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长有扭扭秧歌舞的习俗,有种叉的乐器,想的到五只梅的打法

第六章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历史与习俗概况 - 黑龙江省旅游概况等介绍的日志,人人网,黑龙江省旅游概况等介绍的公共主页
黑龙江省居于全国首位的土地资源面积有哪些?(1)耕地面积为932万公顷,人均0.25公顷,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2)林地面积:有233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1.3%。(3)未开垦土地、未利用的土地面积572.6万公顷,可开垦土地面积为120万公顷。
第六章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历史与习俗概况
第一节&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其余散居于河北、新疆、甘肃、宁夏、山东、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据年的统计,全国满族人口为人。黑龙江省是满族的发祥地,现有满族人。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双城、五常、阿城、宁安、瑷珲、绥化等地,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满族人民大多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满语属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的满语支,现在我省极少部分满族仍使用满族人的文字和语言,大部分地区已通用汉语文。满文是在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造的。努尔哈赤时代的满文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皇太极以后的满文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新满文就是通常说的满文。
一、简要历史:
满族的历史悠久,其先民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肃慎,汉代称之为挹娄,北魏时称之为勿吉,隋唐时称之为靺鞨,北宋至明时称之为女真。世纪初,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年建立后金政权。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废女真、诸申等旧称,正式定族名为&满洲&,辛亥革命以后通称为满族。这时的满族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吸收并融合汉、蒙古及其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在中国历史上满族及其先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唐代建立了地方政权&&渤海国,长达年,经济文化发达,领土辽阔,影响远及朝鲜、日本,被誉为&海东盛国&。;金代,女真人与两宋分庭抗礼,统治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国半壁江山长达百余年之久。清代,满族不仅统一了本民族各部落,而且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立国近年。满族及其先民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主要习俗
满族居住指群居与户居两个方面,包括村庄与个户院落居舍。它也有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世纪年代当满族共同体形成时,所有成员都已被编入八旗。在八旗制度下,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所以他们的居地多按旗划分。满族民居主要是草房。其墙壁有土筑、垡甃、泥堆等不同的垒筑方法。草屋顶起脊,架木板或木棍,其上苫铺房草。房草一般厚达尺,&草屋一苫可二十年&。草屋结构多为三间或五间,居室是最具满族特色的&口袋房&,即一般三间房多在东端一间处开门,五间房多在东属第二间处开门,这样西侧或二间或三间,形如口袋。满族以西屋为重,其南、西、北三面有火炕,俗称&万字炕&。西炕较窄,不住人也不坐人,因墙上供奉有祖宗板子。南北炕宽约市尺,住人。一般尊长者睡南炕,卑幼者睡北炕。烟囱在房山外尺处,多以土坯或砖石砌就。烟囱高过屋檐数尺,屋南南开窗,窗户宽大,分上下两扇。满族民居一般多一家一户一处院落。房屋周围有不高的围墙,用泥土垒成木栅。院门或用木栅、木条编织,或以木板钉成。殷实人家则有一间或三间门房。门皆高大,可通车,门内院落可容车马。除正房外,东西各有厢房。厢房或可住人,或为仓房、碾房,或为牛马房。正房与东西厢房连同门房,通称为四合院。正房以后为小菜园。另外在居家的大院中,还有两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设置&&&影壁墙&,这些民俗与民俗传说有着很大的关连。
婚俗: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年龄到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要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语&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钱、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
结婚时,迎娶新娘多用轿,但轿子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马拉的。花轿是在马上扎成的,先固定好四个框,然后用红绸子围上,上面也有红绸栓成翼状轿顶,轿门有红绸挡帘。在轿顶上悬有木刻的&麒麟送子&。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轿子要有压轿子的孩子和娶亲婆。压轿子的孩子一般是岁的男孩,娶亲婆是夫妻双全、儿女齐全的土命人。
迎亲的人们是在原定日子的前一天就动身。打旗的、打灯笼的以及吹鼓手走前面,后面跟着的是匹对子马,马上坐着年轻的伴郎。在伴郎的后面是披红戴花的新郎。再后面就是接新娘用的花轿了。
娶亲的队伍沿途每到一个亲友家,亲友都要给新郎送礼披红。到新娘家之后,新郎不能立刻下马,要等小舅子来给新郎牵马,岳父上前给新郎揣压腰钱之后,新郎才能下马。
新娘上轿时不能自己走,而要由娘家哥哥抱上轿。没有哥哥的要由叔叔抱上轿。在新娘离开娘家之前,新郎要给岳父、岳母留下&离娘肉&,然后才能动身。
当娶亲的队伍回来后,新娘蒙着红盖头,由两个伴娘从轿中搀出,新娘的脚不能踏在泥土上,要在地面铺上红毡。拜完天地再搀入洞房。
在洞房门口放一马鞍,上面放两串铜钱,给新娘两个肩头各搭一串。一进门,一个女孩手拿两面镜子,对着新郎、新娘照,然后把镜子也搭在新娘身上,胸前一面,背后一面。再往前走几步,一个女孩手拿宝瓶壶,壶中装着粮食,壶口用红布扎着,这时伴娘接过宝瓶壶,给新娘子一个腋窝夹一个,此时还要撒五谷。
新娘被搀到屋里后,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被称之为&坐福&。坐福时不能下地,到了晚上由伴娘和亲友们送新娘子入洞房。
在洞房的炕上插四支无羽箭,点上长明灯。有些地方新郎还要求得新娘同意才能入洞房。
满族婚礼的一个特色习俗是在举行&拜堂&前后,新娘还有经过&上头&、&开面&及&坐福&等民俗洗礼。&上头&、&开面&多在结婚典礼当天早晨太阳没出来,男家接亲人还没到时进门时进行。到了男家,经过&射三箭&、&拜北斗&、&拜天地、祖先&及&跨马鞍&、&抱宝瓶&等仪式后,新娘被搀进洞房,接着新娘须盘腿上炕、面向炕里&坐福&又俗称&坐帐&、&闷性儿&,以此试试新娘的耐性、看看新娘的福分。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齐&,意思是说祝福新郎新娘和和气气幸福一辈子。间或有人用五谷杂粮往新房里撒,欢欢乐乐闹洞房。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本属一种巫文化体系。它主要相信天神与灵魂的纯在。认为天主宰一切吉凶祸福,而其他诸神都各司其职,影响着人事的休咎。因此,人要听神的安排,奉天行事。但人不能直接同神接触,而沟通人神联系的则是萨满。萨满是由人来充当的,是一定条件下神化了的人,这种神化了的人并不属于全社会,而只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为某一族姓,往往是萨满所在的族姓服务。
当他沟通人神联系时,他便以神的面貌出现,与哪个神袛联系,便以哪个神袛的面貌出现。于是他宣布神话、神训,传达神袛的意志,这就是俗称的&下神&。除此之外,一般萨满还能解梦、占卜、医病,预言吉凶祸福,以及排难解纷,指点人们行动。所以萨满多由某一族姓中具有广博知识,多方面本领,有权威,有组织才能能说会道的人来充当。萨满祭祀中主要内容是家祭,即祭祖先。而全族之祭也选定于一家之内进行。
另外,萨满的活动在民间往往还与治病有关。萨满治病并非以通常的诊疗手法,而是跳神治病,这时的萨满是名副其实的巫医。
满族的丧葬也很有特点,不准许在西炕和北炕死人。门是活人进出的地方,因此,死人入棺后,只能从窗户抬出。人死后,在院子西边立一杆,高一丈五尺左右,上面挂幡,幡长九尺,用红布和黑布做成。幡的头和尾是黑布,中间四条是红布。出殡时,亲友们要抢幡上的布,给自己的孩子做衣服,认为可以避邪,不做噩梦。
三、其他习俗:
(一)着装:
