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国歌《 jahmilli直播 Surood》啥意思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歌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歌
国歌,苏雷曼·拉伊克作词,贾利尔·格哈兰德作曲。是执政时期阿富汗的国歌。20世纪70年代,开始干预阿富汗内政,并且扶持亲苏人物作为自己在该国的代言人,乃至于1979年悍然入侵阿富汗,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这就是该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歌词中增添了大量的共产主义特色词汇,体现苏联对这个高原国家的掌控。80年代末,苏联宣布从撤军,游击队势力卷土重来,推翻了政权,阿富汗民主共和国灭亡。这首国歌也成为了历史的产物。歌曲时长1分2秒发行时间1979年谱&&&&曲贾利尔·格哈兰德编&&&&曲贾利尔·格哈兰德歌曲语言俄语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歌》
苏雷曼·拉伊克词
贾利尔·格哈兰德曲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旗
添热量,再添热量,你是神圣的太阳。
啊,自由的太阳,啊,幸福的太阳。
我们饱受了风霜,已经把道路走完。
越过小径的黑暗,前路是一片明亮。
红色道路胜利辉煌,纯洁途径手足情长。
添热量,再添热量,你是神圣的太阳。
啊,自由的太阳,啊,幸福的太阳。
我们的家乡,现已由工人掌管。
雄狮祖先的遗产,现已给农民归还。
时代不复返,轮劳动人民登场。
添热量,再添热量,你是神圣的太阳。
啊,自由的太阳,啊,幸福的太阳。
和平友谊同渴望,愿世界人民共享。
我们要继续呼唤,劳苦大众都。
我们要给他们口粮,还要居所和衣裳。English Translation
Become hot, become more hot,
You, the holy sun.
O sun of freedom,
O sun of good fortune.
We through the storm
Have come to the end of the road.
We have also traversed the paths of darkness,
Also the way of light.
The red road of victory,
The pure path of brotherhood.
Become hot, ...
Our revolutionary homeland
Is now in the hands of the workers.
The inheritance of lions
Now belongs to the peasants.
The age of tyranny has passed,
The turn of the labourers has come.
Become hot, ...
We want peace and brotherhood
Between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We demand more freedom
For all who toil.
We want bread for them,
We want houses and clothes.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阿富汗一般指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 ??????????),简称阿富汗,是中部的,实行。[1]阿富汗位于、和交汇处,北接、和,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接壤,东和东南与毗邻,西与交界。[2]国土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属,全年干燥少雨。[2]它与大部分的国家有着、、以及上一定程度的。简&&&&称阿富汗所属洲亚洲首&&&&都[2]主要城市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国庆日8月19日[2]国&&&&歌《 Milli Surood》普什图语国家代码AFG官方语言普什图语、波斯语货&&&&币新阿富汗尼时&&&&区UTC+5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领袖总统:阿什拉夫·加尼;政府首长: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人口数量30,551,674人(2013年)人口密度47人/每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普什图族,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乌兹别克族国土面积652300平方公里GDP总计207.2亿美元(2013年)人均GDP678美元(2013年)国际电话区号+93国际域名缩写.af道路通行靠右行驶最大城市喀布尔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历&&&&法公历主要节日独立日()基尼系数0.29国&&&&花郁金香、小麦国&&&&树桑树经济增长率4.2%(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0.468(低)( 2013年)PPP美元588亿美元(2013年)人均PPP美元1990美元(2013年)
阿富汗的历史可上溯到时期,公元前6世纪远征时并入。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侵略后又并入其帝国。死后帝国三分,阿富汗地区又转属于东部的。约公元前250年,位于阿姆河与兴都库什山间(包括阿富汗北部)的总督狄奥多德据地脱离而独立,建立了希腊化的王国(中国史籍称、等),前二世纪上半叶最强盛,曾扩地至,后因内乱转衰。
