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高考临近 家长 减压需要做些准备工作可给予家长的帮助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可以不同人的不

[转载]守望着一种幸福——一位成功家长在家长学校上的发言
自我介绍:我是今年刚毕业的学生高尚毓的妈妈---商慧莲
一段时间以来,令人陶醉的称呼“状元妈妈”,着实让我从心底里感受到了
“父以子贵、母以女荣”的惊喜和虚荣,也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自从公布了高考分数、女儿以内蒙古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绩录取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以来,许多同学朋友祝贺之余,总是不约而同地问着同样的问题,你是怎么培养孩子的?有啥诀窍吗?说实在的,我在享受这种幸福和殊荣的同时,还真的有些惭愧。因为,我没有梳理出所谓的成功经验来告诉大家。作为家长,所能做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杂七杂八的事情。况且,高考只是一次考试或者说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并不能代表或说明什么。
应王维真老师的邀请,在今天的家长会上,回顾一下孩子成长的过程,与各位家长朋友们拉拉家常,谈谈体会,讲讲心得,讲对讲错讲好讲坏希望大家担待。我本来是想采取漫谈式的交流,但是又恐漫无边际、离题太远,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形成了一个文字提纲,还给他起了个题目叫“守望着一种幸福”,下面我主要谈谈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四点体会:
体会之一:培养好的习惯
学习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非常重要,选择一所好学校非常重要,遇到一个富有激情和责任心的班主任非常重要,而家长的关爱和注重培养尤为重要。孩子就像一棵小树,他(她)承载着父母绿色的希望。要想让这棵小树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家长长期付出心血和汗水,经常关注、呵护小树的成长。我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取得一两次好的成绩不如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我强调的是培养。因为通过教育可以使孩子远离坏习惯,但一种好习惯的形成,必须靠长期的培养。
女儿从小体质不太好,三岁之前一发烧就高位惊觉,为了提高免疫力,我老公决定每天早晨带她跑步活动一小时,他们出去活动我在家做早饭,当时我们家住在林学院,出门就是大操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天早晨6:30起床,有时她爸想睡个懒觉都睡不成,她自己上着闹钟到时就起,这一坚持就是几年。不睡懒觉的习惯养成了,每天在家吃早点的习惯也养成了,孩子的身体也逐渐好了。
上学前班的时候,她特别爱看动画片,当事我喜欢看电视连续剧,为了争电视&,母女俩有时闹的不可开交。记得一个星期天,我们带女儿到游乐园玩儿了整整一天,她高兴坏了。小孩高兴的时候,你和她说什么她都爱听。回到家,我老公跟她说:“你快上学前班了&,紧接着就要上小学啦,你对自己得有一个计划。能不能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去搞一个课程表啊。”她就用歪歪斜斜的字夹杂着拼音列了个单子给我们看,他爸爸看了一遍说不行,因为没有留出看电视的时间,她又改一遍说还不行,因为没有留出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间。她听了当然高兴,我们故意这么做恰好符合了孩子的心理,对坚持下来有好处。这种方法让还不怎么懂事的小尚毓开始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刚开始督促她每天睡觉前翻看一下,没有完成的打一个x,完成了打一个对勾。慢慢的她就会发现,那么多的内容,其实很充实、很快乐地就完成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六年当中,每晚7:00新闻联播开始,是她读英语的时间,每天一小时,可以说是雷打不动的。尤其是夏天,楼下有小朋友叫她玩,她从不要求先玩再回来读,而是和小朋友说,我一个小时后下去。因为计划是她自己定的,不好违背。从一天一项到后来的好几项,这样一坚持就是十多年。养成了制定计划、爱学习的好习惯。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她就开始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她放学回到家,完成作业后,余下的时间都有计划,定期根据自己的各科成绩不断修改。高考前自主复习的7天时间里她还做了精确到几点几分的作息时间表,这个习惯可能会终身受用。