满族的民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个性特点。除了男子的马褂、坎肩、薙发辫的独特服饰外,女子的旗袍,也是别具特色的。旗袍,满语称做&衣介&。早年不分男女均有此类服装。其样式是圆领、捻褉、窄袖、束腰、四面开褉,有扣绊。这种衣着便于满族先人早年的马上骑射生活。据历史记载,辽金时期,穿着皮制长袍是普遍时尚。在袍子袖口处,还装有一个半圆形袖子头,称&箭袖&,既可防冻,又可护住手背以利射箭。因样子像马蹄,又俗称做&马蹄袖&。后来,男式袍子演变成宽襟大袖的直筒长袍;女式的旗袍则款式越发新颖、讲究,成为立领、紧胸、束腰、窄袖、裹臀、侧开褉、下端回收,充分显示东方女性线条美的民族服饰。加上领口、袖口、襟口等处十分讲究的&十八镶&修饰,更加表现出妇女的文静、端庄、典雅、秀丽的风姿。满族妇女的发式十分讲究。婚前女子多蓄发,婚后则绾髻;后面的一绺则绾成燕尾式的发髻。&两把头&发式典雅、秀丽,再加上头髻、耳环的修饰,更显出满族妇女的风姿绰约,仪态万端。
(二)饮食:
满族的&白肉血肠&是十分普遍的传统年节肉食品。这一传统的饮食习惯与满族早年的祭祀习俗有着密切关系。清代的历史文献曾记载,满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中要杀一头毛色纯黑的腌猪,然后将其供奉在神案前。举行庄严的领牲礼后,用鲜血灌制成血肠,将猪肉切块后清水炖煮。再向神灵祭供后,祭祀的人一起领受&福肉&。大家围坐在一起用刀一片片切食白肉,肥瘦兼有,清淡嫩美。血肠则用刀切段后蘸酱食用,别具风味。
早在金代,满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片的饮食习俗。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煮随食,这或许就是火锅的发端吧。清代的时候,吃火锅已是满族典型的饮食习俗。
满族人素有爱吃粘食的习惯。满族的黏食在习惯。满族的黏食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吃法。春天耕地的时候,将黄米面包入小豆馅,放在锅里烙成饼吃,俗称&黏火勺子&,香脆可口。夏天铲地时为了送饭方便,用&苏子&叶包成黏米饽饽,放锅里蒸食,味道清香,别具特色。秋天时用大黄米、小黄米上屉蒸熟后淋上清水,然后放在石垫上用木榔头捶打成面团,撒拌熟黄豆面,蘸糖或蜂蜜食用,俗称&打糕&。冬天则用粘米面包豆馅做成&黏团子&,放在室外或仓房冻贮起来,随吃随蒸,既方便又好吃。
(三)相关文化: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十六世纪末创制的。满文词汇比较丰富,在我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满文已经废弃不用了,但满文的研究工作仍受到重视,黑龙江省已经成立满语研究所,广泛深入地研究满文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哈尔滨市富裕县三家子村,孙吴县四季屯,黑河市的黄旗营子、大五家子,还完好地保存着满语&活化石&。一些中、老年的满语生活用语,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完好流畅。
2.伦理道德:
俗语说,&旗人规矩多。&满族人确实崇尚礼节,&敬老&之俗尤为突出。过去,满族对老人天请小安,天请大安,违者视为不孝。请安礼俗,有部安、打千儿、磕头的礼节。相风礼俗,除问好,还有请安、打千儿、半蹲礼、抚鬓礼、抱见礼等,真可谓礼仪繁杂,礼法尊严。问安为小请安,打千儿则为请大安。满族新请安则磕头。平时相见,妇女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礼&。满族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满族最古老而隆重的礼节,谓之抱接面大礼,俗称&抱见礼&。
3.节庆文化:
满族的年节,富有民族色彩。一进入年关,家家都用黏黄米面,包豆馅,蒸饽饽(俗称豆包),包&艾吉格饽&(俗称饺子)放在露天冻储,随吃随蒸、随煮。各家还杀年猪,杀猪这天遍请左邻右舍来同吃,切上大片肉,煮上猪血肠,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过你的时候,各家门窗上张贴五颜六色的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吉祥如意。除夕晚上,抱柴担水叫门,喊着:&送柴(才)&进屋后把水倒进锅里,把柴添进灶膛里,嘴里说着:&添柴(财)添柴(财)。正月里,青年男女喜欢扭秧歌,往往男女老少还喜欢看冰灯。
4.音乐舞蹈:
满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满族音乐是在渔猎生产中产生的,雄壮、粗犷的旋律,就象兴安岭的风在山谷中和鸣,松花江的浪在江中激荡。黑龙江省歌舞团演唱的《喜欢》等满族歌曲,就是对满族古典音乐的继承和创造。满族舞蹈,据杨宾《柳边纪略》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式&。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宁古塔纪略》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满洲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两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心岁和喜庆之时。&这就是满族的&莽式空齐&舞。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秧歌舞在民间盛行。每逢春节,&唱秧歌&或&扭大秧歌&。
满族喜欢狗,这不但是古老的狩猎生产离不开猎犬的帮助,而且源自&狗救驾&的传说,使满族人带有浓厚的古代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色彩。
满族妇女生了孩子要在门槛儿上挂用竹条制作的小弓箭和红布条,一为崇尚武功的遗俗,二为警惕外人贸然闯入屋内的信号。
第二节&蒙古族
蒙古族在全国人口中据年统计为人,主要聚居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我省有蒙古族人,主要分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富裕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蒙古文属于拼音方案类型,是世纪初用回鹘文字母创新的,经过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成为规范化的蒙古文。还有一种叫&托忒&的蒙古文只在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使用,它是世纪中叶喇嘛教僧人咱雅、班第达为准确表达卫拉特的方言,稍加改变通用的蒙古文字而创制的一种文字。
一、简要历史:
黑龙江省境内原有三个蒙古族自治旗(县),即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后旗和伊克明安,另有扎赉特旗的一部分,即今泰来县。这些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杜尔伯特在辽代属于长春州,金代属于泰州北境,元代属于辽王封地,明中叶为蒙古科尔沁部游牧地,清代为杜尔伯特旗,元代属于辽王哈布图哈萨尔封地,明代划入科尔沁为郭尔罗斯后部,清初改名为郭尔罗斯旗(包括吉林省郭尔罗斯前旗),今为肇源县。伊克明安辽代属于乌延突厥,金代属于浦兴路,元代属于斡赤斤封地,明代属于奴儿干都司,清代为伊克明安旗,今为富裕县。以上三旗的蒙古族是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
1214年成吉思汗分封诸王,哈萨尔、斡赤斤、阿勒赤歹三王得到的封地是今内蒙古东部,辽、黑两省西部各地。哈萨尔被封为辽王,封地为今以海拉尔为中心,以及嫩江流域。后其二子博代达赖和诺门达赖游牧于嫩江西岸,自称札赉特部。其第八子爱纳嘎游牧于嫩江东岸,乌裕尔河以南,自称杜尔伯特部。第三子乌巴什则游牧于松嫩草原(松花江与嫩江之间),自称郭尔罗斯部。
十七世纪初叶,满洲八旗征服南蒙古后,实行旗制。分封科尔沁部各封建领主时,爱纳嘎之孙色稜于清&顺治五年(年)被封于杜尔伯特旗扎萨克(政权)固山贝子,布木巴于年被封为郭尔罗斯旗的真国公,领扎萨克(政权)固山贝子衔。蒙衮于年被封为扎赉特旗扎萨克(政权)固山贝子。
二、主要习俗
&蒙古包&适应游牧生活的特点。蒙古族过去以搭拆、易于移动的蒙古包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蒙古包亦称&毡包&,简称&包&,系源于满语,满语称蒙古穹庐式房屋为&蒙古博&,俗读&博&或&包&,久相沿成习,渐成定制。蒙古语称蒙古包为蒙古勒格尔&或&木布跟格尔&。蒙古包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乌尼&、&陶恩&、&哈那&。&哈那&是用数根长短相等的木杆交叉搭架,编成有规则的菱形网格,以皮绳连接而成,用时将几片哈那拉并连成一体,便形成蒙古包的墙。&乌尼&亦是用数根相等的木杆,成伞状顶均匀整齐排列,一端系于陶恩上,一端系于哈那硕。&陶恩&即起固定乌尼的作用,又是天窗,用之通风采光、支架搭好以后,外围以毛毡。蒙古包的大小一般取决于&哈那&片的多少,一般六片、八片的居多。
