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凤舞大唐观音婢婢相差多少岁数

键盘左右键(← →)双击鼠标自动滚屏,再单击恢复。
字号默认12px14px16px18px20pt24pt
底色默认蓝色白色淡蓝淡灰灰色深灰暗灰绿色明黄
字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
行距默认特大大中小
第五十六章:观音婢 文 /
什么叫观音?就这个问题,随便在大街上问一些路人,他们的回答估计都是“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千手观音”“送子观音”.......,千年以来,咱进庙宇见了观音就拜啊拜的,却鲜有人知“观音”是什么意思。
观音,又称观世音,即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简称观世音。当然这只是字面解释,如若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观音又名观自在或光世音,本来是个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的大老爷们,因为他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百姓将他神化位列四大菩萨之首,是为观世音菩萨。
既然是个爷们,咋后来又变成个女人身了呢?
《观世音经笺注》记载赵魏公的老婆管夫人在出版发行她的文学作品《观世音菩萨传略》中,说观音的真名其实叫妙善,是妙庄王的三丫头,即妙善公主。到了隋朝,杨坚的老婆独孤皇后,也赞同管夫人的观点,说观世音的确是妙善公主。啥叫名人效应?皇后都说了观音是女的,你敢说是男的?你敢,那你还要脑袋不?所以自此以后,中国老百姓一致给观音做了变性手术,观音也就成了女儿身。更加让中国老百姓深信不疑的是,观音婢不也是女的吗?
那么观音婢是什么人呢?
隋唐时期,敢直呼“观音婢”的人,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李世民,因为观音婢是李世民的老婆,即长孙皇后。
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观音婢的档案袋来看看她的档案吧。
姓名:长孙XX (小说中叫长孙无垢,或长孙洁,但真的叫什么,史书无有记载)
小名:观音婢
生日:公元601年3月15日
籍贯:河南洛阳
出生地:长安
名族:汉族
国籍:中国唐朝
职业:唐朝皇后
谥号:文德顺圣皇后
爱好:书法、写诗等
发表的代表作品:《春游曲》,《女则》三十篇,书法一帧,论文《驳汉明德马后》
家庭主要成员:
父亲:长孙晟(隋右骁卫将军)
母亲:高夫人
哥哥:长孙无忌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舅舅:高俭(即大唐申国公高士廉)
养父:高俭
老公:李世民
长子:李承乾 (封太子)
次子:李泰(封魏王)
(李世民一生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其中长孙皇后嫡出的有三子四女,李泰在李世民14个儿子中排行老四,即四皇子)
三子:李治 (封晋王,排行老九)
四女: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
养女:豫章公主
人生历程:
公元601年:出生
公元609年(八岁):父亲长孙晟出世,被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扫地出门,由舅舅高俭收养,筮者预言她“贵不可言”
公元613年(十三岁):嫁给李世民
公元618年(十八岁):封秦王妃
公元619年(十九岁):生太子李承乾,与房玄龄等人同心影助李世民争夺“大唐第二任接班人”的太子之位。
公元619年(十九岁):生次子李泰。
(李泰死于永徽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即公元652年,年仅三十五岁,如果史书记载属实,那么他出生应该是公元618年,那他不是比他哥哥李承乾早出生?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八岁的李承乾被封太子,那么李承乾出生在619年是没问题的。所有史书对李世民的老四,即李泰的出生都相当含糊,有记载618年出生的,有记载619年出生的,我能肯定一点的是李泰绝不可能出生在618年,否则岂不是他是李承乾的哥哥了?那他岂不是太子了?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李承乾和李泰很可能是双胞胎,李承乾先出来,李泰后出来。老李家本来就有双胞胎的遗传基因,按史学家的分析,李世民和李元霸就是双胞胎,古时候的双胞胎存活率很低,窦惠生李世民和李元霸这对双胞胎后,李元霸一直又矮又瘦,一副严重缺乏营养的样子,才过了十五年,虚岁十六的李元霸就夭折了。观音婢和李世民生李承乾和李泰这对双胞胎,李泰没啥问题,结果先出来的李承乾腿有问题,而且一直疾病缠身,长大后就瘸了,瘸腿让太子李承乾很悲观导致了他悲催的结局)
关于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个个命运都很悲催,没一个有好的结局和下场,其中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折,两个被废为庶人而后被流放。
我下面章节具体讲解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
就李承乾和李泰同一年的出生问题,他哥俩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有同学就问了,既然不详,有可能一个年初出生,一个年末出生,那不结了。大哥,你问这问题,咋不考虑下做母亲的感受呢?母亲十月怀胎,刚生一个就马上又给孕上了?那李世民和观音婢是啥人了?难道整天没事就在家玩肉搏呢?
