月, 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上表演,被列为《中华百绝》 之一,深受国内外游人赞赏。
鲁西斗鸡   鲁西斗鸡,古称唤鸡,俗称咬鸡,是我国特有的观赏型珍贵鸡种。其体态雄健,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生性善斗,厮头时啃咬、爪蹬、翅打并用,具有宁死不屈的性格,据史料记载,菏泽斗鸡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历史风俗:正月十五捏生肖   山东半岛东端的荣城在农历正月十五有捏生肖的风俗。民间称为“捏属儿”。传统的方法是用黄豆细面作捏生肖的材料。造型以小巧玲珑为上,生肖动物的姿态或立,或卧、或奔,或飞都靠即兴发挥随心所欲。但是,无论怎样造型都要设计安排配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用以象征“五谷丰登”。每一个生肖的背上都背一个灯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缠着棉絮的小棍儿,俗称为“要捻”。灯碗的形状有区别;马和猪驮的是“元宝碗”,求“金驹银猪驮宝来”的彩头。其它生肖驮“十二花瓣”灯碗,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   捏生肖的规矩是按家庭成员的属相,每人捏一个,到十五夜里盛在盘子里一齐点燃放在堂屋里,大家围着观看,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着新一年的大丰收。习俗相传,谁的生肖灯燃得时间最长,谁就会有好运气,又能高寿。   近年以来当地改用白面捏生肖,样子更加好看,已不加灯碗,也不再点燃,欣赏之后,分而食之,也能调动欢乐气氛。  荣成捏生肖的能手是王连乡方家村的老人林桂莲。她的两套十二生肖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和山东美术馆视为珍品而收藏。 聊城礼仪习俗   婚 嫁  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至于男女本人没有自主权,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过程。 通媒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时必男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后即委托媒人换“小启”(俗称换小字),载明属相年庚及生辰日月。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再另择吉日交换正式婚约,称“大启”。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说“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定亲 多称“传柬”或“换帖”。男家写好柬帖(即定婚书)附彩礼送女家,女家回帖,作为定亲的依据。换柬后,亲友邻居送物送钱祝贺,男家备酒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送婚帖 又叫“送年命帖”。男女到结婚年龄(一般女在十八岁以上,男小则十二三岁、大则二十几岁),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请人择定吉期(俗称“选日子”、“看日子”),并将吉期通知女方,女方若同意,便选择吉日良辰,正式向女方送婚帖。帖上写明迎亲日期、新妇冠带、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方向及禁忌等事宜。女方家中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置办被褥、衣物、首饰、家具等陪嫁,做婚嫁准备。  