蒙古包设计合理,圆形的格局对风雪阻力小;尖顶,下雨时不存水。同时也易于搭建和搬迁,把蒙古包拆开后加上室内铺设,只用一辆嘞嘞车就可以搬走。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通婚的习俗。过去选配偶多由父母包办或由贵族决定。结婚前要由喇嘛念经或求神问卦。聘礼很重,男方交岳父一百斤酒、一口猪。结婚时交二百斤酒、一口猪。给岳父马鞍子,给岳母一头带犊的好奶牛以及女方穿的四季衣、镯子、柜、箱等。现在,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姑娘们常常以丢手绢的方式传情,在&那达慕&大会上&私定终身&。等青年男女相爱后,父母便开始为他准备婚事。男方要择吉日,由小伙子的父母亲自登门拜访,作一次礼节性的串门,来了解女方家对婚事的态度。而女方家当然知道他们的来意,所以热情接待,向双方亲属各自介绍自己的孩子的为人、爱好、性格以及家庭情况后,如果女方家长不反对的话,就要饮酒以表示同意这门婚事。但这是要费一番周折的,一般女方家长都是在男方家长再三恳求下才能同意。即使女方家长对小伙子非常满意,也要装出一副不满意的样子。他们认为,如不挑剔就同意,那女方会让人瞧不起,家长脸上也无光。结婚的日期由男方家确定,一般选在吉祥的日子,如节日或丰收时节。
接亲时,人数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是单数。到女方家之后,要把带来的&哈达&、方糖、茶及煮熟的一只羊放在蒙古包外面,不得随便拿进去。迎亲人也要在外面等候,必须等姑娘的家长、舅父出来迎亲人才能进去。
在接亲仪式上,接亲的人向在座的人们依次递鼻烟壶问好,人们接过鼻烟壶,象征性地闻一闻然后还给本人。接着提亲人把糖、肉、茶摆上,很有礼节地捧起&哈达&,口头念道:&愿我们的教仪昌盛,江山多牢;愿佛爷给我们恩赐,万事如意。愿我们的两个孩子相亲相爱,如胶似漆永不分离&&然后提亲人把&哈达&敬献给姑娘的父亲,为其祝福。在接亲仪式上还要用酒祭天、祭火。接亲人还要向在座的各位敬酒。新郎向新娘的父母敬一杯酒,祝老人身体健康长寿,姑娘也要向在座各位敬酒。新郎向新娘父母敬一杯酒,祝老人身体健康长寿,姑娘也要向自己的父母敬上一杯,感谢老人家的养育之恩,表达出出嫁时的离别之情。此外,男方家还要送聘礼,但聘礼不能有内衣和帽子之类的东西,如果违犯,婚事便有告吹的可能。送礼时,男方家还要带上煮熟的四只羊和一只生羊,上面放一小碗鲜奶,敬到女方家里最有权威的人面前,长着虔诚、郑重地用无名指蘸一点奶汁,往绸子上碰一下,然后再往上一弹。这是在送聘礼时不可缺少的仪式。
娶亲时,男女双方每家都要请两位嫂子,在新娘的头上洒一点酒,并亲手为新娘分发梳辫,辫子的数要成双,一般都梳条小辫。
新郎接新娘时,一般都骑白马,因为白马被认为是富有和吉祥的象征。在迎亲仪式上,新郎、新娘还要拜火、拜天,然后向父母并男方的亲朋好友,按辈分的大小&&叩拜。但新郎和新娘不相互致礼,他们认为,此时的新郎、新娘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了,两者已合为一人了。
入洞房时,新郎要藏起来,大家四处寻找,新郎一般都藏在大家容易找到的地方。另外婚礼上还要进行许多娱乐活动。如&掰羊头&、&拉羊皮&、&抱羊头&等。青年人也常借此机会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有的地方的蒙古族还有新婚的第二天举行&抢太阳&仪式。新婚的第二天黎明,当太阳快要出来的时候,送新娘来完婚的送亲队伍,踏上了归程。这时&抢太阳&的仪式便开始了。新婚夫妇和青年男女骑马相送。草原上两队人马竞相驰骋,向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奔去,去迎接初生的太阳。当火红的太阳跳出地平线的瞬间,如果谁的马跑在最前头,谁就被看作是迎接光明的英雄。一般人们总是有意地让新郎、新娘的马跑在最前面,把光荣留给新婚夫妇。太阳是光明、幸福的象征,抢太阳意味着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过去的蒙古族大部分信仰喇嘛教,属于喇嘛教中的黄教&&格鲁派。据建国初期统计,全省共有大小喇嘛寺庙三十多座,喇嘛仓二十余座。当喇嘛的有多人。
过去蒙古族的丧葬,一般有土葬、火葬和野葬,牧区常见的是野葬。游牧时期的蒙古族,由于他们四处放牧,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固定的墓地。一般人死了以后,都实行一种奇特而简单的藏式&&&野葬&。
&野葬&的方法比较简单,人死以后,把死者抬到马车上,死者的亲朋好友从远处赶来,向死者告别、祈祷。然后由死者的亲属赶着马车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漫无目的周游,直到马车上的尸体被颠掉,抛在野外,这时&野葬&就结束了。
尸体落地时,如果是面部朝天,家人就认为死者升天了;如果背部朝天,则认为是死者生前有很大的罪孽,&不得善终&。这样家人就得再为死者祈祷。
隔数日家人要去看一看,不论死者面部是不是朝天,只要被鸟兽吃了,死者家属就放心了。认为这是一件喜事,常常要摆酒畅饮,认为死者进入了&极乐世界&。若尸体还在,死者家属要再次为死者忏悔,还要把黄油涂在尸体上,盼望早一天被乌鸦吃掉。后来这种&野葬&只限于小孩了。
如果谁家死了孩子,就得给死去的孩子带上一些点心、糖果之类的东西,然后把孩子的尸体搭在马鞍上,装作不知不觉中丢了东西似的,把尸体抛在草原上。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死去的孩子早日转生。
三、其它习俗:
(一)服饰:
过去蒙古族的生产方式,以游牧为主,因此其服饰也适应这种生产特点。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幼都穿长袍,腰间扎长绸带。这种长袍,俗称&蒙古袍&。蒙古族春夏两季穿夹、单袍,秋冬两季穿棉皮袍。男的喜欢蓝、紫、墨绿和咖啡等色。女的喜欢红、粉、淡青和大花等。长袍右开襟,无开气,领、袖和襟都用绸缎镶边。这种袍子穿起来,男子显得英勇、剽悍,女子显得窈窕、清秀。蒙古族在长袍外面喜欢套坎肩,蒙语称&敖吉&,是一种无袖的坎肩。女式的身长过膝,男式的短及腰间。这种坎肩,往往与所穿长袍相搭配,显得美观、大方。帽子:蒙语称&玛间格&。冬季,男的戴贝尔帽或四耳帽。女的戴桃形耳包、狐皮围脖、羔皮围脖或喜鹊,帽。天气暖和的时候,男子戴蒙古红顶子帽,蒙古语称&扎拉台玛间格&。姑娘们则喜欢扎各种的绸巾。有的男子也爱将绸巾缠在头上。蒙古族的下衣是一种高腰肥腿的裤子,前面没有开口。有单、棉、皮等种类。蒙古族男女老幼均穿皮靴,蒙语称为&爪特勒&。荷包是蒙古族随身佩带的饰物,蒙古语称为&哈布塔盖&。
(二)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分为查干依德根、乌兰依德根两种。查干依德根即白食,属奶制品。乌兰依德根即红食,属肉制品。特别是用牛羊肉待客有各种各样的吃法。招待贵宾时,要上&全羊&,俗称&手扒肉&。蒙语称为&布会勒&。招待一般客人时,要上&乌叉&或&车之&。&乌叉&是羊的后大腿,&车之&是羊的胸脯。现在,人们都习惯把&全羊&的各部位,拆卸上桌。配食的佐料有韭菜花、辣椒油、蒜泥、味精和酱油。这种吃法颇有草原游牧民族的古风。除此之外,还有炒米,它是用稷子米做成的荞麦面的吃法,最常见的有图古勒,&汤&蒙语为面多的意思,俗称&牛犊面&。蒙古族素有喝茶传统习俗,是将炒米放入锅内炒出香味,而后加入白水和茶砖,再加入鲜奶煮沸而成。
(三)其他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盛会,又叫&那雅尔&,在蒙古语中有&娱乐&和&欢聚&的含义。&那达慕&大会,是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一般那达慕大会多在农历月份中择日举行,历史上的&那达慕&大会上,勇敢强悍的蒙古族牧民们举行惊险而又激动人心的跑马比赛和摔跤比赛,射箭和下棋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各项比赛之后,大会要给优胜者们颁奖,人们也要用舞和美酒向优秀的骑手、射手和摔跤手表示热烈的祝贺。&那达慕&大会期间,往往还举办物资贸易活动,人们在娱乐之余可以买到自己中意的生活和生产用品。
2.民间艺术
蒙古族有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好来宝就是其中之一。好来宝是说唱结合的艺术,一般由两个人表演,使用马头琴或四弦胡琴配乐。好来宝的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对偶式,另一种是问答式。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她既可配乐,又可独奏。
3.喜花习俗:
蒙古是在草地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他们对草原上烂漫的花朵极为喜爱。老年人爱喜自己的女儿常常把她比做心爱的花,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情,也要献上一束鲜花。花是美的象征,好的兆头,就连给女孩命名也多以&琪琪格&缀之。蒙古语&琪琪格&,花之意。诸如:乌云琪琪格&&莲花、蒙根琪琪格&&银花、娜仁琪琪格&&葵花。黑龙江省的蒙古族人给女孩子起名时也多数离不开花。如:娜仁花、蒙根花、乌兰花等。有的则用汉语取名,什么白金花、何银花、包菊花等。也有的利用汉族女性常用的芳、蓉、芬、芹等起名。总之,女性的名字一般离不开花草。
第三节&朝鲜族
朝鲜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年统计,全国共有人,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黑龙江省有朝鲜族人,大多居住在农村,从事水稻生产。在牡丹江、松花江、穆棱河、汤旺河、倭肯河、拉林河等大小江河流域,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山麓,都有朝鲜族聚居的村落。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黑油油的沃土上撒下金色的稻种,生产出雪白的大米。