再比如,刚开始培养她看书兴趣的时候,我是从漫画开始的。我给她定了儿童漫画,每期都定。当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小孩喜欢看的书我们是一定要保证的。我们会定期带她逛书店,从漫画到杂志、从科普知识到小百科、从故事会到文学名著,只要见到好的儿童读物都会买回家,渐渐地小尚毓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同时她看书我们从来不限制种类,从小学到高二,杂志、小说、名著啥书都可以看,后来条件好了也可以随便买,所以他的知识面特别广。但等到了高三就要限制了,只允许买杂志和报纸看,一直到高考,每周也至少买一份杂志一份报纸,她喜欢的杂志有《财经》《世界周刊》《财富人物》《商界》等等,这个时期,我认为增长知识点已经不重要,更主要的是找一个学习紧张的缓解点。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好不要强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作报告,把一只老母鸡放到了讲台上,说:“这只老母鸡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你们看我怎么喂它的?”说着一把抓住老母鸡的翅膀让鸡吃米,老母鸡头一歪,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还要加压!”又按住老母鸡的头,使劲让它吃,老母鸡昂着头,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就是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要换个方法了。”他放开老母鸡,捋捋老母鸡的羽毛,摸摸它的头,老母鸡慢慢安静下来了,突然发现前面有米吃,冲上去一下就把米吃光了。所以说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强迫,但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坚持,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所以高尚毓从小课外学习的书法、吉他、乒乓球、都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直坚持到高二,同时无论学什么她都会在那个小团体里面把个尖。我始终认为孩子从小的课外学习,坚持的不仅是孩子,其实更主要是家长。一方面家长必须正确引导、带动孩子保持兴趣,从每一门课外学习中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另一方面家长必须按时保证孩子的每一次课,不要因为天气、有事等任何理由而耽误孩子的课。尤其孩子小的时候,你只要耽误一次,下一次就她就找借口不想去啦。
进入高中以后,我们关注孩子较多的是生活规律和学习节奏。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早餐一定是讲究的。一般情况下,肉、蛋、奶、蔬菜、水果、谷物尽可能的搭配起来,以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多数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我通常是头天晚上备好馅,早晨包饺子、蒸包子吃。同时,每天还要给带上一大桶酸奶,和一个苹果。这个习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三,每天如此。每天中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睡眠,通常是1个小时。每天晚上的学习一般不超过12点,(但是到了高三一般1:00),重要的是把握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用女儿的话说“不是说我学了什么东西用了多长时间,而是我这么长时间学了些什么”。
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一定要控制,这一点光靠孩子的自觉性是不行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儿。孩子的特点是自制力比较差。我们应该既不剥夺孩子玩儿的权利,又不至于失去控制。在小学升初中以前,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到了初中特别是高中,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除了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很少看电视节目,一家人一般只观看新闻联播,正好利用了吃晚饭的时间。而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节目,如《大国崛起》、《百家讲坛》、《开心词典》等,可以让孩子适当看看,如时间错不开,就要在相关书籍出版面世后,及时给孩子买上,(我在新华书店工作也有这个条件)。为什么要控制上网时间呢?因为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一旦形成,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指的是控制上网时间而不是不能够上网,离开了网络还真的不行。学校留作业、做课件、与同学的联系等等都是通过网上进行的,有时还需要在网上获取学习资料和信息,不让孩子上网肯定是不行的。问题是怎么把握好这个度,不至于同孩子产生矛盾,达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共处。通过与孩子协商,我们达成了君子协定,上网的时间每个月控制在10小时,网线接在我的房间,书房不开通接口,孩子想上网不是很方便。这样虽然麻烦一些,但是非常有效,既避免了孩子产生网瘾,又不用为过多的接受不良信息而操心啦。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家长是可以做到的。