贺喜 婚前,男方.的亲友邻居都备礼品祝贺。称“贺喜”。向待嫁的女子送喜礼,称作“填箱”或“添箱”。男方在结婚前一天备席庆贺。  迎亲 俗称“办喜事”。迎亲的前一日,女方即将嫁妆送至男家。男方帖喜联、挂喜幛、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晚上,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鼓手奏乐,用轿(较贫者用车)到女家迎娶。娶亲有“大娶”与“小娶”之分。一乘轿为小娶,即备花轿一乘将新娘抬来,谓之“不迎亲”;大娶用两乘轿,新郎乘官轿到女家迎亲,另一花轿为新娘所备,去时由幼童乘坐,俗称“压轿童子”;轿内还要放一只大红公鸡,回时女方压回一只母鸡。不论大娶或小娶,其习俗大致相同。嫁女开脸、上头后便开始少吃少喝、坐炕待嫁的“禁闭”生活。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红袄、红毡、红头巾等。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岳父母,例行“谢亲”等礼,然后新郎先上轿,新娘由自家亲人用椅子抬入轿内,俗称“发轿”、“升轿”,宾客坐车随行。新娘升轿离家时必洒泪而泣,以示依恋。路上,大红纱灯开道,笙箫唢呐齐奏,车马轿夫前簇后拥,轿面四闭,新娘不得与外界接触,若路人相遇,即躲避让道。来到男家村头和门首,鞭炮齐鸣,并按规定的时辰和方向落轿。即有人点燃草束绕新娘所乘彩轿一周,称之“燎轿”,传说可以驱除邪气与不祥。在鼓乐及鞭炮声中,由娶女婆和陪女扶驾新娘进入大门,脚踏红毡(曰倒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行拜天地之礼,礼毕,新娘入洞房。有的地方入洞房时,男家长辈则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内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并男女花着生”之意。洞房花烛高照,新郎揭去新娘的蒙头红,同吃“宽心面”、共饮“交杯酒”,并例行填枕等仪式,新娘开始“坐帐”,亦称“坐床”,多为一天。是日,不论辈份大小,好事者大闹洞房,直至深夜。新婚夫妇睡下后,有青年男女窗下“听房”(听悄悄话)的旧俗。新婚日,男家张灯结彩,帖红喜联,杀猪宰羊,盛宴款待亲友。境内还有抢娶的风俗。即同时同村若有多家娶亲者,则认为谁抢在前头谁家吉祥。故迎娶的时辰多在黎明之前。     住日子、会亲家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住两日,曰“住对日”,或女家下帖接闺女请女婿。,新郎、新娘双方同去岳家,此谓“回门”或“认亲”(俗说“接三天”)。女家设宴款待女婿,俗称“请女婿”。接三天回来,新娘拜见公婆及近族长辈,并祭告于祖祠或去祖茔祭奠,然后下厨房做饭。至第六日,男家复设宴“会亲家”,同时宴请至亲好友。聊城一带除3天回门外,娘家人还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时还有“住对月”的风俗,即新婚后一个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几天,然后送回婆家。这种风俗至今存在。至此,整个婚礼程序结束。如此繁缛礼节,贫寒人家难以讲究,极贫者则由老人陪同新娘持一小包袱至男家即为完婚。  建国前,境内男女早婚现象较为普遍。富裕之家多有十几岁甚至八九岁即成婚娶妻者,女子的结婚年龄多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有的“童养媳”十二三岁即被迫“圆房”成婚。另外,男子可以一夫多妻,除“正配”以外,其他均称为“妾”。未婚青年男女死后,也有的经人撮合将尸骨并葬一处,配成“冥婚”,亦称“结鬼亲”,或叫“阴亲”。贫困者无力娶妻,亦有入赘于女家成婚者,俗称“倒插门”,或“招养老女婿”。还有抢婚(多为寡妇再嫁)、近亲结婚等陋俗,建国后均被革除。  