前二世纪上半叶,原驻于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所败,遂西迁至流域,约前140年~130年左右征服大夏,将中亚地区的希腊人逐向印度西北部。时分休密、双靡、贵霜、都密、肸顿五部。公元1世纪时,贵霜统一诸部,扩张为强大的贵霜王国,其盛是西起咸海、东至葱岭,横跨中亚和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倡大乘佛教。后渐衰,分裂为若干小国。五世纪上半叶被从袭来的恹哒人所灭。[3]恹哒人系游牧民族,原居于金山(),臣属于,人误称为“”。五世纪初西迁,以后相继征服伊犁河域、河中地区、吐火罗、印度西北部,还击败了波斯,杀其皇帝,成为一令人生畏的强族,其统治中心就在今阿富汗境内,信奉。567年左右,萨珊与联合击灭恹哒人,以阿姆河为界瓜分其领土。吐火罗被划归属波斯,但不久(约568年)又被西突厥夺取。
627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其长子在吐火罗建立了人的王朝。唐军灭西突厥后,吐火罗的突厥王朝向唐称臣,唐置月氏都督府于此。另在今阿富汗境内及其附近还有若干臣属于吐火罗的小国:护密、护时犍(唐置沙州都督府)、罽宾(修鲜州都督府)、帆延(乌凤都督府)、诃达罗支(条支都督府)、骨咄(高附都督府)。另外,唐还于662-674年间封流亡来唐的波斯末皇之子为波斯皇帝,置波斯都督府于波斯东部与阿富汗境内。八世纪初,的势力进入,控制了吐火罗。自751年后,葱岭以西之西域诸国尽皆归于阿拉伯人,此后中亚地区逐渐伊斯兰化。
821年,(黑衣大食)呼罗珊总督塔希尔建立了,领有中亚北部、河中、阿富汗地区,名义上承认哈里发主权,但形如独立。867年锡斯坦省军队统帅亚库布(绰号萨法尔)起兵建立,873年灭塔希尔王朝,领有波斯大部、河中、、西部,中心在呼罗珊,曾一度入侵。不久,河中地区又兴起了地方将领建立的,900年灭萨法尔王朝。962年,呼罗珊突厥族总督阿尔普特勤又据伽兹尼城独立,称雄一方,建立,占领阿富汗,十世纪末灭萨曼王朝,相继得到中亚与波斯各一部分、印度河领域北部,十一世纪受到塞尔柱打击而衰落,失去波斯、中亚领地。十二世纪中叶,赫拉特与伽色尼之间的古尔山区兴起了,很快就据有阿富汗全境,后又灭伽色尼王朝,占波斯、印度各一部,1215年左右古尔王朝被兴起于河中的苏丹国所灭。[3]
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人灭亡,以后阿富汗相继为、以及附属于蒙古人的一些小政权统治,兴起后又归其统治。帖木尔死后阿富汗又成为帖木尔后裔与西亚的土克曼人的等国争夺的战场,十六世纪后又转入波斯人手中。[3]1747年,阿富汗阿布达里人酋长艾哈迈德乘波斯衰落之际独立,建立了,使得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正式形成。历经杜兰尼王朝()、巴拉克扎伊王朝()两个王朝。其间分别于、、1919年三次击败英国的入侵。
二战前阿富汗一直是与反复争夺的英国殖民地区。阿富汗就在这2大猛兽的夹缝间生存。
战后欧洲没落,世界进入苏联两强争霸的环境,所有一切其他力量都是他们之间争斗的。小小的阿富汗自然也不例外。
上世纪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普什图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两国开战一触即发。苏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打击当时亲美的巴基斯坦,迅速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
时任阿富汗国王的是查希尔。创办了阿富汗国家银行,注意发展经济。在任首相期间,阿富汗经济有长足发展。
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首先是国王被首相其堂弟达乌德推翻,其后几年达乌德被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推翻。塔拉基接着又被哈菲佐拉·阿明推翻。皆是不愿听命苏联摆布而被苏联指示发动的。所有这些争斗人物除了国王和达乌德之外,其他都出自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一个由塔拉基建立的阿富汗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的不同派别之间。[3]1979年9月底,决定对阿富汗出兵,名字很好听“支援阶级兄弟”。如同其进入不听话的东欧兄弟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一样挂着冠冕堂皇的名头。苏军深陷各个势力游击队泥潭如美国陷入越南一样。难以速战速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对国家进行一系列改革以解决积重难返的经济问题,同时决定终止没有结果的阿富汗战争。最后一批苏联部队于1989年初撤离。[3]1994年,由在与边境成立,成员多是当地不满军阀混战的学生,因此得名。代表最低主流普什图族人的利益在短短几年里横扫全国。他们就是塔利班。“”源于阿拉伯语,是“学生”的意思。
塔利班是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严谨组织。塔利班在的反军阀斗争中消灭了当地军阀,控制了整个坎大哈。塔利班政治上主张“铲除军阀,重建国家”,他们不依附于任何势力派别,视《》为法律,他们的目标是按照伊斯兰教原旨主义改造阿富汗国家和社会。以建立一个统一和平繁荣的阿富汗为宣传,以减税严厉戒律为支撑得到广泛支持。于1997年基本占领全国。虽然他们的政策比起军阀正规许多,然而诸如残暴酷刑,歧视女性,抵制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仇视一切异教的方针使这个国家之后一直活在压抑和恐怖之中,直至2001年美国911后美国以打击藏匿的为由推翻塔利班政权。随后,美军与当地武装的冲突及引发的各种暴力事件不断。[3]
阿富汗近现代历史年表
萨杜查依王朝(杜兰尼王朝)
杜斯特·穆罕默德酋长国
杜斯特王朝
阿卜杜尔·拉赫曼王朝
哈比卜拉王朝
阿曼努拉王朝
那第尔王朝
查希尔王朝
共和国时期
阿富汗共和国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阿富汗共和国
阿富汗伊斯兰国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塔利班政权)