高考前,家长应该每天关注高考动态,无论从网上、电视上、还是报纸上,看到有用的,就随时打印、用笔记下或剪下来,一次不宜过多,每次一小段即可,比如:一段作文素材,报纸上英语角的几个英语短语,一段时政,还有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词等等,利用茶余饭后交流几句或者干脆把它放在卫生间,消化这点知识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尤其高三自主招生考试,面很广,孩子学习紧,为了节省时间,家长应当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也不妨压一些题。晚饭时尽可能与孩子闲聊,说说笑话,放松放松一天疲劳的大脑,做到有张有弛。(说到这我要说一下我老公,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每天只要他在家,家里就有笑点,还有他喜欢古诗词,经常写,他的每首诗我们娘俩都是第一读者,我女儿对他的每一首诗还尽量提修改意见,这样一来二去女儿的诗词鉴赏当然也会提高。就在我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的诗集《浅草集》正好出版,可谓双喜临门)每天晚上10点我们都要陪女儿到楼下散步一刻钟,不要关在书房太久。每周六晚上放学早,吃过晚饭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在家唱一会儿卡拉OK,或者弹弹吉它,当然家长是最好的观众和听众,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够有效地缓解一周紧张学习的疲劳,学习起来心情好,效率高。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样的观点可能有人不太赞同。在培养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打个比方说,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有没有一个好的收成,虽然受制于立地条件、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但是更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好农民。农民对待庄稼的态度,左右着庄稼的收成。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决定孩子的一生。好农民不能让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能让孩子自卑!好农民希望庄稼成长,关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好父母教育孩子也应该知道孩子心灵深处的精神需求。实际上,不少家长却不如好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很少或者从不埋怨庄稼,而当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家长却一味指责孩子,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很少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也许做父母的不可能选择什么样的孩子,不可能选择孩子的天赋,但是可以更新教育观念,可以提升关注孩子的意识,可以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所以就像三字经里说的,“子不教,父之过”,能不能教育好孩子,父母承担着更大的责任。
体会之二:保持好的心态
好的学习状态源自于孩子的自信心和不懈怠。作为孩子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非常重要。自信,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是一轮朝阳也是一片晴空。它总能让孩子看到希望,看到追求者眼前的曙光,看到拼搏的人心中的太阳。实际上,读书学习毕竟不是一件十分舒服的事儿。大凡有一定知识和学问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人,都知道有了一些成绩、成果、成就的时候,他能够发现并清楚自己的过人之处,这就是自信。提高了这种自信心,学习起来就容易许多。但是,如果有了自信心但不去努力,那就可惜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就是这么可惜了自己。我认为,培养和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确立什么明确的目标,也不仅仅是为了考取什么样的学校,重要的是培养和教育孩子端正学习的态度,生活的态度,扩而言之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信心,源于长期坚持,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赏识,源于从不情愿到自觉自愿、从外在约束到内在动力的转变。我一直有这样的体会,家长未必能够做到做好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孩子去做到做好;家长能够做到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也不一定要求孩子必须去做到做好,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建立自信心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就是激励和沟通。我们经常跟女儿讲,成功和失败是人生的双重考验,一次成功不等于每次成功,一次失败并不等于彻底失败。