朝鲜族是一个文化水平很高的民族,他们不仅有本民族的语言,而且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用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创办报纸和刊物,这在我省诸少数民族中是惟一的。他们能歌善舞、能诗会画,民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他们非常注重发展教育,全民整体文化水平名列各民族之首。朝鲜族是一个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比较完整的民族。
一、简要历史:
从历史上看,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的民族。其移居的历史可溯到世纪末叶,大规模地迁徙有四次:第一次是清&同治年(年)朝鲜咸镜南北道发生空前的饥荒,许多朝鲜族流民越过图们江来到延边地区寻找生路;第二次是在清&光绪初年帝俄向朝鲜半岛扩张,清廷废除了延边地区的禁山围场,为朝鲜人建立了越垦区,因此有大批朝鲜人越江到延边开垦;第三次是义和团起义以后,俄军攻入延吉,清朝官兵逃走,朝鲜人不必迫于清廷的压力剃发易服令,所以有大批的朝鲜人在此时迁入,第四次是在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以后,有几十万朝鲜族农民被日本人剥夺了土地,被从自己的国土赶了出来。朝鲜族迁入黑龙江省稍晚于吉、辽两省,他们来到黑龙江地区以后,艰苦创业,重建家园,特别是他们在纬度较高、无霜期短的东北边疆,开疆拓土、兴修水田,开创了近代黑龙江地区种植水稻的历史。
二、主要习俗:
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下,村落之间相距里。一般村落多的几十户,少则十几户。村内房屋的建筑方向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每座房屋无院子,一般分瓦房和草房两种。房屋建筑也别具一格,屋顶是由四个斜面构成的,用稻草或瓦片覆盖。每座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门同时也是窗。房内一般分为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用土砖和平坦的石块铺成平炕,进屋则脱鞋,席炕而坐。这种满地炕的习俗与北方的寒冷天气及他们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婚俗:朝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过去婚姻由父母包办。早婚较普遍,也有招婿、童养媳等现象。招婿多因女方父母没有男孩或男孩尚小,才招婿管理家务,扶持老人。童养媳多为贫穷人家的女儿。在农村,出嫁的妇女不准提出离婚,寡妇也不得再嫁。认为改嫁不贞节,受歧视,这充分反映出封建制度的婚姻形态。
朝鲜族姑娘出嫁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姑娘必须亲手给自己的新郎做一身色泽鲜艳,缝功精巧的衣服。如果结婚时新郎穿不上新娘亲手做的衣服,那么新娘就会被众人嘲笑。那么朝鲜族为什么有新娘为新郎做新衣服的习惯呢?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青年蒙冤入狱被打入死牢。他的未婚妻为了救他,就做了一套新衣服自己穿上,扮成男人,然后到狱中买通狱卒,放走了他的未婚夫。他在狱中与自己的未婚夫换了衣服,留下来准备替未婚夫受刑。后来被一清官发现了,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垂泪答道:&我本是良家女子,为救我的未婚夫,所以女扮男装。他蒙冤入狱,几天后就要斩首。我变卖了家中的全部财产,赶来搭救他,但却见不到他的面。后来我把未婚夫做的新衣服穿在身上,买通狱卒,准备替他受刑。&清官听后非常感动,为他们洗清了冤案,并送他们回家完婚。那个姑娘的美德,受到百姓的赞扬,越来越多的姑娘也都纷纷效仿他,在结婚前为自己的新郎做身最好的衣服,以表示忠贞。后来就逐渐成了一种习惯。
朝鲜族地区有两种宗教,即基督教和儒教。基督教会有牧师、长老、执事等。农村中约有的人信基督教,每到星期三和星期日进行礼拜;另外有少数人信仰儒教,即信奉孔子、孟子,老人多信此教。
朝鲜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又可以避邪。为此喜欢穿白色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称。
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天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二叩首,再同死者家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净身&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天后埋葬。埋葬前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向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祭祀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叫&初运&,第二天上供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等都要祭祀。
三、其它习俗:
(一)着装:
朝鲜族在衣食住行上有浓郁的古风,也与长期种植水稻的生产作业方式联系在一起。朝鲜族自迁入到世纪初时,由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主要穿自己编织的麻布、木棉布和绢布。男装上衣是斜襟用布带打结的&则高里&,在衣服外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下衣是肥裆裤,裤脚系上丝带。这种服装,便于在水田中插种、锄草和打池埂子等劳动。女装上衣也叫&则高里&,中老年妇女,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坎肩。中老年妇女的下衣一般穿缠裙,穿时把下身裹一遍后,把裙子的左下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里。年青妇女的下衣穿缠裙和筒裙。但是婚前姑娘不穿缠裙,只许穿筒裙。妇女的发式,姑娘喜留一条长辫子,结婚女子把辫子卷一圈后,在头前留以髻。儿童的衣服用色泽鲜艳的绸缎,袖筒也用&七色缎&,穿起来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象征着光明和谐,意在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幸福。
(二)饮食:
朝鲜族的饮食风味比较独特。平时,以米饭为主,喜吃打糕等米粉制品,副食是各种各样的咸菜和大酱汤,里面都放有辣椒。饭后,常饮锅巴水。朝鲜族喜食辣椒,这主要与水田有关,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春天,田水寒冷,长时间在水中劳动,吃辣椒能驱寒暖身。酸辣白菜是朝鲜族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每到秋季,大白菜成熟后,精选上品,洗净,然后把调好的佐料酒加入其肉,腌渍缸中,密封半个月之后,即可食用。这种菜酸辣甜,美味可口。还有&多拉吉&,这是用野生的桔梗做的咸菜,味道甜辣,食之有益健康。朝鲜族的咸菜有几十种,做工精巧,色味香俱佳。冷面和打糕是朝鲜族特别喜爱的食物。朝鲜族喜食狗肉。特别是狗肉汤,味鲜,肥而不腻,加上辣椒面和精盐,风味独特,对人体有滋补作用。在乡下,朝鲜族农民用大米酿酒,这是一种土法酿造的米酒,乳白色,度数不高,味道酸甜。
(三)相关文化:
1.节庆活动:
朝鲜族民间节日,有&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立春&、&奴婢节&(农历六月十五日)、&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秋夕&(仲秋节)、&开头节&(农历十月初三)、&腊日&和&除夕&等。这些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来历和传统,有的还带有神秘色彩。朝鲜族劳动人民根据不同&节气和农时给旧的传统节日赋予新意,使其成为农忙前的大集会。如&奴婢节&,原是封建地主过春节后,为驱使奴婢干农活而定的。后来,劳动人民把农历二月初一当做备耕大忙的劳动节。当日,农民们欢聚一堂,吃着自做的&松扁&等食物,畅谈一年的农事安排和当前备耕的打算。
此外,朝鲜族还有家庭节日。奶婴儿诞生一周年,要邀请客人共庆婴儿的生日。还有回甲节,即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是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2.伦理道德:
朝鲜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在语言上,年幼者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平辈初次见面时也用敬语,以表示尊敬对方。吃饭时,盛饭上菜时都先老人、长辈,后晚辈,等到老人、长辈举箸时,全家才就餐。一般都设老人桌,晚辈一般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当无法回避时,晚辈要背席而饮,以示尊敬。水稻生产要有一整套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保障,否则是难以进行的。而修渠排灌、筑坝、叠埂等一系列劳动,非一家一户能完成的。这要左邻右舍,以至全村人的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朝鲜族这种特有的水稻生产方式,便其自古以来就有团结互助的美风。