阿富汗伊斯兰国(过渡政府)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阿富汗位于、和交汇处,阿富汗属国家,它沟通东西方,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在历史上被称为通向南亚大陆的“锁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地处北纬 29°35′至 38°40′、东经 60°31′至 75°之间。北接、和,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毗邻,西与交界,总面积为652300平方公里。[1]阿富汗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阿富汗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2]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内陆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和等。河水主要来源于雨雪。[2]阿富汗属,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全年干燥少阿富汗主要政区图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冬季严寒,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最低气温为零下30℃以下。夏季酷热,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最高气温可达49℃。全国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40毫米。首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左右。[2]阿富汗矿藏资源丰富,但基本未开发。据估测,阿富汗的能矿资源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至2014年已发现1400多处矿藏,包括铁、络铁、铜、铅、锌、镍、锂、铍、金、银、、钯、、、、宝石和半宝石、盐、煤、铀、和等。著名矿藏包括哈吉加克铁矿、艾娜克铜矿、巴米扬煤矿、赫拉特锂矿、阿姆达利亚油气田、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油气田等。[2]天然气储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储量约1亿吨。盐储量3亿吨,储量1300吨,储量17亿吨,铜矿石储量5亿吨。因运输困难和资金缺乏,仅天然气、煤、盐、铬得到少量开采。[4]国旗
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启用于日。国旗的样式为黑红绿三色旗,黑色象征过去,红色象征鲜血,绿色象征未来,同时这三色也是典型的伊斯兰颜色。国旗主体为位于正中的国徽。[2]
呈圆形,启用于2005年。国徽两捆由绶带束扎的谷穗构成圆形, 中间为具伊斯兰宗教色彩的清真寺图案,上端为阿文写的阿富汗国名,下端为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整个图案由两个柄交叉的阿拉伯弯刀环抱,为金黄色。国徽的上部中央置有连着一个升起的太阳的萨哈达,国徽由两把麦穗环绕着。[2]阿富汗国徽
阿富汗国花为郁金香,郁金香的本意是一种花卉,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类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学名:Tulip)的具球茎草本植物。
桑树: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落叶乔木,高16m,胸径1m。树冠倒卵圆形。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
《》(普什图语:??? ?????,Milli Surood;波斯语:???? ????,Surūd-e Millī)根据《阿富汗宪法》第20条内容确定,于2006年5月正式采用,歌词为普什图语,根据该条宪法规定,歌词必须提及阿富汗各部族名称及“阿拉伟大”。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为34个省,省下设县,首都为。[2]
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行政区划列表  (Kabul)[2],意为贸易中枢,人口约500万,是阿富汗喀布尔第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位于阿富汗东部,兴都库什山南麓,北纬34°30、东经69°13'。四面环山,海拔195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首都之一。喀布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心和欧洲、中亚往返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塞。公元16世纪初,中亚莫卧儿王朝创建者巴卑尔占领喀布尔。公元18世纪中期,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后,于1773年定都于此。
喀布尔市名胜古迹众多,包括市内老皇宫、蔷薇宫(现称人民宫)、达尔阿曼宫(现为议会和政府所在地)等,还有国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及嘻布尔大学。阿富汗迄2014年尚未进行过全国人口普查阿富汗儿童。2012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2010年阿富汗全国人口约为2650万(注:暂居巴基斯坦、伊朗等阿富汗境外难民有300多万),其中,城市人口609万,占23%,农村人口2040万,占77%。人口增长率2.6%。[2]阿富汗的民族中占40%,占25%,阿富汗民族分布图还有、、等20多个少数民族。[2]阿富汗实行。总统为国家元首,是国家最高行政执行者。总统在行政、立法和司法领域具有特权。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各部部长由总统提名,议会任命。[1]