当女儿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值的时候,我们总是表面上装的不很在乎,跟她说些我们曾经尚不如她的失败经历,哪怕是些从未发生过的故事;当女儿因为一次漫不经心的失误而痛悔不已时,我们会告诉她失误并不要紧,高考前的任何失误都是宝贵的经验财富;当女儿因为取得较好的成绩沾沾自喜时,我们会告诫她警惕骄傲自满情绪,丝毫的懈怠都将会使你前功尽弃,要盯住标兵小心追兵;当女儿已经跻身年级组前三名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她“悠着点儿”,别把劲儿使完了,就像田径比赛一样,跟着第一名的后面并没有什么不好,最好不要总是去争“第一”,关键是看最后冲刺的结果。不是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在高考前两个月,女儿在第一次模拟考试时发挥得不怎么好,情绪有些低落,感到了高考的压力,我已经开导过她,但是我还是给我老公打电话让他安慰再一下女儿。(因为他在中央党校学习)他在与女儿通话前,琢磨了挺长时间还列出提纲,高考临近还是要给学生减轻压力,多点儿鼓励,同时也不能让孩子感觉到无所谓,而是要引导和帮助她分析原因,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其实一模没考好的主要原因是考试时得了重感冒,咳嗽输液半个月,这倒给我们提了个醒,临近高考时有意识地调整女儿的身体状态,千万别给孩子乱吃补的东西,家常便饭、尽量清淡顺口最好。尽管如此,仍然需要通过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我觉得,我所唠叨的这些琐碎而平常的事情每个家长都会这么做的,或许做得比我们还要好。
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不听话”的情况。你叫他向东他偏要向西,不叫他做的事他非要做。我的体会是,在很多时候,如果父母常以专制的方法管教孩子,以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要孩子这样那样顺从一切,就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心理、大声对抗或沉默抗议,产生所谓的逆反心理,其结果适得其反。我觉得,克服逆反心理的前提是对孩子多一些关爱。因为这是每个家长应该做而且应该做好的,它基于父母对儿女的爱。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一只母鸡也会做的事情”,他还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至爱不多,真爱有限,而永恒的爱只有一种,那就是父母的爱。作为双亲之爱一定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在成人方面,孩子更多的受益于母亲,而在成才方面,孩子则更多地受父亲的影响,当然,能否成才最终还要靠孩子自身。
我以为,爱孩子关键是要懂孩子。我们应该明白,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仿佛隐藏着两个人的影子。一个是好孩子的影子,一个是坏孩子的影子。好孩子说的是孩子表现出来的潜力、优点、长处,坏孩子说的是孩子身上的不乖、缺点、短处,这样的描述可能不够准确,但这恰恰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两面性特征。现在的一些教育悲剧往往是父母不懂孩子,违背人的成长规律去教育孩子,要么着急上火,拔苗助长式的让孩子受不了,要么撒手不管,任凭孩子我行我素。实际上,孩子个体间是存有差异的,不可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发现,越是胆小的孩子越渴望胆大,越是粗心的孩子越是渴望细心,越是动作慢的孩子越渴望动作快,对孩子而言没有什么对错优劣之分,如果你一味地指责他胆小,粗心,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负面强化。就像与头发少的人谈秃子问题,谁受得了?
懂孩子的家长一言一行都在引导好孩子的成长,而不懂孩子的家长可能在一片爱心中逼出坏孩子,留下“恨铁不成钢”的遗憾。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两个成语,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更欣赏扬长避短。
我们与孩子首先是朋友,然后才是家长。这个观点乍一听起来好像挺别扭,细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实际上,要想真正能够懂孩子,还真的需要与孩子交朋友,需要平等的对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简单命令。我有这样一个感受,当孩子因调皮、委屈或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哭泣不止的时候,你站在孩子面前训斥的效果,远不如蹲下身来,看着孩子的眼睛面对面交流的效果更好。这么简单的一个细节,它能够让孩子感觉到一种亲和力,感觉到一种平等,感觉到一种信任。而这样去做并没有减少或损失家长的尊严。还有就是正确对待孩子交朋友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我常给我女儿说,初中时你认为好的那只是35中的优秀,到了二中那就是呼市的精英,而到了清华大学就是全国的精英。眼界放的宽一点吗。作为家长不能一发现点蛛丝马迹就一顿臭骂。批评前先给予肯定,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都这么大了还没有感觉那反倒不正常,但时间不对,等到了大学成熟点再找不晚,找不到合适的我们帮你找。我老公常说女儿出嫁是父母一件伤心的事,她说那就不嫁了,我老公又说那是一件闹心的事,遇到这种事情,家长一定冷静,冷处理,只说一次,就不要再说了,几天就过去了,要相信孩子。等孩子把事情处理好以后,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效果会更好。