朝鲜族能歌善舞,老幼皆能。娶亲之日,新娘临庭,公公、婆婆要跳舞迎接。新郎、新娘更要亮出&拿手好戏&,客至的亲朋好友也在载歌载舞,庆贺新婚之喜。朝鲜族歌舞,欢快、明朗、节奏感强。在田间或工地休息时,一人领唱或敲起长鼓,人们就踩着节拍高歌,翩翩起舞。主要有&农乐舞&、&卡鼓舞&、&僧舞&等。
每当夏季来临,农闲的时候,妇女们常常欢聚在树荫下压跳板和荡秋千。
摔跤是朝鲜族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也是表现朝鲜男子勇敢、骠悍的时机、
足球运动是朝鲜族男子最普通的一项运动。
朝鲜族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民间故事和唱歌(如:表现男女爱情的唱剧《阿里郎》、《金达莱》;歌颂聪明智慧的朝鲜族妇女《聪明的媳妇》;鞭挞贪心的地主老财,宣扬敬老的《黑坎肩》外,还有&盘索里&(说唱)、&才谈&(相声)、&打铃&(民谣)、舞蹈等。
第四节&回族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人口人,占全国少数民族第三位,全国大多数县、市都有回族居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新疆等地。黑龙江回族有人。
回族的语言在其东迁的初期是阿拉伯、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由于回民长期与汉族杂居。特别是汉人成份在回民中日渐增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习惯于以汉语言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共同使用汉语言后,吸收汉文化的倾向大为增加。比如:人名除了回名之外,也同时使用汉族的姓和名,并以后名为主。明初以来,各地回民多已更姓易名,杂居汉族民间。时间长了,已经相忘相化,不易识别。但是在共同心里状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方面,仍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简要历史:
回族不是黑龙江省境内的祖居民族,全部是逐年迁入的。他们最早来黑龙江省的时间,大约在清朝初年,从山东、河北一带的人民,移驻关外,屯垦戍边。其中有四十户回民,移居今齐齐哈尔滨市
龙江县一带入旗当差,后来陆续应募前来入旗当差的回民也不少。待到关荒开放之后,他们就离开了八旗兵营,开始安家立业,开荒种地,但必须向旗人领主交地租。清&光绪年间,&闯关东&的汉族人日益增多,大片的荒野被开垦,拓荒者们便在富饶美丽的地方,筑屋掘井,开荒设屯。随着村落的建立,人口逐渐增多,生产得到发展,商品贸易日趋繁荣,回族人民开始由分散种地,开始向贸易中心地区集中。农业生产,一面从事小本经商或手工业生产(主要为皮革业)。中东铁路修建以后,铁路沿线的市镇繁荣起来。加上本省盛产牛羊,从关内来此地经商、谋生的回民相继增多。他们大多不再从事屠宰牛羊、开设饭馆、小商小贩、手工业生产(皮革业)、运输等行业。
二&、主要习俗:
清真寺,阿拉伯语称做&麦斯吉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心目中,它占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回族聚居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整洁、清净的一片房屋中间,坐落着一处装饰典雅、屋顶高高擎起月牙标志的建筑,这就是清真寺。清真寺和回族穆斯林的一生经历都息息相关。从出生后求取经名,到结婚时&伊扎布&典礼,从成年人的宗教礼拜,到民族的重大纪念节日,一直到皈依真主时的沐浴洗礼,都离不开这块平凡而令人向往的&圣地&。清真寺周围买房置地,开办酒肆和肉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神秘的真主的光环庇佑下,回族人也凝成了坚定的民族向心力。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呼兰、阿城,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几处回族的清真寺。其建筑虽然不是十分富丽堂皇,但独特的阿拉伯风格和精美的纹画装饰,整洁幽静的环境气氛,仍然可以唤起人们虔敬、景仰的心灵感应。
回族青年订亲,一般要经媒妁之言。如果男方家长看中了某以为姑娘,就托媒人到姑娘家提亲。姑娘家的父兄要征求姑娘的意见,如果姑娘有意,就要选择吉日订亲。订亲的时候,男方家要准备好丰盛的礼品,一般是布匹、衣料和金银首饰等,同媒人及教长共赴女家,行拿手礼(行礼时教长与姑娘的父兄口诵经文)。礼毕,双方交换礼品,商定一些必要的事宜。姑娘以首饰作为订亲的标记。姑娘家还要以男方家的礼品分赠送亲友。回族婚礼是在星期五&主麻日&的时候举行。一般认为新媳妇到婆家的时间越早越好。这期间,新娘子忌讳与孕妇相见,认为这样不吉利。当娶亲车归来的时候,要把红毡从车门口一起铺到新房门口,以免新娘子的鞋沾上土。婆家的小姑子在新娘子进门时用盘子端着红枣和五谷,劈头盖脸向新娘子打去,预祝新娘子早生贵子。中午时分,司仪要请阿訇和各位亲朋故友,席上菜肴以七大碗牛羊肉为主,还有多样果品和煎、炒、溜、炸的菜肴,但都是宽宽的汤,吃起来别有风味。一般席上无酒,婚礼也没有鼓乐,这大概与伊斯兰教的教规有关吧。
回民死后实行土葬。丧葬的程序要经过&闪面&、&坐夜&、&净身&、&穿可凡&、&入经通&、&钉海克&、&入葬&、&顶架子&等过程。&闪面&,就是向遗体告别的意思。&坐夜&就是守灵。&净身&就是给亡人洗澡。&可凡&是用四块白布做成的肥大、简便的葬服。回族有自己的公共墓地,不与其他民族杂葬。
三、其他习俗:
回族的服饰很有特色。男子一般爱穿白色衣服、裤子,外套黑色坎肩,头戴白色或者黑色的圆形小帽。现在的老年人依旧是这个打扮,年青人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戴上黑色或者白色的小帽。有些地方的妇女喜欢戴绿色、黑色和白色盖头。
回族饮食独具特色,别有风味,专一清真。回民以米饭、面食为主,辅以羊、牛、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忌吃猪、马、驴、骡肉和一切凶猛禽兽之肉,忌吃动物血和自亡之物。回民有饮茶的习惯。回族小吃,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回族小吃大致可分为面食类(包括酥饼、蜜果)、粘食、糖食、肉食、凉粉、流食等等类别。味道有酸、甜、辣、咸等,颜色有白、黄、红、绿等。回族小吃让你见之欲食,食之难忘,回味无穷。
三大节日:
回族人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有自己的三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宗教节日之一。每年在伊斯兰教历月日举行。这一天,穆斯林们沐浴礼拜,相互祝贺。如不见月,则继续斋戒一天,开斋节顺延。黑龙江省的回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开斋日期也不同。但开斋节一定要过,只是隆重程度有所不同。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献牲&故又称&宰牲节&。每年的古尔邦节。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的回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欢庆传统节日。圣纪节,每年在伊斯兰教历月日举行。相传这一天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也是他的逝世日。因此,这一天也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
第五节&达斡尔族
全国达斡尔族人口据年统计为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等地。我省有达斡尔族人,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富裕、龙江、嫩江、黑河等地。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达斡尔族是一个文化比较先进的民族,在黑龙江流域的各民族中,达斡尔族是最早掌握农业生产的民族。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兼营畜牧和狩猎,成为较高的经济文化类型。年月日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宣告成立。达斡尔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无文字或使用蒙古文。语言上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一、简要历史:
达斡尔族是本民族的自称。&达&是&从前&或&原来&的意思,&斡尔&是&住处&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原来住处的人&。在索伦语中,达斡尔为&耕种者&的意思。这一族称最早见诸记载是清&康熙年间,汉文文献曾有&达呼尔&、&达斡尔&、&达古尔&、&打虎里&、&打虎儿&等余种的不同写法。解放后根据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族&。