日,阿富汗举行第一轮总统选举,无候选人获得超过50%的简单多数。6月14日,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9月21日,前财长当选为阿富汗总统。[1]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阿富汗过渡政府沿用前国王查希尔颁布的1964年宪法。日,阿富汗过渡政府总统卡尔扎伊签署颁布新宪法,确立阿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总统制。[1]阿富汗,又称大国民会议。2002年6月,阿富汗召集紧急支尔格大会,选举产生以卡尔扎伊总统为首的阿富汗过渡政府。2003年12月召开制宪支尔格大会,制定并通过新宪法。根据阿新宪法,大支尔格会议是阿人民意愿的最高体现,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由人民院(下院)和长老院(上院)以及各省议会议长组成,负责制定和修改宪法,批准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有权决定涉及阿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等问题;审议总统提交的内阁组成名单;内阁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和大法官可以列席会议;会议不定期举行。人民院议员不超过250名,根据各地人口数量平均分配,但保证每省至少有2名女议员。长老院议员从各省、区管理委员会成员中间接选举产生。国民议会有权弹劾总统,但须召集大支尔格会议并获得2/3以上多数通过才可免除总统职务。2010年6月召开和平支尔格大会,呼吁塔利班等参与政治和解进程。2010年9月选举产生新议会,2011年1月正式成立。现任长老院主席为法扎尔·哈迪·穆斯里姆亚尔,人民院议长为阿卜杜·拉乌夫·伊卜拉希米。2011年11月召开大支尔格会议,讨论阿富汗同美国商签战略伙伴关系文件一事。[1]阿富汗现内阁成员包括:总统,副总统,副总统,内阁资政海达亚特·阿明·阿尔萨拉,外交部长扎尔迈·拉苏勒,国防部长阿卜杜勒·拉希姆·瓦尔达克将军,内政部长比斯米拉·汗·穆罕默迪,财政部长奥马尔·扎黑尔瓦尔,司法部长哈比布拉·加里布,朝觐及伊斯兰事务部长穆罕默德·尤苏夫·内亚兹,经济部长阿卜杜勒·哈迪·阿尔甘迪瓦勒,农村复兴与发展部长维斯·艾哈迈德·巴尔马克,烈士、残疾人和社会事务部长阿米纳·阿夫扎里,禁毒部长扎拉尔·艾哈迈德·穆克拜勒,教育部长法鲁克·瓦尔达克,信息文化部长赛义德·马赫杜姆·拉辛,矿产部长瓦希杜拉·沙拉尼,农业部长穆罕默德·阿塞夫·拉希米,商工部长安瓦尔·哈克·阿哈迪,公共工程部长纳吉布拉·欧占,能源与水利部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汗,妇女事务部长哈松·巴努·加赞法尔(女),城市发展部长哈桑·阿卜杜拉黑,高等教育部长奥拜杜拉·奥拜德,公共卫生部长索拉亚·达里勒,交通和民航部长达乌德·阿里·纳贾菲。[1]
此外,还有4名代理部长:公共福利部部长索赫拉布·阿里·萨法里,通讯部长阿米尔扎伊·桑金,边境及部落事务部长阿尔萨拉·贾马尔,难民事务部长阿卜杜勒·拉希姆。[1]阿富汗司法系统分为三级。最基层为地方法院,全国共有350个左右;中层为上诉法院,分设于阿各省;最高层为最高法院,设在首都喀布尔。[1]阿过渡政府于2003年10月颁布《政党法》。2014年有政党近百个。主要政党包括:
(1):1972年成立。伊斯兰教温和派,成员多为塔吉克族。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穆罕默德·卡西姆·法希姆。
(2)(哈利利派):原阿富汗伊斯兰革命联盟,1987年成立。1991年改用现名。1995年3月,原领导人马扎里被塔利班杀害,该党分裂。属伊斯兰教什叶派,成员多为哈扎拉族人。党主席是穆罕默德·卡里姆·哈利利,现为阿第二副总统。
(3):主要领导人是,乌兹别克族。
(4):1978年成立。民族主义派,普什图族,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现议会长老院主席。
(5):1981年成立。普什图族,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阿卜杜勒·拉苏勒·萨亚夫。
(6):1979年成立。民族主义派,普什图族,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赛义德·盖拉尼。[1]总统。1949年出生于阿富汗卢格尔省的一个普什阿富汗政要图族家庭,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任职,并曾随世界银行官员主持过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加尼还曾担任顾问,2002年出任卡尔扎伊过渡政府财政部长。日,阿什拉夫·加尼在选举中获胜并当选总统。[1]
政府长官。日出生于阿富汗北部潘杰希尔山谷。1983年毕业于喀布尔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曾担任马苏德领导的北方联盟政权的外交部长。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阿卜杜拉在卡尔扎伊政府任外交部长。2006年6月,阿卜杜拉被解职。日出任阿富汗政府长官。[1]
议会长老院主席:法扎勒·哈迪·穆斯里姆亚尔议会长老院主席,1970年生,楠格哈尔省普什图族人。曾获法律学士学位,参加过抗苏战争。年,任楠格哈尔省议会主席。2010年当选阿议会长老院第一副主席。2011年1月当选长老院主席。[1]
议会人民院议长:阿卜杜勒·拉乌夫·伊卜拉希米。乌兹别克族前军阀,来自阿北部昆都士省,曾参加抗苏战争。2011年2月当选人民院议长。[5]根据《波恩协议》,国际社会大力协助阿富汗建立军警部队 。2002年,阿政府在美国帮助下开始筹建阿国民军,现有国民军及警察35万人。美西方在阿富汗仍有驻军4.9万人,但已经基本完成安全责任移交。 2014年后,阿富汗政府还需要国际社会为国民军建设提供财政支持。[1]美国在冷战期间就企图进入中亚,美国就以“反恐”的名义在中亚和周围建立军事基地,部署军队。苏联侵入阿富汗时,美国就扶持。美国谋求中亚军事存在永久化 ,尽管冷战对峙的年代已然过去,但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美俄两国对阿富汗的争夺却从未停止过。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军队以打击庇护恐怖分子的阿富汗政权的名义,租用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机场,后来又将其扩建为功能齐全的军事基地。