善于观察孩子状态,千万不要每天磨叽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小的时候,一犯错误可以马上批评,我认为,当面教子适合小学之前。等上了初中就得改变方法啦,尤其青春期,有问题可以攒着,等攒多了或哪一次犯了较大的错误,你就可以集中解决了,提前不妨在心里列出提纲,坐下来1、2、3、4详细把一段时间以来表现不好的,都说出来,并且注意分析,她错在哪,应该怎样做,有理有据,得让他心服口服,有时她甚至会感动或内疚的哭鼻子,经过这样一次,能保证接下来一个月不会出什么问题。孩子本身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改正错误中成长。还有,就是孩子所谓犯错误时,千万不能父母同时上,一起批评指责,那样孩子会承受不了。一个批评,另一个不要火上浇油、掺和,两个人角色扮演一定要有分工,一个骂,一个过后心平气和的谈,这样效果会更好。在我家我总是冲在前面骂的,我老公总是心平气和去谈的。还有要关注孩子每一次考试成绩,如月考、其中、期末,不要简单的一问,考好了没事,考的不理想一顿批评,要知道孩子错在哪儿,帮助分析解决,解决不了的,提醒孩子有问题的地方,及时找老师补上。
作为家长要利用好每一次家长会,要经常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沟通。我爱人经常出差,家长会都是我参加。从初一或高一开始我就准备一本很好的笔记本,每次家长会都认真记录,再根据孩子当时一段的表现进行笔记加工,比如最近孩子有哪些小毛病、那些方面你觉得需要改进,哪门课有些问题等等,你就一定利用家长会借老师之口心平气和讲给她,因为老师的话是“圣旨”,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要善于对家长会内容进行加工,本来老师没表扬,你可以说老师怎么表扬你啦,本来老师没批评,你可以说老师说你哪方面需要注意,为了可信,把你提前想好的也一同写在笔记本上,本来一个老师面对60多个孩子,也不一定注意你孩子的太多细节,家长应该理解,而两个家长面对一个孩子,咱们自己多上点心也就是了。还有我建议孩子的家长会最好始终一个人开,这样对孩子会有一个连贯、系统的管理,效果会更好。并且我每次家长会都是最后一个走,即使自己孩子没问题,听听别的孩子有啥问题也可以借鉴。我经常和我女儿说:“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我觉得这句话不但是说给孩子的,对老师、家长也是这个理儿。
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此我们没少查阅资料,也经常与其他家长交流心得。归纳一下有几个环节比较重要:一是认真预习。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二是专心听课。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孩子学习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三是及时复习。其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
“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四是独立完成作业。这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及时得到检验。五是练后反思。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学习方法可能还有很多,比如有疑必问、有错必纠,搞个错题本,等等,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并且能持之以恒地成为习惯。我们也曾让孩子上过社会办的提高班,但是效果不很明显,而且大人小孩都很累,征求女儿的意见后,在高中阶段就没有坚持这个做法。还有就是要相信老师,千万不要因为你对老师的偏好而对学习产生偏科,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生活氛围。说到这儿,我不能不说上几句孩子的爸爸。我爱人和我是同乡,中学同班同学,大学同一所学校。他机智、聪明、幽默、上进,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跟我吵架。大家都知道,夫妻之间发生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哪有勺子不碰锅沿啊。但是,结婚二十几年我们还真的就没怎么尝过“伤和气”的滋味,偶尔有点儿小矛盾、小摩擦一会儿就过去了。为什么呢?相互尊重和理解呗。男主外女主内,我认为这男人也够难的。他常给别人介绍经验说“怕点儿老婆有什么不好啊?”这“好男不和女斗”,要“斗”咱就把她逗乐。这种家庭生活虽然平平淡淡,不够丰富多彩,但是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却创造了宽松、温馨、快乐的环境,至少不会因家庭不和睦而分散孩子的学习精力。还有就是单位或社会上阴暗的东西,大家庭里的是是非非、喜怒哀乐,尽量回避孩子,始终给孩子一个正义、阳光、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尤其到了高三,作为妈妈所有的外面的饭局,能推的尽量推,春节时,孩子就放10来天假,除了大年除夕夜,从大年初一开始,孩子就要按部就班的按作息时间表学习啦,这一年过年,哪怕家里的亲戚朋友在也不要接待啦。大家都会理解的。还有高三这一年一定要少带孩子到外面吃饭,耽误时间。