达斡尔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关于其族源,学术界历来有四种说法:一说源于契丹人;一说源于白鞑靼;一说源于蒙古;一说源于室韦。从契丹者居多。达斡尔族现在分布区域是在世纪以后形成的。在此以前,他们居住于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河谷,东起牛满江,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世纪中叶,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达斡尔等民族人民受到野蛮的掠夺和屠杀,被迫内迁到嫩江流域。他们在同沙俄斗争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
清政府把迁到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编为三个&扎兰&(队),把同达斡尔族一起迁来的鄂温克族编为五个&阿巴&(猎区),由理藩院管辖。年(清&雍正九年)在三个扎兰和五个阿巴的基础上,按哈拉(姓)、穆昆(家族)编为布特哈八旗,又称&打牲部&。
二、主要习俗:
达斡尔族的村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依山傍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地方。房舍院落修建得十分整齐,一幢幢高大的&介&字形的草房给人一种大方雅观的印象。家家户户的院墙都围绕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十分严谨,马棚和牛舍一般修筑在离院落较远的地方,这使院内保持清洁。
房子一律朝南,南面、西面开窗子,窗上糊纸。一般都在东侧开门,偏中间有半间的间壁。于是有里屋、堂屋之分。里屋南、北、西三铺大炕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谓&蔓子炕&。三面墙又多用光滑的油漆、木板镶嵌着。天棚和四壁上面装饰着鸡、凤、鹌鹑以及狩猎等各种图案、剪纸,有的还直接把那些美丽的雉羽、带花纹的皮毛贴在墙上,作为点缀。
在有婴儿的家中,还可看到扁舟状的摇篮,半倾半斜,垂挂在屋梁下,摇篮的底部挂有许多形状不一的兽骨、鱼骨等,做成的乐器,随着摇篮悠荡,&乐器&也相互碰撞,很有情趣。
达斡尔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内禁止通婚。&入赘婚&在族内比较普遍。男方入赘女方后,所生子女仍属父亲的&哈拉&(姓氏)氏族。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无继承女方产权的资格。
订婚后,男方要送马牛猪羊和酒等,这叫大礼。达斡尔语叫做&恰安特&。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结婚前一个月还要送一次小礼叫&托列&,礼品主要是衣服、被褥等。这时候女婿和姑娘可以见面,在一起吃&拉里&粥或挂面。
有的人家当晚男女便同房。女婿过天后回家,一般在春暖花开时举行婚礼。
按着传统习惯预期,男方要迎着初升的太阳去接新娘,预祝新的家庭永远幸福美满。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认识,都分给一份酒肉和点心。
结婚仪式结束后,男女双方的青年男女举行赛马,赛马常以地方风味的炒犴鼻和手扒肉的酒席宴客。按流传已久的风俗,女方送亲者要在新郎家里偷偷地把一些碗碟带回家里去。
离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达斡尔俗话说:写离婚协议书的那块地方,三年不长草。如果男方坚持要离婚,要举行离婚仪式。仪式由娘家主持,男人匍匐在地,妻子跨过他的头颈,然后在男家炉灶口和烟囱上缠一块白布,象征丈夫已经死亡。这样才算正式离婚。
达斡尔族主要信奉萨满教,少数人信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如祭&腾格尔&(天),祭&鄂博&(即在山顶用土或石垒成的圆堆)。每年阳历五月,屯众人集聚其前。杀牛或宰猪祭祀天、地、山、川诸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畜平安。猎人祭祀&白那查&山神,伐木者和渔人祭&毕尔格巴尔汗&河神。还崇信&霍列力&包括种神,它们是由种生物和物件组成的:&斡卓尔汗&(祖神),&那吉勒巴尔汗&(新娘家带来的祖神),&华咪巴尔汗&(用桦树皮或其他木制的日、月、虫、蛇等),盛于木匣,供奉于檐下的小洞内。
每一个氏族有一个萨满&&&雅干达&。当疾病缠身、家宅不宁、孕妇难产、人死后没有留下遗言等事发生时,便请萨满转达神灵的帮助。当萨满的男女都有,早期当萨满的女人为多。萨满举行宗教仪式时,通常是穿一套特别的法衣、发帽,以唱歌、跳舞击鼓的方式向神灵祈祷。除&雅干达&之外,还有&巴格奇&。巫术活动限于祈祷、求雨、祭祀等。请&雅干达&治病跳神,必须杀牛羊或猪、鸡等。祭神所宰牛羊皮张要送给萨满作报酬。
达斡尔族人死后通常举行棺殓土葬。在本家族的共同墓地上,同一&莫昆&(同宗)的人死了以后,按辈分的先后自北向南一代一代埋下来。殉葬品有死者生前所用的什物,如:首饰、烟袋、鼻烟壶、小锅、勺、碗、筷和刀子等,并有杀马殉葬的遗风。
三、其他习俗:
1.&敖包会&,达斡尔语称&敖包沃贝&,即敖包祭之意。这是达斡尔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择吉日举行一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带的达斡尔族则定于每年阴历月日举行。
敖包,即高岗或山上用石块堆成的圆锥形祭坛,在达斡尔人的心目中,它象征着民族的保护神或山神。行人经过时要下马叩拜,敬献上供品。
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民族服装,抬着供品,汇集在敖包周围。按照习俗先在敖包上插立带着绿叶的树枝,象征五谷丰登,年景兴旺。祭祀时,供上牛、羊、猪肉,并向敖包祭祀白酒、奶酪、张挂彩色布条。之后在敖包四周点火焚香,立祭者念诵祭文,萨满围绕敖包唱歌跳神。参加祭祀的人们向敖包叩拜,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毕,人们分食祭品,进行赛马、射箭、摔跤、歌舞等文娱活动。
2.达斡尔族在正月十六日有抹黑脸的习俗。这一天人人往脸上抹黑。据说谁不在脸上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于是争相往脸上抹黑,尤其青年人,手上抹上厚厚一层锅底灰,争着往对方脸上抹,青年媳妇和姑娘们也不例外。这是一种宗教式的娱乐活动,象征着吉祥和预祝丰收。
达斡尔族男装,一般穿棉袍时外面套单袍。年纪大的袍长肥大,显得庄重;年青人的袍子要瘦些,显得精神。长袍为带大襟的,为了便于骑马,前、后、左、右都有开叉。袍子多为蓝色,年长的喜欢深蓝、深灰两色,年青的人喜欢颜色浅一些。男子穿长袍必须束腰带,腰带的系法,习惯上是缠绕之后,两端分别掖在后背两侧,成对称的自然下垂。下衣为皮裤,足登用狍皮或犴皮缝制的靴子。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多为蓝色,并在开襟口、领口、下摆的边上绣以精美的花边图案。年老的妇女在长袍外套坎肩,有旁开口或前开口。达斡尔族男子留胡子有一定的规矩,长辈人在世时,晚辈人不能过早留胡子,一般要到岁左右才能留,而且只能留上唇须,下边的要待长辈过世时才能蓄须。中年以上的妇女要盘发髻,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髻的位置越来越高。
达斡尔族喜食牛奶,家家都养有奶牛。牛奶的吃法较多,有的制成奶皮子、奶汁儿和奶油,还有的制酸奶拌饭吃。稷子米和荞麦面,是达斡尔族所喜欢的主食。稷子米有两种做法:熟稷子米,是把带皮的稷子放在锅里呼熟、炕干后磨成米、可做干饭、稀粥,也可以炒熟,成变炒米,这种熟稷子米,颜色红黄;生稷子米,是把稷子炕干后直接做成饭,颜色发白,达斡尔族人常常用它做成黏饭,拌上奶油和白糖吃,香甜可口。荞麦面可做饸,也可以做削面汤和荞面饼。带牛奶和狍肉的荞面粥是达斡尔族老人最喜欢吃的食物。另外还有&哈合面&(炒荞面)和&新特勒&(较粗的荞面),吃时拌上奶油、黄油、白糖。这种食品是达斡尔族人出猎时必备的,因为它可口耐饿。肉食一般以养的猪为主,也吃狩猎的猎获物,如狍子、野鸡、野鸭、雁等等。他们喜食大块的煮肉和烤肉。节日宴席和待客佳肴有&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鲫鱼汤。
相关文化:
1.伦理道德:
达斡尔族人民有敬老、互助和好客的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街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年青人都要让路,并跟在身后。长者在公共场合有很高的威望,并受到尊重。客人到家,以烟、酒、奶制品相待。其中以烟为最,因为达斡尔族人盛行装烟礼。
2.民间文学:
长篇讲唱&乌钦&地处北方边陲的达斡尔民族,长期以来极少有关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献记述。悠久的历史文化进程,只能通过本族群众世代传下来的民间口头作品才得以广泛和生动的体现。&乌钦&是达斡尔族民间吟诵体的叙事长诗。它比一般的民歌更讲究格律,衬词带有规律性,篇幅长达上千行,最长的超过万行。它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达斡尔族劳动生产、社会生活、巡防守边、反抗斗争等历史内容。
&扎恩达勒&咏唱:&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传统的高腔民歌形式,有&讷耶&、&尼耶&等固定的衬词。歌词的内容以歌唱劳动生产、生活情趣、爱情婚姻为主,有时可以即兴填唱。&扎恩达勒&早年多在野外放声歌唱,所以曲调豪放、悠扬、高亢,节奏自由,同时又不乏委婉、柔和、多变的音韵,加颤音的独特艺术表现力,给人一种酣畅的美感享受。
&哈肯拜&舞蹈:&哈肯拜&舞,又称做&鲁日格勒&舞,意为篝火舞,大约产生于狩猎、采集为主要方式的年代。劳作一天后归来的达斡尔族男女点旺篝火、围坐在一起,时而歌唱、时而舞蹈,以此解除的疲惫和劳苦。在流传至今的&哈肯拜&舞蹈当中,仍然可以看出模仿砍柴。采集野果、猎兽、捕鱼等生产劳动及动物鹰飞、鸟叫、鹿走、兔跳等动作的原始舞蹈形象。&哈肯拜&的表演以女子为主,分独舞、领舞、对舞、合舞等不同形式。最初多以唱为主,由静到动,转向以舞为主,动作越来越激烈,最后不再歌唱,以&合音贝&、&哲会&&哲会&、&哲嘿哲&、&哲哲&、&哲日哎&、&德乎德乎&、&哈么哈么&、&该束该&等十几种快节奏的衬词呼号把舞蹈推向高潮。