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战略资源重新引起世界的广泛注目,沉寂多年的中亚地区再次成为各种力量的“角斗场”。美国认为三个潜在对手——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是它控制世界的障碍。 这样,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就十分清晰了:这是伊斯兰世界、中国和俄罗斯三大战场的结合部,因此也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一个制高点。 美国为什么从伊拉克撤军,而在阿富汗增兵,原因正在于此。
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日宣布,阿武装部队从北约联军手中正式接管对阿全国的安全主导权。《今日美国报》称,安全职责的移交是近12年阿富汗战争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将成为配角,同时也为他们在18个月内全面撤军开辟道路。
阿富汗将负责全国34个省的403个地区的防务任务,已担负起312个地区的安全职责,并承担了90%的军事行动。按计划,到2013年底,驻阿北约联军将减少一半,2014年底所有战斗部队将撤离。然而,就在北约联军移交安全主导权的同一天,阿首都喀布尔发生一起炸弹袭击事件,造成3名平民死亡。[6]阿富汗是,无出海口。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航空。[1]至20世纪70年代末,阿富汗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比较落后,其中公路是主要的运输系统。阿富汗全境共有公路17.789万公里,其中国家级其中国家级高速公路4906公里,在建公路5000公里,主要包括喀布尔至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至坎大哈、喀布尔环城高速、托克汉姆至喀布尔等公路。[1]阿富汗最早的铁路是修建的从到帕格曼的一段铁路阿富汗铁路。1975年4月,允诺提供20亿美元贷款,其中17—用于修建一条总长1815公里,从伊朗通往阿富汗赫拉特、坎大哈和喀布尔的铁路铁路支线还将延伸至阿富汗玉巴基斯坦边境以及阿富汗玉苏联边境,该工程与1983年完工。但是,从苏联入侵至21世纪,阿富汗的铁路建设没有任何进展。迄今为止,阿富汗全国仅有3条铁路线。一段铁路如上所述,其余两条均位于阿富汗北部边境地区,分别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相连。其中一条从土库曼斯坦的古什吉到图拉格洪德,长9. 6公里,宽距为1.524米。另一段铁路从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到阿姆河南岸的海拉巴德,全长15公里,宽距同上。阿富汗北部同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边界上的阿姆河和昆都士河部分河段有通航能力。[1]20世纪50年代,苏联帮助阿富汗在上修建了 3个港口,分别是谢尔汗班达尔港,塔什葛扎尔港和达格拉罗萨港。其中,谢尔汗班达尔港最重要,70年代初,这个港口曾得到扩建。据美国中情局估计,2001年,阿富汗水运线总长约1200公里。阿富汗目前有两家航空公司。阿利亚纳航空公司实力较为雄厚阿富汗航空,主要经营国际航线。目前已开通至巴基斯坦、伊朗、阿联酋、印度、土耳其、、、阿塞拜疆、沙特、科威特和塔吉克等12条国际航线,日正式开通喀布尔至乌鲁木齐航线。KAM航空公司经营国内航线。全国有机场46个,喀布尔机场为国际机场。[1]
阿富汗16条国际航线包括:乌鲁木齐、迪拜、德里、杜尚别、德黑兰、马什啥德、伊斯兰堡、白沙瓦、吉达、法兰克福、伊斯坦布尔、科威特、莫斯科、安卡拉、沙加、巴林。
其中中国商务人员最常用的空中路线有以下几条:
A.北京-伊斯兰堡-喀布尔航线。
在北京还无法购买联程机票,因此旅客一般要到伊斯兰堡后再购买去喀布尔的机票=从伊斯兰堡去喀布尔的飞机主要有二家: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每周一、四下午1: 00左右飞喀布尔,费用为210美元/人。阿富汗阿里亚娜航空公司,每周日下午1: 00左右飞喀布尔,费用为150美元/人。另外联合国也有定期航班飞喀布尔,但一般乘客无法买到。国内官方代表团可请中国使馆协助。
巴航飞机比较可靠,但乘客较多,票价也稍贵。阿航票价虽然便宜,但因飞机较旧及乘客不多,经常临时取消。乘客在伊斯兰堡期间,注意要反复询问相关航空公司代理,以确认准确航班起飞时间。
B.北京-乌鲁木齐-伊斯兰堡-喀布尔航线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每周三和周日有固定航班飞伊斯兰堡。其后可接巴航或阿航到喀布尔。
c.北京-乌鲁木齐-喀布尔航线
阿富汗阿里亚娜航空公司开通了从喀布尔到乌鲁木齐的航班,每周二往返一班。往返票价为420美元。同其他航线相比,这条路线最为便捷,省时省钱。只是阿航飞机一向以不守时闻名,按时起飞的次数不多,乘坐此航班的人士要有思想准备。[7]阿富汗是最落后国家之一。历经三十多年战乱,经济破坏殆尽,交通、通讯、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曾有600多万人沦为难民。[1]
2002年以来,阿国民经济呈现“低水平的快速增长”,经济逐步恢复发展。2013/14财年经济同比增长6.4%,国内生产总值(GDP)212亿美元,人均GDP720美元,对外贸易总额58.47亿美元。[1]阿富汗货币名称:(Afghani),简称阿尼。
官方汇率(2007年4月):官方汇率1美元=45阿尼(2011年)。
中文简称: 阿尼
1阿富汗尼=100
币值: 25.50普尔及1.2.5阿富汗尼
辅币名称: 普尔
通货膨胀率:14.5%。[1]农牧业是阿富汗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干果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羊、牛、山羊等。阿是世界第一大毒源地“金新月”的中心。2013年鸦片产量为5500吨,严重影响阿和平重建进程,也对地区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和挑战。[1]多年战乱使阿富汗工业基础几陷崩溃。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电力、制糖、金属制造i和农产品以及水果加工等。[1]财年,阿富汗政府直接预算为22.05亿美元,国外援助发展预算29.5亿美元。截至2006年3月,阿外汇储备总额约18亿美元。[1]阿富汗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地毯、干鲜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进口商品有各种食品、机动车辆、石油产品和纺织品等。主要出口对象为巴基斯坦、美国、英国、德国、印度等,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巴基斯坦、美国、日本、韩国、土库曼斯坦、印度等。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2/03财年