还有一点,就是在书房布置上下点功夫。别小看了它的作用,适当地在孩子学习的书桌周围,粘贴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很有好处。比如,学贵笃实;心态决定成败;学会适应、学会探究、学会选择;我能,加油;等等。内容经常更换,让她也感受到家长一直在默默地支持她、关注他,有时很简洁的话语对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体会之三:多彩的课余生活
一提到高考状元,人们往往会觉得这个孩子不是绝顶聪明便是常说的“高分低能”,我觉得并不尽然。高尚毓既不属于前一种也不属于后一种,与别的孩子一样,她根本就是个普通的学生。
我女儿小的时候特别淘气。那时我家住在内蒙古林学院,我老公在学校团委工作,我上班离家比较远,家里又没雇保姆,所以4岁之前她跟我老公的时间更多一些。记得有一次我老公带她去玩,眨眼工夫就找不见她了,找了一个多小时,可把他急坏了。后来在锅炉房储存煤炭的仓库里找见了她,除了牙齿还是白的,整个一小黑人。还有一次,她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爬墙上树、嬉戏疯跑,不小心撞在楼梯角上,额头碰破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淌,到医院缝了七针,看在眼里特别心疼。出了几次事故以后,我们不敢再让她一个人去耍,尽最大努力陪着她一块儿玩耍,一块儿练字,一块儿搞文体活动。还有就是利用好高三以前的所有寒暑假,每个假期我们都尽量抽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一次,远处去不了,就近也罢,哪怕去草原上玩两天,这样一方面缓解孩子学习压力,更主要的是让孩子长见识,名胜古迹、人文、地理、历史等等,让孩子尽量享受和感受外面的一切。每次出去旅游,可以不带作业,但必须每天写一篇日记,每个有意义的重要景点都要写一篇作文,这种方式,玩中学、学中玩,孩子非常喜欢。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女儿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课外生活也被安排的缤纷多彩。三岁开始练习书法,至今仍未间断,初中、高中期间连续五年获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金奖;从小学习乒乓球,偶尔打一打业余组的比赛;小学时学弹吉它,曾参加呼和浩特市“纯四度”吉他乐队,还获得过呼市器乐大奖赛一等奖;还有自己作词作曲的两首歌,《忘不了》、《不远的远方》;游泳、滑冰她都爱,而且成绩不俗;凡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她都积极参加;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高尚毓一直担任班长,高中时担任呼市二中校学生会主席,多次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
2007年她随同学校文化代表团访问欧洲六国,书法作品作为二中的礼物送给德国;2008年北京奥运,她被选拔为奥林匹克青年营营员,期间与481名来自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欢聚北京,参加奥组委组织的系列活动;2009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学生的殊荣。闲聊时我曾经问她参加这么多的课外活动会不会影响学习,她笑着对我说:写书法的时候获得一种平静,练乒乓球的时候获得了一种抓住机遇的技巧,弹吉他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吼两嗓子就挺高兴的。这一切在女儿看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能力的收获。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都是从小打下的基础。随着学习强度的增加,到了高中阶段,我们有意识的做了一些调整。各种课外活动的时间渐渐地减少,所以她总是感觉到腾出了一些时间和精力。把这些精力集中到备战高考上,成绩也有所提高。高一的时候总成绩排名年级前五六十位,高二分班,她选择了文科,成绩在十名左右。在高考时正常发挥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幸运地成就了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梦想。为此我老公还特意留诗一首:小女斗才磨砺成,文科笑取状头名。谁知雏凤试新羽,便是鹏鲲越北溟。听海听风听竹雨,谢天谢地谢师情。今朝得意须期远,且看荷花映日红。当然了,这首诗记录了当时做家长的喜出望外的心情,现在已经没那么激动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今年国庆节,女儿参加了游行方阵。10月18日,她还参加了9公里北京马拉松赛。强化训练很苦很累,但是女儿说重在参与,感到非常快乐,非常幸运。现在她当选了班长,她跟我说,选举结果出来的时候挺不好意思,没想到全票当选,我自己还投了自己一票,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就不投自己那一票了,害得我实话实说让同学笑得前仰后合的。我听后觉得好笑,半开玩笑地跟她说,投自己一票不是你的发明创造,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使用过这招了,连自己都不信任那能干好工作呢?你感到不好意思下不为例就是了。我认为,虽然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是,孩子能担任学生干部也没有什么不好,它可以接受锻炼,学会交往,懂得关心别人,与同学和睦相处、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地当当头,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和激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嘛。国庆节回家返校,她又把吉他、球拍、泳镜和文房四宝都带到大学去啦,看样子,从小养成的习惯还真的不好改了。