3.民俗活动:
&草上飞&&&勒勒车:&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见牛羊。&早年过着征伐、迁徙、游牧生活的达斡尔族人,在沿黑龙江、嫩江流域艰难跋涉的过程中,就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这种不怕上山下谷、沟壑草泽的大轮勒勒车。勒勒车轮很大,直径达四五尺。由于轮大,便于承载,又能放颠,在荒山僻野、沼泽河溪地地带尤其实用。
装烟礼:达斡尔族是一个十分注重传统礼仪的民族。无论是在日常起居,还是在迎宾送客,婚嫁丧葬场合,都有相应的礼节规矩。而独特的装烟礼节,尤其表现了达斡尔族尊老敬长、热情好客的民族礼仪风情。如果你入座后先拿出自己的烟卷吸烟,主人会毫不客气地将它夺下,然后送上主人亲自装烟、点燃的达斡尔族大烟袋。此外,在黑龙江省许多民族的婚礼仪式中,都有&装烟认大小&的传统习俗。达斡尔族加工生产的烟叶,素有&琥珀香&的美誉。其中又分&霍日当格&、&背当格&、&硕杜子当格&、&萨列日当格&等不同品类和等级,深受北方民族兄弟的欢迎。
打&贝阔&:打&贝阔&是达斡尔族祖先流传下来的民族体育竞技活动,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打法酷似现代的曲棍球。因此有人将&贝阔&称做曲棍球的&鼻祖&。达斡尔族的&贝阔&球杆是用根部带弯度的嫩柞木制成的,富有弹性,便于击打。球则是用杏树根块或毛毡加工而成,大如拳头,飞滚如意。而更有情趣的是,有时因为白天活计较多,就在夜晚点燃火把围城一场地来进行比赛。&贝阔&球则用桦树的菌球或毛毡球穿上很多小孔,填塞松明或油脂做成。将球点燃以后,双方队员往返穿梭,小小的火球格外醒目,在夜幕中飞来舞去,划出一道道红色的弧线,煞是好看。
下&鹿棋&:早年曾以狩猎生产为生的达斡尔族人,根据打围猎鹿的经验,发明了独特的竞技、娱乐形式&&下&鹿棋&。这种具有围猎捕鹿生产特征的棋类比赛,的确是启发智力、锻炼思维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游戏活动。
第六节&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根据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有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阿荣旗、布特哈旗、额尔古纳左旗、鄂伦春自治旗。我省有鄂温克族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讷河县和甘南县。其分布特点是小聚居、大分散,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山林中的人们&。由于居住地比较分散,解放前鄂温克族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这实际是鄂温克族的三个部落。解放以后,在本民族的一致要求下,统一定名&鄂温克&。鄂温克族有语言无文字,鄂温克语同鄂伦春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农业区和靠山区的鄂温克族人通用汉语文。
一、简要历史:
鄂温克族历史悠久。据考证,它同北魏时的室韦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鄂温克&一名最初见著史籍是在明末清初,他们的祖居地是贝加尔湖周围和以东地区直至黑龙江中游以北地区。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的侵略该地区,清政府将他们迁移到嫩江、呼伦贝尔一带居住。他们最古老的经济是渔猎经济,后来由于分散居住和受不同民族的影响,除一少部分仍以渔猎为生外,大部分鄂温克人走出森林,从事游牧和农业生产。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产活动等不同,鄂温克族文化和社会发展呈不平衡性。游猎于额尔古纳原始森林的,被称为&雅库特&的少数鄂温克人文化十分落后,其社会发展解放前还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而从事牧业和农业的被称为&索伦&和&通古斯&的大部分鄂温克人在世纪以后就由家长奴隶制,逐渐进入到宗法封建社会。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教育下,他们跨越不同的历史阶段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社会。
二、主要习俗:
为了适应游猎生活,鄂温克族过去住的是能就地取材、容易搭拆的房屋&&撮罗子,鄂温克语称&希楞格柱&、&仙人柱&。是用根桦木或柳木杆子交叉搭成圆锥形支架,然后根据不同的季节,上面围以不同材料的覆盖物。冬天围以狍皮或犴皮围子,夏天围以桦树皮,桦树皮围子呈扇形,宽约尺、长近丈,做一个桦皮围子需块桦树皮,用马尾或鹿、犴、狍子的筋缝制而成,所用桦树皮必须经过蒸煮。
撮罗子门皆朝东南或西南方向开,正对面的是&玛鲁&,是客人和男主人的席位,女人不能坐在此铺。两边是&奥路&,是家庭其他成员的住处。中间是生火的地方。鄂温克人所住的&撮罗子&皆成&一&字形排列,因为后面供有各种神偶&博如坎&,是不允许女人看的。
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温克族,有的在树上假设仓房的习俗。这种空中仓房,是在四根树中间,离地十多米高的地方搭设的。远远地看上去,像一个望塔。仓房是用松木板钉制而成的,在仓房的顶端苫上桦树皮等物,放日晒、雨淋。这种仓房一年四季都可以放东西。它既可以防潮湿,又可以防止野兽祸害。
在空中仓房里,一般都储藏着鹿茸、猞猁皮、貂皮、水獭皮等珍贵的东西。但更多的是一些常食用的兽肉干和肉干,以及各种奶制品,每次出猎,他们都要从空中仓房里取一些食物,放入&犴皮袋&里背在身上,用以充饥。食物在这种仓房中能保存很长时间,就算炎热的夏天,食物也不容易变质。
鄂温克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尚保留有严格的,族外婚的特点,婚姻的缔结只能在不同氏族间进行,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而姑表兄弟姐妹之间通婚不但不阻,反而为人们赞许,女子出嫁后,若生女孩,都愿意嫁给娘家,名曰&还骨头&。一般婚姻都在同辈中间进行,也寸有隔辈婚配者,但血缘较远方可进行。违反这一原则的要受到习惯法的制裁。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由父母做主订婚,甚至指腹为婚。男孩子岁便娶岁的妻子,甚至有的妻子抱着丈夫串门。
鄂温克人中,保留着&逃婚&形式的自由。青年男女恋爱的双方说妥之后,初步决定结婚日期,男的回家告诉父母;男方的父母首先背着女方建立起一个新的住处,在旁边再盖一个&撮罗子&,找一老妇女在里面等着。青年男女这一天约好地点,夜间当狗一叫时,姑娘就偷偷走出家门和八根小辫改成两根发辫就算合法了。天亮前,二人到父母住处拜火和祖先神。同时,男方要派两个人到女方家去,在女方的祖神前献上&哈达&,并叩头。女方父母一看女儿不在了,又来两个人,便知道一定出事了,他们生气地坐在那里,并说着气话。男方的来人给女方父母斟酒,他们不理不看,这时男方来人要设法说服女方父母。第二次斟酒时,一般女方父母就喝了,表示同意。
这时男方所有的族人,邻居都来祝贺,在新房中有专门祝福的老头,坐在西边,头上或肩上放一&哈达&。先是新郎、新娘给氏族祖先叩头,再给火神叩头,再给父母叩头。然后宰羊宴会,唱歌跳舞。鄂温克族青年男女相爱后,小伙子要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去姑娘家求婚,一般由男方的亲属或兄长来完成这一使命。
求婚时,要带一瓶酒到姑娘家,先说明来意,然后给女方家去度初夜。在去女方家的路上,要排成一定的队形。最前头是长者,其后是新郎,再后是新郎的父母和亲戚朋友,最后是牵驯鹿的人。当接亲的队伍到达女方时,女方也要用同样的队伍迎接新郎。新郎、新娘相遇后,相互拥抱接吻。新娘将一个刻有驯鹿像的桦树皮盒送给新娘,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新郎则送给新娘一方手帕,作为交换的礼物。接着,新郎、新娘从男方送来的驯鹿中选出两只最好的,各牵一只绕着&撮罗子&走几圈,然后进屋吃喜酒,直到晚上举行婚礼。
结婚仪式多在野外江边的沙滩上举行,届时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到场祝贺。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拉成一个半圆圈,围着篝火跳起&努给勒&,或者&阿罕伯&舞。伴着舞曲,领舞者即兴填词,配以&呐味呐哟哟&或&擂呼兰、道呼兰&的祝词,领者唱一句,舞者附和一句,载歌载舞,纵情欢乐,直至尽兴方归。晚上,新郎要在岳父家里和新娘度过新婚第一夜。第二天清晨,新娘按太阳出没方向绕自家房屋转圈,然后,新郎、新娘骑马并行,在女方亲友和傧相的蜂拥下,驰往夫家。在夫家拜过舍卧刻(氏族神)、托欧宝日坎(火神)和公婆之后,才算完成结婚程序,正式嫁给了男方。
在鄂温克人的宗教观念中,有图腾崇拜。他们以蛇为最高神,认为蛇是萨满的最高神灵。在鄂温克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流露出对自然崇拜的现象,如正月初一要敬太阳神,正月十五要敬月亮神,逢年过节要敬山神。尤其对火特别敬重、崇拜,平时吃饭前,家长总是向火中投放一些食物,并且不允许任何人用刀触碰火堆或火盆。萨满有法衣、法帽和神鼓等法器,人间的一切鬼怪、吉凶和疾病的根源,都由萨满去解释。萨满宗教活动主要是给病人跳神驱鬼,驱邪除病。他们非常珍重自己的坐骑,牛马成了重要的生活资料。男人的马鞍和套马杆子,从来不允许女人用脚踩和从上面跨越。不准骑着马进入住宅院内,若进房屋,必须把马鞍子挂在门的外面,否则,拿着鞭子进屋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极不礼貌的强盗行为。