2003/04财年
2004/05财年
2005/06财年
(参考资料来源:[1])国际社会对阿富汗战后重建提供了大量资金及物资援助。2002年以来,各捐助国共承诺约300亿美元(以下均以美元计)援助,其中美国136亿,英国14.6亿,日本14.57亿,德国9.6亿,欧盟10亿,印度7.55亿,7.03亿加元,4.47亿,3.14亿,伊朗3.04亿,意大利2.7亿等。迄已落实128亿美元。同时,国际社会为阿政府在教育、卫生、农业灌溉、交通、电信、政府办公等各方面援助了大量基本设备。[1]阿富汗电视媒体:全国共有106家广播电台,66家电视台。阿富汗广播电台成立于1925年,对外用9种语言广播。阿富汗电视台(RTV)于1978年建立,主要用波斯语、普什图语播音。其他主要私营电视台包括ToloTV、ATN、ATV等。[1]
报纸媒体:阿富汗有各类报纸杂志926种,其中喀布尔约占80%。主流报纸有《阿富汗时报》(英文)、《每日瞭望》(英文)和《阿尼斯日报》(Anis Daily,达利语)3家。其他还有《西沃德日报》(普斯图语)、《喀布尔时报》(英文)和《切拉格》等。[1]阿富汗人的主食是和,馕是用小麦、大麦、玉米和晒干的桑阿富汗饮食葚及豌豆磨成面烘烤而成。有带馅和不带馅两种。抓饭是将油倒入锅内烧热,加胡萝卜丝和葱末煸炒,加水、羊油、盐等烧开后放大米,熟后装盘,拌上柠檬汁、辣椒或其他调料。[8]
阿富汗人在夏季经常饮用一种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酸奶、盐和黄瓜片烧开的酸奶汤,他们喜欢酸、辣、香浓口昧,但是基于宗教原因,他们是不喝酒的。奶和牛羊肉是餐桌上的重要食物,也吃鸡、鸭等,不吃猪肉,也很少吃鱼。他们经常吃的是的,在重大喜庆日子或招待贵客时还烧烤整羊。阿富汗人还吃“马肉肠子”。“马肉肠子”就是把马肉、盐塞进马肠内煮熟、晒干即成。[8]
阿富汗人经常用牛奶当饮料,也喜欢喝茶,茶的种类有、等。请人喝茶往往要连续喝三杯,第一杯止渴,第二杯表示友谊,第三杯是礼节性的,如果确实不想再喝,可用双手在杯子上盖一下,以示谢绝。[9]
阿富汗人信仰伊斯兰教,男女不同席,男女客人不能同室而食。饭前一定要洗手,客人先洗,主人后洗。吃饭时用左手托盘,右手抓食,用餐顺序是先上菜,中间上抓饭,最后再上菜和水果。客人吃完饭也要洗手。[9]和是官方语言,其他语言有、、等。穆斯林占80%,穆斯林占19%,其他占1%。[2]阿富汗国内普遍信仰,穆斯林约占99%,其中逊尼派占阿富汗清真寺80%,什叶派占19%。所有伊斯兰教禁忌适用于阿富汗,如禁酒、禁食猪肉等。在阿富汗工作和生活,应特别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切忌有任何侮辱古兰经及相关图案的言行。[4]阿富汗是,所有的禁忌同样适用,如、禁食等。阿富汗对妇女的限制相当多,一般妇女出门要穿一种叫BURKAR的衣服,从头到脚不见人,只能通过网状的小窗看东西。塔立班政权倒台后,这种局面已有很大改变,不少城市妇女已勇敢地穿上西式衣服“抛头露面”。阿富汗人打招呼一般是握手或者手放在胸口表示敬意,朋友之间行贴面礼。[4]阿富汗是伊斯兰国家,衣着比较保守,男士不要穿短裤上街,女士不要穿窄小和暴露的服装,最好能带头巾。政府工作人员一般着装整齐,特别是中上层官员一律穿西服。故中方人员拜会阿官员时,要注意着装。[4]阿富汗新年:每年3月21日
阿富汗独立纪念日:每年8月19日
: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历变化)
: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历变化)[10]阿富汗实行12年义务教育。阿教育事业受到战争严重破坏,教育水平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基本教育设施和经费。截至2003年底,阿富汗全国共有7029所初等教育学校,其中只有48%的学校有供水和卫生设施。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下,阿富汗教育事业逐步取得进步。适龄儿童中有600万入学,其中38%是女生。据报道,因塔利班残余势力的威胁和破坏,2005年以来已有十几万学生被迫弃学。[1]
截至2014年,阿富汗共有十余所高等院校。喀布尔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1946年创建。赫拉特大学是阿西部教育中心,2002年8月复校,有学生3100多人,包括700余名女生。[1]战争使阿富汗基本生活设施遭受极大破坏,道路受损,电力奇缺,物价上涨,生活必需品匮乏。阿富汗政府成立之后,在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下,大力恢复基本的民生设施,安置返阿富汗难民,解决居民用水、用电,加大医务人员培训,恢复各级学校教育。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阿富汗可以享受自来水供应的城市居民不到20%,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基本医疗只能覆盖40%的人口,严重缺少医疗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阿富汗女性享受基本医疗的比率很低。[1]是阿富汗最高等级的足球联赛。创建于2006年,这也是这个国家首次举办足球联赛,也是1979年入侵以来首次成规模的足球比赛,足球在时期甚至被宣布为轻佻和不合教义的违法活动,2001年后足球才逐渐在这片土地上重生。
阿富汗国家队历届未获得过国际大赛上的金牌。阿富汗从1936年开始参加奥运会至2004年的雅典,未获得一枚奥运奖牌。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才由阿富汗跆拳道选手尼克帕获得一枚58公斤级以下级别的铜牌,实现了阿富汗奖牌零的突破。[11]签证入境:阿富汗驻华使馆通常颁发一次入境、有效期内停留30天的签证。具体事宜可咨询阿富汗驻华使馆。