体会之四:迎战高考是头等大事
说真的,孩子高考确实牵动着父母亲的每一束神经。我深切地感受到,备战高考的那段日子哪是在考孩子啊?分明是在考家长!虽说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但是,每一个做家长的,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比自己更好?又有谁不努力担当“为人父,为人母”之责任呢?这正像慈禧写给母亲七十大寿的信中所说:“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女儿高二的时候,听人说搞一个省级科技创新奖高考可以加10分,搞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发明科技创新奖可以加20分。我们也想给女儿想想办法,可后来一打听,能享受这项政策加分的凤毛麟角,竞争非常激烈,况且还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去做大量的工作,即便如此也未必如愿,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
到了高三上学期,女儿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而且将目标锁定到清华大学。我们当然非常高兴。我跟女儿说,你的任务就是参加考试争取好成绩,剩下的事情包括推荐材料、网上报名、材料准备、与学校衔接、争取初审名额、到北京参加笔试以及面试的其他事宜都由我和她爸爸来准备。这样除了不牵扯孩子更多的精力外,还不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学习节奏。记得报名是在去年的十月下旬,笔试是在元旦期间,面试在元月中旬,我们陪着女儿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看到当时全国各地蜂拥而至万人攒动的场面,看到站在校园里翘首以盼焦虑守望的家长,看到走出考场时喜悦茫然表情各异的考生,我感到每一家都挺不容易的。你想想,一万多人参加考试,能够通过考试享受政策加分的只有几百人,竞争的压力可想而知。女儿在考场答题,我们夫妻俩在清华校园里来来回回地走着、看着、等待着、期盼着。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游览了法桐林立树木参天具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园,领略到了古月堂边朱自清笔下那没有月色的荷塘,欣赏到了富有盛名的清华大学学堂前面的日晷,憧憬了一番飘过紫荆芳香的水木清华的竹影摇声。于是我老公在手机上写下了一首七律:竹影扶疏冬腊天,莘莘学子聚荷园。法桐树上孤枝竞,古月堂边断藕残。松雪情怀凌水木,紫荆芳蕊湛霜寒。强中自有强中手,谁占鳌魁笑宇寰?等到女儿从考场出来,我老公故作卖弄地跟她说写了首诗,她看后冲她爸做了个鬼脸儿,笑笑对她爸说,不要担心啦,我占鳌魁,你笑宇寰。果然,成绩公布后,女儿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我认为,让孩子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很有好处,通过了更好,能确定目标增强自信;没通过也不要紧,能看到差距寻找努力方向。另外,这个自主招生考试的成绩只对你所选择的这所大学有效,对其他的大学招生无效,所以在选择报名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即使通过了某所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还要通过正常高考,并且也不意味着一定能够管用,有的学生不用这个加分就已经超过了学校的录取线,有的学生即使用上加分仍然达不到学校的录取线,所以说自主招生加分有的浪费,有的白忙活,但是对于接近学校录取线的那部分考生就起了很大作用,等于为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上了一道保险。今年名校的自主招生有了政策上的创新,叫什么“五校联动”,意思是取得某一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成绩,可以选择其他学校的志愿,比如通过了清华的考试浙大也承认成绩,享受同样的政策加分。如果是这样,那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六月底,我老公应呼市二中之邀代表学生家长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他曾经说:此时此刻,所有的家长对儿女都充满了殷切的期望。期望儿女拥有思想的阳光---面对林林总总的世界,学会独立思考,时刻保持清醒,选择人生正确的航向。期望儿女拥有责任---拥有对社会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祖国的责任。