三、其他习俗:
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牧民庆丰收的节日,在每年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
鄂温克牧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他们有着高超放牧和驯马本领。在米括鲁节日里,他们给牲畜拔坏牙、打烙印、剪鬃毛。彪悍的骑手要飞跨上最好的&杆马&,挥舞长长的套马杆,表演令人激动不已的追套烈马。每当烈马被套住,强壮的牧民青年会一拥而上,跳上马背,拉住马尾,抓住马耳,刹那间把马摔倒,给它修鬃剪尾。整个过程紧张而有趣,给好多牧人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鄂温克族人民善良好客,节日里他们用丰盛的美酒和手把羊肉来招待所有过往的客人。晚上,堆堆篝火燃起来,男女青年跳起刚健壮美的集体舞。唱起悠扬明丽的草原牧歌,使每一个人都对大草原产生深深地眷恋之情。
第七节&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根据年统计,共人。他们世代生息繁衍于黑龙江两岸及大小兴安岭地区,以游猎为生,居无定址,过着逐猎野兽而迁徙漂泊不定的生活。
东北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他们于世纪年代陆续走出森林,过上定居生活。鄂伦春族的聚居点主要有黑龙江省黑河市新胜乡、逊克县、新鄂新兴乡、塔河县十八站乡、呼玛县白银纳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村。
一、简要历史:
鄂伦春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它同南北朝时期的室韦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元朝时期被笼统称为&林木中百姓&,&清初被称为&林中人&。鄂伦春一名始见于清初康熙年间的上谕奏折之中,文献有&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俄尔吞&、&鄂伦春&等不同写法,皆为鄂伦春的同音异写。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二是使用驯鹿的人。在鄂伦春族内部,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毕拉乐千&、&库玛尔千&等不同名称。他们有语言、无文字。语音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世纪以后,有少数鄂伦春人掌握了满文及现在通用的汉语文。
鄂伦春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狩猎文化,兴安岭内丰富的野生动物,是他们衣食之源,他们长期以来依靠一匹马、一杆枪、一只猎犬,常年游猎在山岗。
解放前,鄂伦春族发展比较落后,直到解放初期仍处于原始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解放以后,鄂伦春族跨越了几个历史阶段,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年鄂伦春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开始下山定居。
二、主要习俗:
鄂伦春族游猎时期住的是十分简陋的&仙人柱&(帐幕),这是用几十根五六尺长的木杆子搭成的圆锥形架子,上面冬天盖着狍皮和芦苇帘,夏天覆着桦树皮。每个&仙人柱&内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着一口带耳的小铁锅,以便煮肉,屋顶开一小孔出烟并流通空气。如妇女生孩子,按风俗还另搭一个只能容一人的窝棚,叫&纠哈汉&,即产房;不管是风雨交加的寒冬,还是阴雨连绵的季节,妇女必须到&纠哈汉&里去生孩子,满月后才能回家。
鄂伦春族人们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和同一氏族禁止通婚的原则。男女婚姻多由男方找媒人到女方家求婚,一般求三次才成。求成后,商定认亲,过彩礼的日期。其特点是,男方到女方家认亲时,就得与女方同房,时间为个月或天不等。女方要把头发梳成两个辫子缠在头上,这是订婚的标志。经过上述过程,即选定结婚的日子。
在结婚那天,新郎到新娘家去,新郎和伙伴们进入女方营地,要赛马似的进入,之后,仅留下新郎住女家。;第二天新娘才被接到男方部落。新郎的帽子上带貂尾和四个绣花飘带,新娘头上戴着饰品,男女都佩戴猎刀,新娘脸用花布蒙上拜天。
如果在认亲过彩礼时同房而有了小孩,则拜天地时将小孩和摇篮放在新郎、新娘之间,并把小孩给众人看。
在结婚仪式上,男女宾客均按辈分坐在左右两侧。新人恭敬地向长辈叩头致敬,客人当面掏出手镯、耳环等物送给新人。酒宴开始,男方家长先向火神敬酒、献肉,接着众人开怀痛饮,有说有唱,非常热闹。女方家的亲友常常在喝完酒后,将酒杯揣入怀中,策马疾驰而回,男方亲友往往要上马急追,以夺回酒杯为胜。新娘的父母不参加结婚仪式,只是由亲友们将一份酒肉给他们捎回去。
当天晚上,新人和男方的父母同住一个仙人柱内,不加设洞房。要是有同住的兄嫂,他们则要搬出去另搭设仙人柱。临睡前,要由新郎的嫂子或已婚的近亲妇女,替他们铺被褥。
婚后不久,新人要拿着酒肉回女方家住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新郎要同岳父一起出猎,而猎物则应如数交给岳父。
鄂伦春族,在寡妇再嫁时,有一种抢亲的习俗。丈夫死后,寡妇可以再嫁,但如果寡妇有男孩,那么阻力就会大些。如果坚持改嫁,那就必须把儿子留给亡夫家。但即使是这样,也往往要经过一番较量,才能得到亡夫家的认可。
亡夫家往往把媳妇看成是自家的一部分,所以百般阻扰寡妇再嫁。这时候不得不采取暴力手段了。新许配的男方家联合家庭的一些成员,到寡妇家去抢亲。鄂伦春人有个规矩,只要把寡妇抢出他们居住的仙人柱,亡夫家就无权强留寡妇了。不过,可以从抢亲人骑的马匹中选择几匹留下作为补偿。亡夫家一般都不愿寡妇再嫁,所以他们与抢亲人免不了有一番激烈的争夺,但因抢亲人人多势众,又是突然袭击,所以抢亲人一般是成功的。
抢亲成功以后,抢亲的人们往往再回到亡夫家的仙人柱里去坐坐,因为他们不想把原来的关系搞坏了。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大森林中,长年以狩猎为生,他们依赖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更虔诚地供奉大自然。鄂伦春族信仰的自然神,可谓名目繁多。
每年腊月二十三,鄂伦春人要给火神上供,送火神上天,他们将供品扔在火里,表示对火的敬意。到了正月初一,一大早全家就得起来祭火神,将火塘烧得很旺,向火烧香、磕头,并向火里扔一块兽肉,然后再洒一杯酒,作为对火神的敬献,同时向火神祈祷,希望其保佑全家幸福,狩猎丰收。到各家拜年时,进入&仙人柱&,也要先向火塘磕头,这个仪式结束后,才能向主人拜年。在吃饭的时候,要先往火里投一些食物,表示对火神的恭敬之心。他们认为火是神圣的,不许向火泼水,不许用刀子在火上烤肉,不许用棍子乱捅火等,否则会受到火神的惩罚。
鄂伦春族把太阳奉为神灵。每年正月初一都要拜月亮,八月十五要供奉月亮。如一连几天打不到猎物,就要在仙人柱的外边放上一个干净的盆子,人们在盆子边向月亮叩头,祈求&月亮神&帮助他们达到猎物。第二天观察盆子,如果发现盆子里有什么兽毛,就认为能打到什么野兽。
鄂伦春族每年腊月三十和初一,都要用根香祭北斗星。认为星神每夜都有,象征长寿。
鄂伦春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禁忌。狩猎禁忌:在出猎前不许说一定要达到几个什么野兽,如果说了,就会什么也打不到;打到大野兽扒开五脏时,心脏和舌头要连着,煮的时候也要这样,只有到了吃的时候才能割断,否则就打不到野兽了;如果猎到犴,吃完犴肉后,骨头不能随便乱扔,必须把犴骨收集在一起,扔到河里。如果被狗或野兽吃了,对狩猎很不利;出猎时不打雁,否则对夫妻感情不利,因为雁雌雄总在一起,如打死一只,另一只就变成孤雁了;对野兽不能直称其名,对熊称&老爷子&。在猎场上,猎手们把熊打死了,不能说&打着了&,而要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可怜我了&,也不能说熊死了,而是说:&睡着了&。然后用猎刀把熊头割下来,再用草裹起来,安放在树杈上。由年长的猎手,带领众人跪下来给死熊叩头、敬烟,并祈祷说:&不是我们有意打死你的,是错杀了你,请你不要降祸于我们,保佑我们多获野兽吧。&随后点燃草,用来熏熊头,最后用烟熏,实行风葬。参加送葬的人要装出很悲伤的样子,不断地祈祷。
天葬,又叫风葬或树葬,即在人死后,用棉被或桦树皮将尸体包裹停当,然后送到山林中一人多高的树杈上卡住,即算完葬。这种&树杈卡尸&的葬法多用于未成年的儿童。成年人死亡后则要实行&吊棺葬&或&担棺葬&。待棺材腐烂,尸体皮肉被鸟兽食尽后,即被认为灵魂再生;这时亲属可将遗骨捡起,装入木盒或桦皮盒中就地埋葬。一般树葬必须选用枝繁叶茂的活树,否则认为会断了灵魂与家人的来往。
三、其他习俗:
服饰:鄂伦春人冬季爱穿用狍皮制做的狍子,这种袍子带大襟,为了美观和坚固,袍子边和袖口镶有薄皮。青年人穿的皮袍多染成黄色。男皮袍,鄂语称之为&尼罗苏恩&。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有开...
阅读(198)|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六套健身秧歌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