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影响民族团结手抄报,宗教和谐的错误言论,不能及时教育纠正

民族团结教育笔试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民族团结教育笔试复习资料
民​族​团​结​教​育​复​习​材​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阿勒泰市金山北路社区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红色邮箱&|&网站地图
&&&额尔齐斯网
> 温馨社区
阿勒泰市金山北路社区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span style="color: #14-11-12&&&&&&&&&&&&&&& 信息来源:阿勒泰市金山北路社区&&&
[责任编辑:阿勒泰市]
主管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阿勒泰地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电话:&&& 传真:
邮箱:altdj@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那五个方面的问题?
答:(1)着力解决政治意识不够坚强的问题;(2)着力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3)着力解决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4)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5)着力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3、全党必须坚持哪三个自信?
答:三个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新疆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5、各族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哪&三民&活动?
答:各族干部深入基层开展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
6、各族干部深入基层开展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2)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
(3)突出现代文化引领,促进宗教和谐。
(4)落实民生建设任务,增加农牧民收入。
(5)强化群防群治群控,确保社会稳定。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
7、若党办发【2014】2号文件的主题是什么?
答:&传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抵御极端思想渗透&大讨论活动。
8、科学发展观的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9、县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今后一段时间若羌深化改革的&十二字&思路是什么?
答:&十二字&思路是&破瓶颈、强产业、兴文化、塑形象&。
10、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就是中华各民族彼此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都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行为。
11、什么是民族平等?
答:民族平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大小、先进和落后与否,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
1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3、什么是新疆&三史&?
答: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发展史、新疆宗教演变史。
14、维护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是什么?
答:各民族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15、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三个离不开&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6、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17、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维护新疆稳定的&四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18、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答: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没有民族团结,必然是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19、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答:只有实现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20、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答:各民族只有一条心,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21、制定《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答: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2、对单位和个人民族团结的行为有何要求?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得收集、提供、制作、发布或者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得有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23、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1)人才方面的帮助。(2)财政方面的帮助。(3)经济建设方面的帮助。(4)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帮助。
24、民族地区享受中央的哪三项特殊财政支持?
答:三项特殊财政支持:一是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二是少数民族机动金;三是财政预备费高于其他地区。
25、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贸易县有多少个?其中巴州有几个?
答:有53个。其中巴州有且末、若羌、和静三个县。
26、自治州民族运动会设置的比赛项目有几项?
答:有10项。分别是民族式摔跤,叼羊,速度赛马,赛走马,赛骆驼,跑马式哈达,射箭,秋千,武术,押加等。
27、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答:(1)稳定性。(2)群众性和社会性。(3)民族性和敏感性。(4)地域性。
28、在清真食品管理中,对公民的要求是什么?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食用清真食品民族的饮食习惯;对于违反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
29、清真标志牌使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由自治区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统一式样,禁止转让、租借、买卖或者冒用清真标志牌。
30、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1、&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2、&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3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五观&?
答: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3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5、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什么?
答: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各民族一律平等。
36、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支持有哪些?
答:(1)加大固定资产投资。(2)增大财政支持力度。(3)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4)制定促进新疆发展的优惠政策。(5)输送和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鼓励内地省市开展对口支援。
37、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何时何地召开?
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
38、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39、党和国家为扶持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答:创办民族院校,创办寄宿制学校,推广双语教学,实行异地办学,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上大学,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等。
40、综合经营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宾馆等经营清真食品有什么要求?
答:综合经营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宾馆等设置的食用清真食品饮食习惯民族的禁忌食品或者物品的摊位、柜台,应当与清真食品的摊位、柜台保持适当距离或者配置隔离设施。
41、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2、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答:实施&双语&教育,对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3、在新疆,各民族公民广泛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平等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答: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接受教育的权利、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权利等。
44、单位和个人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有什么权力和义务?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力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向有关单位提出批评和建议,有义务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予以制止和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举报内容,不得打击报复举报人。
45、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46、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的要旨是什么?
答: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
47、什么是保护合法?
答:保护合法就是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合法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点。
48、什么是制止非法?
答:制止非法就是要制止超越法律、法规及政策范围以及利用宗教进行的一切非法活动。
49、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0、宗教具有哪&三性&?
答; 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51、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是什么?
答: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接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
52、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是什么?
答: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
53、为什么要坚决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反对民族分裂、遏制暴恐犯罪高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54、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答: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55、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先行先试。
56、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答:用足用好法律和相关法规政策,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坚决依法打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活动,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57、我国宗教实行政教分离的内涵是什么?
答: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院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58、什么是宗教极端势力?
答:宗教极端势力是一股在宗教名义掩盖下传播极端思想主张、从事恐怖活动或分裂活动的社会政治势力。
59、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组织、策划、参加&伊扎布特&、&依吉拉特&等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活动;鼓吹&圣战&,组织、策划、实施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宣扬以《古兰经》为根本大法,以宗教为掩盖,抵制或干预国家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等。
60、宗教极端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答: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 力恐怖活动。
61、如何深入揭批宗教极端活动的反动本质?