嫁女忌讳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妇及儿女不全者,寡妇不当送女婆,姑姑不迎娶新娘,姨、嫂不送娶,俗云:“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喜事新办,繁缛礼节多被革除。城乡自由恋爱者增多,但多数仍需媒人说合。双方认为合适,即安排见面,若互相有意,双方交换手绢或钢笔之类,此谓“换手绢”或曰“小见面”,然后约定订婚日期和仪式。订婚日,男方携带重金、重礼送至女家,女家设宴待客,即为“定婚”。女方同意后,择日到男家,称“认家”,男家长辈给“见面礼”。多有趁此照定婚像者,个别仍有换帖者。到了国家规定年龄,男女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多数认为不举行婚礼不谓结婚,故多另行婚礼。婚礼较之过去大为简便,一般由婆家用车辆接新娘,也有娘家送来者。新婚之日,男家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盛宴宾朋。闹房之俗依然。城镇青年视举行集体婚礼或旅游结婚为时髦,简便文明,愈来愈兴。但是,门当户对的旧观念还根深蒂固,仍有恋爱不自由、索要彩礼、变相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及早婚等现象。  凡结婚者,男方亲友街坊多有道喜者。至亲厚友贺礼较厚,一般多送喜幛。喜幛一般有布料,亦有丝绸、毛料、被面、毛毯等,也有送工艺装饰品者,讲究实用的则送炊具、茶具等生活用品。街坊一般关系者多“凑份子”相贺(多为现金),每份多少不等。现金用红纸包好,俗称“红包”。主家下帖宴请送礼者。近年,喜宴之风愈来愈盛,规格也越来越高。女方在出嫁之前,亲友多送些衣料、时装等物品,以示祝贺,也有相助之意。   寡妇改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拥护和支持,已成为顺理之俗。老年人再婚,除个别家庭有子女和亲友的干涉外,多数人赞成,已被社会舆论接受。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除登记领取结婚证外,举行婚礼仍沿袭旧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念“伊扎布”(证婚词):“你们是自愿结合,成为夫妻,祝你们婚姻美满,孝敬父母,敬老爱幼,和睦亲邻,互敬互爱,白头到老”。问新娘;“有没有意见?”新娘回答:“达丹”,意为“同意你的意见”。新郎回答:“盖不里楷尔丹”。意贝旷我承领新娘的意愿”。阿訇随将桌上的糖果撒向观众(俗名“抢喜果”),以示吉利。当晚由女方家嫂将新娘接回娘家,次日傍晚送回,方可同居。  建国后,回族男女婚姻,均以“婚姻法”为准绳。回、汉通婚,男女双方互相尊重风俗习惯,任何人不得干涉和岐视。婚后子女从汉、从回,均有政策规定。  丧 葬  建国前,境内丧葬礼仪极其繁琐铺张,而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均为木棺土葬,尤以柏木棺、杨木寿为最荣耀。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子百日不理发,儿女服孝期3年,侄孙辈1年,房门帖白条,3年内不帖春联。一般要经过守灵、报丧、入殓、殡葬、圆坟、祭祀等主要程序。  长辈一般到迟暮之年,晚辈多为其做寿衣、打棺材、修墓穴准备后事。富裕人家的寿衣、棺材用料考究,贫寒之家则难以讲究,极贫者仅用芦席或草苫一卷土埋了事。  殓衣、含殓 死者将气绝时,家人急速给死者穿寿衣。男用棉袍马褂,头帽足靴;女用手帕、大袄、裙子。寿衣全用布条系上,取“带子”即后继有人之意。殓衣后,移尸于堂前灵床之上仰卧,口中放铜钱或玉石l枚,称“含殓”。同时,请人帮助治丧。先请“总理”1名,统管丧事,并由“总理”指定“内、外柜”各1人,分别负责内务和接待礼仪,然后由“总理”差人给亲友送讣贴报丧,搭设灵棚,开启墓池。  停灵 亦称守灵,又称“小殓”。尸身停于灵床之上仰卧,身下铺草纸,盖白布单子,谓之“铺金盖银”。