居留入籍:欲在阿富汗长期居留,须在入境后30天内申请半年至一年的居留许可签证,之后需再次申请。
海关规定:阿富汗海关规定入出境可携带额度不超过2万美元的外币,并要求出示合法来源证明及必要银行许可;对合法换汇及汇款没有限制;不得携带青金石等玉石原石出境;严禁携带酒精类饮品和猪肉等动物类食品入境。违反以上规定者将受到相关法律惩罚。对个人随身携带数量品种合理的自用物品没有明确规定。入境时,建议主动索要并填写入境卡。[4]阿富汗医疗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医护人员短缺,各地区80%的卫生中心缺医少药,也没有医疗设施。喀布尔等大城市有一些公立医院,但医疗设备和服务水平较差。当地人多到邻国就医,如巴基斯坦、印度、阿联酋等。法国、德国和印度等国以及阿本国投资者在阿富汗设有私立医院或诊所,水平参差不齐,收费普遍较高。北约援阿安全部队在喀布尔建有若干战地医院,条件较好,一般不对外接诊。仅在接到紧急求助时才对外接诊,且是外伤救治。基本医疗只能覆盖40%的人口,严重缺少医疗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阿女性享受基本医疗的比率很低。[1]
据阿方统计,2010/11年,阿富汗共有308所医院,其中公立医院137所;医生6901名,平均500人1名医生,病床12598个,平均每200人1个病床。常见病有麻疼(发病率79%),肺结核(发病率0.27% ),疟疾(发病率1.6%)等。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达10.01%,产妇死亡率1.6%,人均寿命44岁。贫困导致儿童严重营养不良,20%的儿童则因常年战乱受到严重心理创伤。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阿富汗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8.4%,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43美元。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人、护理和助产人员5人、药师1人;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5张。通信电源:阿富汗电压为220伏、50赫兹,AC二孔圆形插头。
阿富汗手机普及率较高,资费较便宜。中国制式的大部分手机可在阿富汗使用,大城市多已开通3G功能。互联网运营商可提供无线上网卡,但速率低,资费昂贵。[2]阿富汗是联合国列明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总体科技水平落后,无全国性科研机构,仅一些政府部门下设研究中心,但规模小、资金缺乏、水平落后。除电讯产业较为发达外,基本上没有高科技,如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普通实验都难以进行。[1]阿富汗重建主要依赖西方国家支持和援助。2002年至2010年,阿富汗共接受外援556亿美元。阿政府外交以寻求援助为中心,积极发展同美、德、日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关系。[1]
阿富汗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参与区域合作。2002年,阿同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邻国共同签署《喀布尔睦邻友好宣言》、《〈喀布尔睦邻友好宣言〉签署国政府关于鼓励更紧密的贸易、过境和投资合作的宣言》和《喀布尔睦邻友好禁毒宣言》。[1]
2005年10月,阿富汗成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员,11月与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联络组,同月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2012年6月,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阿还利用地缘优势,力争成为本地区贸易和交通枢纽。[1]同中国关系
日,中阿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1月,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访问阿富汗,是中阿关系史上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阿。1960年两国签订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1963年签订边界条约。中阿边界全长92.45公里。
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索契冬奥会期间会见卡尔扎伊总统。王毅外长2月底访阿,中方阐述了中国对阿政策目标,表示中国希望看到一个团结、稳定、发展、友善的阿富汗,愿为帮助阿实现顺利过渡、推进和解发挥建设性作用。5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来华出席亚信峰会,习近平主席与其举行会见。7月,中国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孙玉玺访阿。
1955年中阿建交后,两国经贸关系有了初步发展。1957年,双方签订贸易换货和支付协定。1972年4月,签订中阿换货议定书。阿战乱期间,两国间经贸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受到严重影响。阿新政府成立后,两国间的经贸活动逐渐活跃。2013年双边贸易额为3.38亿美元。
截至2013年,中国在阿经济合作的合同总额8.58亿美元,完成总营业额约9.83亿美元,主要涉及通讯、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领域。
阿富汗有少量留学生在华学习。2008年1月,阿富汗首家孔子学院在喀布尔大学成立。2010年3月阿总统卡尔扎伊访华期间,中方宣布2011年起,每年为阿方提供50名政府奖学金名额。2008年,中国在喀布尔大学建立孔子学院。2013年,阿富汗公民来华10674次,中国内地居民赴阿867次。[1]
同美国的关系