挺起胸膛、不推托、不搪塞,勇敢地承担起责任,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期望儿女们拥有爱和宽容---当孩子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对孩子保留一份爱和宽容,让他们的身心多一点健康和明朗,生活多一点快乐和从容。他还鼓励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勇敢地面对高考、正确地对待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他说,竞争是残酷的,不管你考得如何,只要你尽力了,你便无悔了。金榜题名确实令人骄傲,平凡充实也同样令人自豪。只要你始终把拼搏当成一种习惯,终有一天,你会饱尝收获的喜悦。诗人汪国真曾说过: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回到家里,我们和女儿就应对高考谈了三点想法。第一,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第二,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适当进行文体活动,保证身体健康。第三,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话虽然那样讲,但高考那几天,对于考生和家长都不是轻松的日子。现在想起来,高考那两天真的不轻松。当时我老公在北京学习,高考前3天他就请假回来了,这种不轻松的心情不能影响到孩子,表面上装出一副没什么了不起的样子,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不去制造紧张空气。从早晨到晚上,从饮食到休息,从备战状态到临战状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放松宽松的环境,实际上也不那么容易。有些家长临考前特别想唠叨,但有些话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老是挂在嘴巴上。比如“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只要考得好,什么都可以满足”等等,家长最好不要说。看起来好像是提醒孩子抓紧时间复习,其实,听多了只会加重心理负担。在高考前,我们主要是给孩子调整生物钟,生活学习尽量有规律,大概临考十天左右全家的日常作息就按高考运行了。我老公平时睡觉质量很高,躺下没几分钟就进入梦乡,那两天觉却很少。我更是焦虑,嘴上都长起了火泡。我们把家里的电话线拔掉,将手机改到静音状态,生怕打扰了孩子休息。我上网搜取高考食谱,做点女儿爱吃的。高考当天,我老公开车送女儿去考场,我骑自行车在后面跟着。说来可笑,我家距考场也就三四公里路程,就担心一旦塞车或者有个磕磕碰碰耽误了考试。每科考完后,我们不敢直接问她考得如何,只简单地问一问难易程度,然后就帮助她把接下来的考试用具准备好,集中精力投入下一门的考试。总之,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在迎战高考之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能够想到的我们尽量想得周到一些,能够做到的我们尽量做得细致一些,帮忙而不添乱,干活而不干扰,身教胜于言传。与所有的家长一样,男孩子让家长揪心、女孩子让父母牵挂,孩子的每一个足迹、每一个欢笑、每一次进步父母都看到眼里,记在心上,有时还会津津乐道、刻骨铭心的。回顾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年汗水,一路书山,自强不息,行胜于言。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尽相同,所以我的发言不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培养教育孩子看似家长的事、个人的事、学校的事,实际上却是一个社会的事、国家的事,是关系到社会发展进步的大事。我记得有人这样说过,也许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能管理好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老板,每年能创造上百万上千万的利润;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教师,你已经桃李满天下,芬芳遍九州,但是,如果你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不成功,还不能称作真正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是你的,更是社会的!我们培养孩子都是在给社会尽义务,能有多少父母还指望着养儿防老啊?我们教育孩子都是在尽社会责任,因为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在这里,我衷心地祝福我们的各位家长遂心遂愿,祝愿孩子们取得优异成绩。我要讲的主要内容就这么多,如果能对各位家长提供哪怕是一点点帮助,就达到了我的预期想法。此时我要说,各位家长要珍惜现在拥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等孩子考上大学走了,你会想的。,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听我的演讲,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谢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近高考家长怎么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