也有的面盖火纸,身覆棉被,头枕三角式枕头,叫作“鸡鸣枕”,双足用苘麻系绊。灵前摆一小桌,放面条1碗,称“倒头面”。桌上置长明灯,燃香,摆供,供死者牌位。灵床两侧,谷草铺地,子女眷属男右女左,跪于草上,称为“守灵”。   攉汤 亦称“送汤”。停灵期间,要到土地、庙祭奠。侍候丧局者托供晶于前,孝子提汤罐其后(多为米汤或面条汤),家眷相随至土地庙哭奠。传说死者鬼魂在去见阎王之前,先被土地爷在土地庙羁押3天。故死者亲人为其鬼魂“送汤”,连送3次。“攉汤”完毕之后,接着是送“盘缠”。一般是在人死后的第三天晚上,也有在当天晚上的,地点在村庄的十字路口。送盘缠时,除烧纸钱,还要带些花生、红枣和其他食物等一同烧掉,并特地扎一纸轿和纸人烧掉,意为亡者坐轿上西天。全家人都跪在纸轿和纸人前,一直等到全部烧完后才节哀返回。   人殓 亦称“大殓”。人死后3日内入殓。其时,奏乐、诵经,先由孝子为死者净面,用镜子“开光”,后将死者抬入棺材,背下铺铜钱,盖棺、口口钉,全家举哀痛哭。  成服 人死后3日内,全家易凶服,孝子披麻带孝、持丧棒,妇女头扎孝带。其间,邀族邻集议,择吉殡葬,筹备礼仪,备办酒筵,讣告亲友。  发丧开吊 其时,奏鼓乐,诵经文,亲友临吊多送挽幛、挽联或折礼(现金),至亲多为三牲祭、纸箔、供果。吊唁者要到灵前叩头行拜,孝子匍匐灵旁陪灵答礼。另有执司应接筵客。   出殡 一般在午饭后,将棺材抬到大门外或街头已备好的架子上。孝子跪在棺前痛哭。先行起柩礼,然后起灵(将灵柩抬起)o此时,孝子将已备好的瓦盆举过头顶摔碎,俗称“摔老盆子”。接着,一执事拿着纸钱,边走边撒,前头引领。孝子手持引魂幡,在棺前边哭边退,其子侄辈左右扶持。女眷棺后随行。鼓乐唢呐吹奏,笙管铙钹齐鸣。当灵柩抬至村中街上时,还要停棺设供品香火于灵柩前大奠,亲故知己至棺前,一步三叩首,三步九磕头,行三拜九叩之礼,向死者至哀。奠后,在哭声和哀乐声中缓缓行进。灵柩出村,远亲则各自回家,近亲一直送到墓地。墓前再祭。,祭毕,将棺入穴,填土掩埋,聚成圆锥形坟头。下葬完毕,由孝子将灵幡插于坟顶之上。3日后圆坟。  祭祀日 葬后要进行三日祭、七日祭、百日祭和周年祭等。三日祭即死者葬后的第三天,举家上坟添土并摆供哭奠。俗称“服三”,又称“圆坟”。此后每七天祭一次(从死者去世之日起),举家上坟哭奠,一般是从一七到七七,以五七最为隆重,儿女亲友多要摆供品、香和送纸扎。纸扎多有用纸做的金山银山、元宝、摇钱树、马、牛、轿、箱(柜)、聚宝盆等。哭吊祭奠结束,纸扎全部烧掉。五七以内,儿女逢人磕头,俗说“死了老的,头不值钱了”,故不少人五七以内尽量少见人,以少磕头。到死后一百天和周年忌日,死者的亲属同样带上供晶和香、纸上坟祭奠。祭周年,一般是3年,富裕之家尚有十周年之祭,以示纪念。百天之内,死者亲属要继续服孝(穿白鞋、帽子、衣服镶白边等),而且有不能理发等忌讳。父母丧1年内不能出远门,不参加盛宴,3年内女儿不穿红,门上忌帖红对联。  建国后,党和政府倡导破除迷信和实行殡葬改革,礼仪逐渐简化。60年代中期,不少人家以砖砌墓,开追悼会,送花圈,形式隆重而节约。70年代以来,一般火化,儿女臂带黑纱,同时通知亲友吊唁的日期。至期,开追悼会,举行吊唁仪式。礼毕,孝子捧骨灰盒,由亲友护送至田间深埋,或葬于公墓。有功于人民者,骨灰安放在烈士陵园。乡村中仍存在木棺土葬,或待火化后将死者骨灰放在棺材中掩埋。个别地方仍有发大丧、:出大殡者。   回族殡葬 回族用土葬,不用棺木,葬礼从简,丧期不超过3天。不看风水。墓地一般选在地势较高、土层坚实的地方。  病人临危时,请阿訇为其做“讨白”(忏悔),沐浴,提念作证言,或念“亚西尼”(《古兰经》中的章节)。弥留者头北脚南,面西仰卧;或头东脚西,抬高头部面西仰卧(多为前一种方式)。人亡后,将其脱去衣服,用木板平放在地上,再用一块洁净的白布覆盖,由子女或专人守灵。家属也要沐浴。殡礼由亲友邻里协助办理,丧主出具讣告。如亡者是已婚妇女,其子女要到死者娘家报丧,并要由亲友出面,到女方娘家征求丧事处理意见。  盛放死者的“塔布”,由底、盖、帮3部分组成。存放在清真寺里,供回民公用。  殡前,要将死者遗体洗干净。洗时一般是阿訇和子女动手,用汤瓶壶浇洗。男性亡人由男人打整,女性亡人由女人打整。