公元621年(二十一岁):生嫡长女长乐公主,即李世民的第五个女儿。
公元626年(二十六岁):老公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观音婢被封大唐皇后,长子李承乾被封太子。
公元628年(二十八岁):生李治
公元630年(三十岁):生城阳公主
公元633年(三十三岁):生晋阳公主
公元634年(三十四岁):生新城公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 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谥号文德。
李世民的老妈窦皇后给李渊生了四子一女,四十五岁去世;
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生了三子四女,三十六岁出世。
窦皇后生双胞胎的时候,难产,老公李渊又不在身边,且窦皇后生活在武功县乡下,生活条件艰苦,《册府元龟》还曾记载年幼的李世民和乡里小朋友一起拾麦穗,长在农村的同学应该都干过这事,我也干过,就是麦子收割完了,去麦田里捡掉地上的麦穗。生活的艰难致使李世民才十五岁(公元613年),妈妈窦惠就出世了。
那么长孙皇后呢?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此后的日子李世民基本上也不在身边,都在外征战,在一起的日子也是少得可怜,好不容易在一起了也是忙着生产。从上面的她的人生历程来看,她的生育是相当频繁,虚弱的身体得不到好的休养,尤其是在生了李承乾和李泰后,长孙皇后就一直身体相当虚弱,即使如此,一年后还是又给李世民生下了第一个嫡长女长乐公主。
这么个生产法,哪个母亲受得了?所以长孙皇后仅仅走过了三十六个春秋就永远地走了。
她的离去,留给了我们什么呢?
【春游曲】
《全唐诗》里有一首诗《春游曲》是唯一长孙皇后留下来的诗句。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翻译: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得真是很明艳啊,深闺里美丽的女子不由漾起了思春的的情意。
那井上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了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了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从中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树上黄莺的歌唱。
我的爱人啊,你何必站在林下远远的打听,她的风流出众其实早就远近闻名!
读了这首诗,你有何感想啊?
第一感想,观音婢这个MM的确有才哦;
第二感想,观音婢这个MM的确是胆大哦,居然敢写情书?
观音婢算是开了中国古代情书的先河了。这首诗,是观音婢大胆追求李世民而写的第一首情书,直白,大胆,而且还有署名。这在那个年代,可真是了不得了。即使有人敢写,也署名“无名氏”,这样暧昧的情书,即使是男子也不敢署名,否则就会落个轻浮啊不沉稳啊什么的,是要受到指责和抨击的。何况是女子?因为女子向来就是身居深闺,不能抛头,也不能露面的,你写情书和与陌生男子幽会是没什么区别的。连李世民收到这封情书,都倍感尴尬,虽然他十分喜欢。即使几百年后,到了明朝,很多知识分子读了观音婢的《春游曲》都摇头,一个女子居然写出这样的淫诗!没一个人相信是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写的,即使是明朝的文学家钟惺读了《春游曲》,他在《名媛诗归》中说:“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盛德。”,钟惺评价这诗写得好,却有失庄重。
爱一个人,请大胆向前走,大胆地说“我爱你”,观音婢都能勇敢地追求心中的所爱,我们难道面对自己所爱的人,还要远远地观望吗?很多美好的爱情和幸福,都是靠勇敢的追求而得来的。
观音婢和李世民美好而又幸福的爱情,就是观音婢用她的情书《春游曲》追求而来的。
现在,很多人怀疑,说《春游曲》并非观音婢写的,道理很简单,因为隋末唐初的时候,七律这种诗的形式还没成熟,前面基本上很少有人写七律,即使几十年以后也不多。
但是,《春游曲》的确是观音婢写的。
七律,在隋末唐初的确是少,但少不等于没有。比如南北朝的庾信就曾写过七律《乌夜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说到庾信,大家还记得他儿子吗?我在薛举南下的时候写过,他儿子庾立就是被薛仁杲扒拉光了架在火上给烤吃了。除了庾信,我们的杨广同志也写过七律,比如他的《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另外,许敬宗和上官仪也写过七律。
咱再回头来看看观音婢的这首七律《春游曲》,喜欢古诗七律的朋友来仔细分析下,我也是个爱好绝句和律诗的人,所以也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春游曲》仄起,按七律的格式应该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春游曲》是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七律讲究的“粘”和“对”就没达到,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那时候,七律还不成熟啊。正是这首不像七律的情诗,让李世民一辈子深深爱着观音婢,也正是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隋唐时期少女羞涩而又大胆开放的情怀。
观音婢,除了她在花丛中追逐蝴蝶活泼开朗的一面,她更多的还是李世民的贤内助,是一代贤后。
电话:010-