答:要抓住典型案例,采取公开审判方式,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发布信息,公开处理、大力揭批。及时编写贴近实际、灵活生动的典型案例,向群众深刻揭露宗教极端势力破坏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事实,使群众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形成对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民族分裂活动围打掘根的强大社会氛围。
62、如何准确界定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
答:正常宗教活动是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63、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答:(1)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危害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3)危害祖国统一。
64、非法宗教活动界定的具体内容有多少种?(宣传小册22页37题)
答:26种。
65、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强迫或变相强迫他人信教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这种行为是非法的,依据《宗教事务条例》第三十九规定,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66、以斋戒为借口干涉群众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67、强迫、纵容、放任未成年人和学校学生礼拜、学经、封斋的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批评教育;以殴打、体罚以及家庭暴力等手段实施上述行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68、如何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和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
答: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讲究政策、策略、方法,不断发展壮大防止非法宗教活动、遏制极端思想渗透的群众基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坚决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铲除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思想发动和成员发展的活动基础;坚决严厉打击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深挖和催毁滋生暴力恐怖犯罪的组织基础,遏制宗教极端活动上升势头。
69、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着装要求是什么?
答: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等要遵守职业、行业和校园基本着装要求。
70、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信教?
答: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了党的性质,破坏了党的纯洁性,削弱了党的战斗力,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71、如何做好离退休党员干部不信教、不参与宗教活动的工作?
答:要经常关心基层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生活,做好&厚待、厚养、厚爱、厚葬&工作,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自觉抵制宗教观念的影响。
72、哪些公共场所禁止做礼拜?
答:党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商场(含商品批发市场)、学校、医院、交通运输工具、交通站点、街道道路、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场所。
73、为什么禁止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
答: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与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密切相关,不仅有违风序良俗、民族文化传统,也影响妨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要综合施策,坚决治理。
74、如何治理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行为?
答:要查清背景,对煽动、教唆、胁迫者,依法严肃处理。要坚决禁止制作、销售&吉里巴甫&等服装,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整顿,严查制作、销售服饰的窝点。
75、如何对待妇女蒙面纱、年轻人留大胡须的问题?
答:要采取耐心细致说服教育引导的方法,促其主动改正。禁止当街摘面纱、剪袍子、剃胡子等简单粗暴的方法。
76、如何处理出于朴素宗教感情而组织、参与的一般地下教学经等活动?
答:要通过教育、批评、疏导的办法予以制止,不得进行经济处罚,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
77、处理情节较为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非法宗教活动的依据是什么?
答:由有关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严禁利用乡规民约进行罚款。
78、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有哪些?
答: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主要有:擅自出版、印刷、复制、制作、发行、销售和传播宗教类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包括引进境外宣扬宗教的影视作品);利用数字出版和互联网、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宣扬、传播宗教;非法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收听、收看、传播境外宗教广播节目等行为。
79、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应采取什么样的宣传教育方式?
答:要突出&面对面&、&草根化&方式,使用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图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为宣传渠道,努力做到宣传教育活动入脑入心。
80、&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反两讲&是指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81、如何认识爱国宗教人士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答:要充分认识爱国宗教人士是团结信教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作用发挥越充分,越有利于党和政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越有利于团结、教育、引导信教群众,越有利于遏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82、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答:青少年和在校学生是非法宗教活动侵蚀的主要对象,要在中小学校德育教育中增设公民教育内容,把培养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贯穿学校德育教育全过程,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之中。
83、防止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两个不得&的内容是什么?
答:&两个不得&: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校进行宗教活动。
84、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有哪些表现?
答: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新型媒体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带来的严峻挑战,对利用聊天室、微信、QQ群等各类网络传播工具宣传宗教思想,开展宗教活动的,一律视为非法宗教活动,必须依法查禁。
85、提高&一个认识&的内容是什么?
答:提高对暴恐团伙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恐活动的认识。
86、研究&两个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从宗教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动频发&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的演变规律,从虔诚的教徒&狂热的信徒&凶残的暴徒的演变规律。
87、做到&三个心中有数&的内容是什么?
答:各级干部要对当地是否有非宗教教职人员讲经、是否有地下教经点,是否有人组织非法&台比力克&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88、党员干部抵制&三非&中&四个保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穿着&吉里巴甫&服饰、不戴面纱、年轻人不留大胡须;二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不接触宗教极端思想,并主动提出有关问题;三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收听、收看和传播非法反动宣传品,不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上下载、制作、传播有害信息和非法反动内容;四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参加零散朝觐。
89、什么是&三非&活动?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
90、什么是&三股势力&?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91、什么是新疆精神?
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92、&三个不忘&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
9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何时成立?
94、&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什么?
答:优美的牧场
95、&热瓦甫&、&都它尔&是哪个民族的民间乐器?
答:维吾尔族
96、被朱德元帅誉为&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回族抗日将领是谁?
答:马本斋
97、公元前68年,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率领1500人在哪里屯田积谷,为汉朝统一西域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证?
答:渠犁(今库尔勒以西)
98、唐朝诗人张籍生动描写当时中原同西域频繁而密切贸易往来状况的诗句是什么?
答: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99、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分别是什么?
答:三大英雄史诗分别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10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写的是谁?
答:写的是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收复新疆的一代名将&&左宗棠。
101、1939年8月,新疆各族人民捐款购买了10架战斗机,送往前线参加了武汉保卫战,这些战斗机命名为什么号?
答:命名为&新疆号&。
102、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谁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103、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结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必须持有民政部门核发的结婚证书。
Copyright &2006 若羌县信息化办公室设计制作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710065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团结手抄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