洗后揩干,把死者遗体按照规定的方法用白布包裹,不论贫富贵贱,都用白布,不用绫罗绸缎。包裹死者遗体的白布叫“开凡”,男性分3件,女性分5件,总长约10米左右,要用香料搓擦,使其带有香味,并防虫蛀。死者遗体打整完毕,放入“塔布”,覆盖深绿或紫色锦被。   殡礼一般在第二或第三天中午举行。殡前由亲友邻里吊唁,并请阿訇诵《古兰经》有关章节,行“则那哉”礼,然后将死者送往墓地。  抬运灵舆,建国前一些地方有回民“架子社”(一种群众组织),采取互助合作的方式。社员有了丧事向社长提出申请,社长即向全体社员发出通知,届时全体社员沐浴、焚香、佩孝帽孝带前往送殡抬埋。现一般由4个人用长杠抬运,多系亲友街坊帮抬。  墓穴是在选定地点,先打一个长2米、宽半米、深2米左右的南北向的长方形深坑,然后从坑北端底面向北挖进一个高l米、深2米的洞。死者入葬时,先用绳子将其用“塔布”的底板托放在深坑里,然后由阿訇及其子移放到洞里仰卧,把头部包裹的白布揭开,使其面向西方。墓洞周围钉上用白布做的墙围,白布上写有阿拉伯经文,称“幔棚”。洞口用土坯或石板封好,然后填土成坟。  死者亡后第7天、40天、100天纪念时,一般都要请阿訇走坟诵经、做“油香”。周年、冥忌须作悼念活动。  生 育  境内居民的生育观念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崇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的家庭,对生育极为重视,与盖房、结婚一起,称为人生3大喜事。  妇女分娩,俗称“占房”、“坐月子”。婴儿隆生谓之“添喜”,初产为男孩,称为“大喜”,生女孩谓之“小喜”或“也喜”。孩子出生以后,3天以内,家人煮鸡蛋若干,染红皮,派人带着去产妇娘家报喜(男孩送双数,女孩送单数)。同时,生男孩带本书,生女孩带朵花。孩子生下第三天,先是外婆带较多的鸡蛋、红糖和江米去看望。6天、9天分别有小孩的姑姑、姨妈前来看望,也都带较多的食品。12天时比较隆重,所有的亲友、邻里携带鸡蛋、挂面、红糖、江米、白面、小米及小儿衣物等丰L物登门致贺,富裕之家还送有压岁钱、手镯、金锁、项链等贵重礼物,谓之“送粥米”或“吃喜面”。主家以挂面、酒席款待客人,并于收受部分礼物后压回少许染红皮的熟鸡蛋等物,以示吉祥与回敬。有不少村庄,乡亲邻里只送礼品,不吃酒。亲友如欲视看婴儿,需准备一定数量的“看钱”。   婴儿生下一月之内,祖父母要为孙儿起乳名,男孩儿一般选取象征福禄吉祥、平安幸福、鹏程远大的名字,如:大宝、来福、长贵等;女孩一般选取表示聪敏、美丽、贤惠、灵巧、纯洁等字样,如:小兰、小菊、小香、小玉、小珍等。  婴儿满月,娘家多来人接回住几天,谓之“住满月”。母子进门后,全家喜气洋洋,殷切照应。接送习俗沿袭至今。   婴儿出生一百天,要表示庆贺,称“祝百岁”。姑、姨及外婆家要齐集庆贺,贺礼中须送缝有绒穗的裤,取“穗”谐“岁”音,还有其他衣服、布料、手镯、银锁之类。银锁意为锁住性命祝其长命百岁。孩子满一周岁时,至亲厚友前来贺生日,主家对来客盛宴招待,此风经久不衰。  实行计划生育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皆视子女如掌上明珠,贺生日之风,尤为盛行。此外,孩子百日时,为之过“百岁”,给孩子赠送“百岁衣”、拍摄“百日照”的习惯亦渐形成。  祝 寿  旧称庆寿,俗称“过生日”。年逾花甲的老人过生日这天,子女或亲朋间的平辈、晚辈多备礼物前末祝寿。礼物必须有面条、粘糕,谓之“寿面”、“寿糕”,其余不拘;届时请老人食“寿面”、喝“寿酒”、吃“寿糕”。建国前,晚辈须依次行叩首大礼,并祝以“健康长寿”等吉祥语言。境内有“六十五加肉补”、“六十六吃饼卷肉”、“六十七吃个鸡”之俗语。3年祝寿中以66岁生日最为隆重。汉族老人66岁生日这天,女儿一般要买块猪肉作为丰L品,表示祝颂老人健康长寿,故有“六十六吃闺女块肉”之说。50岁以后,每到10年,如60、70、80、90等,一般要庆大寿。庆寿仪式是请亲友,宴宾客,贺者则献寿幛、赠寿联、送酒肉,馈果品等。欢宴之前,举行祝寿礼,晚辈进行拜贺,亲友也要说些祝颂语。近年来,城乡居民祝大寿,寿礼中添有大寿糕、祝寿酒等,也有奏鼓乐、放鞭炮、包放电影之举。   