Copyright (C) 1997 - 2014 榕树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李世民的皇后是谁_百度知道
李世民的皇后是谁
著名外交家。长孙皇后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长孙皇后(601年-636年),其名于史无载,小字观音婢,生母高氏。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中国史上最为著名的贤后,平突厥之功臣,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长孙皇后(600-636),小名观音婢。生于开皇二十年,卒于贞观十年,只有36岁。十三岁嫁给李世民,是大业九年(613),当时李世民16岁。一生为唐太宗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
长孙皇后的家族是北魏的皇室拓跋氏,后来因为当了宗室长,所以号长孙,最后成为姓氏。皇后的曾祖父长孙裕,曾经封爵平原公。父亲长孙晟,史书没有记载长孙晟袭封,可能长孙晟不是爵位继承人。长孙晟有一位哥哥叫长孙炽,文武全才,隋朝官户部尚书。长孙晟是隋朝右骁卫将军,在隋朝离间突厥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母亲是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她的舅舅在贞观时代也很有名,叫高士廉。
长孙晟官右骁卫将军,李世民父亲李渊在大业九年的时候,官职是卫尉少卿,到十二年的时候也是右骁卫将军。看来,长孙晟的官职应...
皇后长孙氏简介
提起封建时代的后妃、许多人都对她们没有好印象。确实,我国历史上后妃凭借自己的特殊身分,营私结党,扰乱朝纲,甚至祸国殃民的事情,时有发生。然而,也有一些后妃,贤慧有德,深明大义,为清明政治、稳定社会起了积极作用。在她们当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是最突出的。
长孙皇后是鲜卑族人,自幼精通文史,父亲在隋朝当过官。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李建成一伙常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李世民,企图借刀杀人。高祖听信了他们、疑忌甚至僧恶李世民。长孙氏“孝事高祖,谨承诸妃”。在险恶的形势下勉力排解高祖对李世民的嫌猜。到了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李建成的紧急关头,长孙氏又挺身而出,亲自激励士气...
长孙皇后(601年-636年):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生废太子(恒山愍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崩于贞观十年(公元637年),享年36岁。合葬昭陵地宫。
历史学家的褒贬常有偏颇之处。他们所盛赞的“中国史上最英明有为的圣贤君主唐太宗”,其实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皇帝。残杀兄弟,霸占弟媳,晚年的腐化享乐和迷信方士,给他的名声投下了阴影。而唐太宗的妻子长孙氏,尽管关于她的美谈后世流传甚少,却是一个较完美的皇后。   雍容大度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经过骨肉相残的“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次子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长子建成和三子元吉不仅身首异处,而且他们的儿子也都被斩草除根。对建成的东宫旧属,李世民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将他们一一收罗,就连曾经力劝建成杀死李世民、早谋大事的太子洗马魏征,也被李世民擢为己用,成为新太子的忠实臣僚。   这天,李世民下朝回到东宫,当他走进内室时,见妻子长孙氏正同一个美丽的少妇交谈,...
李世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唐太宗为什么叫长孙皇后观音婢啊_百度知道
唐太宗为什么叫长孙皇后观音婢啊
提问者采纳
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葬于昭陵。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同年十一月。长孙皇后生性节俭,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在后宫立政殿去世,母仪天下。贞观十年(636)六月,年仅36岁,通达理仪,长孙皇后名叫长孙无垢(可能是小说家言)长孙皇后(600—636),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她从小爱好读书,长安人,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那是她的小名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长孙皇后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长孙皇后小字叫观音婢。
大概是小名和呢称把
长孙皇后小字叫观音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舞大唐观音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