阿美于1934年建交。“9·11”事件后,美全面主导阿和平进程和经济重建,向阿提供巨额经济援助。美还协同北约等向阿地方派遣省级重建队(PRT)。2005年阿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联合宣言,内容包括美在民主治理、经济发展、维护安全等方面向阿提供帮助,继续使用经双方同意的军事设施,在与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享有在阿开展适当军事行动的自由等。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2011年6月,奥巴马总统宣布撤军方案,2011年年底前撤出1万人,2012年夏季前再撤出2.3万人,2014年底完成安全责任转交。美在按计划推进撤军进程的同时,积极推动阿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进程。
2012年5月,阿美签署《持久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对2014年后美在阿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合作作出规划。
日,美总统奥巴马宣布,将自2015年起在阿部署约9800人,到2015年底再缩减一半,并在2016年降至美驻阿使馆执行安全援助任务的正常水平。但卡尔扎伊总统拒不签署《双边安全和防务合作协定》。美希阿新总统上台后尽快同阿方签署这一协定。[1]
同巴基斯坦的关系
巴是阿重要邻国。但是阿巴关系因历史、反恐等因素长期不睦。在国际社会积极斡旋下,阿巴关系出现并大体保持改善和发展的势头,两国领导人接触频繁,双方就合作打恐、促进双边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但仍出现一些波折。2013年8月,阿总统卡尔扎伊访巴。这是巴新政府成立后,阿巴两国高层首次会晤。11月,巴总理谢里夫访问阿,巴方愿向阿和平和解提供实质帮助,承诺将援阿额度增至5亿美元,两国关系总体保持改善势头。[1]
同印度的关系
阿政府重视发展对印关系,两国高层保持密切往来。印迄已承诺援阿20亿美元。印在阿设有1个使馆和4个总领馆。2006年至今,卡尔扎伊8次访印,双方就印度援阿重建、加强反恐合作、推动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等问题达成共识。2011年10月卡尔扎伊访印期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
同俄罗斯的关系
塔利班统治期间,俄支持反塔联盟。阿新政府成立后,俄即恢复同阿关系。俄支持阿和平重建,已向阿提供7亿美元援助,免除阿所欠103.8亿美元债务。俄强调联合国应在阿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关注阿毒品问题。[1]
同伊朗的关系
伊朗是阿富汗西部重要邻国,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渊源和联系。阿战乱期间,伊曾接纳200多万阿难民。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伊积极参与阿重建,已承诺提供5.6亿美元无偿援助。阿伊关系不断得到发展,双方认为应加强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重点在打击毒品走私方面开展合作。[1]
同上合组织的关系
2004年以来,阿富汗总统、副总统多次以主席国客人身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总理会议。2005年11月,阿同上合组织建立联络组。2009年至今,上合组织已举行五次阿问题副外长级磋商和一次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2012年6月,阿正式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1]
同联合国关系
联合国为推动阿和平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12月,联合国主持启动“波恩进程”,向阿派遣国际安全援助部队(ISAF)协助维护治安。2002年3月,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UNAMA)成立,帮助阿政府维护稳定、保障人权、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联合国还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多次召开援阿国际会议。[1]赫拉特礼拜五清真寺
赫拉特礼拜五清真寺被当地人俗称为,位于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的首府赫拉特。建于14世纪的礼拜五清真寺是阿富汗最大的清真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占地4.6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人同时祷告。
哈札特阿里神庙
哈札特阿里神庙通常被人们称为蓝色清真寺,位于阿富汗巴尔赫省的省会马扎里沙里夫,是一所相当著名的清真寺。哈札特阿里神庙之所以著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些阿富汗人称阿里的遗体葬在这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而其所在城市的意思就是指“贵族陵墓”。
喀布尔动物园
坐落于喀布尔河的河岸,于1967年开园,建立之初园内主要生活有阿富汗的动物,为阿富汗难得的游览和休闲“胜地”,深受市民和媒体的关注。[12]治安形势:阿富汗各地经常发生汽车炸弹、人体炸弹、火箭弹以及其他方式恐怖袭击;也曾发生袭击、绑架中国人事件。
自然灾害:阿富汗自然灾害主要为旱灾、沙尘以及地震,有感地震频繁。全年从4月至11月几乎无雨,冬季有少量雨雪;春秋季多沙尘天气。
食品卫生:建议旅阿时,携带必要的药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腹泻及发烧状况。如不习惯,则要少食生冷食物,尽可能饮用开水或瓶装水。
纠错 关闭纠错
纠错 关闭纠错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illi q 的文章

 

随机推荐