生日这天,已分居或出嫁的子女要倾家全到,以示隆重。祝寿宴席丰盛,男女分席,酒后用饭必备面条,含祝福老人长寿之意。给老人祝寿忌间隔,直至老人寿终,若有遗忘,子女谓之“不孝”,亲友谓之“失交”,如因故缺席要提前告知。  建国后,祝寿之俗曾一度沉寂;80年代后,又有复兴之势;现已发展到中青年和小孩,尤以小男孩过生日最为隆重;中青年过生日,除自己改善生活外,多数备礼敬送父母,以谢养育之恩。   贺房及乔迁  农村居民建新房上梁时,门框、窗框、房梁要贴上大红对联,上书“安门大吉”、“安窗大吉”、“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微星”及“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坚女口磐石”、“上梁大吉”等吉祥祝福之语。还要烧纸上供,放鞭炮,以图吉利。在奠基、上梁及竣工之日,要宴请工匠及帮工。  乔迁,俗称“搬家”,或是自己筑有新居,或是另租房屋搬迁,均称为“乔迁之喜”。旧时农村居民迁居新房时,一般都在后半宿,夜深人静,路上无外人时搬家,意怕遇上人冲了吉利。搬家时先搬锅灶,再搬其他用具。现在夜间搬家之事已很少见。搬迁新居后,亲朋好友都带着礼品前来祝贺乔迁之喜,俗称“温锅”或“暖锅”。礼品多为屋内器用及陈设品,其意为帮助安家,主人则摆酒宴酬谢客人。近年来,祝贺乔迁之风在城镇及乡村都很盛行。   称 谓  亲属称谓 父亲,俗称爹、爸爸,少数亦称“大”、“大大”或“叔”;母亲,俗称娘、妈。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祖母,俗称爷爷、奶奶;自称孙子、孙女。父亲的祖父、祖母,称曾祖父、曾祖母,俗称老爷爷、老奶奶;自称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兄、嫂、弟、弟媳,称伯父、伯母、叔父、叔母,俗称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婶婶);自称侄、侄女。  父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姑母、姑父,俗称姑姑(阳谷等地叫妈妈或姑娘)、姑父;自称侄、侄女。  父亲弟兄(即叔叔、伯伯)的子女,称叔伯兄弟、叔伯姐妹,但面称多为哥、姐、弟、妹。  父亲姐妹(即姑母)的儿女,称姑表兄妹,但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俗称姥爷,姥娘;自称外孙、外孙女。母亲的祖父、祖母,称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俗称老姥爷、老姥娘;自称曾外孙、曾外孙女。   母亲的兄、嫂、弟、弟媳,称舅舅、妗子;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姨母、姨父,俗称大姨、大姨父、小姨、小姨父;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姐妹(即姨母)的儿女,称姨表兄妹,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丈夫的父母,称公公、婆婆,主要用于向别人介绍,而直接称呼公婆时,一般与丈夫称呼相同,也有用自己儿女的口吻称公、婆为他(她)爷爷、奶奶的,自称儿媳妇。  丈夫,俗称老头子、俺那口子、孩子他(她)爹、爸,现多直呼其名。   丈夫的兄、弟,称老大伯、小叔子,当面称哥、弟;弟兄的妻子同称妯娌。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俗称大爷、大娘,现城镇青年婚后直称爸、妈;自称女婿。  妻子,俗称家里人、老婆子、孩子他娘(妈),现多直呼其名。  妻子的兄、弟、姐、妹,俗称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见面称哥、弟、姐、妹;其姐、妹的丈夫,俗称两乔、连襟,见面时称姐夫、妹夫,或哥、弟。  儿女亲家之间,互相尊称为大哥、大嫂。  父、母再婚后,子女称其再婚另一方为继父、继母,俗称晚爹、晚娘,或后爹、后娘,一般直称爹、娘,或爸、妈,忌称后爹、后娘。  义子、义女称义父、义母为干爹、干娘,当面直称爹、娘,自称亲儿子、亲闺女。  境内有结拜干姊妹、仁兄弟的旧俗,结拜后互称对方父母大爷、大娘,有的则直呼爹、女良。  一般称谓 旧时多尊称男性为“先生”,称生意人为“掌柜的”,称手艺人为“师傅”或“老师”。一般群众对官员或有势力的乡绅巨富尊称为“老爷”,其夫人称为“太太”,其子、女称为“少爷”、“小姐”。外出时探事问路,年长于己者称“大爷”、“大娘”或“大哥”、“大嫂”,年小于己者称“兄弟”、“大妹”。与人书帖往来,自称时多冠以“愚”字,如“愚兄”、“愚侄”等。建国后,一般互称“同志”,也有的习惯将对方姓氏与职务并称,如“张书记”、“李老师”等,以示尊敬。对父母的同事朋友,称“大伯”、“叔叔”、“大姨”等。现在,对年长者又习惯称老师、师傅。在农村则比较随便,称“伙计”者较多。  礼 节  行礼 旧时百姓求见官长,奴仆晋见主子,晚辈拜见长者,以及亲友间为长者祝寿、贺喜、吊唁死者等,均需行跪拜叩首大礼;平辈、友好及同行、同僚之间会见、相访多行作揖礼;现在遇有婚礼、祝寿、吊唁等活动,多行鞠躬礼。但农村中为长者拜年、敬祖求神及吊唁死者等,仍习惯行跪拜礼,军人、学生行举手礼。建国后,鞠躬、握手、点头致意逐渐盛行。近年来,在中上层老年人中,见面打拱又有恢复。  招呼 旧时亲友、熟人相遇,多拱手示敬,并致以问候。现在多点头致意和行握手礼。初次相会,一般经人介绍后握手,遇尊长或女性则需对方先伸手,然后相握。农村中握手习惯尚未形成。同事、熟人相遇,多微笑点头示意。如在饭后习惯问:“吃饭了吗?”若遇尊长或领导须主动迎问,以示尊重,若遇对方远道而来或分别时间较长,应驻足寒喧几句,对会抽烟者则敬以香烟。  待客 客人来访,主人要迎至门外,握手言欢;让客人先进门,主人随后;若客人持有礼物,须主动接过放置于适当地方;并致谢意。让座时,请客人坐上首,敬, 以烟茶,落座陪话。需留下用饭时,饭菜应尽量适合客人口味。客人告辞时须尽量挽留。送客时,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送至门外,握手道别,并表示.欢迎其再来。如客人乘车,要为客人打开车门,如骑自行车,则代客人推车送一程,然后挥手告别;所带礼物一般不留尽,多适当压回一部分或有所回敬。   作客 到亲友或同事家作客,多事先打招呼。至其家先敲门或询问主人是否在家,待主人迎出后方再进屋,禁忌直接闯入室内。若主人家有长辈,应先行拜见,并致问候。如先有客人在座,要主动招呼或握手。主人敬茶要喝,敬糖要吃。落座时座位应适当,不宜过于拘谨。若留下吃饭,饮酒要适量,饭毕要表示感谢。告辞时主人相送应劝其留步。   交谈 与人交谈时,目光要注视对方或适当下垂。听对方谈话,精力要集中,不左顾右盼,不看其他书报,忌随意插话,避免使对方有心不在焉和不耐烦的感觉。回答对方问话或发表个人见解要认真、诚恳,忌答非所问或支支吾吾。与女性同室单独交谈,一般不紧闭门窗。交谈时声音高低要适中,并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切忌将唾液飞溅于对方面部。
济南的民俗彩灯   一年一届的济南趵突泉灯会春节之后拉开帷幕,为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一道丰盛且别具风格的文化大餐。灯会以“老济南民风古韵”为主题,凸显了老济南的民风民俗,将老济南的集市、梨花大鼓、茶艺、龙舟赛等民间活动和农俗的七月七、乞巧节、中元节、花朝节、龙抬头等节气活动充分展现出来,展示了当地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洋溢着浓浓的民间风情和古典韵味。中国西瓜之乡   山东省东明县是95年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西瓜之乡”,全国重要的商品西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达40万亩,总产12亿公斤,销售收入5亿多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近千元。由于属黄河冲积平原,广袤的沙质壤土,优质的黄河水浇灌,优越的所候条件,优良的西瓜品种,一千多年栽培史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不断引进推广,培育了东明西瓜沙甜爽口,风味纯正、外观亮丽,商品性好的综合品质,使东明西瓜素以优质著称,享“甲天下”美誉。传统地方西瓜品种因个大扬名。  1994年马头镇农民种植的一株西瓜,结瓜28个,总重量167.8公斤(日,《大众日报》以东明发现一株“西瓜王”为题进行了报道),创造了单瓜个最大,单株结瓜最多,单株产量最高的三个“全国之最”。新引进培育的杂交西瓜品种品质更优,自1986年的山东省首届西瓜展评会、1991年全国首届西瓜评优会以来,每次参加评比均获殊荣,先后4次摘取桂冠,6次夺得第二、第三名,8个品种获得部省级优质产品称号。  日,国家绿色食品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东明西瓜为A级绿色食品(LB-07-)。  1999年,东明西瓜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0年,注册了“东明红”西瓜商标。东明西瓜已形成了以黑皮有籽大果型西瓜为主,花皮西瓜、无籽西瓜为辅的特色优良品种体系,以夏季种植,七、八月份集中上市为主,早春,秋延迟、冬季反季节栽培为辅,全年供应鲜瓜的生产格局,规模大、品质优、品牌强、销路好已成为东明西瓜的四大显著优势和特点。  目前,全县占地百亩以上的西瓜中心批发市场6处,峰期日上市量近五千万斤。而且市场设施配套,项目齐全,服务优质,管理规范,受到广泛赞誉。使东明西瓜畅销全国,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  如今的东明人坚持以瓜会友,打西瓜牌,唱经贸戏,实施特产带动战略,大力开展承诺服务,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优越的环境、诚邀八方宾朋,有识之士,前来品尝采购西瓜,共同开发这一享誉中华的名优特产。西瓜品种:黑皮有籽大果型西瓜为主,有汴杂系列品种、预艺2000、中华拳王、黑巨霸、东研八号、开杂十八、东明黑大个等。  品质特点:高圆形黑皮西瓜,单瓜重10斤以上,优质安全,皮韧性强耐贮运,含糖12度左右。生产规模:常年种植40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重点西瓜乡镇:马头、小井、大屯、三春等。供应时间、价格:7月至8月底集中上市,一般每市斤0.2元左右.诚邀广大客商前来洽谈,竭诚为你服务!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下一条:
没有相关信息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因此,从各方获取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转贴文本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京ICP证01028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文网文[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北京佳信助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资料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告之即删
联系电话:0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衣肩膀缝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